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有心理问题的人好像越来越多了?
时代快速发展,物资不断丰富,但快乐却似乎没有持续增加,患心理疾病的人反而越来越多了?
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还是现实压力的结果,亦或是人们更关注心理疾病了?
按照知乎的老规矩,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这里我提出一个思路,都是基于研究数据:在国内而言,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在近年来的确有逐渐上升的趋势[1] [2]。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的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病率要高过发展中国家的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病率[3] [4]。对发达国家来说,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在近年内并没有出现显著上升的趋势,但是患者中接受治疗的比例有显著的上升[5] [6]。
如果以上的数据均属实,那么存在这样一种解释:
国内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上升,直观上的感受是”有心理疾病的人持续增多“,更可能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水平在近年来不断提高。公众对心理/精神疾病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更有能力和意愿去寻求精神健康方面的服务,同时相关的医疗资源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有更多的机会让大众去接受诊断和治疗,更多和精神健康的调查研究被发表,进而导致了”我国心理/精神疾病发病率向发达国家看齐“的情况。
当然这是对现有数据的很多诠释中的一种。
以下我们来看具体的数据。
首先来看中国科研人员在柳叶刀Lancet-Psychiatry上发表的文章[1],标题为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epidemiological study,可以翻译为“中国精神障碍患病率:横断面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们参考了中国精神健康2013-2015年全国性调查的数据,一共有35,552名个人参与了这次调查,涵盖了31个省157个疾病监控点。
结果是这样的:在过去12个月中,任何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病率(排除老年痴呆症)为9.3%在调查对象中,任何心理/精神疾病的终身发病率(排除老年痴呆症)为16.6%焦虑症为发病率最高的心理/精神疾病(过去12个月中为5.0%,终身发病率为7.6%在65岁的人群中,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为5.6%
不同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病率详情可以参照下图:
更为关键的是,和过去的数据进行比较,2013-2015年的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病率有显著上升的趋势:1982年:时点患病率为1.1%,终身患病率为1.3%1993年:时点患病率为1.1%,终身患病率为1.4%2002年:12个月内患病率为7.0%,终身患病率为13.2%2013-2015年:12个月内患病率为9.3%,终身患病率为16.6%
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在国内出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也被另外一个数据库所证实,来自复旦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科研人员发表了一篇文章[2],标题为Trends and socioeconomic differentials in depression prevalence in China, 2010–2018,翻译为“2010-2018 年中国抑郁症患病率和社会经济差异”。
作者们引用了来自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从2010年到2018年的数据,一共涵盖了14,960个中国家庭,来自25个不同省份。
最重要的结果如下(下列图表代表的是K6和CES-D两个测量抑郁症量表的数据):
结论:可以很直观的看到,从2010年到2018年,抑郁症的发病率出现了“显著上升”的趋势。
对于整体人群来说:如果我们使用CES-D20大于16分的标准来衡量,抑郁症的时点发病率在2012年是26.7%,在2016年是24.5%,到了2018年就上升为35.7%如果我们使用CES-D8大于7分的标准来衡量,抑郁症的时点发病率在2012年是30.1%,在2016年是30.3%,到了2018年就上升为35.6%
通过分析数据,作者们还发现:抑郁症发病率的显著上升,对于男性或是女性、对于城镇人口还是农村人口,都是一样的抑郁症发病率的上升,在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收入更高的群体中更为显著:比如从2010年到2014年,女性患上抑郁症的比率在收入最低的25%群体中增长为0,但是在收入第二低的25%群体中增长为32%,到了收入第二高的25%群体中,此增长率为65%,而在收入最高的25%群体中,此增长率高为76%。
