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林戴威:疫情下银行业面临挑战,把握中国金融开放机遇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22
手机版

  今年新冠疫情使银行业突迎考验。除了净利润下滑、减值损失增加,银行业还须快速调整,保证在特殊情况下正常服务客户。

  不过,机遇和挑战并存。今年一季度,德意志银行集团虽因疫情影响,贷款损失准备金较去年低峰时期上涨至5.06亿欧元,但我们核心银行业务调整后税前利润同比增长32%至11亿欧元,亚太地区是主要增长点。

  未来,银行业需要不断强化应对冲击的应变能力,同时亚太供应链多元化的趋势以及中国不断开放的金融市场也将为银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疫情冲击考验银行应变能力

  没有一个金融机构会料到,疫情竟为日常业务的运作带来了如此多的挑战。

  基础设施关停的意外事件出现在了今年3月17日周二一早。当时,菲律宾央行宣布即日起暂停外汇交易,市场旋即关闭,致使多家企业出现收付款困难:工资和养老金发放、还贷、公司间资金调度、销售收入流程均受到了影响。

  我们即刻查看了隔夜收到的所有付款委托,在与当地团队合作评估确认能结算后,迅速完成了付款。之所以德银可以迅速响应,是因为银行决定利用自身储备的菲律宾比索流动资金,确保客户支付需求如常。

  此外,在危机下如何为企业客户提供强有力的平台保障至关重要。以德银的一家大型国际能源及大宗商品交易客户为例,不久前,该公司在亚洲仍主要依靠电子邮件这一传统方式执行印度尼西亚卢比和马来西亚林吉特交易。由于需要报价和确认,加之涉及该企业多个部门,流程较长,但疫情期间市场波动尤为剧烈。于是德银与客户共同评估了工作流程,该企业开始通过Autobahn执行马来西亚林吉特交易,并计划增加印度尼西亚卢比。由此,工作流程更为顺畅,业务交易量也随即上升。德银的Autobahn FX能清楚掌握公司的外汇持仓状况,起到支持作用。

  居家办公本身也一大挑战。受全球疫情影响,外汇市场波动加剧且流动性趋紧,企业客户的外汇风险管理需求也在攀升。银行需要跨时区的外汇交易支持,配合企业居家远程办公的需求,确保从交易的每个环节做到无缝衔接。某中资跨国企业与德银的外汇交易量同比上涨近5倍,过半交易在非亚洲交易时段完成。德银借助其全球交易平台,实现上海、香港、伦敦和纽约交易团队间的紧密协作,为客户提供跨时区的外汇交易服务。目前该企业与德银的外汇交易量,占其总交易量的比例从疫情前的25%升至逾40%。

  

  供应链多元化是中外跨国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疫情也使得供应链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当下很多讨论是关于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角色。实际对供应链布局的讨论早在疫情前就已开始,且不仅是外资企业,中资企业也有考虑。但比起供应链“转移”的说法,不如说是供应链在“多元化”发展。

  例如,中国公司也开始在越南设厂,尤其是电子装配;汽车等制造业则更多开始在印度设立工厂。一些中资手机制造商在印度也有很大的制造基地,生产成本较低;此外,一些更加基础的制造业则开始转向印尼。

  印度、越南和印尼将受益于这种供应链多元化的趋势,但同时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角色难以撼动。在多元化布局过程中,企业将更需要其银行伙伴提供更加全面的现金管理、贷款、贸易融资、外汇和利率业务支持。

  另一个趋势则是,供应链会变得越来越短和本地化。未来企业将越来越关注到达目标市场的速度,注重提高整个价值链的协调性和透明度。如果供应商远在另一片大陆,这些目标就很难实现。相比起过去的远程跨区域贸易,未来区域内贸易量可能显著增长。

  具体在亚洲,麦肯锡的研究显示,52%的亚洲贸易为区域内贸易,这一比例远高于北美。这也印证了我们在亚太看到的新趋势——企业建立自给自足的区域供应链,服务亚洲市场。

  这还引申出另一个问题——贸易结算货币本地化。我们过去十多年来始终致力于帮助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但人们习惯用美元作为贸易结算货币(invoicing currency),如果中国和印度做贸易,为什么还要用美元?其实可以直接用人民币和印度卢比。今年3月,美元荒导致市场巨震,我们为何还要将自己暴露在这种风险之下?

  加码布局中国在岸金融市场

  亚太地区是德意志银行利润增长的核心来源地区,中国无疑是主要增长点。中国GDP占到亚洲的50%,排在第二位的日本GDP占比仅19%,第三位的印度仅10%。除了顺应上述亚太地区发展趋势、推动传统公司业务,林戴威也表示将把握中国金融开放的机遇,引入更多国际投资者。

  债市开放是过去几年的亮点。德银也是债券通下最活跃的做市商之一。当前外资已持有近10%的中国国债,在3月的全球金融市场巨震和赎回潮中,中国市场的资金流出十分有限,未来外资仍将增持人民币债券。作为中介机构,德银也希望为投资者提供托管、利率和汇率风险管理、现金管理等“一站式”服务。

  眼下布局中国债市国际投资者主要分为三类——首先是央行,这类投资者会通过增持人民币资产来加速多元化配置进程;二是被动型的指数投资机构,鉴于国际主流指数开始纳入中国债券,这类机构也会继续增配以实现追踪指数的目的;再来就是主动基金管理人,他们可能是对冲基金、银行、资管机构等。中国债市是一个有流动性、有深度的市场,且收益率仍较欧美市场高出很多,因此对这类机构具备吸引力。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月,德意志银行获批成为银行间债市首批外资A类主承销商,我们也在加速扩容承销业务团队。目前外资的主要配置需求仍然集中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对于信用债的配置较少。如今外资行能够主承销中国信用债,他们也将对海外投资人更多推介其所承销的债券,同时也可将国际上好的经验和方法引入,加速市场化改革。

  此外,若要真正推动金融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除了将资金引进来,还需要增加在岸和离岸市场的私营部门之间的资金流动能力和活跃度。鉴于离岸市场并没有真正的央行,如若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有意增加对离岸人民币的使用,还须加强保持短期利率水平稳定的能力。

  (作者系德意志银行企业银行、固定收入和货币业务亚太区总裁兼新加坡分行总经理)

上一篇:快记下来!这个热线24小时接受疫情心理咨询
下一篇:《快乐星球》小演员现状:丁凯乐当爸,冰柠檬美得认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