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7-31
手机版

  朋友圈里的生活都是很好很好的

  有读者朋友觉得我们的文章比较丧,也提到朋友圈里的人还是很积极的。

  我们承认,我们的文章丧是丧了点,不过朋友圈给人留下的印象可并不怎么真切。毕竟人们在朋友圈里做的也是建构别人对自己的印象罢了。

  说起来,这个世上的成年人,谁不是带着面具在外面生活?有的人这面具回到家也摘不下来,戴久了就长在脸上了,只能在特定的时机稍微透口气,摘下来非得掉一层皮不可。

  人生如戏,可不是说说而已。

  用欧文·戈夫曼的拟剧论来阐述,我们每天在外人面前表演,不得不表演的这个场合就是“前台”,需要在这里展示自己想要传达给别人的印象。

  当然,你站在楼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也在楼下看你。你不仅仅是表演者,也在观察他人的表演。

  有些话很得罪人,比如“我觉得你这么穿衣服太暴露了”或者“你染个头发太随意了”,可能说的人只不过是想善意提醒一句,可听的人仍然相当反感甚至炸毛,一大原因就是让人感到了自己被观察,成了被凝视的客体,有了一种地位上的不对等的感觉。这是某些感情问题上的新手,不分男女,都可能犯的错误。

  至于情场老手,比如我们的另一位读者朋友,就深谙表演的精髓。到了新环境里,还会有女生主动找他,他会谦虚地解释这一现象说:“我会装。”可我们都知道,他是凭实力吸引妹子的。

  咳咳,话说回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表演是想要传达给特定人群以自己的特定印象,而这种印象是渴望让这些特定对象接受的。

  这种印象管理在微信朋友圈里就很常见了。

  根据艾瑞咨询《2017中国移动社交用户洞察报告》,只有16.8%的移动网络社交用户不会有意识地呈现自己不同的属性特征,而近半数的用户偶尔会有意识地呈现自己不同的属性特征,至于剩下的那部分用户,自然会在像微信朋友圈这样的移动网络社交应用场景中较多地表演了。

  这说明随着社交场景从线下搬到了线上,线下那一套表演的“前台”也就搬到了线上。而且感谢科技进步,在线上的“前台”,你甚至可以更精准地挑选表演呈现的观众——好好运用“分组”功能就可以做到。还是《2017中国移动社交用户洞察报告》,六成用户会在社交平台上对熟人或陌生人进行分组。

  说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为什么美丽的小姐姐生活单调,对人冷若冰霜”这个问题的答案往往是“她只是对你或你这种人表演出来的生活单调,冷若冰霜而已”,在另外一个分组里,她可活泼得不行了。

  好想用这张脸活一次呀

  然而这种表演,很多时候的标准还是流俗的,接受大众的规训的。为了发朋友圈,拍照的时候使劲凹角度,之后美化图片又要花很多时间,直到修饰出的那个人长得都不像自己了,才心满意足地发出来。

  其实他们内心也不一定就很快乐,但总得表演出一个能给人留下的好印象,心里话可能是

  朋友圈作为一个“舞台”,因为其范围更大而更像福柯所提到过的“全景式监狱”,你很清楚你的一举一动是在被围观的。只不过这个“全景式监狱”一般不会让你感到别扭,你还会乐此不疲,“看,又有人给我点赞了”!

  正如《自恋主义文化:心理危机时代的美国生活》里说的那样:“尽管自恋主义者不时会幻想自己权力无限,但是他却要依靠别人才能感到自尊,离开了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的观众他就活不下去。”

  当然,这个时候如果有人在下面评论一句上面提到的得罪人的话,比如“我觉得你这么穿衣服太暴露了”,除了三观上的问题之外,额外的冒犯感还是来自于这句话打破了你沉浸于表演的情绪,让你意识到你是在“全景式监狱”被人凝视。

  类似的朋友圈里的表演和监视还有很多,尤其是某些App直接利用了这一点,比如之前朋友圈里经常能见到的背单词软件(“你已经在X词斩上坚持了100天”)和健身类软件。自从微信朋友圈封杀这种诱导共享App之后,朋友圈里也算是清净不少了。

