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建筑论文十篇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8-07
手机版

  南方建筑论文篇1

  营造技术研究是中国建筑史学的基础和古建筑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梁思成、刘敦桢等前辈学者,即致力于古建筑的营造研究,通过对古建筑的调查、勘测、比较和文献、法式研究,建立起古建筑营造学的基本知识、理论体系及演变规律。由于历史的原因,早期建筑营造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北方中原地域和官式为代表的建筑体系,结合官方历史文献如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等进行研究。这是中国建筑史学起步阶段的必然,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知识体系,为推动古建筑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对民间和地方建筑表现出的文化丰富性、地域特征的关注和研究被逐步提上日程。显然,只有在地方性古建筑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开展地方性建筑文化、哲理、艺术等上层理论的研究工作,也会补充完善建筑史的系统研究。地方性的建筑营造技术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的兴起,而在全国各地更广泛和深入的展开。以中国南方为主题的地方性建筑研究在21世纪前后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成为建筑史学发展的一个方面。虽然这方面的研究并不都以“营造”为题,但对地方性营造技术、工艺等的关注,实际上呈现了建筑历史和历史建筑研究的不同侧面。

  作为典型地域的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研究岭南地处东亚大陆最南端,属亚热带气候,背靠五岭,面朝大海,空间相对独立。中原汉人南下之前为古越人之地,历来远离中国古代大一统的中央政权中心,历代商贸发达,文化交流活跃。历史上土著越人、不同时期南下的汉人、海外贸易商人等众多族群,共同形成了渔猎文明、稻作文明、商贸文明等多元共存、特色鲜明的岭南地域文化。“岭南地区”作为文化地理学的概念,指以五岭以南包括广东、广西东南部、福建西南部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区,广义的岭南还包括海南岛。其中前三者在文化地理上超出了岭南空间地域,延伸至华南地区闽赣桂三省。岭南主要的文化地理分区是广府地区、客家地区、潮汕地区和雷琼半岛地区,其建筑在近10年中得到较多的关注和研究。岭南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和历史文化边缘区位,在此背景下,岭南古建筑成为岭南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一直在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分区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建筑领域也自然形成了地域特征明显的岭南建筑文化区。岭南建筑文化区内,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仅广东省境内就包括广州、佛山、潮州、中山4处部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古建筑在本地区有大量保存,它们是岭南古建筑研究的基本对象。进一步联系已有研究成果,可以有计划推进完善“岭南”——“华南”——“亚热带”的区域的历史建筑研究。因此,虽然“营造技术”研究本身是岭南历史建筑的一个局部,但通过它来展开并逐步完善和确立“岭南”建筑谱系,比较“江南”,建构“华南”,开拓“亚热带”成为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环节。具体展开来说,其一,可以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乃至东亚建筑的历史与发展进行深化、完善和补充,在空间上阐释南方地区或亚热带地区以木构为主的建筑技术的体现形式与内涵;在时间上可追溯中原建筑沉淀于此的古制,以及各历史阶段的建筑文化的交融,作为历史信息和演化的相互佐证,籍此可以深化中国建筑史中的区域研究与体系研究。其二,在中国古代建筑之多元、广阔、多样的背景下,在时间空间上构建岭南建筑的特点,有益于本地域现代建筑的发展借鉴。其三,对岭南建筑传统保存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研究,包括有形的建筑、无形的技艺及其它营造传统文化的系统研究,对于保护岭南文化,保护岭南建筑文化遗产,以及传承岭南文化将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研究创新方法取向(1)以大木营造技术为中心整合相关营造技术体系:“营造技术”的概念并非指“大木作”、“小木作”等单一、二种技术,而是贯穿营造活动全过程的相关技术与理论,从选址、规划、设计到材料的加工应用,结构形式选择、节点处理手法等等。以往的营造技术研究大多是比较单一的如大木作、砖作、瓦作等的分项独立研究,缺乏对建筑营造技术的整体及系统考量,对此,本项目以将以大木作营造技术为主导,整合样式谱系、各作营造技术配合结点、材料工艺、文献研究和工匠法则等不同的研究视角,建构地域性营造技术的建筑基础理论。(2)以“民系”文化圈为基础的营造技术源流与交融:文化区内的研究会忽略了文化区之间的历史文化关联性和地域的共性,岭南地区历史上形成了以四大民系为基础的文化圈,每个文化圈都有相对稳定和成熟的建筑体系和营造技术,但文化圈相邻地区则在文化上和建筑营造方面则相互借鉴。研究以“民系”文化圈为基础,一方面将民系中民间和官式建筑营造技术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研究各民系文化圈之间的营造技术的交流融合,重视营造技术的源流发展,以归纳总结地域性建筑的样式和技术特征。(3)重视与开拓地方建筑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由于地方建筑的历史文化的原因,缺乏系统的文献资料,有经验的老工匠日益减少,后继乏人,地方建筑术语模糊不清等诸种原因,都对地方建筑的系统规范研究带来莫大困难。所以对其进行基础理论和规范研究将是很突出的问题,比如对地方建筑法式特征元素研究与规范方法的研究;对地方建筑断代依据与方法研究,以及对地方建筑术语规范化的研究等等。这将会对地方建筑的研究取得规范和方法上的意义,使本研究具有普遍的学术价值。(4)加强研究的科学性:注重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的科学性研究,一方面重视设计法则、法式特征研究,包括建筑设计与尺度之法则规律;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包括结构力学特点、材料力学性能等定性定量的分析,并试图将两者关联起来思考问题。在应用层面上,岭南地区由于毗邻港澳,经济特区范围大、设定早,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首先,大量历史建筑面临拆迁和改造,开展保护工作的紧迫性相当突出,本项目的研究有助于准确有效的开展调查评估和修缮工作;其次,新的规划和建筑设计在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方面严重缺失,该项研究对认识地域建筑特色,承传地域文化也具有重要价值。再次,东南亚的一些地区(例如泰国、越南、新加坡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岭南地区传统建筑文化影响,使得本项目具有应用于国际研究的潜力。

  2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研究现状

  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发展动向,大致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1)关于岭南建筑技术、类型、区域的研究;(2)关于南方地域性建筑及工艺技术的研究;(3)关于设计手法与理论的研究;(4)关于地域建筑技术源流的研究。

  2.1基于地方性营造传统的中国南方古建筑研究

  这一方向的研究集中体现在2000年以来东南大学学术队伍的系列研究课题上。东南大学张十庆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南方建筑谱系与区划研究》(项目批准号:59978006;2002年完成)。主要成果有:张十庆《古代营建技术中的“样”、“造”、“作”》(《建筑史论文集》15辑)等系列论文1)。东南大学建筑学系朱光亚教授负责的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编号2000028609)“南方发达地区传统建筑工艺抢救性研究”课题,以及2007年开始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东南地区若干濒危和失传的传统建筑工艺研究》(项目批准号:50678034),成果包括了张玉瑜《福建传统大木匠师营造技艺研究》等系列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表1)。上述研究有以下3个特点:(1)中国南方古建筑研究成为用“地方性”知识反思现有中国古代建筑基础知识体系的学科前沿领域;(2)重视地方性营造技术传统的研究,对南方建筑形式谱系、技术源流、工艺作法等技术性层面的强调,这成为对20世纪90年代偏重建筑文化理论探讨的反动,也是学科发展回归基础知识建构的有益表现。这对进一步建构地方性建筑的基础理论,深化研究成果并和现有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知识体系(官式建筑的营造法式等)进行对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中国南方”在相关研究中主要限于传统的“江南”地区,这是南方古建筑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同时可以注意到,作为“江南”与“岭南”过渡的福建地区也得到了关注,这意味着研究课题发展向“岭南”提出了要求。

  2.2岭南地区古建筑研究

  这一方向的研究集中体现在华南理工大学的研究成果上。主要包括:

  (1)以龙庆忠教授为主导的岭南古建筑研究龙庆忠教授是岭南古建筑研究的开创者和奠基者,自1948年任教中山大学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前身)建筑系教授以来,在教育思想上主张学生应该打好建筑历史的基础,以史为鉴,造福于民。所以长期以来致力于岭南地域的古建筑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便开始带领学生对广州、佛山、潮州、揭阳等地的重要古建筑进行测绘,收集岭南地区的古建筑资料,进而开展岭南古建筑的系统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龙庆忠文集》2)中,文集中收录的“古番禺发展史”、“广州中山四路秦汉遗址研究”、“广州南越王台遗址研究”、“南海神庙”、“瑰伟奇特、天南奇观的容县古经略台——真武阁”、“广州怀圣寺”等论文可谓岭南古建筑研究的扛鼎之作。龙老前后培养出如陆元鼎、邓其生、吴庆洲、陶郅、肖大威、程建军、张春阳、郑力鹏等学者,并指导研究生完成了如吴庆洲《两广建筑避水灾之调查研究》等系列论文(表2)。龙庆忠教授的学术研究和培养建筑史学后人,不仅开创了岭南古建筑的科学研究先河,更为岭南古建筑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以陆元鼎教授为主导的传统民居系统研究该系列研究持续时间长、影响大、成果多,在当代中国建筑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陆元鼎教授指导的传统民居研究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如潘安《客家聚居建筑研究》等系列论文(表3),初步形成了以中国东南系建筑区系以类型为基础的民居研究理论,为南方民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方法基础。他出版了《广东民居》、《中国民居建筑》等重要专著,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客家民居形态、村落体系及居住模式研究》。20多年来持续主持了15届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和7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有多部论文集出版。近年来,在相关的民居学术研讨会中加强了民居营造技术课题的关注。

