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要求小学“零起点”教学,你怎么看?

栏目:教育活动  时间:2022-11-16
手机版

  教育部规定:小学起始年级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我就是那个“零起点”入学的家长,所以我也觉得这是非常值得点赞的规定。家长们声音各异:早该如此,规避幼儿园超前教学;

  虽是好事,真的能落实么?

  环境所迫啊,不学跟不上,孩子哭闹有压力……

  你怎么看啊?

  幼升小的孩子当中大约有80%都进行过超前教育,为什么数量已经上升到如此庞大了?我真的有种痛心又要坚守自己想法的纠结。其实我们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线,就算没有权势和财富给孩子,我们也可以给孩子良好的精神财富,而不至于强迫孩子盲目跟风。

  有些家长是自身焦虑,没有权势和财富将来能给予到孩子。有些家长有一定的权势或财富给孩子,怎奈身边人才辈出,希望自己孩子也有所提升。认知的局限,以为过早起跑更有可能改变未来。也有家长觉得孩子没什么天赋可言,需要笨鸟先飞。少数孩子个体认知发育较早,家长提前给予了孩子超前学习。幼儿园机构不懂系统专业的学前启蒙教育,只会错误的小学化教育。

  由此看来,是因为有市场需求,才衍生了那么多的“幼小衔接”机构,幼儿园大班“小学化”。一部分自己焦虑着急的家长需要,带动了一部分也跟风的家长,然后幼儿园又迎合家长的需求,恶性循环,“小学化”数量才不断上升。

  细数一下身边的幼儿园,除了公立幼儿园不允许小学化,“非小学化”的私立幼儿园实在是极少数。

  很多家长之所以选择学前“小学化”,也有时代的因素、对社会环境的无奈、认知的局限等很多原因。所以这个规定推测很难像法律、条文、政策新规那样立竿见影、即刻生效。

  据了解,此规定之前也有之,但“小学化”的社会现象也依然有之。

  这是一个时代的社会问题了,改变也是需要过程的,不确定能落实或改变的非常彻底,需要从几个方面同时做出相关调整,才能让该规定有效。要对家长和老师都有认知的改变,才能切断错误的源头。

  非小学化落实到具体幼儿园和幼小衔接机构,还有线上教学机构。制定幼儿园系统专业的学前启蒙教育体系,区别于小学化学习。提升幼师的专业性。给予家长一定的认知疏导。

  小学教材大纲之所以安排在小学,也是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现在小学入学年龄已经提前了,家长却又要在此基础上一再提前,反而是家长的认知错误,这从孩子大脑和心理上都是有弊无利的。

  0-7岁是儿童大脑神经突触增长期,需要科学专业的体验式刺激,才会形成各种有益的神经网络连接,而超前储备反而是相反的。学前期儿童也是具象期,小学初期才是前运算时期,很多幼儿园的超前认字、运算、背诗完全是不科学也不符合孩子认知发展规律的。学前期儿童最好最有利于孩子的是有效的陪伴和游戏体验式学习。超前的储备换来的也是将来的一味的储备,却未必能解决问题。也没有建立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思维方式,就被终日的灌输给抹杀掉了。我们教给孩子的应该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只是学习知识点,不会形成自己的知识晶体,将来只会成为一个不如机器人的“知识储备器”。

  有家长担心自己不学,别人学跟不上,后果真的有那么严重么?还是我们自己害怕面对?真的小学开始就是成绩名列前茅的将来就一定如愿么?我觉得自己就是那个超前小学化的“受害者”,小学初中一直名列前茅,到后来越来越下滑。能不动脑的就不动脑,能直接死记硬背不用技巧的就不用,总觉得遇到什么自己需要学习得太多,就不停的拼命的继续知识灌输自己,可还是结果不一定如愿。我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晶体,有我的弊端,只是我的时代还没有到和机器人完全比拼的成熟时代,所以我还算万幸。

  而我的女儿因为从来没有得到过小学化的学前教育,表面看起来是没有其它孩子知道的多,第一次一年级考试老师也联系我成绩不高,甚至看不太懂卷纸,但下学期她很快爆发自己的小宇宙,也尝到了原来自己是可以改变现状的滋味,那个成就感和自豪感。我相信她能继续通过自己的努力,后来者居上的。

  所以我们家长应该自成为父母那天起,先养儿后育儿,适当的学习一些脑部科学、心理学、未来教育模式方面的知识,才不会被盲目的带跑偏。不至于旁边有人比你跑的突然快起来,都不知道为了什么就盲目的也跟着跑,可能不适合自己,也不会跑太远。

  这个世界最一成不变的就是变化,我们成长,孩子成长,才会适应不断的变化。

  本文由成长教育微学习原创,期待关注转发,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举报/反馈

上一篇:教育部工信部安排“停课不停学” 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即将亮相
下一篇:高一(19)班班干部分工、职责与须知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