  不可否认,很多健身类App将运动效果量化,能让人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健身状况——数字做不得假。看到自己的健身进步被记录下来,也有很大的成就感,能够激励自己继续坚持下去。

  但是你自己坚持、自己努力也就罢了,再把自己的健身记录发在公共平台上,让人看到又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你也是意识到了,把自己的记录发在社交媒体上,等于把自己的信息暴露在了“全景式监狱”,通过别人的监视督促自己继续努力。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印象管理,在朋友圈或者特定的圈子里传达自己努力健身的信息,进而把自己与“坚持”、“健康”等印象挂钩。

  涂炯(2019)在《从自我监督到他人监督:跑步APP 使用者的数据追踪与身体实践》里提到了一个受访者是这么说的:

  “每天有在群里报自己的步数啊,晒自己的历程数啊,有种竞争但也不是说竞争,就是怎么说呢,就是好像他们会有种感觉别人今天跑了,他们没跑就会有种不舒服的感觉。”

  你会在社交网络上感觉不舒服吗?这些App就是利用的你这种心理,才会广泛传播并保持用户粘性的。

  虚假努力,考验演技

  健身类App也还好,毕竟你跑个5000米比起没跑还是有效果的。很多督促你学习的App,则是给你制造一个你努力学习了的幻象(尽管你发在朋友圈想要传递给别人的也是你努力学习的印象),你骗骗别人也就算了,不小心骗了自己就不好了。

  即使没有这些App,人类也早就会欺骗自己了。除了过于困难之外,考试的一大令人恐惧和厌恶之处则是,作为福柯“全景式监狱”里监视的重要一环,不仅在地位上和你是不对等的,还能轻易揭穿你很努力的假象——你的努力只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最尴尬的莫过于考试和考核等认证环节确实有可以操纵的空间,而操纵后某些人得了好处,却有意无意自欺欺人,觉得他们自己通过考试或考核是完全凭自己的真本事,没有借助任何不光彩、上不了台面的操纵。按理说越是暗箱操作的人越应该心虚,越夹着尾巴才是,然而有些人就是张扬惯了,骗了别人不说还骗了自己,真觉得那就是自己的真本事。

  比如我们在《二代留学冤大头》里提到的富二代赵小姐,申请过程中父亲花大价钱走了偏门,让人把她包装成了一名帆船运动员。可她难道就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帆船运动吗?录取之后还开了直播,名头还是什么“美国高考状元”,直播里还在说“只要你有梦想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那就问心无愧”,那就真的是骗了自己又骗了别人了。

  又比如在直播里说出“不知知网”的翟天临,拿到博士学位时秀得如此理所当然,可惜演技不过关,在直播时露出马脚,博士学位也给秀没了。他难道不知道自己学位拿得有多水吗?为什么能自欺欺人到如此膨胀的地步呢?不仅他自己的博士学位没了,还让北大文化产业管理的研究生专业彻底消失——某位读者朋友想要报考的研究生专业就这么没了。

  说起来这两位自欺欺人到膨胀的朋友都在直播上尽情地秀了自己下限,说明互联网技术已经模糊了表演中前台和后台的界限,演员们也得做戏做全套,不能有一丝松懈,不然很容易出问题——他们确实在“全景式监狱”中受到监视。

  然而,人们很难避免自欺欺人,特别是身边人还在不断恭维你的时候。就连两千多年前比较聪明的邹忌,听了身边人的恭维,还真以为自己比城北徐公帅。可见人常常分不清哪些话是周围人的恭维和客套,哪些是真相,在客套话里被捧得飘飘欲仙,从而高估了自己——不然为什么知乎上是个小姐姐都好意思说自己“颜值中上”?

