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论文(精选16篇)
师德论文(精选16篇)
在各领域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师德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爱,是一种神圣的情感,是一种不要求回报的宽容、理解、接受。而教师的爱就是对学生的尊重、爱护和信任,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责任是鲜花,沁人肺腑、芳香居家;责任是朝霞,催人奋进、给人希望;责任是法码,量人品质、论人身价。 踏上教师这个职位不知不觉半年多了,从选择做教师的那天起,我就清楚地明白,教师这一职业注定没有轰轰烈烈,没有财富,有的只是平凡与那份不可推卸的责任。毕业后,很多同学都选择另谋职业,但我却深信着这平凡中一定还参杂着一份不为人知,神圣的辉煌。而要铸造这份辉煌,心中需积淀那份无私的爱,因为“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心中需承担一份责任,因为“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
一、 三尺讲台、无悔的选择
半年前的今天,我还是个学生,半年后的今天,我却以一名教师的身份站在讲台上将我所学传授给我的学生。我不曾忘记当我第一次踏进教室,我第一次看到那一群孩子,我仔细打量着每个面孔,那么童真,我知道他们也同样好奇地看着我,只是比起他们我更紧张。当我勇敢地踏上讲台写下我的名字,听到孩子们响亮地叫道“刘老师”时,多么神圣的称呼啊,这一句老师就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教学的过程比我想象地要艰难,24岁,我想我也是个孩子,而此时,我却要给56个天使讲授正确的人生观,给他们营造一个愉快的上课环境,教他们知识、教他们
做人的道理。每当我的学生出现些小问题,每当我身体不适,每当我开始有恐惧迷茫的时候,走在校园里,一个立正敬礼,一句老师您好,都像是一种无形地激励,是啊,小小的三尺讲台,既然选择了,就注定要甘于平凡,既然选择了,就注定要终身无悔。
二、用爱浇出最美的花朵
心理学家分析,人在做任何事情时无非有三个原因作为动力。一、爱。二、需求与利益。三、责任。爱是万事之源,爱是最简单也最永恒的动力。而教育是爱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来源于内心,来源于责任。当然这里的爱也分为很多方面:
1. 爱岗敬业。任何工作都需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教师工作更是如此。教师的工作承担着教书育人这一非常伟大的责任,因此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在规范自己的每句话、每次言行,因为一切的.一切都有可能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认真备课、谨言慎行是教师最起码的原则。虽然这份工作没有常人眼中那么光辉,也承担了更多期待,因此教师必须不断不断学习,不断挑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中实现不平凡的人生价值。
2. 爱自己的学生。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每当他们用那种无邪的眼神看着我时,我就不自主的把他们看成我自己的孩子。我一直坚信,教师并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中介,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除了传授必要的科学知识外,更需要给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一位家长和我说,若干年后,可能老师讲过的数学知识已经不记得多少了,但是那些人生道理却历历在目。
其实爱是相互的,爱是可以感受到的。坦诚的讲,工作之前我并不是十分喜欢孩子,有时候看到身边的老师对孩子如同自己孩子般喜爱我还不是很理解。但同时我又渴望得到孩子们的喜爱。老教师告诉我,爱永远都是相互的。当我尝试着像个妈妈一样去爱护他们时,当我弯下腰笑着擦去他嘴角的米粒,当我蹲下去给玩耍的孩子系上鞋带,当我批评完孩子时给个轻轻的拥抱,当我更用心地给个别孩子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当我的语言更加风趣,当我越来越爱他们时,我真的发现,他们也同样爱上了我。我虽然不是班主任,但也得到了他们同样地尊重。当我告诉他们这节课上数学时,得到的回应是“耶”而不是“唉”;当过节时,我也会收到孩子们自己制作的也别礼物,这一切都那么美好,这一切都源于爱。
3. 平等地去爱每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小个体,老师也有人之常情,难免会对某些孩子更喜欢些。但是每个孩子都应当得到平等的爱,并且他们需要平等的爱。对待孩子不能按照成绩去简单区分,要做到“细心、耐心加爱心”,看到学生的一点点进步,多一些鼓励与表扬;看到学生犯得一点小错误,多一些宽容与帮助。多一些锻炼与信任,少一些包办与放任
三、用责任感悟每个孩子
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句话给了教师这个行业高度的评价,但是也有人说:“教师是良心上的工作”,这句话又似警钟在提醒我们,人们赋予这个行业太多特殊的性质,教书育人、受人尊重,同时也肩负了太多责任。教师的责任感来源于对教育事业无限的爱以及献身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
一个好老师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不负责任的老师也会对孩子产生很多负面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责任感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能否健康成长。我记得有时候看到别的老师工作很忙下班后仍然坚持批作业,原来还不是很理解,我想作业实在批不过来就不批了吧,反正也不耽误什么。后来才明白,我们要求孩子每天写作业,老师批作业是老师工作的一部分,批作业的认真程度不仅影响着孩子本次作业的效果,也很大层面反映着教师工作的责任心。
古人云: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引领孩子成长的导师,责任感是作为优秀教师的首要条件。有了这份责任心,教师才会乐业、敬业,也能一辈子“诲人不倦”。
作为一名刚刚入职的小学教师,我深感教育的崇高,教师的伟大。我想我没有丰富的经验,但我有满腔的热情,一个爱学生的心,还有一个负责任的信念。我希望教育是快青草地,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地在上面奔跑,希望他们能自由放飞自己的梦想,希望我能用自己的知识和情操为他们播撒下爱的种子,让学校成为孩子快乐成长成才的平台。我愿意用爱心去与学生平等交流,用责任心去感悟学生,
摘要:教师职业道德即师德是教师素质之魂,是教师做人从教的基础。它具有丰富的内涵,但它的精髓就是爱心。正如汉代董仲舒提出的,教师必须做到“心仁且智”。“仁者,爱人也。”作为教师,如能在教育管理中始终充满爱心,那么职业道德修养也就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爱岗敬业 以身作则 爱心
我记得曾经有位名人说过:“教师的高尚不在于他培养了多少科学家、艺术家,而在于他的细微之处,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培育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导力量,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
教师在社会进步和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在我们社会中受到普遍的尊敬,教师职业也被看作是神圣而光荣的职业。教师职业又是一项特殊的职业,因为它的培养对象是以青少年为主,它的目标(“产品”)是要培养一个个合格的人。因此,它的职业道德要求更高、更严格。教师职业道德即师德是教师素质之魂,是教师做人从教的基础。它具有丰富的内涵,但它的精髓就是爱心。正如汉代董仲舒提出的,教师必须做到“心仁且智”。“仁者,爱人也。”作为教师,如能在教育管理中始终充满爱心,那么职业道德修养也就真正落到实处。下面具体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献身教育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我们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二、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三、教师要做到有爱心
爱心是社会对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教师由于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这种美誉。那些对学生缺乏爱心、随便伤害学生心灵、毁灭学生创造火花的教师是受之有愧的。让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老师手下接受教育,家长也会不放心,甚至不满意的。
爱心是教师抵挡社会污染的一道坚强屏障。教师不能仅仅做蜡烛,他们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但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一些不良现象必然对教师产生一定的影响。有些教师就变得势利、冷漠、自私,在教育管理学生时戴“有色”眼镜。只有弘扬爱心,才能克服这种弊端,使每位教师都能像母亲那样纯洁地爱护自己的学生。
爱心是树立教师形象的重要标尺。在教师的言谈中,有人感叹学生不像以前那样尊敬老师了,不再听到那发自内心的“老师好”的声音了。这话说对了一半,确实教师曾经在学生心目中甚至家长的心目中形象高大,具有很高的威信。但由于一些教师爱心逐渐丧失,与学生距离越来越大,学生也就对他们敬而远之了,从而也就损害了教师整体的崇高形象。
认识到爱心的重要性还不够,还要落实到行动上。我们着重做了以下工作。
1、切实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每个有良知、有爱心的父母都会经常关心自己孩子的冷暖温饱安全,使他们健康成长。作为老师,除了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外,要侧重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培养他们健全的品格、积极的心态。为此我校一方面倡导教师多与学生沟通,另一方面设计了“学生内心世界问卷调查表”,以便更全面准确地摸清他们的思想动态,对症下药。
2、细心呵护孩子的心灵。现在的学生,一方面年龄偏小,另一方面家教缺失,他们细小脆弱的心灵像小树苗一样经不起严冬的冻压。因此,学校多次强调每位教师在对待犯错误学生的时候要格处慎重,不能粗暴式武断地处理事情,特别是严禁体罚学生。现在,体罚学生的现象在我校几乎绝迹。
3、为弱势学生排忧解难。由于农村的局限性,有些学生要么家庭经济拮据,要么家里离学校太远,要么成绩差而自卑。对待这些弱势学生,是扶他们一把,还是不闻不问呢?学校果断地选择了后者,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如号召本校学生老师捐款助学,领导冒着酷暑,爬山越岭去家访。这些爱心行动使学生和家长深受感动。
