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名年轻人跳崖才几天,你在这骂他们浅薄且懦弱?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4-25
手机版

  #媒体人周刊#

  #城市观察员#

  #情感点评大赏#

  #我的青春回忆录#

  一则全网轰动的事,想必大家都或多或少了解了。

  4月4日13点30分许,4名年轻人(三男一女)在张家界天门山景区跳崖,其中女子被及时制止。

  后经公安部门查明,3名男子已跳崖身亡,女子跳崖前因服毒,经紧急送医抢救无效死亡,4人均系自杀,排除刑事案件及其他因素。

  许多人在刚看到这起事件时,就持着一颗共情之心,去理解,去惋惜,去哀悼4条年轻生命的逝去。

  也有人不解,有人追问,有人试图看清他们自杀的原因,期望借此来阻止更多人有轻生的念头,并给还存于世的人一些慰藉。

  但这几天,我发现有些网友,甚至是不乏具有影响力的博主,对此事的反应是这种画风:

  “有鸡毛压力,说白了就是懒”。

  “降低生活期望不就行了”。

  “动不动就要死要活的人,最自私”。

  “跳崖不就跳咯,有什么好报道的……”

  

  化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说——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人性的,然而我还不料,有些人的人性可以微薄到这种程度。

  

  四名跳崖的年轻人

  据警方消息与大象新闻、三联生活周刊等媒体的报道显示,跳崖的四人有许多共性。

  他们都很年轻。

  最大者为89年生人刘某,河南人,34岁;次之的是河北的彭某,33岁;福建人张某和四川人陈某最年轻,都是00后。

  用社会的主流观点来说,他们无疑“还有大把青春值得奋斗”,但却选择了一个决绝的方式与这个世界告别。

  

  他们跳崖的地点风景优美。

  张家界天门山景区的西线玻璃栈道,全长60米,宽1.6米,全线为透明玻璃制成,最高处海拔为1430米。

  该地每天游人如织,是天门山景区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他们自杀的决心都很坚定。

  四人平常通过群聊的方式沟通策划,其中一名死者是带头人。

  他们生前均留有遗书,内容很简单,只有一句话。

  “本人xxx,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本人是自杀,与其他人无关。”

  而据警方透露给家属的消息,跳崖被拦下的女子陈某,生前曾服用剧毒,“3克就危害生命的毒药,他们用了50克”。

  三联生活周刊在报道里提到,四人的共性是“贫穷带来的磨难以及不断新添的变故”。

  

  

  图源:《我不是药神》

  刘某,出生于河南省沈丘县,该县在2018年才摘掉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他的姐姐妹妹都已出嫁,母亲已去世20多年,父亲中风多年,行动不便。

  十六七岁就外出打工的他,虽已结婚多年,但也早就离婚,孩子判给了前妻;后来也曾恋爱,但听说是被骗。

  彭某,老家村子多是二层小楼,只有彭某的家还是一层的平房。

  他初中没毕业就外出打工,多是在建筑工地上刮腻子,一天需要干够十多个小时,活也脏,经常弄得身上脏兮兮的。

  后来他去了理发店工作,还染了一头乍眼的蓝发。

  比起刮腻子,这份工作虽轻松许多,但工资较低。因此,他不被人理解。

  村里的人也都知道他的经济状况,知道他结婚难。

  彭某的生前好友表示,“他的朋友圈背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看不到。感觉他还是挺封闭自己的,自己内心有一个小世界,很少人了解他。”

  张某,家里条件不太好,两个四十多岁的叔叔都尚未结婚,父母在十多年前离婚。

  村里的人一般都搬迁去了镇上,但他们几个兄弟还住在山上,房子的“砖头都还漏在外面”。

  陈某,小时候成绩不太好,初中没毕业被劝退,学了半年美容后外出,辗转成都、广东等地打工,曾为了高薪跳槽。

  她是四名跳崖者中唯一的女性,也是最年轻的一位。

  在朋友印象里,她平常比较开朗,也很爱笑。

  她的倒数第二条朋友圈,发自当天凌晨三点:“晚安世界……我决定要当一个睡美人啦!”

