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谢宇被捕后为什么不回答自己弑母的动机?
我知道我编辑了很长的内容,比竟有好几万字并且文字部分内容比较晦涩深奥难懂,真的很感激每一个有耐心看完并给予支持的你们。之所以这么长是因为我想用心去把它呈现出来。是因为我时刻提醒着我自己不要用偏见去解读任何人,即使他是“坏人”因为“你遇到的每个人都经历着你所不知的战斗。请心存善意,直至永远。”同时也是因为我想送给每一个有类似家庭处境的孩子,后半部分都是送给你们的,我希望你能够拥有向内生长的力量。我知道如果过的不是自己负起责任的生活的话,是不可能过使自己满意的人生的。我知道在你们心里的痛苦不会因为这个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的痛苦而变得微不足道;它对别人也许微不足道,但对你们自己,每一次痛苦都是绝对的,真实的,很重大,很痛。但是表露出情绪,并不会使你成为一个软弱的人。请记住真正能限制自己的并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别人’对自己的限制。安全感和自由一样,也需要通过不断的斗争进行争取。修炼自己,聆听自己,去拥有大量的自律和深入的自我觉察,然后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选择,去生活。而人性中最美的,也就是这样不放弃“求好”的韧性。每个人都以不同的节奏生长。你会好起来的,可能不是今天,但必定是是未来的某一天。愿你复杂且简单,无事可使你崩坏。月半小野猫:如何评价麦家的《人生海海》?
当然也有送给各位家长老师的,我希望你们能够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孩子,同时人生最大的奴役就是无法实现“知道”与“做到”之间的跨越,我希望你们能够不断突破超越原有的自己,在实践中去感受这种爱的艰辛去践行如何真正爱孩子。人是永远长不大的生物,人的一生都需要力求不断向上生长。
自律能够让我们承受问题带来的痛苦,并最终解决问题;而心灵在承受痛苦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则会不断地成长和成熟。所以,自律是人们心灵进化最重要的手段和工具。那么,我们为什么愿意通过自我约束去承受人生的痛苦呢?因为有一种力量在推动着我们,这种力量就是爱。爱是人们一切自律向上的原动力。
起初,我看到“弑母”想的是这种人渣,留着他干嘛,而且他行为还如此放荡,不知悔改。而且长成这样,一看就不像什么好人……但是我在分析他杀人动机的时候尽力使自己保持客观去分析看待问题,逐渐发现我最初的想法带有很大的偏见。
我认为,我的回答不应该因为所持观点和大家不一样就被踩下去。如果你是懂得“思考”的人,应该明白自如辩论一样,从来不是因为观点而给予肯定/否定,而应该基于论证过程是否恰当有效合理。我认为所有不看分析只看观点就踩人的行为都是耍流氓,而且必定是心胸非常狭隘。
强调一下:全文并没有说吴谢宇弑母是合理的,仅是分析了他弑母的动机是什么。我也没有认为他弑母是合理的这种态度。我很反对他采取这种极端行为,并且我的情感立场没有偏向吴谢宇这一边。他的母亲是不对,客观上是存在很多其他恰当的方式解决冲突。但是人是非理性的,一个人智商高学习好不能代表心智成熟与否,相反如果他的认知三观很贫瘠,仍可以认为他是一个没有头脑不成熟的不具备成年人心智标准的心理未成年者。在分析动机的过程中我看到的吴谢宇就是心理未成年的状态。他的认知都有问题的话,又怎么能采取得当的方式呢?但是造成他心理未成年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接受的教养方式。首因效应,大家应该也明白,从一开始他给我的感觉就不好,虽然我不喜欢他,但是出于理性我还是不赞成死刑。法律并不是完美的,如果没有充分分析考虑一个人动机之下做出判决是很荒谬的。大家也不能因为行为结果一致就把动机不同的归为统一性质混为一谈。当然了人与人的心智之间存在很大鸿沟,如果你理解不了我也没有强制你去赞成。(我写的东西本来就不是给知乎平均认知理解力的群体看的,所以根本没期望被大部分人理解。但很高兴的是遇见了为数不多明智清朗的脑袋。无意识占的比重很大,理智所占的比例却很小。请那些没有认真看完全文的人不要妄下评论,如果你是在看完了全文还能发出那些让人无言以对的文字……会让人觉得你很春虫虫,我在对牛弹琴。既然心智、认知水平都不在同一层次上,争论就变得没有任何意义了,因为无异于鸡同鸭讲,互觉对方是S13。而且就算我说得再正确,也改变不了那些人。除非自己想学,否则一点办法也没有。我要么闭上嘴巴,要么就使用可以被理解的语言。但是我不愿意为了获得认同,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群众没有真正渴求过真理,面对那些不合口味的证据,他们会充耳不闻…凡是能向他们提供幻觉的,都可以很容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凡是让他们幻灭的,都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群体没有辨别能力,因而无法判断事情的真伪,许多经不起推敲的观点,都能轻而易举的得到普遍赞同。群体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而真正的智慧被愚蠢的洪流淹没。因而对大部分人来说数量就是正义”…我不想跟这样的人深入辩论,因为我没有功夫去帮您在理解力方面补课。)