  (3)吴庆洲教授对岭南古建筑作了深入的研究,他的《肇庆梅庵》、《粤西古建筑瑰宝——德庆学宫大成殿》等论文,对岭南重要古建筑的法式有着较深入的探讨,是研究华南宋元时代古建筑的重要文献。此外,在城市史的研究方面,吴庆洲教授指导博士生完成了系列相关硕士、博士论文。

  (4)笔者致力于岭南古建筑的法式与营造技术研究,发表了相关的系列研究论文,所著《岭南古代大式殿堂建筑构架研究》3),对岭南古代大式殿堂建筑构架进行了系统研究,该研究基本上继承了营造法式的研究传统,对广东官式建筑或殿堂式建筑的形制、大木作技术和地域特征作了系统的研究,初步建立了岭南大式殿堂建筑构架样式谱系。其指导研究生完成了如李哲杨《潮州传统建筑大木构架》等系列论文(见表4)。近年来,一批年轻学者如肖旻、李哲杨等,在岭南古建筑的营造技术、法式尺度等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综上,关于岭南地区的古建筑研究成果虽然在营造技术和法式、工艺等方面较为薄弱,但对于逐步全面开展本研究课题已奠定良好的学术基础。统计2000~2012年东南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关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古建筑研究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总计144篇,其中建筑类型约占1/2,其次是建筑法式的研究约占1/3,而建筑工匠的研究最为薄弱仅占1.5%。两个高校相比较而言,东南大学在建筑法式的研究方面更为出色,而华南理工大学在建筑类型研究方面则更为关注。通过比较,在岭南地区亟待加强建筑工匠和建筑法式的研究。

  3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

  对于本项目而言,需要进一步发展为涵盖官式殿堂(学宫、寺院)——民间建筑(祠堂、书院民居)的营造技术的整体研究,包括建筑设计法则、各匠作技术(以大木作技术为主,包括砖作、瓦作、土作、雕作等装饰装修技艺),并以此为线索和基础,探讨岭南各文化地理区划或民系之间及与周边关联地区的营造技术源流传播和交融关系,初步建立岭南建筑地域特征的连续谱系。

  3.1研究内容

  (1)谱系划定:岭南地区古建筑谱系的调查、划定及其演变的历史研究。特别关注岭南地区古建筑的大木构架类型谱系,研究不同构架类型的特征,相互之间的异同及其联系。以及几大方言文化族群(“民系”)的分布与岭南古建筑谱系与分谱系。(2)营造体系研究:岭南地区古建筑主要类型的营造体系(设计、工艺、材料、样式与尺度等)。主要特征类型包括官式殿堂(学宫、寺院)、民间公共建筑(祠堂、书院)、民间住宅等。以整体、系统的观念对地域建筑营造过程中各层次、各层面、各种的技术加以研究。(3)断代研究:岭南古建筑形制的分区、分期及断代特征与依据,并尝试进行历史解释。按各子系分别归纳,细化到尺度、比例、形态、材料、工艺、观念等各层面;尝试建立树状表格示意框架(图1、2)。(4)地域性技术研究: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亚热带)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的地域性研究,包括应对高温潮湿、台风、虫害的隔热、防潮、防风、防虫等防御性营造技术和上述内容相关相协调的建筑物理性(隔热、通风、防盗)营造技术及其关联研究;如何应对高温、多雨(暴雨阴雨)、潮湿、强日照、生物侵蚀、台风、地震等相关材料的利用、技术的研发,包括建筑的通风、隔热、防虫、防风、抗震、防腐等,探讨本地域有益有效的低成本适应性技术,有效保护的技术等。(5)技术源流研究: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的技术源流研究,通过与相邻地域古建筑营造技术的比较研究;与北方官式建筑基本形制的比较研究,探索本地区建筑的原型和营造技术的源流关系。各区域的社会历史发展,汉越文化,不同时期南传的北方“正统”文化的相互作用,不同体系建筑文化基因的沉淀。更深入的认识岭南地区内部各系统建筑的现象与演变历史,在更广阔的研究视野下,在亚太地区的高度认识岭南区域内种种建筑现象,历史与内涵,从而深化对中国建筑史的认识。

  3.2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旨在建立广府地区古建筑的类型体系、术语体系、符号体系;初步提出形制鉴定的指标;解释广府地区古建筑形制的演变问题,探索岭南古代建筑艺术与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

  4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4.1古越人(本地土著)原生建筑营造技术的调查研究

  对这一点来说,主要是加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甚至东南亚亚热带地区的建筑研究,特别是对曾经广泛流行于该地区的干栏式、穿斗式建筑的研究,以及通过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方面的研究来寻找线索、演变轨迹和建筑规律。

  4.2对调查目标与量的科学筛选与控制

  南方建筑论文篇2

  (1404)

  一、课程论文在本课程中的地位:

  《岭南建筑》是一门学习建筑地方特色的综合课程。学生经过本课程的听课和考察实习,阅读相关文献资料,深入思考当前建筑领域中地方特色问题后,把自己的一些独立的看法和观点整理,写出课程论文。课程论文就是考察学生对岭南建筑的理解程度和分析能力。

  二、课程论文的选题

  1.选题:

  1)光孝寺的岭南特色

  2)仁威庙的岭南特色

  3)番禺学宫(农讲所)的岭南特色

  4)六榕塔的岭南特色

  4)华南理工大学或华南农业大学中的某座中国固有式建筑的岭南特色

  5)南方大厦的岭南特色

  6)你认为有岭南特色的现代建筑

  2)本人设计作业中如何考虑体现岭南特色:

  a.适应岭南气候特点

  b.反映岭南风俗文化

  2.题目自定

  提出的观点要充分列出理由,并附照片说明。

  三、写作要求:

  1.一人一文,2000~3000字,插图不少于20张

  2.写作顺序是:

  题目—作者姓名(含学号)-指导老师—写作班级—约100字的摘要—3~5个关键词—正文(分段,各段应有小标题)—参考文献——写作日期。附图要有简短说明,可分散在正文中,也可以集中放文章最后(要注明图号)。

  3.用A4纸打印,除题目用小3号黑体字,小标题用黑体4号,其余用小4号宋体字。行距固定值20磅。

  四、课程论文考核的方法

  1.要求在课程结束后的3周内(即13周星期五下午5时前)各班各自班长收齐论文,并刻录一张光碟备查,交到工程实验南楼505汤老师办公桌面。

  2、以上为期末考查成绩占总分70%,平时上课占30%。

  五、参考文献:

  引用别人成果一定要注明出处并加引号,引用部分不能超过全文的1/2,超过为不及格论文。

  岭南建筑课程论平时考察报告指南

  (1306)

  一、平时考查为课堂布置的考察报告一份,总分30%;

  二、3~5人小组,3000~5000字,图10张以上(含简单测绘图),不能超过5人。

  三、报告含:题目、建筑物名称、时间、地点、目的、考查人、内容(本建筑简史,建筑的结构类型、平面布局、立面造型、空间剖面、细部特征,人为内涵、损坏状况、社会的评价、你们的评价共十部分)

  南方建筑论文篇3

  以院落为单位是北方汉族民居最显著的特征。北方民居中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建筑形式:以北京四合院为主的北方院落民居,以毡包为主的帐幕式住宅的内蒙古民居,以厢房围院形式为主的宁夏民居,还有以窑洞住宅形式为主的陕南民居等住宅形式,它们都是由“穴居”演变、发展而来的。北京、晋中等地的四合院,皖南地区的天井院落,都呈现出北方汉族民居院落、门户的组合形式。四合院是北方汉族民居的典型,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相对封闭,北方汉族民居的传统住宅以北方院落式住宅代表,其典型代表当是北京的四合院。四合院是由厚重的砖墙围合庭院四周而形成的民居建筑,它是一种相对封闭的组合式院落。2.对称,院落和房屋坐北朝南,依据南北轴线对称布置,位于中轴线上的是正房,耳房及厢房则位于其侧面,院门内建有影壁(俗称影壁墙)对院内人们的活动起遮挡作用。3.统一,四合院内依据轴线的先后居中排列主体房屋,各附属建筑则对称地建在主体房屋两边。房屋各有所用,院落宽敞,地面铺砖砌石,植树栽花,规整干净,为人们提供穿行、通风、休息等公共活动的空间。4.布局庄重,长幼尊卑有序,各住其房,长辈的起居室为正房,晚辈起居室为厢房。

  二、西南少数民族民居的特点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仅在西南地区就有壮族、苗族、水族、瑶族、侗族等二十几个少数民族。西南少数民族的民居建筑形式按结构划分有干栏式、半干栏式、砖木地居式等建筑形式。干栏民居是山区少数民族一种特别的楼居形式,原始巢居是干栏民居的初级形态。《孟子•滕文公下》中记载“上者为巢,下者营窟”,讲述的即是西南少数民族的干栏式建筑。干栏式民居通常不超过三层,因地取材,多用竹子,墙体不承重,底层架空,多做储物或饲养牲畜,人多居于中层,室内空间宽敞,空气流通较好,室内的凉爽与室外的湿、热截然相反,民居顶层阁楼可储备粮食。干栏式民居主要有四个特点:1.挑,因土地面积的使用空间很少,为了争取空间,一层一层地挑出来,挑出的空间用于晾晒衣服等。2.架,构架空间,建筑不用地基,而是石头上加柱子,又因地面不平,整个建筑就像凳子架在石头上一样。3.叠,建筑一层叠一层,典型的代表:龙脊,依山而建,因地势不一,造型丰富,灵活不拘一格,有其独特的魅力。4.透,墙体不承重,墙建造得并没有北方民居建筑的墙体那样严密。西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有其优点:工艺简单(采用卯榫结构),材料易取(当地的土、木),施工简单。

