亦医亦师,一手守护生命,一手传道授业!对老师,福建这群大咖医生有话说

栏目:教育活动  时间:2023-09-15
手机版

  今天是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对于医生来说,在成长的路上,离不开老一辈医生的点拨和指引。医者,白衣执甲,救死扶伤;师者,言传身教,薪火相传,作为医生老师,身上又有着哪些美好品质呢?福建这群大咖医生分享了自己与老师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小小的处方单上

  满是对患者的负责

  福建省立医院中医科二级主任医师吕绍光,从事中医药工作五十余年,年轻时,是在老一辈中医老师的引领下,步入了中医殿堂。

  吕绍光从福建中医学院毕业后,进入省级卫生部门,跟随当时的中医学院院长俞长荣教授看诊。

  俞老对病历的书写要求很严格,除了写好处方,他叮嘱吕绍光还要写明病人主诉、病史、辨证、治则。写完待俞老复审、批改后,吕绍光再重新抄方交给病人。

  俞老对吕绍光说,规范细致的病历书写能给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以便复诊时及时调整用药。所以直至今日,吕绍光还保持着手写处方笺的习惯,一边口头叮嘱患者,一边用钢笔在处方上写下服药次数、服药方式等细节,这让他的处方多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人标签。

  这八年跟师学习的经历,让吕绍光打下了扎实的中医临床基础,养成中医规范治疗的习惯。

  用心对待患者

  发现每一个关键细节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甲状腺外科主任赵文新,如今已一头银发,但谈起殷凤峙教授仍感慨颇多。年轻时,跟着老师学习打下的坚实基础,成就了如今的他。

  20世纪90年代,福医协和医院的外科逐步复兴。当时,赵文新刚刚进入协和工作。福建医学院(现为福建医科大学)院长殷凤峙教授也偶尔指导附属医院的临床工作。

  “那时候殷院长已较少下临床,有时会请他为重点疑难患者查房,大家汇报病情后,他常常敏锐地发现大家没有注意到、却与诊断息息相关的患者病史和体征,在缺乏现代辅助检查的年代,基础、细致的问诊与体格检查极其关键。所以,我们总觉得自己的工作还不够细,个个都胆战心惊。”回忆起自己的老前辈,如今已是一头银发的赵文新,仍是一脸崇敬。

  时至今日,殷凤峙教授也一直是赵文新从医之路上的标杆。

  解放军第九〇〇医院肝胆内科主任李东良从不缺席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吕联煌主任查房,认真听、仔细记,老师宝贵的临床经验,使李东良终身受益。

  2000年,李东良跨专业考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吕联煌主任的博士研究生。

  李东良(右一)与吕联煌教授

  记得读博期间,一个以嗜酸细胞增多为主要表现的患者,一直不能确诊。吕主任查房时仔细询问了患者病史,详细做了体格检查,还问患者近期有没有吃甘蔗,李东良当时不解其意。

  主任解释,甘蔗地有施农家肥,甘蔗根部易滋生寄生虫,清洁不当,食后易感染。再加上寄生虫抗体出现需要时间,即使此前抗体呈阴性也不能排除感染。结果真的在患者的粪便中找到了蛔虫虫卵,经驱虫治疗,患者很快就痊愈了。

  所以,只要是吕主任查房,李东良从不缺席,认真听、用心记、仔细想,他宝贵的临床思维,使李东良终身受益。

  严谨待学

  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肾病科主任医师丘余良直言,影响他最深的导师是阮诗玮教授。而在丘余良带徒的过程中,也像阮老师一样,对待学生在学术上严格要求,在生活上关心爱护。

  令丘余良印象最深的场景是在1998年,记得阮诗玮教授在做一项关于“慢性肾炎尿液表皮生长因子的临床研究”课题。那时没有现在这么便利的信息检索工具。

  为了找到原始数据,老师带着丘余良在病案室,按照病历号,一本一本找出病历,摘抄病历资料和化验结果,看着老师时而蹲下来,时而爬梯子,一头的汗水……这个场景在丘余良脑中仍非常清晰。