一般有人格障碍的人是不会觉得自己有问题的,他们会觉得自己是很正常的人。在最新的审判过程中吴谢宇的言辞表现很明显可以看出他依然没有认清事实情况。他没有察觉出来自己对母亲那种又爱又恨矛盾复杂的感情,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步步安排设计尽在掌控之中的“谋杀”是一种在压抑中反对控制的非理性反击行为,是出于对缺乏控制感,没有掌控权的“报复、反攻”行为。
很多人觉得他在审判过程中表现没有真诚悔改的意思,觉得他是在故意说谎掩盖杀人真实动机……我觉得不是这样。
从他的表现来看,他的反应没有明显撒谎的痕迹。他说说可能真的就是他的真实想法。而他有这些看起来很荒谬不合理不符合正常人认知的想法的原由应该是他尚未觉知自己有人格障碍。这很正常,一般情况下有人格障碍的人是不会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他不会觉得是自己“病了”,他会觉得自己很正常……
他觉得自己的父母很完美,他说他的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他还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对父母的又爱又恨的矛盾复杂的情感。他怎么可能没有对父亲的爱经常缺席的抱怨指责?他怎么可能没有对母亲压迫控制的愤恨厌恶?这些他都有,只是他的意识层面并没有准确感知到,其实自己难以正确解释的偏颇行为很多时候都是受未被察觉的潜意识的影响的。就像小比利觉得自己的父母对他很好,他也很爱父母而不知道自己潜意识里面对父母排斥抗拒的一面,也不知道自己偷车的真实原因一样。“爸妈带我来的!”“那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因为我偷了车,法官要求我一定要来医院。”“你怎么会去偷车呢?”“我不知道!”“肯定有一股强大的力量驱使着你去这么做,你知道是什么力量吗?”他依旧沉默。“你悲伤吗?”我问。“我不知道。”也许他真的不知道。我问:“那我们来谈谈你的父母吧!他们有哪些事,是你可以说给我听的?”“他们对我不错。”“很好啊!那他们对你是怎样的不错呢?”“他们会开车载我去参加童子军会议。”“可能有些时候,我会让他们为难。”“噢!比方说呢?”“我伤了他们的心。”“比利,你是怎样伤他们的心的?”我问道。“我偷车这件事,就已经伤了他们的心。”“你有没有想过,或许你就是因为想要伤他们的心,才会去偷车的?”“不是。”“噢!那你就是不想让他们伤心。你还能想到其他让父母伤心的事吗?”比利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沉寂了许久之后,我开口问道:“你想到了吗?”“我只知道我伤过他们的心。”“但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也不晓得!”“他们是不是处罚你了?”“没有,他们对我很好。”“那你怎么会知道自己让他们伤心了呢?”“他们对我大吼大叫。”“噢!可是,他们因为什么事而对你吼叫?”“我也不清楚。”
还有人有一点儿误解的是觉得他原本真实的模样就是这样一个“恶魔”,之前的形象是伪装,而这才是他最真实的样子。真实不是这样的,我觉得有这样误解的人可能真的没有多少心理知识储备叭,所以我还是解释清楚一点儿叭。
之前乖巧听话努力学习待人友善的他不是100%真正的样子,也是差不多就是最接近他真实的样子了,只是人无完人,他不可能那么完美,如果说100%真实的他的样子,就是在这基础上他会犯错的时候,会有不想好好学习的时候,会有想和朋友一起疯玩打游戏的时候,会有青春期性冲动的时候,会有想和父母顶嘴吵闹的时候……“压迫可使有智慧的人疯狂!”不在压抑中死亡,就在压抑中疯狂。如果把人比喻为一管牙膏,遭受到压力,就一定需要一个释放的渠道。正常的释放渠道是牙膏的管口。但关闭管口,遭受压力之后,牙膏就会从别的地方被挤出,从而通过非正常的渠道释放压力。之后那个疯狂的他并不是真正/实的他,虽然那些让人惊愕诧异的行为都切实是他发出的。但那更可能只是他在觉得人生变得没有意义之后。尤其是还有父亲的打击,人都是这样对于越是缺失/乏/少的东西就越是想要,而他和父亲又长期分离,父亲在成长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是缺席的,父爱的缺席、匮乏让他越发想要得到。“优秀”之前一直都是他用来换取父母关爱的“手段”……然而父亲突然去世让他再也不能以这种方式得到父爱了,父爱在他身上将会永远缺席……所以考再多第一名都变得没有意义了。父亲不幸病故后,他悲观厌世,一直想要自杀……这个时候对于他来说他的世界就是一片灰色的,活着变得没有意义感,人一旦心境抑郁了,大脑皮层的唤醒水平也会变得比较低,刺激感觉阈限值变高,所以如果他想在世界上寻找到一点儿存在感就需要更大的刺激才能激起他的存在感,所以那些偏激越轨疯狂的行为就变成了他为了存在感的的手段……这样他才不至于觉得世界是假的,没有什么东西真实存在。这是他的“无奈”之举。如果不能理解打个不是太准确的比方就像药物滥用成瘾患者需要越来越大剂量的药物才能刺激TA感觉,引起兴奋感,而且一旦戒断就会出现各种身心不适。
