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养老之先秦事情养老那些事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4-19
手机版

  《礼记·曲礼上》曰: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男子长到十岁叫做幼,这时候该出外上学了;二十岁叫做弱,这时候就该加冠了;三十岁叫做壮,这时候就该娶妻了;四十岁叫做强,这时候就该做官了;五十岁叫做艾,这时候就该参与国家的政事了;六十岁叫做耆[qí] ,这时候就该役使他人了;七十岁叫做老,这时候就该把家事交给儿孙掌管了;八九十岁的人叫做耄[mào] ;七岁的孩子叫做悼。被称为耄与悼的老人和幼儿,即令有罪,也不对他们判刑。百岁老人叫做期,儿孙要尽心加以供养。

  

  也就是说古人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把人的年纪做了一个大概的划分,细致到什么年纪该做什么样的事情。几千年来以农业为主的中国古代社会,没有什么养老金、退休金,但是古人在养老方面花的心思并不少。今天我们来说说先秦时期的养老制度。

  先秦时期的养老主要家庭养老和国家养老两个方面。

  家庭养老方面,先秦时期的养老观念主要关注老年人的饮食和生活需求。首先是关注老年人的饮食。《礼记·王制》曾详细记载:从50岁起,就应该给细粮吃;到了60岁,还要准备隔宿的肉食;到了70岁,饮食的花样要多;到了80岁,要经常做一些珍贵的食物给老人吃。至于90岁的老人,因行动不便,饮食已没规律,可能随时要吃要喝,要i守在老人的床前伺候……在夏、商两代,朝廷还会在仲春和孟冬两季给鳏、寡、孤、独者发放粮食等生活必需品。

  

  为让子孙更好地赡养老人,周代实行给有老人的家庭减免徭役的政策。如果家中有80岁以上的老人,儿孙中可以有一人不服徭役;如果有90岁老人,则全家都可以不服徭役。

  国家养老方面,先秦时期提出了“国家养老”的概念。国家养老的对象主要有四类老人:道德楷模的“三老五更”;烈士家属的“家中之老”;离休老干部的“致仕之老”;五保户的“庶人之老”。同时,先秦时期还实施了“养疾之政”,为老年人提供免费医疗。这一制度要求专门负责老年人医疗的“掌病”人员定期看望和检查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有公职者,70岁以上3天一问;80岁以上2天一问;90岁以上每天问一次;对民间老人,每5 天问一次。对于患重病老人,掌病要及时向国君汇报对于患重病的老人,国君会亲自前去看望。

  

  尽管这些制度在后来逐渐名存实亡,但它们表明了先秦时期对老年人养老问题的关注和重视。这为后世中国养老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举报/反馈

上一篇:《贝壳少年》连载漫画阅读连载最新漫画(免费阅读)
下一篇:读者称赞《惊爆!禁欲陆少镇不住少奶奶了》高分场景磕cp停不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