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泓宇:渔人与“桃花源”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4-23
手机版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水井坊校区2021级7班 朱泓宇

  晋宋易主之际,战火纷飞,民不聊生。一位青年满腔热血,渴望报国。但他做官后却发现朝政腐败,不愿同流合污的他最终弃官归隐。长夜漫漫,他渴望在黑暗中找到希望的光亮,但黑色的虚空已将一切吞没。这时,一个念头出现在他的脑海,自己为什么不创造一个人间乐园?于是,《桃花源记》诞生了。在桃花源里,没有战争徭役、剥削压迫,也没有仙山楼阁、福地洞天,只有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只有黄发垂髫、怡然自乐。陶渊明追随着自己的内心,遇见了他的“桃花源”。

  第一次阅读《桃花源记》时,我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只有渔人会遇见桃花源?

  翻开我国文化史,发现渔人这个看似平凡的劳动者形象却备受古代文人青睐,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独特而意蕴丰富的文化符号。早在先秦时期,渔人这一意象便与隐逸文化相结合成为独特的“渔隐”意象,如“姜太公垂钓”。我国古代许多著名诗人的诗歌中也有很多渔人意象,如孟浩然在给朝廷重臣张九龄的诗中说自己“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白居易“穷巷厌多雨,贫家愁早寒”时,渴望“前溪一钓竿”;柳宗元通过“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表达自己与世俗相忤的清高气质。

  这些渔人形象,都表达了人与大自然之间超越语言的心灵相知。陶渊明笔下的渔人第一次之所以能进入桃花源,是因为作者把他作为一种隐逸心态的代表。而当渔人违背诺言,将桃花源告诉世人时,便失去了这种心态,这也意味着他再不能遇见桃花源。这或许是陶渊明对自己的一种警醒,坚守初心,不要为诱惑所动摇。

  陶渊明追寻心中的理想与希望,遇见了“桃花源”。如今,我们仍然需要用“桃花源”支撑内心。无论何时何地,身处何种境遇,永远不放弃对希望和美好的追求,就一定会“悠然见南山”,遇见属于我们自己的“桃花源”。

上一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费用一年需要多少人民币
下一篇:原创英国女王四个圈钱妙计,让英国从一穷二白迈向黄金时代淘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