以上的结论其实在流行病学中,是个不争的事实,有很多年的临床数据可以证实,我下面会引用两篇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来解释说明。
世界卫生组织WHO一直有在全世界进行精神健康的普查(WHO world mental health surveys),研究人员在共计28个国家中,抽样并进行了结构性的临床访问(fully 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也就是WHO自己研制的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view)。这一项研究非常有意义,是因为WHO提供了专业人员去一些自身并没有能力进行相关研究的国家收集数据,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不同国家的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存在怎样的差别。
不多废话,直接上数据,以下两个图表分别呈现了不同国家的心理/精神疾病发病率,包括两种发病率:第一张图是终身发病率,第二张图是过去12个月内的发病率:
结论:不难看出,发达国家的心理/精神疾病发病率是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心理/精神疾病发病率的,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哥伦比亚和黎巴嫩(可能和社会稳定程度、暴力冲突频繁有关)针对终身发病率,中国的心理/精神疾病发病率为13.2%,而美国则为47.4%,欧洲国家普遍在30%左右针对过去12个月内的发病率,中国的心理/精神疾病发病率为7.1%,而美国则为27.0%,欧洲国家普遍在13%左右
还是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研究人员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的比较,看起来会更加直观[4]。
请看下图:
我们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到,随着国家收入提高,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也会相应的增加(特别是终身发病率),两组国家在终身发病率上的确存在显著的差距。
作者是这样总结的:it is noteworthy that while lifetime prevalence estimates were higher in high than low-middle income countries overall,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12-month prevalence
翻译:高收入国家的终身发病率高于低收入国家的终身发病率,但是过去12个月的发病率并不存在显著的差距。
首先我们来看一篇在2017年发表的文章,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美国的研究人员分别总结了各国在过去25年内(也就是从1990年到2015年)心理/精神疾病发病率是如何变化的,同时还总结了各国的心理/精神疾病患者接受治疗的比例是如何变化的[6]。
作者们没有制作图表,这里我用一张表格来总结四个国家在发病率和接受治疗比例上的变化:国家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发病率是否有显著增长?患者中接受治疗的比例接受治疗比率是否有显著增长?澳大利亚1997年为18%,2007年为20%无人均精神健康从业人员数量增加35%,政府支出增加178%,抗抑郁药使用增加352%有加拿大从1994年到2012年,变化量几乎为零无抗抑郁使用增加超过300%,接受6节或以上精神健康服务的人口比例从27.6%增长到39.5%有英国1993年为10.9%(男性)和18.1%(女性),2007年为11.8%(男性)和18.9%(女性)无抗抑郁药使用增加超过300%有美国对比1991-1992年到2001-2003年的数据,并没有显著差别无成年人群中接受任一种精神健康治疗的比例增加了23.3-65.5%有
最后我们来看一篇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文章,作者分析了从1990年到2003年关于心理/精神疾病发病率和接受治疗比例的数据[5],数据来自于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美国国家共病调查,分别在1990-1992年访问了5388个家庭,然后在2001-2003年访问了4319个家庭。
结果是这样的:任何一种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在1990-1992年间为29.4%,在2001-2003年间为30.5%,并不存在显著差别在患有至少一种心理/精神疾病的患者中,接受治疗的比例在1990-1992年间为20.3%,在2001-2003年间为32.9%,有显著的上升在18-54岁成年人中,因为情绪障碍接受治疗的比例在1990-1992年间为12.2%,在2001-2003年间为20.1%,有显著的上升
更多的治疗比例数据可以见以下的表格:
总结:有数据显示,国内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在近年内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有大量数据证明,发达国家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病率要高于发展中国家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在近年内并没有出现显著的上升,但是患者接受治疗的比率有显著的上升