4、使学生尽可能得到全面发展。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搞好学习,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好学生。但在客观条件限制了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情况下,如何走一条符合实际的发展之路呢?学校领导在学习别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条响亮的口号:“不求人人上重点,但求个个有发展”。这样好学生学得更有劲,后进生也不甘落后,我校的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总之,在大力倡导师德师风的今天,每位教育工作者应以培养博爱之心为出发点,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个孩子的心田,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建设,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 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爆出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体罚学生事件,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势头大有蔓延之势,有的事件可以说是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诸如事发太原蓝天幼儿园的“五岁女童因不会算术题,十分钟被扇几十耳光”、浙江“男生被老师打5记耳光,全班同学气得大哭”、宁波“春晖学校9岁孩子未完成作业遭老师体罚扇耳光,伤痕累累”、“武汉女教师讲台数次掌掴学生”、新疆“幼儿园老师让不听话6岁孩子互煽耳光”等案例。
[关键词] 教师品德;社会思考
我们的教师到底是怎么了?
由此而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师德师风问题的广泛关注。作为中学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我也不时在思考和检讨着自己的言行。就个人长期实践活动所获得的感受,认为要提高个人师德师风修养,主要应该在“法”、“理”、“情”三方面把握好言行的尺度。
首先,“依法执教”。就是要以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指导和约束我们的言行,做到“有法必依”,把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纳入法制的轨道,从而推动我国法制建设的进程。
众所周知,“依法执教”就是教师要依据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在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二是教师要善于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就是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同时,尊重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尤其是不歧视后进生。
学生是未成年人,是受教育者,就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问题。尤其是我们在面对“问题学生”时,更应当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学生的心灵,建立平等、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还要有耐心,做好“学生的问题会反复、反弹”的心理准备,多次反复帮助其改正缺点。如果我们选择消极角色,采取高压政策,动辄对学生发火、甚至打骂,这不仅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损害了学生的心灵,而且你自己也在埋怨、指责、愤怒中受到更大的损害。当学生下一次有不良表现时,你仍未找到解决办法,除了埋怨、指责、愤怒之外依然别无它法,而与此同时,你已经给学生的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进而对你所做的一切都产生反感。工作就会就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教育旋涡,导致有的教师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为此而采取了违法手段,给学生造成伤害,给自己造成损失。
教师一旦违法,法律上的后果自不必说,在教育实践中也与教师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驰。这是教育的失败,是学生的不幸。如果我们心中有了法律意识,树立“依法执教”的理念,尊重学生,这种情况就自然而然的避免了。从而会加深师生间的感情,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和谐校园的发展。教育工作者的核心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要依法执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教师要以身示范、为人师表,以模范行为影响社会、教育学生。教师作为教育者,理当以身作则,遵纪守法,才能教育好学生,使他们成为知法、守法公民。这是我们教育工作的基本立足点,也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所必须的。
“依法执教”,在规范我们教育行为的同时,也教育了我们自己。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按照法律办事,自己的合法权益才会得到充分的保证,这是我们实施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我们要从点滴做起,平日的教学管理中充分贯彻“依法执教”的精神,结合“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充分尊重学生,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教育问题、实施教学。依据法律,在适当的时候采取恰当的教育手段,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促其不断健康成长。摆正心态,从素质教育入手,不单以考试成绩优劣评判学生,重在特长与爱好,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培养出更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以理服人”。我们要与时俱进,摒弃那种蛮不讲理的“师道尊严”、“唯我独尊”的陈腐观念。在做学生教育工作的时候,避免简单粗暴、家长制、一言堂,要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以理服人。
基础教育面对的工作对象是幼儿和青少年,绝大部分都是未成年人,他们在生理和心里两方面都还处于发育成长的过程中,对事物的分辨能力有限,其中大部分处于懵懂状态,有的比较顽皮,甚至出现比较严重的叛逆行为。加上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学生可以通过许多种手段获取各种知识和相关信息。面对如此现实,只讲“师道尊严”显然缺乏说服力。作为天天与孩子们打交道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样,不但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而且还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己有了“一桶水”,一桶不断更新的“水”,加上耐心细致、调查研究、循循善诱,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知“理性”,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使学生真正信服,也才会更有成效。
其三,“以情动人”。其实,只要是正常的人,都是有感情的,不管他年龄有多大,也不管他有无知识,都如此。既如此,我们在面对学生时,哪怕是再顽皮的学生,只要不厌其烦、待之以诚、动之以情,将学生作为朋友看,理解他们,真心关注其成长,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与他们一起成长、同享快乐,为其分忧解难,我们的辛勤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即我们的学生会一天天向着良性方向发展,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当然,教育教学工作的对象是人,尤其是基础教育则面对的绝大多数是未成年人,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反复现象,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所以,我们必须要“依法执教”、“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更要多一些“韧”劲、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爱心,以我们健康的心态、负责任的工作,最终赢得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做新时期“四有”好教师;所谓“四有”教师就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识,而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对学生长远;一、有理想信念;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二、有道德情操;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三、有扎实学识;教师要做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对自己的工作效果永不满;四、有火热的师心;这里所说的师心是说教
做新时期“四有”好教师
所谓“四有”教师就是: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四有”的要求都是具体的,是体现在教师日常的具体工作中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自古以来,教师的职业价值就不单单体现在传授知
识,而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对学生长远发展的关切。
一、有理想信念。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对“怎样做一名好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
二、有道德情操
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三、有扎实学识
教师要做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对自己的工作效果永不满足,潜心钻研,教师要不断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积极地投身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做到善于思考,勤于实践,加强合作交流,注意反思,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常言道:“给人一碗水,自己应备一桶水。”现在进一步要求是一眼活水,这就要求教师有渊博的知识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对事物有一定的自己的判断,对问题有较细致的了解;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主动进行知识的更新和“充电”自觉拓宽知识领域。为了加强自己这方面的知识,我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国家级心理咨询师的学习,从中获益匪浅,是啊,只有我们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才能够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当学生犯错时,我们要宽容他们;当学生生病时,我们要关心他们;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帮助他们。作为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分享快乐,分担忧愁。
