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人类画师之争打响,但需要思考的远不止艺术家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4-18
手机版

  当AI来临,我们每个人或许都应该认真思考,AI的边界究竟在哪里?被AI接手后的生活究竟该是什么样子?

  因为人工智能(AI)技术而失业的第一批人已经出现了?

  年初开始,一家游戏外包公司陆续裁员,为游戏项目设定美术风格并将角色形象、游戏场景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的原画师被裁掉大半。因为AI已经不再只是人类画师的工具,甚至可以替代后者“接单”,不仅创作速度快,质量还不错。

  随着人类画师“沦落”到为AI打工,甚至因为AI失业,一个个问题出现了:秒成的AI画作究竟是不是艺术?版权如何归属?人类画师和传统艺术真的要失去未来了吗?

  不会画也能出漫画书?

  在动漫盛行的日本,一部由AI绘制的漫画作品《赛博朋克:桃太郎·约翰》3月上旬出版发售。

  《赛博朋克:桃太郎·约翰》出版发售。图源:GJ(下同)

  值得一提的是,笔名Rootport的作者在他37年的人生里从未手绘过漫画,甚至承认自己的绘画天赋“绝对为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手绘零基础的人,却只花了六周时间,依靠一款名叫Midjourney的AI图像生成器,完成了这部100多页的全彩漫画。

  当然,Midjourney并非十全十美,它无法“解锁”同一个角色的不同姿势和面部表情。因此,为了方便读者辨别,Rootport为角色们赋予了鲜明的特征,例如拥有粉红色头发、长着一对狗耳朵,或是身着红色和服。但在漫画作品中,角色在故事开头和结尾的形象有所不同其实也很常见,而这是Midjourney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

  与此同时,AI成像工具也很难准确地渲染手的形状,常常会出现手指过多或者过少的问题。“手很难画出来,细微处往往看起来像是在融化。”所以,Rootport不得不尽量减少描绘手部细节的场景。

  但即便有这些不足,Midjourney还是有着巨大优势。毕竟,要创作这样一部百余页的全彩漫画,传统漫画家至少得花上一年多时间。

  而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世界上第一家人工智能艺术画廊于3月中旬开业。

  在这里,所有画作统统由虚拟的AI艺术家创作,没有任何一幅出自人类画师之手。“每一幅都是独一无二的,虽然它们并非完美无缺。”画廊负责人布林克曼承认,当下要认出这些画作是否出自AI技术,只用仔细看看画中人物的手指是不是五根就行。“不过,随着AI艺术家的进步,这个问题将会在几周内解决。”布林克曼很有信心地说道。

  对于这些由机器和算法创作出来的画作,策展人给出了估价——大约在3000到10000欧元之间。

  到底是学习还是盗窃?

  就在画廊开业没过多久,有媒体宣布,AI似乎已经“克服”了它在作图方面最大的弱点,终于可以画出正常的五根手指。

  而Midjourney最近“创作”的最出名的作品,莫过于虚构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被捕的一系列画面。

  问题是,即便AI作图可以达到甚至超过人类画师的水准,你真的会心甘情愿花3000到10000欧元购买这样一幅画作挂在家中吗?

  “我喜欢看这些画,它是装饰品,我想肯定会有人愿意为此付钱,但我对艺术有着不同的要求。”艺术评估师帕特里加·詹斯玛说。

  虽然AI漫画《赛博朋克:桃太郎·约翰》受到了一定的欢迎,但也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将这部漫画描述为“对世界各地漫画家的绝对侮辱”。有海外网民留言道:“你的国家(日本)拥有一些最具才华的漫画家,却靠人工智能创作出版漫画,这很奇怪。”

  而质疑AI画作是否有灵魂、是否属于艺术的一个衍生问题便是,它的版权归属。

  全球知名的图片供应商盖蒂图库2月指控一家开源的生成式AI工具平台公司Stability AI,非法复制超过1200万张属于盖蒂图库的照片、标题和元数据,甚至在印有盖蒂图库水印的图片上扭曲水印作图。盖蒂图库指责后者“无耻盗窃和搭便车”的规模是“惊人”的,而后者之所以这么做,竟然只是为了训练AI工具。

  “盖蒂的诉讼反映了许多艺术家的担忧。”《纽约时报》就此指出,人工智能公司复制它们无权使用的内容的做法,正在对人类艺术家构成威胁。

  波兰艺术家格雷格·卢特考斯基擅长于创作以龙等神秘生物为特色的奇幻场景,但他最近发现,将他的名字与画作放在一起,就可以让Stability AI旗下一款名为Stable Diffusion的图像生成器十分快速地学习并掌握他的作画风格。以至于当Stable Diffusion去年问世时,“卢特考斯基”就成为生成奇幻图像的代名词。用户只要通过简单的文本提示创建画作,选择“卢特考斯基”风格,便可以轻松生成一幅并非出自卢特考斯基之手的画,而这些数据库是在未经艺术家知晓和许可的情况下创建的。

