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棣华去世后,周总理对他的遗孀说:你不能单独带孩子,得再结婚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22
手机版

  1942年,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印度援华医疗队的优秀代表柯棣华,在抗战前线、白求恩工作过的岗位上以身殉职,毛泽东亲自为他送上了挽词:

  印度友人大夫远道来华,援助抗日,在延安华北工作五年之久,医治伤员,积劳病逝,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柯棣华

  但很少有人知道,柯棣华在援华期间,赢得了一位在黄河之滨长大的中国姑娘的爱,在烽火连天的抗日岁月中,他们共同演绎了一段婉转动人的爱情故事。

  1940年5月,柯棣华随八路军一个骑兵连,从延安穿过日伪军的重重封锁,越过平汉铁路来到了晋察冀根据地,成为了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的第14名教员。

  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为柯棣华举行了热烈的欢迎会,柯棣华在会上用他那还不十分熟练的中文,一字一顿地说:“我要说的是——我决不辜负你们的希望,也决不玷污白求恩的名字,我要像他那样,献身于你们的和我的,也是全人类的反法西斯事业!”

  台下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人群中,一位年轻的戴眼镜的女同志哭了,她是白求恩卫生学校的护理教员,名叫郭庆兰,她深深地被柯棣华那颗赤诚的心感动了。

  1916年,出生于山西汾阳,父亲在她1岁时就去世了,母亲靠给人做针线活维持生活。郭庆兰的母亲思想比较开明,省吃俭用也要让她上学,郭庆兰也没让母亲失望,她考上了当地的护理学校,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了业。

  在护士学校时的郭庆兰

  毕业以后,郭庆兰来到北平协和医院当护士,由于她会英语,专业又对口,院方对她很重视,给她开出了月薪25块大洋的高待遇。

  抗战全面爆发后,郭庆兰的爱国热情也被点燃了,一位在北平做地下工作的好朋友对她说:“你应该去抗日,一定要到解放区,为我们中国人工作。”郭庆兰欣然同意,当时她正好有21天的假期,于是便向医院请假回家,请到假后,她直奔解放区,经过一路跋涉,终于在1939年5月到达了晋察冀地区。

  郭庆兰到解放区后,先在晋察冀边区军民医务所工作,她却迫切要求分配到前线去救护伤员。后来因白求恩卫生学校急需教员,郭庆兰被调到学校,为抗日前线培养护士。

  柯棣华到达晋察冀后,很快带着白求恩卫生学校的几十名学员参加了战地救护队,在涞灵战役13天的战斗中,柯棣华先后收治了800多名伤员,手术585人次。每逢手术时,郭庆兰总会在手术室帮柯棣华递拿器械,做手术护理,她的行动是那样地利索清爽,神态是那样的温柔,大大缓解了柯棣华手术的负担,柯棣华打心里感激这位灵巧秀美的女教员。

  自此以后,柯棣华和郭庆兰便熟识了。由于郭庆兰学过护士,又懂英语,所以能经常而直接地与柯棣华交谈。每当工作空闲时,柯棣华和郭庆兰便在一起谈心、唱歌,他们还用英汉两种语言唱《马赛曲》、《义勇军进行曲》,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

  郭庆兰

  1941年1月,柯棣华被任命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第一任院长,他的工作更忙了。有一天晚上,郭庆兰处理完工作,正准备回宿舍休息,却发现柯棣华的屋子里还亮着灯,于是她走过去推开门,发现柯棣华正埋头在油灯下抄写着什么,她轻声叫了一句“柯院长”。

  柯棣华似乎没有听见,郭庆兰又连续叫了他两声,他却只是“嗯”了两下,并随口说了一句:“你怎么又来了呀!快去休息吧!”

