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还是支柱产业?中央文件重磅定调,2023年房子还能买吗?
中央重磅定调,楼市起了新变化?
房地产究竟是疲软下去,还是能重振雄风?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2023年是否该买房?
中央领导重磅发言,地产行业或迎春风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针对当前出现的下行风险,我们已出台一些政策,正在考虑新的举措,努力改善行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
上边这个“定心丸”,是2022年12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第五轮中国-欧盟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上发表书面致辞时的重磅发言。
市场也很快起了变化:12月16日A股房地产板块给出了明确的信号,板块整体回暖,多只个股涨停。同时,作为房地产行业的龙头老大,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也表达了他对行业的强烈看好。
政策面的暖风逐渐吹来,房地产真的能一扫近年来的阴霾,重新拾回过去的荣光吗?
答案是肯定的,而对于普通人来说,明年或许是一个上车的好时机。
房地产一直是支柱产业
房地产是支柱产业,这一点从未变过,虽然近些年地产进入了寒冬,但其基础地位并未被动摇,长期来看,房地产会一直保持这个地位。
这不仅仅是因为其体量庞大、而是一个综合的评估:地产行业带动了上下游的产业如建筑、建材、运输、装修、白家电、金融……多个行业依附在“房子”这个特殊的商品上,可以说是一业兴旺,百业兴旺。房地产对就业、对经济的拉动,对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产生的贡献,都是其他行业无法代替的。
更重要的是,房地产是重要的财政支柱。三年以来,疫情对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虽然我们国家仍旧保持着高质量的增长,但想要走出疫情带来的阴霾,房地产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抓手。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举一个县城发展的例子:
一个县城的财政收入,主要是工商业。工业是老大难,尤其对中西部的县城来说,很多地方除了几个糖厂、化肥厂、塑料制品厂,基本没有特别知名的品牌。而互联网带来了电商的快速发展,导致销售已经巨头化,主要集中在北京和杭州,生产则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也是老牌的日用品生产基地。这种格局对中西部县城的财政影响是比较大的。
首先是线下shopping mall的萎缩。大城市居民对县城不了解,其实每个县城都有两三家大型shopping mall,多是省城某大型shopping mall的分支机构,原本是县城商业中的绝对霸主,现在却每况愈下,工作日里门可罗雀,营业员比顾客多。
其次是商业街的萧条。县城大多有小商业一条街,各种门面房、专卖店琳琅满目,但现在商业街越来越萧条了,除了及时消费的吃用,百元东西如服装、日用品、五金工具、甚至汽车配件(轮胎、机油机滤等保养件)基本都网购了。
再次是就业趋紧。县城商贸是就业最集中的领域,但受到电商的巨大冲击,除了运输业火爆,其它岗位的待遇越来越差,营业员月薪两千多是普遍现象。有本事的年轻人都去了大城市,要不就去考公考编了。
最后是商铺贬值厉害。除了一些餐饮业,其它商铺的日子都比较难过。这也就是笔者一再强调的,千万不要买商铺,风险极大。
县城商业街的萧条
虽然工商业发展不是特别好,但县城现在的财政情况却很乐观,甚至能抵御疫情的持久冲击,那么钱从哪里来?
答案很简单,楼市+基建。
很多县城虽然没有知名品牌的企业,没有火爆的本地shopping mall,不是区域性批发集散中心,没有高新技术集群,但是一个住宅小区就拥有几个亿到几十个亿的产值,带动的税收、就业、上下游产业的发展,远远比什么商业一条街要强得多了。
2015年开始的楼市去库存,主要原因就是县城有大量滞销的楼盘,导致银行、开发商、政府的压力都很大。棚改措施很成功,县城库存基本卖完了,但接下来有个重要的问题——库存卖完了,接下来咋办?目前很多县城还在继续建楼盘,很多头部地产公司还在“下沉到三四线”,如碧桂园。那么这些新盖的房子卖给谁?怎么卖?