  发布时间之晚,用语之诙谐,与无数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经常加班到深夜的打工人们几乎别无二致。

  如果没有后来的事情发生,恐怕谁都会认为,这只是一个年轻女孩的俏皮话。

  跳崖前十分钟左右,她发了最后一条朋友圈:配文“你好世界 再见”,配图是左手握着一个绿色空水杯。

  

  水杯上印着法语“Belle journée”,意为“美好的一天”。

  吞食毒药,留下遗书以示与他人无关,且在风景秀美的景区一跃而下,想来他们同无数普通人一样,仍对美好抱有一定程度的期待。

  

  年轻人“有鸡毛压力”

  但该事件在互联网发酵后,渐渐发生了改变。

  许多网友认为,他们学历不高、知识不多,但工作不努力,且好高骛远。

  如果说,这尚且部分符合其中几位跳崖者在某些人生阶段的的基本状况。

  但接下来迎接他们的,则是数不胜数的指责与侮辱。

  比如吐槽他们生活中“有鸡毛压力”,说白了“就是懒”的留言,被点了两万多次赞。

  

  图源:某平台的网友评论

  可扪心自问,什么人的生活没有压力?

  《盲井》的导演李杨,曾经这样谈他对“盲”的理解:

  “眼睛死亡了跟眼睛瞎了还不一样,衍生下去,就是对良知视而不见,对外部残忍视而不见。视而不见为盲,有创伤不可怕,可怕的是把创伤掩盖。”

  

  

  图源:《盲井》

  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才是人生常态。

  今天,你把伤口捂住,的确可以信誓旦旦地说伤口不存在。

  但是压力在谁身上,疼的又是谁,谁心里清楚。

  有网友进而补充,当生活不如意时,降低生活预期就行了。

  

  

  图源:《没事偷着乐》

  可人人都有向往并拥有美好生活的权利。

  这并没有错。

  怎么到了部分人那里,就得让别人降低生活预期了呢?别人是活该受苦受累吗?

  另外一些赢得众多认可的言论,大多出自某知名自媒体。

  最典型的一条,还是否定他们的遭遇,不过比起“有鸡毛压力”这种话显得更有道理一些:

  “和年轻人的父辈祖辈们相比,年轻人在这个盛世之中遇到的这点生活的困难算什么呢?”

  当然,也只是显得有道理。

  

  

  图源:《爱情神话》

  这种诉诸类比的逻辑谬误,在不少人那特别盛行,小视并非不知。

  但我本以为他们只是嘴上说说,没想到他们在四条年轻生命去世后,仍然是这么说的,这么想的,这么指责的。

  而当他们这么指责时,有两个潜藏的逻辑。

  一,是温饱困难大于富足困难,然后它们通通大于精神困难。

  简而言之一句话:你们年轻人现在坐坐办公室、搞搞脑力劳动有什么累的!我们过去那些体力劳动才叫累咧!

  仿佛苦难这种事,不仅分等级,并且还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降低。

  二,是吃了体力苦且熬过来的他们,比当下吃脑力苦且熬不过去的年轻人,要来得更光荣。

  吃苦的确不易,可吃苦是光荣吗?如果是,为什么?

  对于此类问题,我们不妨听听那些知名作家的想法——

  王朔:世界上最无耻、最阴险、最歹毒的赞美,就是用穷人的艰辛和苦难,当作励志故事来愚弄底层人。

  王小波:人必须吃一些苦,虚掷一些年华,以此来变得崇高,这些想法,不但有害,而且有病。

  余华:苦难就是苦难,苦难本身不会带来成功,苦难也不值得追求。提倡吃苦磨练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避免。

  

  

  图源:《活着》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路,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苦难。

  苦难就是苦难本身,不是别的任何东西,更不是财富。

  物质上的贫穷与精神上的折磨,没有孰优孰劣,更无孰高孰下,它也无法被量化。

  谁能说张三去年吃了8个人的苦,今年才吃了5个人的苦,所以他今年就应该很幸福呢?

  

  

  图源:《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到底是谁浅薄?

  《了不起的盖茨比》里那句传播甚广的话,想必大家都听过:每当你想要批评别人时,你要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年轻人如果因为找工作不顺利、工资太少、或者工作太辛苦,觉得自己成就不了大事业,过不到理想中富足的日子,就觉得人生无望,就失去了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就要躺平,或者去死,我只能说,这很浅薄,也很愚蠢。”

  那股浸透在骨子里的傲慢劲儿,与对他人生命的轻视、智识的鄙薄,已经呼之欲出。

  

  

  我就想问:他们浅薄在哪?又愚蠢在哪?