  郭庆兰听后十分生气,心想人家好心好意来看你,你却连头都不抬一下,还叫人家先休息去,太让人寒心了!于是她大步走到桌前,一把拿走了桌上的书和纸。

  “你这个同志,怎么这样啊……”柯棣华一边抬头,一边埋怨,当他看见面前站着的是郭庆兰时,不禁愣住了:“你!你……小郭……是你呀!”原来柯棣华工作太投入了,把郭庆兰当成催促他休息的警卫员了。

  郭庆兰也明白柯棣华是认错人了,她不再生气,轻轻地碰了一下柯棣华:“休息吧,有话明天再说。”

  柯棣华却认真地说:“你现在应该留下,我明天要给学员们上课,你帮我一道把明天的课程准备出来吧。”

  柯棣华

  郭庆兰知道柯棣华已经很累了,但她不忍心拒绝,于是便在柯棣华旁边坐了下来。不一会儿,“沙沙”的写字声便从两支钢笔的笔尖下响起来,仿佛那滋润万物的蒙蒙细雨,在两人的心田淅淅沥沥地下着……

  1941年8月,日军开始对晋察冀根据地进行“扫荡”,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奉命转移到一个山洞里。郭庆兰担心柯棣华受不了山区夜晚的凉气,便把自己的毛衣脱下来递给了他:“晚上天冷,你穿上吧!”

  柯棣华坚决不同意:“那……你怎么办?”

  “我不冷的啦!你的家乡终年炎热,你还不习惯这样的气候。快穿上吧,你要是感冒了,我……”郭庆兰说到这,脸已经红了,她赶紧跑开了,柯棣华拿着她的毛衣,感动不已……

  白求恩卫生学校的校长江一真得知柯棣华和郭庆兰恋爱后,非常愿意撮合他们,但考虑到这是一起涉外婚姻,为慎重起见,他专门就此事向聂荣臻进行了汇报。聂荣臻听后十分赞同,他说:“这是特殊条件下的特殊情况,我们可以特殊处理,这也是革命工作的需要。郭庆兰嫁给柯棣华,这对照顾柯棣华在前线的生活很有好处。”

  柯棣华(左二)

  就这样,1941年11月25日,柯棣华和郭庆兰在河北省唐县葛公村一间普通的民房里举行了婚礼。夫妻俩婚后由于工作十分紧张,再加上日寇的频繁扫荡,他们经常很长时间见不到面,但不管是不是在一起,彼此总是体贴、关心。有一次部队转移,郭庆兰为了减轻柯棣华的负担,一口气追了好几里路,把柯棣华背包里的英汉字典、医学词典等抢了过去。

  1942年8月23日,郭庆兰生下了一个男孩,孩子是由柯棣华亲自接生的。聂荣臻得知这个喜讯后,亲自为孩子取名为“印华”,以纪念中印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在一次行军战斗中,柯棣华因为吃了没有煮熟的病猪肉,被发现得了绦虫病,后来又转为癫痫,但他仍然带病坚持工作,因为劳累过度,他的癫痫病经常发作。

  1942年12月8日午夜,柯棣华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了家,郭庆兰劝他早些休息,他却笑着说:“时间还早,你先睡吧,我的讲义还没写完。”随后他用凉水擦了一把脸,坐在桌旁,摊开正在撰写的《外科总论》讲义,埋头写了起来。

  郭庆兰和印华

  下半夜,郭庆兰被一阵痛苦的呻吟声惊醒,她发现睡在旁边的丈夫四肢剧烈地抽搐,脸色青紫,不省人事,他的癫痫病又发作了!郭庆兰麻利地拿起床头的一块毛巾,塞进了丈夫的口中。这一招是柯棣华教她的,往嘴里塞毛巾是防止他因剧烈抽搐而咬破舌头。

  但这次柯棣华发病明显比以往要厉害,几分钟后,他还是没有醒来,郭庆兰连忙出门,跑到学校请来大夫抢救他,尽管大夫为柯棣华注射吗啡、樟脑液、进行人工呼吸,最后还实行了脊椎穿刺,但都无济于事,清晨6时15分,柯棣华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柯棣华去世时,年仅32岁。

  郭庆兰无法相信她挚爱的丈夫就这么走了,这一天是1942年12月9日,柯棣华与郭庆兰结婚才1年零14天,他们的儿子印华出生刚刚108天!

  郭庆兰(左一)抱着印华在柯棣华的遗体前

  1943年初春,抗战形势更加严峻,党中央十分关心郭庆兰母子的安全,朱德专门给聂荣臻发去电报,让他派人把郭庆兰母子秘密护送到延安。聂荣臻安排了两位同志一路护送郭庆兰母子,沿途还有许多交通员秘密保护,郭庆兰背着印华,一路上乔装打扮,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1943年12月到达了延安。

  郭庆兰母子到延安后不久,周恩来专门把他们请到了杨家岭做客。周恩来告诉郭庆兰,柯棣华从延安奔赴晋察冀的前夕,还为他骑马摔伤的胳臂做了正骨手术。手术两天后,柯棣华不放心,又骑着马翻山越岭地赶到杨家岭看望他,不料走到半路,天黑路滑,从马背上摔下山沟。

  后来周恩来得知此事后,非常感动,他对柯棣华开玩笑说:“柯大夫,你要是也摔伤了胳膊,我可不会给你正骨啊!”

