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宜昌摄影理论之树开新花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8-07
手机版

  

  【三峡影像 ? 编辑语】近日,从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研究处传来喜讯,我市摄影作者李进都、吕向阳和蒋春艳三人分别撰写的论文,同时入选第13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文集《风景摄影与自然观》。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是中国摄影理论界的盛会,每一届盛会都将面向全国摄影人、摄影理论爱好者、高校及艺术机构专家学者征集相关主题论文,本市三位作者能从数千人(篇)中脱颖而出,实属不易。在全国创造了一个地级市一次入选三篇中国高端摄影理论研讨会论文集的奇迹。

  宜昌摄影在过去的几十年辉煌迭出,在全国范围内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摄影理论研究跟整个中国摄影界一样,一直是短板。新一届市摄协主席团在困境中看到了契机,于2018年初成立创研部,由副主席朱鸿负责创研部工作。创研部即刻招兵买马,从全市摄影爱好者中挑选出十余位文字功底好、热爱读书、对摄影理论有兴趣的人员,开启了学习摄影理论的征程。他们在朱鸿老师的带领下,有计划地学习摄影史、艺术史及相关理论文献,定期组织讲座及研讨会,交流学习心得,碰撞思想火花;经常组织学员外出观展、参加学术交流会、专家见面会、专家工作坊;同时,把全国知名专家学者请到宜昌来面对面授课;还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有选择地收听线上课程,在此基础上辅以实战训练。短短几年时间,锻造出一支具有一定理论素养和分析鉴赏能力的队伍,学员们撰写的理论文章、评论文章刊载于全国各种专业媒体,摄影作品参加包括国展在内的各类展览,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以徐为民主席为首的主席团的远见卓识和正确领导,得益于一大批成绩斐然的领路人的无私奉献,得益于无数勤奋学习埋头苦干的摄影人的辛勤付出,是他们一起,共同创造出宜昌充满活力的摄影生态环境。天时地利加人和,相信宜昌摄影会走得更远,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李进都

  中西方不同自然观语境下

  中国风景摄影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摘要】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由于中西方传统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差异,形成了中西方不同的自然观。中国主张“天人合一”的一元自然观,西方主张“人与自然相对”的二元自然观。不同的自然观对风景摄影的观看方式和语言表达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第一、第二部分对中西自然观的差异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梳理了在中西不同自然观语境下风景摄影创作的不同路径和主要特点。第三、第四部分结合前文的分析就当前中国风景摄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针对这些问题,从中国风景摄影发展战略的角度就如何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风景摄影体系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自然观 天人合一  风景摄影  自然风景  社会风景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自然观的形成与人类所处的环境和文化的传承有着密切联系。由于中西方传统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差异,形成了中西方不同的自然观。不同的自然观对风景摄影的观看方式和语言表达产生不同的影响,深入研究中西自然观的区别和差异,梳理在中西方不同自然观语境下风景摄影创作的不同路径和特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风景摄影语言体系和价值取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西方自然观的比较

  (一)中国“天人合一”一元自然观

  中国人的自然观概括一句话,就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中华先人们认为,人和天地万物是一体的,是和谐共生共存的生命共同体。这种自然观,我们称之为“一元自然观”。

  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一直将人当作自然之子来看待。中国先哲认为,人与自然有着全息对应的关系,人与天是相应的。“人人与我同体,万物与我同根,天地与我同元”的“天人合一”理念贯彻人们认识自然的全过程。《中庸》把“天、地、人”并称“三才”,说明人与自然是平等的,是共生共存的。《春秋繁露.立元神》中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周易.文言.乾卦》中说:“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老子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古代圣贤这种观念,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了一种亲和关系。敬畏自然、顺从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构建和谐共生共存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中国“天人合一”自然观的真髓和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

  (二)西方“人与自然相对”的二元自然观

  与中国不同的是,西方人认为人与自然是两个不同的主体,人是一切活动的中心,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这种自然观称之为“二元自然观”。

  西方二元自然观的形成与西方文化传承有密切关系。西方文化有两个源头:一是古希腊文化,二是希伯来文化。虽然两者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斗争多、合作少,但对自然的敌视却构成了它们共同的特征。自古希腊开始,人类自我中心意识就已经得到了有效的确立。他们认为,只有征服荒蛮的、充满杀机的自然,人类才能找回自己的主体性。在古罗马帝国后期,基督教文化慢慢成为西方文化的主体。他们认为,自然是远离上帝的蛮荒之所,是人类受苦受难的流放地。在哲学史上,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二元论的发蒙者,他主张意识和物质两个独立本源的哲学学说,强调物质和精神是同等公平地存在。二元论的继承和发扬者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1596-1650),他认为物质和意识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实体。意识的本质在于思想,物质的本质在于广袤,物质不能思想,思想不能广袤,两者是彼此完全独立的。这两位哲学家的二元论思想在西方文化发展中影响深远,成为西方人世界观的主流意识。这就形成了西方关于人和自然二元的特有认识。人可以发挥一切能力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掠夺自然资源为我所用。这种观点的好处是能够激励人类探索自然奥秘、推进科学发展。其弊端是人类对自然缺乏敬畏和感恩,为满足自我的欲望而肆无忌惮的开发,从而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难以修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遏制人类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中西方自然观的互补与融合

  虽然在西方早期文化中有过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的观点,但没有成为西方文化的主流,直到近代才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存问题,开始重视中国的“天人合一”自然观对世界生态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意义。在西方,中国“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首先被西方的生态伦理学发现,并赋予解决生态危机的功能;在东方,中国人在20世纪末真正体会到对自然的征服所要付出的沉重代价后,开始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重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的“天人合一”怀抱。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月18日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说:“人与自然共生共存,伤害自然最终将伤及人类。空气、水、土壤、蓝天等自然资源用之不觉、失之难续。工业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新发展理念越来越受到国际的重视,已得到广泛的认同。中西方自然观的发展,出现了一个互补与融合的趋势。这是对近代工业发展带来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从而危及人类生存的反思和觉醒。

  二、中西不同自然观语境下风景摄影创作实践和特点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和自然观的差异,中西方风景摄影走了一个不同的路子:西方风景摄影以写实为主流,中国风景摄影以写意为主流,虽然也有交叉,但总体如此。

  (一)写实:构成西方风景摄影的主要特点和基本路径选择

  西方风景摄影以写实自然、纪实风景为主流,这与他们的二元自然观和艺术观特别是风景画的表达方式有关。西方风景画创作是遵循自然科学原理,讲究透视性,面对风景做符合人类视觉方式的精确的透视性描绘。摄影术诞生初期,就受到西方传统文化自然观和风景画的影响,走向写实的客观的纯粹摄影、直接摄影、纪实摄影,直到今天都是这样,尽管中间也不乏出现过画意摄影、抽象主义摄影、超现实主义摄影等流派,但都没有改变纪实风景的主流传统。

  1889年,以英国摄影家彼得·亨利·埃默森(peter.Henry.Emerson,1856-1936)《自然主义摄影》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自然主义摄影流派的诞生。自然主义摄影提倡对自然的直接感受,要求把眼睛感受到的自然现象直接记录下来,真实记录自然风景而不是有意安排和设计。这为风景摄影回归现实开辟了新的道路。

