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新宇把毛岸青安葬在杨开慧墓旁:从今天起,您与奶奶永远在一起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4-19
手机版

  2007年3月,84岁的毛岸青在北京与世长辞。作为毛泽东主席的次子,他的一生注定与别人有所不同。党中央决定为他在京举行追悼送别会,以此来追思他这不平凡的一生。

  

  会场上,毛岸青的儿子毛新宇,望着眼前父亲的遗体,默默流着眼泪。追悼结束后,他按照父亲毛岸青的遗愿,将其骨灰安葬在了长沙县杨开慧烈士陵园。

  “从今天起,您与奶奶就永远在一起了,父亲。”毛岸青的儿子站在陵园内,喃喃地向父亲低声诉说着自己对他的思念。

  作为伟人的后代,毛岸青生前的职位并不显赫,但晚年之时依旧心系国家大事。他走过这不寻常的一生,追随他的父亲、他的母亲和他的哥哥,归于永恒。

  毛岸青的一生都有过哪些不平凡的经历呢?他为什么选择在百年之后安葬于母亲的墓旁呢?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位伟大领袖的后代,颠沛流离的一生吧。

  坎坷的童年

  1923年11月13日,毛岸青出生了。作为毛泽东主席和杨开慧的二儿子,出生于湖南长沙东乡板仓的他,注定这一生将会是坎坷而曲折的。

  毛岸青出生后一个月,他的父亲毛泽东就因为革命工作的缘故,离开了家人去往上海。7岁之前,他们兄弟一直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是家里唯一的成年人,也是毛岸青最大的依赖。

  

  毛氏兄弟与母亲杨开慧

  因为与父亲聚少离多,童年时的毛岸青几乎没见过父亲的面。

  “娘,我爹去哪儿了?”这是幼时的毛岸青最想知道的问题。别人家都有爹有娘,可他家除了他们兄弟,就只剩下母亲一个人。

  后来有一次,父亲毛泽东悄悄回到了家里,想看看久未相见的家人。可毛岸青却几乎认不出他,竟一个劲儿往母亲身后躲。面对此情此景,作为父亲的毛泽东,也只能无奈地叹气。

  毛岸青4岁那年,弟弟出生了。随着大革命的失败,父亲毛泽东再次离开了家,去往各地领导农民起义。当时谁也没想到,这竟是他们一家人最后一次相聚。而这一别,毛岸青更是近20年未曾与父亲相见。

  父亲毛泽东离开后,对他恨得牙痒痒的军阀们拿他没办法,便想到对他的家人下手。为了保护孩子,母亲杨开慧带着他们回到了老家长沙板仓,却还是没能逃过残酷的命运。

  毛岸青和哥哥、母亲一起被捕入狱。阴暗潮湿的监牢,面目狰狞的看守,都让年幼的他们感到害怕。可母亲却像一抹温暖的光,将他们庇护在自己的身后。即使在狱中,母亲也每天教他们识字,给他们讲故事。

  即便杨开慧自己遭受酷刑,满身是伤,她也没有透露过一句党的情报。敌人见撬不开她的嘴,便想要她公开发表退出共产党、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的声明。

  “我不会如你们的意!共产党早晚有一天要战胜你们!”彼时的毛岸青被母亲抱怀里,还不明白这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眼看着母亲被坏人拖出了监牢,他们哭喊着伸手去抓,小小的手掌却连母亲的衣角也没有抓住。而母亲,也再没回到过他们身边。

  1930年,杨开慧被反动军阀残忍杀害。好在,三兄弟被中共地下党组织顺利营救,秘密转移到了上海。

  

  毛氏两兄弟

  三个孩子被安排到了大同幼稚园,这里是地下党主办的幼儿园,保育员多是干部家属,抚养的孩子也都是共产党干部的血脉。

  大同幼稚园挂在董健吾牧师的名下,当时带有西方教会背景的教育机构一般不会受到国民党的骚扰。而董健吾本身也足够可靠,一切原本都顺利进行着。

  然而一年以后,上海地下党组织由于叛徒的出卖,也遭到敌人的严重破坏。毛氏兄弟再次流落街头,成了“三毛流浪记”中那样的流浪儿。

  

