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救人一命不留姓名,死前留下一句警世遗言,如今变成六字成语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4-19
手机版

  唐朝有个叫张光晟的人,名气不算大,但其实他的一生堪称传奇。

  张光晟还留下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六字成语——一不做二不休,当您读完这则“带血的成语故事”后,相信您一定会嘘唏不已。

  

  天宝十五年(756年),哥舒翰在唐玄宗的威逼下出潼关与叛军作战,却在灵宝西原遭遇伏击,二十万唐军几乎全军覆没。

  逃跑途中,骑兵统领王思礼的马匹中箭倒地,眼看命悬一线。危急时刻,一个士兵将自己的马让给了王思礼。

  这个时候让出自己的坐骑,就等于将生的机会让给了别人。王思礼大为感动,想请教士兵的名字,日后好感谢。不料士兵却一声不吭,转身没入混杂的人群中。

  

  此战过后,王思礼跑到灵武追随刚刚登基的唐肃宗,很快被升职为司空兼河东节度使。

  时间一晃三年过去了,王思礼一直没有忘记那个救了他一命的士兵,也一直试图寻找恩人,可是人海茫茫,哪里能找得到呢?何况那天唐军尸积如山,或许恩公早就遇难了吧。

  某一天,王思礼接到一份密报,状告代州刺史辛云京违法乱纪,罪不可赦。王思礼大怒,立刻让人去核实,并准备拿辛云京当众祭旗。

  辛云京有苦说不出,他明知被人坑了,但也拿不出证据,急得团团转,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一位名叫张光晟的部下对辛云京说:“我曾经有恩于王将军,这事我从未对任何人说过,因为我觉得用这种事邀功是耻辱。如今您有危难,请让我去见王将军,一定能为您排忧解难。”

  没错,那天救了王思礼的士兵正是张光晟。

  当张光晟出现在面前时,王思礼一眼就认出了他,他一把拉住张光晟的手:“恩公啊,你怎么这么晚才来见我?这些年我一直在找你。”

  王思礼一边说,一边呜咽流泪:“我能有今天,都是的救命之功啊。”随后,王思礼焚香祷告,与张光晟结为异姓兄弟。

  

  有了这层关系,辛云京的事轻松解决了。

  张光晟义字当头,施恩不图报,却终究得到了大福报。在王思礼和辛云京二人的一路提携之下,他历任兵马使、太常少卿、代州刺史。

  一位默默无闻的小兵,三年就跃居四品,成了大唐帝国历史的重要书写者之一。

  代州地处边境,常年跟胡人打交道,摩擦少不了。尤其是安史之乱后,回纥人几乎成了强盗的代名词。

  

  回纥不是帮助大唐平定安史之乱的友邦吗?怎么会是强盗?

  没错,回纥确实在平定安史之乱中起到了大用,但回纥人不是雷锋,他们出兵是有条件的,那就是“金帛子女归其所有”。

  大唐财政紧张,拿不出足够的筹码,竟然答应收复洛阳后,任由回纥人劫掠百姓。后来回纥人的胃口越来越大,每次作战都要对占领地大肆劫掠,甚至在往返途中也是一路走一路打秋风,百姓不堪其苦。

  

  再后来,回纥人依仗兵力优势,时常犯境,公开劫掠。而朝廷苦于吐蕃以及藩镇之乱,不得不对回纥人忍气吞声。

  大历末年,张光晟升任单于都护、兼御史中丞、振武军使。赴任之前,唐代宗对他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北蕃纵横日久,当思所御之计。”

  这话看似什么都没说,其实饱含深意,否则就没必要说,更不需要“密谓之”。很显然,唐代宗想敲打回纥人,但又担心激怒对方,不能以朝廷的命令下达。

  再直白一点说,唐代宗是希望张光晟动手,但责任得由张光晟个人承担。

  

  张光晟听懂了前半句,他回到驻地便开始着手准备。巧得很,不久回纥使团和其它杂胡一行一千多人从长安回国,路过张光晟的防地。

  这群人“舆载金帛,相属于道”,着实把张光晟吓了一跳。他让人悄悄查看,发现除了大批财宝外,还有数量众多的长安女子。

  回纥人在长安公开劫掠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闻,张光晟没想到这帮强盗居然嚣张到这种程度。于是,愤怒的他一声令下,将这群狼砍了个光光,仅留下两人回去报信。

  

  然后,张光晟将所有的财物都分给将士们,将女子们全都送回长安。

  屠杀回纥使臣,这件事闹得很大,差点引发两国之间的战争。有人将张光晟的举动归结为贪财起意,我个人认为他其实是在执行唐代宗的密令,否则他就应该将对方赶尽杀绝,而不是留下两个证人。

  为了平息回纥人的愤怒,唐代宗一边派使臣去回纥协调,一边将张光晟连降几级,以太仆卿之职闲置了起来。

  客观讲,这件事唐代宗虽然有点无奈,只能牺牲张光晟,但对张光晟个人来讲,这个结果对他很不公平。

  

  这一闲置就是三年,建中四年,震惊天下的“泾原兵变”爆发了,唐德宗仓惶逃离长安。

  不久,前泾原节度使朱泚被乱军公推出来主持大局。在姚令言、源休、张光晟等八人的推进下,朱泚在长安登基称帝,宣布建立“大秦”。

  张光晟怎么跟朱泚沆瀣一气了?