即使是控制欲很强的父母也会这么想“从小到大,我们为那孩子付出了多少心血?我可以肯定地说,我们一直都是尽职尽责的好父母。”他们也确实觉得自己为了孩子牺牲了很多,自己一切都是为孩子好,其实他们没有他们的这些付出只是出于想要孩子为他们而活的而不是为孩子自己而活的自私心理。与比利的交谈令我感到压抑,因为他就像一具行尸走肉一样,失去了生命的活力。青春期的孩子本来应该充满生命的活力,但比利如此死气沉沉,的确令人窒息。那么,是什么力量使比利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谁是幕后的“恋尸癖”在扼杀着比利生命的活力?比利的父母是逃避罪恶感的恶人吗?似乎一切都隐隐约约有答案,一切又不确定。但有一点却十分肯定:孩子是一面镜子,反映着父母的心灵,是父母的问题,才导致了孩子的问题。
我觉得吴谢宇需要接受一段长期的心理治疗(心理问题≠精神疾病,不能混为一谈,吴谢宇是没有精神异常,但不等于没有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也不涉及减刑,虽然如此但可以帮他正确的认清自己,梳理清事情的原由)
“人之所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是靠自然条件,而是靠自己的选择。”吴谢宇在过去的生命中他没有被允许拥有独立的人格,那个吴谢宇才不是真正的吴谢宇。人格缺陷不是他的错,很大程度上是家庭教养方式造成的。他应该拥有一次重新选择成为真正的他自己的机会。
有些人是没有资格为人父母的。
《隐秘的角落》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在这部剧中朱朝阳的妈妈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控制欲极强的家长。为什么说朱朝阳他妈是《隐秘的角落》里最可怕的人?
这里只是随便找了个解析,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再去看看别的。
朱朝阳的妈妈这个人让我毛骨悚然,刚开始不知为什么,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如果问我邪恶的人是什么样,我第一个就会想到她。每次有她的出现总是让我觉得害怕,不是因为她不够友善,而且她的外表看起来并不怪异和正常人没什么两样,但是她的身上总是给人有一股邪恶之气的感觉,让人窒息,一种强烈的压迫感,让人不敢靠近这样的人,甚至多看一眼都会感到憋得快要窒息那么难受。后来我才发现了原因所在。吴谢宇的杀人动机是什么?
匿名用户:吴谢宇的杀人动机是什么?
匿名用户:吴谢宇的杀人动机是什么?
伪善的父母(比利&鲁克)案例(选自《少有人走的路》)父母逃避自己的错,孩子就会出大错但是对比利本人,我只是告诉他,我做了一个对他有益的安排。比利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必须要与梅琳达夫妇同住,因为,我觉得他还不具备面对真相的能力。那么,真相是什么呢?真相就是比利的父母是伪善的恶人。伪善的父母与孩子发生分歧时,永远不会承认自己有错,他们会把一切错误归咎于孩子,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压力。从比利父母极力逃避罪恶感的一言一行中,我分明看清了比利和他哥哥遭受的压抑和摧残。比如,当比利和哥哥有正常的情感需求时,父母总会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绝;明明是父母自己的错误,他们却会轻易将责任推给孩子;明明孩子遭到了漠视,父母却声称自己非常爱孩子。父母永远正确,孩子的压力就会无边。在无边的压力下,孩子怎能体会到生命的快乐呢?孩子体会不到生的快乐,选择死便容易理解了。不在压抑中死亡,就在压抑中疯狂。一定要远离伪善的恶人,否则,他们必将扼杀你生命的活力。压制别人,就是邪恶人的一生,与伪善之人擦肩而过的机会很多,几乎每碰到一次人性的危机,都与伪善邪恶有关。我讲述了比利的父母为了逃避罪恶感,撒谎成性,使家庭成为一座坟墓,压抑住了儿子的生命力。在这样的压制下,一个儿子自杀,一个儿子抑郁。压制别人,就是邪恶。所以,他们是真正邪恶的人。为了逃避罪恶感,人会用谎言来掩盖真相,欺骗自己和别人,进而压制别人的生命力,毁灭别人的人生。伪善的恶人没有勇气面对自己的内心,他们不承认自己不正常,极力用正常的外表来掩饰自己内心的不正常。即使他们带着别人来看心理医生,但当问题指向他们自己时,他们就会用各种各样的谎言来逃避。所以,伪善的恶人隐藏在我们的身边,一般很难发现,他们可能是某个教会里的执事,或者是一位牧师,也可能是某个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还可能是学校的校长和老师,甚至,那个一直声称是你最好的朋友的人,就是一个伪善的恶人。正因如此,很多人遭到伪善恶人攻击之后,自己却浑然不知,比利的哥哥就是这样。不过,比利是幸运的,因为偷车,他引起了别人的注意,梅琳达姨妈愿意承担起照顾他的责任,所以最终他没有走向自杀的不归路。然而,多数被伪善之人祸害的人并没有比利这么幸运。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孩子正在遭受邪恶的压制而没有被发觉。其实比利的个案极为普遍,就连我的小诊所内,每个月几乎都能接诊到一例类似比利父母这样的个案。人的一生,与伪善邪恶之人擦肩而过的机会很多,几乎每碰到一次人性的危机,都与伪善邪恶有关。我主张将“伪善邪恶”一词加入到心理治疗的词汇中。虽然不可否认,这样做的确存在着极大的风险,但倘若不这么做,那么在处理这些个案时,我们将会看不清、道不明,即使想帮助伪善之人,也会感到力不从心,只能充满绝望地与伪善之人周旋。
“复旦事件”后,在美国端7年盘子的数学天才,为何屡次被提起?
