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送增田涉君归国》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5-03
手机版

      □ 薛林荣

      鲁迅《送增田涉君归国》诗幅,高662毫米,宽408毫米,日本岛根县松江市鹿岛町历史民俗资料馆藏。

      鲁迅日记1931年12月2日:“作送增田涉君归国诗一首并写讫,诗云:‘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

      增田涉(1903—1977年),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家,故乡在岛根县八束郡惠昙村,曾任日本岛根大学、关西大学等校教授。

      增田涉1931年3月来到上海,由内山完造介绍结识鲁迅,直接向其请教有关《中国小说史略》《呐喊》《彷徨》等著作的翻译问题。从3月中旬至7月中旬,鲁迅每天下午抽出三小时左右,用日语向他讲解。这幅书法是1931年12月增田涉离开上海回日本时,鲁迅为其所书七言绝句,题为《送增田涉君归国》。

      扶桑是日本的别称,因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之为名。东棹(zhào):东去的船。华年,即如花之年、青年,指鲁迅留学日本时是风华正茂的时期。“枫叶如丹照嫩寒”是暖色调和冷色调、暖意和寒意的对比交流,“嫩寒”时节,枫叶如丹,形成一种色彩和温度上的交融平衡。此时此刻,折一枝垂杨送远客归国,表达殷殷祝愿,自己的心也随着东去的船追忆逝水年华。

      这首诗寄托着鲁迅对即将归国的“远客”的殷殷祝愿。秋光正好的扶桑,是一个辽远的空间;已经流逝的华年,是一段遥远的时间,时空对照,虚实相生。以增田涉故国的秋光烘托作者“心随东棹”的特殊感情,巧夺天工,非常深情,也非常动人。

      鲁迅这首诗以写景取胜,他对日本的风景一直是很怀念的。

      1933年7月11日,鲁迅致山本初枝:“日本风景幽美,常常怀念。”他也对增田涉乡下的庭院充满了向往,在同一封信里,鲁迅说:“最近收到增田君的信,和他自己画的庭院、书斋,以及孩子的画。虽不漫谈,却在漫读,似乎过得还挺悠闲。从画上看去,增田君故乡的景色非常幽美。”随即也联系到自己在大陆新村的住所:“我这次的住处很好,前面有块空地,雨后蛙声大作,如在乡间,狗也在吠,现在已是午夜二时了。”

      同一天,在致增田涉的信中说,称他的老家是“风景明丽”之地:“府上处在风景明丽之地,何以还那么念念于来上海?”

      1933年10月7日,在致增田涉的信中,称惠昙村“真令人有世外桃源之感”:“惠昙村离照相馆那么远吗?真令人有世外桃源之感。在上海,五步一咖啡馆,十步一照相馆,真是讨厌的地方。”

      增田涉的悠闲状态显然引起了鲁迅的注意,1934年7月30日,在写给山本初枝的信中,鲁迅说:“我很佩服增田一世的悠闲。恐怕你也不知道他下次什么时候再来东京罢。乡间清静,也许舒服一些;但刺激少,也就做不出什么事来。”

      “增田一世”是鲁迅对增田涉的谑称,相应地,鲁迅把增田涉的长女增田木实(鲁迅信中作“木实君”)谑称为“增田二世”:“增田二世的相片我也收到了。我回信说,她比父亲漂亮,想来这对一世有些失敬,然而是事实。”

      1976年8月,即鲁迅逝世40周年前夕,新华社记者从东京发出一则电讯《增田涉回忆鲁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各大报纸纷纷于8月25日左右刊载,配发的图片正是增田涉展示的鲁迅亲笔题诗。

上一篇:李自成于潼关战败后无力固守西安,当时形势决定其只能退往河南
下一篇:原创新片口碑崩盘!范丞丞终究扛不起票房,导演贪心成最大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