四、有火热的师心
这里所说的师心是说教师必须有一颗爱心,一颗责任心,巴特尔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教师,面对的直接对象是学生,更是祖国、人类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家长把子女送学校,是对我们教师的信任,学校把学生交给我们教师,更是对我们教师的高标准要求。学生离开父母,来到学校,他们所需要的除了书
本知识以外,更渴求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爱心。因此,教师在交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应把自己的爱交给学生,时时刻刻深入到学生中间去,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身体,了解他们的思想,排解他们的疾苦,研究他们的心理,用自己的爱心去换取学生的一片真诚;用自己的爱心去温暖学生,去感化学生,去让学生们感到,虽身在学校,却就像在家里一样,充满着爱,充满着和谐,充满着温馨,充满着浓浓的人情味。
五、有责任感
爱默生说:“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责任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责任感是卓越的`原动力。
对于教师来说,有了责任,然后才有可能付出爱;有责任才会有自爱;才会学习,丰富理论、更新理念、增长知识、强化技能,才会珍爱身体、珍爱名誉、珍爱当下;有责任才会有仁爱。 教育事业是良心事业,作为教师要有良好的心态,只有视教书育人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视学生为自己的子女,才能以饱满的热情,吃苦耐劳的精神去做好本职工作。当你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时,就意味着要甘守清贫,因为教师的付出和报酬是永远都不可能画上等号的。教师除了完成八小时工作之外,课外还会付出了许多无形的劳动,这些都是不可能用金钱衡量的,与其总抱怨这些,还不如换种心态来看待这个问题,学生的成长、家长的信任、自己的进步,这何尝不是一种回报,一种心灵的慰藉。
史烟飘过,回看今天。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不是c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摘要】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德,指道德、品行、思想品质。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一方面必须具备高深的学识,以足够的知识积淀来传授给学生,解答学生的疑问。另一方面,作为一名现代合格的人民教师,还必须具有高尚的情操,不仅要热爱教育事业,更要热爱学生,同时具有为学生服务的心态,要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更是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
【关键词】教育;师德;师风;学生;服务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历来受到人们的尊重。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的灵魂。著名教育家斯霞曾经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1、热爱教育事业
具有敬业精神的教师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呕心沥血对工作一丝不苟,即使碰到这样和那样的困难也会想办法克服。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教师队伍中,有的人心理不平衡,见异思迁,弃教跳槽的事时有发生。也有的人,受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热衷于家教,说什么“课堂为温饱,家教奔小康”。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不良影响,玷污了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因此,面对窗外的灯红酒绿,教师更应该以陶行知先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激励自己,坚定选择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人生之路,只讲奉献,不求索取,敬业乐业,把自己的生命、乐趣、幸福建立在学生身上,建立在教育工作中,为中华民族的昌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美誉。
2、热爱学生
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学生也就会尊重教师。现代教育应当是爱心教育、情感教育,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热情洋溢的教育环境,以和蔼可亲的教态、关切关怀的语言,温柔亲和的目光组织教育活动,由只提要求到多给关怀,由一味指责至千方百计让学生品尝成功。笑着面对学生,就会使学生兴趣盎然,精神饱满,减少沮丧,获得成功。如果发现学生做错事或成绩差,就恨铁不成钢,不去积极帮助分析原因,而是一味训斥、向家长告状,既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容易使人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抗情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学生才会把老师当成可以信赖的人,也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师生之间只有架起一座信任、友好的桥梁,教育才能生效。爱真正是教育者取得成功的法宝。
3、服务心态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燃烧着的蜡烛”等称号,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要像商品行业一样,将“为顾客服务”溶进“为学生服务”之中去,并且要具备这种大心态。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高高在上,对学生指东点西,把他们当作指挥的工具来使唤。教师在教学中的服务心态,不应只少数优等生服务,而应该平等对待那些后进生,因为他们同样也是“财富”的源泉。教师甚至要给予他们最优惠的服务,设法调动全心全意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且有特色的“产品”。此外,教师的课外辅导,上门家访,以及与学生的抵足谈心等,都可以看作是这种服务心态的具体表现。只有当我们的教师具备了这种心态,才会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使“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更焕以光彩。
4、求实创新,开拓进取
身为教师,要使学生信服你,你首先得有渊博的知识,有精湛的教学艺术,这样的教师才能博得学生的敬重和爱戴。学海无涯,学然后知不足。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的青少年学生,无论在知识的来源渠道、知识的种类范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都具有迥异于前辈的特点和优势。教师应不断拓宽知识视野,具备本学科坚实的知识基础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还要广泛涉猎其它领域的重要知识。教师只有具备渊博的学识、广阔的知识视野,方可居高临下、游刃有余;只有不断学习,积极进取,才能担当起培育英才的重任。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发展,使新知识、新观念、新理论不断涌现,教师几乎每天都面临着一个新的世界,只有不断勤奋上进,把学习当作自己的工作乃至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才能适应时代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充实自己、更新自己,教到老,学到老,一步一个脚印,把教育视为艺术,扎扎实实学习研究教育规律,反复琢磨,精益求精,强化创造意识,在传授知识上努力探索,创造新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自我”进行不断总结和锤炼,形成有自己个性风格的教学艺术。
摘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孕育着传统文化的重大变革,诞生了改变和重构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的网络文化,由此形成的网络文化环境对高校师德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校师德建设必须面对现实进行理念提升,模式重构及方法创新。
关键词:网络文化师德建设影响对策
一、网络新文化的特征
1.1提供资源共享的文化
Internet原意是Inter——Network,通译为“网络互联网”,一般称为“互联网络”,我国官方译名为“因特网”。“因特网”经过远程终端联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互联和信息高速公路四个阶段的不断发展和推进,显现出“以光纤为骨干网的高速通讯平台;以连接各类应用信息系统形成的信息网络平台;以传送视频、音频、数字、图象等多媒体服务平台”三大特点,将世界各地的信息源和用户连接到信息网络中。群体和个体用户通过跨越时空、跨越国土、透视社会的各类平台提供的信息源任意选取需要的资料和信息,共享信息传递的国际性、知识(信息)需求的互换性及快捷性。
1.2信息结构多元的文化
网络文化行为,使进入信息结构高度离散的国际性网络失去主观主导及专门化的特点,面向高度综合性及广泛性的无中心文化环境发展。伴随着改革进程中经济结构、经济成分以及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阶层在重新分化;社会生活的复杂化以及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日趋多元化。网络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形成,实际上是在强化着文化观念的多元化,多元化的文化明显地体现着转型社会人们价值观念、道德意识、生活态度的多样性和多元化,满足了不同层次文化消费的需求。
1.3张扬个体自由的文化
网络象一个工具,本身为中性,而形成载体的网络文化在加载内容的状态下,体现出本质。如人们利用QQ、BBS等形式淡化传统的传递和表达方式进行交流,满足个体自由文化的需求,获取交流的共鸣。
1.4提供情感满足的文化
被称之为“人造现实”(ArtificialRe?鄄ality)、电脑空间(Cyberspace)、虚拟环境(VirtualEnvironment)的多媒体网络,将人与计算机的接口扩展为三维,使人们直观地与计算机形式的动态环境交互作用,让人任信服地感受到它仿佛是真实的。这种能够展现色、香、味、触的“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技术,制造了感情化的娱乐效果,即时性的愉悦,迎合了现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心理需求和对生活的直观感受相契合,获得广泛的认同。
二、对高校师德建设的若干影响
2.1对建设“伦理政治”即守法文化的影响
网络文化信息结构的高度离散,对师德建设所追求的思想统