  丘余良(右) 与老师阮诗玮

  阮老师是名师,也是明师,他在学术上的指导让丘余良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成为同行认可、患者满意的医生。

  手把手教学

  给年轻医生施展能力的平台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肛肠一科主任医师、闽派陈氏肛肠学术流派第二代代表性传承人石荣,谈起他的老师陈民藩教授时,话语里充满了感激之情。

  令石荣难忘,并一辈子感激的是,“我刚毕业没多久,老师手把手地教我换药、手术,甚至很早就把主刀位置让给我去实操,他自己则作为我的助手,放手不放眼地在一旁教导。因此,我与其他医院同辈的医生成长得更快。‘开放办科,领先半代。’这是老师常说的一句话,他要求师承弟子要比同期毕业的医生早‘成名’半代。”

  陈民藩教授(左一)和石荣主任(左二)等在查房

  在陈民藩教授的辅助下,石荣不到30岁就担任科主任,挑起学科建设的重任,也努力培养下一代传承人,循着老师的带教方法,给年轻医生一个施展能力的平台。

  石荣主任演示枯痔丁治疗操作手法

  求学不分阶段

  让更多病人受益是目标

  妇产科大医陈文桢教授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郑志群的标杆,老师的一句“不懂就要学,哪里还管老不老”,让她印象深刻。

  陈文祯教授是福建妇产科人的标杆,72岁时仍在学习,研究试管婴儿,去广州学习时,她比老师年纪还大。但她说“不懂就要学,哪里还管老不老”。

  进入妇产科领域工作后,在妇产科大医陈文桢教授的举荐下,32岁的郑志群就担任福建省医学会妇产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为了不辜负陈文祯教授的提携,郑志群开始着力参与基层妇产科诊疗的规范化工作。那时要抵达偏远地区大多是靠盘山公路,常常是一下车,脚还在抖,就开始讲课了。

  郑志群教授已是许多孩子 的“外婆”

  数十年来,郑志群把全省各地的基层医院都跑遍了。虽然很辛苦,但更多基层病人因为她传授的治疗方法获益,她由衷高兴。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主任陈良龙说,“医生,就要有不断开拓、兼容并包的胸怀,我很幸运,在从医道路的一开始,协和的前辈们就教会我这个道理。”

  1986年夏天,协和刚从被拆散、下放的处境中恢复,正蓄势待发,建设成为现代化医院。为了筹建心血管专科,当时的协和医院院长蓝玉福四处寻才,用真诚打动了刚从德国学成归来的陈春光教授来协和任职。

  “我是蓝玉福院长的研究生,他让陈春光教授作为指导老师带我学习。他们是我心血管生涯的领路人。”陈良龙说。

  陈良龙(左一)与恩师陈春光(左二)、 蓝玉福(左三)合影

  当时,医院刚刚引入介入设备,每次前辈们手术,学生就站了里三层外三层,争先恐后地观摩陈春光教授带来的具有国际水准的手术。三年下来,陈良龙看了100多台心血管介入手术。这段学习经历也改变了陈良龙今后的人生际遇。

  “医生,就要有不断开拓、兼容并包的胸怀,我很幸运,在从医道路的一开始,协和的前辈们就教会我这个道理。”陈良龙说。

  信念、严谨、勤奋、

  言传身教、博学、

  自我提升、责任担当

  ……

  一个个美好品质

  集于这群医生老师

  一言一行

  都影响着新一代年轻医生

  在教师节这天

  你最想感谢的老师是谁?

  评论区留下你的答案

  举报/反馈

上一篇:火灾警示:江西11岁女孩大年初一丧命火场,真相令人惋惜……
下一篇:黄坤明王伟中向广东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祝福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