  三、南北民居差异性的影响因素

  形成北方汉族民居与西南少数民族民居的差异的影响因素有很多。黄文宪教授曾在《立足地域,立足实践,立足创新》中提道:“地域文化是设计的根,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文化的概念总结了民族、传统、历史等众多因素,它的形成与发展是根植于气候、地理、自然环境中的。”从空中花园的隐语到伊斯兰环境设计、古代东方与前哥伦布美洲的环境设计史中不难看出,环境设计深受当地的自然环境、地域文化、宗教文化、社会形态、材料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自然环境是其影响因素之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只有建筑构架透风、轻盈,才适合此地区的人们居住。与之相对,北方气候则较为干燥且四季分明,春季多有风沙,夏季伴有少量降雨,秋季早晚温差较大,冬季常有降雪较为寒冷,因而北方的民居建筑砌砖墙,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实,能起到防风、御寒、保温的功用;从地域文化方面讲,受地域文化的制约,北方多平原,北方汉族居民多居住在平地、河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则多丘陵、山地,西南少数民族居民多利用坡地建房。从宗教文化方面来讲,北方汉族民居受北方道教和汉族佛教的影响,有了根深蒂固的风水观念,建筑的选址、布局、朝向等都依据风水来建造。西南少数民族则崇拜图腾和祖先。如壮族崇拜繁殖力强的青蛙,瑶族、苗族崇拜体魄健壮、勤于劳作的牛等。故而,在选址布局上,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对人们本身居住的方便性。从社会形态方面来讲,北方深受封建社会时期君王制度、儒学思想的影响,北方汉族民居是严格按照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求来设计和布局的,长幼尊卑,各住其房。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西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是一个例外,它不讲究“规矩”,建筑空间比较自由,平面结构布局灵活,建筑的坡顶都是因需要而自由设置。与北方汉族民居形成“南繁北简”的差异。从建筑材料方面讲,北方汉族民居建筑采用泥、土、石料、木料等材料。西南少数民族民居水、土易取,建筑材料以竹木为主。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北方汉族民居与西南少数民族民居在建筑上存在很大差异。

  南方建筑论文篇4

  作者简介:周立(1967- ),男,汉,江苏南京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硕士,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建筑学,城市规划设计。)

  (南京工业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

  摘 要: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作为中国建筑艺术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我国建筑艺术的变化和发展。近现代建筑时期是传统建筑向现代化建筑过渡的时期,特别是建筑生产方式与建筑设计思潮的转变尤为明显。然而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近现代建筑有着风格上的演变却缺乏流派的衍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建筑作为艺术在中国的出现才不过80年。

  关键词: 建筑艺术;风格;流派;匮乏;理论体系

  中图分类号:TU80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Modern Chinese Architecture Styles and Schools

  ZHOU Li

  所谓风格流派是在艺术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内出现的由若干思想倾向、艺术见解、创作风格、审美趣味基本相同或近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艺术集团或派别,以不同的美学主张与艺术实践方式为核心。艺术流派是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不同艺术流派的出现及相互之间的竞赛和斗争,是推动艺术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条件。

  艺术流派的产生是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才出现的现象。形成艺术流派的先决条件是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艺术家队伍和较为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段。一种艺术流派的形成与艺术思潮、创作方法、艺术风格、艺术表现手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20世纪中叶欧洲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提倡新的建筑美学原则。其中包括表现手法和建造手段的统一;建筑形体和内部功能的配合;建筑形象的逻辑性;灵活均衡的非对称构图;简洁的处理手法和纯净的体型;在建筑艺术中吸取视觉艺术的新成果。而到了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提出了一套与现代主义建筑针锋相对的建筑理论和主张,在建筑界特别是年轻的建筑师和建筑系学生中,引起了震动和响应。到二十世纪70年代,建筑界中反对和背离现代主义的倾向更加强烈。从而形成了“后现代主义”建筑流派。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近现代建筑有着风格上的演变却缺乏流派的衍生,虽然清华大学教授曾昭奋教授按照绘画流派的划分方法把我国现代建筑艺术整理归纳为“京派”、“海派”、和“岭南派”(广派),然而我个人认为事实上除“岭南派”外,首先“京派”的本质是复古,而“海派”的核心标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其称之为一种建筑文化现象是可以的,而成为流派则有些勉强。其次“京派”和“海派”也缺乏必要的领军和代表性人物。而“岭南派”的地域性特征太过强烈且相应理论体系的滞后也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流派缺乏的原因何在呢?我们可以从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的发展中去探究。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作为中国建筑艺术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我国建筑艺术的变化和发展。近现代建筑时期是传统建筑向现代化建筑过渡的时期,特别是建筑生产方式与建筑设计思潮的转变尤为明显。20世纪30年代建筑的复古思潮与现代建筑思潮的的共存,这和当代建筑多元化思潮的的现象是多么的相似。过去提倡的新民族形式与今天主张的地域性建筑思想和新乡土建筑风格似乎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再联系到20世纪30年代的新民族形式建筑,也可以说是当时建筑师的一种创新,是在探索着现代化与民族化结合的道路。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的发展是在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冲突、交织、融合中的发展。

  中国近代建筑艺术是由西方建筑艺术演变而来的,其发展从历史时期上可分为3个阶段:

  一、1840-1911的晚清时期建筑风格。可以说以外来文化为主体;随着欧洲列强的入侵,封建意识的落后面,工业化的滞后,晚清政府的政策和军阀割据混战,国力日趋衰弱。在外来文化面前,古老的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在整体上变成了弱势文化,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杂乱,早期是西方殖民地式建筑和折衷主义建筑,而后又逐步传来了古典式、罗马式、哥特式、巴罗克式、欧洲村落式和平房式等。

  二、1912-1937民国多元化建筑艺术发展期。这个时期是建筑发展的高峰期,也是本土建筑师到西方求学,学成后归国把建筑作为艺术的一部分引入中国的时期,在此之前建筑者只是工匠,如果我们认真读一下中国历史和中国建筑史,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位置和发展脉络,就不难发现中国传统建筑的概念和现在的概念之间存在着差异。首先,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建筑的角色是“器”,主要存在的价值是“功用”。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构架为主,建造者主要是木匠。因此,在整个建造过程中,没有建筑师这个角色,起主要作用的是木匠中的大师傅。

  从建筑学的意义上看,中国传统建筑的概念和西方建筑的概念存在本质的差异。建筑在西方是西方艺术三大门类之一,即绘画、雕朔和建筑;而中国的传统建筑本质上是“器”不是“艺”,没有获得与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同等的地位而成为艺术的一个分支。造房子所需要的“技能”没能作为“学问”,“建筑形式”的美主要源自于技术和构造,而不是源自于以形式为目的的设计,建筑物本身并没有像西方建筑那样成为美学讨论的对象。

  几千年来直至上个世纪初,中国没有建筑师,因而也就没有为此而专门设立的学校和建筑教育、建筑技术的传承,主要依靠师徒式的传授体系。中国传统建筑业没有产生出建筑师这个职业,绝对不是因为我们的建筑本身落后,而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意识形态上对建筑的定位不足以产生建筑师。我国历代的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师徒相授或家族传授的途径。这种方式的狭隘性与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没有横向联系,缺乏信息交流;难有竞争雄心;看不到差距,少有抱负;即便是恩师,最后还要留一手“绝招”,以防后生抢了自己的饭碗。在这种封闭条件下,很难出得了大人才。即使是天才,恐怕也难成气候。因为他视野狭小,心理封闭,很难获得奇想的灵感。即使获得这种灵感,他也很难拿出推陈出新的勇气,因为师傅一般不让他越雷池半步,更不愿看到他超越自己。

  这种传授方式还决定着传授内容的片面与有限:师傅教给徒弟的除了直接与建筑有关的纯技术知识外,一般没有相关的科学常识和必要的基础理论。这样学出来的徒弟只能算懂技术的匠人,而不可能是个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或建筑艺术家。我国的老百姓,哪怕有大专文化水平的老百姓,恐怕没有几个说得出两个以上的我国古代建筑师或工匠的名字。不难想像,这种教育制度决定了我国建筑学的命运。它使我国的建筑的形式和风格长期停留在单一的局面,形成所谓“两千年一贯制”的“超稳定结构”(建筑师陈志华语)。而这个“超稳定结构”被西方列强的炮火打破了。西方建筑师的涌入和学成归国的本土建筑师对于民国建筑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这时期的中西建筑文化趋于交融,形成了一些新的特点。

  1、西方古典主义与折衷主义;真正的西方古典建筑形式与折衷主义建筑思潮在我国的流行主要是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方面是由于外国建筑师在华大两展开设计活动,直接输入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当时的建筑风格,另一方面则是我国留学归来的近代建筑师主动引进了西方建筑形式与设计方法的缘故。这类例子在全国各地均可见到,尤其是一些大城市更为明显。如:上海前汇丰银行建于1921-1923年;江海关大厦,建于1930年;1924-1930年建造的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校园内的中心建筑群等。

  2、西方现代主义建筑;30年代初,一部分在华开业的外国建筑师和刚从国外留学归来的中国近代建筑师,他们受到西方现代建筑思潮的影响,不满于在建筑上进行繁杂的复古装饰,也开始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中做过不少现代建筑的尝试。尤其以上海为突出。如1931年建的上海国际饭店,1932年建的上海大光明电影院;1935年建的南京大华大戏院等。

  3、近代复古主义民族宫殿式建筑;“五四”运动后全国激起爱国主义热潮,加上孙中山先生的民族主义思想影响,全国上下都开始具有一定的民族意识,因而,从20年代开始,许多办公楼和纪念建筑都要求建造传统的民族形式,以至于在二三十年代的我国近代建筑师中形成一股流行的思潮,这种思潮一直延续到四五十年代以后。这是一种利用新技术和材料仿造传统宫殿式的建筑而不拘于传统旧制建筑形式。如1919年建的南京金陵大学北大楼;1926-1929年建的南京中山陵;1931年建的广州中山纪念堂等。