综上所述,我们最近这些年所观察到的“更多人患上心理/精神疾病”,反映出来的可能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均收入增加,国内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病率正向发达国家的心理/精神发病率接近”。
一些原因:
1,在生产力和物质不够丰富的时候,筛查能力和患者的就医意愿不足,因而大量的心理症没有就医,因而数据上被低估。
2,近30年,中国从半工业化走向全面工业化,又走向信息化。这个过程中只用了不到两代人,而之前从农业社会和小市民生态中,存留的社会共识,与当前社会环境是不兼容的,这导致了多数人会存在道德共识与现实生态的相悖,从而导致心理无法自洽,严重的情况下就会引发心理症。
3,由于60年代和70年代出生的人,年轻时在意识形态上经历过巨大的动荡,认知普遍不健全,同时也没有科学的育儿观念,因此当代年轻人在原生家庭的环境下,或多或少的存在人格和认知的缺陷,这些缺陷在特定情况下会成为心理破防的突破口。
4,体力劳动强度降低+不重视运动+宅,导致多巴胺的自生能力下降,而健康的多巴胺是心理韧性的必需品。
5,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和产业升级,人们不再被锁定在某个社会位置,家庭开始碎片化,社会的个人倾向于原子化,因而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但同时,也失去了依托于大家庭或终身就业而带来的安全感和人格外部支撑。
6,自媒体为了流量制造大量的社会标签,瓦解一些细分领域的社会共识,使年轻人在宏大叙事的乐观和细分领域的悲观中被不断PUA,制造焦虑、恐慌和轻狂,在拉扯中,认知不够健全的年轻人,容易陷入自我纠结、自我冲突以及空想,这些都是心理破防的诱因。
以上。
仅供参考。
根据“Our World in Data”的统计[1],中国最近三十年年,自杀率是显著下降的。每十万人自杀数是韩国的三分之一,比德国还低。在世界主要国家中表现优异。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的亲友中,有三个人发作精神分裂症,诱发原因分别是学业、家庭、恋爱压力,邻居女孩离家出走25年,年近四十才返家乡。同校学生里面有跳楼的、沉迷网游挂科退学的、给室友投毒的、动物园用硫酸泼熊的、用凳子砸室友头导致重伤的。包括我自己,都出现心理问题。但这些事件,已被湮没在往日迷雾中,很少再被提起。
心理问题历来已久。之所以题主会有现在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这个印象,原因有几方面:
认知偏见中的一种,将经常接触到的事件认定为发生频率高。比如老丈人职业是急诊外科大夫,认为意外伤害随处不在,反复叮嘱自己孩子不玩焰火炮仗,走路不靠近屋檐。
对普通人来说,新闻媒体播报的事件集中在某一方面,会造成该类事件频发的印象。最近一两年,报道孩子自杀的新闻频率比以往高,实际孩子自杀一直都有,只是近来曝光度增加了。
如果刚了解一个新名词,这个名词会接二连三出现。比如我刚学了一个新网络名词“emo”,这两天就反复出现在我的视线中。
最近发生的新闻,会成为人们热议话题。
在看电影的时候,结尾最容易被记住。
如果最近身边有心理事件发生,被人反复议论,就会造成有心理问题的人越来越多的印象。
如果发现自身有某种特质,会很容易发现身边的人也有。
比如我刚了解自己是自恋型人格的时候,发现我爸/我姐/老婆/老丈人全是。刚发现自己是回避型依恋的时候,也很快发现我爸/我妈/我姐都是。
事情有两面性,答主并不否定心理问题的存在,在青少年/年轻人中,这个问题还挺突出的,过重的学业/工作/房价压力是我们那一辈人没有承受过的。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心理问题频发,仍然是长期的社会课题。
以前的人们每个月挣100,邻居也是挣100,朋友可能也挣100。
互相之间没有什么好比较的,都差不多,心理上也不会出现太大的落差。
而现在你一个月挣5000,可能你的邻居挣5w,可能你的小学同学月入50w。
收入的巨大差异,造成心理落差,会产生巨大的压力。
如果处理不好这些压力,就会形成心理问题。
以前的人们按时上下班,中午还有两小时回家吃饭的时间。
现在大家996,没完没了的加班,永远做不完的ppt,写不完的策划案,deadline就像一道催命符,追着我们没命地向前跑。
工作强度增加,各种行业内卷,竞争带来的焦虑都是心理问题产生的因素。
以前的小朋友放学后就和小伙伴疯玩疯跑,到了饭点,妈妈们此起彼伏的呼唤声从各家阳台传出。
现在的小孩放学后做作业,做完学校的作业,再做家长布置的作业,做完家长布置的作业,再做补习班的作业。为什么要做那么多作业呢?因为你不做人家要做啊,人家做了就超过你了呀,超过你了你就完蛋了呀!
“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我宁愿让孩子在童年吃学习的苦,也不愿让他长大吃生活的苦!”
我们的人生如果是赛道,那我们怎敢有片刻停歇。
可是,一刻不停就会筋疲力尽,很多孩子就这样产生了心理问题。
图源:6parknews.com,侵删,下同
林黛玉小小年纪,郁郁而终。
曹雪芹对她的描述:“泪光点点,姣喘微微。闲静如姣花照水,行动如若柳扶风。心较比甘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屈原壮志未酬,抱石投江前说:“宁赴湘流,葬乎江鱼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后人评价他,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如果林黛玉和屈原是现代人,去心理门诊看病,有没有可能被诊断为抑郁症呢?