  上个世纪20年代,德国画家由表现主义转向现代的现实主义,于是,一个叫做新现实主义的摄影流派也因此产生,这对美国直接摄影思潮的兴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大批直接摄影家应运而生。如保罗·斯特兰德(Paul.Strand,1890-1976)、查尔斯·谢勒(Charles.Sheeler.1883-1965)、阿尔费来德·斯蒂格里兹(Alfred Stieglitz,1864-1946)、爱德华·韦斯顿(Edward Weston,1886-1958)、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1902-1984)等等,这对世界风景摄影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风景摄影走向以视觉真实为境界的纪实风景,而且关注社会,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摄影风格也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局面。一批优秀的风景摄影家在对自然进行真实记录的同时,用摄影表达对地球生态的关注。比如埃默特·戈温(Emmet Gowin,1941-)在《铜矿残渣,亚利桑那》中用航拍方式拍摄了一张原子能实验的土地,以残酷的写实风格,试图唤醒人类的良知。约翰·塞克斯通(John.Sexton,1953-)以社会学摄影的方式,为保护美国西南部的历史遗迹做出了积极贡献。罗伯特·克莱恩·科齐姆(Robert.Glenn.Ketchum)则以更为激进的摄影展览、演讲、国会游说等工作方式,试图用影像告诫人们保护自然环境,改变社会发展方式。

  沿着这个传统,1966年,美国摄影博物馆“乔治·伊斯曼之家”举办一个名为“当代摄影家——向着社会的风景”摄影展。策展人内森·莱昂提出了一个“社会的风景”的概念。这一概念包括了人及其创造的景物与景观在内的广义的风景。1975年,“乔治·伊斯曼之家”又举办了一个名为“新地形学”(New Topographic)的摄影展。这个展览的副标题是“人为改变的风景的照片”。参展的摄影家有亨利·维塞尔(Henry.Wessel,1942-)、罗伯特·亚当斯(Robberts.Adams,1938-)、尼克拉斯·尼克松(Nicholas.Nixon,1947-)等10位摄影名家,这次展览标志着“新地形学摄影”(相对于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的以自然为主要对象的地形学摄影而言)的产生。参展摄影家以客观冷静的方式展示被人类入侵和破坏的风景,同时也打开风景摄影与纪实摄影对话的通道,呈现出一种别样的风景样式。德国著名摄影家希拉·贝歇尔(Hilla.Becher,1934-2015)和她的丈夫伯纳德·贝歇从上个世纪50年末开始以大画幅相机采用直截了当的“客观”手段拍摄工业建筑,并按照功能、建造时期、地区特征和不同建筑材料将这些建筑进行分类,从而产生分类学意义的摄影新语言形式,再一次把风景摄影推向一个新领域。总而言之,以美国为主的西方风景摄影走出了一个写实自然、关注人与自然的纪实风景摄影之路。

  (二)写意:构成中国风景摄影的主要特点和基本路径选择

  当西方风景摄影家不断从画意摄影中脱胎走向纯粹摄影、纪实风景、写实自然的时候,中国风景摄影却走了一条与西方完全不同的“写意”之路。中国摄影家在风景摄影创作时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精神往来和作品意境的构筑,善于画外言意,借景寓意,崇观达意,这与中国人“天人合一”自然观和中国画论“尚意”艺术观有关。回顾中国风景摄影近百年的“写意之路”,大致分为

  三个阶段或者概括为三个方面:

  模仿画意,影画合璧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模仿中国山水画的构图方式、意境营造。当摄影从西方传入中国之初,人们对艺术摄影的认识是“写意照相”,模仿中国山水画的构图经营方式构筑摄影“意境”。刘半农曾将艺术摄影称为“写意照相”,他说:“写意,乃是要把作者的意境,借着相机表露出来。”这种“写意”照相,又称为艺术摄影、美术摄影。他写了一本《半农谈影》,是我国第一部研究摄影艺术的专著,影响深远。他的艺术摄影观点得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许多摄影家的赞同和支持,包括朗静山在内的很多中国摄影家都坚决地抛弃了“写实摄影”,画意、唯美的艺术摄影风气在上世纪20—30年代大行其道,产生了不少大师级的画意摄影家。“集锦摄影”发明者郎静山就是一个代表人物。他一生酷爱画意摄影,创作了《晓汲清江》、《湖山揽胜》、《松鹤延龄》、《春树奇峰》、《枫桥夜泊》等优秀作品,有1000多幅作品在国际摄影沙龙中获奖,被西方称为以中国绘画的原理应用到摄影的第一人。他的画意摄影的创作理念对后来的风景摄影创作影响很大,比如香港著名摄影家陈复礼就深受朗静山“集锦摄影”的影响。他说,早年在一本法国摄影杂志上看到郎静山的作品,就“佩服郎老用摄影作为手段,弘扬中国文化”。陈复礼是继朗静山之后,又一位画意摄影大师,他的《影画合璧》开辟了画意摄影的新领域。1984年,他在内地举办一个展览,展出了50幅“影画合壁”摄影作品,使得中国风景摄影家看到了新的创作方向,影响依然是巨大的。

  画外寓意,借景抒情阶段。这一阶段大致是从建国以后开始的。主要特点是用写实手法拍摄风景,通过特殊的技术处理或独特的风景对象追求画外之意,或运用合适的标题点明作品寓意。比如著名摄影家袁毅平1961年的《东方红》。这幅拍摄于天安门的日出风景照片,却赋予不同反响的意境。作品选取旭日和朝霞为背景来表现天安门广场,画面金光灿烂,使作品形成壮丽热烈的情调,象征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前程似锦。摄影大师吴印咸1961年拍摄一幅黄山景观,即生长在悬崖石缝间的一棵普通松树,当摄影家命名为《咬定青山不放松》时,画面意境油然而生,表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时代拼搏精神。   

  画外寓意在中国的风光摄影体现比较突出,是中国风光摄影的主要修辞方法。中国摄影师在表现山水云霞和地理景观时,不是像国外摄影师那样直接反映自然景观实态,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景物,而是借着自然景观或自然现象表达画外之意,即所谓的意境。比如著名摄影家何世尧的《巍巍长城》表达了“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的诗意美境,象征着中国人站起来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深深感染了观看者。1972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时,把这幅作品编织成挂毯,作为国礼赠送给联合国并陈列在联合国总部的大厅里。陈复礼的《搏斗》发出“人生难得几回搏”的感悟,激励人们奋力拼搏,夺取更大的胜利。摄影家郭新1980年创作的摄影作品《生命》借着戈壁大漠胡杨树的形象,抒发摄影家对生命的感悟和赞美。摄影家陈长芬1985年创作的《日月》运用两次曝光技术将日月融合在一张照片中,一阴一阳,一冷一暖,诠释了中国古典阴阳哲学的精神内涵,表达了摄影家的宇宙观、自然观和人生观。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崇观达意,彰显个性阶段。当代风景摄影重在观照现实,叩问社会、提出问题和表达观点,通过影像表达作者的世界观、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至于在外观形式上已不再纠结于是写实还是写意,也不在乎是美还是丑,表达观点是第一位的,作品意境是通过强烈的个性观看表达出来。这种趋势在时间进入21世纪就开始了,真正的觉醒是近十年的事,2010年3月,色影无忌发起并主办了一个主题为“不一样的风景”的展览。2011年11月,第7届连州国际摄影节,总策展人段煜婷策划了以“向着社会的景观”为题的展览,这些展览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风景摄影的发展,逐步打开了风景摄影的新视野,一批新锐摄影家开始了新风景摄影的艰苦探索。比如曾翰的三峡系列、张克纯的《北流活活》、张晓的《海岸线》、程新皓的《对一条河流的命名》、骆丹的《318国道》和《北方、南方》、傅拥军的《西湖边的一棵树》、火焱的《新桂林山水》、杜子《瘢痕》和《填海》、颜长江、肖萱安合作的《归山》、塔可的《诗山河考》、王久良的《垃圾围城》、姚璐的《中国景观》系列、黎明的《游山玩水》、朱鸿的《吾江吾河》等,都是这一阶段风景摄影新探索新成果。这些作品都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向社会发问,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一些作品还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比如王久良的《垃圾围城》就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改变了政府的作为方式,促进了城市环境的治理。这是风景摄影本体的回归,是当代风景摄影“崇观达意,彰显个性”的体现。

