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60个社区启用地震预警“大喇叭”
人民网成都5月9日电 (王军)5月9日,在汶川地震十年和全国第十个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成都高新区联合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举行社区全面启用地震预警启动仪式,成都高新区60个社区启用地震预警“大喇叭”,将通过社区广播、手机、电视等多途径,在地震波到达前提前预警,有效保障社区居民人身财产安全。
地震预警系统是一个全自动的物联网,可实现全自动的秒级响应。通过在主要地震区布设密集的地震预警监测仪,在地震发生时,利用电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的原理,在地震造成破坏前,提前几秒到几十秒为用户发出全自动秒级响应的地震预警警报,民众据此及时避险以减少伤亡,重要工程紧急处置以减少经济损失和次生灾害。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地震预警技术是成都高新区支持应急行业领域科技创新的典型案例。目前,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市县地震部门已联合建成全球最大的地震预警网,使我国成为继日本、墨西哥之后第三个具有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服务全国31个省市区,通过广播、电视、手机、专用接收终端等途径公开预警40次破坏性地震,无一误报。
作为中国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区依托其在电子信息、新经济、生物等领域的产业基础和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应急行业科技创新,诞生了一批领先国内外的创新技术。应用于应急救援领域的傲势科技无人机产品、多次成功预警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中科川信“北斗智慧云公共监测平台”、应用于灾害救援现场的优途科技国内首款智能掌上超声等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在减灾防灾救灾领域大显身手。
60个社区启用预警“大喇叭” 打通地震预警“最后一公里”
“四川是全国多地震省份之一,高新区重点项目多、人口密度大,建议在成都高新区人员密集场所全面安装地震预警装置。” 早在2017年1月,成都高新区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民生工程项目意见建议时,就有市民通过成都高新区公众信息网提出加强地震预警的建议。
仅一年时间,这一建议便得到迅速落实。成都高新区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合作,在60个社区全面启用地震预警“大喇叭”,占成都高新区社区总数的80%。楼顶建有地震预警“大喇叭”的社区,将在地震波及社区前,通过广播提前预警,从而保障社区民众安全、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与此同时,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还将通过手机短信、电视等途径向社区居民发布预警信息,实现多途径、广覆盖的地震预警服务。
“10年前,汶川地震时,我国没有地震预警。汶川地震十年后,我国地震预警技术已全球领先,只欠缺地震预警‘最后一公里’的全面打通。”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四川省地震预警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博士说,地震预警是一项十分典型的社会系统工程,虽然我国地震预警网已覆盖6.6亿人口,但能够真正应用地震预警信息的人口不到2%。“为了更好地发挥地震预警系统的防灾减灾作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迫切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多方携手、共同参与。”
据介绍,成都高新区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和地震预警工作。2012年,成都高新区在辖区所有中小学实施地震预警工程。 2013年,成都高新区在国内首次将政务微博接入地震预警。2017年8月8日,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作为全国首个安装了地震预警系统的软件园区,位于成都高新区的天府软件园D区在地震波抵达前70秒左右开始广播预警,安装了地震预警紧急处置系统的电梯也自动触发,实现自动平层关停,有效避免了人员被困。
成都高新区中和街道府河社区党委书记翁菁表示,社区启用地震预警,能在地震来袭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倒计时预警警报,是保障社区民众安全的重要举措。“社区将加强地震预警科普宣传,利用地震预警终端加强演练,使居民在地震波到来前有条不紊地逃生、避险。”
力促地震预警产业化 建成全球最大地震预警网
如何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次生灾害以及快速判断灾情,是我国在汶川地震发生以来非常关注的问题。“在汶川大地震时,如果地震预警技术得到应用,能减少很多人员伤亡。”王暾说。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出生于四川达州、正在奥地利科学院从事理论物理博士后工作的王暾,决定回国研发地震预警系统。1个月后,王暾带着从亲朋好友那里筹集的300万元资金,在成都高新区注册成立了研究所,致力于地震预警技术的研究。
