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击头脑的发现,伊甸园在四川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4-16
手机版

  传说中的伊甸园在哪儿呢?这是无数人想知道的答案,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个最开脑洞的猜测。 1920 年的一天,一艘小火轮从湖北宜昌进入三峡,在湍急的江水里粪地逆流而上。小火轮是中国 20 世纪初对内核蒸汽动力船的称呼,当时在三峡江面上活动的一般是翻桨动力船。在三峡大坝修建之前,长江三峡是一个奇观,虽然风光旖旎,但是非常惊险。江面水流湍急,在暗礁附近往往会形成巨大的漩涡。翻讲动力船根本就没办法逆流而上,还得依靠两岸嵌夫的拖拉船才能慢慢逆流穿越三峡。

  

  小火轮上有一个美国人叫约瑟夫,他是威斯蒂大学毕业的哲学博士,同时也是一名传教士。约瑟夫站在小火轮的甲板上,看着三峡两岸奇峰耸立,云雾缭绕,拉船的纤夫身形健美,在一声声川江耗子之下行动画一。突然间,它产生了一种恍惚感,我到底来到了一片怎样神奇的土地?小火轮在重庆朝天门码头停靠,那个时候成渝铁路还没有开通,约瑟夫一路只能坐着人力运输设备、轿子或者滑杆。到了目的地成都。在成都平原,约瑟夫有一种恍惚的穿越感。这里沃野千里,物产丰富,蔬菜水果应有尽有,比起川东贫瘠的条件,那是有很大差异。而且最奇特的是这里的人种,用他的话讲,这是一个人种的博物馆,有五官扁平的蒙古人种,有五官非常立体的黄皮肤,印欧人种,有大胡子的波斯人种,甚至还有皮肤黝黑的黑色人种。

  成都是中国西部的大都会,约瑟夫非常满意。但是他来成都的目的并不是游山玩水,而是传教和做公益事业。约瑟夫在成都住了将近 20 年,他创立了华西协和大学,并担任首届校长。华西协和大学,也就是今天的华西医科大学。当然,这不是我们今天故事的重点,是约瑟夫来成都不久以后,就写了一篇文章,讲述自己在四川的种种体验,而且发表在了 1920 年 11 月份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文章的标题很惊悚,也很扯,叫繁花共和国的伊甸园。对,你没听错,约瑟夫就是用伊甸园来称呼。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四川盆地的约瑟夫既是博士,也是传教士,他对基督教的典籍和历史了如指掌。他为什么要把成都评员称之为伊甸园,这就得从伊甸园这个传说的由来说起。伊甸这个词最早就是来自于苏梅尔语的Eden,意思就是平原或者草原。但是到了希伯来圣经创世纪里面,这个词就带有了乐土的意思。圣经当中是这样描述伊甸园的,上帝创造了人类始祖亚当之后在日出的东方,请注意是在东方一个叫伊甸的地方,上帝造了一个园子,就被称之为伊甸园。园中有各色植物,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动物就像家里的宠物一样温顺可爱,丝毫没有攻击性。把这个家造好之后,上帝就把亚当放到了伊甸园里生活,然后又给他造了一个伴侣,叫夏娃,两个人在那里生活的舒适惬意。简而言之,伊甸园的气候是不冷不热,有吃有喝,无忧无虑,是一片乐土。

  圣经接着说有一条河流流经医店员,滋润着这里的土地。这条河在伊甸园里分出了 4 条支流,第一条叫比迅河,环绕着一块叫哈菲拉的地方,比迅出产最好的黄金宝石和玛瑙,这里具体讲到了物产。第二条支流叫基训河,这条河围绕着一块叫古石的地方。第三条支流叫西底结河,英文就翻译成底格里斯河,从亚树的东边流过。第四条支流叫柏拉河,英文翻译成又发拉底河。

  那这个乐土伊甸园到底在哪?历史上的说法总结起来无非就是两大派,第一派叫做另外空间派,他们认为这个伊甸园压根就不在我们人间,而是类似天堂一样的存在,是在高维度宇宙,是在另外空间。这类猜测我们今天就不细说了,因为它牵扯很多复杂的宇宙时空理论,说起来玄玄乎乎的,我们今天重点来介绍第二类猜测,这种猜测是认为伊甸园就在人间,它就是地球的某个角落,印进了我们鲜民的记忆当中。