  4、新民族形式主义建筑;30年代中期,我国近代建筑师中一些有识之士通过探索而希望兼顾新的建筑功能需要与现代技术特点,又能带有民族风格的建筑形式出现了,我们称之为新民族形式主义建筑,这种尝试为中国建筑的现代化与民族化的结合作出了有益的贡献,也对解放后民族形式建筑设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类建筑以南京为主,如1933年建的南京前外交部大楼;1935年建的南京国立美术馆;1933年建的南京中央医院主楼等。

  三、1938-1949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期。在这个时期,由于受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影响建造活动几乎停止,而在建筑思想和建筑教育方面普遍流向现代建筑思潮,盲目追求美国建筑方式。如1946-1947建的南京AB大楼等。

  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中国建筑艺术进入当展阶段,建筑事业飞速发展,创作数量巨大,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百花齐放,更具深度也更为全面,尤其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建筑事业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在40多年的发展中,在总的不断取得成就的上升过程中,也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这一方面是因于建筑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的制约:在探索的道路上,总会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由于一度存在过的一些非学术因素对创作的干扰。关于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发展史,目前还正在总结和研究之中,大致说来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初,创作方法以复古主义为主导;第二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中至20世纪60年代中,是对复古主义的一种不完全恰当的纠正,可称之为简约化时期;第三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和整个20世纪70年代,即所谓“”和它的影响时期,建筑艺术创作被错误地引上了一条“政治化”的道路,可称之为动荡时期;第四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以中国进入新时期为契机,建筑艺术创作才步上了一条健康的道路,可称之为开放的多元化建筑时期。

  20世纪50年代初的复古主义可以说是此前“民族宫殿式”建筑运动的延续,其主张大致是希望将狭义的“民族形式”即传统建筑样式赋予新建筑,而甚少顾及新建筑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它的一个值得肯定的思想基础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事实对爱国建筑师所起的激励作用,但“建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物,企图将曾适用于木结构和手业操作方式建造的宫殿、庙宇等样式硬加在功能、材料、结构、施工方法及人们的审美情趣都与之大不相同新建筑上面,肯定是一条岐途。复古主义曾经盛行的外部条件则是当时倡导的学习苏联的运动,当时的苏联建筑正是走在复古主义的道路上。这个时期比较有影响的作品如北京西颐宾馆、重庆人民大会堂、长春“地质宫”、北京三里河“四部一会”办公楼等。它们大都有一个庞大的有如宫殿的大屋顶,覆盖着彩色琉璃瓦,檐下布满用钢筋混凝土浇注的斗拱,所有钢筋混凝土梁和柱都模仿木结构构件,其上满绘彩画,门窗也是古代木门窗的式样。

  由于复古主义建筑的昂贵造价,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不久经济仍十分困难之特别不合时宜,很快就引起了注意并加以纠正。但这种纠正多半只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行为,必然导致了简约化的出现。简约化的关键词是节约,显然有它的合理性,但过于片面,也会产生负面影响。一时间,似乎节约造价成了一切,建筑师的工作就像是在制造一件普通工业产品一样,放弃了对建筑艺术和建筑文化的追求。

  但在这段时期,因着国庆十周年的庆典,以北京为中心,也一度出现过一段对建筑艺术价值的肯定与追求,其代表性作品如北京国庆十大工程中的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北京火车站、农业展览馆和中国美术馆,以及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它们的处理方式多半是在建筑上集中置放一个或数个缩小了的宫殿式屋顶,或者采用平顶,虽然也采用了琉璃,造型和装饰都有所简化和创新,代表了当时中国建筑艺术创作的最高水平。但这几个作品只能算作是特例,而且基本上仍是折衷主义手法,总的来说,这个时期的大多数作品仍是比较平庸的。

  在20世纪60年代中和整个20世纪70年代的“”时期,与中国其他领域所受到的破坏一样,建筑创作也受到了极大摧残,被十分不恰当地要求必须体现某种被歪曲和吹胀了的“政治”概念,于是在各地兴建的所谓“万岁馆”、城市中心广场或其他城市标志性建筑中,就出现了可称之为政治具象象征主义或抽象象征主义,以及无原则的模仿北京国庆十大建筑等的“创作方法”。庸俗政治论毫无群众基础,随着“”的结束,也迅速被抛弃。然而在动荡时期的后期在南方出现了一批与对外活动有关的建筑,它们打破常规,以轻快空透的自然形象给人以崭新的面貌,为全国其他城市作出了启示。如1975年广州白云宾馆的建成预示了岭南建筑学派的形成。

  从80年代开始,由于改革开放的不可逆转,促成了思想的活跃,关于人的价值的全面思考,关于传统的再认识,关于几十年所走道路的反思,以及中外文化和思想的交流,美学热、文化热的兴起,还有建筑创作任务的空前规模,都推动了建筑理论的加速发展,其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建筑多元论的崛起。这是中国历史从未出现过的局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个时期建筑风格丰富多彩。大致可划分为古风主义、新古典主义、新地域主义、本土多元现代主义、新环境主义几种。

  1、新传统主义也称古风主义;这是一种传统形式的现代表现,有一部分建筑形式根据特定条件的需要,选择了把传统形式创新,应用在新的建筑上。对传统建筑的外部形象有更多改造,侧重于借鉴其神态意趣的一种创作,其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如武汉黄鹤楼、山东曲阜阙里宾舍、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南京雨花台纪念馆等。这些作品对传统是以借鉴而不是以模仿为主,本身也不是被毁古建筑的重建,多因处在著名古建筑附近而采取的一种协调的处理手法,或建筑本身的性质要求人们更多地联想起传统文化。

  2、新古典主义;也可称之为现代古典主义,是通过对中、西古典建筑形式法则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以隐喻建筑创作对象的内涵,使建筑作品取得非常稳重、均衡的艺术效果。其比例、构图、细部以及布局十分严谨。代表性的例子有甲午战争纪念馆、清华图书馆等。

  3、新地域主义;这是当今世界建筑界创作领域中的热点之一,许多建筑师都在极力探求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以使现代建筑更加丰富多彩,具有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特色。其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如具有浓厚的闽北民居风味的福建武夷山庄宾馆、具有皖南民居特色的黄山云谷山庄宾馆、呈现河西土堡式民居风貌的甘肃敦煌航站楼,上海金茂大厦等。

  4、现代多元主义;这种倾向是热衷于追逐时代潮流,对于西方当代流行建筑思潮引进我国起到积极作用,几乎囊括了当今西方的各种流派,如心现代派、后现代派、光技派、结构主义、高技派等各类风格形式在中国均有体现,只不过相对没那么典型。当然,现在也出现了盲目追求建筑的新、奇、怪的趋势,这是要值得警惕,引以为戒的。

  5、新环境主义;也称生态主义,这是近几年建筑建筑发展的新思潮。可持续发展战略,节约资源,营造绿色生态建筑、生态环境等新的课题也摆在了建筑师的面前。

  纵观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风格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

  1、中国建筑从几千年的一贯制的体制被突然打破到现在只有短短的80年,和西方几千年来的完善的建筑教育和美学理论系体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建筑教育及理论体系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此之前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并没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美学体系,建筑师是作为地位低下的工匠而存在的,建筑是以技的方式传承。建筑的发展只是以统治者和朝代的变更而产生制式上细微的变化,传统的封建体制约严重制约了我国建筑的发展。而19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第一代建筑师从法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学成归来,首次将建筑是艺术的概念引入中国,这就为中国产生建筑艺术风格流派提供了可能,然而第一代建筑师所受到的教育毕竟是以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为主的建筑理论体系,他们在中国建立的建筑教育体系亦是以巴黎美院为主的“鲍扎”体系,而这种照搬过来的建筑教育体系,由于政治、经济、历史、地域等背景文化的差异最终只能流于形式和技法,甚至一直延续到今天。

  2、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的发展高峰期(民国的10年和改革开放后的38年)加起来不超过40年,西方建筑思潮爆炸性的涌入,对传统文化的强烈冲击使得本土建筑师矛盾而迷惘,很难静下心来去探究,理论研究严重滞后,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史实的挖掘整理上,缺乏横向的深层次研究,这也是本土建筑师模仿、借鉴能力超强,创新理论能力不足的原因。

  3、大众建筑艺术基础意识薄弱,建筑师曲高和寡,建筑师有了好的构思和想法或许可以通过建筑表达出来,由于缺乏中国的建筑理论和美学体系支撑,难以以理论阐述。大众土壤的缺乏也使得建筑批评和建筑评论的匮乏。近现代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还远没有达到成熟阶段,最终形成了有建筑而无理论、有风格而无流派的尴尬局面。

  南方建筑论文篇5

      水是江南水乡环境的母体,亦是自然景观中的文脉。水的灵性、水的气质、水的形态巧妙,构成了江南古镇的结构线,并成为与周围环境有机贯通的特殊介质。江南地区自然环境优美,文化根基深厚,经济活动繁荣,交通条件便利。特别是江南地区拥有密布的河湖水系,为江南古镇成为江南经济、文化的重要良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水乡民居,依水而建,小桥街巷沿水延伸,江南丰厚的水源与粉墙黛瓦的民居建筑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的水乡生活风情画面。它既是江南水乡地区特有的建筑文化语汇,更是一道完整的江南地方文化景观。

      一、江南古镇水岸建筑景观的构成要素

      (一)水。江南水乡因水而生,所谓“无水不成吴越,无桥不显水”,可见水是江南水城、水镇、水村、水路、水巷形成的最根本的物质条件。水是江南古镇的灵魂,纵横交错的河道是江南古镇的动脉。水的存在形成了江南独有的水网空间,传承着水乡最自然的生存状态。没有水就没有水乡文化,因此,水是构成江南水乡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最基本的元素。

