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是训练出来的(中)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8-06
手机版

  恐惧是我们内心的批评家。如果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个批评家,恐怕所有人都会退避三舍,和他相处不到两分钟我们就会避之唯恐不及。但是,这种内心的批评家一直陪伴着我们每一个人,以我们的不安全感为基础,总是提醒我们注意自己的缺点。每当你觉得会让某个人失望时,不论对方是一个成年人还是一个六年级的老师,你内心的批评家都会起到关键作用;每当某个人叹息你没有达到他的期望时,你内心的批评家也会将对方的抱怨记录下来;每当你把一件事情搞砸以后,你内心的批评家都会把信息储存起来;每当你感觉未能满足某人的要求时,不论是你认识之人的要求还是社会大部分人的要求,你内心的批评家都会注意到,将你的失望记录下来,以便以后随时提醒你。

  所以,你的一只耳朵一直听到恐惧本能在警告你,要你放低姿态,因为外部世界充满危险。虽然很多人做事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危险常常降临到他们身上。他们失去工作,失去恋人,失去宠物,似乎坏事总是降临到他们头上。如果你的生活还过得去,那么看在上天的分儿上,不要去碰纸片做成的房子。于是,恐惧本能一遍又一遍在你的耳边拉响警报,告诫你留在马路边上,不要上路,不要去招惹命运之神。此外,在另外一只耳朵中,你的内心批评家也在不断聒噪,历数你的不足,然后质问,既然你有如此多的缺点和如此多的失败,你怎么可以打破现在平静的生活,试图获得成功?

  我们常常将恐惧和内心批评看成对我们的关爱,它们只是提醒我们小心谨慎罢了。但是,恐惧和内心批评并不像现实生活中抚养爱护我们的老奶奶那样,她们也常常不断唠叨,叮嘱我们多加一件衣服以防着凉。恐惧和内心的自我批评会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如果不加控制和正确引导,会完全束缚我们的手脚,让我们一事无成。关爱的声音则不同,它鼓励我们采取行动,同时提醒我们要睁大眼睛,警惕可能出现的危险。当我们提醒自己小心时,我们就打开了内心的雷达,扫描各种潜在危险。如果我们告诉自己,我们不够优秀,不能实施自己的目标计划,否则就会发生极其可怕的后果,实际就阻止了我们采取任何积极行动。

  恐惧和内心的自我否定是一对可恶的双胞胎,但又是实实在在的客观现实。现实生活中少数非常勇敢的人,例如和鲨鱼一起游泳的人或者酷爱攀爬结冰瀑布的人,他们在决定实施这些活动之前,肯定也在卫生间面对镜子进行过内心的激烈斗争。上天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同样给了这些人恐惧感和自我否定情绪,但是他们的决定与大多数人相去甚远。那些拥有执行力精神的人并不比其他人更自信或者感到更安全,但是,他们就像刚刚学习溜冰的人一样,摇摇晃晃地滑进了溜冰场中央。虽然他们站立不稳,滑姿不雅,但是他们仍然鼓励自己离开墙壁向前滑去,加入那些经验丰富、快速滑动的人当中。虽然他们也有很多担心,但是他们更希望得到滑冰的乐趣。恐惧总是希望陪伴在你的左右,所以你需要做的就是闭嘴。

  个人备忘录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一个人试图尝试某种带有一定风险的新事物,人们常常向他提出这样的问题:“万一……你怎么办?”大致情况一般是这样的。你说想辞职,希望自己创业,有人就会说:“万一你病了,怎么办?你的公司还怎么运转?”假设,你轻描淡写地回答道:“我会买保险。”对方反问:“如果你交不起保险费,怎么办?”你可能回答,如果迫不得已,还可以再找一份工作。对方说:“但是,你年龄已经大了。找不到工作,怎么办?还有,如果你病了,怎么办?如果你因为生病不能工作,怎么办?”你说,如果不得已,你还可以卖掉房子。“但是,房子是你唯一的生活基础。卖了房子,你还怎么生活?”这种谈话方式十分普遍,而且常常是恐惧占了上风,以你的失败结束谈话。大多数人在认输之前,都会为自己辩解一番。我们一般会有几个不同版本的计划,优秀的A计划,不错的B计划,一个可以接受的不为外人所知的C计划,而且还有一个在我们自己看来都特别糟糕的D计划。如果有人问:“要是发生地震,你该怎么办?”谁能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呢?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人能最终赢得这个问答比赛,所以最好的对策就是,根本不参加这种无意义的辩论。或许,对于这种问题最好的回答就是:“如果那样,我就跳楼。”这样辩论便会戛然而止。谁也没有奇异的水晶球可以预测未来,不过庆幸的是,不论发生什么事情,我们都能处理得比预想的要好。

  恐惧感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对于每一个令人生畏的“怎么办”的问题,我们都可以反问“那又怎么样”。玛雅创办了自己的广告公司,并将客户定位为那些生活在北美的印度人和南亚人。有人曾经问她:“如果你的公司不能赢利,怎么办?”她发现,这个问题的唯一答案就是:“那又怎么样?”她说,如果过了两年,她的公司不能赚钱,她就去一家大型广告公司求职。如果对方再问她:“如果没有人聘请你,怎么办?”尽管这种情况不大可能发生,但是万一出现这种情况,玛雅说自己完全可以去承包业务。她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肯定能做成一些事情。

  当然,对于那些没有“救生设备”就纵身跳进未来这片茫茫大海的人来说,这些回答可能有点儿狡辩的味道。其实,当糟糕的情况确实出现时,很少有人可以潇洒地耸耸肩说:“好吧,这没什么,让我们继续接着干。”大多数人不是这样,我们会发疯地撕扯自己的头发,大声咆哮,咬牙切齿地痛骂,然后感到心情极度沮丧。人们总会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从惊慌失措过渡到寻求自救的状态。但是,无论怎么样,我们最终都能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光。如果你原来贯彻执行力的过程中有些鲁莽,此时应该调整一下自己的信念,收拾好行囊,重新上路。

  ●我们心中的王牌

  内心的批评家经常拿我们过去的缺点和失败奚落我们,但是,每个人的内心还有与我们并肩作战的斗士,随时可以把它手中掌握的王牌甩在桌面上与批评家对垒。虽然我们确实偶尔失败并显得狼狈不堪,但是我们成功的时候总比失败多。

  诚然,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更聪明、更睿智,但是我们也知道,要想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成功,并不一定非要人人成为爱因斯坦。那些具有执行力精神的人都表示,如果我们希望成功,就不要因为过去未能达到他人的期望或者标准而士气低落,我们必须抛弃自己注定失败的错误认识。实际上,标准只是判断的一个同义词。人们的判断常常过于苛刻,而且他们关心的主要是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真正客观地评价你的工作情况。

  卡琳娜是一位人力资源领域的专业人士,拥有商业指导与咨询执业资格,并开展了相关业务。但是,她公司的副总裁对她不太信任,认为她的指导效果不佳。她说:“我的老板对我过于苛刻,总是像训练小狗一样举着套圈让我钻,而且一个比一个高。当我取得了培训资格证以后,他告诉我,我不适合做培训工作,因为我不懂商业心理学。那时,我开始相信他说的是对的,或许我确实不具备商业培训的资格。”

  但是,后来一位同事的玩笑话让她从沮丧变为了愤怒。她的同事说,即使她获得了本地一所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学位,老板也不会信任她。老板会说:“可是,卡琳娜,你并不是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卡琳娜说,从那时起,她再也没有让那位老板的意见影响自己的信心。她说:“最后,我终于明白,问题根本不在我这儿。这人根本不想让他的员工从事指导工作。他可能很紧张,担心大家对他不满而离开这个公司。大约两年前,我不再征得他的许可,我只是告诉他,我要尝试着提供就业指导。现在,我已经成了公司内部的就业指导主任。”

  ●不要丧失信心,要“疯狂”

  当你的工作进展一切顺利,你可以用积极理智的思想战胜恐惧和怀疑。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当你在前进道路上遇到点小麻烦,防御能力下降时,这两个小鬼就会找上门来,上蹿下跳,对你指手画脚。当你感到脆弱时,它们就会用手指戳着你的胸口,对着你的耳朵大呼小叫。于是,你开始相信,在最困难的时期,你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愚蠢的,你曾经取得的成功与失败相比实在无足轻重。

  此时,那些具有执行力精神的人表示,反击的唯一办法就是挺起胸膛,变得“疯狂”。这并非玩笑之语。当不利条件压得你喘不过气来,你开始列举所有理由告诉自己为什么不应该、不能、不会实现自己的目标时,干脆停下来,大声尖叫。为了挽救自己的想法和抱负,你应该大声呐喊,在气势上压倒质疑的声音。对怀疑要毫不留情地唇枪舌剑地反击,就像一位黑带空手道高手那样猛烈地攻击敌人。在恐惧和怀疑试图消灭信心时,很多成功人士使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当你没有被恐惧吓倒,而是变得愤怒时,恐慌和怀疑就像一条龇牙咧嘴疯狂咆哮的狗受了重重的一击,夹着尾巴逃跑了。

  我常常鼓励自己的客户设计一些鼓舞士气的战斗口号,以反击怀疑和恐惧。对于我来说,当焦虑情绪试图迫使我中途放弃一个计划时,我就会大声喊道:“这次不行!”我的客户布鲁克原来是一名记者,后来创办了自己的媒体培训公司。当她感到信心不足时,常常使用的口号是“看我的”。我的客户马库斯升职后,他常常整晚都睡不着觉,担心自己是否有能力接管一个营销部门。但是,后来他这样告诉自己:“担心有什么用,干就是了。”结果,他反而睡着了。

  一个战斗口号就是你对恐惧心理语言层面的反击,其作用和积极肯定没有什么区别。一个积极肯定就是以成功的姿态谈论自己的计划,激发乐观的精神。反过来,乐观精神可以激发出巨大的能量,大力推动计划的实施。

  积极肯定确实可以奏效,但是用在自己身上有时有点行不通。如果我每天告诉自己二十次,说我很有钱,但是如果每说一次,内心就有一个反驳的声音嘀咕道:“很好啊。不过,给我看看你的钱在哪儿?”如果这样,我就很难使心态保持乐观。

  相反,一个战斗口号无须强迫自己信任某个东西。你只是告诉内心批评家让它闭嘴,这样你就能更轻松地继续推进自己的计划。这就好比一位滑雪选手在下坡滑行阶段,对一位站在旁边不断尖叫影响自己信心的观众大喊“闭嘴”一样。这位观众可能是善意的,他或许会说:“小心!你以前摔过跤。噢,注意那些小障碍。”如果这位选手转向那位为自己担心的观众,然后说:“你说得对,我应该极其小心。事实上,我想更安全些,我要脱掉滑板,坐缆车下山。谢谢。”你认为这种结果如何?

