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废止中考考纲,无考试范围时代真的要来临了?

栏目:教育活动  时间:2022-11-27
手机版

  

  教育部: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

  -1-

  教育部废止中考考纲,无考试范围时代真的要来临了?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要求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科学命题,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进一步提高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质量。

  “要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学什么,考什么,而不是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说。

  《意见》具体指出,试题命制既要考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注重考察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当合理设置试题结构,减少机械性、记忆性试题比例,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积极探索跨学科命题,提升试题情景设计水平。

  在机制保障上,《意见》强调要落实命题管理省级主体责任,稳步推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省级统一命题。

  此外,《意见》要求各地应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科学命题,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要求各地建立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人员遴选制度,建立命题人员库,实行动态管理;同时,《意见》还对规范命题程序、强化阅卷管理、开展命题评估、建立健全命题和阅卷安全保密工作等提出了要求。

  -2-

  在不可预见的未来世界,学习的意义在于创新

  美国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知名脑科学家大卫·伊格曼,日前在上海交通大学分享了他对人类大脑最新的实用化研究成果。

  除了脑科学理论,他的脑科学试验更是创造性地为构建创新型教育提供了新思路。他说,教育关注过去的知识和既定的结果,但更应当向前看,看向孩子将要设计、建设和生活的世界。

  伊格曼说,很多时候,人的决策看似经过思考,但其实是无意识的结果。人类的大脑从未停滞不前,从摇篮到坟墓无时无刻不在发展。

  目前所知,我们是唯一进化到如此复杂的物种。很多看似没有难度的日常行为,都是大脑数亿神经元共同工作的结果。在这个三磅重的器官里,对于大脑无意识的部分,直到今天,我们仍不了解它们是怎么运作的。

  年轻人大脑中运作的认知程序和毕加索、NASA 工程师的并无不同,但是年轻一代的大脑还需要更多的训练。

  短短几十年中,人类已经由制造经济过渡到信息经济。合成生物学家、自动驾驶汽车设计师、多媒体工程师等新兴职业,成为了未来的开路先锋。而十年之后,我们的工作与现在又会大有不同。

  

  在不可预见的未来世界,学习的意义在于创新,只有那些能够创新的人才能成功。伊格曼提出,构建创新型的教育应遵循以下这些原则:

  第一,让孩子在玩耍与模仿中找到平衡。创造力的教育要在自由玩耍和模仿学习模式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最佳模式是既能提供给孩子参考的先例,又不限制他们的选择。

  比如教小学生画苹果,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那么大部分人也都和老师画得差不多。随后,老师教给学生很多种不同画苹果的方法、不同的风格,如超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和波普艺术,并用各种材料和方式来创作,如水彩、点彩绘画、马赛克、素描、蜡笔、闪粉、粘贴画、印章、线条等,并且要求学生随意混合使用各种技巧,产出“苹果的各种可能”。这一次,几乎没有学生再照着老师画了,他们掌握了所学的东西并用自己的方式运用它们。

  第二,培养孩子多向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的最佳实践显示,就一个创造性的问题,要求孩子想出多个解决方法。想出多个解决方案是需要训练的,这种训练需要尽早开始。很多时候,孩子们可以从故事中获得启发,随后就能创造自己的模式了。

  第三,鼓励孩子进行有风险的创新。任何开放式问题都会增加冒险的风险,孩子只能依靠自己寻找答案。

  拿经典的“扔鸡蛋实验”来说,答题的方向其实较为单一:为一颗鸡蛋设计一个降落伞。然而,想要成功完成这一任务,孩子需要掌握重力、空气阻力的原理,还要调查、研究工程的基本原则。如果鸡蛋摔碎了就要分析一下原因,改进装置然后再次尝试。能从失望中反思并坚持进行项目直到成功,要比尝试的次数重要。

  来源

  文汇教育《未来无法预见,我们只能帮助孩子做好准备,应对瞬息万变的世界》

  -3-

  校长如何使用“特殊信用”治理学校?

  让每位教师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

  一位教师如果不能在专业上得到发展,不受学生喜爱,得不到家长的认可和同事的尊敬,就不能获得职业幸福感。同时,每位教师都有专业成长的空间,教育管理者要让每位教师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有的老师擅长班级管理,学校就让他做班主任;有的老师擅长教学,学校就让他专心研究教学;有的老师擅长做研究,学校就让他多做课题;有的老师擅长活动设计,学校就让他多参与策划一些大型活动……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校长要抓住各种契机,激励不同的教师不断走向专业卓越。

  不同岗位都有培养人的价值

  学校中层岗位,在我看来是通过工作培育人的平台,学校的中层干部每三年竞聘一次,每一次竞聘都有人主动申请,也有人主动退出,真正做到了“能上能下”。大家把中层当作一个锻炼自己工作能力的平台,而非什么“学校领导”。学校 1/3 的教师都曾有中层的经历,在思考学校各项工作的时候也就有了更加全面的视野。

