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大妈新冠阳了后才懂:晚年病了靠儿女养老,要具备这四个条件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22
手机版

  如今疫情已经有了3年时间,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改变了我们很多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很多家庭的生活习惯。

  尤其是很多老年人,在经历了这三年不同的寻常的“口罩”生活后,对于养老方式、对儿女的情感依赖都有的更深的感受和认知。

  尤其是独居的老人,在新形势下如何养老,成了儿女和老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77岁的陈大妈是这波防疫政策放开后,比较早变“阳”的老人,从她这三年的养老经历和“阳”后的生活,让她明白:晚年让儿女养老,要具备这三个条件

  77岁的陈大妈有一儿一女,外孙和孙女都没用老两口出钱、出力。所以,老两口退休后的晚年生活是悠闲而惬意的。

  原本陈大妈想要帮着儿女带带孙辈,但是老伴不让,老伴说:咱们带大了儿女,老了就没有责任帮忙带孙辈,他们生的他们自己想办法带。

  陈大妈知道,老伴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心里有解不开的疙瘩。

  女儿的婚事老伴没看好,他嫌弃女婿学问少、样貌差、赚钱少,但是女儿却不管不顾的要嫁,老伴当初就说:你铁了心要嫁,将来不准回娘家诉苦,不管多苦多累你都自己扛。

  好在女儿的公婆是好的,对女儿像亲女儿般。女儿婚后生活很幸福,外孙女都是爷爷奶奶带大的,从没让陈大妈和老伴操过心。

  尤其是女婿不介意当初岳父的态度,和女儿经常带着外孙女回家看望他们,老伴虽然不待见女婿,也好在没有太多矛盾。

  儿媳妇是老伴的老同事介绍的,老伴觉得儿媳妇是医生,将来老了生病时,家里有个专业的人自己会得到更好地照顾。

  在后来的相处中,老伴却看不好儿媳妇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些习惯,慢慢地和儿媳妇关系越来越差。

  儿媳妇不是女儿,有矛盾后很少带孙子回家,有时候儿子带着孙子回家,老伴心里更加不高兴,就训斥儿子连媳妇都管不住,一来二去儿子回家的次数也慢慢的少了。

  老伴72岁那年,做了心脏搭桥手术,换一次性做了4根。

  老伴觉得这时候儿媳妇应该发挥作用了,却没想到儿媳妇很淡然的说:人老了搭桥很正常,你只要出院后戒烟戒酒,天天适当健身,能活好多年呢。

  老伴本来期望着儿媳妇的嘘寒问暖,没想到儿媳妇根本没当回事,每天早上都是女儿去给父亲送饭,即使在儿媳妇工作的医院里,老伴都没吃过一次儿媳妇送的饭。

  老伴对着儿子抱怨一通后,儿媳妇直接点了外卖给他送到病房,老伴更加生气,不但如此还把一腔怨气发作在女儿身上,指责女儿做的饭咸了、淡了、营养不够。

  陈大妈劝老伴消停点,说女儿每天早上5点起床给他做饭送到医院很辛苦,让他不要太挑剔,老伴却说:女婿做饭好吃,为什么不让女婿做?就是不孝顺。

  在老父亲的不断指责下,女儿无所适从,直接给父亲从医院订了营养餐,每天由医院的送餐员送到病房。

  老伴出院后,要每天换伤口的包扎带,陈大妈说儿女都要上班,她给换就行。老伴却不肯,他给儿子打电话,让儿媳妇给他回来换,说儿媳妇是专业的。

  儿子直接拒绝了,说儿媳妇要照顾念高中的孙子,没时间回来。

  女儿回家给父亲换了两次,又被骂哭了,说松了紧了的不舒服,女儿也不回来了。

  儿子和女儿商量后,给陈大妈请了钟点工,做饭收拾卫生,老伴又是各种挑剔,并把钟点工辞退了。

  老伴就这样总是各种不满意、各种挑剔,手术后第二年又开始喝酒,儿女劝阻也没有效果,还每天宅在家里不肯出门,在家呆的时间久了,对陈大妈也是各种嫌弃和挑剔。

  陈大妈因为老伴手术的原因,不想和老伴吵架,于是就躲出去,每天早晚去跳广场舞,白天和老姐妹逛街、在小区里打打牌。

  2020年后疫情爆发,陈大妈也不能经常出门了,女儿为了父母的身体健康,让他们不要出门,隔三岔五给她们送菜回家,家里的吃喝基本都是女儿在供应。

  老伴又开始心理不平衡,他觉得儿子不管他,儿子就网上买菜给他们送回家。儿子说,儿媳妇在医院工作风险太大,他不回家也是为了他们的安全。

  2020年8月老伴突发脑梗抢救了20多天后去世了,那时候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老伴的后事都是从简办理,殡 仪 馆都是限制出入人数。

