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重视儿童新冠病毒感染防治?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22
手机版

  国内外数据显示,继德尔塔(Delta)变异株之后,现在流行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虽毒力减弱,但传染力更强,儿童感染和死亡人数相应大幅增加,大多数儿童感染后1-2天即可发病。相对成人,儿童群体新冠病毒感染更应引起我们重视。

  从防护方面讲

  当前,奥密克戎病毒肆虐空前,感染似乎成为大多数人群的必经之路。那么是否防护就失去了意义?是否我们应该选择躺平?——钟南山爷爷口中的“疫苗、口罩”和张文宏教授强调的“多吃蛋白(增强免疫力)”,作为预防病毒感染、降低感染后重症率和死亡率的三大“不老法宝”,不仅能决定谁“阳”了,病情“谁轻谁重”也是——他们“说了算”!而这“三大法宝”恰恰是儿童感染奥密克戎的“阿喀琉斯之踵”。

  首先,儿童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覆盖不全。我国儿童目前新冠疫苗普及的现状是,3岁以内婴幼儿尚不能接种、3岁以上不满18岁只可接种2剂新冠病毒疫苗;并且,新冠疫苗加强针,也只适用于18岁以上的人群。此外,早期新冠疫苗作为一种新生事物,部分家长对其未知不良反应存在顾虑,未按时接种的情况也部分存在。因此,儿童群体新冠疫苗保护作用的相对薄弱。

  其次,儿童不能“正确”佩戴口罩或不能佩戴“正确”的口罩。首先,好多家长深有感触:婴幼儿戴口罩多靠家长“帮”和”“吼”,要做到持久的“严丝合缝”更是难上加难;而学龄前儿童、青少年多聚居于幼托机构、学校,日常食住行难免“短暂脱离”口罩保护;因此,儿童难以做到“正确”佩戴口罩。......其次,儿童年龄跨度大,市场上儿童口罩不易做到“量体裁衣”,缺乏科学标准,导致无法佩戴合适“正确”的防护口罩。相反,奥密克戎是无“孔”不入,容易造成病毒在儿童之间传播及儿童感染后向家庭成员传播。尽管大多数人注定终有一“染”,但口罩的过滤仍然可以让一次性进入人体的病毒量大大减少!此外,以正确佩戴口罩为代表的一般预防的有效措施还包括: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隔离及室内通风等。

  此外,小儿免疫功能及发育尚未完善,特有的疾病影响免疫功能。张文宏教授反复强调,要多吃蛋白!因为抗病毒战斗力——免疫球蛋白就是我们人体的免疫系统(工厂)制造出针对奥密克戎的主力武器。而婴幼儿免疫“工厂”尚未构建完好,生产力不足,尤其是小儿营养不良、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先天性心肺气道疾病、遗传代谢病等发病率高,是影响免疫力、导致感染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儿童新冠感染有其自身临床特点

  儿童奥密克戎感染轻症中应警惕急性喉炎。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患儿大多数依然为无症状感染者;临床表现轻者可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鼻塞、流涕等感冒或流感样症状,多在2~5d内恢复,成人有症状者常诉明显的咽痛,这均与奥密克戎变异株主要感染上呼吸道有关。小儿则发生喉炎者多,可表现为声嘶、犬吠样咳嗽,由于婴幼儿咽喉部狭小,易肿胀、塌陷,故易突然加重出现吸气性喉鸣、气促、呼吸困难、吞咽困难、青紫等严重临床表现,是儿科急重症的一种,应引起我们警惕和关注。

  此外,热性惊厥,腹泻、呕吐导致脱水等亦是婴幼儿常见的急诊表现。

  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引起的以上的表现与小儿常见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相比并无特异性,而小儿不能准确表达,且小儿病情变化快,也增加了早期诊断的难度和病情潜在风险。因此,儿童新冠病毒感染早期诊断,更多依赖流行病学接触史(大流行环境、家庭、学校聚集发病)及早期的病原学(核酸及抗原)检测确诊。

  儿童新冠病毒感染防治这样做

  鉴于以上原因,儿童新冠病毒感染防治具有自身的特点,我们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01

  让幼儿做最好的自己

  1.无新冠疫苗禁忌的适龄儿童尽早接种新冠疫苗。12月9日钟南山院士团队研判:每天感染人数峰值会在2023年1月底2月初出现,而儿童感染可在家庭(成人-儿童)间传播。此外,儿童的新冠流行势头也可能假期、开学后在学校(学生之间)的传播相关。因此,建议家长能根据当地新冠流行及孩子放假(开学)安排,对适龄儿童尽量做到新冠流行高峰来临前至少1月做好疫苗接种。

  2.改变儿童抵抗力如加强营养,保证儿童奶、蛋等优质蛋白及微量营养素的足量摄入,纠正营养不良、贫血等;防治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肺发育疾病、遗传性疾病、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哮喘等,避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02

  科学防护

  隔离或过滤病毒,以避免感染或减轻症状。家校联合培养儿童掌握正确佩戴口罩方法,养成良好的手卫生、洗鼻漱口、保持社交距离等习惯进行科学防护,能隔离或过滤病毒,可使一次性感染病毒数量减少,从而减轻重症,改善预后。此外,大人必须从自身做起,筑起儿童、尤其3岁以内婴幼儿的外围防护屏障。

  03

  感染后坦然面对

  如果孩子感染了,也不必恐慌。我们可以根据临床症状个体差异,分类处理:

  1.无症状患儿,占80%-90%,居家,做好一般护理。

  2.有鼻塞、流涕、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症状及轻度喉炎患儿,占10%,原则上居家。可给予对症处理如生理海水洗鼻、对症治疗如发热患儿可予解热镇痛剂,常用的如对乙酰氨基酚(3月龄以上),布洛芬(6月龄以上);剧烈干咳可予复方福尔可定,痰多粘稠者可予乙酰半胱氨酸口服等治疗。抗病毒治疗可予干扰素喷雾剂喷鼻、喷咽部,早期使用能一定程度减少病毒在鼻咽部增殖,有一定意义。中医药的辩证用药等。必要时就医,尤其是喉炎加重出现喉梗阻患儿。

  3.肺炎患儿,总体不多,占10%。轻型,可在医生建议下进行抗病毒、对症等治疗。

  4.重症患儿,极少数。患儿出现下列情况应及时就医,住院治疗。

  1)持续高热3~5d不退、病程持续一周且病情无好转,或加重者。

  2)除哭吵之外的呼吸增快、呼吸困难,面色苍白或青紫。

  3)出现精神反应差,嗜睡等。

  4)有呕吐、腹泻和腹痛等严重的消化道症状。

  综上,儿童新冠病毒感染具有自身的防护、防治特点和临床特点,需要孩子、家长甚至学校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从而最大程度减少病毒流行对孩子们身心健康、学习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第四版),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2,37(14):1053-1065

  作者:儿科 李迎侠 黄嘉莉

  编辑:宣传科 杨心睿

  审核:宣传科 张 狄

  举报/反馈

上一篇:34人主动感染新冠病毒实验提示人类应努力成为不被感染的“第四类人”
下一篇:临沂鲁南医院讲解神经性皮炎会有哪些常见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