一、观念整合的目标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甚至造成一部分人思想的错位,道德的失范。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求“善”,传统的道德修养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统文化的“重人”意识,属于以“求治”为目标的“政治—伦理型”文化。伦理文化是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和各类观念文化的核心。而网络文化所具有的开放性,客观的'造成了西方意识形态和文化的渗透,使教师政治观念产生模糊,民族意识出现淡化,教书育人、爱生如子、为人师表、讲究道德、严谨治学、乐于奉献的优良品格受到冲击,伦理政治的守法等行为受到挑战。
2.2对建设工作环境产生的影响
网络文化提供的资源共享文化将世界各地的信息源和用户连接到信息网络中,体现的三大特点(前述)构筑起现代信息高速公路,不同层面的网民在“网游”中按照各自的需求定位而获取信息,形成了一种包含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的多层次的文化体系。凸现文化体系的多层性。这种充分自由和开放的社会生存形态,对于日益增多的上网大学教师来说,他们通过网络可以无拘无束与人交往,方便快捷地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传统、最先进的科技知识、丰富多采的文学艺术,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但同时,因为信息的膨胀和泛滥,合法和非法信息共存,有益与有害信息同在,真、假信息及亦真亦假等信息混杂,从而产生网络“信息污染”现象,对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环境带来诸多的影响,对重构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环境提出新的研究课题。
2.3对建设文化场景产生的影响
网络文化的种种类型中,有古代的和传统的成分,也有现代的因素,甚至有后现代的影响;有本民族文化,也有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有科学和理性的文化,也有封建迷信的文化;既有高雅的,也有通俗的,还有庸俗的。并且以视频、音频、数字、图像等多媒体服务平台体现网络文化结构。这种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兼备的立体的多面性的文化结构,使人们从线性的单一思维中解放出来,逐步树立全球意识。但由于高校师德建设进入网络对文化场景的引导性的滞后,面对文化结构多面性的影响缺乏更多的应对措施,因此,高校师德建设必须做出积极的应对。
三、高校师德建设的探索
3.1加强网络文化环境监控机制
网络文化给教师提供了网上行为的极大自由度,其资源共享、结构多元、个体自由、满足情感的特征,对我国思想文化阵地和意识形态领域形成了很大的冲击,有的甚至超出了现有道德和法律水准所适应的范围。因此,当前网络管理必须实行政府行为,学校也要建设强有力的网络信息管理监控机构,通过法律的手段规范网络行为和网络管理行为,对涉及引发社会争论的焦点问题要及时进行审查,对抵制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政府明令禁止的内容要尽快清理,对发表违规文章和散布不良信息的上网人员要予以警告,严重时要追究其法律责任。维护安定团结,净化学校的教育环境。
3.2强化师德建设的教育导向作用
一是针对“网络社会”可能出现的无序状态,教育教师正确认识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培育教师的文化自省、选择判断和批判意识,使他们在浩如烟海、清芜并存的信息大潮中分清良莠,去伪存真,抵制那些庸俗、低级、劣质、反动的信息的侵蚀与诱惑,从而避免种种困惑、失落与盲从。二是充分发挥网络技术本身所具有的优势,深入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随时掌握他们的心理发展趋势,调整心理承受能力优化信息处理的心态。三是尽快把网络伦理作为教师教育的一门基础性教育课程,并把他的教学内容引入对教师的计算机等级考核之中,使教师网络伦理和网络技术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认真学习并加以遵守。
3.3构建文化体系,占领网上阵地
教师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必须遵守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育人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精神动力,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精神支柱。在教师大量融入“网络社会”的新时期,为高校师德建设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驱使我们提升理念、整合资源、构建网上师德建设文化体系。主要是:建立标识独特的校园师德文化网站吸引教师眼球,创造性地建设精品网络文化工程;设计别致的窗口,增强文化内涵,明晰师德建设的责任与义务;以历史、案例、故事、评论、讨论等表现形式,倡导新思想、开启责任心,增强实效性;以有机嫁接各家网站健康、文明、向上的内容,集众站之长,补己站之短,吸引点击频率;以名师QQ、BBS在的线交流及邮件的快捷传递,促进师德建设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以积极引导教师参与开展信息管理及网络文化的理论研究,促使他们成为“网络社会”的道德主体,主动承担起维护“网络社会”秩序、优化师德建设网络文化环境的重任。
参考文献:
1韩叶盛,高志军.网络教学与师德建设[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3(4)
2刘莉萍.新时期师德建设的几个基本要求[J].山西教育,2000(5)
摘 要:爱学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为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也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师爱;职业道德;尊重学生;闪光点;严格要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养新一代的园丁。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至关重要,爱是老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许多有成就的教育家和优秀教师都非常重视爱的教育,爱学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为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也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如何实施师爱呢?当代的学生其实不缺乏的就是“爱”,大多数孩子一出生,就会受到爷爷、奶奶的溺爱,爸爸、妈妈的宠爱,但这些爱又与长辈的望子成龙的愿望相悖,在这种矛盾交错思维下的教育环境中成长,再加上自己的放纵,变得任性、自私者有之;经不起批评、挫折者有之;不愿吃苦、不求上进者有之;没有集体观念、不能与人合作者有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怎样去关爱学生?既不能像家长式地去爱,也不能一味地板起面孔严厉批评。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拙见:
一、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能总把他们当孩子对待,尤其是中学这个阶段,正处在成长时期,想挣脱家长、老师的束缚寻求独立的阶段,因此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重视他们的成长,将他们当作朋友和大人一样,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都有独立的思维、独立的行动,并不是老师想让学生怎样,学生就会怎样,这样很容易激发他们的逆反行为。因此,老师必须努力让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的思想认识规律,绝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就是充分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欣赏学生、呵护学生的创造潜能、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切勿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对学生要真诚,以自己的真实、完整的人格去面对学生,真诚地与学生交往,给学生以真诚的关心和帮助,这样一种民主平等、亲密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就建立起来了,能顺利沟通,一切就会迎刃而解。对于许多职中生,尤其是学习差的学生更是如此,没有及时得到老师的关爱,很可能就会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而老师的爱更有可能唤醒他们潜在的能量,爱的力量是神奇的,它可以不断地挖掘好似泉涌,创造奇迹。
二、爱学生就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爱学生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任何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长处,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千方百计让学生的闪光点有用武之地,使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得到承认和强化,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斗志,鼓足前进的勇气。记得有一个学生,老师提起她就头疼,迟到的是她,不打扫的是她……总之,听起来这个学生简直一无是处、无可救药。有一天,这个学生再一次被老师叫到办公室批评,老师被气得暴跳如雷,学生却满不在乎。我仔细观察,她在偷偷落泪,其实她也有自尊心,也渴望老师的关爱。我说让我试着和她谈谈吧,我没有批评指责她一句,因为这正是以前老师惯用的方法和手段,早已不管用。我采取和她谈心的方式,从了解她内心的想法、了解她迟到等问题的原因入手,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避免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她正视自己的问题,勇于面对。那天她哭了,对我说了很多,我认真听她倾诉,后来那位老师说这个学生变化很大,不再迟到了,班级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再是老师学生眼中的问题学生。正是及时发现了学生的闪光点并正确运用,用真诚感动她、温暖她,使她感受到老师的诚心,愿意听老师的教诲,这样才有可能进行下一步教育计划。通过这一次沟通我更加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闪光点的。而这一闪光点往往也是师生沟通的桥梁、教师教育的切入点。因此,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抓住这一点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爱学生就必须严格要求学生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严是有标准的严;严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严,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严;严是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严,绝不是无规律、随心所欲的严,更不是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的严。严格要求不等于惩罚学生或随意指责学生,而是应该做到严中有慈、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使学生对老师敬而爱之,而不是敬而畏之。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出于真诚的爱,严以爱为基础,爱以严为前提,严爱结合,爱而不纵,严而不凶,严格之中只有渗透爱之蜜,才能成为爱的甘露。树不修不成才,玉不琢不成器。严格规范行为,学生才会有好的行为规范;纪律上严格要求,学生才会纪律严明;学习上严格要求,学生才能快速进步。只有能自律的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只有能自我约束的人,才能远离各种诱惑;只有明理的人才能成人,只有不断学习的人才能成才。