联想到了复旦事件的姜文华,为什么那些聪明优秀的正常人会突然人格变形,变成了一个完全让大家不认识的模样了呢?
因为主客体不统一。
他们展现出来的并非那个原本的真实的他,而是那个被别人认可、称赞的他。这样的人一般成长在家风较严的环境中,父母具有很强的权威性与控制欲。他们必须得让自己的行为表现符合父母的要求期待,才能获得父母的认可和关爱。所以在他们心里便潜移默化的形成了一种不当认知,只有我是优秀的父母才会爱我,大家才会喜欢我,老师才会关注我,如果我表现的不好大家对我的喜欢和关心就会被收走(“关注”和“爱”是有条件的)……所以他们习惯性抑制掩盖自己不良想法与行为,也就是他们呈现出来的形象与真实的自己并不一致。长期如此便形成一种歪曲认知—不能接受自己身上的不完美/缺点,我必须是完美的。如吴谢宇同学,刚开始产生与性(不被父母社会偏见环境认可)的想法和自慰时觉得自己很脏,是个坏人,这让他接受不了。但后来,他发现这种对性的扭曲看法只是存在狭隘的环境中,性观念解放这种精神冲击让他开始出现认知失调,长期形成的顽固性保守思维很难轻易剔除,这个时候他采取的心理防御机制是压抑。但是青春萌动的荷尔蒙又不是完全受个体控制的,这个时候他还在心里斗争,他不想自己是肮脏的又控制不住自慰,因而行为与认知不统一,他要想办法解决认知失调带来的精神痛苦,因而开始采取合理化的自我防御机制—接受性解放的思想。如此行为与认知便能得到短暂的统一。但是母亲的存在时刻激起他的原有认知,仿佛母亲的存在时时刻刻都是在责备他是一个肮脏的坏人,不被别人悦纳的伪君子。(在他心里母亲已然变成了一种绝对“权威”就算他后来发现了那些是错的。但是长期的认知短时间内是很难改变的,所以他也不能接受母亲是会犯错的人,在他的认知里——她[其母]必须得是正确的,完美的,没有污点、没有缺陷、不容置疑的。这也是因为她的母亲从来都不会向孩子自己承认的错误造成的。)因而只要想到母亲,他就会有道德性焦虑,就不能成为身心统一的完整的独立个体。这样的痛苦让他和他的母亲没有办法共存,这也是为什么他多次想要自杀的原因。他想结束这种痛苦。
一旦母亲不在了,他也就结束了无论是在现实空间维度还是心理空间维度中与其母共存共生的状态,所以自杀的想法也自然而然的便打消了。
吴同学自我认同感低,心理脆弱,多借助外部成就来提高安全感,自尊心高且不稳定,完美主义。而且这些很大程度上也都是其母亲对其长期否定打压批判、严格要求造成的。[具有不稳定自尊的人比较敏感并具有防卫性,这种敏感防卫性的自尊容易导致很多负性情绪,比如焦虑、失望、愤怒等。 自尊高且不稳定的人有最高的攻击和愤怒倾向,而稳定且高自尊者攻击性最低。高且稳定的自尊可能对自我受到威胁具有很大的免疫力,相反,高但不稳定的自尊可能会加重自我受到威胁的感性。]
【在他心里母亲已然变成了一种绝对“权威”就算他后来发现了那些是错的。但是长期的认知短时间内是很难改变的,所以他也不能接受母亲是会犯错的人,在他的认知里——她[其母]必须得是正确的,完美的,没有污点、没有缺陷、不容置疑的。这也是因为她的母亲从来都不会向孩子自己承认的错误造成的。】
或许有人会好奇,为什么他就算后来发现了母亲是错的也依然没能摆脱认知失调的痛苦。
有一个寓言故事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小象与铁链”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称叫作【习得性无助】吴同学步入相对独立的大学生活,经受开放思维洗礼后依然摆脱不了痛苦和小象就算已经成年具备了足够摆脱铁链的力量却还是逃离不了铁链的原因一样都是“习得性无助”。
就好像北大女生包丽为什么摆脱不了渣男的精神PUA,她是傻吗?当然不是。
还有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成因也有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也就是在挣扎摆脱不了过程中慢慢变得被动的在情绪依附情感上依赖他人、且容易受感动、屈服暴虐。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征,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 人质会对劫持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他们的生死操控在劫持者手里,劫持者让他们活下来,他们便不胜感激。他们与劫持者共命运,把劫持者的前途当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视为自己的安危。于是,他们采取了“我们反对他们”的态度,把解救者当成了敌人。