  三、当前中国风景摄影创作面临的问题

  由于历史和文化等诸多原因,中国风景摄影在发展道路上确实走了不少弯路,也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历史意识,漠视社会现实,缺乏人本创作理念,是中国风景摄影最为突出的问题。这首先源于我们对风景内涵的认识偏差。风景的内涵不仅仅是一个自然风光而已,还应包括人类和人类创造的社会风景。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社会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第二自然风景,而且很重要,它关系着第一自然风景的存亡,也关系着自身的存亡。摄影家应该多关注被人类改造的风景以及人的本身,而不是迷失在那个亿万年都难以改变的日出日落、风雨云雾之中。中国风景摄影最突出大问题是长期游离于社会,倾情于自然山水云霞,画意摄影、千人一面的唯美风光片占据中国摄影大半江山,这些作品拍摄内容重复化,表现形式雷同化,主题表达简单化,缺乏人本关怀,缺乏社会观照,对人的关注远远不及对风光美景的追逐。特别是随着摄影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爱好摄影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可以拿起相机浩浩荡荡地成群结队地去追光掠影,制造被称为“糖水片”的唯美垃圾。没有独特的个体思想、没有独特的现实观照、没有独到的社会关怀“三没有”风景摄影作品大量存在。这可谓当下中国风景摄影最为突出的问题。

  2.“东施效颦”式模仿国外大师摄影风格语言,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是中国风景摄影“缺乏自我面目”的现实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艺术全球化的影响下,西方风景摄影的观念和作品也源源不断地流进中国,看着国外摄影家的新东西很新鲜,几乎是一夜之间,中国的风景摄影似乎找到了信仰,模仿西方大家拍摄理念、拍摄方式、拍摄风格成为中国风景摄影创作的基本生态。这虽然不完全是坏事,但也不是绝对的好事。比如现在流行的美国新地形学摄影、新色彩摄影、类型学摄影等,实际上都是几十年前的理念,成了我们当下最时髦的摄影语言形式,不断神化,相继效仿,这是值得反思的。艺术贵在创新,强调原创性,一味的模仿最终只能得到形式上无限接近、离本质却越来越远的结果。

  3.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弥漫在风景摄影创作之中,是中国风景摄影最为痛心的问题。当下的中国风景摄影创作,包括景观摄影,有很大一部分艺术家不是为了社会担当和责任去创作,而是为了某种名利去创作,为了标新立异去创作,为了获奖打比赛而创作,许多作品创作是“短平快”,缺乏必要沉淀和思考,犹如快餐和流行风,时髦一阵子就没了,这种急功近利式的创作风气严重削弱了中国风景摄影的本体价值,也影响着中国风景摄影的发展问题。

  4.理论创新与引领不够,是中国风景摄影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自身文化的吸收和转化不够。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孕育了丰富的优秀的儒释道诸子百家文化,形成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这些优秀文化对于风景摄影创作非常有指导意义。但我们对此重视不够、研究不够、运用不够。二是对自己的风景摄影史缺乏系统的客观的梳理和研究。摄影术传入中国已有170多年,但由于史料欠缺,理论乏陈,治史无人,无法拥有自己的摄影史。因为没有历史,一个中国摄影师便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因为没有历史,我们摄影人也不能分辨好坏对错,只能凭感觉去创作或者模仿西方摄影家的作品。三是理论总结和创新不够。艺术要向前发展,就要不断创新,特别是理论的总结和创新。中国风景摄影几乎没有自己的成熟的理论体系,要么模仿山水画,在画意、唯美的圈子里打转转;要么奉行拿来主义,改头换面,换个包装,结果吃的全是西方几十年前的洋货,吃不到新鲜的东西,致使中国风景摄影老是在别人的后面跑。这是当今中国风景摄影发展中必须认真对待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构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风景摄影体系的若干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摄影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随着历史的足迹进入新时代。风景摄影又是中国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面对新时代,中国风景摄影如何担当起历史使命,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和社会意义的作品,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

  (一)坚持文化自信,根植中华文化沃土,对接西方摄影理论最新成果,积极探索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摄影理论体系

  文化自信是我们的力量源泉。摄影术虽然诞生于西方传播于中国,但我们也没有理由失去文化的自信。因为摄影作为技术,是通用的;作为文化,是互补相融的。摄影发展史也告诉我们,摄影语言的形成有其地理文化背景和民族文化习俗的影响,我们要看到中国风景摄影的民族特色和取得的应有成就,没有必要妄自菲薄,更没有必要否定中国崇拜西方。我们应该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因为中华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孕育了特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自然观,就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标识和最根本的文化基因。“中国风景摄影表现的是整个天地,以及创造和捍卫天地的精神,这两者都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埃利诺·康斯滕(Eleanor Consten)语)。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和理论体系。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摄影理论工作者应该加强中西文化特别是自然观的比较研究,加强中国风景摄影历史的梳理和理论概括,加强中国“天人合一”自然观、中国画论与风景摄影的关系研究,按照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立足中国、借鉴外国,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从中国儒释道诸子百家和中国画艺术理论中吸取养分,对接西方现代摄影艺术理论,探索中国风景摄影的文化根源、民族特色和突破路径,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语言、中国精神的风景摄影理论体系,增强中国摄影话语权,指导中国风景摄影创作和发展。

  (二)树立包容共荣理念,构建多元化风景摄影创作队伍体系

  摄影发展主要依靠摄影家的创作实践。风景摄影在中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大多数摄影人学摄影是从拍风景开始的。如何引导好、发挥好、锻造好这只队伍,是广大摄影工作者特别是各级摄影组织、摄影理论工作者、摄影教育者值得深思的问题。一是树立包容共荣的理念,打造多元化的风景摄影创作队伍。当前,我国风景摄影创作队伍是多元的,有写实的也有写意的,有大气磅礴的也有诗意缠绵的,有恪守传统的也有锐意创新的,有关注自我精神构筑的也有观照社会现实的,面对这样一个多元的、队伍庞大的风景摄影队伍,我们应该尊重群众创造力,以包容心态、平等心态维护当前风景摄影创作生态;二是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摄影教育体系,加强对风景摄影发展史和新理念新技术的培训,让摄影人明白自己的位置和发展方向,以先进的摄影理论和观念引导他们,共同创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风景摄影发展新局面。三是完善摄影组织体系,推动风景摄影的健康发展。建议在中国摄影家协会下设风景摄影专业委员会或成立中国风景摄影协会二级协会,加强风景摄影创作的组织领导、教育培训、展览传播和理论研究。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关注人与自然关系,探索中国“天人合一”自然观风景摄影创作体系