总而言之,师爱是师德之核心、教育之魂,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有了爱就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为学生奉献出无私的爱,让爱的阳光照亮每一个学生的心房,让爱的力量激励学生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托起明天的太阳。
摘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因为,教育兴、民族兴。没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就无法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所以,笔者认为,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
一、教育素质,师德最重要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一方面,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著地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我们教师应该立足现今,着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充当人梯,担负起我们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后代着想,为家长负责,为我们祖国千秋大业负责。
二、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
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体现在两个主体地位:一是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二是办学要以教师为本,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教师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承担着人的思想文化传播,新生一代的培养,各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造就等艰巨任务。教师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首先就要尊重教师,关心教师的发展,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才能真正为人师表。
综上所述,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
【内容摘要】幼儿教育是基础的基础,现阶段统一的幼儿教育职业道德规范缺失,评价标准滞后影响了幼儿教育的发展是应该引起关注的重要问题,所以出台统一的幼儿教育职业道德规范势在必行。新的幼儿职业道德规范制定要充分考虑到幼儿教育的特点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关 键 词】幼儿教育 职业道德 规范
幼儿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开始,也是人生教育的重要阶段。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起始阶段的幼儿教育,既在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又日益成为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办好幼儿教育,不断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不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烈召唤,也是亿万人民群众的殷切心愿。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从事职业活动时所应遵循的共同行为准则,是评价教师行为善恶的具体标准。在幼儿教师道德建设中,职业道德规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也因此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幼儿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一定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的概括,是幼儿教师履行自己崇高的社会职责和顺利进行教育工作的保证。
现阶段统一的幼儿教育职业道德规范缺失是应该引起关注的重要问题,国家只发布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没有针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制定相关文件。各地、各幼儿园都针对本地区、本园制定过一些类似的教师规范,但是缺乏系统的、正式的文件在本行业内颁布实施,这一现状对幼儿教育的进一步规范与发展形成了瓶颈。
首先,评价标准缺失不适应社会需求。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无准则必然会导致混乱,任何组织或群体之间的活动都要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按常理,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会促使社会分工愈来愈细,于是职业种类越来越多,职业道德分类也越来越有针对性。这就更加要求政府部门制定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样幼儿教师才能更好的遵守职业道德,才能保证幼儿园各项工作与活动的顺利进行。现在某些时候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缺失让人触目惊心,往往一次小小的违反道德的行为,就会酿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发生“连锁反应”,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就是因为一些细小的违规所造成的。为了避免悲剧再次重演,幼儿教育统一的行业标准势在必行。
其次,家长的需求污染了幼儿教师从业环境。
幼儿是父母的希望,他们作为还未成熟的生命个体放入幼儿园这个不再由父母包办的独立的大环境,家长迫切需要教师全身心地关爱与尊重幼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快乐发展。家长需要教师为自己提供“特殊照顾”的利益需求催生了“潜规则”的产生,极大的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性,廉洁性,其结果必然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滑落,甚至影响整个幼教界的整体形象。更为严重的是,幼儿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不被尊重就无法形成健全的人格,即使将来成人后走向社会,也很难实现自我、回馈社会。
最后,职业道德评价标准滞后,素质教育流于形式。
统一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缺位,明显滞后于现阶段幼儿教育发展的水平,由于善恶标准混乱,评价结论不一致,使作为评价对象的幼儿教师常常处于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导致幼儿教育实践中存在许多困惑和矛盾。功利主义乘虚而入,幼教小学化成为大多数私立幼儿园招生、留住生源的主要方式,给幼儿造成了沉重的课业负担,有损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今后小学初中阶段的厌学情绪打下了伏笔。
关于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依据《幼儿园教育纲要》的精神,并且针对幼儿教育的阶段特点参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制定《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时,笔者认为要特别关注下面几个方面问题。
一、责任心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
教育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责任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起始阶段的幼儿教育,既在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又日益成为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1]提高幼儿教育的师资,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责任感,是促使我国幼教事业不断发展的基础。幼教事业的发展取决于教育的质量,更取决于教师的认真负责精神。
教师的道德责任,是指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中,自觉履行的道德行为,为道德行为后果所承担的责任。其中对道德行为后果所承担的责任是道德责任的核心所在。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教师拒绝履行其道德责任的借口。[2]因此,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应该建立在以道德责任感为核心的基础之上,才能真正履行幼儿教师的神圣使命。
教育中的责任感意味着把满足幼儿的需求和幼儿的利益放在其他任何人的需求和利益之前。必须这样做的原因不仅仅在于这是一件正确的事,而且因为它是通往社会道德、信任、责任的唯一正确的途径。“教育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道德,如果学生的利益不是我们注意力的焦点,那么,他们就不能接受教育,他们就不可能学习。”[3]幼儿教师只有兢兢业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得到家长的认可、同时也会获得幼儿的热爱。
教育同时是一种信托的行为。教师受托于学生的父母、社会,但首先是学生。这种受托人的责任使教育充满了深刻的道德意义,使教师不仅成了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成为行为和价值的示范者和卫者。因此,教育的核心是坚决反对个人主义和居心叵测的思想。教育的真正语言是责任,而不是权利。教育寻求学生的利益,而不是教师的利益,所以必须反对一切形式的放弃幼儿教师责任损害幼儿权力的行为。