当吴谢宇同学感到痛苦的时候,他想到自杀,这是因为自杀在这种情况下对他来说是摆脱痛苦,获得精神救赎的方式。
为什么一直以来都是他自己想要自杀,最终却在母亲身上下了“毒手”。因为他没有独立的人格,因为一直以来他在情感上面都是被动的屈从地位依附于他的母亲。他们就好似“共同体”一般(他是她的傀儡),所以他把他的痛苦也投射到了母亲身上,所以他自然而然把他以为的最完美最伟大的救赎方式也施予了他的母亲。
他既已成年却不能拥有独立的人格是因为他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允许他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一直以来他都没有从母亲那里取得人格独立的许可。他听命于她、受控于她……
如果大家还是不能理解这种“共同体”状态的痛苦,那么且就用比拟的方式举栗一下叭。
吴谢宇和其母的状态就好比是两个灵魂寄生在同一具躯体里面。在吴谢宇没有接受外界思想精神的冲击时(也就是他的独立意识大门还没有开启的时候)他和母亲可以比较和谐的共存,因为他们的意志是一致的,吴谢宇没有发展出对立反抗的独立意识,而是不觉得母亲的精神控制母亲的思想观念输入有什么不对不妥之处,也就是这个躯体里面的两个灵魂一个极强(绝对主导地位)一个微弱(附庸跟随状态)他们的意识方向是一致的,没有多少斗争,自然不会有太多有形的矛盾,自然也很和谐。
这个时候最大的问题可怕就可怕在事实上他的母亲是错的,他竟然不会觉得她有什么问题。这也为后面的悲剧埋下了导火索。
一旦他部分程度上脱离了母亲的全权控制,他开始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多元多彩的世界、开放包容开明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这些东西侵入打开了他独立意识的大门,他原有的世界观遭受了猛烈的冲击,原有的思想架构意识世界逐渐崩塌瓦解。
他发现一直以来他都被他最信任的人——他的母亲,那个他心理面完美的人拥有绝对权威的人(类似盲目的个人崇拜)给欺骗了。就好比如果你被告知你所信仰的东西是虚伪卑鄙无耻的,你会有什么感受,你又有多大承受能力?
这种欺骗让他愤怒、委屈、无助、难过、虚无……他开始持续且不稳定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感觉混乱。甚至是会陷入虚无主义怀疑自己、世界的真实性。他看起来是一个冷漠的人,但冷漠是因为觉得没有意义。对于至亲的死亡没有流露出一丝悲痛,在旁人看来他简直全无心肝,对性和爱情采取那样随便的态度,很多女人可能会冲上去给他扣一个“渣男”的帽子,面对学习成就变得那样没有野心和抱负,在追逐成功的世人眼里简直是不思进取,是烂泥扶不上墙。可是他采取这样的态度,并不是因为他冷酷、无情、自私,而是因为他认为一切都没有意义,他变成了虚无主义者。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读书时争上游,努力考名校;工作就争取升职加薪,创业就不断扩大规模,争取赚更多的钱,拥有更高的地位,成为更成功的人;然后买更好的房,买更好的车,找更好的人结婚,创造一切条件培养更优秀的后代。可是这些有什么意义呢?生者的哀悼对死者有任何意义吗?没有流泪就是无情吗?真的需要一个仪式来表演悲伤吗?真的需要当众悲伤,才能证明对母亲的爱吗?婚姻有什么意义?事业成功又什么意义?是获得更多的尊重,可以买更多和更好的东西吗?可是更多的尊重又有什么意义?买更好的东西有什么意义?最终都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热热闹闹的一生,总要归于虚空,那么努力地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呢?这一切的意义真的确定无疑吗?这一切到底有什么意义?这一切是不是根本就没有意义?
所以他觉得他看透了世界的荒诞,看透了人生的荒诞,对于人生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没有意义”。
他的世界观发生了大反转就像一夜之间换了天地,所有他熟悉他以为的东西都开始变得不一样,哪个正常人也没有那么强大心理能力去承受这样突然之间的翻转。你觉得没有什么可怕没有多么大不了的事情,在别人那里强大到足以将其摧毁。“未知苦处不信神佛” “我宁愿大家承认人间有一些痛苦是不能和解的,我最讨厌人说经过痛苦才能成为更好的人,我好希望大家承认有些痛苦是毁灭的。——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 ???”