  对于自己支持的选手,每一个人都担心他们会摔倒。但是,比摔倒更糟糕的是因为恐惧和怀疑退出比赛。如果这位选手摔倒,然后继续比赛,我们仍然会敬佩他的运动精神;如果他因此放弃,估计没有人会敬佩他。任何一个希望实现自己目标的人都像滑雪选手一样,必须让恐惧和批评闭嘴,这样才有成功的机会。和滑雪选手一样,有时你必须告诉嗡嗡乱叫、动摇军心的内心批评家,请它闭嘴,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提示卡

  ●恐惧感就像你内心的交通协管员。它非常急切地想要保护你,所以,只要可能,它会让你永远待在人行道上,永远不能前进一步。

  ●自我怀疑是恐惧的最亲密朋友。内心的批评家总是提醒你过去失败的经历,以免你忘乎所以,干冒险的傻事。那些具有执行力精神的人并不是没有恐惧和怀疑,他们只是学会了不让它们大喊大叫。

  ●如果由于恐惧或者怀疑,你想放弃自己的理想,不要试图与自己理论或者争吵,你只需让自己疯狂起来。

  ●必要时,你应该像一位空手道高手那样对内心动摇军心的恐惧或怀疑痛打一番。当你对内心的恐惧怒目而视时,它就会像一条疯狂咆哮的恶犬受到痛击一样,夹着尾巴灰溜溜地跑掉。

  练习

  针对内心批评家的两条反击策略

  内心的批评家总是喜欢发出刺耳的质疑声,总是喜欢提醒你注意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你完全可以把它想象成校园里恃强凌弱的恶棍。它蹲在你脑海的黑暗角落,阴沉着脸,对你不断地奚落与挖苦。下面两个练习可以有效地帮助你不受这个讨厌鬼的影响,不会因为它的恐吓,你就一直蜷缩在安全的角落里,而是勇敢地面对质疑,继续奋力奔向自己的目标。

  策略1:反击

  和内心的恶棍进行辩论会是一场恶战,很容易演变为无意义的斗嘴。“我不是白痴。”“你是。”“不是。”“是。”失望与疲惫之余,你很可能打开娱乐频道,把音量开到最大,希望以此淹没恶棍没完没了的叫嚷。此时,对方便会拿出最后的撒手锏:“我早就告诉过你,你辩论不过我。”

  内心的批评家永远不会让你对辩论最后下结论。它就像我们熟悉的青蛙和蝎子的寓言故事,蝎子不断央求青蛙把它驮过河去,发誓绝对不会蜇它。但是,在过河的过程中,蝎子还是狠狠地蜇了青蛙一下,于是它们两个一起淹死了。弥留之际,青蛙哀嚎道:“你为什么蜇我?”蝎子在水中挣扎着说:“因为那是我的本性。”同样,内心批评家的本性就是不断地批评你。但是,你可以通过口头的大声呐喊让它闭嘴,甚至让它有点惊慌失措。这样,你就可以砰的一声将怀疑之门关闭,或者需要的时候,在气势上盖过它。

  实施反击绝对最好的策略是,当你听到内心的批评家宣布你没有能力实现自己的计划时,马上准备好自己的口号。或许,你已经有了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反击方式:“闭嘴,别跟我捣乱。”但是,如果你不是紧握双拳,双眼喷出怒火,牙齿咬得嘎吱响,准备给对方致命一击,请按下面两个步骤进行练习:

  1.●回想一下内心的批评家是如何不断奚落你的。典型的自我批评是如何产生怀疑和恐惧的?

  2.●不要向内心批评家屈服,你应该比它更疯狂。你可以想象一部电影、一本书,或者一首歌中某个意志坚定的人,他浑身是胆,毫无畏惧。这样,你就可以为自己定下完美的反击底线:“我今天要快乐。”你想象的这位主人公应该十分强悍,严肃,愤怒,不会向任何困难低头。此时,你必须充分展示自己的力量。在你与内心的怀疑摊牌时,你希望谁赢得胜利?将自己要说的话写下来,彻底击败希望阻碍你前进的怀疑和恐惧。

  策略2:揭下恶棍的面具

  对付内心批评家的另外一个方法就是揭下它的面具,认清它的真实面目。和所有恶棍一样,内心的批评家就像《绿野仙踪》中的奥兹女巫一样,外面戴着骇人的面具,实则非常懦弱无能。你应该拿起手电筒,仔仔细细地看看它,看看这个总是缠着你不放的讨厌鬼到底长得什么样。你可以赋予它一些具体的形象,这样你就会明白,它唯一的乐趣就是消灭你所有的乐趣。

  1.找一支笔,然后在下页给出的脸部轮廓上画出内心批评家的面容。尽你的最大可能,画这样一个人:他总认为自己是对的,你永远是错的;他总是不断地批评你,只看到你的缺点和短处。

  ●他的眼睛长得什么样?

  ●他的面部表情什么样?

  ●他的头发长得什么样?

  在气泡中写下内心批评家所说的话。在文字框中,写下你的战斗口号,用声音压倒这个恶棍。

  2.观看你画出的图片,回答下面这三个问题:

  ●这个批评家是否真的相信我能成功呢?

  是/不是

  ●这个批评家是否希望鼓励我进行尝试?

  是/不是

  ●这个批评家是否支持我追求目标的决定?

  是/不是

  3.每当听到内心发出怀疑的声音时,请你想象批评家的这副面容,然后告诉自己:“我不会听它的声音,即使我想做一些尝试,它也不同意。”

  

  反击____

  第十章 做善于分解目标的高效能人士

  如果你认为自己不能腾出时间,请牢记,每一个时间段的具体运用都是你选择的结果。重新详细审查评估一天中的各种活动安排,确定必须对哪些活动说“是”,对哪些活动说“不”。

  想法是有最佳有效期的。你可能认为,可以先将某个想法放进抽屉里安全地储存起来以备将来使用。但是,如果机会真的出现,当你拉开抽屉时,里面已经空空如也。你认为那个想法会一直等着被你启用,实际上很早以前它就已经像水蒸气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想法就像一堆内燃的灰烬一样,对着它吹一口气,它就会变得红彤彤的,准备更大规模地燃烧;如果对它置之不理,火星就会一点点地熄灭。你可能不同意这种说法:“等等,世界上很多人终生都在规划自己的梦想。有人希望环球旅行,有人希望写作一部戏剧。最后,当他们终于实施时,已经九十多岁了,不是吗?”首先,这些人总是对着自己的那团火吹气,所以他们的希望之火永远不会熄灭。他们一直不断地进行研究、规划,并不断完善自己的技能。其次,如果他们的工作速度更快一些,他们的环球旅行可能不止一次,或者写出的戏剧可能多达十几部。所以,虽然他们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但是不一定是值得你效仿的最佳榜样。

  行星和恒星排成一条线的天文现象十分罕见,同样,你总能找到大段业余时间的概率也是微乎其微。你总是能为自己找到理由,说下一年或者下个十年更适合实现自己的想法。

  实际把握是一件很难捉摸的事情。从十岁到二十一岁这段时间很漫长,然而可以决定人的一生。对于一个二十一岁的人来说,他十岁的生日根本不像发生在昨天那么真切。对于一个十岁的小孩来说,从今年的冬天到明年的冬天并不是仅仅几个月那么简单。对于成年人来说一晃而过的一段时间,在孩子们看来可能相当于十二个月那样漫长。但是,随着我们的年龄越来越大,就会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这是活生生的现实。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们对时间的感受也会发生变化。因为从数学角度来讲,每一年都是人生蛋糕的一部分,拿走一片,剩下的就少一部分。对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他已经生活了3650天,一年是他一生的十分之一。对于一个五十岁的人来说,他已经生活了18250天,一年只是他一生的百分之二而已。

  一天天,一月月,时间飞速流逝,我们就像站在高速移动的人行道上前进一样。如果你不马上执行实施自己的想法,当你的生活仅仅往前移动了百分之二以后,那个想法已经离你很远很远。

  时钟一刻不停地嘀嗒前行。互联网上有人设计出了一个死亡时钟,它利用几个因素计算出你的死亡时间,告诉你什么时候就不得不从“地球旅馆”结账走人。也就是说,这个时钟正在一刻不停地计算着你还剩多少秒就必须办离店手续了。如果在你面前摆上一块生命终结的巨大倒计时牌,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你一定会跳起来,抓紧时间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哪怕是千百件也在所不惜。

  不能浪费生命并不是催促我们今天就行动起来,朝心中的目标努力的唯一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如果我们不尽快实施这些想法,它们很快就会变质,失去有效价值。当想法之火的热量慢慢散失,它的能量也会越来越弱,最后变得没有一丝生机。当年,我的男朋友和姐姐的男朋友相继与我们中断了关系,我们两个都很痛苦。为了安抚受伤的心灵,我们开始一起写一本书,讨论如何才能避免与男朋友分手。开始时,我们豪情万丈,洋洋洒洒地叙述如何修复那些有眼无珠的笨蛋给我们留下的创伤。后来,其他活动打断了我们的写作计划。几个大馅饼从天而降,我们赶紧抓了两个,写作工作就这样搁置起来了。直到多年以后,我们才有了一点空闲时间。不过,此时我们对那些躺在抽屉里睡大觉的想法已经没有了兴趣,我们要做更加新鲜的东西。

  在我和姐姐写作那本书的过程中,似乎每一章都充满了令人兴奋的火花,激励着我们不断写下去。似乎每一件事都给了我们灵感。杂货店的明信片可能让我们产生新的想法,便当场改写某些浪漫情节。我们可能把“我爱你胜过爱任何东西”改写为“我爱你胜过……哦,胜过该死的头痛”。我们会把收音机中听到的歌词“我不能忘记你”改写成“我不能忘记你还欠我220块钱”。可以说,当时是文思如泉涌,妙笔生花。我们写作的热情也越来越浓厚。