  “天人合一”自然观,是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命题之一,也是中国人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金钥匙。“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古人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至高梦想。生长在“天人合一”自然观文化语境中的中国风景摄影,应该从中华母体中吸收营养,结合当今世界摄影新发展,探索中国“天人合一”自然观风景摄影创作体系。这个体系至少包括创作导向、创作观、创作语言三个方面内容:

  首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人是人天关系的主体。社会是第二自然,是人类改造自然中创造的新风景。风景摄影不仅仅是走进大自然去追光掠影,要更多地深入人民生活,更多地去观照社会、关注人性、提出问题,去发现“不一样的风景”,用生动形象的摄影语言描绘中华民族的卓越风华,讲好中国故事,表达中国精神、传播正能量。

  其次,要树立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创作观。“天人合一”自然观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一体的,是和谐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伤害自然就是伤害人类自身。当今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因人类的无知而不断激化,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中国也不例外。风景摄影家要更多地关注人和社会、人和自然的关系,通过影像鞭挞一切破坏自然、危害人类生存的丑恶行为,引导人民树立正确自然观、社会发展观、消费观和价值观,促进社会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荣中健康发展。这是风景摄影应该担当的使命和历史责任。

  第三,要积极探索“尚意”与“崇观”并重的创作语言形式。中国山水画最讲究意境,恬淡虚无,超然物外,天人合一。把这个传统嫁接在风景摄影创作中是中国摄影家的拿手好戏,而且也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创造了摄影的“中国派”。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摄影语言、摄影理念也在不断创新,当代风景摄影的最大特点是“崇观”。摄影是一种观看方式,更是表达观点的工具。中国风景摄影家要敢于探索新语言,突破传统“尚意”的束缚,彰显个性观看,力成一家之言,而不是简单地模仿某国某名家的拍摄题材和语言风格,也不是在画意、唯美的千篇一律糖水观看中随波逐流,应该在继承“尚意”之风的同时,更加“崇观”,立足新时代摄影新实践,“观照现实,叩问社会”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摄影新语言、新路子。

  (四)发挥社会各界力量,完善激励机制,构建适应现代摄影发展的风景摄影创新体系

  创新是一切艺术发展的原动力。中国风景摄影发展需要建立一个持续发力的创新体系。一是尽快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以制度的创新促进风景摄影创新;二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力量,鼓励社会参与力量,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体系、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多元的展览、收藏及传播体系,以体制的创新促进风景摄影创新;三是建立摄影发展基金,完善优秀理论成果、优秀创作成果奖励机制,以机制的创新推动风景摄影创新。(该文入选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并收入文集)。

  

  罗伯特·亚当斯《新西部,科罗拉多, 1960》

  

  伯恩·贝歇和希拉·贝歇夫妇作品

  

  郎静山《晓汲清江》

  

  陈复礼《影画合璧》系列作品之一

   

  

  袁毅平,《东方红》,1961

  

  何世尧,《巍巍长城》北京八达岭 1962年

   

  

  陈长芬,《日月》

  

  张克纯,《北流活活》

  

  张晓,《海岸线》系列之一

  

  骆丹,《318国道》

  

  傅拥军,《西湖边的一棵树》

   

  

  火炎,《新桂林山水》

  

  颜长江、肖萱安合作的《归山》系列之一

   

  

  王久良,《垃圾围城》

   

  

  黎明,《游山玩水》系列之一

  

  朱鸿,《吾江吾河》系列之一

  (鸣谢:作者在该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湖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宜昌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徐为民,宜昌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理论创研部部长朱鸿的具体指导,在媒体传播中得到了著名摄影家李亚隆、徐为民、朱鸿等老师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美】内奥米.罗森布拉姆,《世界摄影史》(第四版),中国摄影出版社,2012

  2.林路,《风景摄影史》,浙江摄影出版社,2014

  3.杨恩璞,《摄影鉴赏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鲍昆,《雪月风花近百年》,艺术评论,2004年第06期

  5.徐淳刚,《中国摄影有多风光,中国摄影有多浅薄》,来源于互联网。

  6.何伊宁,《地景的转向:当代风景摄影的多元实践》,中国摄影,2015年第11期

  7.何伊宁,《中国当代风景摄影面面观》,上海艺术评论,2016年第04期

  8.于莹莹,《中西自然观的对比》,商场现代化,2012年第09期。

  9.梁欣然,《论当代中国观念摄影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第04期

  10.张晓霞,《中西传统自然观比较》,《新西部》,2009年第24期

  11.朱鸿,《关于景观摄影》

  

  【作者简介】李进都,系宜昌市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理论创研部副部长,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士、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国家税务总局宜昌市税务局。摄影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各大比赛中展览、获奖,多组(幅)作品在《人民摄影》、《大众摄影》等媒体发表。2008-2012年连续五年荣获宜昌市摄影贡献奖。

  主要获奖和展览:

  2008年,作品《胡同魅影(组照)》入展2008年第九届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

  2009年,作品《今日荆州古风情》(组照)和《过客》,入展湖北省第23届摄影大展并分别荣获记录类银奖和艺术类优秀奖。

  2010年,作品《诗意残荷(组照)》荣获第十二届全国当代摄影艺术邀请赛艺术类银奖。作品《荷塘冬韵》入展2010年第十届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

  2011年,作品《荆州玉面》,荣获“楚国故都,三国名城”荆州全国摄影艺术大展银奖。作品《今日荆州古风情》(组照),荣获“楚国故都,三国名城”荆州全国摄影艺术大展优秀奖。《国家大剧院》,荣获2011年庆祝建党90周年“银坤杯”全球华人书画摄影大奖赛优秀奖和2011年第十三届全国当代摄影艺术邀请赛综合类最佳色彩奖;

  2012年,作品《音乐圣殿》(记录类单幅),入展第四届中国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2012年,专题摄影作品《梦·碎片》(个展),入展2012首届中国凤凰国际摄影双年展。作品《等候》(记录类单幅)入展2012年第十一届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

  2013年,专题摄影作品《观照》(个展)入展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展,《人民摄影》报于2013年10月23日专版推介《观照》系列作品。

  2014年,受《人民摄影》报邀请参加新乡市承办的中国新锐摄影师作品研讨会和新乡市第十二届摄影艺术邀请展。

  2015年,专题摄影作品《四方城》(个展)入展中国凤凰摄影双年展和宜昌市26人新影像展。

  2016年,专题摄影作品《四方城》入选“好摄酒杯”人民摄影2016年纪实摄影比赛并在1月6日《人民摄影》报上推介。2017年,参加李亚隆摄影专家工作坊学习。

  编辑出版影像画册和摄影理论研究:

