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山东3代人居住日军炮楼50年,因墙太厚,花10年装上暖气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4-18
手机版

  2012年,山东三代人在日军炮楼生活了50年。因为墙壁太厚,安装暖气用了10年。诗歌。在中国古代,建筑水平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里不仅有富丽堂皇的宫殿,还有形形色色的寺庙,还有一景一景的苏州园林。门外还有一座戒备森严的宫墙……不管是怎样的建筑,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宫殿是皇室居住的,园林是大家享用的,城墙和宫墙是用来防御的。.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建筑是因为特定的时代背景而产生的。例如:抗日战争时期的“炮塔”

  

  01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抗日战争爆发的时期对中国来说是极其艰难的。当时,我们的武器远远落后于日本,我们所拥有的只是全民抗战的决心。最终,我们用前人的血泪赢得了战争。

  在社会的发展中,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虽然战争是残酷的,可以无情地剥夺很多人的生命,但不可否认的是,战争也会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对于束手无策的老百姓来说,要抵御外敌的侵略。他们除了用血肉之躯抵抗外,还修建了许多“炮塔”来抵御敌人的入侵。

  别小看这些“炮塔”。抗日战争时期,他们在战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后来,随着战争的结束,这些“碉堡”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造,很多都变成了住宅。孙从孝家的宅邸,原来是一座碉堡。

  

  02

  据有关资料统计,当时只要被日军占领的城镇,都建有各种炮台。仅在河北地区,炮塔的数量就达到了惊人的九千多座!那么,他们建造炮塔的目的是什么?其实,建造炮塔也是一种“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战术。事实也证明,这些炮塔确实给抗日部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抗日武装活动的进行。.

  这些碉堡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碉堡”的结构,也是“高碉堡”的一种,采用圆柱形设计,四周还有便于士兵射击和瞄准的枪孔。这座“炮塔”的内部结构分为三层。地下一层是存放各种武器,中间一层是出口,顶层是狙击手。地点。

  

  其次,日军在建造炮塔时,使用的是特种砖,而不是传统的水泥。这样一来,每座炮塔的厚度都保证在七十多厘米,普通炮弹很难打中。磨损,大大提升了这些炮塔的防御能力。综合这两方面,“炮塔”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03

  不得不说,这些炮塔不仅是战争时期形成的一种建筑,更是敌人罪行的见证。直到新中国成立,这些废弃的碉堡才有了新的用途。经过一番改造,成为了很多人的居所。到1962年,孙从孝一家三代人已经在“老房子”里住了几十年。

  当时三人被挤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没有侧身的余地,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在了解到孙从孝一家的困难后,当地组织决定让他们搬到附近的一座三层楼的碉堡里,这样空间就大了很多。

  

  比起我们平时住的平房或者楼房,碉堡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为了让一家人住得舒心,孙从孝的爷爷和父亲着手改造碉堡,不仅彻底去除了战时的感觉,还让整个碉堡变得十分温馨。由于围墙太厚,碉堡夏天虽然凉爽,但冬天却异常寒冷。即使盖着厚厚的被子,还是能感觉到刺骨的寒意。

  90年代后,暖气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但对于孙从孝的家人来说,却从来没有幸福过。因为他们住的碉堡墙太厚,安装暖气成了大问题,导致安装工程停滞不前。就这样,一家人在碉堡里又度过了10个艰难的冬天。

  就在孙从孝快要放弃的时候,家里的小孙子突然发现墙上留下的洞口直径和暖气管的直径差不多。所以,只要按照枪孔设计加热管的图纸,就可以解决冬天的取暖问题。经过专业设计,孙从孝一家终于在2012年享受到了暖气,冬天对他们来说不再是寒冷的折磨。

  

  结语

  “战楼”在战时是用来抵御攻击的,经过改造后,变成了可以居住的地方。尽管它们与建筑物有很大的不同,但它们也很有趣,并且具有更多的历史意义。不过,由于角楼年代久远,倒塌的风险也逐渐加大,这意味着孙从孝一家无法继续在此居住。孙从孝虽然对离开这栋老房子充满了不舍,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搬出去。收到拆迁款后,孙从孝在碉堡附近买了一套房子,这样他就可以保留对碉堡最珍贵的回忆。对于孙从孝来说,碉堡不仅是他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更是他青春记忆的载体。

上一篇:刘恺威母亲李馥莹:儿子情路坎坷,如今新恋情让她忧心忡忡
下一篇:百日祭——把永恒的思念献给我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