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分离焦虑症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8-06
手机版

  如何处理分离焦虑症

  好消息是,分离焦虑症会对正确的介入有即时的反应。

  以下是几个基本方针:

  1. 尽量提早寻求专业协助。就如大多数的行为障碍一样,你越早介入,麻烦的行为就越不会被强化。比方说,学校恐怖症在没有对策的情况之下,情况经过时间的推移就可能变得更顽固。

  2. 寻求全面的心理评估。分离焦虑症可能和其它心理或遗传问题有关联,所以寻求彻底的评估,以测出抑郁症、焦虑症和潜在的家庭不和,对整体的治疗非常重要。

  3. 认知行为治疗是治疗分离焦虑症最有效的方法。认知行为治疗,让父母和孩子学习分离时的新应对方法,也让他们以更正面的角度看待分离。它也能让孩子培养自立和自信,也让孩子渐进地面对分离的情况,以让他们最终能更舒适地忍受分离。

  4. 和孩子生命中的其他人协调。和教师和保姆协调,非常重要。同样地,和参与分离的祖父母和其他受信任的成人协调,会让大家有共识,也为大家提供了让小孩平静下来的一致的方法。

  5. 药物有时会有帮助。在某些病例中,抗焦虑药物能制止孩子的恐慌,也让认知和行为技术比较容易学会。焦虑太多,出了名地对学习新的行为不利。

  分离焦虑症最严重的情况(像我们在莎拉身上看到的那样)可能令父母和孩子无法忍受,但是它也易于治疗。有了一致、勤奋与谨慎的方法,莎拉的指甲将会复原,不久之后,就能有自信地踏入学校。

  为什么有分离焦虑症

  三四个月大的宝宝,已经能够区别熟人与陌生人的不同。进而对陌生人产生恐惧及逃避的反应。等到宝宝长到五六个月大的时候,会认定一个特定的对象,与他产生密切的依附关系,这个对象通常是与宝宝最亲密的妈妈。他的眼睛会一再地搜索妈妈,看到时,就会高兴得手舞足蹈,但只要妈妈一离开,宝宝就会出现害怕和哭泣的行为。郭云鼎表示,这是分离焦虑症的表现,主要是与宝宝的认知能力有关。一般成人具有物体恒存的概念,但是宝宝却还没有发展出来,在他的认知里,物体离开久了就等于是完全消失,他必须感觉到物体或是人的存在,才能安心。

  根据学者研究,3个月大的婴儿,能够辨认养育者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后7个月,逐渐依恋养育者,这是婴幼儿安全感的来源。

  2岁后症状会逐渐减轻

  在这个时期,父母要尽量让宝宝感受到爸妈的爱,满足他对安全感的'需求,等到大概两岁以后,宝宝的分离焦虑就会逐渐减轻,借着探索环境的方式发展自我独立的能力,直到宝宝3岁时,开始和其他人互动,分离焦虑症的情形也就逐渐地消失了。但是,孩子入学以后,环境改变,可能又引发他另一波的分离焦虑症。

  可能影响日后行为发展

  3个月大的婴儿,只能够表现愉快、兴奋与苦恼3种情绪;但6个月大的婴儿,便多了惧怕、愤怒与厌恶等情绪。幼儿开始害怕陌生的人、事、物,出现与父母分离的焦虑症,但是要判断3岁以前的幼儿,分离焦虑症的严重程度,是否足以影响日后行为的异常,并不容易,例如:害怕陌生人、不喜欢跟同龄孩子玩,或是对某些物体特别害怕等症状,很容易和正常的表现融合在一起。

  不过父母亲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在这个过度期里,如果没有给予宝宝足够的关怀与支持,就会造成负面的情绪发展,潜藏在孩子的个性中,也许会变得没有自信,或是没有勇气面对新的事物等。

  根据统计研究发现,某些问题青少年的焦虑症,甚至可以追溯到婴儿的首次焦虑,因此,了解宝宝的情绪,让他感受到父母亲的爱,宝宝的成长才会快乐又健康。

  帮助宝宝度过焦虑

  不只是宝宝会因为分离而感到焦虑,妈妈也一样有这种情绪,分分秒秒为宝宝担心、无法放手让宝宝独立、担心宝宝生病而过度保护等,但如果因此造成孩子过度的依赖,反而更加重分离焦虑的症状。因此,爸爸妈妈先调试好心态,才能协助宝宝共同度过心理危机。

  1、适当的协助:对孩子害怕的某些人、事、物或情境进行知识性的教育,用渐进式的引导,协助他们认识了解陌生的事物,引起宝宝的好奇心,进而敢去接近或做尝试。

  2、给宝宝立即的回应及安全感:注意宝宝的一举一动,随时做出回应,让宝宝知道妈妈一直存在,没有消失;当你在浴室洗澡,或是上厕所时,你可以将宝宝放在门口,他会先看你是不是在那边,然后再去玩自己的游戏,这样来来回回地看你是否消失,直到他确认妈妈一直都在的事实之后,你就可以关上门,但记得要跟保持宝宝沟通哦!

