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再出发|郑秀文陪跑22年终获最佳女主角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4-18
手机版

  第4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4月16日晚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举行,深圳卫视直新闻驻港记者现场观察到,香港金像奖颁奖典礼的红地毯仪式第一次以维港为背景,现场聚集了大量的围观市民和粉丝。此次颁奖盛典气氛空前热烈,最前排的位置甚至有观众带了小凳子,据说从前一天晚上6点就开始占位。

  香港电影金像奖红毯现场 深圳卫视驻港记者丘倩怡 摄

  深圳卫视直新闻驻港记者注意到香港电影金像奖今年共有33部电影入围,虽然跟疫情前比,数量较少,但是本届金像奖重现星光璀璨的旺盛人气,也被视为香港电影重拾信心的一个重要信号。有金像奖评委提出,通过加强与内地的合作,可以为香港电影找到重振辉煌的契机。

  00:40本届颁奖盛典邀请到刘德华、陈可辛、郑秀文等电影人,同时新科奥斯卡影后杨紫琼受邀担任颁奖嘉宾,也是本届颁奖盛典的看点之一。

  由深圳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与天下一电影制作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明日战记》获得本届金像奖最佳视觉效果奖。该片是香港电影少有的科幻题材,主演是古天乐和刘青云。

  本届金像奖最大看点之一,是自从2001年第一次提名“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算起,第10度被提名的郑秀文能否如愿封后。终于,在陪跑22年之后,今年的香港金像奖没有让郑秀文失望,正如郑秀文在获奖感言时说的那样,“追求梦想的路途是很困难的,天下间有梦想的人,我很想你记住我拿奖的这个画面,不放弃。记住这一个画面,送给天下间有梦想的人,我一直在幕后默默陪跑,现在我终于冲线了。我现在想轻轻哼几句,因为我是一个歌手来的,(唱歌)你知不知道,知不知道,我等到花儿也谢了。”

  青春不老 港片依旧

  对于“70后”“80后”这两代人来说,香港电影也包含了儿时武侠梦、英雄梦的承载。

  武侠片于我们,必会想起《笑傲江湖》“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式的肆意浪漫,《新龙门客栈》中的大漠与孤烟、侠义与柔情,《黄飞鸿》里的硬桥硬马,《青蛇》里的妖娆妩媚。

  警匪片于我们,是《英雄本色》发哥点烟烧美元,是《纵横四海》张国荣与钟楚红的华丽探戈,是《无间道》中的顶楼对决,也是《古惑仔》里浩南、山鸡、大天二的刀光血影。

  至于《甜蜜蜜》《新不了情》《大话西游》《胭脂扣》这类爱情片的影响力更不用多言。多年以后,人生过半,《甜蜜蜜》中黎明和张曼玉所演绎的普通人尽管有生活的无奈,也经历过骑车那一幕的甜蜜瞬间仍是我们的青春纪念册。《大话西游》里至尊宝无法踩着七色的云彩迎娶紫霞仙子,仍让我们对无法圆满的爱情唏嘘不已,而《新不了情》中怀才不遇的音乐人和身患绝症的少女的情感,则是赚取无数人眼泪的经典桥段。

  香港这个弹丸之地,诞生了不胜枚举、足以在华语电影圈留名的电影人。影迷们之所以喜欢香港电影,难以忘怀那个“神仙打架”的年代,是因为上世纪80、90年代左右的港片记录了发哥的迷人、张国荣的迷离、张曼玉的妩媚、林青霞男装时的气宇轩昂还有女装时的一笑百媚生,也正是港片不同于其他华语电影、呈现着独特港味的同时,也记录着香港的历史变迁。

  香港电影兴起于上世纪70、80年代

  1920年代,“香港电影之父”黎民伟与兄弟几人创办了香港第一间全由香港人投资创办的电影制片公司“民新制造影画片有限公司”。在经历了上世纪50、60年代的粤语片全盛期后,香港电影迎来了一位划时代的人物——李小龙。

  正是李小龙的出现,1970年代的香港电影声誉鹊起,从首部作品《唐山大兄》到《精武门》《猛龙过江》等功夫片,令李小龙进军国际影坛,创造出香港电影事业的神话。功夫片也从那时成为香港电影主要的类型片,李小龙之后,王羽、狄龙、成龙、洪金宝等人或以熟悉的刀剑拳脚展现强烈的阳刚之气,或以反叛幽默的形象深入人心。