  为每个孩子的成长提供最大可能

  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让孩子感到值得信赖、值得依靠,这样孩子才能每时每刻感受到教师和学校给予的温暖,温暖的学校才会散发出正能量,才能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孩子的个性成长有不同的时空与路径,学校要给予最大的可能。

  让教师和学生实现心灵的契合

  教师主动地关注学生,每位教师用心观察、用心记录,不断加深对学生的认知,教育学首先是儿童学,读懂儿童是教育的重要内涵。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观察方法和记录方式,如小马老师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班级观察文学圈的记录;陆老师利用录像技术,拍摄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胡老师以照片的形式,分析学生绘画作品;陈老师利用 Hiteach 智慧课堂技术,记录学生的学习前测和后测情况。在不断 “读懂”孩子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建立心灵契合,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慢慢发生。

  为教师日常生活赋能

  好老师的产生有赖于整个教育治理体系的建设,对校长来说,要营造学校良好的工作生态,把学校的每一位教师培育成为好老师,让学校成为好老师诞生的摇篮,让好老师不断涌现,这样才能更好地培育学生。

  校长是教师队伍的首席,每位教师丰富的生活世界是整个教师队伍的背景,教师面对学生的时候,不仅是教师的专业,更是教师的整个职业世界。教师的职业世界既来自于教师自身的生活世界,也来自于校长的影响力,这取决于校长在教师中究竟产生了多少职业认同。

  在教师“独在异乡为异客”时,校长要做“大家长”。

  在教师职业生涯遇到“选择”时,校长要“温而厉”。

  在教师遇到挑战时,校长要合情合理“保驾护航”。

  一所学校的教师、学生、家长正是在各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细节中累积起对校长的“特殊信用”,这种“特殊信用”使学校治理有了“润滑剂”,学校教育的默契和宽容度就会增加,无谓的耗费就会减少,学校就具备了“自组织”的自我修正能力,从而汇聚更多的力量,不断创新前行。尤其在社会转型期,现实教育发展中的一些阻碍需要师生、家校、社会等多方面进行更加系统性思考,柔性的“特殊信用”能够更好地弥补一些非权力领域的影响,从而打造高质量的美好教育。

  -4-

  知识内涵已变,什么是最有价值的教学?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教育的手段、教育的方式、教育的环境,而且引起了教育的根本性问题的变革。教育是传播知识的事业,而知识的内涵发生了变化。

  在新的环境中,知识的生产者已经不再只是精英阶层,人类所有的生产生活的智慧,都可以用来传递,都可能变成知识。知识不再是静态的、原理性的、结构化的,和学科分类型的知识,知识是动态的、知识是在网络中快速演变的。

  知识观正在发生变化,除了有标准化的,可以划分为学科的、结构的、原理性的、稳定的知识之外,有另外一类知识出现了——海量的网络信息、动态的主观知识。知识不再是共识性的,而是只要满足个体的需要就可以了,而且是具有非常强的境遇化的、操作性的、碎片化的特点。

  过去这些,我们都不认为是知识,但是今天来看,我们的知识观发生了变化,认为它不仅可以用来传播,甚至可以用来收费,更重要的是,它是立足于这个时代的人所需要的能力。

  所以说,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知识的内涵,这类知识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它不是靠精英产生的,它是由群体的智慧汇聚生成的。

  第二,它不是偶然的灵感,它是在复杂的网络中群体智慧汇聚产生的知识,这个群体甚至包括机器。

  第三,知识的生产和知识的传播在同一个过程。

  -5-

  朱永新:未来教育要怎么变?

  传统的学校为什么非变不可?

  传统的学校为什么非变不可?未来应该怎么样去做,为什么我们要走向未来?

  第一,人类教育的梦想让我们要变。从孔老夫子开始就提出人类两个重要的梦想: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

  一个是公平的梦想,一个是质量的梦想。“质量”也是最大的公平,公平无非是机会的公平、过程的公平和结果的公平。机会的公平现在我们通过义务教育、国家的行为基本上可以做到大家都可能有机会接受教育。过程的公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过程的公平是尽可能让每个人能够接受到比较好的教育。结果的公平是让每个人得到他想要的教育。

  所以,公平有两个大层次:普惠性公平和差异性公平。真正最高的境界是差异性公平,帮助每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样一个梦想人类几千年一直在推动,直到现在这个梦想一直在路上。

  第二,现在的学校教育体系完全是利用大工业生产的方式来进行的。

  现代学校制度为整个人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它的毛病是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不考虑个体,考虑的是群体,考虑的是一个班级、一个学校的人,考虑的是最大效率地让人获得生产所需要的读、写、算的基本能力。

  传统学校假设了一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是同一个发展水平,假设了一个教室里的学生在学同样的东西都能得到同样的进步,但其实有一部分学生是在做“陪读”,这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为代价,所以现代学校制度的变革是必然。

  为什么我们学得这么痛苦,为什么所有人从学校制度产生之后就不断地有人抱怨,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抱怨,为什么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对自己的教育、学校不满意,因为不可能让所有的人对学校满意,因为学校本身就存在这种毛病,它需要变革。

  第三,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科技的进步迫使学校要进行新的变革,而且为我们的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支持。因为到了这样一个时代,时处处都可以学到知识,那为什么一定要到学校去呢?