  2011年,编辑出版宜昌地税第一本摄影作品集《税影—2007-2011年宜昌市地税系统摄影作品选》(担任执行主编)和宜昌地税过百亿纪念画册《诗韵三峡》,于2011年由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2年,编辑出版宜昌地税第一本书画作品集《税风清韵—宜昌市地税系统书法美术作品选》(担任执行主编),于2012年7月由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4年,组织编辑出版了大型画册《税徽闪耀——图说宜昌地税二十年(1994-2014)》(担任执行主编);于2014年7月由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8年8月,论文《中西方不同自然观语境下中国风景摄影面临的问题与思考》入选第十三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并收入文集。

  吕向阳

  从《平湖弯弯》的创作看风景摄影的

  呈现方式和审美表达

  【摘要】随着风景摄影的发展转向,当代风景摄影正在呈现出多元的摄影语言和美学展示,有了更多的可能性。2017年,笔者参加了宜昌市首届摄影专家工作坊的专题创作,在李亚隆老师的策划指导下,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和社会调查,完成了关于三峡水运的风景摄影专题《平湖弯弯》。2018年,笔者参加宜昌市摄影家协会摄影创作理论研究班的学习,在朱鸿老师的指导下,以《平湖弯弯》风景摄影的实验探索为例,对风景摄影的呈现方式和审美表达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工作坊的摄影实践和理论研讨,拓展了我对风景摄影的理解:风景摄影应该多一些对自然的深刻领悟、对社会变革的深刻洞察和对审美表达的深刻把握,承担起无愧于时代的历史担当。

   

  一、对《平湖弯弯》风景摄影的创作准备

  环境史家约翰·麦克尼尔在他的新书《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中强调:环境的变迁以及社会与生态的关系,在未来注定要成为人类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宜昌市首届摄影专家工作坊风景摄影实验项目《平湖弯弯》,试图通过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发展过程来认识过去的利弊得失,对未来三峡水运发展提出探讨,期待水运这种最环保最经济的运输方式能够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更期待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消费自然的进程中,更好地认识自然、顺应自然、回归自然。在专题拍摄之前和拍摄过程当中,工作坊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和社会调查,对世界摄影史、风景摄影史进行系统学习,对三峡水运的历史变化、现实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奠定了专题摄影的思想基础,同时也激发了摄影的灵感和创作的激情。

  (一)对风景摄影发展转向的理解。

  梳理世界摄影史中的风景摄影的发展脉络,从“自然风景”,到“都市风景”,再到“社会风景”,风景摄影的题材边界不断拓展。特别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的“社会的风景”,再到“新地形摄影”的“批判的风景”,依靠照相机的观看能力,摄影家更深入地考察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关系。这些重要变革和转向,深刻影响了风景摄影发展形态和审美表达。林路在《风景摄影史》从风光到风景的迷思和展望一节中指出:“整个世界范围内对一般意义上纯唯美的风景描述,早已失去了思考层面的价值,这与中国摄影界对“风光摄影”的“热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作为文化层面的风景,就该具有更高层次的社会认同价值,或从地理学的角度展现人对自然的思考,或以人文的目光重新审视风景的意义。”

  (二)对三峡水运历史变迁的研究。

  拍摄专题首先需要对拍摄对象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三峡自古滩多水恶,是闻名千古的水上通道。水运曾是这里的主要运输方式,也是沿岸码头城市的经济支柱。三峡建坝蓄水后,沿袭了数千年的社会生态发生了根本改变,一种新的自然景观和生活形态正在形成:航道变了,三峡水域由原来的“滩滩都是鬼见愁”变为长江最好的航运水域,成为名符其实的“黄金水道”;客运变了,原来人潮如涌的客运班船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随着峡区高速公路、高铁的贯通,峡江人出行越来越便捷;旅游变了,旧式游船偃旗息鼓,新的游轮遨游江上,越来越丰富的旅游项目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码头变了,大部分城市码头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客运港繁华不再,货运港风生水起;渡口变了,众多古老的轮渡随着一座又一座长江大桥的兴建而走向消亡;货运变了,散货、农副产品运输拥有更多选择,水路集装箱运输、汽车滚装等运输方式的得到迅猛发展;过闸的需求变了,三峡大坝船闸2003年正式投入运行以来,过闸需求量一路攀升,已提前10多年超过设计通过能力,“大坝锁江”的矛盾日益突出;管理方式也在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正在被颠覆,大动力、集装箱、GPS导航、水陆铁联运一体化、智慧型港航正在引领新的水运梦想……变化中蕴含生机,旧的事物消失,新的形态萌生,旧的组织瓦解,新的力量蓄积。平湖弯弯,虽千转百回,仍一往无前、奔流不息。思想的高度决定了风景摄影的高度,对三峡水运历史变迁和发展趋势的研究,为专题摄影提供了丰富鲜活的素材,积累了宝贵的思想文化资源。

  (三)对摄影相关理论书籍的学习。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用“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描述作家的才学积累。摄影同样需要积学储宝,摄影作品的深度、广度和力度远在摄影之外,需要我们海量的阅读和深厚的积淀。在此次摄影创作准备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加强了摄影相关及摄影之外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从经典艺术作品和哲学思想中汲收营养,将学习、观察和思考融入摄影创作,开阔摄影思路和方法,把摄影专题置于一个开阔的思想平台予以认知和定位,为创作储备充分的背景信息。同时,根据专题需要选择适宜的影像风格和叙事节奏,在触类旁通中寻求自我突破和提升,拓展风景摄影的思想性和历史感。

  二、对风景摄影呈现方式的理性思考

  《平湖弯弯》选择用风景摄影的方式,围绕三峡水运的现实课题,从历史、文化、地理、经济等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全面呈现三峡水运的历史变迁,提出对三峡水运发展前景的探讨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通过这次摄影实践,笔者对风景摄影呈现方式有了更为理性的探索和思考。

  (一)风景摄影是一种历史的叙事。

  客观呈现、记录历史是摄影最基本的功能。风景摄影如果忽略了自然变迁、社会发展与历史变化,难免会自我局限。对于我们身边司空见惯的景观,如果把它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审视,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深刻意义。巫峡青石信号台空无一人,导航功能已经消亡,航标指示箭头没有升起,轮船照样通行。原来三峡区域90多个信号台,后来大都被淹或迁移。香溪河轮渡,一条汽运渡船仿佛行驶在历史的长河,前面是正在修建的香溪长江公路大桥,大桥建成后,千年的轮渡就成了历史。位于长江西陵峡兵书宝剑峡的屈原镇煤码头,现已关停,煤炭曾是川江运输的重要物资。丰都原造船厂,因为库区蓄水沉入江底,枯水期船厂遗址又露出江面。历史是一条河,一条河就是一部历史。平湖两岸每一处景观都有一段历史,都流传着一些动人的传说和故事。风景摄影只是将这些景观予以平实的记录,更多的是让作品说话,通过作品对人与自然、自然与文明、自然与历史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解和感悟。