  到了1970年代最后一年,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出现,大批电视幕后工作者转投电影圈,包括时至今日依然活跃在电影届的许鞍华、徐克,都是当时涌现出来的杰出代表,他们本着对电影的热诚,及年轻人特有的创意和社会触觉,拍出不少带有浓厚都市色彩和强烈本地情怀的佳作,这与导演们于香港成长、受西方教育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如“鬼才”徐克,别看他喜欢拍新武侠电影,但他不仅在越南度过了童年时光,还曾留学美国攻读广播电视/电影课程,并且在纽约生活过几年。而擅长拍文艺片的女导演许鞍华,尽管出生在旧式中国大家庭,受传统中式教育,但是移居香港后在香港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后来赴英国伦敦电影学院攻读电影专业。与以往传统的香港导演、电影人相比,徐克、许鞍华这一波香港电影新浪潮起来的电影人更具有国际视野,拍摄手法也更加大胆。

  到了1980年代,继新浪潮电影后,商业电影异军突起,并且逐渐占据了香港电影的主要地位。吴宇森、林岭东则是这个阶段导演的代表,当然也有演而优则导的成龙,还有周润发、张国荣、梅艳芳、张曼玉、王祖贤等巨星的百花齐放。

  其中吴宇森导演、周润发主演的《英雄本色》是1980年代香港商业电影集大成者,此片上映后空前卖座,开创了黑帮英雄片的电影潮流。作为香港英雄电影的开山之作,它最大的成就不在于当年的票房冠军,不在于揽获无数大奖,而在于影片准确把握时代主题,让每一代人都与之共鸣,父子情、兄弟情、朋友情、男女情揭示摇摆在善与恶之间的人性。

  1990年代 香港电影辉煌得益于香港经济的腾飞

  有了1980年代的大跨越,上世纪90年代的香港电影迎来了全盛时期。包括当时的港产电视剧、香港本土音乐等,都是最经典、最繁荣、最难忘的。

  那是一个无法替代的年代,而这与香港历史发展变迁密不可分。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缘故,香港成为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之地。

  从上世纪50、60年代起,香港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到了上世纪90年代达到顶峰。1990年代被称为香港的“经济奇迹时期”,香港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了亚洲最富裕的城市之一。

  1990年,香港的GDP达到769亿美元,当时整个内地GDP才3878亿美元,香港GDP相当于内地GDP的近五分之一,那个时候的香港风头正劲。香港成为了全球金融中心,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名流和游客,中西文化得到充分交流。这段时期前后,香港的城市景观得到巨大改变,许多高楼大厦、豪华酒店和购物中心在城市中心拔地而起,成为了香港城市地标,比如中银大厦就在1989年建成,时至今日仍然是游客打卡必到之地;同时,香港的街道和街市也保留了很多传统风貌,弥敦道、柯士甸道、庙街、石板街、油麻地警署等地均成为港片经典取景地。

  香港石板街成为众多港片取景地。

  香港电影的辉煌得益于时代发展契机,喜欢港片的影迷遍布日韩及东南亚,这些地方在1990年代都处于经济发展快速时期,当时人们对于娱乐文化的需求更加强烈。

  香港电影既借鉴了西方电影的桥段,又保留了香港本土市井气息,再加上从旧上海时代带去的电影遗产、人才,香港电影逐渐探索出自己的道路,独特的港片风情更容易为华人电影市场甚至是全球市场所接受。香港电影接连取得高票房,自然就吸引更多资本和人才涌入香港,香港电影就有了良性循环。

  19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香港,年产量保持在200部(统计数据包含纪录片在内各种类型片)以上,甚至在1993年达到300多部,将近日产一部电影。

  香港电影新时代 港风的回归

  作为华语电影的重要分支,香港电影的成就有目共睹,香港电影成为了华语电影的一面旗帜,特别是在商业片领域,香港电影曾被誉为“东方好莱坞”。作为发展较早的华语电影体系,香港电影的成就,核心来源于全体华语电影人的努力。

  经历了此前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低迷,香港电影在近几年迎来了复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香港本土取得最高票房的《毒舌律师》内地票房同样不俗,已突破1.65亿元,全球累计票房也已突破3600万美元,走势稳健。《扫毒3》《金手指》《海关战线》《潜行》《命案》等影片也备受期待,在经历过多年的“港片式微”后,港片、具有港味美学的合拍片迎来“港片复兴”。

  香港电影是香港社会现实的某种反射,也是香港人的“狮子山”精神的体现。这种在港人的日常生活中所凝结的香港精神,也被融入于影片之中。

  带着使命和情怀的香港电影人,已经开始融入到了其他的华语电影体系中,他们正用一种独特的视角,保留着香港电影的风骨和特色。

  作者丨杨颖,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记者丨丘倩怡,李汶思,深圳卫视直新闻驻港记者

  摄像丨杨振华,深圳卫视直新闻驻港记者

  排版丨苏瑞雪,深圳卫视直新闻编辑

  举报/反馈

上一篇:原创首播好评!靳东、王志文领衔的《无间》会是谍战剧的天花板吗?
下一篇:金巧巧:阔太生活重品味,连每天下午接孩子放学都要穿不同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