  拜托,那都是人家对你客套而已,也没说就把你当自己人了,你还当真了?你刚到广州,别人和你不熟,对你客套一点,喊你“靓仔”,等你混熟了,你就是个“刁毛”。

  看见别人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

  人类的认知偏差还是很多的,比如像自欺欺人这一点,禀赋效应就会让我们总是对自己所拥有物品的价值给出高得离谱的评价。

  又比如“信息茧房”这个概念,最早是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桑斯坦在2006 年出版的著作《信息乌托邦》中提出来的。这指的是在信息传播中,人们会偏爱自己想要或者让自己感到舒适的信息,一味选择这些信息后,就会失去了解不同事物的能力和接触机会,被这些有偏差的信息包裹在“茧房”中。

  这一概念在大数据分发信息平台逐渐渗透进我们的信息来源渠道之后,变得越来越受追捧。但实际上,它并没有那么可怕,因为早在像“今日头条”、“抖音”这种大数据分发信息平台存在之前,我们早就进入了信息的舒适区。

  君不见,早在这些信息平台出现之前,很多人就是喜欢自己喜欢看的,厌恶让自己感到不快的信息,甚至在自己感受到厌恶的信息带来的痛感后,还特意去评论区里大放厥词。我们做知识类新媒体的都对一种粉丝不堪其扰:一旦你的想法和他们想的不一样,就给你戴上“不理性”、“不客观”、“不尊重自然规律”的帽子。

  换言之,所谓的“信息茧房”,根本不怪别人,只是人们自己把自己关了进去,大数据分发信息平台只是给了你一个更好用的把自己关进去的工具。人类毕竟只是一种愚蠢的动物,大多数人的脑容量并不能兼容多种不同的道理并轨赛跑。

  而且人还会自己给自己的信息茧房上锁,比如证实偏误,这种认知偏差引导人们去寻找那些能够证实我们既有的想法或猜测的证据,同时轻视甚至忽略任何看似不利的证据。又比如锚定效应,让人在决策、估算和预测中,过分依赖所接触到的第一份信息。

  然后喷子们在网上,一开始为了辩白自己的观点,到后来则是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在互喷中强化了自己的固有观点。像“反转”、“打脸”等舆情讨论种常见的词,就带有这种“我不是来说理的,我是要让你服从”的情绪在。

  更何况,很多人在说话的时候,根本连自己在说什么都不知道,纯粹在赤裸裸地发泄情绪呢。由此看来,网上的争论绝大多数价值极低。

  承认吧,大家都是普通人

  其实上面这个结论一点也不难得出,因为今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就已经侧写了网民的画像。

  从网民学历结构看,大学本科及以上的网民连10%都不到,初中反倒有将近四成,说网民“中二”不是夸张,而是事实。

  从月收入看,月入8000元以上的也就刚过10%,可见某些网站上到处横行的年入百万群体绝大多数都是假的,刚下旧金山的飞机也是假的。

  所以本应该很好理解的一件事是,网上没那么多有钱人,没那么多光鲜亮丽的人,如果有,那么他们多半是在把互联网平台当做表演的“舞台”罢了。

  有时候这种表演还会自欺欺人,演着演着自己都信了,这也符合人类的认知偏差。当然这膨胀的性格未必对当事人就不好,这个时候又要复习李西瓜老师那段经典的论断了: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里,吹牛逼是第一生产力。在特定的工作阶段里,吹牛逼更是第一生产力。吹牛逼带来的效益是明显的、直接的、指数的,极其庞大的。主要体现在牛逼吹得好,能直接搞定项目、投资、信任、比较高的职位。这相比于认真打磨产品带来的缓慢进展来说,无疑是刺激的,是高下立判的。

  没阔过也可以吹牛逼。只要肯吹牛逼,迟早会阔起来,就像气球一样,只要你肯吹,一定能胀,胀起来就显眼,显眼就能吸引来注意力,注意力就是广告位,就是钱,就是膨胀,就是阔。阔过,又成了吹牛逼者的脊梁。”

  安迪·沃霍尔那个“每个人都能成为15分钟的名人”的论断,真是很有先见之明了。

上一篇:伪装者郭骑云真实身份是什么
下一篇:成年人应该怎么练习英语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