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如何看待因果系列的第一因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4-21
手机版

  一 从帝到天道

  与西方思想的发展历程相似,中国思想也经历了从神学到哲学的转变,具体来说就是从帝到天道的转变。

  

  在甲骨文卜辞中,曾经出现了“帝”字。殷人认为:“先公先王宾于帝”“在上帝左右”;殷人通过祖先神向“帝”问卜,殷人相信这个“帝”能以龟甲牛骨的裂缝的样式来回答人们的征询,因而有灵验。根据殷周之际的金文和《书经》,可知这个“帝”与“天”已紧密相关,其后则只见“天”而不见“帝”了。“帝”逐渐成了人间皇上的称呼。

  “道”字更为后出:迄今出土的甲骨文中无“道”字,“道”字最早出现在西周早期的金文中。到了西周晚期“道”这一概念开始被广泛运用,“道”字的写法也骤然增多,仅《金文诂林》里就录有六种写法。最初“道”的含义是指具体的道路、途径。从“道”的字形上看,“道”字从行、从首,表示走、方向,因具有道路引导、通、由等含义,即如《说文解字》说的:“道,所行道也”。

  这一转变与周代殷商有关。据学者李硕的《翦商》描述:商人为取悦祖先神和上帝,建立了杀人祭祖祭帝的制度,周文王的嫡长子伯邑考就被商纣王献祭了,这一事件极大地刺激了周文王的其他儿子,特别是周武王和周公。在周代殷商后之后,周公废止根除了人祭制度,开创了基于“天道”的世俗政治与道德体系,完成了华夏文明的新生。

  二 中国思想的形而上学流派

  在从帝到天道的转变过程中,中国思想也经历了一个形而上学阶段。《周易·系辞》就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上”“形下”的划分就相当于柏拉图理念世界和经验世界之区别。

  

  《老子》《庄子》两书的作者并不只有一人,所以毫不奇怪:可以在其中找到某些形而上学的观点。

  00:05

  《老子·第四十二章》就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就被很多人看作是形而上的第一因。

  00:05

  《庄子·达生》中也说:

  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物与物何以相远?夫奚足以至乎先?是形色而已。则物之造乎不形而止乎无所化。夫得是而穷之者,物焉得而止焉!彼将处乎不淫之度,而藏乎无端之纪,游乎万物之所终始。

  文中肯定了存在“万物之所终始”。“物焉得而止焉”这句话的意思是经验世界中的物不能进入道的世界,这一说法预设了道与物存在于互相隔离的两个世界之中,道没有经验世界中的形(“不形”),也是永恒不变的(“无所化”)。这与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观点遥相呼应。

  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在希腊处于主导地位;与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相似的思想也存在于中国古代,最典型代表就是墨子和程朱理学,只不过他们在中国处于非主流地位:墨子在中国长期隐没不彰;程朱理学虽然在明清占据了官方地位,但一直受到陆王心学的挑战,阳明心学在明末的学界和民间更受欢迎,影响更大。

  三 老庄是如何看待因果系列的

  从帝到天道的转变,就是一个从神的世界、到超验的世界、到经验世界的转变,我们要在这一过程中来理解老庄哲学。形而上学的观点只是偶尔出现在《老子》《庄子》之中,《老子·第四十二章》中的说法就不见于郭店楚简版本《老子》之中,况且四十二章中的说法还可以有另外的理解和解释。如果仅从文字来看,两书所述绝大多数的时候是不承认因果系列存在形而上的第一因。

  00:05

  老子在《第十四章》说: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文中描述的动作“迎之”“随之”其实是在追究万物生灭形成的因果链条,此即“绳绳”所象征;老子明确断言这个因果链条“不可名”:“不见其首”“不见其后”。这里的“无物”不是超验的道,而就是这个万物生灭过程;这个过程不离万物但不等同于万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这个生灭过程就像一团气(古希腊赫拉克利特喜欢譬喻成火),时明(“不昧”)时暗(“不皦”),所以显得“惚恍”。

  对于柏拉图而言,我们的感官(眼视、耳听、身触)只能认识经验世界中的事物;理念世界的理念只能由人的灵魂所认识。老子在这里也说“视之不见”,“听之不问”,“抟之不得”,老子所说的似乎就是“道”,而“道”似乎也是超出经验世界的存在。其实这里还有其它的解释可能,可以解释为对因果系列的追问;即使我们承认老子是在谈论“道”,这个“道”也可以是具有某种结构的经验世界本身,我们身处其中,也不能完全认识它。

  《庄子》一书就非常明确地对事物变化形成的因果系列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00:05

  一开始,有人认为这一因果系列“有终”“有极”,故事中:

  黄帝再拜稽首曰:“广成子之谓天矣!”广成子曰:“来!余语汝。彼其物无穷,而人皆以为有终;彼其物无测,而人皆以为有极。”

  但是,人们经过探求,发现万物的“终”“始”都不可得,

  00:05

  庄子在《山木》一文中借孔子之口:

  仲尼曰:“化其万物而不知其禅之者,焉知其所终?焉知其所始?正而待之而已耳。”

  00:05

  于是,人们“不原其所起”、不去追究这个“第一因”,转而承认因果系列无终无始:

  四时迭起,万物循生;……其卒无尾,其始无首。一死一生,一偾一起,所常无穷,而一不可待。(《天运》)

  00:05

  如何看待这个无始无终的因果系列整体?有人将这个“无穷无止”的往复循环的过程看作是“无”,所谓“以无为本”即是将变化中的世界本身作为万化的终极原因:

  吾观之本,其往无穷;吾求之末,其来无止。无穷无止,言之无也,与物同理。

  后人将“无”理解成虚无或抽象的东西,所谓“无”、“本”、“体”皆为道的别称,是同一个抽象的东西,“有、“用”、“末”皆现象,来源于同一个本体,也体现了这个抽象的本质。魏晋时何晏、王弼贵“无”,以“无”为本体,主张“有生于无”。近代以来一些著名学者,如张岱年、任继愈、陈鼓应、王博和郑开等等也是如此理解。他们实在是误读了老庄。

  对因果系列是否存在第一因的两种回答,形成了两种宇宙观。亚里斯多德认为宇宙间存在第一推动力,牛顿归之于上帝之手;后来科学家们抛弃上帝之说、发展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该理论认为宇宙中所有的一切都是从大爆炸以后开始的,从此开始计算,宇宙的年龄最被公认的范围是138亿岁左右,宇宙空间也在诞生的时候开始膨胀,目前可观测的宇宙范围已经达到了930亿光年,这也是科学界认为的宇宙直径。不过近些年在极遥远的星系中发现了一些让人不解的神秘黑洞,因为从它们形成的年龄看起来居然比宇宙的年龄还要老,2020年的诺奖得主彭罗斯对于这种不合理的现象提出了他的观点:宇宙在循环。他指出:在大爆炸之前就存在另一个宇宙,当宇宙的膨胀会导致所有物质衰减时,新的宇宙即将重新诞生,在宇宙循环的过程中一些特殊天体会残留到下一个新宇宙中,这比宇宙年龄还要老的黑洞会存在的原因,并不是观测的结果出现的错误。老庄的思想更接近和支持循环宇宙理论。

  举报/反馈

上一篇:媲美《重生九零喜当妈》,书迷热捧的必读小说,男主一宠到底
下一篇:心想事成高清迅雷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