  《三毛流浪记》

  “我们小的时候在街上讨生活,除了没偷过别人的东西,没给有钱人当干儿子,别的都跟《三毛流浪记》里的三毛一模一样。”

  作为伟人的儿子,他们的童年格外辛苦。没有家,就睡过大马路;没有钱,就靠着偶尔给别人拖地板,或者从垃圾箱里找破烂,生存下去。上海有个外白渡桥,桥面很陡,黄包车拉上去很费力,他们就在后面帮着推,推上去人家给几个小钱……

  

  《三毛流浪记》里给富人推车

  “卖报,卖报!今天的报纸,新出炉的报纸,卖报!”这天,毛岸青像往常一样给人当报童。可到了晚上拿出来钱一看,他却突然发现收到了几张假币!

  卖报本来就挣不到什么钱,这样一算,不仅没赚到,反而亏了不少。一整天下来,为了卖报饭也没吃,却换来这么个结果。因为是在洋人的租界卖报,所以来买报的也多是洋人。

  毛岸青越想越气,随地捡了半截木炭,在电线杠上气愤地写下了“打倒洋人”四个大字。刚写完,突然不知从哪儿窜出来几个外国巡捕,看到他乱写,上来便对着他一顿毒打。

  毛岸青还没反应过来,棒子已经落到了头上。剧烈的头痛感传来,他倒在地上惨叫,疼得直打滚。

  后来还是哥哥把他背了回去,由于没钱治病,毛岸青险些活不下来。生命垂危之际,毛岸青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嘴里一直念叨着“娘,娘”。他脑海里一幕幕闪过母亲在世时的画面,最后却只剩下她被敌人拖出监狱的生死离别时刻……如果母亲还在就好了。

  或许是母亲杨开慧在天之灵的保佑,毛岸青的命最后是保住了,但却落下了严重的后遗症,时常头痛发作,生不如死。

  流落在外的青年

  这样的生活太艰辛了!年幼的弟弟毛岸龙,也因为在流浪过程中生病,没有钱医治,不幸早逝(也有说法是失踪了)。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1936年,直到兄弟俩在张学良部下李杜的帮助下,去到国外,才终于摆脱了流浪的生活。

  

  在上海的流浪生活磨砺了毛岸青的意志,他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平静生活。辗转来到苏联之后,他刻苦学习,取得优秀的成绩,还连续跳级。不久后,兄弟俩还收到了父亲的来信。

  信上,毛主席述说着对两兄弟的思念:

  “亲爱的岸英、岸青,我时常想念你们,知道你们情形尚好,有进步,并接到了你们的照片,十分的欢喜。现因有便,托致此信,也希望你们写信给我,我是盼望你们来信啊!我的情形还好,以后有机会再写信给你们……”

  两人抓着父亲寄来的信,早已泪流满面。这么多年来未曾谋面的父亲,原来一直在默默地关心着他们。因为多年未见,兄弟二人都不知道要如何写回信给他们这位久未谋面的父亲。

  结果又过了一个月,毛主席又托人捎信给他们,询问道:“早一月给你们的信收到没有?收到了,就写点回信给我吧……”对家人的思念与期盼跃然纸上。兄弟二人这下才忽然发觉,就算毛主席再伟大,在亲情面前,他也是位平凡而充满牵挂的普通父亲啊。

  

  毛岸青从十年制学校毕业后,又考入了东方大学深造。1947年,学成归来的他,终于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见到了分别多年的父亲。毛主席显得很高兴,止不住的笑意挂在脸上,拉着儿子的手,久久不愿意放开。

  发奋的中年

  毛岸青在苏联期间,勤奋学习,精通俄语。回国后的他,参与了很多重要的翻译工作。因为俄文功底深厚,翻译能力很强,毛岸青在事业上很有建树,可谓一帆风顺。

  毛岸青先后翻译出版了十多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和政治理论书籍,并且还发布了十几篇的专业文章,为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人学习经验提供了书籍资料。由于工作时表现突出,被党和国家授予“少将”头衔。