      (二)桥。江南水乡,河多桥多。桥作为水陆交通联系的纽带,既是主要的水陆通道,又是江南水乡独具魅力的形态要素。桥的平面布局因河道、地势、位置、功能而异,有直的、斜的,形态不拘一格,力求方便实用。桥作为生活的中心,在桥上建庙、建屋、建亭、建廊,使得桥的功能和形式千变万化。家家邻水枕河,户户近桥通舟,江南的桥不仅是古镇的一道别致的美景,更多的时候它承载了江南的历史、江南的风俗以及江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三)街巷。江南水乡素有“流水周于舍下”“车从门前入,船从后院出”的场景描述。河岸、水景构成江南古村镇建筑景观环境的主体脉络。因水成市、因水成街,水街相依,水路与陆路交织,交通与生活合一,水巷和街巷构成了江南水乡城镇整体空间系统的骨架。街巷与水巷的主要交汇点是各式桥梁,水陆交通的节点多为休闲广场式的重要集聚场所。可见,街巷是江南水乡建筑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是人们文化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

      (四)民居建筑。江南水乡建筑以其特有的水环境为依托,不仅在建筑本体的结构形制上精美绝仑,而且从多方面显现出清新淡雅的江南韵味。江南地区文化底蕴浓厚、物产丰富、工商业发达,建筑受封建伦理、儒学传统、风水习俗的影响,在空间布局上尽量发挥地域优势,最大限度地体现天人合一的亲自然营造理念,形成了高低错落、秩序井然的建筑群体风貌,创造出了质朴典雅的独特建筑风格。

      1.建筑布局

      (1)由单条河道形成的带状古镇,这种城镇一般规模较小,建筑整体布局由一条河道呈线性延展,如江西婺源李坑。(2)由十字形河道形成交叉式星形城镇,规模较前者略大,城镇布局多是四方延展态势,并具有纵横交错的水运交通条件,如南浔。(3)由网状河道形成的团形城镇,此种为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江南水乡古镇平面布局形态,其规模较大,建筑布局也较为丰满完整,多为商业繁荣、经济发达、人流集中的中心聚集区,如江苏周庄、同里,浙江乌镇、西塘。

      2.建筑特点

      (1)结构:以传统的硬山式样为主,多为穿斗与抬梁混合式构架。一般中部的构架(正贴)为抬梁式,山面的构架(边贴)为穿斗式。基础采用石材,墙体一般采用空斗墙。(2)高度:建筑层数一般以一两层为主,偶尔也有多层者。(3)色彩:建筑整体风格多为灰白色(无彩色),素有粉墙黛瓦之称,色彩面貌相对朴素淡雅。(4)用材:建筑用材多以地方性优质木材为主,不拘泥于一种选材形式,并有“才分八等”之选材、用材标准。斗拱的用材等级较高,梁柱则次之。建筑主体结构采用木结构,围护结构采用砖石结构。

      江南水乡建筑无论从外在的表层形态,还是蕴涵于建筑内部的深层文化,都着力诠释中国传统营造学与古代哲学的高度统一,并蕴育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历史文化韵味。

      二、江南水乡名镇品读

      (一)梦境水乡,烟雨西塘

      西塘古镇地处江、浙、沪三市交界处,属于浙江嘉兴市,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古以来就有“吴根越角”之称。西塘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在唐宋年间就建成大量村落,人们沿河营造房屋,依水聚居生活;南宋时期村落规模基本形成,并逐步形成了市集;元代开始依水而渐渐形成集镇,商业开始繁荣;明清时期,随着手工业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这里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清代中期徽商东进,将徽派建筑文化带到太湖流域,出现许多带有风火墙的建筑,并在民间营造活动中,将原来徽派建筑中平直的墙体改造成马头形,衍生出了“马头墙”。

      西塘素以弄多、街多、廊多而闻名,古镇中最着名的风景线是一道长达千米、造型古朴的廊棚。西塘的廊棚多为沿湖河营建的砖木结构建筑,黛瓦盖顶、青石铺路,木构架结构配以休闲长凳,既可驻足观景又可遮风避雨。连续性的沿河式轴向布局在烟雨中依稀可见,使人心情愉悦。此外,西塘的河埠、高阶沿、观音兜也从不同层面上构成了西塘建筑形制与景观布局的诸多特点。

      西塘是儒商文化与平民文化的交接点,其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人才辈出,无论是建筑形态还是水岸景观布局,无一不显现出江南水乡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美丽乡村,生态婺源

      婺源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山区,东临浙江衢州市,南通上饶,西接景德镇,北临黄山,古为文风鼎盛之所,今为皖、浙、赣三省交通要地。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婺源因“地当婺水之源”而得名婺源,隶属安徽歙州。宋以后各个历史时期,婺源基本上隶属于安徽徽州。虽然在1949年5月1日以后划归江西至今,但由于长期历史文化的积淀,这片地区无论是村庄的选址布局还是民间建筑形制,无论是生产生活习惯还是民俗民风,都带有明显的徽派风格特征。

      婺源,山清水秀,素有“八分半山一分天,半分水陆和庄园”之称,是典型的江南古镇。当年徽商营造的村落与壮美的自然景观相交融,形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山水画卷,着名的古村落李坑就是婺源乡村的典型代表。婺源的村落布局讲求背山面水,李坑村落的选址就遵循了这一原则:四周群山环绕,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外两条山溪在村中汇合为一条小河,河流两岸粉墙黛瓦的古建筑鳞次栉比,布局有序,形态优美。河上建有石、木、砖各种桥梁数十座,形成了便捷的人流交通路径。另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的景致在其中。秀美的山光水色与古朴的民居建筑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风景画。李坑村的民居沿村中溪流为主轴线布局,溪流的自然走向与两岸的古建筑混成一体,形成了“沿溪而息、大吉大利”的水岸建筑景观。其古民居形制与其他徽派民居建筑一样,为抬梁式与穿斗式混合结构,屋面灰色筒瓦、硬山顶、马头墙,整体色彩以黑白灰为主,体现出古朴淡雅的视觉美感。

      (三)生态之源,水韵宏村

      宏村位于安徽省黔县西北角。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由汪氏六十六世祖汪彦济历经二十年建成十三间楼,定名弘村。清乾隆二年(1737年)改名宏村。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汪氏七十六世祖汪思齐、胡重夫妇率族人挖水圳,引来西溪水,掘月沼,建村落。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汪氏后人历时三年,于村南掘成20247平方米的南湖,形成了集生活饮水、农田灌溉、防火浣汲、游览赏景于一体的古生态水系景观。

      宏村古民居建筑布局堪称徽派民居的精品之作。古镇以月沼为村心,形态雅致的古建筑绕水环峙,建筑与水景构成了虚实得当、形影相随的视觉效果。月沼如明镜,镜中见景、古意盎然、景色别致。宏村的南湖横跨东西,环堤古树,水绕古宅,石桥小径,风荷月影,诗画意浓,可谓是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有机融合。

      宏村的建筑与街市更能反映出徽州民居的极致特色,其中承志堂、南湖书院、三立堂亦是建筑中的精品。宏村的古建筑多为两层,偶尔也有三层楼。结构以明三间为主,最大创新设计在于其“廊步三间”的设置。宏村的古建筑尤为重视大门口门楼的营造,古人云:“宅之受气于门,犹人之受气于口也,宅之吉凶全在大门。”因此,“千斤门楼四两屋”的说法造就了宏村古建筑各色精美绝伦的建筑门楼。宏村的古巷纵横交错、曲折迷离,幽深狭长的石巷与两侧高耸的马头墙形成了空间尺度上的对比,显现出古巷森严的空间层次感。宏村古建筑中最具特色和神秘感的就是天井,大小天井,通风采光、日易月移、秋霜雨雪,皆得益于“天人合一”之灵气的天井。水枧接雨水,四水归明塘,暗沟排水、通风、采光、理水均达到精致绝美的水平。另外,宏村古建筑的三雕艺术更是中国古建筑艺术中的奇葩。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悠长的情结、朴实无华的民风,一并诠释出宏村的特定文化内涵和巧夺天工的技艺,并使人叹为观止,赏心悦目。

      江南古镇建筑在长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了与其特定的地域性特征相适应的建筑形态,并烙上了深深的历史文化印记。无论是建筑总体布局还是建筑本体形态、细部装饰,无论是水岸景观的营造还是商业街巷的形成,无不体现出江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道法自然的传统哲学思想。