  但问题是它具体在哪?就这个问题让神学家和历史学家们面红耳赤的争论了 2000 多年。认为伊甸园就在地球上的翻译家们率先就思绪飞扬了一把,因为他们把伊甸园里的第三条河西底结合,从希伯来文翻译成其他文字的时候,二话不说就翻译成了底格里斯河,把西底结合流经的土地就翻译成了亚树。他们又把伊甸园里的第四条河流柏拉河直接翻译成了诱发拉底。因为这些翻译家们就二话不说自作主张了。

  那其他学者一看,噢,亚树、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河,这不妥妥的就是今天中东两河流域的地方吗?于是就一锤定音,传说中的伊甸园就是在今天两河流域靠近波斯湾的地方,在波斯曼附近,诱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合并成了一条。于是也可以对应圣经里所说的伊电源里的几条河是由一条河分出来的。但是很快另外一部分人就看出毛病来了,就立刻反驳。

  

  首先你这数量不对,圣经上所说伊甸原理明明是 4 条河,你这只有 2 条,不是糊弄人吗?但是伊甸园在中东派的学者们不紧不慢地说,两河流域到处都是消失的古河道,有可能你们说的另外两条河早在漫长的岁月当中消失了,今天埋藏在黄沙之下,找不着了。反对派一看,好吧,这也算是一个站得住脚的理由吧,你说古河道都消失了,我还怎么跟你争呢?但是反对派立刻又抛出了第二个理由,这回就非常强悍了,就是流向不对,又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他们的流向如果按照圣经上所说,应该是相反的,他们应该是发源于波斯湾附近,流经美索布达米亚平原的。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他们流经了美索布达米亚平原,在波斯湾附近汇合入海,那就和圣经上描述的方向截然相反了。对于这个理由,中东派学者们立刻哑口无言,熄火了。这时,另外一种说法露面了。就说伊甸园其实是在土耳其东部的安娜托利亚高原,因为中东的很多河流都是从这里发源的。但是这个说法最大的问题和上面一样,就是主次不分。起源于安娜托利亚高原的河流,具体的源头都不太一样,就没有一条河分出 4 条支流的情况。所以这个土耳其说火了一把之后,也就偃旗息鼓了。

  约瑟夫对于当时所流行的关于伊甸园地点的猜测,全都不赞同,但是他自己也没什么妙招。可是等他到了四川之后,他突然发现,这里居然和圣经里所说的伊甸园乐土相当相似。首先是成都平原和整个四川盆地气候温和湿润,全年的平均气温在 15 摄氏度左右,属于亚热带气候。 5000 多年前的远古时期,年平均气温比现在大约还要高 4 度,全年瓜果蔬菜不缺,水资源丰富,动物种类繁多,四季不愁吃喝。这和圣经所描述的伊甸园的舒适气候非常相似。

  最关键的是,约瑟夫发现长江进入四川盆地之后,有 4 条主要的支流,他们由西向东分别是岷江、赤水河、嘉陵江和乌江。这个地理状况和圣经当中的伊甸园也相当合拍。当然,约瑟夫并没有做什么实地考察,没有发表更详细的论文来论证伊甸园可能就是成都平原。他在 1920 年发表这篇文章之后,就一直在忙于华西协和大学的校务,一直忙到退休才回到美国。但是约瑟夫所提出的伊甸园是在成都平原一带,这个假说还是相当引人思考的,因为成都平原还有至少两点符合了圣经对于伊甸园的描述。