二、热爱幼儿、平等对待幼儿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幼儿时期不仅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个性心理品质萌芽并开始形成的时期,这个时期通过进行幼儿园早期教育要使幼儿养成好的习惯,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这对幼儿今后的成长是有利的,但是这一阶段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幼儿教师的爱心、耐心、平等的教育。
热爱幼儿是指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时时处处尊重幼儿,关心幼儿,爱护幼儿。尊重幼儿、热爱幼儿是幼儿教师职业情感的集中体现。它要求幼儿教师全面了解幼儿,关心爱护幼儿;对幼儿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对幼儿严格要求,循循善诱;尊重幼儿的人格、个性和自尊心,不讽刺、挖苦、歧视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保护幼儿合法权益,促进幼儿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做一名好老师,首要条件就是要有平等意识,消除偏爱,这样才能使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从而让每一个孩子受到平等的爱,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爱”源于高尚的师德。幼儿园老师教育对象是3-6岁的孩子,他们天真可爱但自理能力差;他们聪明活泼,但鲜有经验需要老师的耐心引导。幼儿教师在培养幼儿积极的或消极的学习态度上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幼儿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鼓励学生思考,并为正规学校教育的成功创造必要的条件。幼儿教师作为变革的重要因素,在促进相互师生理解和宽容方面,其作用的重要性从未像今日这样毋庸置疑。这一作用在21世纪将更具决定意义。这一变革的迫切需要赋予教师以巨大的职责, 他们要为培养新一代人的性格和精神做出贡献。[4]
三、幼儿教师的师德应该与从业资格挂钩是提高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必由之路
在幼儿园教育的问题中,笔者认为最为重要的应是幼儿教师道德教育问题,而道德教育的关键是幼儿教师自身道德水平提高的问题,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道德水准,特别是道德人格乃是全社会进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这也是最难判断和评价的问题。
“幼儿教师违背师德”如何处理?是否还能留在教是队伍,如果触犯了法律,当然可以依法作出相应的处罚;但是一般性违反道德并不违法的行为如何处罚,是摆在幼儿教育良性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难题。试想,如果对未被师德行为的幼儿教师不加以处罚或仅仅作形式上的批评和教育无疑是对这些行为的纵容和包庇,而幼儿教师伤害幼儿身心的行为对幼儿所造成的影响是长期的、不可逆的、甚至是终生的,这也会影响到整个幼教事业的前景。所以将一般性违背道德的行为和从业资格挂钩是杜绝侵害的最佳选择。将幼儿教师的师德等级进行评定,进而划分等级增加幼儿教师的从业危机感,从而使幼儿教师更加重视自己的师德修养。对于评定为不合格的教师或者有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教师幼儿园或家长可以采用一票否决制,剥夺这类教师的任职资格,用强有力的措施加强整个幼儿教师队伍的道德水平势在必行。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者本身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直接影响他本身的生活及工作。幼儿园教师更要做好这一点,才能让幼儿的生活和学习充满健康和乐趣,让幼教事业蒸蒸日上,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参考文献:
[1]中国成人教育[J].2010(2).
[2]《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版),2009(2).
[3]J amesM.Banner,jr.和Haro ld C.Cannon1.现代教师与学生必备的素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
[4]雅克德洛尔等1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
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中国人因为孔子而自豪,外国人因为孔子而研究中国,“孔子学院”成为许多国家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尤其是研究中国的古人和今人的学术机构。孔子的经典语录《论语》,因其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其推崇备至,不仅影响着今天中国人的思想,更是成为外国学者甚至政治家研究的经典之作。
《论语》是蕴涵着大量的传统美德的儒家文化的经典之作,两千多年来,它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古老的经典文化被外国人当作宝贝研究学习。今天当我们走进经典时,才知道它的真正内涵。它是为人之道,是做人之本。我们教育工作者应从中汲取营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国学经典是培养学生做人的好教材,也是铸造良好师德的好范本。
1、争当“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教师
孔子是以身作则的提倡者、实践者。《论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说,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作风正派,就是不作要求,学生也会执行;教师本身行为不正,即使下命令,学生也不会听从。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直接影响着学生。言教重要,身教更重要。
教师要以身作则,把言教和身教结合起来。孔子强调的是身教,教师要以自己合乎规范的道德行为给学生做出榜样。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不让学生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这样,教师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教师的榜样作用才能得以发挥。父母说的话孩子未必听,却肯听我们老师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往往是很神圣的,所以教师更应该严于律已。正人先正已,正已是师德的基础,不能正已,也就无所谓教师的垂范作用。
2、争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师
《论语》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意思就是说,教师要努力学习,永不满足;对学生要勤奋教导,不知疲倦。《论语》引孔子的话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去尔已矣。”他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我只不过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倦,教诲学生总不知疲倦,那是可以这样说的。已经从教多年的教师,更应该深入实践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一重要的思想,将之作为我们的师德原则,使之经久弥新,发扬光大。
3、争当“知人善教,爱生如子”的教师
教学无止境,教学能相长。教的过程也就是学的过程,教与学是彼此相长,互相促进,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时感到有从《论语》中感悟师德师风教育唐晓春1殷定剑2(1.重庆市大足区中敖中学;2.重庆市大足区中敖镇中心小学)困难,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督促自己再努力学习提高。有时不能深入浅出地传授知识,觉得自己水平还不够,需要充电,这就是“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才能“自强”.学生从老师的教中获得知识,但需要自己刻苦钻研,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是一种内在活动,越学兴趣越高,眼界越开阔,也就越感到自己的贫乏,从而发奋学习。
《论语》中流露出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融洽关系。孔子对学生充满了爱心,学生生病,亲往探视。例如,“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关爱之意溢于言表,师生之情如同父子。颜渊不幸病死,孔子极其悲痛,“哭之恸”.对曾经犯过错误的少年,孔子表现出宽宏的胸怀。
他说:“人洁以进,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意思就是,说人家已经去掉了污点而进步,就要赞许他的洁净,对他的过去不应该抓住不放。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顺眼”的学生,其实,他们的心灵深处更需要老师的呵护!中国古代称学生为弟子,在老师的眼里学生既是徒弟也如子女;在学生眼里,老师则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论语》一方面表现出孔子对弟子们的关怀爱护,另一方面表现出弟子们对老师的敬爱尊重。这就形成了一种严肃认真而又亲切自然的师生关系,它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优良传统。
4、争当“学会感恩,谨言慎行”的教师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就是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论语》,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以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论语》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可以说,《论语》对人生道理犹如一枚指南针,指明人生的方向,在你看迷茫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热爱教育,爱生如子,以充沛的精力,顽强的毅力投入到教育工作中,这是我们教师应具备的品质,也是师德师风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当庆幸,为我们留下了《论语》等那么多有价值的国学经典,同时我们更应当庆幸,它开启了我们的心灵,教我们明辨是非,教我们感恩,教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法,教我们如何去选择,教我们如何思考,让我们变得睿智。
教师的工作平凡,教师的职业崇高,教师的责任重大,教师的使命光荣。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孜孜不倦地追求,去做好我们每天该做的事情,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不平凡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晓芬,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16,1(1).
