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善鸿讲《道德经》:所谓活出境界,就是不断升级自己的人生模式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4-18
手机版

  导语:在漫长的人生旅途当中,我们总是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并且遇到不一样的挑战,所以渐渐的在社会这个大染缸之下变了模样,并不是因为我们学会了阿谀奉承,而是我们学会了从善如流,我们学会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困难虽然时常有,但是活着本就是最大的意义,只有活着才会看到更多的机会,让我们的人生有可能实现华丽的转身。

  

  对于哲学十分推崇的德国,比起孔子的儒家文化,他们更看重老子,而老子的《道德经》也为誉为群经之首。生命原本就是一场探险,我们自出生之日起便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之情,于是慢慢的成长学习,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总想要看一看这个世界的全貌。

  

  我们之所以觉得痛苦,是因为执念深重,是因为一直深陷在欲望的追求之中无法自拔,于是为了一个小小的自我满足而愚弄了真正的本我。

  在痛苦之中,渐渐的有许多的人开始对生活有了不一样的追求,他们迫切的需要活出新的境界,而在《道德经》这本书当中告诉我们,所谓的活出境界就是不断的升级自己的人生模式。

  

  第一、从外求到内求

  人类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的主宰,是因为我们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是除了感官上的需求之外同时还在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所以在欲望的驱使之下,也渐渐的让我们来到了一个充满科技感的时代,虽然我们在不断的追求欲望在获得满足,可是当外界欲望获得满足的时候,渐渐的发现内心变得越来越空虚。

  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两个我,一个是外我,一个是本我。欲望只是满足了外我,而本我就像是一个孤独无助的孩子,他急需要安全感。当你忽视了本我存在之后,所以快乐也就渐行渐远了。

  

  第二、从极端到平衡

  世界万物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而万事万物之间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比如“狡兔死而走狗烹,飞鸟尽而良弓藏”,当事件万物达到阴阳调和,维持平衡之后,才能够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才能够寻求共同的发展,实际上这与我们国家追求的科学发展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第三、从主观到客观

  因为每一个人的认知范围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总是把自己所看到的认为是事情的全部。而实际上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事情的一角,并非全貌,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主观臆断,所以这世界根本不存在完整的真相。

  而和自然,和世界相比,我们原本就是非常渺小的存在,所以想要认清这世界,必须要常怀一颗敬畏之心,尊重规律,尊重“道”。

  

  第四、从斗争到和解

  人生慌慌张张,忙忙碌碌,我们总是在不停的奔跑,希望在有限的时间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为我们的人生增添更多的光彩,而实际上你越是奔跑,阻力越大,你越想要得到,最终却竹篮打水一场空。

  因为这世间本就没有什么东西是真正的完完整整的属于我们,因此调整心态,从不断的追逐到与生活和解,这才是真正的活出境界。

  

  第五、从狭隘到永恒

  在我们追名逐利之间,总是会因为获得了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有的人甚至于会因此而滋生了骄奢淫逸的态度,看不起周围的比自己弱小的人。

  而实际上每一个人都是这世间孤独的个体,一个人来一个走,带不走一块砖,带不走一片树叶。人们喜欢大海是因为它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纳一切不和谐的声音。正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常怀一颗敬畏之心,对世界万物有怜悯,有感恩。

  

  因为我们总是在不断的挣扎,所以我们想要在这世间立足,想要真正的获得内心的富足和喜乐,则必须要不断的调整人生的模式,找到最佳的状态。以上5点仅仅是齐善鸿从《道德经》之中所总结出来的只言片语。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道德经》作为群经之首,能够流传千年,有它自的必然性。《道德经》这本书作者以自己的理解非常全面、系统的向读者们剖析了《道德经》的本质内容,看似《道德经》深不可测,但是经作者解析之后,竟也能让零基础的读者明白这本流传千年的古书的魅力。

  

  书中通过81章的精讲,详细的剖析了老子的精妙大智慧。哲学看似遥远,但却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非常实用,而作为炎黄子孙,不读一读《道德经》确实有些可惜。

  

  时至如今,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各国经典名著中,《道德经》是被翻译成最多种语言、发行量最大的传世经典。《道德经》已然成为了西方世界印刷书籍中,仅此于《圣经》的存在,稳居世界第二的宝座。

  想要学习的朋友点击下方商品卡即可获取↓↓↓

  举报/反馈

上一篇:以Anker为案例,聊聊新品推广的常见玩法
下一篇:你可以在动物身上找到的6个强大的“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