  但是,当我们完全停止那本书的写作后,再也没有进行过类似的创作思考。我们注意的焦点也发生了变化。我们觉得太忙了,再也腾不出时间。过了很久,当我们再想继续写作时,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写作的动力。如果我们一直呵护自己的写作之火,每天腾出一小时或者一周腾出一天时间处理相关问题,或许现在我们已经推出了一本优秀著作,帮助失恋的人们尽快修复破碎的心灵。

  中止计划后之所以很难继续实施,是因为已经时过境迁,你的心情发生了改变。但是,你用塑料布包裹得严严实实并安安稳稳摆放在书架顶上的想法却没有和你一起变化。姐姐和我都度过了那段伤心的经历,我们已经有了新的生活,从心底根本不想回到过去。事实上,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已经重新改写了自己的历史。所以,多年以后,我们会相信自己已经抛弃了那些荒谬可笑的念头。如果当时我们继续坚持那本书的写作,很有可能完整地记录那种又苦又甜的疗伤经历。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多年后,当我们拂去手稿上面厚厚的尘土,心中再也找不到与之相通的任何情感了。

  ●用经历一点点完善你的想法

  没有了持续关注,你的想法就会失去生命力,犹如停止给鲜花浇水,它就会慢慢枯萎是一个道理。但是,目前你的确太忙,根本没有时间考虑这项计划,是不是?哈,是啊,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所有时间都已经安排得满满的,你有什么办法?你需要处理的工作实在太多了,一天到晚忙得团团转,恨不得吃一个鸡蛋沙拉三明治的时间都没有,哪里还有闲心完善构思原来的想法。或许,你的现实情况的确如此,但是现实是可以改变的。

  有一点我们都同意,如果某件事足够重要,我们总会为它挤出时间。如果我们的工作要求我们必须在业余时间参加某个培训课程,通过一系列考试,我们总会想方设法做到。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孩子是第二个马友友,那你肯定可以挤出时间开车送他去参加大提琴培训课程以及无数个音乐比赛。

  其实,一天之中,我们每分每秒都在选择,以便更好地利用我们的时间。下面这个问题将决定你计划的生死存亡:你是否愿意做出某种选择,为你的计划腾出一些时间?请你只回答“是”或者“不是”。“现在不行”等于“不是”。“我会,但是要到明年”也等于“不是”。

  具有执行力精神的人知道,如果现在不做选择,那你就再也没有选择的机会了。因为,这就是选择的本质。要么实施你的计划,要么彻底放弃。通常,你很难重新实施中止的计划,因为任何时候你总会面对更重要的工作。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想法也会慢慢衰老。一个衰老的想法就像一时的强烈情感,一段时间以后,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几年之后,当你再次想到这个想法时,你很可能已经记不得为什么当初对它那样狂热,那样神魂颠倒了。你可能不再相信原来让你热血沸腾的小小火花,也不记得当时自己的未来期望。但是,如果你一直陪伴着自己的想法,它的具体细节和观点也会一直陪伴你的左右。

  人们之所以不愿意一直坚守某个想法,是因为他们担心这个想法会耗费太多时间才能变为现实。在布鲁塞尔的一个繁忙的小咖啡馆里,当我正在吃当地著名的法式薯条时,偷听到了一位女士和自己年老妈妈之间的一场争论。这个女士希望将来做一个药剂师,所以需要决定是否应该回学校继续学习。

  “这是一个不错的职业,”妈妈说,“你会喜欢的。做护士总让你不开心。”

  “但是,妈妈,”女儿说,“这个想法有点疯狂。你有没有想过,为此我必须学习四年?我毕业时,都四十二岁了。”

  “但是,玛宣妮,”妈妈说,“四年之后,不论你是不是药剂师,你都会四十二岁。为什么不选择既是四十二岁又是药剂师,而不是仅仅四十二岁,但仍然生活在不快乐之中呢?”

  “她说得对。”我不禁脱口而出。那位妈妈转过头来,冲我笑了笑。很快,我们便成了朋友,她的女儿也最终决定回学校继续学习。

  不论我们决定如何利用时间,它都会按照自己固有的速度前进。所以,我们确实应该利用时间完成自己的心愿。

  个人备忘录

  ●宿命主义者会说,如果你不重新实施自己搁置的计划,那也是上天的安排。这只是安慰人的一种手段而已,好让那些没有执行力的人心里感到好受一些。我们没有理由说,我们之所以没有执行实施某个出色想法,是因为它根本没有价值。你的想法之所以没有实现,是因为你的注意力受到了干扰,转移到了其他地方,最后你发现自己的心态也变了。当然,你可以说是你自己决定不实施某个计划的,但这并不是说,这个计划一定没有意义,不会让你的生活更加快乐。

  ●分析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

  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或者培训课程可以说汗牛充栋,成百上千。这些资料我几乎都读过,并参加过十几次这方面的研讨班。但是,我一直没有找到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我的一些客户使用的方法是将时间划分成十到十五分钟的小片段,然后安排使用。艾利斯是我指导的一个客户,她利用中午吃饭休息的时间在自己的隔断工作区写作自己的小说,每周五个工作日她都坚持这样做。她可以毫无障碍地从工作状态转移到小说写作状态,然后又从小说写作状态转移到工作状态。我非常羡慕她的这一能力,就像打乒乓球一样,状态转换自如。我还有一位客户,希望参加马拉松比赛。她接受了我的建议,每天早晨四点十五起床,锻炼到七点钟。然后,叫醒孩子,准备上班。按照这一计划,她一直坚持了两年,然后成功参加了波士顿马拉松比赛。换了我,估计一星期也坚持不了。

  我向客户推荐的每一个时间管理方法都亲自尝试过。将自己的工作分一部分给别人做,晚睡早起,制订日、周、月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时限等,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时间管理策略。它们可能适合你,但是不适合我。我唯一发现有效的方法就是向自己提两个问题:我对哪些安排应该说“是”?我对哪些安排应该说“不”?

  通过回答这两个问题,你就不必像转笼中的小白鼠一样一刻不停地旋转,可以更容易地确定如何更有意义地安排自己有限的时间。如何安排让你更加快乐,让每一天更有意义?一位同事可能正为家里最近装修出现财政危机感到苦恼,他希望和你一起吃午饭向你倾诉,如果你对这种选择说“是”,就意味着你对实施计划说“不”,并可能耽误一小时时间;对完成一篇文章说“是”,就意味着对每隔五分钟检查一次邮件并回复说“不”。

  如果你认为自己追求的计划是有价值的,那就按微观计划执行(见本章末尾),确定自己应该具体实施哪些工作。将自己内心的理想主义抛在一边,现实地安排日计划和周计划。如果你确实没法早起,当闹钟在早晨五点响起时,你就会不断地按下懒睡按钮,让闹钟过一会儿再叫你。这样,到七点时,你会从床上爬起来,头痛欲裂,因为在过去的两小时中,每隔十分钟闹钟就会响一次。此外,因为不能按时起床执行自己的计划,你的内心也会十分内疚。对睡眠说“是”,就是对闹钟打扰自己说“不”。此时,你可以每天上午十点抽出半小时执行计划,或者一周之中抽出三天在午饭时间执行计划,或者在周末设定一段雷打不动的时间。

  对于那些时间排得很满的人来说,关键的是在确定的日期内分配执行计划的具体时间,而不是等着奇迹出现。事实上,时间表上出现空闲时间是不可能的。只要你发现有一段空闲时间,马上就会出现一个需要安排的任务。需求就像打地鼠游戏一样,你打下一个,又会有十个钻出来。但是,如果你安排的计划执行时间像看牙医一样不容更改,就一定能取得明显进步。

  ●不要购买候补机票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将自己的计划和追求放在次要位置,而且同时还照顾着他人的需求。这种做法就像我们买到的是候补机票,同时还要确保所有人先于我们登机,并让他们愿意坐哪儿就坐哪儿一样。

  很多时候,我们对别人的要求考虑得十分周到,但是对于自己的需求则置之不管。大多数人认为,我们之所以将他人的利益放在我们的利益之前,唯一的原因是我们非常无私。当我们牺牲自己满足家人、朋友、工作的要求和需求时,谁能说我们不是无私的呢?但是,如果我们多喝几杯龙舌兰酒之后再谈论这个问题时,我们给出的解释可能又是另外的版本。因为替他人安排生活计划比为自己安排来得更容易,危险性更小。

  当然,帮助别人实现他们的目标是值得赞扬的行为。但是,如果这种行为只是意味着我们站在看台上看着别人奋斗,那只能祝愿大家都满足自己的愿望吧。至少,当我们支持的人登台领奖时,我们会想到他们要感激我们的帮助。但是,对于这个情况还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另外一种同样重要的人白白浪费了珍贵的时间,这些人就是我们自己。而且,这样坚持多年以后,我们常常从最初的慷慨大方转变为一种微微略带忌恨的情绪。

  和大多数人的认识相反,照顾他人的利益不一定非要牺牲自己的利益。事实上,让自己的个人追求享有一点优先权最终会给你周围的人带来更大的利益。当他们调整自己的工作安排以适应你的计划实施要求时,他们总能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有办法,解决问题满足自己需求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当我们意外踩到硬东西但是周围没有人时,我们就不会过多抱怨,因为没有人倾听;同样,如果你不是随叫随到,人们就会减少呼叫你的次数,从而变得越来越独立,结果照样还是做得不错。

  个人备忘录

  ●不要对别人说,因为他们占用你的时间,所以你的追求没有实现。没人有义务承担你失败的责任。不要指望他人向你道歉或者表示同情,你应该好好总结一下经验教训,然后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那些受你责备的人可能告诉你,他们的一些朋友同样工作很繁忙,但是人家还是想方设法获得了成功。他们可能这样反驳你:“没人让你当烈士。”而且,你在内心不得不承认,他们说的是对的,这犹如在自己的伤口上又撒了一大把盐。

  那些具有执行力精神的人认为,对于某些日常琐事或者要求,你应该说“不”,这样你才能对安排计划时间说“是”。每天都要出现的要求或者需求,就像大海的波浪一样,永远不会消失,所以有时你应该从水中走出来,给自己的个人计划提供一些时间。

  每天很少的几十分钟或者一两个小时累积起来就可以改变你的生活。你的人生和你的时间是一体的,是统一的。所以,你应该小心呵护、认真规划和利用自己的时间。如果你想实施自己的一个想法,从现在开始就应该给它腾出时间,因为高品质人生就是由一点一滴有意义的片刻组成的。

  提示卡

  ●现实中,永远没有执行计划的理想时间,你不能暂时中止执行你的计划,因为如果长时间不予理睬,任何想法都会过时失效。

  ●如果目前不能实施计划的某个重要方面,应该为自己定下一个明确的实施时限。同时,要不断完善计划的各个方面。

  ●当我们与牙医约好了看病时间后,我们就不得不严格履行;同样,对于自己的计划实施,我们也要制订类似的时间安排。

  ●如果你认为自己不能腾出时间,请牢记,每一个时间段的具体运用都是你选择的结果。重新详细审查、评估一天中的各种活动安排,确定必须对哪些活动说“是”,对哪些活动说“不”。

  练习

  微观步骤计划:少即是多

  什么是微观步骤?