      结语

  南方建筑论文篇6

  本文作者:李岳川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近代广东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唐孝祥教授及其硕士生发表的一系列著述和学位论文为代表,在研究对象上集中在广东的三大侨乡,主要包括唐孝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2003)、赖瑛《兴梅侨乡近代建筑美学研究》(2005)、吴妙娴《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朱岸林《近代广府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下面本文就这几部著作和论文进行详细的评析。唐孝祥的《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是一部从建筑美学视角对近代岭南建筑文化进行剖析的理论佳作,作者吸收和借鉴了现代美学和建筑美学的理论成果,在生存价值论的哲学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建筑审美文化机制的四层次说和建筑适应性理论,以此为理论工具,作者对近代岭南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进行了框架式的探讨。在论证岭南三大侨乡建筑审美文化机制和建筑适应性的基础上,《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地域性格”这一颇有启发意义的概念,用来概括广东侨乡的建筑审美文化精神,作者总结道:“从文化地域性格看,五邑侨乡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强烈的时代性和独特的文化性”①、表现出“鲜明的开放性特征、兼容性特征和创新性特征②”;兴梅侨乡“聚族而居的居住模式反映了对传统儒家文化的认同和持守……形式多样的客家侨乡建筑充分显示了对自然、社会和人文的高度适应性……建筑选址的风水观念反映了客家侨乡对建筑环境的审美选择”;而潮汕侨乡建筑则表现出“博采众长的开放品格”、“经世致用的商业意识”、“精雕细刻的炫富心理”③。可以看出,相较于现有的侨乡建筑研究文献,《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表现出了相对宏观和系统的视野,它不局限于对某种单一的侨乡建筑风格进行描述,而是采用普遍联系的方法,论述了不同区域、不同建筑现象背后的共同的文化驱动力,以及受不同历史地理条件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影响,不同地域侨乡建筑的发展所表现出的不平衡性。总的来说,《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对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特征的概括是框架和要点式的,它为建筑美学在侨乡建筑领域的研究确立了方向,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法。其方向即是坚持主客体相互契合的辩证思路原则,而方法则可以概括为反映建筑审美标准辩证性的审美文化机制四层次说和建筑适应性理论。在唐孝祥教授指导的三篇硕士论文中,这些原则和方法被遵循和应用,使得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赖瑛的硕士论文《兴梅侨乡近代建筑美学研究》(2005)主要从审美文化背景、审美属性、建筑美的表现形态、审美文化个性几个方面来论证兴梅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在审美文化背景的相关章节中,作者将兴梅侨乡的文化精神概括为:“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价值取向,慎终追远、重本溯源的宗亲观念,自强不息、无私回报的文化心理”④,这是该文对主体审美文化心理的概括,而在客体方面,除了对自然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的一般性探讨外,该文主要概括了兴梅侨乡建筑人文适应性特征,即“重贵轻富的价值取向,趋吉避凶的艺术追求,进退两宜的文化心理”⑤,以及建筑美的表现形态,即“千姿百态的建筑样式,礼乐相济的文化意境,独具一格的环境模式”⑥,最后。根据主客体相契合的原则,作者概括了近代兴梅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即“尝试性的文化开放特征,恪守传统的美学特征,基于堂横屋的建筑性质特征”⑦。朱岸林的硕士论文《近代广府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在论文结构上和赖瑛的论文基本相同。主体方面,该文将近代广府侨乡的文化精神概括为“重商崇利、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开放融通、博采众长的文化心理,恋祖爱乡、实业兴国的民系观念”①。客体上,广府侨乡建筑的人文适应性特征被概括为“积极主动的开放品格,汇通中西的融合思维,勇于创作的创新精神”②,在建筑美的表现形态上,该文主要从建筑造型、建筑意境、建筑环境三个方面做了一定分析。吴妙娴的硕士论文《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比起前面两篇论文有了一些新的视角,主要体现于该文对侨资与侨乡建筑发展关系较为系统的探讨,该文总结了近代潮汕华侨投资的一些特点,包括投资房地产业比其他行业利润更有保障;地区城市人口增加,有发展房地产业的需要;以及传统心理和市政建设对房地产业的推动等。此外,该文也同样从主客体角度概括了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主体上,潮汕侨乡的民系精神表现出:“尊儒重商、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团结自强、博采众长的民系心理,微观技巧、经验直观的思维方式,精美细致、雅俗共赏的审美理想”③,在客体上,潮汕侨乡建筑的审美属性表现为:“因地制宜的地域性,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内涵深厚的人文适应性特征”④。总结来说,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表现为:“(城乡)建筑形制发展的不平衡性,建筑技术的务实性及建筑装饰的炫耀性”⑤。前者来源于“潮汕民系保守与开放的二重性心态”⑥,而后者则“体现了潮汕民系务实与虚荣的矛盾心理”⑦,“这种矛盾心理深刻地反映了潮汕文化中儒家主体文化与海洋性文化的抗衡,同时体现了经验性文化及商业文化在潮汕近代建筑上的影响”⑧。以上三篇硕士论文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所建立的建筑美学理论为指导,深化和拓展了广东三大侨乡的建筑审美文化研究。由此我们得以更加全面的认识广东各地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如广府侨乡建筑的崇商重利、积极主动的开拓创新;兴梅侨乡建筑的重贵轻富、恪守传统与尝试性的文化开放;潮汕侨乡建筑的尊儒重商,微观技巧等。若对三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各自的审美文化特征正是地方乡土文化、儒家主体文化、西方外来文化三者博弈之下的不同结果,由于华侨群体的建造行为正是他们在中西文化抉择中自觉与不自觉的一种心理反映。是抛弃传统的建筑观念,对西方建筑文化全盘接收,还是兼容并包,择善而从,这并不是一个单项选择,不同地域的华侨群体生存方式不同,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由此产生多样的侨乡建筑风貌。

  尽管现有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总体来说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作为审美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研究仍较为薄弱。主体审美心理没有客观的测量标准,华侨往往也不善著述,因此对其界定只能依靠对主体行为和建筑现象的解释。但现有研究往往从建筑现象做宏观的文化精神的概括,而对主体的社会构成,以及主体行为缺乏清晰的分析。第二,对于侨乡建筑文化地域性格的概括缺乏建筑学的特征。诸如“开拓创新”、“尊儒重商”等形容事实上是建筑反映出来的主体精神,这些精神特征不仅见之于建筑,也反映在服饰、家具等等其他物质资料中,而建筑本身的审美文化特征应当更加类型化。这方面研究的缺失实际上反映了对主客体联系认识的断裂。第三,关于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文化地域性格与经济、政治、思想等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现有研究还较为表面化。社会经济政治对于建筑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这种影响如何参与到具体建筑形态的塑形过程中去,这是研究的难点之一,也是现有研究往往回避的问题。第四,现有研究较为忽视侨乡建筑审美文化与侨乡社会变迁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说,虽然他们认识到侨乡建筑文化是文化冲突和融合的结果,但仍然使用相对静态和孤立的视角来考察建筑现象,而忽视其动态和过渡性的审美文化特征,以及其在整个建筑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五,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现实意义还有待深入挖掘。侨乡建筑是中西建筑文化体系冲突、分化、整合与调适过程在民间演进的生动实例,与当代世界建筑文化多元融合的特征具有相似性,但鲜有研究讨论近代广东侨乡所发生的建筑文化适应现象对当代建筑创作的借鉴意义。

  解决以上学术缺憾的关键在于,寻求某种视角,或是某个概念,或是某种方法,来统合主体与客体,以及各种学科视野。正如唐孝祥认为,“美学的学科边缘性和建筑美学的边缘交叉性质,决定了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研究在对象上的复杂性,在目标上的多样性和在方法上的综合性”①。这一观点对于广东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研究也同样适用。但是难点也出现在这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上,即如何将传统的建筑学重客体的研究倾向与主体研究结合起来,以及如何将传统的建筑学重现象的研究倾向与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视角结合起来。从而解决现有研究中各种视野和方法表面化和缺乏联系的问题,这里,我们试图引入“空间”概念作为建筑审美文化研究中联系主体与客体,建筑学与其他学科视角的一条桥梁。这里的“空间”不是单纯的建筑学意义上的空间,而是表现为多学科交叉视野的重合点。在社会学中体现为空间社会学,在经济学中体现为空间经济学,在心理学中体现为环境心理学等,空间概念的不同层面为各学科视角的研究提供了互通的渠道,近代广东侨乡社会处于空间转型的历史阶段,传统空间模式被逐渐消解,新的空间模式开始扩张,这是其建筑空间、经济空间、政治空间、思想空间、艺术空间等各层面空间内涵的共同特征。其中,建筑空间与其它人工环境共同构成抽象空间的物质基础,通过这种方式,各学科视角的侨乡建筑研究得以整合并系统化,同时我们也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即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体现出过渡性的文化地域性格,它既推动了社会的空间变革,同时也是社会空间变迁的结果。见表1。通过考察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所推动和反映的社会空间变迁特征,可以得出另一个推论,即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流行性和大众性,它表现为一种“建筑风尚”。由于社会空间不会因为孤立的、偶然出现的新空间形式而发生变迁,只有当一种新的空间形式为大众予以认可时,我们才能说整体的社会空间发生了变化,也就是社会空间变迁,因此这里涉及到空间转型的动因、发展机制和结果。首先,从动因来看,任何文化模式在生长阶段都存在着空间的扩张现象,即通过对空间的占有,来实现文化原型的自我复制和繁衍。然而,客观空间的有限性则预示着增长的极限,导致了不同空间模式的冲突,近代广东社会的移民潮和西方文化的侵入正是空间冲突的表现;其次,从发展机制来看,空间文化模式转型是一种质变过程,与常态下的线性扩张不同,这一过程的空间扩张呈现指数化暴涨的特征,在物质实践上表现为某类建筑形式的流行热潮,流行既可以从原有空间模式的母体中产生,也可以通过跨文化方式产生,“当一种习俗经历了跨文化传播,就可能演变为另一文化圈内的时尚并被再次流行。当然,此时尚已非彼习俗,它是一种经过了异域文化再加工后的时尚”1,近代广东侨乡西式风格建筑的流行即符合这一规律,国人眼中的西洋建筑自然迥异于西方本国人的审美经验,在模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文化误读和自由发挥的情况,因此侨乡建筑普遍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最后,从结果来看,在流行阶段以后,空间的扩张或衰落消失、或衰趋于稳定、前者仅表现为一时的建筑风尚,后者则成为稳定的建筑风格,然而还有第三种结果,即介于二者之间,这也是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文化的演化结果,它们没有成为主流的空间文化模式表征,而是成为今天多元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