  卢特考斯基发现,自从这类AI生成器问世以来,让他为小说绘制奇幻封面的合约少了不少。而Stable Diffusion背后的Stability AI公司却赚得盆满钵满,从投资者那里获得了1.01亿美元投资,公司估值更是超过10亿美元。

  原本艺术家们会将自己的新作品挂到网上为自己打广告,但现在“艺术家们害怕发布新作品”。计算机科学家赵本说,越来越多艺术家害怕这种正常的自我营销方式会为AI做嫁衣,变相“养肥”越来越“像”他们的人工智能。

  人类画师会变得多余?

  真的要任由AI技术关闭艺术家们的商业模式,让后者从此变得籍籍无名,甚至退出舞台吗?

  也许一些提供AI生成服务的公司会认为,人类也是通过学习、临摹前人的风格和作品以创作新的作品,而机器也是在学着以同样的方式搞创作。但在纽约大学知识产权法教授珍妮·弗罗默看来,设立版权相关法律的目的是保护和鼓励人类的创造力。“如果我们关心和保护一个职业,认为艺术创作对我们的社会足够重要,那我们便有希望保护艺术家们。”

  事实上,关于AI究竟是会帮助艺术家实现艺术上更大的突破,还是会毁了艺术家的未来,连艺术家自己都分成了两派。

  艺术家乔恩·拉夫曼认为,人工智能作为一项工具,将为艺术家打开新的大门,“就像摄影将绘画从纯粹的现实表现中解放出来一样”。

  但反对者已经向AI“开火”。

  年初,居住在旧金山的插画家卡拉·奥尔蒂斯忍无可忍,联合另外两名艺术家在加州对包括Stability AI在内的提供AI生成服务的公司提起集体诉讼,指控后者侵犯了艺术家们的版权和作品公开权。

  日本漫画家和政治家赤松健也无法容忍AI艺术的存在。身为日本参议员,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视频,提议人类创作者应该有权利将其作品从训练人工智能程序的数据库中大批量删除,而如果他们选择同意加入数据库也应当获得相应报酬。

  为了保护艺术家们的权益,赵本与芝加哥大学的一个团队同奥尔蒂斯合作,调查了1100多位艺术家,试图设计出一款名为Glaze的工具,帮助艺术家们阻止AI学习艺术家个人的创作风格。

  而一部AI技术生成的漫画书的版权归属官司也预示着,一场人类与算法之间围绕“艺术”定义的争夺战已然打响。

  《黎明的查莉娅》画面

  去年9月,数字艺术家克里斯蒂娜·卡什塔诺娃在社交媒体上宣布,由她创作、Midjourney生成的18页漫画书《黎明的查莉娅》获得了美国版权局的版权认证。然而,到了今年2月,剧情出现反转。美国版权局在重新评估后决定,仅保留卡什塔诺娃对《黎明的查莉娅》一书的文字和故事情节的版权,而不包括漫画本身,因为书中的图像“不是人类创作的产物”。并且,美国版权局于3月16日发布公开指南,要求版权申请者必须明确披露其作品是否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下创作。

  维特拉设计博物馆“你好,机器人”展览的策展人艾米丽·克莱恩认为,人类对机器和人工智能的兴趣所反映出来的,实际上是人类长久以来对扮演“神”的角色的渴望。“机器人就像石头一样笨,它只知道三种语言——词汇、语法和句法,并不明白自己到底在写写画画什么。”克莱恩说。维特拉设计博物馆馆长马泰奥·克里斯也坚持认为,机器无法像人类那样感受情绪,“至少在短期内不会”。

  可以确定的是,人工智能将彻底改变艺术的世界,但究竟会改变多少?是否有朝一日真的会让人类艺术家变得多余?这些问题,势必会成为现在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内艺术圈子热议的话题。

  然而,需要思考和争论的又何止是艺术界。当AI来临,我们每个人或许都应该认真思考,AI的边界究竟在哪里?被AI接手后的生活究竟该是什么样子?

  出品 深海区工作室

  撰稿 玖田

  编辑 深海贝

  举报/反馈

上一篇:悬疑谍战剧大年,离预期还有距离
下一篇:马克龙中英法三语分享访华行程,赞“法中友谊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