  微观步骤计划(MSP)模板对你实现目标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MSP并非告诉你在一个确定时间段内应该做什么,而是通过对众多现实时间需求进行客观分析,确定应该追求哪些目标。

  你的期望值越低,成就显得越大。如果你确定的目标很小,而且描述明确,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然后顺利地进入下一阶段。如果你确定的目标越大,而且描述越模糊,那么执行起来就越不容易具备足够的时间、精力和热情。

  此外,如果计划没有细分成微观活动,就好像你希望自己动手为孩子们建造一座树上小屋,但当你打开组装包以后,发现没有操作手册一样。虽然你的脑海之中有一个总体计划,但是不清楚具体部件应该放在哪里,也不知道如何放。结果,你原本认为非常容易的事情,现在变成了很大的难题。

  考虑要细致,非常细致

  人们制订计划时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思考范围太大。他们只是把自己的行动计划划分成少数几个主要任务,根本没有考虑其中的微观步骤,所以实际执行起来,他们也就不知道如何从一个具体环节进入下一个具体环节。于是,他们的工作计划很可能从设计网站文本一下子跳跃到联系四十个潜在客户,中间一点儿过渡工作都没有。这并不是真正的计划,而是一个过于简单的、导致自我失败的路线图,在它的指引下,你哪里都去不了。

  一个优秀的计划应该将主要任务分解为很多小型组件。确定一个具体的阶段性目标,然后逆向思考,分析需要进行哪些活动才能实现这个短期目标。

  例如,我的阶段性目标是联系四十个潜在客户。从微观活动角度来看,我会问自己:“我需要做哪些工作才能顺利联系到这些潜在客户呢?”

  微观步骤1:我必须实施必要的网络资源搜索和分析,编写四十个联系对象的名单,列明他们的电子邮件地址和电话号码。

  微观步骤2:我必须起草一个自我介绍,以便将来向这些客户发电子邮件时使用。对于那些我需要电话联系的客户,我也必须编写一个宣传草稿,以便对方不接电话时,我可以按草稿给他们语音留言。

  微观步骤3:我必须留出时间发送电子邮件或者打电话与潜在客户联系。

  微观步骤4:对于那些我第一次与之联系之后没有回复的客户,我需要起草第二份宣传材料。

  考虑要务实,非常务实

  一个确保成功的计划需要考虑整个过程的每一个微观步骤,多么小都无所谓,充分分析它们的时间要求和工作要求。如此,MSP计划就与普通的计划工具明显区分开来,它促使你以务实的态度预测每一个具体工作需要多少时间,并确定自己完成活动的具体日期和时间。这样,你对计划活动的时间安排就像与按摩师约定的一系列治疗时间一样不可动摇。

  如果你想在本周或者本月“某个时间”去看医生,尽管你可能很想实施这个行为,但是真正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你的工作十分繁忙,所以“某个时间”实际就是没有时间。当你约定了一个时间,就像签署了一项协议一样。你或者如实履行,或者进行必要的调整,为它重新安排时间。第三种做法是,你拿过自己的日程表,注意到自己的预约,但是选择了放弃不做。然而,这种情况与一周工作特别繁忙因而忘记了原来的计划安排有着本质区别。故意忽略自己安排的工作是一种有意识的决定,是故意不履行你与自己签署的协议。它迫使你思考,你现在的选择比原来的计划更加重要。然而,完全忘记自己原来的计划,根本没有注意到自己原来所做的选择,则是一种缺乏正确意识的表现。

  一个计划与乐观主义没有任何关系。为了有效地安排时间,你必须极为务实客观。MSP计划中的“是”与“不”的选择说明你有很多需要做的事情,所以你需要预先确定对哪些干扰正常工作的事件说“不”,对哪些说“是”。通过认真决策如何正确利用自己的时间,你就能有效地控制计划实施。

  对于“编制网站内容”这个阶段性目标,你的MSP计划可以做如下安排:

  阶段性目标:编制网站内容

  

  ●一次制订一项MSP计划

  任何一项计划都会遭到的一个威胁是:面对计划,我们就像站在珠穆朗玛峰山脚一样畏惧,不知道怎么才能最终爬到山顶。整个计划似乎过于艰难,几乎是无法实现的。此时,我们可以向长跑运动员或者越野自行车赛选手学习,他们只是想着如何抵达下一个阶段性目标,而不是一心想着撞线的那一时刻。

  如果我们进入大学学习的第一天,学校就把四年中我们将要学习的所有课本交给我们,列举我们将要撰写的所有论文和作业,应付所有考试需要记忆的资料,每个人都会被吓倒,马上打算退学。同样道理,如果有人将三年内要洗的衣物堆在你的脚下,然后指指洗衣机让你开始工作,你也会有相同的畏惧心理。

  其实,实施任何一项计划并不比我们生活中处理其他工作困难多少。实施计划的方法与我们处理大部分日常工作所采取的策略是一样的:我们首先需要确定的是,当前一刻需要做哪些工作。然后,具体实施。每次,只针对一项阶段性目标确定一个微观步骤计划。当我们实现了这个阶段性目标,再制订下一个微观目标计划并具体实现。这是我们攀登任何一座高山所需遵循的唯一正确方式。

  第十一章 如何在疲乏中保持战斗力

  精力不足的人很喜欢《龟兔赛跑》的后半部分,当那些超级能人站在半路手舞足蹈时,他们已经绝尘而去。当然,绝尘而去是他们的愿望,实际上他们的速度实在太慢,“奔跑”的脚步根本掀不起一丝尘土。

  玛莎称自己是一只大树懒,然而,她仍然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任何希望实现自己目标的人,都可以在自己面前挂一幅玛莎的肖像画:她总是懒洋洋地斜靠在长沙发上,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如果你想鼓励自己,可能没有比这个方法更有效的了。

  玛莎稍微做一点事就会感到疲惫不堪,但是辞掉专职营销工作以后,她仍然成功地创办了自己的网络顾问公司。所以,如果任何人希望实现自己的抱负,都可以从玛莎身上获得鼓舞,满怀信心地开展工作。

  第一次见到玛莎时,我与你的想法完全一样。她总是慢条斯理而又有条不紊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她无须处理杂七杂八的家务事。作为母亲,如果员工一天不喊她两次,她是不会出门来办公室的;作为老板,她生命的唯一目标就是把自己的工作都交给下属来做。但是,玛莎却是精力不足人士的守护神,因为她必须承担类似的压力。

  对于那些在追求目标过程中特别容易疲劳的人来说,玛莎可谓是一个奇迹。她赖以成功的力量之源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只不过很多人没有执行力罢了。玛莎曾经有过失望,但是失望反而给了她巨大的动力,让她采取行动改善现状,尽管她的行动有些迟缓,但是并不妨碍她的进步。

  玛莎不喜欢公司生活,当她遥望未来时,看到的更多是失望。于是,她开始通过网络在晚上学习网页设计。在学习新技能、尝试推广业务的过程中,她很少处理家务,家里比以前显得更加凌乱。但是,她家里的每一个人,还有她养的鱼都活了下来。

  五年后,玛莎家里的整洁情况还是没有明显改善,而且工作过程中玛莎仍然常常打盹。但是,现在她开始制订自己的工作计划,而且为可以自由控制时间而感到欣喜若狂。

  对于那些精力不足的人来说,与玛莎待在一起会给他们更大的激励作用。现实中确实存在着一些精力极为旺盛的人,他们举办成功的家庭美食聚餐会,在舞厅可以独占鳌头,在筹集资金方面又是一把好手,而且所有这些都不会影响他们个人事业的迅速发展。与这些人相比,那些精力不济的人常常自惭形秽,恨不能赶紧躲回家里,猫在床上不敢出门,修炼二十年再到社会上混。然而,玛莎不是这样,虽然十分懒散、能力不佳,但是她仍然生活得有声有色,所以不免会受到普通人的敬佩与效仿。

  玛莎的经历说明,为了坚持执行自己的目标计划,你不一定必须是一个精力十分旺盛的人。我曾经采访过几十个精力不足的人,但是他们都很出色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那么,他们是不是注射了咖啡因,吃了安非他命,还是经常吸纯氧?没有,至少我采访的人没有一个承认。相反,他们大都牢记着龟兔赛跑的教训,并从中获得鼓舞。和乌龟一样,他们按照自己个人的节奏安排工作,从沙发到计算机,从计算机到床都是慢慢悠悠地移动,但是工作却是一直不断向前的。

  在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中,速度极快的兔子不一会儿就将乌龟远远地甩在了后边。于是,它骄傲起来,竟然停下睡起觉来。直到乌龟爬过终点,兔子还在半途呼呼大睡。精力不足的人很喜欢这个寓言的后半部分,当那些超级能人站在半路手舞足蹈时,他们已经绝尘而去。当然,绝尘而去是他们的愿望,实际上他们的速度实在太慢,“奔跑”的脚步根本掀不起一丝尘土。那么,他们又会想,让这些人狂欢去吧,当他们四周撒满糖果纸或者泡沫塑料咖啡杯时,自己已经抵达终点了。不过,可惜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精力旺盛的人是不会老打瞌睡的。然而,反过来说,贯彻执行力精神也并非一场赛跑。