人为制造的约束,也可以人为地制造解体。谎言的制造者在谎言被戳穿时起,就注定会有一个代价等着她去偿付。
这个时候的吴谢宇他的意识已经偏离了原有的被他母亲亲手规划好的轨道。他开始向着不同于她的方向发展,他开始拥有独立的个人意识,并且它生命力旺盛想要冲破束缚想要疯狂生长,所以它逐渐发展壮大,对立反抗斗争就显现出来了。他的意识强大到想要摆脱“两魂寄生一体”的状态,所以在他以为他和他的母亲注定不能共存。既然两魂的方向已经不统一了已经对立了,就注定是此消彼长,互相消杀的结果。他们要结束“共同体”状态就变成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好像必须得是终有某个消逝了,才能打破这可怕无法破解的魔咒。
为什么在他母亲死了之后他又不想不愿意死了?
因为在他母亲死之前他就根本没有意识到他是完全可以独立于他母亲而存在的独立个体。(这就是那个他打不破的魔咒)
“习得性无助”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习得性无助的学生在认知、动机、情感甚至个性品质上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它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成因复杂。它是多路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能够被看作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
这里拿学校里面学习不好也不愿意进取的同学做解析,造成吴同学习得性无助的家庭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类同。外部因素1、消极评价。在屡遭消极评价,经历一系列挫折、失败后,他们开始相信自己的确缺少取得成功的能力,不愿再为完成任务付出认真的努力,久而久之,就会患上习得性无助“疾病”。消极评价是习得性无助行为产生的社会因素之一。2、不良的竞争环境。(激烈的内卷)比如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校、教师和家长往往只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在这种不良的竞争环境里,学生为分数而努力学习,大多数教师也只会“以分数论英雄”。教师对待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同学之间也充满了不健康的竞争;学习遇到问题时,其他同学也不大愿意提供帮助。不良的竞争环境也是习得性无助行为产生的社会因素之一。自身因素1 、不当归因。总是抱着事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信念来进行归因活动的,而且这一信念相对稳定。如果长期经历失败而又找不到扭转局面的策略,那么他们就会把失败归因为无能或低智力等稳定、不可控因素,而不是客观分析需完成任务的难易程度,或归因为个体能够驾驭的努力因素,即便偶尔成功也会被他们归因为运气好,任务容易等不稳定的外部因素。这些不当的归因,最终产生很强烈的习得性无助感。2、消极的角色定位。当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个人独立评价系统,对思维、推理和他人的沟通等自我概念的判断,都是以学校中的教师和学生态度为参照的。他们对社会、他人及其自身的正确与错误、成功与失败进行评价时,往往更倾向于社会性的或他人的标准,也更依赖外部社会环境的直接反馈与支持。如果他们经常受到教师和同学的消极评价,那么自尊心就会受到损害,不能较好地自我认同,形成失败的角色定位,对于学习采取消极态度,从而产生习得性无助行为。3、不正确的社会比较。在许多情况下,社会比较是人们形成明确自我评价的唯一途径。对于学生来说,正确的社会比较,使他们倾向于选择比自己优秀的同学作为比较对象,从而会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选择较高的学习目标,并愿意为此付出较多的努力。相反,不正确的社会比较,使他们倾向选择比自己差的人作为比较对象,选择较低的学习目标甚至丧失学习目标,不愿意付出较多的努力,这样就使得产生习得性无助感的概率就很大。北大高材生弑母案再曝惊人细节,现场搜出大量性爱工具:他到底藏着多少秘密?