  (二)风景摄影是一种文化的观看。

  上世纪四十年代,有一个名叫A·K的外国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到哪里去看中国?结论就是长江三峡。他在一本英文版《长江三峡》的画册里,为古老的长江三峡留下了极为精彩的历史画面。剖析中国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发展进程,峡江水运的历史变迁无疑是最好的标本。英国格里·巴杰在《摄影的精神》一书中讲,每一个地点都是大自然和人类在起作用,拍摄一个地方时,我们不只是拍摄大自然,我们始终在拍摄文化。风景摄影始终蕴含着一种文化的观看。拍水运、拍三峡、拍码头,自然少不了拍一些文化符号。拍棒棒军,因为“棒棒”是重庆的一张名片,是一种典型码头文化,它是一个时代、一段历史、一种文化的标志。拍秭归客运码头空寂的缆车,拍重庆朝天宫城市观光游船上喝茶休闲的游客,其实是拍水路客运文化到旅游文化的转型,在三峡水域,轮船早已由原先的主要交通工具,变成了观光游乐的场所。三峡曾是进出四川、重庆的重要通道,巴东、巫山等地民众回家出行此前一般都会选择水路,随着沪蓉西高速、宜万铁路、宜巴高速的开通,水运客流持续走低,长江水路客运逐渐退出市场。文化的观看需要将我们拍摄的景观放在长江文化、三峡文化、江城文化、码头文化、旅游文化等不同文化的背景中,探寻峡江水运变化的文化基因和历史传承。

  (三)风景摄影是一种情绪的表达。

  “无表情外观”摄影语言在风景摄影中得到了较为集中的表现,一些看似客观冷静的风景,通过对具有典型意义历史事件或社会景观的定格,表达着意味深长的的情感和思绪,或通过隐喻的方式诗意地暗示一个风云变幻、深刻而丰富的时代。“无表情”风景其实凝结着隐含的情绪表达,承载着“有表情”的态度和立场。平湖是每个人心中的平湖。长江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冲开崇山峻岭,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的长江三峡大峡谷。江水奔腾,浇灌生灵,哺育了千古文明。三峡建坝后,峡江变成了平湖。曾经的狂荡不羁,穿山过谷,当下的平缓、平和、平静而坦荡。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带着对过去的眷恋去怀念峡江、审视峡江。而峡江始终奔流不驻,一刻不息。历史不会倒退,大江只会东流,万物发展变化自有其不变的规律。风景摄影主要通过揭示自然的整体魅力,传递摄影者的主观审美情绪,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的是人对自然的态度。表面是景,更多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在巫山大宁河与长江交汇处,一处正在修建的公路桥的桥镦,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高速公路和铁路的贯通,水路客运的萎缩,工业的进步,自然的退化,平静的画面里透出了淡淡的隐忧,巫峡有山有水也有乡愁。

  (四)风景摄影是一种社会的担当。

  新时代的中国正在经历巨大转型,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民生无不发生深刻改变,面对传统社会关系正在发生的前所未有的调整,风景摄影不应只是历史叙事、文化观看和情绪表达,还应该主动从非功利、无目的、超脱于社会的印象中摆脱出来,承担起一份历史担当和社会责任。《中国摄影》2018年第8期卷首语《走向田野与社会》一文指出,我们身处的社会正经历巨大而深刻的变革,走向田野与社会作为摄影观察时代的方法和理念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摄影无论是作为一种直接观察的手段,抑或是个性化、艺术化的表达方式,对这个时代严肃的观看与思考终将是每位影像创作者最重要的历史使命与时代担当。”风景摄影不能只是“为风景而风景”、“为摄影而摄影”、“为艺术而艺术”,而是需要站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前沿,需要是用朴素的光影,呈现现实的生活,表达批判的精神。批判不是批评,不是揭露,不是曝光,不是负面的问题的罗列,而是提出思考,提出思辨,不是消极的宣泄,而是积极的探索。批判需要思考的判断,需要对社会变革和发展有清醒的认识。摄影不可能解决问题,只是提出问题。平湖是诗化的平湖、自然的平湖,也是工业化的平湖。高峡出平湖,山川改观,河流改道,这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恢宏壮举。平湖淹没了记忆,覆盖了老城,改变了激流险滩,包容了功过得失,一种新的自然景观和生活形态正在形成。峡江两岸的城乡变迁、文化传承、水运兴衰、生态治理,有喜有忧。新峡江,新风景,带给我们的是现代文明进程的新探索与新思考。

  三、对风景摄影审美表达的探讨分析

  摄影作品在美学的视角下有着深刻的艺术内涵。对于风景摄影,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审美判断,每个人的性格、学识、阅历和审美评价能力都不一样,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永恒的“美”和普适的“美”。受《平湖弯弯》的摄影实验的启发,笔者认为风景摄影需要关注三个最基本的审美表达。

  (一)彰显本真之美。

  “本真”即事物的本源、真相、本来面貌、原始状态。亦指真实的、不加任何修饰的内心世界及外在表现。风景摄影审美表达的基础是呈现事物的本真之美,既包括客观现实的自然景观和社会景观,也应该包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本真。一是以自然为美。中国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老子提出“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自然才是事物的极致,也是人精神所应追求的极致,反对违背淳朴自然的虚饰华美之美,主张返璞归真的自然而然的美。法国雕塑家罗丹崇奉自然,他最喜欢的一句箴言就是“自然总是美的”,他还说:“美只有一种,即宣示真实的美。”风景摄影需要重本色、尚自然,呈现事物本来的面目、真实的场景。20世纪20年代后期出现的“新客观主义”艺术思潮,强调对于事物的客观理性的描述,“要求创作者避免个人色彩的过多表露,冷静藏身于事物的背后,让他们所描述的事物本身说话。”二是以朴素为美。“朴”是没有雕琢的木,“素”是没有染色的丝,朴素代表了事物原本的状态,“见素抱朴”是“道法自然”的美学表达。“人之初”和“物之初”,未经人为的原始状态,就是人的本色、物的本色,质纯形朴,淡雅高洁。庄子赞美这样的本色,“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而众美从之”。三是以纯粹为美。反思我国风景摄影曾经的一些困惑:一方面,追求“诗情画意”的“风光摄影”因过份追求空灵意境和唯美效果而被视为“美丽的垃圾”;另一方面,讲究“寓观于景”的“景观摄影”很多时候又陷入了“大场景大景深低饱和小人物”过份注重形式感的误区。而当代风景摄影更应该着力于在我们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展现纯粹之美,不故弄玄虚,不加修饰,不荒谬,无花招,追求天然,重神韵,呈风骨。萨考斯基认为“世界本身就是一个无可比拟的艺术家”,它既不做作,也没有匠气,而且可以为人们带来无穷无尽的启发。表达纯粹之美,需要敏锐的感受力,要“擅长从现实景物中发现超现实的意象,并以纯粹摄影的简朴加以视觉转换。”自然的、朴素的、纯粹的美都是本真之美,是美之根源,是风景摄影中不可或缺的审美表达。

  (二)凝聚意境之美。

  世界万物本身并没有意境,是人赋予了万物的情感,从而形成了意境。风景摄影以本真为美,但是它不是简单的再现,而是一种构建,是摄影人主动的选择,人对景观的主观认识赋予了风景摄影的价值和意义。本真跟意境并不冲突,本真的物象里也会流露出诗境之美、意象之美。风景摄影需要善于从本真的物象看到意象,把物象转化为蕴含一定寓意的意象,转化为一种符号,最终把这种物象和意象,通过影像的方式呈现出来。《周易》里“观物取象”的思想,强调通过观象对事物的深层蕴含作符号化的彰显,不仅限于对外界物象的外表的观察,更着重于表现万物内在的特性,表现宇宙的深奥微妙的道理。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首次将意象用于艺术创造,指出“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风景摄影的审美表达,须将外物形象与意趣、情感融合起来,以形成审美意象,通过有形的意象生发出无形的意境。当代文艺理论家宗白华说,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意境是情由境生、情境交融的艺术境界,情与景是构成意境的基本元素。意境中的情是蕴理之情,是特定时代精神的折射。意境中的景也不仅仅是一般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包括能够触动人们情怀,引起生活回忆的环境、人物和事件,这样才能使摄影作品的意境得到社会心理上的认同和感情上的共鸣。