  第一,相对于古代的两河流域,埃及和以色列,成都平原所居的地理位置更像是圣经所说的东方日出之地。而且四川盆地的河流分布的确是一条干流长江加上四条主要的支流。第二点是四川盆地的矿产和圣经里所记载的伊甸园负荷度很高。圣经理说,鎏金伊甸园的第一条支流比迅河,周围盛产黄金,也盛产红玛瑙和宝石。而岷江正是四川盆地内第一条注入长江的大河,岷江流域产黄金,野产宝石,比如三星堆就出产了大量的黄金饰品,还有玉边章使用过的龙溪玉都产于这里。成都平原偏南一点的梁山也出产一种非常有名的红玛瑙,南红玛瑙在物产方面,黄金宝石红玛瑙成都平原也和伊甸园对得上。而且中国古代奇书山海经也提供了佐证。山海经中山经当中是这么说的,中央的第九列山,民山系的第一座山叫女积山,往东北走 300 里就是民山。长江从这里发源,向东北方向流,最后注入大海,在那里出产很好的乌龟,还有很多的扬子鳄。岷山上产金属,山下产白色的玉石。这里是有一个错误,当时山海经的作者把岷江认为是长江的源头,现在当然大家都知道长江其实是起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但是有一点是比较明确的,那就是在山海经时代,人们都知道岷江流域出产黄金和玉石。好,现在有了地理方位、河流物产黄金宝石这一类的证据。可是光靠这一类证据还不足以说明成都平原就是伊甸园,还远远说服力不够。为什么呢?伊甸园是什么地方?那是人类始祖待的地方,所以还得有考古证据证明成都平原它最起码是一个阶段的文明源头或者中心。

  创世纪是犹太先知摩西在距今大约 3500 年前写成的。如果伊甸园是一段远古的记忆,那肯定远远早于摩西生活的时代,这个时间点标在了至少距今 5000 年以前,那么这个时代四川有过这样的文明乐土吗?山海经海内经历记载过一个重要的地方,叫做都广之野,他是这么写的,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也,厚集藏焉。

  白话的意思是,在西南黑水流过的地方,有一个叫都广的平原,后集就埋葬在这里。那后籍又是谁?他是周朝王室的祖先,是他把农耕技术传给了周人,是传说中的农业之神。史记当中说后籍是皇帝的玄孙,而他埋葬在都广平原。都广平原又在哪?明朝学者杨胜在山海经补助当中,铁口直断黑水都广,今之成都也。黑水是岷江上游的一个支流。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成都平原这个地方就是山海经当中的都广之野,农神后集就埋葬在了这,那重点就来喽,这里暗含了一条重要的线索,当代主流的看法是,中国和西亚的两河流域各自独立发展出了农业。那么作为农业之祖后,即他毕生工作又埋葬的地方,那应该就是农业文明的发源地了吧。

  从这个角度上讲,如果成都平原真是传说中的都广之野,是后集的长眠之地,那么成都平原是给先民们带来了稳定富足生活的温柔乡,伊甸园就有几分谱了。现代历史学者孟门通把杨慎的结论考证的更加细致了,他说都广就是在今天四川西部成都平原上的双流县,现在已经叫成都市双流区了。而山海经中所讲的天下之中,并不是后来中原洛阳那一带指的是哪?就是四川盆地,也就是说,在距今 5000 年以前,中原还没有得到开发,那时候大雨还没出生,没有治水。

  今天的华北和华东,当时是地势低洼广阔的沼泽湿地,其实并不适合人居。相比而言,当时的成都平原是更加宜居的,也更加有条件发展农业。所以成都平原很可能是前中原时代、前华夏时代的文明中心。那蒙教授为什么这么笃定把都广锁定到了今天的成都市双流区?因为他在华阳国志当中找到了证据,蜀王开明是曾经在今天的成都双流区那一带,修建了古蜀国的都城。好对于山海经当中都广之野的考证,是为证明成都平原是曾经一个阶段的文明中心,提供了一条线索。史记五帝本纪又提供了另外一条线索,史记中说黄帝娶了来自于西陵部落的雷祖为妻,雷祖又是养蚕业的发明者,西陵字面的意思就是西面的山,那么这个西面的山地部落它在哪?三峡当中有一段就叫做西陵峡,它位于今天的湖北宜昌,它直接得名于宜昌的西陵山,那是不是说明皇帝的妻子就是来自于这一代?接着往下看,史记当中又说皇帝的一个儿子叫昌义,他娶了蜀山氏部落的女儿为妻。