  在一场网络讨论中,著名脱口秀女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回忆了自己刚刚主持节目时的经历。当时有人问她,与著名主持人相比,她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进步情况的。她一直拒绝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我们在不同的赛场上奔跑。”奥普拉认识到,如果总是和别人比较,会使自己失去前进的动力。

  精神理疗学家米洛·柯什鲍姆(Mira Kirshenbaum)在自己的著作《情感能量因素》(The Emotional Energy Factor)中指出,身体能量对个人热情的影响最高只能达到30%,而情感因素却占70%。她认为,如果你感到热情耗尽,并不是因为你天生拥有一个过小的“油箱”,而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例如离婚、过于繁重的工作,甚至负罪感,使你的“油箱”漏油了。当然,人们都会想办法修补油箱的漏洞。但是,在此期间,如果你必须继续实施一个计划,你该怎么办?那些具有执行力精神的人会从小处着眼,从非常非常小的细节入手。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间,从古代哲学家到今天的励志演说家都提出了极为相似的说法。多少年来,这些伟人一直站在山顶上向我们喊:“如果你的力量不够,那么也要坚持每天往前迈进一小步。”

  或许,你觉得你比那些圣人更聪明,并顽固地认为每天往前挪一小步,什么目标也实现不了。你认为自己太忙,每天都筋疲力尽,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强迫自己再做其他的事情。但是,无可争辩的科学原理证明,你是完全错误的。

  ●无可争辩的牛顿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任何一个作用力都会产生一个反作用力。”换言之,如果你做某件事,虽然这件事可能没有大价值,但是都会导致另外一个事情的发生。相反,如果你什么事都不做,牛顿惯性定律就会起作用,即如果没有任何形式的相互作用,所有事物都会保持原来的状态——保持静止,或者以原有速度继续向前运动,而且运动方向也不会改变。

  当然,做得越多,效果越好。如果一天或者一周之中你完成了十件事,比你在同一时间只做了一件事更令人满意。但是,对于那些工作千头万绪、每天都累得筋疲力尽的人来说,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再多做十件事根本是不现实的。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每次只做一点点工作就相当不错了。

  迈克拥有一家德国食品进口公司,他的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他是一个单亲爸爸,原来从事无线电设备推销工作。每天下班回家,他都已经极度疲惫。然而,他仍然利用剩余的所有力气为孩子们做好饭,辅导他们的功课,带着儿子去打曲棍球,回家还要洗衣服。他非常渴望在网上发展自己的德国食品进口业务,这样他就可以在家里处理有关业务。但是,每天操持完家务后,他已经极度疲倦,无力再干别的工作,坐在电视前面不一会儿便会酣然入睡。多少个晚上,他都在沙发上入睡,然后一觉睡到大天亮。

  我们一起为他制订了一个计划。当他在电视前观看午夜体育节目时,可以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搜索他所需要的食品进口信息,包括干货、供应商、运输价格、规章制度、商品标签,等等。我们的约定是,如果他不愿意,可以不阅读网站内容。他只需浏览一下,分析这些网站是否与他的业务有关,或者只是把网站加入收藏夹。为了尽可能降低这个工作的难度,我们商定,当电视体育节目结束时,他就关闭电脑,即使还没有找到任何有用的信息也没有关系。

  当迈克开始网络搜索以后,有趣的事情发生了。他开始获得了一点点热情,内心也增加了一些难得的动力。后来,在白天吃午饭时,他还会抽空查看自己收藏的网站。一天晚上,他不仅收藏了一个网站,甚至当主持人在评论橄榄球赛得分时,他一直阅读到了网站的联系方式部分,并给对方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对方回复的电子邮件提醒他,如果他希望在自己的地下室储存干货商品,就应该给市政府打电话,了解有关规定情况。市政府告诉他在什么地方可以下载表格,于是他照做了。一周以后,当体育节目主持人在评论足球比赛时,他则把表格填好了。

  四个月后,当体育节目结束后,迈克到eBay网登记了标签机购买信息,这是他开展业务所必需的。五个月后,他将每个午餐时间都用到了这个业务上,而原来他喜欢的电视体育节目已经成了影响他工作的噪声。二十个月后,他的德国食品进口电子商务开始运营。

  ●微观行动引发连锁反应

  即使最小的行动都包含着能量,物理学家们将之称为力量,它会引发另外一个行动或者另外一个反应。对于了解这一规律的人们来说,这算不上什么新闻。过去,我常常在清晨与一些志同道合者去健身房健身,他们和我一样不喜欢迎接朝阳,即使问他们一百万次,他们也会说自己还是更喜欢在家里睡大觉。每个人都是很勉强地走上跑步机,最后弄得筋疲力尽,汗流浃背,浑身瘫软,或者像一位同伴经常说的那样:“要死了,真的要死了。”每天,我们都会说,我们再也不能坚持了,三分钟都坚持不了了。然而,我们最后发现,自己都跑了二十分钟以上。一旦我们进入锻炼状态,我们的能量就奇迹般地得到了增加。

  那些没有旺盛精力,但是有执行力精神的人都表示,有两项认识就像两只大手一样一直放在他们的后背,推着他们不断前行:

  1.能量创造能量。即使一点小小的行动都能释放出一种潜能,而这种能量是他们以前从来没有意识到的。如此,自己的前进动力不断累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能量越来越大。

  2.一点点成功的想象就可以让你力量倍增。想象一下你实现目标的情景,那种感觉就像打了一针兴奋剂一样让人充满干劲。

  很久以来,充分利用想象激励自己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实现成功的秘诀。这个理论认为,当你在脑海中清晰地描述自己实现目标的情况时,你的潜意识就与你的规划意识一起工作,导致目标的真正实现。

  当我刚刚学会开车时,我的教练告诉我,要用眼来驾驶,不要用手。他说:“看着你想去的地方,你的手自然就会转动方向盘,车子就会开向那个地方。”意念想象也是这个原理。陈述你想要实现的目标,用你的意识之眼去看它,让自己相信那个目标已经实现,于是你的创造意识就会激励你,采取必要的行动去真正实现它。这种尝试变为现实的技巧被很多最佳状态指导专家使用,尤其在比赛之前用在运动员身上。同样,那些具有执行力精神的人也利用这种策略。

  我有一个客户叫杰玛,她在电视台工作,压力很大,家里对她抱有很大期望。但是,她希望自己除了读书以外,什么都不干。然后,令她惊讶的是,她竟然把房子整理得井井有条,然后将所有墙壁重新粉刷了一遍。不过,她在脑海中一直希望将自己的家变成一个非常放松的环境,就像一个高雅精品酒店的套间一样。心中的这一形象一直激励着她,于是她便制订了详细的计划,着手改变自己室内的设计。改造前,她的起居室就像一个拥挤不堪的书店一样,卧室则像路边的旧货店。在实施改造的初期,她每个星期六早晨挑选五本书,然后捐献给图书馆,其他什么活动都没有做。

  第五个星期六时,她动员全家帮助她把各种旧书放进箱子里,然后用车运走。第六个星期六时,她在自己汽车的后备厢里装满了一袋又一袋杂志、画框、台灯、开水瓶、茶壶、衣服、鞋子……开车转了两三周以后,她还是没有处理掉后备厢里的东西,于是她干脆把东西捐给了一个慈善组织。现在,杰玛告诉我,她的咖啡桌上除了一根蜡烛以外,什么都没有了。

  个人备忘录

  ●大约有一半的时间,我们都是通过心理暗示的方法让自己疲惫不堪的。请你做下面这个试验:走进堆满文件的办公室,坐在电脑前面,面对百分之九十五还没有阅读的电子邮件,然后告诉自己:“天哪,我太累了。我都站不起来了。”告诉自己很困,非常困。或者,每次当一个人问你感觉如何时,你都告诉他,你太累了,已经筋疲力尽了。这样,当你晚上回到家后,你就真的非常累,连刷牙的力气都没有了。通常,我们对消极思维的反抗力度不是很强烈,于是这些思想便会轻而易举地影响我们。同时,一个积极思想则必须经过很长时间的考验,才能为我们所接受。然而,如果你一直告诉自己“我感觉真的不错”,你就会感觉越来越好,甚至有几分神采飞扬。至少,比你每天告诉自己十遍“筋疲力尽”的效果要好得多。

  事实上,我们希望自己有多精神饱满,我们就会真的充满力量。我们的思想很容易受我们听到的东西的影响。如果我们熬了一个通宵,然而同事却告诉我们,说我们看上去神采奕奕,那么我们就会越发充满干劲。相反,如果一个同事很惊讶地说:“你的样子很憔悴,应该好好休息一段时间才行。”此时,我们原来高昂的情绪就会大受影响。在这种心理暗示的作用下,我们就会真的感到十分疲惫。为了保证自己的旺盛精力,要让那些总是说我们很累、脸色很苍白、无精打采、非常憔悴的人闭嘴。你可以试试这个方法:“不要担心,状态不佳的不只我一个。这里的灯光效果不好,每一个人脸色都有点憔悴。”

  如果你很容易被日常事务搞得筋疲力尽,通过设定尽可能容易实施的小计划,保证自己顺利执行每一个具体环节,是实现目标计划的唯一正确的做法。但是,无论你的微观计划如何有效,如何切实可行,如果你不具体实施,它们是不会自行实现的。

  通常,当人们采取微观步骤前进时,他们会向自己许诺小小的回报,届时会休息一下,犒劳犒劳自己。你可以迫使自己努力工作三十分钟,然后花五分钟的时间到咖啡馆喝一杯双份巧克力咖啡,带上几份冰激凌,继续上路。

  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一段时间以后,胡萝卜形式的奖励政策便会失效。这是因为,你认为那一点点奖赏与自己付出的辛苦劳动不成比例。当然,大约在最初一周,你渴望积极工作,证明自己没有白白吃光杯中的冰激凌。然而,到了第十四天,你已经吃够了冰激凌,对于整个的奖励制度也不再感兴趣。