  3、在必要时坚定地离开:离开时要告诉宝宝:“妈妈等一下就回来,宝宝要等等哦!”并且一面走一面跟他说话,坚定宝宝等待的决心。

  4、妈妈自己也要放松心情:婴幼儿会模仿好的行为,也会模仿不好的行为,因此如果爸爸妈妈常有焦虑的情绪,久而久之,也会影响孩子跟着仿效,例如:妈妈经常担心爸爸怎么还没回家?到底出了什么事情?这种紧张的气氛,也容易反应在宝宝的身上,大人必须先调整自己的情绪。

  重质不重量的亲密关系

  对于0~3岁的幼儿来说,社会心理方面的发展是不可忽略的,尤其是建立安全的依附关系,对将来的人格发展,有着重要深远的影响。懂得宝宝的需求,让他感受到父母的爱,即使亲子相处的时间不多,也能培养宝宝健康稳定的人格。

  医学治疗焦虑症

  心理学家认为,父母亲不必过分担心焦虑症对孩子成年后性格的影响,目前,医生们研究出了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一、制造模仿情境,让幼儿观察他人如何成功面对焦虑的情境。二、敏感递减法:训练个案放松→鼓励个案描述产生焦虑的情境→鼓励个案想像过去产生焦虑的情境,由情节较轻的情境开始想像。

  孩子哭了要离开吗?

  面对宝宝因为分离而害怕的哭泣,妈妈们不自禁地心生怜悯,甚至产生罪恶感,因而放弃离开的念头,转身回到宝宝身边,但却无形中让孩子认识到用哭闹哀怜的方式可以让父母屈服的。这个时候妈妈就要下定决心,用坚定的语气告诉宝宝,妈妈现在要离开,并向他保证何时会回来,帮宝宝建立起“妈妈并没有消失”的概念,渐渐地让他跨越这道认知的鸿沟,走出分离焦虑的恐惧。

  避免错误的处理

  一、避免将幼儿关在黑暗的场所,或施以恫吓的手段,例如:宝宝不听话时,威胁他说,会被魔鬼抓走,这类的话语会让幼儿的潜意识产生幻想,加深他内心的恐惧。

  二、避免强迫分离的情形发生,父母尽量不要让宝宝跟陌生人独处,例如:父母亲临时有事外出,把宝宝托付给隔壁的邻居照顾时,宝宝突然被迫要和陌生人相处,自然会焦虑不安,缺乏安全感,以后宝宝会更害怕妈妈离开,黏着父母亲不放。

  三、有些父母亲无法忍受孩子因为分离而哭闹的状况,以贿赂的方式转移宝宝的注意力,但是糖果的诱惑并无法取代安全感的来源,也会造成孩子日后的依赖性更大。

  四、有些妈妈趁着宝宝睡着时溜走,等他一醒来发现妈妈不见了,又开始哭,这反而增加宝宝的焦虑感,也等于传递给他一个讯息:“千万不能闭上眼睛,妈妈会消失不见哦!”宝宝随时担心妈妈离开,变得更紧迫盯人了!(文/施名玥 探访咨询/郭云鼎 小儿科主任)

  【如何处理分离焦虑症】相关文章:

  关于如何处理分离焦虑症的方法08-21

  处理分离焦虑症的办法08-21

  处理分离焦虑症的方法08-20

  处理分离焦虑症的基本方针08-21

  如何克服焦虑症10-24

  如何有效缓解焦虑症状10-16

  如何应对年末焦虑症10-24

  如何淡化孩子的分离焦虑10-20

  如何解决短信焦虑症08-02

上一篇:碧云周末放映| 《堕落街传奇》最终季 ,9分「成人剧」,别等看不到了再上车!
下一篇:“未成年”时侵权,成年后可能需担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