以前的人如果对一切都失去兴趣,人们会说他“清心寡欲,深居简出,离群索居”。
以前的人如果失眠、莫名哭泣,人们会说他“忧思太深,郁郁寡欢”。
以前的人如果敏感易怒,人们会说他“心胸狭隘,一点就着”。
以前的人如果变得沉默寡言,人们会说他“性格内向,不好相处”。
现在,如果出现以上情况,我们会说:“去心理门诊看看吧,会不会是抑郁了。”
就好像小孩发高烧了,我们会直接想到他是不是感冒了,生病了,而不再会觉得是这个小孩“中邪”了。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们也从很多渠道了解到心理学的相关知识。随着认知的拓宽和提升,当一个人出现反常状态,我们就会直接联想到会不会是心理上出现什么问题了。
随着对心理问题的诊断率和治疗率的提升,自然数据就会增加了。
所以,不是说以前没有心理问题,而是因为那时候我们不懂那叫心理问题。
以前的夏日傍晚,每家吃完晚饭,都各自把小凳子搬到院子里,大家一起天南海北的聊。
那时候的人们喜欢写信,将思念、爱意、牵挂、担忧、欣赏……通通装进信封,然后惴惴不安地等待好些时日,每天揣着期待去门卫室翻看,最后获得一封同样沉甸甸的回信,那样的满足和幸福是如今的人不太能体会到的。
现在我们有了手机,就好像拥有了全世界。
我们每天都在各种聊天软件上和各种人交流,但我们看不到对方的表情,感受不到对方的温度,体会不到对方语气中细微的情绪变化……我们面对的仅仅是手中冰冷的屏幕。
手机貌似把人们连接得更紧密了,但其实人和人之间少了更深入的交流,也少了情感发酵的时间和空间,反而让关系变得疏离。
我们好像随时都连接在一起,但又内心却活成了一座座孤岛。孤独感是心理问题产生的又一因素。
以前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很多,随着科技进步,很多体力劳动被机械替代。
以前人们出行大多选择走路或骑自行车,现在多以汽车代步。
网络发达,让很多事情都可以在网上解决。人们不再愿意出门,“宅”成为了流行趋势。
这些变化使现在的人们缺乏身体上的锻炼。
缺乏运动导致多巴胺分泌被抑制,也成为心理问题的另一成因。
高强度的工作和学习剥夺了我们太多的睡眠时间。
而现在人们睡眠不好的一大重要因素是各种数字媒体的兴起。
以前我们睡前和伴侣聊聊天或者看看书,现在睡前都是刷手机。
某音、某手一刷就是几个小时,直到困到不行,刷着刷着睡着了,手里还握着手机。
很多人在睡前追剧,第二天早上醒来,手机里依然在播放昨晚的剧集。
过度使用手机占用了原有的睡眠时间,引发睡眠不足。
手机内容可能引起生理和心理上的兴奋,增加觉醒的程度,从而影响睡眠。
夜晚手机屏幕的光线可以抑制体内褪黑素的正常分泌,而褪黑素作为调节人体昼夜节律、维持睡眠——觉醒周期的核心物质,被抑制后可引起昼夜节律延迟,导致入睡困难。
睡眠出现问题,不仅会导致各种身体疾病的发生,也是造成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以前社会对人的评价更加多元。勇敢、善良、正直、大公无私、乐于助人、有才华、有手艺都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欣赏。
而现代社会将“有钱”这一标准无限放大,甚至成为了人们被认可的唯一标准。
“如果你足够有钱,那么你说什么都是对的。”
“笑贫不笑娼。”
“你都三十了,还没车没房,真的好失败啊!”