  小视想到一部豆瓣8.8分的神剧,你或许看过——《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图源:《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张大民幼年丧父,自家兄妹五个连同老娘,六口人住在两间房里。按现在的标准,张大民一家无疑过得特别艰苦,但张大民却很乐观。

  他工作努力,乃至不要命。主动申请去可能中毒的喷漆车间,只为多挣几十块钱;

  他后来下岗了,可仍然每天笑呵呵,端着尿盆问邻里大妈是否吃了;

  他去跟邻居碰瓷、讨打,只为围着一棵树再建一间房;

  他带着全家去爬山,告诫儿子“没意思也得活着,别找死”,只要不死,就是有了幸福生活……

  

  

  图源:《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但其实,贫嘴只是他的保护色,“别找死”也只是他的自我劝诫与自我安慰。

  我们固然可以说,没死的张大民后来过上了幸福生活。

  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支撑一个生命的心灵的生活方式。

  熬不过去,找不到,并不丢人。

  别在他们人生尽头,依旧投以鄙夷和谩骂。

  望周知:贫穷≠学识低≠智商低≠好吃懒做≠一定自杀≠浅薄且愚蠢。

  

  我们该如何做?

  就在这四名年轻人跳崖后没几天,小视又看到一则新闻。

  一名男子捡的瓶子被人抢走,而后在烧烤摊崩溃大哭。

  他是聋哑人,平常在摊子上端菜、扫地,而摊主则供他吃喝,把瓶子、纸箱等可变卖的东西都给他。

  

  在小视看来,他的确是为瓶子哭,可又不仅仅是为瓶子哭。

  他还在哭自己聋哑人的身份,哭长久以来因为这个身份所遭受的冷眼、歧视与种种不公正的对待。

  而并不值多少钱的瓶子,触动了他的心弦,成了压垮他内心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个逻辑,放在四名跳崖的年轻人身上也一样。

  每个普通人都有着呼啸的内心世界,但路过的人只看到一副躯壳。

  你的确是在报道里看到一些事实,比如他们学历不高,家庭条件不好,但这只是他们呈现给世界的一两个侧面。

  谁能保证这是全部的TA?

  谁又能保证,这是压垮他们的啤酒瓶?

  

  图源:《有话好好说》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你永远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

  可真当你走过他的路时,你连路过都觉得难过。

  但我们永远可以部分理解一个人。

  理解周而复始的生活有多乏味,理解被人歧视的滋味有多难受,理解为了美好的未来拼搏有多艰难,理解每一个难以入睡的深夜有多空虚。

  请去试图共情那个无助的灵魂,而不是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有人说:当一个人喊着“想死”时,他未必是真想死,他只是不想再这样活。

  北大的戴锦华教授提到这种心理情态时,认为这并不和年龄结构有关,这也并不是逻辑的必然,更不是不可更改的规定,而是一种文化的症候。

  在她眼里,最大的问题是:“我们今天进入到现代文明前所未有的一个高度发达的阶段,但是今天的世界文化并没有给人们提供任何意义上的未来希冀和未来愿景,我们不再能够分享一个关于明天的动力。”

  

  

  图源:B站@戴锦华讲电影

  我们该如何做?

  坦白说,这个问题太大,也太难,我并不清楚。

  但我们能看到许多人为此作出的努力。

  比如有人为贫困山区捐款捐物,去福利院慰问老人和儿童;

  也有人每天笑脸迎人,尽自己所能释放善意……

  最后,我想引用一句李安导演的话:希望我们在文明进化的过程中,慢慢能够尊重个体。

  

  

  文明的进步,是共情死者,而不是苛责他们懦弱。

  是让每一个认为前面漆黑一片的人,转而相信天亮后就会很美,并让他们切切实实看到。

  

  图源:《喜剧之王》

  参考资料:

  1、《天门山跳崖:四个决绝赴死的农村青年》三联生活周刊2、《张家界四人跳崖事件背后,农村青年的生存困境亟待关注》 在作文里成长

  3、《中国人的年龄焦虑从何而来?》戴锦华讲电影

上一篇:原创6位不适合演古装的女明星,五官硬得像男的,还以为是女扮男装的男明星
下一篇:回顾 相差40岁的“爷孙恋”,断绝父女关系也要结婚,现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