  老伴去世后陈大妈一个人生活,虽然老伴在的时候,老两口经常口角不断,但是终究家里有个作伴的人,吵架也是一种生活的烟火气。

  老伴不在了,陈大妈一个人孤单冷清,每每看见老伴的遗物都会睹物思人,身边没人陪伴、没人说话,连吵架都没有人,空荡荡的房子里没有一丝热乎气,陈大妈有时候懒得做饭就凑合着吃,晚上还经常失眠。

  女儿得知后就和儿子商量母亲的养老,最后两人商量母亲每家住半年。

  2021年的情况依然不乐观,陈大妈上半年在儿子家住,正好孙子当年要参加高考,儿媳妇就不准陈大妈出去跳广场舞了,说外面人杂,跳舞时人们又不戴口罩,担心影响孩子。

  儿媳妇说,老年人抵抗力差也不让陈大妈多出门,就在家里呆着最安全。有时候陈大妈的老伙伴给她打电话约她出去逛街、打牌。

  陈大妈在家也是在憋得无聊就会偷偷地出去玩上半天,被儿媳妇发现后,儿媳妇就很不高兴,说陈大妈不体谅人,说他们上班是没办法,陈大妈出门万一变“阳”对全家人的影响太大了。

  儿子也劝陈大妈在家看电视,和老姐妹打电话、视频都可以,尽量不要出门。陈大妈只好每天对着电视过一天,或者在家收拾卫生,刷手机。

  后来,孙子居家网课,儿媳妇就不让她看电视了,如果看电视也不能有声音,还让陈大妈监督孙子的学习。

  陈大妈更加无聊了,电视、手机都不能发出声音,老姐妹们的电话都不敢接,文字聊天对她这个年龄来说实在吃力,陈大妈觉得自己就像关进笼子里的小兽。

  儿媳妇让她看住孙子,不让孙子玩手机,可是孙子说自己用手机上课、查资料,陈大妈也看不懂,儿媳妇回家发现儿子上网没学习就嫌弃陈大妈连这点事都办不好。

  在儿子家住了3个月后,陈大妈实在忍不住了,就提出去女儿家住。

  女儿很快来把大妈接回来家,在女儿家陈大妈自由了很多,因为外孙女在外地读书,家里只有女儿和女婿,女儿说陈大妈只要带好口罩可以出门适当溜达下。

  每天陈大妈在女儿家可以自由看电视、刷手机,女儿和女婿回家后还会陪她一起追剧,陈大妈觉得在女儿家住得还算开心。

  因为在儿子家住时,陈大妈会给儿媳妇2000块钱的生活费,到女儿家后她也提出来给女儿2000块钱,女儿拒绝了,说自己家生活费也够了,让陈大妈留着钱将来养老用。

  今年7月份,外孙女研究生毕业回来找了份工作。

  女儿家的房子是二居室,陈大妈原本是住在外孙女的房间,外孙女回来后就陈大妈就没地方住了,陈大妈本想再回儿子家,可是又打怵儿看儿媳妇的脸色。

  女儿就和陈大妈商量着在小区里给她租一套小房子,这样陈大妈每天来女儿家吃饭,晚上回去睡觉,也方便互相有个照顾。

  陈大妈觉得这个办法不错,正好女儿家楼上有个套一房子出租,因为当下的形势租金比往年便宜了500块钱,只要1500块钱。

  陈大妈把房子租了下来,每天晚上去女儿家吃完饭,然后回自家睡觉,生活也过得很踏实。

  最近疫情放开后,女儿嘱咐她尽量不要外出,现在不做核酸检测后总有一段“阳人”释放期,家里的吃喝用品,女儿都给她买全了。

  陈大妈说自己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只在楼下小区溜达,天气好就和老人们聊天。

  女儿再三劝阻她不要出门,陈大妈却没当回事,结果没几天后的晚上她觉得自己有点不舒服。

  女儿让她不要出门,在家等着她马上上来看她。

  却没想到进门的是外孙女,外孙女穿的就像“大白”,带着退烧药和感冒药,还有各种水果、一大堆的吃喝。

  外孙女给陈大妈量了体温后,体温已经到了39度,外孙女赶紧给陈大妈吃了点退烧药,又给她做了物理降温。

  随后外孙女开始在房间进行消杀,外孙女一边干一边安慰陈大妈不要害怕,她会陪着她一起生活,直到陈大妈扛过这一波“阳人”。