【摘 要】由于社会、学校、个人等因素的影响,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缺乏爱岗敬业精神、重业务而忽视师德修养、模范意识淡漠等问题。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建设有利于提高高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目前应注重关注教师的需求,增强高校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培养教师爱岗敬业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教学风气。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建设;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师职业道德也称师德,是指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长期以来,高校作为国家培养人才和栋梁的基地,要求必须具有师德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只有具备高尚师德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对高校教师加强师德建设,有利于促使他们钻研业务,全身心投入并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从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目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分析
当前,绝大多数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是好的,主要表现为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等主流,他们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不能否认的是,受社会上不良倾向影响,部分高校教师的确存在与职业道德素质建设不相协调的问题。
首先,部分高校教师缺乏爱岗敬业精神,从教敷衍了事,教学工作不认真。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少数教师认为教师工资待遇低,不再把教师职业当成终生发展的事业。他们不再具有“蜡烛”精神,教学方法陈旧、单一,致使学生听课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第二,部分高校教师只注重教学业务,思想上忽视师德修养,导致其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偏离方向。表现为只注重传授知识,没有把育人作为应尽的责任;讲课自觉或不自觉地向学生宣传一些不科学的、消极的东西,从而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第三,部分高校教师缺乏大局意识,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为做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是班主任、辅导员的事,自己的任务只是上课,即使学生出现思想问题,他们也忽略不管,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做人做事态度。
第四,部分高校教师模范意识淡漠,如随意调停课、看学生打平时成绩、对学生旷课、迟到、上课玩手机、发短信、吃零食等现象放任自如,致使学生不能端正学习态度,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学生难以起模范作用。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
在高校教师群体中,部分教师在职业道德素质方面出现问题,可归结为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和个人原因。
一是社会原因。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和发展时期,在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下,部分高校教师价值取向倾斜,对收入的反差失去心理平衡,在追求人生价值的过程中,注重眼前实惠和个人利益,影响了钻研业务、加强理论学习的积极性,有时还产生了消极情绪。加之社会竞争大,他们倍感生存压力,总是越来越关注自身今后的生存状态,从而导致其只重视眼前物质追求,人生观、价值观朝物质利益方向倾斜。
二是学校原因。部分高校在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对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活动有限,面对客观现实问题,缺乏理论依据和价值判断,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苍白无力,对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难以达到目的.。
同时,一些学校还没有把师德建设摆到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位置,没有建立和实施师德建设的有关制度,如师德教育学习培训制度、师德建设的激励机制和考核制度等,因而不能有效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
三是教师个人原因。由于部分教师不注意思想政治方面的学习和自身的道德修养,思想松懈,育人观念欠缺,认为只要掌握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就能够做一名合格教师,或者片面认为专业知识学好了,自身素质就上去了,其结果是忽视政治素质的提高。由于政治理论素质较差,部分教师在面对一些错误思潮的侵袭时,就显得被动、盲从,从而导致在职业道德素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三、对高校教师加强职业道德素质建设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建设,塑造良好的师德师风,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课堂教学有效性在这里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学到广泛的知识文化,更重要的是能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触动学生思想和灵魂,达到学生愿学、好学、想学、主动学习的效果。因此,对高校教师加强职业道德素质建设,有利于他们专心治学,全身心投入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从而提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增强高校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培养教师爱岗敬业精神,促使高校教师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培养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主动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作为高校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审视自己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树立忠诚教育事业的理想信念。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做人。有了这种爱岗敬业精神,才能促使教师钻研教学,从而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第二,关注教师的需求,让教师感受到了学校大家庭的温暖,让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切身利益和学校的改革发展紧紧连在一起。如切实解决教师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让教师在心里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一样热爱。使他们自觉做到在教学工作上尽心尽力、不拖延、不敷衍,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只有通过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学校的全方面发展。
第三,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建设,让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他们积极主动地肩负起教书育人职责,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杜绝一切不利因素的消极影响,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做一名真正合格而又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四,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建设,在学校内形成积极向上的教学风气,教师之间形成优良的工作作风,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探讨教育教学工作,使课堂成为有效课堂。一个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才能称得上是优秀的人民教师。只有具备良好师德的教师,才会热爱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才会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积极改进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努力寻找新的教学突破口,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才能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综上所述,只有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建设,将其落到实处,才能更有效地促使教师钻研课堂、钻研教材、教法、钻研学生,把课堂教学变成有效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国家为民族赢得未来。
【参考文献】
[1] 试新时期如何加强高校师德建设[J].www.china-B.com,2009.9.4.
[2] 刘新华.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J].内蒙古师大学学报(哲社)教育科学版,1997.2.
[3] 王海南、胡潇.以师德建设为核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J].中国论文数据库,2010.4.24.
时间过得真快呀!弹指挥手间,我已步入工作岗位整整五年了,五年的时光是短暂的,五年的时光又是美好的,难忘的。说句掏心窝的话,当了五年的人民教师,“师德”,我理解的不是很深刻、很透彻。可是,当我看到这么多的论文题目时,我不由自主地想谈谈新时期教师的师德修养。
师德,即指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种美德。以美德孕育人生,人生才有价值;以美德浇灌生活,生活才有意义。同样,承担着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的人民教师,他们的师德如何,直接关系到生活,关系到社会,关系到百年大计。
师德是调整教师与学校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与本职工作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具有非强制性,对教师的言行起指导和规范作用。“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必备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具有高尚的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风貌产生深远影响。那么,新时期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职业道德呢?