  所以从孔子时代的梦想,到现代学校开立的弊病,再到现在技术的发现和发展,都迫使我们提出学校变革的课题。

  学校怎么变?向何处去?

  首先,人类在教育方面的技术投入远超过商业、金融、工业等领域,但是我们一直没有出现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校的相关设置没变。

  教育对技术的影响有三个层面:

  工具型层面,教育成为技术工具,我们做PPT,我们做的点电话教学基本上是工具层面;

  教学模式的层面,反转课堂、慕课;

  教育的最高型变革是结构型变革,影响一个领域和体系的结构性变化,它才能产生实质性的变化和革命。

  我认为结构型变革的时代已经到来,所以我提出学校要成为学习中心。传统的 school 变成现在的 learning center ,这意味着学生不再固定在一个学校里学习,而是跨越到不同的学校里学习。为什么研学旅行、营地教育那么盛行,它就是未来的学习中心的模式,而且未来的学习中心不是现在的学校转型,所有的教育机构都将成为学习中心。

  -6-

  良好的课程体系具备六个特征

  课程目标与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具有内在关联性

  课程体系的目标来源于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特别是育人目标,育人目标是对“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进行的整体层面的描述,其通常为一个整体倾向。课程目标是对育人目标的具体解读,即培养如此的学生具体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品质。

  课程目标的解读具有合理性

  课程目标相较于育人目标要相对具体一些,但由于它是对课程体系的整体性引领,因此仍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就需要在对课程体系进行顶层设计时将课程目标进行具体解读。

  课程目标的解读依据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学校层面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如上所述它需要和课程目标之间具有内在联系。

  第二是国内教学改革的整体趋势,特别是当下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可以作为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直接引领,也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校本化表达。

  第三是国际上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部分学校在设定课程目标时会综合利用国际上的某些教育理念作为引领。需要注意的是,此类理念需要在对其进行正确理解的前提下,加以本土化和校本化转化。

  课程体系的规划原则符合学校的现实情况与需求

  课程体系顶层设计的整体原则是学校在对课程体系进行规划时通常遗漏的内容。整体原则是沟通课程目标和具体的课程内容体系之间的价值引领。一方面,具体课程目标之间通常为平行关系,然而另一方面课程资源的分配通常难以平均。因此需要对其设置整体性原则,初步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课程体系中课程群、课程模块设置的内部逻辑与原则、理念相匹配

  课程内容分解为两个大维度:课程群与课程类型。课程群是基于课程内容对课程进行的纵向展开,课程类型是基于课程实施的方式对课程进行的横向展开。基于上述课程体系的建设框架即能够检验出已有课程的发展现状,同时能够结合理念与整体原则对课程的未来发展做出大体规划。

  课程实施与评价符合学校的现实情况

  课程的实施主要包括课程如何实施以及为何如此实施两个问题。课程的实施方式多种多样,学校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课程的各类保障有助于课程体系的落地

  课程体系的保障主要包括师资、物质资源和制度三个方面。其中,师资是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通常而言,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师资源之间可能具有以下两种关系。第一种,即学校充分利用校内优势教师资源,开设以教师资源为中心的特色项目。第二种,部分学校的师资情况与课程目标之间难以匹配,例如学校注重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但学校中缺乏相关科目的高水平教师。此时则需要借助校外资源,通过人才引进、兼职授课、校外(教师)带校内(教师)等方式使师资与课程目标匹配起来。

  物质资源主要指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所需的各类资源,如场地、设备等。与教师资源类似,学校一方面可以利用较容易触及的资源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另一方面,可以积极开发各类潜在资源,如社区资源、博物馆资源、历史古迹资源等。需要说明的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非绝然受办学理念与课程目标的限制。对于一些有潜在教学价值,但稍微偏离学校办学理念的资源而言,学校可以先对其加以利用,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进一步对理念的内含以及资源的利用程度进行调整,使两者达到新的平衡。

  制度是保障课程落实的重要依据,课程实施制度,如走班制、选课制等制度的确定,同样需要以学校的显示情况作为依据。

  -7-

  教育部发布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

  教育部 11 月 29 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等三个重要文件。《意见》首次提出了基础教育教研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基础教育教研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政治素质过硬、事业心责任感强、教育观念正确、教研能力较强(教育理论功底扎实、教学经验丰富,原则上应有 6 年以上教学工作经历,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职业道德良好等五个方面。

  同时,要求各地严格按照专业标准和准入条件完善教研员遴选配备办法,配齐所有学科教研员,并建立教研员定期到中小学任教的制度。

  《意见》还明确提出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市、县、校五级教研工作体系。强调教研机构要重心下移,紧密联系教育教学一线实际开展研究。要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强化校本教研对改进和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作用。同时,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研模式改革。建立教研员乡村学校、薄弱学校联系点制度。

  来源

  教育部官网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1/201911/t20191128_409950.html

  

  End

上一篇:广东通报3起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行为查处情况
下一篇: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主要内容多位数的加减法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