这些说法,让“贫穷”成为了原罪,让“有钱”变成了人生唯一目标。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钱当然很重要,这我不是不知道,我一天何尝不为钱而受熬苦,可是,我又觉得,人活着一辈子,还应该有些另外的什么才对。”
那些想要“有些另外的什么”的人,在这样单一的社会标准面前,渐渐出现了心理问题。
审美单一也是造成心理问题的一个因素。
尤其是针对女性而言,
“好女不过百。”
“胖子就是不自律的人。”
“一瘦遮白丑。”
“巴掌脸、尖下巴、高鼻梁、大眼睛、双眼皮、苹果肌、嘟嘟唇……”
这些单一的审美观念使太多的女性产生了“容貌焦虑”、“身材焦虑”。
以上是我认为的一些导致心理问题的因素,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补充、探讨。
蓝心理
免责声明:
本文参考和引用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文医学部分论点论据皆为引用。本文内容仅为科普知识和个人理解,不能作为任何医学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参考,亦不可代替医生的治疗诊断和建议。
为什么现在有心理问题的人好像越来越多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品的不断提高,大家在追求物质上满足的同时也同样渴望精神的富裕。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那些充满爱的、温暖的文字被当成了迷魂汤,人们时时防备着炖汤的人居心不良;而一些充满抱怨、充满戾气的文字被大加追捧。一时之间,好像不骂上几句父母养育失败,不骂上几句社会失衡,不骂上几句权力欺压,就不能融入社会主流一般。
长时间被负面情绪感染,人们不免陷入心理问题的泥沼中。
事实上,有时我们会把出现的这些心理问题当作一种工具。比如,有时我们因为工作不顺陷入无尽的焦虑和痛苦当中,这时我们认为当先下的困境是由于父母养育的失败。但我们这样想时其实也就否定了我们自己成长的力量。
我们将自己过上更好生活的掌控权拱手交到了父母手里,就像内心中一直在重复着这样一个信念:“妈妈,我绝不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除非在我小时候你没有那样对待过我”。
是的,妈妈那时候的确可能剥夺过你很多获得美好的可能,但现在正在剥夺你的,却是你自己。在愤怒于妈妈没有给予,和悲伤于妈妈没有给予之间,相差的是承认和面对丧失的能力。有能力承认丧失,便意味着不得不承受没有获得的悲伤,不得不承担起帮助自己改善的责任,不得不面对成长的痛苦。当你硬着头皮承担起这些的时候,就会从心理上与父母渐渐分离,让他们成为他们,你也成为你,只有这时候,你才能获得心灵的自由,才有可能真正感受到自己生命的美好,你才真正从心理上长大,成为一个成年人。如果不能承担呢?愤怒和抱怨就像一支扎进血管的抽血针,将你的生机与活力渐渐抽走,因为历史不能改写,沉浸在抱怨里的结果,是挫败感越来越多,内心的痛苦越来越沉。
而某种程度上讲,不断吸纳负面情绪,是对爱的无法信任,或者对“爱”这种重要情感的绝望,是“期待爱”又“拒绝爱”的冲突。
对于并没有丰富精神分析知识的普通人,帮助自己最好的方式,是在爱的关系中去修复创伤,不管是在亲密关系中,还是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我们的心理问题需要一个接收者来帮助减毒、代谢。通常这是心理咨询师要做的事,而不是生活关系中其他普通人都有责任做的事。
亲密关系也是可以有治疗意义的,如果我们内在的伤害性体验没有那么强,不会对我们的亲密关系造成太大破坏,我们就可以在生活中得到很多的修复。但是,如果内部创伤太严重,或是脱离现实太严重,我们生活中的亲密关系帮助我们修复的压力就太大了。
换句话说,你可以脱离现实的去责备你的咨询师毫无人性的伤害你,却没有权力去对身边人这样做,因为身边人与你不是治疗关系,他没有义务承载这些戾气,他也很可能无从分辨关系中到底在发生什么。
同时,咨询师有能力去承接这些愤怒,也有责任承担你的愤怒,并不是指他们会为了让你舒服而满足你的所有期待,也并非指你可以随意向咨询师施加伤害性行为——那只会使你陷入破坏性的模式中难以自拔,那不是咨询师的工作目标,也不是你的成长目标。
咨询师的目标是帮助你化解心里的问题,去发展出爱的能力。而这,就需要他们有勇气冒着你的情绪炮火,带领你逐渐接近生命的真实,那个真实也许是你抗拒或恐惧的。
所以,那些帮助你发展爱的能力的人,有时也会成为带给你痛苦体验的人,但是他们的勇气本身也有可能成为你的榜样,让你愿意试着去接近自己的真实,当你真的有勇气去面对这一切时,当你真正理解自己心理问题所表达的意义时,这些问题就会消失了。
或许你还想看:
现代人的孤独感来自于什么?
请问人既要接纳自己,又要改变自己,这二者之间该如何平衡?
怎样才能真正忘记一个人啊,我真的难以释怀,忘不了?
学心理咨询,来简单心理Uni 。汇聚海内外名师,针对不同阶段的心理咨询学习者,提供音频、视频、直播、长程训练项目等多种培训课程,专业针对性强,体系化程度高。目前已有30万+人参与学习。
这里有100+门课程等你来开启哟,课程学习戳 → @简单心理Uni
上一篇:人们说的破窗效应是什么,人们说的破窗效应
下一篇:七大罪光与暗之交战最新角色强度榜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