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力群:面向青少年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科普教育

栏目:教育活动  时间:2022-11-16
手机版

  9月28日,由盛通教育集团、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联合主办,乐博乐博、VIPCODE、中鸣机器人、创想童年、乐益博承办的2021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发展峰会,在北京中关村成功举办。本次峰会以“踔厉奋发·笃行致远”为主题,聚焦当前态势下教育的新变化、新格局,通过与会者的思想交锋与经验交流,帮助我们把握我国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发展脉络,为人工智能领域创新人才的培养指明新的方向。

  当前,人工智能正进入技术创新和大规模应用的高潮期、智能企业的开创期和智能产业的形成期,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赋能千行百业,标志着社会正在从信息化时代跨入智能化时代!那么如何开展全民智能教育、怎么科学高效地在中小学设置AI课程、关于青少年机器人科技教育的创新应怎样推进,北京工商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韩力群在峰会上做了深度的剖析。

  以下为韩力群教授的演讲实录:

  尊敬的企业家朋友,教育界的同仁大家好。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近些年在青少年的人工智能教育和机器人教育两个领域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果。

  在智能化这样一个时代,我们能否抓住机遇,教育人才的培养应如何应对。对此2017年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文件,在这个规划里面,给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我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布局。在规划里面有四句话,第一是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这是科普层次,面向全民的;第二是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推广编程教育,在中小学阶段就开设人工智能的相关课程,这显然属于科技素质教育类;第三是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这个是为人工智能产业培养专业化人才,培养产业的从业人员;第四是形成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地,中国人在人工智能进行理论技术应用方面的原始创新的人才担当。

  所以这四个层次非常清晰,其中第一和第二是在科普层面,是我们今天会议大家所关注的,上面这两个是在专业层面,我不展开说了。

  在科普层面,第一层是开展全民科普教育,那么它的现状问题是什么?我想所谓全民智能科普教育是针对很多不同的群体的,对他们的科普教育应该按照不同的群体,不同的需求,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开发各种各样的科普产品,比如说党员干部群体,我们现在国内有几千个人工智能产业园区,他们的园区的管委会的管理人员,对人工智能这方面思维非常混乱;还有我们现在大量的企业要进行智能化转型,这些企业家们,企业决策者们,对人工智能也不甚了解;还有我们今天关注的青少年群体,对于这些群体,他的科普教育现在看是严重缺失的,优质的科普读物,音像制品和科普教材都非常匮乏,这些是我们大家的用武之地,因为需要社会力量,我们的教育培训机构、社会资本等深度参与的,但是遗憾的是这些年,很多社会力量在教育上的参与都争抢学科教育这一块了,我认为全民科普教育这块是我们的用武之地。

  

  第二个层面,就是在中小学设置人工智能课程,它的现状与问题是什么?我们做了一段时间的调研发现,人工智能课程首先要有教材,目前的中小学的人工智能的教材也好,或者叫做读本也好,它的教学内容应该如何设计,这门课应该怎么定位它的教学目标,这是中小学阶段,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必须解决的共性问题。由谁来解决?显然它需要从事人工智能教学和科研的相关组织与专家们来进行深入的研究,应该由他们拿出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当然同时也需要社会力量的深度参与,现在我们看相关的人工智能的教学科研的这些社团组织,在这方面还没有拿出比较成熟的或者比较像样的东西。

  目前在市面上可以找到有几十种号称中小学人工智能的教材,我们都搜集到并整个看了一遍,发现现在已经面市的教材大概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把中小学生人工智能课程定位为一种技术普及课,它过早的把大学阶段的数理知识呈现在知识远不完备的中小学生,试图用学生难以听懂的学术语言解释他们完全陌生的人工智能的技术原理,这样的学习肯定取得的效果不佳,因为定位有问题。在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的相关课程不是要培养人工智能大学本科专业的预科班,也不是为了让他们将来顺利的进入这样的专业。

  第二种情况是,市面上很多的教育机器人,真正研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专业人员并不承认它是机器人,顶多是高级玩具。还有3D打印、创课空间等等,都把这些视为人工智能课程,这是乱贴人工智能标签的伪人工智能,对学生正确理解人工智能概念造成严重的误导,这是当前的主流。