  ●不要让缺乏精力和抱负影响前进的脚步

  在某个合适的时候,你会向自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是不是真想实施自己的这个想法?”如果你给出了肯定的回答,那么下一个问题就会接踵而至:“我是不是真的想采取步骤实施自己的这个想法?”如果你回答“是的,我想”,那么这个讨论便结束了。你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决定。一旦你得出了结论,就不要一遍又一遍地被这些问题纠缠。那些具有执行力精神的人认为,一旦下定决心实施某个想法,就不要总是考问自己是否愿意为之采取行动。

  一位很有竞争实力的帆船运动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体力不支时如何做到坚持不懈。除非患了感冒,否则埃文会天天清晨来到湖上训练,每周七天从不间断。他总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无论前一天晚上多晚睡觉,无论自己是不是头疼,无论双手是否满是血泡,无论上午是否还有重要的商务活动,他一直雷打不动地坚持训练。他说:“如果每天早晨我都询问自己,是不是愿意起床,是不是愿意去训练,大概每周我去湖上训练的次数不会超过两次。但是,在加入帆船俱乐部之前,我已经询问了自己是不是愿意每天很早起床训练。那才是我询问这个问题的时间,那才是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时间,也只有那时我才会得出结论。之后,我便停止不断询问这个问题,不让它无数次地折磨我。”

  几十年前,早在耐克公司推出“Just Do It”口号之前,一群专业芭蕾舞演员就一直用这个口号激励自己,每天风雨无阻地来到排练场训练,尽管他们的身体十分疼痛,脚上也全是血泡。一位演员说:“我们就是要训练。我们不会停下来询问自己,今天训练是不是合适。如果舞蹈演员们每天都询问自己这个问题,他们永远不会迎来首演之夜的辉煌与成就。”

  一旦你决心贯彻执行自己的微观步骤计划,就不要总是询问自己是不是有足够的精力完成每一天的工作。你只需按计划采取行动,即使工作过程中哈欠连天也无所顾忌。这样,你的斗志才不会泯灭,才能履行自己的承诺,而不是让那些烦人的问题不断地纠缠自己,又因为不能履行承诺而备感惭愧。

  提示卡

  ●确保执行力无须精力多么旺盛,科学研究表明,即使最小规模的行动也会产生效果,确保你不断进步。

  ●每次只走一小步,不断坚持下去,目标就一定会实现。因为贯彻执行力并不是赛跑,花多少时间实现目标并不重要。

  ●为了确保自己不断前行,当你感到疲惫不堪、脚步沉重时,应该充分想象目标实现后的快乐和成就感,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你的斗志。

  ●当你决定追求一个目标时,不要总是询问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完成。当你决心贯彻执行这一想法时,你已经圆满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练习

  丢石头——保持旺盛精力的最新法门

  实际上,保持旺盛精力没有多么困难,至少不像很多杂志文章所宣传的那样复杂。这个问题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吃好,睡好,不过度劳累,每天坚持锻炼。如果这样,还很困难吗?一点也不,你整天就像生活在温泉度假村一样精神抖擞。如果你没有执行这一原则,你可能会觉得十分疲惫,工作一天之后可能胡乱吃点西班牙海鲜饭了事,早晨也不可能从床上一跃而起,参加清晨的瑜伽训练班。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必须消耗能量才能获得能量,精力永远用不完的人是不存在的。

  值得庆幸的是,有一种保存能量的练习方法,让你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沙发上就能完成。我把这种练习方法称为“丢石头体能训练法”。这一方法的理论基础是,愉快的工作和人际交往可以让你充满热情与动力,然而那些枯燥乏味的任务和人事活动则会让你身心疲惫。如果我们能将所有烦心的工作和人事活动都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消除,那该多好啊。但是,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不过,你完全可以对不愉快的人和事进行转换,让它们变成中性的东西,避免给你带来不好的影响。

  当你将不愉快的活动中性化以后,它们就不会消耗你的能量储备。这些工作或者人际交往对你失去了影响力,你不再感到愤怒、痛苦、压抑。如此,一项令人生畏的活动就像阴雨连绵时你到自助加油站给汽车加油一样。虽然你不喜欢这样做,但是毕竟不会让你感到身心俱疲。

  丢石头体能训练法通过六个简单易行的步骤,确保你精神饱满,神采飞扬。

  步骤1:让自己感到舒适。为此,你可以任意选择自己满意的地点、时间和方式。

  步骤2:将普通工作日当中所有让你感到疲惫的工作和交际活动列举出来。

  步骤3:将这些令你畏惧的活动想象成一块块沉重的石头,一直装在背包里让你背着到处跑。现在,你已经极度疲惫,几乎连去咖啡馆的力气都没有了。

  步骤4:接下来,想象你把手伸进背包中,拿出一块石头,只是一块。好好看着它,回答下面这些问题:

  ●这块石头代表什么烦人的具体工作或者人事活动?

  ●这个工作或者人事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这个工作或者活动的哪些内容让我如此厌烦?

  ●如果我想不受它的影响,应该进行哪些改变?

  ●如果一件事情可以让这个工作或者活动对我的不利影响减小,那会是什么?

  步骤5:在你确定了消除这项活动的负面影响的方法以后,想象你把这块石头扔进了湖水之中,让它消失得无影无踪。当然,你以后还要从事这项活动,但是不会让你再像过去那样情绪低落或者身心疲惫,因为它不会给你带来负面的情绪。

  步骤6:不要强迫自己一次扔掉太多石头,每天扔掉一块或者每周扔掉一块就可以了。最后,你会发现自己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有能力实施你喜欢的各种目标计划。

  第十二章 学会对自我进行投资

  即使发生最坏的结果,一点回报也得不到,你也可以从自己的投资经历中获得有益的经验教训。最重要的是,你将成为幸存者。

  如果你有资金,你会实施自己的目标计划;如果你有资金,你不会认为执行并实现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大问题;如果你有资金,你会自始至终彻底地实现自己的想法。对于你来说,这些话是不是很耳熟呢?

  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白金信用卡,我们辛辛苦苦挣来的工资或者积攒起来的资金是命根子,是以备不时之需时的心理安慰。丢掉这些钱,我们将寝食难安。有些计划确实需要投资,所以这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那么,对于那些没有充裕资金的人来说,对执行力问题做何感想呢?他们会想,要是我有资金就好了,我就可以将自己非常优秀的想法付诸实践了。

  然而,在没有鼓鼓囊囊钱袋子支持的前提下,仍然有无数人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很多人总是抱怨,每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都站着一位富翁爸爸或者妈妈为他撑腰,需要资金时,他会马上得到资助。然而,这并非事实。世界上很多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的经历证明,钱并不是关键,关键是他们都有执行力精神。

  毫无疑问,如果你拥有充足的备用资金,创办自己的事业,回学校深造,或者购买一座乡村别墅将更加容易,不会让你感到心惊肉跳。如果没有资金支持,就像高空走钢丝下面没有安全网一样,你所冒的风险会更大。那么,你就会质疑,为什么要强迫自己冒这种风险呢?你会说,理智之人都会储备资金,以备不测。就像小心地将鸡蛋储藏进篮子一样,不会有一个就吃一个。不过,反过来,如果因此你就在自己追求的目标上打一个大大的叉号,放弃实施计划,将来也不一定就可以获得多大的回报。

  具有执行力精神的人会告诉你,为了实现目标投入必要的资金与一时兴起随便乱花钱完全是两回事。必要的投资是为了确保幸福的未来。确定目标计划好比你与自己签署一项合同,投资是其中的一部分,此外还有一个“附属细则”,只有你百分之百地实施自己的目标计划,这笔投资才能给你带来回报;否则,你的行为与在大风中撒钱没有什么区别。

  显然,如果你对自己的想法实施投资之后,无法兑现必需的分期付款业务,那就应该暂时搁置这个计划。此时,你应该重新绘制自己的发展蓝图,想办法积攒起实施计划所需要的足够资金。如果你已经积攒起了必要的资金,但仍然对投资犹豫不决,你就应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对于我的未来来说,哪些东西是重要的?”

  戴丽娅对自己的工作极度失望与沮丧,结果每天早晨上班坐地铁时,她就会像一枚热辐射制导导弹一样寻找看上去正被重病缠身的乘客,然后站在对方身边。她说:“我是那么渴望从对方身上捕获感冒或者流感病毒,因为得病可以让我找到不上班的借口。”

  如果别人发烧或者咳嗽对你具有这么大的诱惑力,你就应该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价值了。对于戴丽娅来说,她喜欢利用旧衣服制作各种小配饰,并希望以此作为自己的专职工作。但是,为了宣传自己的作品,她必须进行一定的市场营销活动。她必须建立一个网站,同时希望利用假期在几个大城市的大型冬季工艺品展览中展出自己的作品。总之,如果要实施自己的这一计划,她就必须投入一部分资金。

  如果你列举一个人一生可能做的二十件最勇敢的事,打乱储蓄计划提取资金创办新公司可能是其中之一。虽然这可能赶不上到西班牙参加奔牛节那么冒险,但是可能不会逊色于当众演独角戏。

  戴丽娅认为自己不是一个爱冒险的人。例如,她不会去热带地区旅行,因为她担心可能患上疟疾或者某种寄生虫病。她绝对不会不顾一切到一个新美发沙龙尝试新发型,除非那位发型师特别能说会道,给她讲出很多诱人的道理。对于她来说,尝试一家新饭馆同样充满风险。因此,为了实现梦想,必须从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积蓄中拿出一万五千美元进行投资,这种念头让她感到心惊肉跳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你不这样做,继续原来的生活方式,会怎么样?”我问道。

  戴丽娅耸耸肩说:“我将继续从事一个我不能忍受的工作,在业余时间制作那些小饰品,送给朋友。我只能寄希望于他们向别人推荐,慢慢等我积攒起足够的客户源,然后再离开那个该死的工作。”

  “但是,你同时又认为,如果进行一些市场宣传,在一些大型饰品展销会上展出自己的作品能够大大提升宣传效果,是不是?”我接着问。

  “是的。我的社交网络不是很大,而且我认识的人大多数经济条件并不宽裕。所以,到目前为止,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口碑宣传效果。我想,到展销会展览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我的直觉。”然后,戴丽娅顿了顿,似乎在想如何表达自我否定的理由,“但是,当然,这种想法也有可能是错的。”

  “那么,这才是你最关心的事情。”我说,“你是否有理由相信,这种投资可以帮助你实现自己心中的目标?”