  

  按照史书记载,朱泚占领长安后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官员都赶紧去奉天追随皇帝,不愿意去的就到我这里来报名,从现在开始自愿报名,三天后两边都不具名的杀无赦。

  这道命令等于逼迫长安的官员们选边站,张光晟应该就是在这种情形下,被迫加盟了朱泚。

  可是《集异记》却记载了另一个版本,它说,当时张光晟其实是跟随唐德宗一起出城的,可是半路上他想起了一件事,于是他对大家说:“朱泚还在城中,他原本就是泾原节度使,万一乱军将他抬出来麻烦就大了。你们能否陪我一起回去,将朱泚一起带走?”

  

  那些大臣们都忙着逃命,谁也不愿意搭理张光晟,于是张光晟只能独自去找朱泚。

  朱泚也被张光晟说服了,二人刚要离开就被乱兵堵住了。张光晟原本想独自逃跑,却被朱泚一把拖住了。

  就这样,张光晟一心谋国,却不料阴差阳错,落入贼窝,被迫成了朱泚的追随者。

  不管哪一个记载是真的,这其中一定存在张光晟的个人自愿,否则即便朱泚胁迫他也不会答应。我想,或许这跟他这几年遭遇的不公有关吧。

  

  朱泚登基后,任命张光晟为节度使兼宰相,并以副元帅身份围攻唐德宗所在的奉天。

  张光晟的内心应该是挣扎的,在进攻奉天的战斗中,他因为阻止李希倩的进攻而遭到投诉。

  李希倩对朱泚说:“张光晟心怀异志,不让我进攻,请允许我杀了他。”朱泚不让:“老张是善战的将军,他不让出战一定有他的道理。”

  

  朱泚闻讯赶紧向朱泚表忠心:“臣不敢反。”

  第二年,李晟率领浑瑊、骆元光、尚可孤反攻长安,朱泚连连败北。估计是为了逃跑方便,朱泚令张光晟率领五千精兵屯于东便桥附近的九曲。

  张光晟也看出了朱泚必败的下场,于是他悄悄派人联络了李晟,表达了归顺之意。

  接下来张光晟做了一件让人费解的是,他劝说朱泚逃离长安,并派兵护送朱泚、姚令言等人离开。然后,他率领部众向李晟缴械投降了。

  

  既然都准备投降了,为何不趁机抓捕朱泚,用他的人头做投名状呢?

  这就是张光晟的可贵之处,义字当头。朱泚虽是叛臣,但对张光晟很信任,对比唐朝皇帝对他的不公,从个人情感上讲,张光晟其实更认同朱泚。

  所以,他宁可放了朱泚,也不愿意背叛自己的情感。

  但此举给他带来了灾难,李晟虽然很想保住张光晟,但骆元光首先表态“吾不能与反虏同席”。请示唐德宗后,唐德宗明示张光晟“其状迹不可原”。

  

  于是李晟只好下令处死了张光晟。

  客观讲,张光晟选择了朱泚,就等于将自己推上了绝路,尤其是最后关头护送朱泚出逃,更是让人难以接受。

  从格局上将,他这叫做取“小义”,舍“大义”。

  

  但是如果考虑到张光晟遭遇的不公正待遇,以及他受胁迫投靠朱泚,以及主动投诚的举动,他应该得到谅解,至少罪不至死。

  估计张光晟自己也没想到唐德宗会如此处置自己,临刑前他悲愤地留下一句遗言:“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这句话就是成语“一不做二不休”的由来,意思是,有些事不要去做,如果做了,那就索性做到底。

  

  很显然,张光晟后悔了:当初不该投靠朱泚,既然投靠了朱泚,还不如一条道走到黑,为何又要回头,弄得两头不是人呢?

  这就是给后人留下无数叹息的张光晟,一个“义”字成就了他,也害了他,您觉得张光晟该批判呢?还是该赞赏呢?

  举报/反馈

上一篇:原创清朝的九品芝麻官是多大的官职,相当于现在什么级别?
下一篇:古代历史上两位使用方天画戟的人,一位遗臭万年,一位却名垂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