吴的母亲成长过程中给予吴的不是无条件积极关注。
【吴的例子补充:什么是无条件积极关注】无条件积极关注本意是咨询师对咨询者无条件的温暖接纳,通俗点来解释,就是不论怎样我都喜欢你,其威力让人震惊。有研究显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符合条件的志愿者,对咨询者提供帮助所达到的心理效果相差无几,意外不意外?因为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治疗关系是最重要的治疗要素,也就是只要给予无条件积极关注,谁都能治愈心理创伤。我们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人经历过,遇到一个人,TA的爱治好了你心里积年的伤痛,或是有知心的朋友,有什么痛苦只要对TA诉说就会好很多,这都是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力量。本质来讲,无条件积极关注就是安全感,绝大多数人都缺爱,都缺少一个无条件接纳自己的人,这里有三个层面:1关注,这是最基本的需求,人必须得到他人关注,才能获得爱,获得帮助,获得资源。被看到的愿望是如此强烈,以至于我们每个人都理解什么叫表现欲,都见过拼命博关注的人。因为最大的痛苦不是被仇视,而是被漠视。2 积极,只有关注还不可以,如果你看到我,却否定我,那么就是伤害我。网上无休止的争辩,家庭中谁对谁错的纷争,都是为了寻求肯定,也就是积极关注。 只有被别人,至少是大多数人,或者重要的人肯定了,人的内心才能和谐安宁。3 无条件,如果你肯定我,只是因为我符合你的心意,如果我换个说法做法,你就否定我,那就是有条件。有条件就意味着不安全,意味着我可能会失去你,只有无论我怎样,你都喜欢我爱我,这才是无条件积极关注。你不需要我做什么,也不需要我迎合你,你喜爱我只因为我就是我,这样我就可以绝对安全。以上三方面,构成了无条件积极关注,也就是绝对的安全感,有了这份安全感,人就不用在自我怀疑中挣扎,就可以内心平和,把精力用在拓展外部世界。缺乏无条件积极关注的人,内心就会荒凉,陷入自我怀疑的痛苦中,要么消沉纠结,要么逞强而内心脆弱。无条件积极关注的主要来源有两个:1养育者,通常是父母,会给孩子最初的无条件积极关注,满足孩子心理上的发展需求。被满足好的孩子在养育者那里得到的是喜爱和欣赏,长大了会自信热情。没有被满足的孩子在养育者那里得到的是忽略和批评,长大了会自卑消沉。2 其他感情对象,包括伴侣、好友、心理咨询师等,尤其是伴侣,是最广泛的无条件积极关注来源。目前无条件积极关注应用最广的是育儿学,美式的夸奖教育就是这一精神的体现。职场中也有人尝试应用,对员工提供心理支持。但个人认为无条件积极关注最应被普及的是情感领域,我们总是在寻觅的真爱,其实就是一个无条件和我们相爱的人。人的一生,只要遇到一个无条件积极关注你的人,就是幸事,就能让你得到心理上的自我安全感。这就是所谓的人生得一知己足以。
姜文华的例子与吴很像,但成因又有很大差异。虽然都有严格的家风、父母,完美主义,但是姜的悲剧更多是他不能正确看待成就与得失。姜多少有些自恋不恰,但是从已有资料尚推不出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榜样是必然会腐朽的。无论是“榜”,还是“样”,它都是“木”字旁,这提醒我们,榜样是会朽坏的。无论是何种“榜样”,何种“楷模”,都如草上之花,草必枯干,花必凋败。也许是给各位泼凉水,今天在颁奖晚会上,你获得了表彰,你感到非常开心,但这种幸福感不久就会消失,也许明天早上一起床这种幸福感就没了,有的只是空虚。那么,如何让这种幸福感持续呢?有人会说,我要加倍努力,争取获得更多的荣誉,不再满足于“榜样法大”要成为“榜样中国”“榜样世界”,不断追求荣誉的高峰。但往往这样的人却容易摔得粉身碎骨。让幸福感持续的唯一方法就是以感恩的心、谦卑的心接受一切成功与失败。同学们获得荣誉,要感谢很多人。写出优秀的学术论文要感谢图书馆的丰富资料,感谢食堂的饭菜没有地沟油瘦肉精,感谢你宿舍的同学在睡觉时还忍受你敲击键盘的声音甚至要感谢和你发生口角,进而动粗的同学,他让你灵机动,想出了这样的选题:激情状态与刑事责任。但是,你唯一不能感谢的就是你自己。如果你认为是你自己的オ干、智慧让你获得了成功,那你注定不会幸福。因为这样的你在成功时,你会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在得意中自我毁灭;在失败时,你会自怨自艾、愤怒嫉妒,甚至自寻短见。最后,我想对所有的人说,真正的榜样不在这台上,它在我们的内心,也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道德良知。良知才是最好的榜样。法律要追求公平和正义,而良知也是公平和正义的尺度。顺从良知的呼召,做一个真实的人,无论在顺境和困境都能彰显人性的光辉,克制人性的幽暗,一个行在光明之中的光明之子才是真正的榜样。并不取决于你的知识、财富、官职而取决于你是否坚守了良知的底线。
反社会人格容易被发现吗?