  你看这回坐标明确了,蜀山皇帝的一个儿媳是来自于四川,皇帝和雷祖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玄霄,住在一条叫江水的河滨。另外一个儿子昌义就和这位四川媳妇住在一条叫若水的河滨。这个若水的名字在战国时代的吕氏春秋里一直都在,他是今天四川境内的雅龙江和金沙江河流后的一段。

  

  所以皇帝一家,你看看与四川有着不解的缘分,孩儿他娘雷祖所来自的那个西陵部落,很可能就是三峡里的西陵峡。那一代皇帝和雷祖是中原与古蜀的第一代联姻,昌邑娶了蜀山部落的女孩,是第二代联姻。因此从文献考证来看,成都平原在前华夏时代曾经是一个早期农业文明的中心,这种可能性是杠杠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件非常有意思的发现,把成都平原和伊甸园联系了起来。淮南子地形片里面有这么一段话,建木在都广,众地所自上下,日中无影,忽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意思就是说,都广之野,也就是四川那一带有一棵神树叫建木,这是一棵能通天的神树,天地和人中的帝王都从建木这个通道上天入地。树虽然很高大,但奇怪的是太阳却照不出树的影子来,人在树下叫唤的时候也没有回音,那是因为剑墓就是在天地的正中央。

  那这个连接天上人间的神树通道是谁造的?山海经理明确的说就是皇帝造的。那这个通天神树的记载就和圣经上所说的伊甸原理的生命之树非常像了。圣经里说,天使们也是通过这棵生命之树通道频繁访问居住在伊甸园里的人类始祖亚当夫妇。现在很多学者认为,圣经创世纪的故事原型很可能是来自于苏美尔文明,苏媚儿文明留下有生命之树的浮雕是这样,树的上方是一个升起的太阳。在成都平原的三星堆遗址也出土了一棵青铜神树,虽然不能说他就是证实都广之野在四川的充分证据,因为一个艺术理念,别的地方也可以借鉴吗?但是这棵青铜神树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青铜神树造型,起码它是大大加强了都广之野在四川的这个猜测,那和苏美尔的生命之树相比,三星堆的神树艺术风格上有差异。

  三星堆青铜神树是用金乌代表太阳,这是中国上古的日神崇拜,人们是把金色的乌鸦看作是太阳的精华。但是尽管有具体表现上的不同,这两棵树都是代表了太阳崇拜,分享了神树通天生命来自于太阳滋养这样一种共同理念。所以小结一下,从地理现象到文献考证,再到考古食物,四川的成都平原和圣经里所说的伊甸园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说成都平原是伊甸园,就并不完全是约瑟夫个人的异想天开了。那问题又来喽,如果说伊甸园是在四川,那为什么这个远古记忆被带到了两河流域的梅索伯达米亚,后来又被古代希伯来人所吸收了?现代考古研究认为,苏美尔人的祖先最初是很可能来自于南亚或者东亚,因为他们自称黑头人,就是头发是黑色的,和中东两河流域的土著人长相不同。而且苏美尔语是一种孤立的语言,和两河流域的古代语言,比如阿卡德语、希伯来语等等都不同,所以历史的进程有可能是这样的。

  苏梅尔人的祖先曾经生活在成都平原,后来由于某种原因,他们离开了。相比起更早期,艰辛的渔猎和采集生活,农耕生活产出就稳定多了,给先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和安全感。就像任何人生初体验一样,这份喜悦深深地埋藏于先民们的内心,他们就把这片幸福之地称之为伊甸园。

  后来,有一部分离开成都平原的先民们一路向西,在美索卜达米亚找到了同样肥沃宜居的平原,喜悦的心情复燃,他们又想起了故乡,所以也把新家称之为伊点园。直到希伯来人也吸收了这个传说,那这个故事能否得到验证,只能留带给以后更多的考古发现了。

  举报/反馈

上一篇:赵又廷张子枫,Ella,古力娜扎,田曦薇,周冬雨
下一篇:陈道明如此评价张颂文,让人猜不出是何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