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了个枣核,揪出个胃癌!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5-05
手机版

  病例提供:张校颜 洛阳市孟津人民医院 胃肠镜室主任

  《道德经》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福祸相依是一个自然规律。

  今天的病例叙述,就是一个因祸得福,令患者惊出一身冷汗的真实故事。

  

  2022年3月28号,70岁的李奶奶,吃枣的时候不小心,把一颗很大的枣核咽了下去。

  当初也没怎么在意,幻想它自己会“滑”下去,然后一路顺风顺水,再拉出来。

  可是第二天早上,开始咽痛不适,知道卡在食管了;

  于是家人想起了“江湖绝技”——吞馒头,试图把它“顺”下去。

  哪会知道这绝技不管事儿,不但没有顺下去,反而痛得更厉害了,还浪费了两个大馒头,撑得老奶奶不要不要的。

  不得已,李奶奶在家人陪同下来到了医院,寻求胃镜医生的帮助。

  胃肠镜室张校颜主任接诊后,立即为患者安排了镜下手术。

  胃镜下所见:

  距门齿14cm处,见一3厘米的枣核,其中一头深深扎进食管前壁。

  艺高人胆大,张校颜主任,熟练地对异物进行转位,逐步在肿胀的食管里将枣核的位置调整至长轴与食管平行,经过耐心细致的操作,两抓异物钳取出一颗约3cm的枣核,两端非常尖锐,少量渗血,手术顺利。

  

  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

  好心的张主任,了解到李奶奶70岁了,从未做过胃镜,于是想趁这机会把她的胃好好检查一番,也算不白进来一趟。

  当观察到贲门部和胃底时候,一处溃疡样病变赫然呈现在眼前:

  大小约2.0*2.0cm,中央凹陷,有污浊白苔附着,边缘黏膜凹凸不平,有“蚕食样改变。

  看样子,非善类也。

  

  于是小心取检后送病理科,2天后,病理回报:

  胃腺癌。

  

  由于属于早期胃癌,通过手术治疗,效果还是非常好的,5年存活率应该在90%以上。

  拿到病例报告后,李奶奶的女儿,感激万分:

  “多亏了这次胃镜,多亏细心负责的张主任,多谢这枚枣核,我老妈算是捡了一条命”!

  祝福李奶奶,手术顺利,长命百岁。

  以下是科普时间——

  胃癌:80%无症状;90%发现时已是中晚期!

  胃癌,也是臭名昭著的“哑巴癌”,在早期、甚至进展期大多数没有明显症状,或者症状不典型,很容易被忽视。

  据可靠数据,我国的胃癌现状:

  超过80%的早期胃癌没有明显症状; 每年新增病例68.9万人,占全球的42.7%; 每年死亡49.8万人,占全球的47%; 超过90%的患者被确诊时候已经是中晚期; 早期胃癌的确诊率不足10%; 综合5年存活率<30%!

  胃癌最先起源于胃的粘膜层,由于早期癌灶很表浅,对粘膜的损伤也不大,不会出血,也很少影响到消化功能,所以很少出现症状;

  偶尔出现腹胀、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状,患者会单纯地认为就是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等,觉得忍忍就过去了。

  我们说的早期胃癌,就是这种仅仅限于粘膜内的早期胃癌。如果能够此时发现,90%-97%能够彻底治愈,而且大多不需要开刀,胃镜下可以治疗。

  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机,随着癌细胞的不断增殖,癌灶会越来越大,会逐渐侵犯到肌层、穿透浆膜层,进而引起脉管浸润、远端转移,这就是进展期了。

  一旦发生脏器转移,那就是晚期了,5年存活率低于10%。

  发现早期胃癌的金标准胃镜检查

  胃镜能发现1-2mm的微小癌,而CT大于2cm才有可能被发现,这之间是10倍的差距,也是生与死的距离!

  

  胃镜发现的胃底早癌:4*5mm

  像上图这个早期癌,CT是看不到的,它能发现的都是中晚期。

  因此,CT一般不用于发现和诊断胃癌。

  此外,胃肠钡餐X线造影对于浸润型胃癌有独特的诊断价值,适合于不愿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

  同样道理,B超、核磁、PET-CT也不用于诊断胃癌,尤其是早期胃癌。

  这种早期胃癌,只有胃镜办得到!

  什么时候开始做胃镜呢?

  1、无症状的普通健康人,无论男女要在40岁以前。 2、还有一类是无症状的高风险人群,这就要提前了,比如30岁左右。这类人包括消化道肿瘤家族史、高发地区人群、有不良嗜好(烟酒、腌渍、烧烤食物等)、久治不愈的胃溃疡、胃癌前疾病(息肉、萎缩性胃炎、肠化、不典型增生、术后胃等)。 3、长期消化不良、长期腹胀、胃痛、烧心、食欲减退的人群,建议首选胃镜查看胃粘膜受损情况。

  

  胃镜早已告别了“生不如死”的时代,现在有无痛胃镜、舒适胃镜(经鼻)、胶囊胃镜供你选择。

  病例素材提供:张校颜 洛阳市孟津人民医院 胃肠镜室

  撰文:老杜 编辑微信:laodu-shazi

上一篇:福州人的“记忆”回来了 下沙海滨度假村你去打卡了吗?
下一篇:本田UR-V降价最新报价 冰点价格售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