  和周恩来在一起聊天,郭庆兰感到特别亲切,于是她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周副主席,来延安后,我整天带孩子、当家属,很不习惯,我想去学习,您说行吗?”

  郭庆兰

  此时周恩来严肃地说:“庆兰同志,我不能同意你去学习。目前,你最大的任务就是带好这孩子。你既是他的生身母亲,也代表中国,这孩子是中印两国友好的桥梁和纽带,你一定要把孩子抚养好,培养成才!”

  后来组织上考虑到郭庆兰一个人带孩子太累,决定为她重新找个伴,周恩来又专门对郭庆兰说:“你不能单独带孩子,得再结婚。”

  与郭庆兰母子住邻居的是联防卫生部医政科科长张一忱,他在延安时就和柯棣华是朋友,因此主动把郭庆兰家里的体力活承包了下来,对小印华的关心和照顾更是无微不至。在组织的撮合下,1944年5月1日,张一忱与郭庆兰在延安举行了婚礼。

  新中国成立后,郭庆兰调入北京“八一”小学任校医。1956年,张一忱调到大连工作,她也随调到大连市儿童医院,从事幼儿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1958年8月,郭庆兰带着印华回印度探亲。印华在孟买见到了自己的祖母和其他亲属,家人们在8月23日这天为印华举办了隆重的16岁生日庆祝会,一位老妈妈还亲自为印华的眉心点了颗红色神痣,表示美好的祝福。这次探亲,在中印友好史上写下了美好的一笔。

  周恩来和印华

  郭庆兰母子回国后,中央领导同志就印华将来的归属问题,形成了两种意见:

  一是印华高中毕业后报考理工科大学或医科大学,毕业后即可去支援印度的国家建设;

  二是考虑到印华是柯棣华家族后代中唯一的孙儿,应该让他回印度继承家族的遗产。

  郭庆兰专门就此征求了印华的意见,印华坚定地说:“我要留在中国读书,我的国籍永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郭庆兰问:“为什么?”

  印华说:“这次回印度,我算知道什么是资本主义了。他们贫富差别悬殊,到处都是讨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平等,我的行李明明自己拎得动,他们却非要雇人给我拎,洗个脸还要人侍候着。奶奶的家里虽然很富有,但我还是更喜欢中国!”

  1963年,印华在高中毕业后考入了解放军某军医大学。但遗憾的是,1967年10月,印华在大学即将毕业之际,因拉肚子、发烧而住院,却被医护人员不慎静脉注射了发了霉的葡萄糖,最终因抢救无效而去世,年仅25岁。

  不久以后,张一忱因患肝癌病逝,郭庆兰又一次陷入痛苦的深渊。但在领导和同志们的鼓励下,她又很快重新振作了起来,并继续全身心地投入到儿童保健事业上。

  1984年,郭庆兰正式离职休养,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做“民间大使”的工作,她先后4次赴印度访问,与印度政界和柯棣华家族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对促进两国关系做出了积极有益的工作。

  晚年的郭庆兰

  2002年12月9日,郭庆兰专程从大连赶到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参加柯棣华逝世60周年的纪念活动,她激动地说:“60年过去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曾经在患难中向中国人民伸出援助之手的国际友人没有忘记,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人民群众对柯棣华在不同时期、不同年代以不同方式多次进行了追悼和纪念。”

  2012年6月28日,郭庆兰因病医治无效在大连去世,享年96岁。

  作者简介:帝哥,一位90后上班族,专职写作2年,已在各大自媒体平台发表多篇10万+的爆文。如果你对自媒体、写作、赚钱感兴趣,想每个月都能靠下班时间做副业、兼职,可以搜索关注我的公众号“帝哥说史”,一起探讨一起进步。

上一篇:巴西总统确诊约3周后新冠检测转阴
下一篇: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加速,已变成新冠感冒,事实没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