  纵观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基础研究已取得了较为坚实的成果,但仍存在广阔的学术空间有待后继者深入发掘。笔者认为,主客体研究的联系性,以及建筑学视角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性是深化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研究的关键所在。而加强联系性的途径之一即是在研究中引入广泛意义上的“空间”概念,从这一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建筑审美文化与近代侨乡社会空间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审美文化的性质和地位上来说,侨乡建筑是近代民间建筑本土自主演进的一种途径,具有大众性、流行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它们参与到对传统地方建筑体系进行消解,和引入新的空间文化模式的历史潮流中,在民间建筑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今天,近代侨乡建筑审美文化成为广东两省侨乡空间文化模式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在推动广东地区的城乡建筑和社会发展,延续文化传统,促进侨务工作开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南方建筑论文篇7

  【关键词】赣南客家;新农村;民居建筑

  1 赣南新农村民居建筑的概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把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列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首要历史任务,并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方针政策。六中全会以后中央相继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2007年初下发的中央1号文件更是对新农村建设作了全面部署,在全社会开始了营造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这几年来,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居住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经过开展以清淤泥、清垃圾、清空心房和改水、改厕、改厨为内容的“三清三改”工作,大部分村民已从过去那种脏、乱、差的环境中解脱出来,过上了干净整洁的生活。此外,农民的住房也变得漂亮起来了,一排排崭新的民房展示了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赣南的新农村民居建设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基于原民居建筑,以清淤泥、清垃圾、清空心房和改水、改厕、改厨为内容的“三清三改”工作。在“三清三改”工作进行的同时,也对民居建筑的外观和内部进行了一些简单美化,使农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一定的改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资金投入少,建设成本低,缺点是改造不彻底。另一种模式,是政府设立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政府指定设计单位进行全面规划设计成联排别墅式居民点,由农民自己出资按政府指定的样式建设或集资建设。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改造彻底,农民生活环境焕然一新,土地使用率高,缺点是资金投入大,建设成本高(图1)。因经济问题,赣南的新农村民居建设以前一种为主,后一种为辅。

  2 赣南新农村民居建筑存在的问题分析

  经笔者对赣南新农村民居建筑的考察,对赣南新农村民居建筑设计盲目追从城市化、城镇化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作了如下分析、总结:

  2.1 建筑造型缺乏地域特色,新旧建筑风貌不和谐统一

  赣南新农村民居建筑无论是农民原先自发性建立的散居民居,还是由政府统一规划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都照搬城镇民居的样式,多数都是建造成盒子状排列式或者散居式民居建筑(图2),使赣南客家民居建筑与其它城镇民居建筑趋于雷同,丧失了赣南客家民居建筑应有的风貌。赣南客家传统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无论它的建筑选址、内部结构还是使用的建筑材料,都具有生态意义,而新农村民居建筑却没有传承与发展这些特点,而是走上了“欧陆风式”的歧途,导致新、旧建筑风貌不和谐统一,破坏了历史人文景观。

  2.2 定位不明确

  新村落的建筑设计及规划没有深入了解当地农民的需要,定位尚不明确,盲目追从城市化、城镇化,设计出来的建筑不符合当地农村生活习惯和农民的需求。赣南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建筑规划和设计主要是由当地政府邀请或者委托设计单位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因为这些设计师大多来自城市,不了解农村生活习惯和农民的需求,他们就按照城镇规划思维来规划设计农村用房。而且,当地政府领导一味地追求业绩,把新农村建设当作形象工程来做,他们也希望按照城镇的模式来规划新农村。一排排小高层建筑,看似农民生活奔小康,其实农民乡亲都不愿意搬进新房,因为新房的设计既不符合农村生活的要求,又达不到城市生活的水准,实在尴尬。

  2.3 农房舒适度差

  笔者所走访的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一般无保温隔热措施,仍以砖混结构为主,护墙多采用240mm厚的实心粘土砖墙,内外粉刷,有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只在房屋里面粉刷或干脆不粉刷,这就导致冬季室温低、室内潮湿,加速了室内物品发霉变质等诸多问题。窗多采用木窗、铝合金窗,气密性和水密性差。住宅外遮阳措施很少,导致住宅内夏季闷热,再加上平房顶层屋面为单层结构,绝大多数无隔热层,顶层夏季很少有人居住,一般放置杂物,造成空间资源浪费。另外,无论是政府规划的新农村示范点还是原先农民自发建设的房屋,都存在着冬天北风经前排建筑回旋灌入室内的情况。

  2.4 农村散居的居住形态,割断了对客家传统文化的传承

  20世纪80年代末期,大量赣南青年到广东沿海城市务工,城市的居住方式及小型别墅式住宅建筑让他们向往,有一定积蓄的农民工回到家乡便建起了自己的“别墅式”散居民居建筑。由于散居民居建筑缺乏传统的客家特色和居住的分散,在一定程度上也割断了客家传统文化的传承。许多农村逢年过节的礼俗都简化了甚至失传了,传统民间文化活动也越来越少,比如笔者家乡原先每年年前全村人在一起(祠堂)打糍粑的活动也没有了,村民之间的关系也变得疏远甚至陌生了。原先村庄里每年春节举行的龙灯活动现在已经多年没有举行了,存放龙骨的宗祠也因多年失修倒塌了。

  2.5 不利于邻里间、亲族间关系的亲密和谐

  赣南新农村建筑无论是农民原先自发性建立的散居民居,还是由政府统一规划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都不利于邻里间、亲族间关系的亲密和谐。客家民系是一个极其团结的民族,自古以来客家居民都密切融洽邻里间、亲族间的关系,但受现代城镇居住方式的影响,邻里间、亲族间平日里串门的现象越来越少了,只在逢年过节才偶尔串门,究其原因,与现在农村的民居建筑组合方式很大的关系,现在大家都独门独院了,一扇院门把邻里间、亲族间的关系关得遥远了(图3)。

  3 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处境

  建筑在它的建立伊始都有它的历史使命和社会功能,同时,建筑文化和建筑技术的进步也总与其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在古代社会不发达的情况下,客家先民一方面为了与险恶的自然环境对抗,一方面为了抵御本地人及后面迁来的客家人的侵扰,为防种族间的械斗、防匪盗、防战乱,修起了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客家围屋建筑。可以说围屋建筑是这个民系在这个时期特有的产物,有着它的历史使命与社会功能。

  然而,在社会和平安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围屋建筑慢慢失去它原有的功能。原先居住在围屋里的年轻人大多都搬离了大围屋,纷纷在围屋外建立了独栋散居住宅,只留下一些老人在围屋里居住,一些围屋因无人居住,多年失修,已倒塌或濒临倒塌,实在令人痛惜(图4)!

  造成这样的结果,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3.1 传统围屋建筑自身存在着不足

  因防御需要,围屋的一、二层不开窗,甚至建筑通体不开窗,只开一些用于防御的枪眼和望口,屋内采光全靠天井,加之围屋建筑使用的是狭小的木窗,这就导致了室内昏暗,一些远离天井的房间甚至没有任何采光条件(图5)。另外,传统围屋建筑的私密性也比较差。

  3.2 传统围屋大家族聚居形态已不符合现代人居住的习惯

  客家先民一般是采用大家族聚居的形态,通常一座围屋要居住几百人,空间上没有很明确的划分。而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的现代农村一般是小家庭,家庭与家庭之间必然导致一些矛盾,各种家庭之间的大小矛盾使他们厌倦了围屋的大家族聚居的生活。另外,传统围屋的内部空间的安排也不符合现代农村的居住习惯,无法满足现代农村的生活需要。

  3.3 居住文化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末期,大量赣南青年到广东沿海城市务工,城市的居住方式及小型别墅式住宅建筑让他们向往,有一定积蓄的农民工回到家乡便建起了自己“别墅式”的住宅。

  4 对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建筑保护性利用的建议

  鉴于赣南客家传统建筑的处境,笔者对其保护性利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加强对客家居民的思想观念教育,宣传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提高客家居民的民族自信心

  客家文化及其建筑文化的衰弱,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客家居民缺乏应有的民族自信心,对传统客家文化存在着不正确的偏见,通过思想教育,树立民族自信心是保护传统客家民居建筑及其文化的源动力。

  4.2 从单纯的保护到保护与利用相结合

  建议赣南政府部门坚持文物保护第一、旅游开发第二的原则不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加以保护性开发,并改善古民居内的通水通电和卫生条件,通过适度的旅游开发展示民居传统建筑的文化魅力。

  4.3 在新农村民居建筑设计中,突出其地域特色

  通过规划设计蕴含客家传统民居建筑的符号与元素,借鉴传统民居建筑布局的优点,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突出其地域特色,促成新旧民居建筑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赣南客家联谊会.客家与赣南研究论文选辑[C]//赣州:赣南日报社,2000.

  [2]陆元鼎,主编.杨谷生,副主编.中国民居建筑[M].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p549.

  [3]黄发有.客家原乡[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6.

  [4]何国强.围屋里的宗族社会[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

  [5]汤国华.岭南湿热气候与传统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p200-203.

  [6]吴庆洲.中国客家建筑文化[M].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2007:p17-55.