  “是的,我认为我必须宣传自己的饰品,这样将来才有可能成为从事这一职业的专职设计师。”

  我想,对于戴丽娅来说,这种转变越早越好,因为她必须远离现在她极度厌烦的工作。但是,接着我们必须回答第二个问题:“如果你花钱在冬季展销会上展出自己的作品,但是达不到预期效果,怎么办?”

  戴丽娅脸上马上显出十分痛苦的表情——沮丧、心碎、痛苦、难以忍受。

  “是啊,是有点沮丧,有些心碎,但是如果说痛苦和难以忍受,可能有点夸张了。”

  “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我说,“如果事情不像你预想的那样,你会得到什么经验教训?”

  戴丽娅想了一会儿,最后说:“我会明白什么销售方法行不通,以及为什么行不通。”

  戴丽娅的回答让我十分兴奋。她并没有说,她会明白自己没有设计天才,或者说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相反,她的回答与具有执行力精神并最终获得成功的人的回答完全一致。至少,她认为通过失败可以提供自己对销售的认识,这必将让她进一步改善自己的销售策略。

  戴丽娅意识到,如果她将艺术品展销当成对市场的一次检验,她对这次冒险的看法将发生重大改变。如果在展销会上的销售效果不太理想,她就会和前来观赏的人交谈,了解他们的意见,包括价格是否合适,等等。但是,无论如何,她会获得一些有益的经验教训,这对她将来开展业务是很有帮助的。

  后来,当她向两个冬季展销会发去支票购买展位时,戴丽娅表现出惊人的勇气。她是一个有点神经脆弱的人,但是投资马上给她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当你小心掂量口袋中的钞票时,你实际就是告诉自己以及任何有关人士,你在非常认真地考虑自己的投资行为。大多数人对投资都很谨慎,不过它也会迫使我们坚定信心,奋力追求自己的目标。如果一个计划一文不值,那么我们就会很轻松地予以否定。如果你很珍惜自己的投资,在实施计划时犯错误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戴丽娅咬牙坚持了四年,度过了十分艰难的时期,后来赚了不少钱,终于可以安下心来好好享受一下生活了。

  ●一项计划就像一个孩子:需要投入时间和资金精心培育

  具有执行力精神的人将计划当成自己的一个孩子来看待。在丝毫不减少对其他孩子的培养内容的基础上,他们会在这个新孩子身上花钱,也会每天抽出时间照顾它。

  我的一些客户从专职工作换成了兼职工作,以便腾出时间执行自己的计划。自然,他们也有经济压力。即使那些可以依靠原有积蓄或者依靠配偶工资收入生活一段时间的人也表示:每次从银行提款时,会紧张得手心冒汗。大部分人会主动缩减美容费和打高尔夫球活动。有人甚至在喝咖啡时会主动降低档次,不过这种极端的节俭行为比较罕见。

  毋庸置疑,那些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对自己的目标计划投资时常常十分谨慎。他们担心自己的资金,担心被激烈的竞争所淘汰,担心餐费,他们再也不能点自己爱吃的中国菜。这种担心就像孩子太小时母亲担心孩子的成长,不得不待在家里照顾他们一样。唯一的差别只是,如果他们可以抵制来自自身与外界的诱惑,在经济上可以做出牺牲,晚上就可以睡个好觉。不过,如果你仔细观察母亲们的生活,你就会发现,为了贯彻执行自己的想法,实际上和养育一个孩子没有太大的区别。

  个人备忘录

  ●花钱买东西比花钱实现一个想法更容易让人接受。当人们拿出大把大把的钞票买一辆跑车或者买一台超大屏幕、高分辨率的电视时,他们总是看上去十分兴奋的样子。但是,如果你告诉他们你正在花钱实现自己的一个想法时,他们总是以深表怀疑的神态说“祝你好运”。人们很难牺牲度假,用购买一辆新车或者购买一个新家的钱来投资实现自己的梦想。没有人会拿一个有形的商品、一次到地中海的度假,来换一项并非绝对可能实现的计划。但是,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哪个选择能帮助我实现自己向往的未来呢?”

  如果没有确切的把握确定投资之后可以马上得到回报,然而你仍然坚决地花钱进行广告宣传或者购买一个展会的展位,你内心的忧虑是可想而知的。不过,如果你不贯彻执行自己的计划,也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当出于恐惧你不能实施必要的投资履行自己的计划时,你应该深深吸上一口气,提醒自己这个计划的价值和对你未来的重要性。当你具备充足的基本投资资金时,仍然不愿意投资执行自己的想法,那说明资金不是关键,关键是你内心的恐惧。如果投入了相当多的资金,但是什么结果也没有,怎么办?如果五年内还没有任何的回报,怎么办?

  ●实施计划的基础是什么

  具有执行力精神的人会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实施计划根本没有可以确保成功的依赖基础。你唯一能依赖的仅仅是一种理性期望。

  所以,现在让我们认真分析一下可能发生的最坏结果。你为了一个想法进行了投资并努力贯彻执行,结果一分钱收益也没有得到。你利用全部时间执行自己的计划,结果却以失败而告终。现在,你该怎么办?你是不是要躲到废纸箱里去?是不是在有生之年再也不会进行投资?当然不。

  如果你辞去了原来的工作,你还能不能再找一份?是的。平均律法则告诉我们,如果你以前能找到一份工作,今后你还能找到另外一份。你现在并没有忍饥挨饿,以前也没有,那么为什么担心将来就一定会呢?

  具有执行力精神的人都认为自己是幸存者。他们知道自己有能力将想法变为生活现实。为了贯彻执行自己的计划,他们敢于投入必要的时间和资金,因为他们知道,无论出现什么挫折,他们都能跌倒了再重新爬起来。他们并非没有考虑到自己的现实经济能力。他们不会等到快要破产时才会改变思想,寻找新的收入来源,他们只是允许自己为未来投资罢了。

  从投资执行一个想法开始,你就像坐进了过山车。但是,和所有贯彻执行力的其他行为一样,无论结果如何,任何一次过山车都会将你带到一个新地方,而不是起点。贯彻执行就像参加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当你咬牙坚持下来以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到底能够走多远。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你能获得多大的成就。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就像一位哲学系的学生。人们通常认为哲学是最难学习的一门学科。然而,大多数人向哲学系学生询问的问题并不是“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而是:“为什么花数千美元,辛辛苦苦学习好几年拿到一个没有用的学位?”我们可以从大学收集的统计资料中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统计数据表明,虽然只有少数哲学系的毕业生最后从事了哲学教育工作,但是由于他们高度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大多数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都能获得巨大的成功。虽然上哲学系学费很高,但是可以让这些学生终身受益。同样地,在执行力实践中所获得的经验教训,将让你在今后的生活中受益匪浅。

  提示卡

  ●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投资并非不负责任或者一时心血来潮的表现,是在建设自己美好的未来,允许对自己的潜在发展空间进行投资。

  ●虽然你不想让家庭经济破产,但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你必须在一些方面做出牺牲。

  ●开发想法就像养育一个孩子一样,你需要投入时间和资金。

  ●即使发生最坏的结果,一点回报也得不到,你也可以从自己的投资经历中获得有益的经验教训。最重要的是,你将成为幸存者。

  练习

  关于自我投资的一个练习

  贯彻执行自己的一个想法常常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然而,在生活现实中,确实存在着一些值得投资的东西,例如,一张舒适的席梦思床垫,一辆质量不错的汽车,一块美味可口的巧克力,一个让你充满前进动力的发展计划。

  当决定投资自己的计划时,你最先想到的咨询对象是会计师和理财顾问。但是,在给他们打电话之前,请你认真填写下面的表格,或许对你很有帮助。

  在思考投资时,特别要重视它能带来哪些附属利益。你投资的产品是否是多用途的?你是否需要学习一项新技能或者强化你的个人能力,既能帮助你执行自己的计划,又能改善你的工作绩效,甚至让你的履历表更加出色?例如,在一个大型冬季饰品展销会上展出自己作品的经历,让戴丽娅获得了很多有关销售的经验。通过在人群中和网络上自费宣传自己的时装配饰,她成了一名优秀的客户管理经理。在辞去工作前,戴丽娅获得了两次晋升机会。

  通过牺牲一个假期,或者暂时放弃一个并非必要的商品,也就是说,通过奉献精神,你就有可能支付自己计划所需的部分或者全部费用。需要注意的是,这样做并不是要求你永远放弃某种东西,而是暂时做出一点牺牲罢了。当你考虑做出某种牺牲时,应该想想这样做所能带来的利益,可以有效地促进你的计划实施。是否还有投资更少的方式,让你可以得到类似的结果?如果你需要牺牲的是一次度假,可不可以考虑离家近一些的城市?

  当你不能确定是否应该选择自己的计划而放弃其他活动时,应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哪个选择更有利于我渴望的未来的实现?”事实上,不投资也会让你付出代价,只是形式不同罢了。

  决策矩阵

  

  第十三章 善用直觉,破除思维定式

  如果你发现你对自己所做和所思考的每一件事情都犹豫再三,拿不定主意,你就应该采取具体的行动,消除这种患得患失的心理。具有执行力精神的人都知道,你必须自信,必须倾听直觉的呼声,而不是逻辑思维的要求。

  在生活中,有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好像失去了思考能力。灵感似乎已经将你抛弃,在所有谈话过程中,你都失去了应有的感觉。你感觉内在力量的电闸已经断开,更糟糕的是,你根本不知道应该如何重新接通这些力量。总之,你似乎失去了实施计划的所有思路。

  此时,你已经不能分辨工作的好与坏,错误与成功。当你参加完会议,不知道应该更自信,还是更失望,甚至绝望。你会一遍又一遍彻底地思考自己的一言一行。你不仅担心自己的讲座像胡言乱语,而且感到越来越神经质。于是,你不断地询问自己,但是任何答案都没有得到。

