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河南郑州航空港的平安“样本”,这家中心这样做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5-05
手机版

  

  “7万多的工程款已经拿到了,太感谢你们了,如果继续起诉,我可能没这么快拿到钱。”近日,11名工友到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平安建设促进中心表示感谢。这是该中心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竭尽全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的缩影。

  据悉,郑州航空港区平安建设促进中心运行一个月以来,已经帮助群众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38件,大大提升了辖区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中心统筹职能部门具体办理、社会力量参与协同,助推航空港区大平安格局迈向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形成了河南郑州航空港平安“样本”。

  创新模式

  完善基层治理体系

  “法院转过来的这个纠纷,涉及房产协会和物业协会,请及时跟当事人对接,商讨解决方案。”郑州航空港区平安建设促进中心接到案件纠纷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对问题进行分析,组织涉事单位联动研判,这是该中心的工作常态。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创新完善平安建设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好政法系统和相关部门的资源力量,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良好局面。郑州航空港区政法委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集聚各方资源,多方协调联动,探索创新社会治理模式,高标准建设平安建设促进中心。平安建设促进中心实行部门入驻、集中办公、集成服务,整合了21家群众诉求相对集中的职能部门进驻办公,集纳了信访、调解、仲裁、公证、行政复议、诉讼、法律援助、心理服务、速裁审判等功能,打造横向集成联动机制,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精细化、动态化管理服务,是区政法公共服务总平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总阵地、为民服务总窗口。

  郑州航空港区政法委在基层治理探索中,依托平安建设促进中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三六五十”工作体系,建立了“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机制和“派驻轮驻、随叫随驻、会商研判、联席会议”等配合协作制度,实现了区、办事处(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动,完善了航空港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

  

  服务为先

  践行善治为民理念

  “太感谢你们了,如果不是你们帮忙解决,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拿到工资。”这是郑州航空港区的刘大爷在给区平安建设促进中心送锦旗时说的话。刘大爷之前在一个公司打工,离职后公司一直拖欠他两个月的工资共6000元,刘大爷听说中心正式运行,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中心运行第二天就来到这里求助。中心入驻单位劳动监察大队接到刘大爷的诉求后,第一时间约见该公司负责人,最终该公司现场支付了刘大爷的工资。拿到工资的刘大爷很开心了,第二天就给中心送来了锦旗。

  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心在建设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服务群众,办理矛盾纠纷化解业务。在中心施工的工人因为其他工程遇到500多万工程款拖欠问题,工作人员发现以后主动询问,主动作为,联系协调相关部门参与调解,最终成功解决问题,拖欠的工程款在前不久已经发放,工人们还给中心送来了锦旗。

  瞄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郑州航空港区平安建设促进中心始终秉持服务为先的理念,时刻牢记将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心上。正式运行一月以来,每天都能接到各类群众诉求,“中心设立的初衷就是坚持人民至上,满足群众诉求,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区政法委书记丁海江介绍。

  除了受理老百姓的各类诉求外,中心的设计从办事大厅到各个调解功能室,服务群众的细节也随处可见,甚至还布置的有母婴室,“只要群众有需要,我们都尽量满足。”中心负责人王李明说。

  

  诉源治理

  优化营商发展环境

  4月中旬,区平安建设促进中心接到该区法院转至中心的一起侵害商标权纠纷。河南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诉称郑州一饭店未经允许私自悬挂含有该公司商标的招牌。中心调解员接到案件后,第一时间约谈侵权人,侵权人从抵触情绪转变为主动承认侵权事实,后双方又因和解金额存在较大差距搁置协商,调解员反复做双方当事人工作,最终双方现场签订和解协议并当场履行到位。从“诉”到“调”,不仅节约了双方的时间成本和司法成本,当事人心里的“那股气”也顺了,达到了双方都满意的效果。

  为深化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提升辖区企业、商户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平安建设促进中心以此次调解为契机,邀请郑州航空港区法院法官以案释法,为辖区40余家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代表进行知识产权普法,针对企业、商户代表提出的问题也给出了专业、诚恳的意见建议。

  “您所反映的问题已由相关部门处理完毕,请问您对处理结果是否满意。”全省首家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也入驻了中心,正在向企业进行电话回访。近日,他们接到企业求助电话,该公司与某机关有一个388.8万元的采购合同,约定2021年9月支付款项,但反复催要对方一直未付。监督中心第一时间与该机关联系,经过沟通对方承诺10日内拨付款项。该反映事项1日内办结,经回访,该公司对投诉监督中心的工作表示满意。

  区平安建设促进中心在运行中充分整合各类调解组织和专业力量,不断理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机制,力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把大量纠纷解决在诉前。中心内部设置有沙盘游戏室、音乐放松室、宣泄解压室、金牌调解室、法律援助室、私密调解室等特色服务点,利用法律、调解、情绪引导等方式满足群众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需求。

  中心运行以来,成功化解过劳务纠纷、物业纠纷、知识产权纠纷、婚姻家事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中心还引入了心理服务功能,打造心理服务体系,心理咨询师长期入驻,联动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建立矛盾纠纷预防排查机制,以最大限度实现市域社会治理效果,保障航空港区平安稳定。

  

  数据支撑

  强健智慧治理大脑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全区社区矫正人员的分布情况,从地图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他们的定位。”中心指挥大厅工作人员介绍道。

  航空港区平安建设促进中心引进智能化设备、数字化系统,集成基层治理数据平台,全区市域社会治理各项数据实现一键展示,打造数据驱动、跨界融合的智能化治理可视地图,有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入推进智能治理深度应用,用智能化助推决策科学化、防控一体化、服务便捷化,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通过信息化、自动化和智慧化建设,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

  中心接入了拥有超过500万路监控和27万台视频会议终端、全国联网的雪亮工程综治视联网总平台,视频网络覆盖全区,形成了区、办事处(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动指挥体系,全方位全时段视频调度。同时对重要出入口和路段实时治安监管、远程监控,有效防控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提高全区安全防范的整体能力和水平。

  

  制度提效

  构建高效服务机制

  中心自正式运行以来,合理配置资源,健全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整合各入驻单位的职能,打破各行各业各自为政的局面,统一调度、互联互通,竭力打造郑州航空港区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监督职能,强化中心工作人员作风建设,完善信息采集上报、核实登记、指挥调度、处理处置、结果反馈的事件处理“闭环机制”。

  中心建立首问负责、即接即办、会商研判、协调处置等各项制度,旨在规范各入驻单位在接到群众诉求时不得互相推诿。群众和企业到中心反映问题,在协调处置前,不得将受理事项退回,待协调处置后及时引导至相应窗口办理。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当面答复的予以当面答复,不能当面答复的要立即受理并进行流转。同时,各办事窗口实行公开办理制度, 各入驻单位将受理事项办理程序、依据、时限等工作要素进行公示,自觉接受中心、办事群众和企业的监督投诉。

  奋楫扬帆破浪行,勇立潮头谱新篇。郑州航空港区平安建设促进中心将在平安建设新征程上不忘初心,踔厉奋发,以让群众“最多跑一地,只进一扇门”为目标,为百姓提供一站式、全链条、精准化服务,力求将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以“基础实”护“百姓安”,努力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全力打造平安港区。

  来源:河南法制报

  记者:路梦蝶 通讯员:白锐洁

  编辑:杨淑芳

上一篇:2023年十大最新泰剧
下一篇:安徽推动主题教育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