你想明白这点,就能想明白为什么房地产二十年来都是“支柱产业”了。
财政与金融
经济学上有个概念叫预期。如果预期好了,什么都卖得掉。那么县城的预期来自哪里?肯定是上一级城市的楼市也火爆,从而层层传递。
财政支出是楼市调控的关键。大多数小城市楼市带来的财政收入算是半壁江山。很多城市的所谓大企业,也就是央企的分公司,例如国家电网、石油石化、天然气、铁路之类的,利润并不是全额缴纳给当地政府的,还要上交上一级单位,最终交给国家。所以,楼市调控的关键点,就是财政支出能不能下来?各个口子都在要钱,要建设、要发工资、要拨款……这样的压力下,可以说房地产不得不成为了支柱产业。只有这个支柱,才能让我们居住在“花园城市”中,有宽敞的柏油马路、美丽的公园、便利的自来水、教育质量高的学校,随时响应的医院、除暴安良的警察叔叔……
这些都是真金白银的支出,一个都不能砍。那怎么办?有人会说是金融推动了房价上涨,跟财政关系不大。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房贷利率太便宜了,你看看新闻,今年LPR降了多少回?很多地方的房贷利率都步入“3字头”,而且笔者预计12月份LPR还要继续调降。银行在房贷这块的收益率是非常低的,虽然量大,但对银行来说基本不赚钱,就是个保本的产品。但反过来看,在整个的市场经济中,银行贷款是稀缺资源,各方都在争夺,银行即使不投向房地产,在其它领域也是可以获得巨大利益的,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风吹半夏》,里边多次提到了赵丽颖和他的朋友们找银行贷款的困难。
归根结底,在没有新的财政收入来源之前,房地产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各地现在送户口,搞“抢人才大战”,就是在为房地产市场铺路。政策面更是如此,从金融16条,到各大银行跟地产商签约,再到副总理的重磅发言和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每一个信号都在夯实地产的支柱地位。
房地产本质是金融属性,不是涨就是跌,金融行业的基石就是房地产,所有的抵押品中,最硬的抵押品就是房地产,如果房地产被抛弃了,那么金融行业的没有了一个真正的“锚”。没有“锚”会是什么情况?看看比特币就知道了,数字货币就是一个没有“锚”的金融产品,风险极大。我们总说防范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实际上就是防范失去“锚”。
金融之锚
如果出现金融风险,那么承担后果的是银行,而不是地方财政。所以,金融行业是希望房地产逐步降温的,但地方财政并不希望这样,因为他们要承担了就业、公共福利、城市建设、地区发展等多重责任,需要财政收入支持,如果没有新的财政收入来源,你叫地方财政怎么办?
解决财政对房地产的依赖?
那么,这种情况可以解决吗?
解决土地财政依赖,任重道远,披荆斩棘。笔者相信未来有智慧,有勇气的人能解决这个问题,但在这里,大致说一下目前的情况。
首先是黄金地段有限。上海外环线、北京五环内,深圳宝安南山以内的住宅用地,都是有数的,用一寸少一寸。其次,房价跟m2紧密挂钩,如果m2一直在增加,那房价还是很难管的,再严厉的限购,不过是延缓几年,需求其实并没有没有减少。
最后,财政支出是刚性的。财政大致包括:体制内人员工资、市政工程项目款、办公费用等,砍掉哪个都不现实,支出刚性决定了收入也必须是刚性的,否则工资就发不出了,工程就烂尾了,城市还怎么发展?
解决土地财政依赖,必须找到替代收入来源。回顾宏观经济,目前暂时找不到某个行业能够完全替代房地产地位的,培育新的行业,需要良好的社会商业氛围,所以按照最乐观的估计,也是在未来逐步替代。
刚进入21世纪时,很多小城市的财政比较困难,就是靠开发房地产,才使得国家发展突飞猛进。如果把房地产抑制住,这些地方的财政收入如何维持?在没有新的替代办法之前,我们面临的已经不是经济学问题,而是利益再平衡的问题。
只要平衡好支柱产业的发展情况和“共同富裕”的目标,我相信我们能解决好这个问题。
具体到个人身上,笔者建议大家跟着国家的大政方针走,读懂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就是读懂了投资的方向。
2023年,是一个非常适合观察买房机会的年份。冷静观察,谨慎下手,确保不错。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