吴谢宇到底经历了什么?反社会人格障碍(英语: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缩写为ASPD) 是人格障碍的一种,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归类于第二轴发育障碍/人格异常类别B,必须超过18岁才能够被诊断为反社会人格反社会人格的核心点与共同点,是自我主义者和愉悦需求。任何反社会人格,最终达成任何目的的前提就是满足自我的愉悦。在这过程中他所表现出的一切都可以随着目标变动从而变动与拉近距离。洞察力敏锐,思维与正常人完全不同,具备相当完美的亲和力。可以很快的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只是自身无法认同与感知。这就导致他们会很快的预测你的下一步,从而更好的执行自己的想法。从而诱导他人按照自己本身所想从而行动,很多人会明显感觉到他们在这过程中人格魅力十足但由于在执行过程中,由于本身无法很好的理解与共同,情感缺失等原因。他们的道德底线与法律底线会比正常人更低,可能会更容易导致反社会行为。不过正常来说反社会人格会很少发生超越道德底线与法律底线的行为。这在他们看来是不必要的,会导致出现意料之外的结果,以至于导致日常生活事件脱轨从而产生不必要的影响,从而导致愉悦感大大下降。内心具有强烈攻击欲望,可能会对他人导致包括但不限于杀人、食人,精神摧毁,人格改造等。具体代表人物包括但不限于伦敦开膛手杰克,汉尼拔原型:泰德·邦迪原名'西奥多·罗伯特·考威尔'等。文学人物:夏洛克·福尔摩斯与其对手詹姆斯·莫里亚蒂等。DC漫画人物反派:小丑以及狂笑蝙蝠等。由于反社会人格具有相当完美的伪装面具,从而导致生活中无法有效与明确的辨认他们的生活完全由谎言构成,从而隐藏自己与他人的与众不同。内心冷酷无情,完全无法与他人共同,常常让人能感觉温暖十足。很多反社会人格待人温和有礼,对人善待,具有相当高的道德感与使命感,让人忍不住心生好感。但并不是所有反社会人格都如此。
吴谢宇很有可能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原因应该或有遗传因素、生理生物基础(低兴奋性、恐惧缺失)以及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后期反社会相关行为习得、高压式学习竞争环境。其母很有可能是边缘型人格障碍,而边缘型人格障碍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概率更高。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Antisocial PD,ASPD)的患者长期不尊重并且破坏他人的权利。他们不能也不会遵从社会规范。也就是说,个体可以有多种方式表现出ASPD。一些是诈骗分子,另一些,直白地说,是无礼的暴徒。可能会有很多打斗、撒谎和犯罪行为,包含各种可以想到的类型:偷窃、暴力、行骗以及虐待儿童和配偶。他们可能声称有内疚感,但是似乎不会真的为他们的行为感到懊悔。尽管他们可能抱怨有多种躯体问题,并偶尔尝试自杀,但他们操纵性地与他人互动使得我们很难判断他们的抱怨是否是真的。
吴谢宇同学年满十八岁,表现出明显的无道德感,不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有频繁欺诈、撒谎、虐待、盗窃、隐瞒他人的行为。缺乏责任心。情感淡漠,对自己给他人带来的伤害往往缺乏真正的懊悔之心。犯罪后的行为表现不符合常理化,即不在乎,表现得往往比较冷静。在整个成年生活中,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D,BPD)的患者看起来都是不稳定的。他们经常会在情绪、行为或人际关系上处于危急状态。许多患者会感到空虚和无聊。他们将自己紧紧地依附在他人身上,然后当他们想象自己被所依靠的人忽视或者虐待时,他们会变得极其愤怒或有敌意。他们可能会冲动地想要伤害或毁坏自己。这些行为是愤怒的表达,希望获得帮助或尝试让自己对情绪上的痛苦麻木。尽管BPD患者可能会体验到短暂的精神病性症状,但很快会缓解,以至于从来不会和如精神分裂症样的精神病相混淆。强烈的和快速的情绪波动、易冲动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使得这些患者很难在社交、工作或学校生活中充分发挥潜能。
其母害怕被遗弃(分离/脱离/这里应该是害怕儿子脱离自己的)带来的不安全让他们有很强的对他人的控制欲,当对方的某种行为没有满足自己的预期标准时,往往表现得暴躁愤怒,伴有言语侮辱打击对方(人格)的行为。且患者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糟糕,很难与别人建立起真正的亲密关系,孤僻独来独往,没有亲密朋友。
杀身之祸的原因是吴同学母亲亲手埋下的,成长过程中在人格上不能脱离别人的控制,其人格一般是不会发展健全的,也就是人格有缺陷的人,无论他看起来怎么优秀,他都是一个不完整的人。而这种长期处于被压抑、控制下的人,一旦某天原有的认知系统被冲破,精神上受到冲击,被压抑扭曲的部分就会以极端形式释放出来,如:打架斗殴、吸毒、嫖娼、偷盗、抢劫等放纵的一反常态的夸张离经叛道行为。他们以这些极端的方式冲破束缚自己无形的条条框框。
叛逆是一个具备自我意识的孩子探索自我边界的特殊形式,如果你不能允许他拥有自己的个性,而硬要把他规束成为乖乖听话的好孩子,就不要责备抱怨他日后的各种人格欠缺。
被长期压抑的部分到达一定程度会以更膨胀的形式爆发出来。
对孩子要求标准高,行为管控严格的父母通常也不能接受孩子有“学习的过程”(试错的过程),即不能接受→「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会犯错的」,孩子有什么新的尝试,只要结果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们都倾向于挑剔问题,复盘问题,而不是鼓励孩子继续尝试,鼓励他把没有做好的地方去找到新的解决办法。久而久之,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每当遇到一个事情,他们脑海里面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我要如何才能在事情万一没有成的时候可以免责」。不用承担失败的责任,或者把责任都推给对方,这个是他们潜意识里面的处理事情的逻辑。在这个逻辑之下,很多时候我们发现,不管是男性女性,都有可能出于自己的需要,而去过度地付出,讨好他人。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减轻愧疚感。
上一篇:伊东遥 新任女教师 有没谁知道这部电影叫什么名字
下一篇:原创那些在网吧查身份证的人,是什么身份?能拒绝吗?今天讲清楚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