  陈大妈问为什么是外孙女过来照顾她,外孙女说:我爸妈都50多岁了,我爸还有高血压,他们的身体条件和体抗力都差,我年轻,有问题恢复得也快,所以我来照顾姥姥你。

  外孙女又安慰陈大妈说:姥姥,你放心,我会照顾好你的,你想吃什么我给你做,这个“阳”的危险系数小了,只要你多喝水、好好休息、多吃饭,很快就会康复的。

  外孙女在陈大妈床头栓了一根绳子,另一头系在卧室门把手上,上面还栓了个铃铛,她告诉陈大妈有事只要拽拽绳子就可以,铃铛一响她就听见了。晚上她会把绳子一头拴在自己手上,陈大妈一拽绳子她就醒了。

  外孙女说:这是我妈教我的办法,说当年我出生后在医院里,我爸陪床晚上睡觉沉,担心我妈叫他听不见,就这样吧绳子系在自己手上,一头拴在妈妈床头,妈妈这样一拽我爸就起来伺候我妈。

  陈大妈看着一脸认真的外孙女,忽然就哭了。她突然觉得对不起女儿,又觉得自己很幸运,自己的晚年生活一定会是幸福的。

  在外孙女的精心照顾下,陈大妈已经不再发烧,胃口也越来越好,可是外孙女却开始发烧,但是外孙女却坚持照顾陈大妈,陈大妈哭着说:好孩子,等姥姥好了一定好好照顾你。

  外孙女说:没事,姥姥,我年轻身体素质好,等你完全康复了,你就回我妈家住,我自己住在这里。你身体康复之前,咱们老一小两只“羊”,就先互相照顾吧。

  陈大妈经过这几年的经历,和这几天小“阳”人的经历,让她想明白一个道理:晚年让儿女养老,要具备这四个条件

  人老了,钱就是老人最重要的本钱。绝大多数的退休老人除了退休工资之外就没有了挣钱的能力,而老人的身体健康也开始出现问题,没有钱就会让自己的生活陷入尴尬的境地。

  即使住在儿女家,老人给儿女生活费后也会住得理直气壮。毕竟儿女们还要抚养孙辈、要还房贷车贷,这都需要钱做支撑。

  人到晚年,要想获得幸福,健康就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健康长寿”,没有健康做基础的长寿就是一种痛苦。

  老人一旦失去健康,不仅会拖累子女,也会让自己的生活失去质量,只有守住健康,才能让晚年生活的轻松愉悦。

  人到老年,一定要有个自己的老窝。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土窝”,儿女家再好,因为有了儿媳妇或者女婿,就不如自己的家舒服和自由。

  有句话说的虽然扎心却很真实:“儿女的家从来就不是父母的家”。老人在女儿家住的时间久了,总会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就像陈大妈有自己的房子,虽然是住儿女家,可是还有退路,或者是在儿女身边租房住,还可以用老窝的租金补贴租房的费用,减轻儿女的经济压力和负担。

  人到老年,物质条件只能保证生活的基本需要,老人更多的需要精神上的赡养,需要儿女能够经常回家探望、聊天、陪伴。

  尤其是独居的老年人,更需要儿女或孙辈的探望和嘘寒问暖,孝顺父母不仅仅是让父母吃饱穿暖,更需要精神上的抚慰。

  人到老年,聪明的老人一定要守住老本、关注健康、守好自己的老窝。

  孝顺的儿女这一条,那就要靠老人从年轻时候就好好教育和培养儿女了,晚年儿女孝顺与否的“果”,是老人在初为人父母的时候种下的“因”。

  举报/反馈

上一篇:女子出院31天核酸复检阳性…为何“复阳”?专家分析6大原因
下一篇:为生命奔跑:重庆全域肿瘤医院重症监护室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