  (三)崇尚思想之美。

  风景摄影作品是作者在生活经历和文化积累基础上对自然和社会景观进行观察思考的产物。其审美表达,不应只是给人以耳目之娱,更应该注重作品的底蕴和内涵,注重其思想境界和精神担当,摄影直视现实世界的珍贵特质不容被忽视。内奥米.罗森布拉姆指出,“最有力度的照片往往通过某种最佳方式融合了信息与情感,让观众能不厌其烦地欣赏它,毫无视觉和情感上的疲劳。”诗言志,文以载道,我们看风景摄影作品中流露出的景外之景、言外之意,还有摄影作品里的隐喻之美、思辨之美、批判之美,这种美更有深度、更为深刻、更能引起震憾。庄子说:“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强调通过对天地间美的认识和感受,去洞悉宇宙万物演化发展的规律道理。风景摄影不能停留在外在的好看,应该少一些形式大于内容、无关社会痛痒的小情调,少一些脱离大众、脱离现实等创作现象,而更加注重内在的、思想的审美表达。思想之美不在于形式上的震憾,而在内涵上的深邃,要善于看到风景之外的风景,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发掘隐藏在平凡事物当中哲理意蕴,丰富风景摄影的思想内涵。

  当下,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新时代,这给摄影人开阔生活视野、积累思想资源、追求艺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风景摄影需要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时代的伟大变革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思想和艺术积累,防止“风景”成为“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正确地认识美、表达美,坚守风景摄影的审美特性、精神担当和社会情怀,多一些对自然的深刻领悟、对社会变革的深刻洞察和对审美表达的深刻把握,升华思想涵养,放大思维格局,创新题材风格,当代风景摄影前景会更加广阔。

  

  01.2017年5月20日,重庆,朝天宫城市观光游船上的游客。

  

  02.2017年6月17日,重庆朝天门,在码头等活的“棒棒”。

  

  03.2017年6月16日,重庆寸滩国际港。寸滩港是我国内河第一座深水码头。

  

  04.2017年6月15日,丰都,江水消落时,丰都老县城原港务处船舶修理厂遗迹。

  

  05.2017年5月19日,云阳县港务站,平安公馆洗浴城。

  

  06.2017年3月25日,奉节港客运码头。

  

  07.2017年3月26日,巫山大宁河与长江交汇处,正在修建的公路桥。

  

  08.2017年3月26日,巫山古城码头,停靠在港口的小三峡游船。

  

  09.2017年4月30日,巫山青石洞信号台。三峡蓄水后,绝大部分信号台被淹没或被撤销。

  

   10.2017年4月29日,碚石镇上阳溪。

  

  11.2017年5月1日,长江巫峡口南岸,闲置的巴东油库码头输油管道,巴东油库曾是三峡库区最大的油库迁建项目。

  

  12.2017年4月9日,归州,兴军船厂,长江岸边的船用气囊。

  

  13.2017年4月9日,香溪河轮渡,正在修建的香溪长江公路大桥。

  

  14.2017年4月9日,长江西陵峡,屈原镇,已被关停的煤码头。

  

  15.2017年4月4日,秭归滚装泊位码头,待港候车的滚装船。

  

  16.2017年3月12日,秭归客运码头。

  

  17.2017年6月9日,长江三峡8号游船准备驶离三峡升船机。升船机的通航提高了小船过坝的效率,但仍不能从根本上缓解三峡船闸通航能力不足的问题。

  

  18.2017年3月24日,宜昌黄柏河,废弃的码头货场。翻坝高速开通后,农副产品的货运逐步放弃了水路。

  

  19.2017年4月11日,宜昌港,三峡游客中心售票房。

  

  20.2017年7月2日,宜昌枝江,建设中的白洋港。

  

  作者简介:吕向阳,宜昌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参考文献:

  1.内奥米·罗森布拉姆.世界摄影史[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2:8;

  2.顾铮.世界摄影史[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78-120;

  3.林路.风景摄影史 [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4:197-203;

  4.格里.巴杰.摄影的精神[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8:130-159;

  5.顾铮.中国当代摄影的“空间转向”[J].中国摄影,2010(7);

  6.鲍昆.中国摄影批评选集[C].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3:222-231

  7.王元骧.美的理想不容矮化[N].人民日报,2018-7-27(24);

  8.钟华连.当摄影遇上田野调查[J].中国摄影,2018(8)

   

  蒋春艳

  风景摄影在中国传统山水文化中的

  迷失与突围 

  【内容摘要】中国风景摄影长期徘徊在画意摄影阶段,理论方面与西方差距很大。当前一批新锐摄影家和摄影理论批评家正在走向成熟,必将对风景摄影未来发生积极与深刻的影响。在探索和开拓的道路上应不断审视传统山水观在审美观、自然观等方面的局限,在模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中华民族山水文化。

   

  伴随新锐摄影家和摄影理论批评家的快速成长,中国风景摄影将迎来历史转折点。在转型时期我们应秉持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精神,不断审视和突破传统审美观、自然观中存在的局限,在模仿与创新中发扬中华文化传统。

  一、当今现状

  1.较少关注社会与文化内涵。

  摄影诞生之初在艺术领域备受歧视,是不是艺术?摄影作品能不能放入艺术类展览区?这些现在不是问题的问题当初却饱受争议。加之当时绘画艺术臻于成熟,确也能够在构图、光影、审美等方面给刚起步的摄影以启迪和引路,因此摄影师们力图通过对画意的追求,跻身于艺术殿堂,也是情理之中。但伴随时代的进步,国外摄影家如斯蒂格里茨、保罗.斯特兰德等已不甘于模仿绘画,而在摄影中不断挖掘与生俱来的媒介特性,使之成为具有独立表现语汇的艺术品样式。令人遗憾的是,一百多年过去了,中国风光摄影领域依然热衷于捕捉光影、讲究构图、呈现唯美。特别是PS被广泛应用后,风光摄影走上了唯美的不归路。

  2.题材扎堆,假大空突出。

  祖国大好河山已成为无数摄影爱好者扎堆拍摄的胜地,这种摄影不过是一种商业化旅游观光客式的猎奇过程,必然导致拍摄题材的雷同。

  但成功往往属于另辟蹊径的人。如中国著名风光摄影家于云天的风光作品都是他独自一人跋山涉水完成的。他说:我思,故我行。多年来他的足迹遍步国内、外著名的风景区和高山、峡谷、人烟稀少荒凉的地方。他坚持在孤独中思考,所拍的作品具有哲学的境界。他的成功给予我们启示,只有走自已的路,拍摄真正打动自已的风景,才会感动他人,成为艺术品;一味跟风摄影,只能沦为商家利益链条上的一个消费品。