  可是生活总喜欢跟人开玩笑,在人最幸福平静的时刻,来一击重锤。1950年,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得知哥哥去世的消息,毛岸青眼前一黑,几乎就要晕倒过去。他不敢相信,那个母亲去世后一直与他相依为命的兄长,就这么轻易地在战场上,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毛主席和毛岸英

  受到兄弟去世的打击,加上儿时遭受的毒打。毛岸青旧病复发,去往苏联疗养,后来又回到了大连加以休养。养病期间,他时常梦到自己的母亲,坐在自己的病床前,慈祥地看着他。可是梦醒之后,他孤单地躺在床上,身边只有忙碌的医护人员,不见母亲的踪影。

  由于从小经历过不同寻常的童年,毛崖青在生活中总是沉默寡言,人际交往上也大大受阻,这也让他的父亲毛主席十分忧心。直到1960年之时,毛岸青才写信向父亲说明了自己与邵华的恋情。二人喜结良缘,毛主席高高兴兴地为他们送上祝福。

  孩子们童年时,自己没能陪伴在左右,是他身为父亲最大的遗憾与愧疚。如今儿子终于组建了幸福的家族,他也很为他们高兴。那一年,毛岸青37岁,邵华22岁。

  

  婚后,毛岸青带着妻子到板仓祭扫了母亲杨开慧的陵墓。抚摸着冰冷的墓碑,他只觉得遗憾。除了父亲和哥哥外,母亲便是他此生最思念的人了。母亲杨开慧给了他生命,可是她却再也没机会看到儿子长大的样子了。

  一滴泪从他眼角划过。回家后的毛岸青,也时常翻阅母亲生前的一些照片。这些照片一直被他珍藏着,那幅儿时与母亲的惟一合影,总是被摆放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

  婚后的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1970年,两人诞生了爱情的结晶——邵华生下了一个儿子。毛泽东高兴地跑到医院去看他们,抱着孙子乐得合不拢嘴,亲自为他取名“毛新宇”。新宇,新宇。意指要实现老一辈的革命抱负,建立新的世界。这是一位爷爷对后代的殷切期望,要他“开辟新天地”。

  

  有了儿子之后,毛岸青好像又找到了新的生活目标。而毛新宇也没有辜负家人的期盼,考取了大学之后,又攻读了硕士和博士学位。

  平淡的晚年

  晚年的毛岸青,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他时常坐在摇椅上看报,关注祖国统一,拥护改革开放,热心支持穷苦地区建设,还多次与妻儿一起到长征路和老革命区调研,帮助失学儿童,创办多个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每当他看着那些穷人家的孩子,看着那些因为贫穷不能上学的儿童,就像是看到了当年流落街头的自己。而他所做的这一切,帮助了他人的同时,也弥补了自己曾经缺失的童年。

  几十年来,毛岸青几乎每年都会到母亲的墓前祭奠。当他含着热泪来为母亲扫墓,来到板仓旧居,他随笔在签名簿上写下了“杨岸青”三个字。大伙都以为他写错了,其实却是这位老人最深情的流露。幼年时,他一直在母亲杨开慧的身边成长,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他的曾用名正是用了母亲的姓氏,叫“杨永寿”。

  

  “我失骄杨君失柳,泪花顿作飞天雨。”2001年之时,为了纪念母亲杨开慧100周年诞辰,病床上的毛岸青和夫人邵华共同谱写了这首歌曲《最美的霞光》,以此来告慰长眠于地下的母亲。

  站在毛岸青老人的病床前,总政歌舞团的郭春梅为他们清唱了这首歌。那一刻,毛岸青布满岁月痕迹的脸上,展露出安详的笑容。他仿佛又看到了母亲慈爱的脸,听见母亲对他温柔地说话。

  

  毛岸青

  2007年3月23日,毛岸青突发疾病,于北京逝世。他的儿子毛新宇,按照他的遗愿,将父亲毛岸青的骨灰安葬在了长沙县杨开慧烈士陵园。这个从小便失去母亲的,党的伟大后代,百年之后终于又如愿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上一篇:民间故事:男子免费娶娇妻,洞房夜被黄鼠狼抬走,险被妖精生吃
下一篇:巩俐飒、陈冲妖、舒淇疯:又老又美可真是太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