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咨询与填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成“参谋”

栏目:教育活动  时间:2022-11-29
手机版

  经过性格测试,输入孩子的考试成绩和名次,即可匹配出适合填报的学校,并将这些学校进行“冲、稳、保”分类……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被引入越来越多的行业,如今,高考志愿填报也能应用AI人工智能。大数据在高考志愿填报中究竟能发挥多大作用,AI人工智能又是如何辅助考生完成志愿匹配的。

  性格测试匹配出可对应的专业

  您喜欢中学开设的劳动技能课吗?你想动手做汽车、轮船等小型的模型吗?你热衷参加集体活动吗?你喜欢与人交往吗……宋旭(化名)正在进行职业兴趣测试,看似毫无关联的问题,可能对他高考志愿的填报及专业的选择有着一定的帮助。这源于人工智能+大数据。

  测试一共6组72个问题,只需回答是或否。经过测试得出,宋旭的职业兴趣是喜欢研究人的行为、从事具体的工作,从事科学技术事业,从事文字符号类工作,喜欢生物、化学和农业类职业,喜欢行政和管理的工作。与此同时,还匹配出与之对应的专业。职业兴趣测试完成后,根据宋旭自己的估分,系统为其推荐了可供选择的学校。

  职业兴趣测试是在开始AI选校功能之前必须完成的流程,接下来就是根据分数匹配学校。在系统内,输入考试分数和位次排名。系统会根据之前最后一次录入的考试成绩和位次,再结合往年的数据,经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自动推荐适合学生报考的院校和专业,页面中三种颜色中,橙色代表“冲击”,黄色代表“稳定”,绿色代表“保底”。直接点击院校就可查看院校详情,比如近5年内在本省的招生最低分和最低位次信息,以图表的形式将考生的考试分数和位次进行比较,点击院校名称后面的选择专业链接就会弹出院校专业,用颜色标注的专业就是之前完成职业兴趣测试后推荐的适合考生的专业类型。

  简单输入背后是强大的算法和大数据支撑

  “看似简单的输入,其实背后要靠强大的数据和复杂的算法来做支撑,经过风险评估,将考生成绩最大化利用。”这套系统的研发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博士位永辉说,要涵盖往年各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招录计划数、招录投档政策,比如二本和三本进行合并,即使有以往数年的分数线作为参考,如果没有考虑到招生计划的变化,就会存在较大的失误率,要保证准确这些都离不开大数据和算法。

  位永辉根据自己多年的高考志愿填报经验和所学的专业知识,利用人工智能,结合大数据研发出的“志填家”《Super Ai 智能选校4.0》傻瓜式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是在综合学生职业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高考位次分数等多维度精确测量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打造的一套高考志愿填报系统,于2019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人工智能+大数据辅助考生们填报志愿靠谱吗?位永辉进行了解答,他说,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功能就是利用海量的数据、合适的算法,发现真相、预测未来,这和填报志愿所要达成的目标是一致的。2019年对应用系统的3000名考生进行了统计,冲击院校这一部分,一本达到了65.51%,二本达到68.69%,保底院校录取率达到100%。

  有了大数据的支撑减少繁杂的查阅过程

  “之前,老师问我们“打算报考哪个学校”“想学什么专业”“今后打算从事什么工作”,面对一连串的提问,我们都很茫然。高考成绩很快就会出来,就面临着填报志愿,光是去了解这些学校就需要耗费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了大数据的帮忙减少了很多繁杂的过程。”宋旭的母亲说,志愿填报相当于家长的高考,高考分数只能决定考生能迈进哪些大学的门槛,志愿填报却能影响一个人未来发展的道路。孩子寒窗苦读了这么多年,不想糊里糊涂地决定孩子的人生大事。去年朋友的孩子就借助AI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一对一专业辅导帮助填报志愿,以618的分数压线被西北工业大学海洋工程类专业录取。今年,也就带着孩子来感受借助大数据和一对一专业辅导填报志愿,给孩子一定的指导性意见。

  对于利用AI人工智能辅助孩子填报志愿,不少家长表示了认可。“以前不知道有这个软件,了解后感觉非常方便。”考试家长刘女士说,填报志愿面临很大挑战性也比较繁琐,费时费力,生怕一个疏忽弄错了。了解了这个系统,现成的数据可以对照,一目了然,感觉也轻松了许多,填报志愿在大数据的支撑下,心里也有谱了。

  高考填报志愿别踏入这些误区

  与此同时,位永辉根据自己多年的高考志愿填报经验,提醒家长和考生避免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一门心思奔名校。对于成绩好的考生来说,填报志愿肯定是想选心仪的名校。打算只在重点院校里选择一所学校,其他志愿放弃。位永辉认为,这种填报志愿方式欠缺考虑,风险较大。“名牌”大学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普通高校一些专业也有特色,具有很强的实力。因此,填报志愿时,父母不要只考虑“名校”,要走出非“名校”不报的误区。

  误区二:全部填报热门、紧俏专业。误区三:只凭学校(或专业)名称来选择,不关注学校实际情况、专业内涵。误区四:选择专业时,不考虑考生的兴趣和特长。误区五:照搬往年的录取分数来报志愿。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自然形成的,录取结束前无法准确知道。

  举报/反馈

上一篇:所有初中生都会遇到这36个问题,内附解决方案
下一篇: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知识点归纳+题型解析+练习,初二家长收藏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