如今,10年过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地震预警网,覆盖我国地震区人口90%,面积达220万平方公里,使我国成为继日本、墨西哥之后第三个具有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地震预警技术已服务全国31个省市区,通过广播、电视、手机、专用接收终端等途径公开预警40次破坏性地震,无一误报,其地震预警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系统平均响应时间、盲区半径、震级偏差等关键核心技术和电视地震预警展示方式均优于日本。
“成都高新区作为最靠近减灾所的政府机构,给予了地震预警技术悉心的呵护、支持、培育,没有成都高新区的创新创业环境,减灾所地震预警成果是不能形成的。”王暾回忆说,在研发的最初阶段,资金一度成了“拦路虎”。在最窘迫的时候,公司账户上只剩下1.4元。“幸运的是,就在快要山穷水尽时,成都高新区20万元扶持资金及时到账。”
作为成都高新区引进的海归人才,王暾团队获得了来自成都高新区的项目启动资金和后续系列人才扶持资金。成都高新区还大力支持王暾博士成功申报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并积极推广相关地震预警技术成果在辖区学校、工厂、办公楼、软件园等人口密集地区示范应用。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地震预警技术是成都高新区支持应急行业领域科技创新的典型案例。”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此次社区全面启用地震预警,将进一步通过应用示范推进地震预警成果实现产业化发展。
目前,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在发展地震预警的同时,也开启了地震预报领域的新征程。据悉,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将开始建设中国首个地下云图网——川滇地下云图网,拟在四川、云南建设2000个地下云图监测站,预报中心自动实时处理监测数据,生成地下云图,自动/人工分析、研判地下云图,预报地震。
推动应急行业科技创新 “成都高新造”技术助力减灾防灾
应急产业是为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提供专用产品和服务的产业。近年来,在国家关注与政策支持下,我国应急产业快速兴起并不断发展。据估算,我国应急领域相关产品和服务产值达到近万亿元。
作为中国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区依托电子信息、新经济、生物等产业基础和完善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推动应急产业领域科技创新取得快速发展,傲势科技、纵横大鹏、中科川信、优途科技等企业利用自身技术和产业延伸优势拓展应急市场,在减灾防灾救灾领域大显身手。
成都傲势科技、纵横大鹏等公司的无人机产品,多次应用于应急救援领域。2017年8月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时,傲势科技派遣专业的飞行服务队赶赴震中参与应急救援。在交通阻断、通信不畅的情况下,利用AOSSCI X-Swift无人机狭小空间垂直起降、速度快、距离长、超视距、多渠道实时图传的优势,率先抵达震中,为救援部队勘查实时回传了震中详细情况,为整体救援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及时、全面的信息资料。
在九寨沟地震发生后,优途科技及时向九寨沟县捐赠医疗器械。由该公司研发的国内首款智能掌上超声,相对于传统的超声设备,具有便携易用、智能优化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突发灾害等救援现场,缩短伤者宝贵的救援时间。
当前,随着夏季汛期到来,多地进入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阶段。由成都高新区企业中科川信联合中国科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研制开发的“北斗智慧云公共监测平台”开启了紧张繁忙的监测工作。今年4月,四川省汶川县龙溪乡阿尔村阿尔寨发生滑坡后,中科川信第一时间进驻现场,在滑坡体强变形区域和潜在滑坡区域布设监测站。该平台借助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通过安装在野外的监测站实时对滑坡体进行毫米级变形监测,再通过云平台大数据智能综合分析,实现全天候全自动在线监测预警,已成功预警多场地质灾害。
“应急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防灾减灾救灾设备装备发展和灾害应对处置过程,都蕴含着大量的新科学新技术。”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成都高新区将持续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创新技术转移转化,推进科技创新在应急行业领域应用和产业化发展,加快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责编:袁菡苓、章华维)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