  这种情况就好像——正当你感到真正的恐慌,希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直觉时,你的第六感已经跑去钓鱼了。为什么自己总是没有感觉呢?答案很明显,也很令人痛苦,因为你的内心在纠结,你的直觉被蒙蔽住了。如果是内心在纠结,直觉就会警告你,提高服务费率,客户才会拿你当专家看待,而不是像昨天才刚刚涉足本行业。如果你过于紧张,当你将部门计划交给高级副总裁时,就要提醒自己说话时不要像蚊子嗡嗡:“我不知道这个计划是不是很好。”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你越紧张,越绝望,你的直觉敏感力就会越来越差。当你感到恐惧时,虽然你可以坐下来参加会议,嘀嘀咕咕地陈述你的服务内容,但是所有参加会议的人都能感受到你发出的负面信号。这些非语言性信号通过讲话的语气、高度、姿态、表情等传递出去,甚至比语言所传递的信息还要高78%。你花了好长时间编写并记忆的宣传报告,被你鼻尖上滴落的汗珠和眼神中渴望他人认可的表情彻底毁掉。

  非语言性交流心理学专家保罗·埃克曼(Paul Ekman)在《破坏性情绪》一书中指出:“我们的思想具有隐私性,但是我们的情绪却不是。情绪具有公共性。我的意思是说,我们通过话语、面部表情、举止等向他人发送情感信号,告诉别人我们的真实情绪。”

  ●你是否神经过敏?是,说明你的直觉在罢工

  当你的肢体语言告诉人们,你内在的指南针出了问题,失去了判断的基础,你就会左右为难,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其一,你向人们发出了内心紧张的信号;其二,你准确理解他人非语言信号的能力也会减弱。一个新来参加会议的人和你握手点头,然后端起咖啡杯时却会轻轻地皱皱眉。这是因为,当他的手碰到咖啡杯时被烫了一下。不过,因为他没有直接把这件事讲出来,你就会认为他脸上的不悦之色是因为他不喜欢看到你。因此,你决定也不喜欢他。当他在会议期间发言时,你总是低头盯着自己的手表。这可不是建立良好关系应有的开端。

  在理想世界里,你的大脑总是很镇定而又清晰。每天你会冥想两次,每次都想象将比尔·盖茨的智慧灌输到自己的脑海中。然而,在现实世界里,老板或者沉重的账单负担让你惊骇不已,根本没有心情坐下来深呼吸,好好调整自己的心态。当我刚刚创办自己的事业时,我总是将一块练习瑜伽用的垫子扔在地板上,点上几支蜡烛,播放带有海浪声音的CD音乐,然后祈求万能的上天给我启示,指导我下一步应该怎么办。然而,我并没有听到智慧启示,反而好像有一个女妖在我耳边厉声尖叫,让我赶紧起来,打扫地板上的尘土。最后,我开发出了七步训练法,终于让女妖闭嘴,可以顺畅地与自己的直觉进行交流。这种训练实施起来不太容易,但是一旦成功,绝对让你受益匪浅。

  根据著名直觉研究专家丹尼尔·凯本(Daniel Cappon)的观点,直觉是“每一个成功尝试背后的超级思考行为”。凯本博士在自己的专著《直觉:控制你的思维能力》中指出,在我们脑海深处储存着极为丰富的知识信息,只不过意识、思想没有注意到罢了。

  这些知识信息就像一个巨大的数据库,如果善加利用,你可以清晰地回忆起各种各样直到最近的生活经历。也就是说,你可以记得自己获得的所有经验教训,而且对自己打击越大的,印象越深刻。此外,这些通过感官输入并储存在脑海之中的大量事实和数据可以让你受益,它们都是通过眼睛、耳朵、感觉器官输入的信息,因为输入时速度太快,大脑根本没有来得及察觉与分析。更有甚者,凯本博士和其他一些专家还表示,这个奇异的数据库当中还储存着集体记忆信息,即无数代人积累并传承下来的智慧。换言之,也就是我们祖先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当然也是经过无数次沉重打击后总结出来的。

  ●直觉大多数表现为预感

  专家们认为,当大脑感知到即将发生的事物模式时,就会发生预感,或者说感觉。大脑常常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运转,将目前一个具体情况的相关信号或者感受与过去发生的情况相对比。当大脑找到匹配的记忆后,我们就会对其产生高度意识,并认为发生的概率很高。这会给我们的思考带来灵感,制订更加合理的决策。冰球传奇人物韦恩·格雷茨基(Wayne Gretzky)曾经说,他会向冰球将要到达的地方滑行。他的表现可以说是利用直觉进行反应的经典案例。他可以预见即将发生的比赛形式。

  工作高效、能言善辩的商人也都能预见事物发展的模式。他们参加会议时,可以捕捉到会议桌周围每个人发出的微妙信息,从而确定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当你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他人的需要、感受、渴望时,你的直觉就会充分运转起来。解读一个房间中所有人内心真实想法的关键在于捕捉每个瞬间的重要信息,高度关注人们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注意倾听他们讲话的声调和用词,但是不要受事先成见的影响。只有通过公正客观的观察,你才能准确地查看和倾听他人发出的信息。

  清晰的认识可以激发你的行动灵感。一个富有高度直觉能力的商人在销售陈述过程中,可能停止执行原来准备好的一套工作策略,以全新的腔调赢得客户。如果你感到某个商人在陈述过程中突然改变了策略,事后向他询问原因时,他通常会说:“我感觉那样才是正确的选择。”深入分析之后,你会发现他具有非常敏锐的观察力。

  每个人都有发展直觉的潜能,这种技能需要大量系统的培训和练习,但是,最重要的是,你必须有开发这一能力的强烈愿望。

  下面是我设计的直觉开发七步训练法,它可以使你的认识越来越清晰,灵感层出不穷。但是,和所有其他训练计划一样,它同样需要你付出汗水和努力。值得称道的是,这个训练有一个突出的优点,那就是场合没有太大限制,即使吃饭时也能训练。

  步骤1:潜入

  让自己沉浸于那些与你当前的兴趣目标还有点遥远的所有事情当中。直觉可以跟踪信息,广泛接触各种信息不仅有利于加深对自己工作的了解,而且还能让你接触各种各样的发展模式。

  当我的公共关系服务公司负责玩具行业的宣传与推广时,我和我的合伙人便充分融入了孩子们的世界。刚刚签署完合同以后,我们就商定应该马上访问有关动画网站和流行的设计软件。我们搜集了与糖尿病有关的食物信息,包括含糖水平,它们的包装上都印着一些奇形怪状的文字和图案。

  上午,我们在办公室的活动就像一个八岁孩子充满梦想的生活工程一样,吃幸运魔力营养派和可可泡芙饼,阅读儿童连环画。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游戏,和他们一起看他们喜欢的电影,听他们的音乐,和他们一起购物,阅读他们的图书,并到教室中做义工。我们可能刚刚和孩子们一起喝完荧光饮料,带着紫色胡子就赶到了客户会议室。不过,我们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好玩,而是搜集了大量营销信息。当客户介绍自己的想法时,我们只需两秒钟便知道它们是不是符合孩子的兴趣。通过深度融入孩子的世界,我们对他们的思想、需求和感受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

  你从总体环境中获取的信息越多,就越能更快地将不同的孤立点联系起来。我所有取得了很大成就的客户都承认自己特别爱看新闻。他们养成了每天看杂志、报纸和浏览新闻网站的习惯,尽管很多人承认自己很少通读一篇文章。他们只是了解大概情况,不过即便如此,他们也可以发现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了解有关问题和世界可能对自己行业的影响。

  步骤2:询问别人的想法、需求和感受

  绝大多数人都不善于倾听。从小时候边听大人讲边用蜡笔在墙上乱写乱画时,我们就学会了嗯嗯啊啊,不住地点头,其实根本没有认真听。于是,这一习惯便不断延续发展下来。在听他人讲话时,思想总在开小差,外表好像在听,实际心里却在思考这个讲话的人如何如何,以及他怎么看待我们,等等。也就是说,实际上我们只是在心里自言自语,其他的都是背景噪声。

  为了提高自己的直觉感知能力,我们应该停止这种无意义的内心对话行为。应该向对方提问,远离自己封闭的思想环境。你可以询问别人目前对一个计划有什么想法,他就会告诉你自己的期望和要求。当你倾听时,要注意观察对方对哪些问题感兴趣,对哪些问题漠不关心;观察对方同意什么,不同意什么;观察对方什么时候微笑,什么时候耸肩表示反对。

  公正客观而又高度投入的观察是了解他人内心世界的秘密武器,通过它,你可以深度解剖经商者、恋爱者,甚至参加游戏者的内心真实想法。

  步骤3:利用休整时间处理“如果……怎么样”的问题

  我们应该将总爱大发议论、总爱找人辩论的思维定式想象成一个傲慢的“百事通”,它总是不假思索地回答所有问题,特别刚愎自用,认为自己是永远正确的。思维定式就像一位骄傲的家长,对孩子的所有解释总是妄加评论,从来不会轻易地承认他们的想法有可能是正确的。你应该帮助自己的思维定式改掉刚愎自用的坏毛病,让它接受无数的外界信号和可能性。

  有时,直觉会与逻辑思维相抵触,所以我们常常对它嗤之以鼻,不会听它稀奇古怪的想法。不过,富有逻辑性和行为正确不一定是同义词。如果一个北美的连锁咖啡馆称自己的小咖啡杯为“高杯”(tall),称中号杯为“大杯”(grande),称大杯为“特大杯”(venti),结果让顾客无所适从,似乎并非合乎逻辑的做法。但是,对于星巴克来说并非如此,它在自己的菜单中去除了“小杯”(small)这个让人联想到低档廉价的名称,以及有点过于夸张的“大杯”(large),以便与其他咖啡店区分开来,可谓用心良苦。

  为了消除理智与直觉之间的障碍,可以问自己一些看似古怪,甚至疯疯癫癫的问题,例如“如果……怎么样”的问题。如果我们把小杯称作高杯怎么样?如果我们用小器皿提供服务怎么样?如果我们将一些不相干部门的人叫来开研讨会怎么样?如果我们答应客户一些过分的要求怎么样?如果我们写的建议书口气就像直接称呼孩子一般怎么样?如果我们把垃圾倒进隔壁的艺术工作室怎么样?

  任何超越普通规范或者传统逻辑的问题都可以迫使我们进行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是灵感和深刻洞察力的源泉。爱因斯坦就曾经通过这个方法受益匪浅,他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不可能实现的问题:“如果我能骑着一束光旅行怎

上一篇:第1章穿越国运竞技
下一篇:2023年“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 - 科学补碘三十年,利国利民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