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中杂记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22
手机版

  #感染新冠真的可怕吗#一

  前二十条与后十条先后出台,意味着清零政策的退出。清零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在一个封闭的孤岛上,或许可以。但在与世界经济生活联系如此密切的中国,是不可能的。

  二

  上海封城的失败,与香港放开的成功,或是促使当下防疫政策出台的原因。世界杯直播数万观众狂欢的场面,或是刺激这一政策出台的动能。

  三

  从今年上半年上海封城开始,以中国卫生经济学会总顾问高强为代表的清零派,与以张文宏为代表的开放派,开展了激烈的争论。前者以扣帽子、上纲上线的方式,否定并污名化后者以大数据和临床案例为依据的论述。

  四

  中医在抗疫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争议颇多。中医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数据支撑和学理支持,更多是一种经验的积累。所谓单方治大病,在一些病例的治疗过程中,有奇效。但更多的时候,中医的诊断治疗常在“行与不行之间”,“可与不可之间”,不免让人心生疑窦。最主要的,此次疫情,张伯礼竟成为中医代言人,其形象过于猥琐,拖累了中医。

  五

  有人认为从动态清零政策转换到放开政策,过于仓促,准备不足。准备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疫苗接种率,特别是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还没有达到理想程度;二是医疗系统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三是给民众讲清道理、做好辅导、减轻心理压力的舆论准备不足。

  六

  政策放开的最初阶段,民众有一定的恐慌心理。戴口罩、不聚集、少外出,似乎比政府管控时候更自觉。经济生活、社会消费也没有出现预想的高潮。这应该是正常现象。恰如入冬第一次寒流,都会觉得冷不可耐。十天半个月后,第一批感染者绝大部分恢复健康,人们就会渐渐淡然,适应与病毒共存的生活。

  七

  疫情三年,总体上看,东南沿海地区与内地及西部、北方地区相比,社会震荡轻,次生灾害少。(上海封城,另文解读)这与东南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深入人心,思想解放更进一步,社会管理较为先进有直接关系。

  八

  行程码已退出。各地健康码何时退出呢?因疫情而诞生了各种“码”,它警醒了人们数据对人的控制的可怕。“码”的设定如何进一步法治化?这是社会各个层面需要思考的问题。

  九

  口罩会不会常态化?从健康卫生的角度看,戴口罩有百益而无一害。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口罩就像古人的香囊、手帕、玉佩一样,花色繁多,精巧漂亮,成为情人相赠的礼物。但佩戴口罩绝不应该是强制的,不能成为限制个人自由的一个借口。

  十

  古人说,大疫不过三。新冠在给人类带来三年的灾害之后,会给人类什么样的启示,产生什么样的精神收获,或会不会让人类产生新的抗体,更能适应自然变化,都是值得观察和研究的。说不定新冠是上天派来拯救人类免于更大灾害的福星呢。

上一篇:核酸和抗体检测,如何让更多群众自愿参与?
下一篇:心理咨询师自己可以报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