  [7]潘安.客家民系与客家聚落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南方建筑论文篇8

  关 键 词:民间艺术 建筑空间 设计教学

  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对于文化与建筑的关系有着这样的描述:“城市应该像文学一样。在城市中漫步,应该能够阅读它,阅读它的历史及意韵。历史文化遗留下来,古代的建筑遗留下来,才便于阅读这个城市。”①如今对于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来说,城市版图日益扩张,传统古建筑如何保存、新建筑是否代替古建筑大兴建起是整个建筑界的设计师、评论家以及社会民众争论的话题。传统建筑仅仅是保留了城市的历史文化与风格吗?笔者认为这不能全方位地展示出传统建筑的文化功能。传统建筑无论是从结构还是构件及装饰造型上都体现了它所处的地域文化特征和艺术形式。笔者认为可以从民间艺术文化环境中寻找其建筑本体发生的内涵,从建筑设计视角透视其与地方民间艺术产生的联系,发现它们互相渗透,互为本源。而对于传统建筑中蕴含的民间艺术文化及符号学内容如何更好地传承、保护、发扬与创新,也是笔者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以来孜孜钻研的课题。在高校艺术教育培养建筑空间设计人才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将其引入课堂,与学生共同思索与探讨,通过专题设计训练研究如何将中原民间艺术特征及地域文化符号与建筑空间及室内设计的主题融合,以彰显河南建筑空间文化的鲜明个性,提升河南建筑形象,并将极具地域特色与个性的中原民间艺术资源在建筑外观与空间的设计中实现应用,力求从理论到实践形成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学术理论研究、设计开发实践的教学体系。而吸收借鉴中原地域文化和传统民间艺术的建筑创作思想和方法,立足自身文化探索前行也是改进设计教育、发展本土设计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还将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感情,为河南省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培养优秀人才,探索出河南民间艺术的再生之路。

  一、中原文化背景下的教学调研

  处于黄河襟抱中的河南,古称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称中原。这里名都相望,城垣相叠,文化广纳百川,辐射四海,延绵至今,演绎着中华民族煌煌生机。中原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民间艺术体现着河南各个地域极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及艺术特征,是人们文化积淀与智慧汇聚的结晶。河南分为豫东、豫西、豫南、豫北等地域,不同的地理位置和生活习俗培育并影响着不同地域的民众意识形态和艺术形式。河南各类民间艺术蔚为大宗,技艺精湛,个性突显。较为出名的有豫东周口淮阳的泥泥狗、豫西信阳的柳编、洛阳的唐三彩、豫南禹州的钧瓷、豫北滑县的木版年画等。这些民间艺术既是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石,也是我国民族文化发扬的瑰宝。从2012至2013年期间,笔者在主持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艺术设计教学中探求中原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的课题研究中,经过理论梳理、考察、总结与查新,发现随着人们对民间技艺与传统手工艺品的认同,中原地区许多优秀民间艺术文化已被申遗保护并进行新开发,但创新力依然不足,难以引起现代人共鸣。而中原民间艺术作为河南传统文化的特定载体,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以其艺术性、实用性、地域性等特点的创作思想和方法可以为河南省高校本土艺术设计教育提供文化资源,同时也为支持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作为河南区域性专业教研机构,在本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笔者将“河南中原民间艺术的艺术特征与表现”结合建筑外观与室内设计原理及方法进行再设计,再创新的教学研究。其目的在于探讨河南本土民间艺术的价值与延续,扩展当地建筑文化语言形式,达到保留地方民间艺术文化形式与建设本土文化建筑的教学目的。

  二、植入中原民间艺术的建筑室内专业课程教学设计

  笔者依据教学大纲,将传统文化元素引入教学课程内容作为设计思想来源,引入案例教学,向学生讲授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理论,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对民间艺术品再创作,实现设计实践。并在课堂上实施情景故事板调研训练、与乡土艺人“对话”、创新研究设计方法、成果展示互评等模式化系列教学方法。

  1、情景故事板——调研训练

  在课程理论知识系统讲授后,教师编制并下达设计任务书,指出实地乡野考察的地点、内容、范围、形式,学生根据某地区一个民间艺术项目为目标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文献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归纳,并结合图片进行项目分析研究。例如以信阳柳编为主题的故事板设计训练,在设计素材提取过程中,将信阳地区的人文风情、自然风光、柳编传承历史、柳编技艺及制作过程、柳编制品的造型与功能作为母版,对其细化深入分析,划分出“地域民俗民风”及“技高艺美”、柳编编织纹理、材质色彩、编织物造型等子版,将其形式化、符号化的提取形成设计前期的故事板,为更好地将其体现于建筑空间与装饰表现中提供设计分析材料。另外,笔者针对依据目前已有的以民艺元素为来源设计建造的建筑单体,在教学中将其进行图片调查和思路辨析、对比给学生讲解,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自我赏析能力。例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西班牙展馆外观设计和中国禹州均官窑址博物馆,两个建筑无论从外观造型还是空间功能设计,都汲取了中原民间艺术的灵感。西班牙展馆设计的主题理念是 “世代相传的城市”,它的建筑造型亮点是利用藤条材质编织的覆面框架,该展馆建筑外立面由不同质地颜色各异的藤条板装饰,通过钢结构支架来完成,线条流动而浪漫。并且这些藤条板的天然色差将组合形成一个个象征自然元素的古老中国文字,给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出自于信阳地区的藤条编艺既展示了当地自然材料与传统手工技艺,又为现代建筑造型和材料的选用开辟了新的设计思路,很好地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而中国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作为钧瓷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展馆,在建筑空间功能分区上清楚地划分了主体展馆、宋钧官窑遗址展示馆和钧瓷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三部分组成。虽然在整个建筑空间内部功能分区合理,在造型墙面装饰及展示墙、灯具等细节上都体现出禹州龙山文化、历史沿革、具茨山神秘符号及钧瓷民间艺术文化,并在设计上都巧妙地体现出禹州地域文化及钧瓷艺术,但是与西班牙展馆外观设计比较创新略显不足。(如图1、图2)

  2、与乡土艺人“对话”

  在前期调研过程中,教师邀请个别民间艺人进课堂,进行现场教学。要求学生用眼睛观察艺人的技艺操作和流程,用手真实地向艺人学习民间工艺的技艺实践。在这个信息虚拟技术发达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只依赖眼睛的认知,而忽视通过手完成的认知。学生很容易只关注外在形式和图案二维的视觉艺术表达,并没有深入的理解民间艺术的作为活态文化传承的本质,更难于将设计元素融入表现在建筑三维空间设计中。通过对民间艺人生产、生活的体验和交流,使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自然链接,避免学生设计过程与真实市场产生隔阂。

  3、创新研究设计方法

  学生通过对建筑建造模式、空间布局、建造材料与构造等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的系统学习,和对相关地域文化背景、民间艺术形态及特色的调研分析,可以进一步思考中原民间艺术的导入方式,扩展设计思路。学生在进行室内功能分区划分时要针对实用性和民建家居地域性考虑;在空间的装饰材料与构造中,学生要学会充分利用本土传统材料,剖析本土古代建筑构造形式;在造型、色彩、陈设的装饰手段应用中学生要强化富有民俗性、地域性等人文素材,要将民间艺术的内涵美和艺术装饰美运用象征、隐喻、意象、符号学的手法表现于建筑设计中。例如,在“乡村絮语”——信阳柳编艺术展览馆建筑外观设计的专题设计课程中,乡村是指朴素的民间,而絮语则是指民间的艺术文化得到广泛的传播继承和发展。学生针对信阳柳编艺术特征及工艺品造型为设计来源,展开了设计理念及方案草图。如方案一,将柳编背篓与编筐进行结合,从两者高低错落的感觉设计出展馆主楼和副楼。运用柳编肌理表现于展馆外观,显得层次分明。低矮的副楼衬托着巍然高耸的主体建筑,有主有从,富于变化。方案二,将柳条古法编织的鱼篓作为设计灵感,以曲线为元素,由层层叠加的线条组成环形作为建筑外观,圆浑而大气,含蓄而流畅。(如图3、4)

  4、成果展示互评

  在设计中期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方案PPT汇报,内容包括由前期调研引发的设计概念图片、文字和草图以及设计过程中的草图,空间功能布局计划书。汇报后学生以团队小组讨论其方案,并在教师指导下互评。而后,小组推荐设计较完整成熟的优秀方案,共同电脑制作建筑平、立、剖施工图及构造大样图、效果图,最终小组各成员亲自动手协力完成模型展示。在“乡村絮语”——信阳柳编艺术展览馆建筑设计课题训练中,教师辅导学生进行信阳民间编织艺术展览馆的课题来源分析和设计定位立意,拟定其为一个公共的艺术机构及文化活动的空间。它存在的意义除了收藏研究编织艺术品、保护编织艺术资料和继承、发展编织艺术文化的职能之外,搞好艺术教育知识的推广也是非常重要的职能。信阳民间编织艺术展览馆的收藏、研究与展览活动事实上都应该具有这样的基本理念。因此,信阳民间编织艺术展览馆应当具备收藏、研究和教育三大主要功能。依功用可将该建筑空间内部合理划分为展示区、储存区、销售区、工作管理区、青少年手工民艺学习区、艺术沙龙、餐饮服务区、卫生间等。整体建筑设计形态来源于柳编鱼篓,无论从建筑外观还是室内装饰都以展现柳编工艺的技艺美、肌理美、视觉美为目的,将民艺作品的表现力体现于建筑现代设计中。(如图5、6)

  三、中原民间艺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价值与延续

  立足于中原地域文化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对其积极的考察和研究,挖掘其中的艺术魅力和审美元素并运用于艺术设计的教学中,是鉴古而知新的创新实践过程。目前我国的设计教育和设计实践盲目跟风于西方,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和设计出品程式化、套路化,设计专业的学子和设计师在开发创新中,缺乏对利于民生、促进产业链形成的专题性设计。设计类高校教育应着力培养、引导和鼓励学生根据本省省情和需要,利用本省劳动力资源、可再生自然资源及传统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资源来开展创意设计,通过对中原民间艺术的物质形态的研究,“取其形、延其意、用其神”的设计方法使之能够在产业化过程中产生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对于处在当下河南省中原崛起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通过延绵中原民间艺术的传承的独特视角研究本土设计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对开发中原民间工艺的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全省文化产业发展

上一篇:2021空腹血糖新标准已公布,和年龄有关,自查一下,你达标了吗?
下一篇:未成年人能不能判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