  3.风光摄影表现的意境与风光拍摄行为的矛盾。

  2004年,《无极》剧组破坏了香格里拉的生态环境,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使得人们开始关注影视拍摄对环境的影响。当今旅游业虽然推动了大众风光摄影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加剧对环境的破坏程度,虽从单次看不出有电影拍摄对大自然的破坏力那么强烈,但其人数多,次数多,日积月累,比剧组的破坏有过之而无不及。

  风光摄影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当今较发达的国家对于风景摄影的视觉开发一直比较慎。近期青海省果洛州的年保玉则景区被关闭,也表明我国官方态度。当下风光摄影盛行的抱团摄影,在镜头前表现自然美,镜头后却是对环境的破坏,这种不和谐的创作过程是对当下风光摄影的一种讽刺,与其说是集体创作,不如说是一种群体消费和资源浪费。

  受商业利益驱使,不少风景区的居民已变成了专业演员,如作者亲眼所见霞浦的渔民在两百元出场费的驱使下,按导演遥控,驾驶机动小渔船来到日出光影之下;杨家岭的老伯在烟饼下牵牛穿越古榕树;更不提摄影器材商与摄影大师合谋推销各种镜头,把摄影人培养成器材控,商业的介入令风光摄影走向庸俗,与艺术渐行渐远。

  二、历史原因

  摄影是外来文化,而且是中国被动接受的文化,它是在19世纪末被西方传教士和商人带入中国的。当时西方正盛行画意摄影,强调唯美写意的风格,而中国传统山水文化重要的思想就是避世与归隐,同时,中国知识分子在江河日下的现实面前无所作为,表现在艺术上就是一种顾影自怜式的小趣味。潜藏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标准,与西方画意摄影一脉相承,一拍即合,画意摄影理念在中国得以充分发育。

  20世纪20年代,德国画家已由表现主义转向现代的现实主义,给西方摄影界带来灵感,但彼时民国时期的摄影人依然沉浸在传统的画意摄影视觉中不能自拔,特别是郎静山的拼贴山水在国际沙龙摄影展上斩获多项荣誉后,反使刚刚起步的中国风景摄影沦为井底之蛙。

  之后,伴随工业革命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传统的风景摄影受到挑战,出现了 “社会风景”、“批判的风景”、“新客观主义风景”、“类型学”风景和当代景观摄影。同时期的中国以阶级斗争为纲,风景摄影更多地是起着宣传鼓动的作用。

  直至改革开放后,风光摄影才有所发展,但主流仍囿于陈旧框架,玩的依然是山水小情调。在网络搜索“中国风光图片”几个字,可以搜出海量的毫无个性的风光图片。一百年前的文人雅士执笔画山水,一百年后的有闲阶层用镜头拍风光,风光成为山水的变种,只不过因科技的进步变得更容易上手、更世俗。虽然一百年后大自然沧桑巨变,他们却浑然不觉,也没想过可以发挥摄影的媒介性记录下变化中的风景。

  中国摄影在摄影理论方面起步较晚也是原因之一。风光摄影作为大众艺术,其未来走向与经济发展和公民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是有紧密联系的。目前大多数人对视觉艺术的理解还停留在视觉冲击力的基础上,随着时代的进步,大众审美眼界的提升,对艺术的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读图能力不断增强,将极大起促进风景摄影艺术的健康发展。

  三、突破

  觉醒中的摄影人不再满足于对大自然的忠实记录和大妈广场舞式的组团拍摄,探索从传统风景摄影演变成社会景观摄影,尝试拓展风景摄影的内涵、外延和表现手法,当代摄影人将填补与西方断层的这段历史,中国风景摄影已迎来历史发展机遇。面对目不暇接的西方摄影理论,面对融入我们血脉中的中国文化,我们既不囫囵吞枣,也不弃之如履,如鲁迅所言:“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在转型时期,我们如何选择景观摄影的呈现方式,是仍然采用安塞尔?亚当斯过于主观的浪漫手法,还是采用中国传统文人归隐的方法,或是采用新地形摄影家开创的冷静客观摄影风格,或是能另辟蹊径,开创出既具有国际共通的摄影语言,又具有东方美学精神的新风格?中国风景摄影在此转折点必须对传统山水文化作出反思。

  1.敢于突破中国山水观的审美标准。

  唯美可以是一种境界,然而,作为文化层面的风景,应该具有更高层次的社会认同价值,或从地理学的角度展现人对自然的思考,或以人文的目光重新审视风景的意义。贾平凹说:丑到极致,便是美到极致。缺少思想的唯美意境,表面上“美”,骨子里却是俗。风景摄影艺术所要表现的美,应当是思想美、内涵美、哲学层面的美。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拍风光片,损耗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气,得来的是一堆毫无社会价值的唯美碎片。

  2.敢于突破中国山水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景观是观看的结果,是空间的再现,带有观看价值判断和文化背景。我们与西方在景观摄影的呈现方式上的不同,源自我们自然观的不同。柏拉图的“理念说”分离了人与自然的统一。中国古代也有许多哲学家对自然观进行了探讨。孟子、张载、程颐等主张“天人合一”,董仲舒提出“天人相类”,荀况和刘禹锡则强调“天人相分”。这些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作为自然界的一种异已力量而存在。正如梁漱溟所说,“自然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可分从两方面言之,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不可一息分离。人涵育在自然中,浑一不分,此一方面也,其又有一面,则人之生也时时劳动而改造自然;同时,恰亦就发展了人类自己。”摄影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难以分离它本身的主观与客观、具象性和抽象性。一旦将摄影的具象性和抽象性分离,要么只带来简单的记录,要么仅看到抽象的精神。只有将人和自然置于动态系统中,在依赖于摄影本身特点的同时强调自我表达对客体的干预,才能在现实之上实现艺术创造。

  3.敢于突破对中国山水的表象模仿。

  为追求传统形式而丧失摄影的媒介特性,犹如削脚入履,杀鸡取卵。我们应当用摄影寻找山水文化的灵魂,汲取其写意、抽象、隐喻、象征等表现手法,用它去表现现实,赋予其新的生命,而不仅仅在形式上去模仿。

  4.敢于突破中国山水的归隐和避世思想。

  我们应在风景摄影中多关注于当下人类生存的环境,以及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关注于观景与观我的统一,在依赖于摄影本身特点的同时强调自我表达的重要性,面对现实,介入社会批判的立场,使记录成为一种力量。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鲁迅语)

    

  参考文献:

  鲍昆《风花雪夜一百年》;

  朱鸿《关于景观摄影》。   

  

  【作者简介】蒋春艳:是一名爱好摄影的律师。自2012年学习摄影,2017年在市摄影家协会组织的理论班学习摄影理论。摄影作品曾三次在省级展览中获奖,两次在《大众摄影》登载。

  

   

  往期回顾 ?点击? 精彩推荐余晨扬:三峡省 | 一个远去的梦爱上宜昌,可以有一万个理由韩永强:城市灵魂市井气存在只是一个过程,因此人类需要记忆刘家信的光影人生【老城记忆】我遥远的大堰堤【家有老照片】忆五月端阳看龙船

     

  本期责任编辑/悠游天下

  

  宜昌市摄影家协会主办 

  投稿 | 345783530@qq.com 

  

  

上一篇:社区矫正工作总结十篇
下一篇:调查|有孩子冒用大人身份!最严“网游防沉迷新规”拦得住孩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