一、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
学生是社会和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栋梁之才。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家之间交流日益频繁,各种不良思想与意识难免会侵害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自身政治觉悟,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从而用正确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用自身的行动带动感染学生。
二、教师必须互相学习,团结协作。
从表面上看,教师的职业是个体劳动。其实需要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在教学中,各门学科都是相通的,而各个教师的教学方法各异。因此,教师之间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三、教师必须树立献身教育的信念。
干一行爱一行。作为一名教师,不能被金钱所诱惑。选择教师就选择了清贫,选择教师就选择了平凡。因此,我们要全身心的得投入到工作中,一心一意为教育事业而奋斗拼搏。
四、教师必须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意识。
作为教师,热爱学生是我们的天职。我们的工作特性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当我写到这的时候,我不由得想到了5.12那场大地震,震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也正是在地震中,出现了谭千秋与范美忠两位教师,他们的师德体现,引发一场关于人性的“地震”。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大灾中才能体现大爱。“我会牢记你那永恒的瞬间。你那张开的双臂,是一双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双臂。当大灾到来时,那双手臂不是急于寻求自身的安命,而是坚强不屈地担负起保护学生的职责。”当这段话在被救的学生口中说出的时候,我们深切感受到人性的伟大,让我们感叹,这是真正的师德,从而使我们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聚焦在教师身上。谭千秋,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从死神手中夺回四个年轻的生命,而他自己却永远离我们而去了。谭千秋,伟大的英雄,更是伟大的人民教师。那一刻,是一种本能,更是一种崇高的师德体现,铸造了新时期教师的师魂。同样的一位人民教师范美忠在大难中独自逃生并说了这样一句话:“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范美忠的师德如何,答案毋庸置疑。虽然我们不能把他上升到道德败坏的程度,但是,他的这一优秀教师的身份在公众面前会大大降低。
“师德”这两个字是抽象的,我们真的很难衡量一个教师师德的好坏,虽然也有一定的标准。我们都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在当今社会,我们如何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呢?
一、张显人的本性。
人之初,性本善。作为教师,我们是学生人生的引导者,应该把他们生命中最好的一面张显出来。我们不应侃侃而谈,而应体现在实际行动中。在地震中,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爱,从而体现“人性”的神圣。师德的核心就是人性,我们应该把“人性”植根于学生心中,使每个学生闪耀“人性”的光芒。
二、学校应制定职业道德规范,逐步提升教师的师德素质。
作为一所学校,我们应制定适合本校的职业道德规范。规范中有明确的奖惩措施,可以作为教师的正身镜,时时检验教师的师德情怀。这样不仅可以约束教师的不良行为,而且可以提升教师的道德素质。
三、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活到老,学到老。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日趋加快。我们不能永远啃“老本”,否则我们就会被社会淘汰。因此,学习是教师常驻教育行业的“灵丹妙药”。在工作中,多反思、多总结。经常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请教。因此,我们应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并拓宽自身知识面。从而成为一名有魅力的教师。
四、善于承担责任、甘于平凡。
教师的职业是枯燥的、乏味的。而又是具有艺术性的。因为它的职责是在教育人,活生生的“社会人”。所以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而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勇于承担这个神圣的使命。同时,我们也深知: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三点一线式的生活日日循环。生活似乎没有一点色彩,工作没有一丝积极性,从而贻误了学生--新时期的接班人。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耐得住寂寞,甘于平凡,在平凡而神圣的工作中寻找快乐,寻找幸福。生活中中不是没有美,而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五、奉献爱心。
台湾著名教育家高震东先生曾经有这样的名言:“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爱是教育的灵魂。作为教师,学生就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应倾注爱心于他们。在教学中,这种感情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提高。因此,我们应善于奉献自己的爱心。亲爱的朋友们,不要吝啬,施舍你的一点爱给予你的学生吧!
师德,一个神圣的字眼;师德,一个永恒的主题。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让阳光雨露滋润每一个学生。同时,我们应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真正对得起“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摘 要:为培养一名优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即具有适应21世纪所需要的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素质高和工作能力强,这不仅需要加强高校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更重要的是提高包括职业道德在内的整体思想道德水平。现代社会正在全面开展德治教育,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现代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修养
引 言
教师是人类社会中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他随着学校的产生而出现,担负着向教育者传递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双重任务。现代教育,为人师者应该具备并不断完善三大素养:一师德,二授记,三科研。“师德为先,为师有德”。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事关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大局,事关人才培养的质量,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
1.当前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英国狄更斯曾说:“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纵观当前教育发现现在的教师职业道德存在很大的问题。
1.1敬业精神缺乏
教师是工程师,是园丁,可是部分教师并不认同,也没有把教育工作看做是传承文化知识、传播科学真理、塑造美好心灵的伟大事业。在他们看来,教师只是用来谋生的手段。本着墨守成规的思想,他们缺少对教师这份工作的认同感和使命感。更奇怪的是,他们并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而是转移到了教学以外的事业,有些教师对科研没有兴趣,只把科研当做评职称的一种工具。到万不得已时就抄袭他人作品,出现了严重的学术腐 现象;也有些教师自认为很忙,没时间做研究,需要时就玩拼凑。这样的氛围不仅助长了研究的歪风,而且玷污了教育这个高雅神圣的知识殿堂。
1.2团队精神缺乏
记得有人曾经说过,不能把自己的同行当做朋友。因此有些教师就以狭隘的功利原则来对待工作。不与自己同专业的教师进行探讨有关学术方面的问题,真正的做到“闭门造车”。不过“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了解别人的思想,又如何能让自己站在学术的最前沿。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
2.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内涵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一般是指教师为了培养高尚的师德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的功夫及其所达到的师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从内涵上来看,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仪表、谈吐、气质等方面的学习,这是外在意义上的修养;二是教师在思想、品德、情操、知识、技能等方面所达到的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教师职业道德境界,这是内在意义上的修养。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论从外在意义,还是从内在意义来说,都是指教师的自我修养,是教师自觉地对自己进行锻炼过程。
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发布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点如下:
(一)爱国守法。(二)爱岗敬业。(三)关爱学生。(四)教书育人。(五)为人师表。(六)终身学习。
2.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要求。1985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培养“四有”新人,此后培养“四有”公民即被作为对国民素质的要求写入《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和《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文件和法律法规之中。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改革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正是在小平同和中央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和广大人民对提高国民素质的愿望集中概括起来,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这种背景下,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过程进行了由浅入深的理论思考和多种形式的实践探索,于是产生了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历史命题。
3.如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对症下药”,以下是本人的一些看法:
3.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教师的思想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高校教师明确地认识到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四有”社会主义新人,服务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还能有效地杜绝现在教学风气的腐 败现象,认清现代教育的职责。
3.2学习、认识自己
学习不仅是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智力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加强道德品质修养的重要方法。我国古代的思想家都十分重视学习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作用。孔子就明确提出过“笃信好学,宁死善道。”教师的每一种优良师德品质,都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在学习的过程中,你渐渐的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进一步促进自己,提升自己。
3.3向实践学习
我国诗人陆游曾经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诗充分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孟子也说过“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皮肤,空乏其身,性佛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样才能磨练出人的品质。教师在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后,才能更加体会学生的心理,给学生提出一些比较切合实际的行为,才能懂得品质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钱焕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修养,2008,(201)
[2]柳斌,九州图书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教师素质培养手册,总序言,1998,(1)
[3]马骏,梁积荣,张国春,陕西教育出版社,教师职业道德概述,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1990,(274)
[4]傅维利,高等教育出版社,师德读本,教师职业道德,2003,(91)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要培养造就21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 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搞好教育的行风建设和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
一、师德修养的基本要素
1、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修养的思想基础。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 人梯”、“ 春蚕”、“铺路石”, 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彻底清除“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像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论何时,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
2、热爱、尊重学生是师德修养的基本要求。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绝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
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
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
3、为人师表是师德修养的核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负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
上一篇:枉凝眉
下一篇:遗嘱继承房产遭拒绝,房产登记机关败诉没商量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