  第三种,一些教材和读本的内容是人工智能,但是问题是知识碎片化,知识体系缺乏顶层设计,课文里想起什么讲什么,没有知识的全面梳理。

  中小学的人工智能课程到底如何定位?我们认为在智能化时代,我们需要从小就培养学生对人工智能的正确认知,而不是理解它的技术。培养学生对人工智能的正确认知,帮助他们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体验人工智能技术给人们带来的获得感,消除对它的陌生感和畏惧感,做人工智能时代的主人。所以我们说现在的孩子,即便将来不是学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也要学会拥抱人工智能技术,学会如何人机融合,如何使用人工智能产品,因为将来十年二十年后,工作学习生活的那个时代,是人工智能时代,所以要提前为未来的生活工作方式做好准备,这是我们的观点。所以根据这样看法,我们认为中小学的人工智能课程应该把它定位为以培养智能化时代思维方式、创新意识、综合能力和人工智能科技人文素养为目的的一门综合素质教育课。

  现在大家熟知的创客空间、STEM、机器人教育、编程教育、人工智能教育这五种之间,我们知道肯定是有联系,但并不明白它的区别在哪。

  创客教育,是以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目的,鼓励分享,提高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一种教育理念。

  STEM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为核心,有人加了艺术,是一种跨学科学习的很新的教育模式。

  机器人教育主要是以知识为线索,以目的为能力,发展探究互助的学习能力,提高综合实践素养,所以是一种教育载体。现在很容易把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混在一起,人工智能用机器人来表现很生动,但是绝大多数机器人,特别是我们教育界用的机器人跟人工智能毫不相干,所以你拿载体来冒充它的内涵是不对的。

  编程教育主要是提升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逻辑思维,数字化学习能力,提升信息处理能力。那么跟人工智能什么关系呢,人工智能的算法要通过编程实现,但不只是人工智能,所有的算法都要通过编程实现,所以不能说编程就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教育是以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知识,体验人工智能的技术,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最终目的是提升人工智能的科学素养。2017年,我国政府的文件里面提出来要在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相关教育。结果四年过去了,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教育的现状就是根本就没开展起来,开展相关人工智能课程,只剩相关两个字,就是跟前面这四个相关。

  所以为什么是这样一个情况,是因为我们习惯从国外学,前面有现成的作业可以抄,后面没有地方抄作业。我们自己国家的学者、教育家,有责任有义务来做推动我们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2018年成立了人工智能教育委员会,研究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南。

  这个指南做了什么事情?一个是梳理人工智能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和他们的相互关系,总结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场景,关注人工智能产品给人类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影响。目的是为了帮助和辅导中小学校顺利开展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知识,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获得感,熟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综合能力和科技人文素养发展等等,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具有较高人工智能科技素养,能适应未来智能化时代发展的建设者。

  第二能够让学生人工智能课程学习过程中,系统科学的提高关于人工智能基本概念、关键技术和主要应用的知识水平与素养。

  第三是能够推动我们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和系统化,通过促进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来真正使人工智能规划发展提出的要求实现真正落地。

  2012年全国政协开会的时候,有两位政协常委提了建议,就是要重视做好素质体育机器人赛事,体育总局答复的时候,承诺要成立中国机器人运动工作委员会,我在这个工作委员会任职,这个委员会的专家委员也是我负责。2015年以后,教育部的体育教育艺术司,认为参赛的都是大中小学生,把它就纳入了学校,叫做全国学校机器人体育联盟,我们专家委通过这么多年的建章立制,培训认证等级考试等等,使得机器人运动逐渐进入了全国的大中小学校,它现在是一种校园体育和素质教育的创新形式。

  在这期间,我们也组建了面向K12系列的精选教材,以及面向大学生的水陆空三个系列的精选系列教材,我们也编制了中小学机器人课程指南以及各级各类的项目的竞赛规则,完成了运动员裁判员等等八大员的等级认证系统还有全国机器人运动竞赛系统的顶层设计和基础建设等等。这是我今天想向大家分享的内容,谢谢大家。

上一篇:苹果iPhoneX、8/Plus苹果官网购买攻略
下一篇:定了!已确定!全体江苏人沸腾了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