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系列 新民艺论坛|乡村在地文化复兴——历史前驱的经验和今日道路
自1977年以来,ICOM每年都会组织国际博物馆日,这对国际博物馆界来说是一个独特的时刻。
主 题|乡村在地文化复兴——历史前驱的经验和今日道路|新民艺论坛
策划缘起|乡村在地文化的复兴,是20世纪以来中国知识界先贤不懈探索并为之奋斗的命题。地处东亚大陆核心的中国,数千年来自然经济所形成的农耕文化,凝聚了宗法社会、物候经济以及阴阳哲学、儒家思想为主的文化体系,并创造了古代社会辉煌伟大的文化成就。但是,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奉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东方文化体系,遭遇了西方以资本逐利为目的的强权扩张的冲击,曾几何时,农耕的乡村受到工业文明的巨大挑战,宗法解体,经济落后,民生凋敝。
具有几千年智慧积淀的乡村文化是否真的已经落后过时?以蔡元培、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卢作孚、费孝通等为代表的先贤们先后做了孜孜以求的探索,他们或从生活启蒙,或从乡村教育,或从产业转型等多个方面,开展了前赴后继的探索,所产生的思想,即使在21世纪仍有超越时代的意义。
在当代努力解决城乡矛盾,致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在乡村脱贫攻坚的工作中,我们回顾历史经验,并由此思考新时代的乡村在地文化复兴,具有全新的意义。
中国美术学院从1928年成立国立艺术院算起,以艺术致力于社会美育为己任,尤其在改革开放以来,更是秉持美育救国、为艺术而战的教育理念,发展建筑、手工艺术、设计和公共艺术,长期积极主动参与中国乡村和社会生活改造实践活动,并有许许多多的成功事例。
有鉴于此,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以国际博物馆日本届主题“博物馆的力量”为切入点,邀请数位卓有成就的相关专家学者、实践者、艺术评论家,一起畅谈“乡村在地文化复兴”的问题。
议 题
一 |在地之美——中国当代乡村文化中的世界与本土
二 |民艺新生——非遗保护、活态传承与文创发展的可能性
三 |乡土之道——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价值复兴问题
现场嘉宾|高世名 吕品田 陈永怡 连 冕
学术主持|杭 间
线上嘉宾|左 靖 卢 震 陈岸瑛 梁克刚 翟明磊(按姓氏笔画排序)
论坛策划|刘一蓝 李计亮 雪润枝
直播时间|2022年5月14日 星期六 13:00-16:30
线上直播|B站
https://live.bilibili.com/23037030
在艺直播|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
官方直播|中国美术学院抖音号、视频号
一 |在地之美——中国当代乡村文化中的世界与本土
在地之美是对乡土文明与文化的敬畏,它为生活在乡村的人提供文化与精神滋养。乡村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自然结构,以及“形式与生态共存”的当代模式,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有许多重要经验和规律需要挖掘,从而进一步在当代文明话语中科学化、系统化,去重新审视乡村文化自身的生态系统,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欧洲曾有过文艺复兴,为现代文化打开了一扇大门,我们不敢否认世界文化中可能再有一次文艺复兴。这一次文艺复兴也许将以人事科学为主题,中国和其他东方国家传统可能成为复兴的底子。”(费孝通《乡土中国》中国社会变迁中的文化结症)那么我们今天的乡村社会结构,在变化中依然有延续文化生产和复兴的可能性。
二 |民艺新生——非遗保护、活态传承与文创发展的可能性
在乡村文化方兴未艾的今天,非遗与文创以及手工艺具有文化性、体验性、场景性特征,成为乡村文化复兴的引擎。传统手工艺是手艺人生计所系,走街串巷或生活信仰的原生态环境的产物,在今天的“流动”基础上产生延续和生发,同时赋予在地性的精神内核,打破观念进而转换新的理念与价值。
非遗保护、活态传承与文创发展赋能乡村在地文化。百年来,商业经济和“新式教育”的发展打破了中国社会城乡格局。城市的经济收入、教育的资源配制以及技艺的世俗变迁等,使乡村中的后备人才开始流向城市。这种单向流动,在民国时期就有一批有志之士深为担忧,而为乡村复兴作过呼吁。
要在非遗保护、活态传承与文创发展的多样性中,重建乡村在地文化的主体性。那么,今天的生活方式就需要有更多生产、生态、生活的有机交融,才能使得乡村振兴有可持续性,其意义和价值才能真正焕发出来。
三 |乡土之道——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价值复兴问题
真实的乡村不是审美想象的空间,而是存在自身价值体系的意义空间。乡村的传统价值保存了世界上最为生态化的农耕方式,还形成了一套自然的文化系统。家长里短、宗庙祠堂、读书敬祖等,就是传统价值对系统的修复和回望。从而在现代化进程中促进生活方式的再塑造,期以获得变革与新生。
寻找乡土之道,对比城市,以文明而论的乡村另有价值,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因此,复兴乡村文化最要紧的不是彻底否定,而是发现、维系和恢复原有的生活方式、情感方式、文化心理与价值观,生长出新的文化价值。
现场嘉宾
高世名,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美术家协会主席。
长期从事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艺术教育及策展实践。力倡“以乡土为学院”,矢志打造扎根中国大地、推动社会创新的“有为之学”,培养新时代中国的文艺复兴人。先后创立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等教育与研究机构,三次发布关于中国艺术学科建设的“杭州共识”。率先建立艺术策划和艺科融合人才培养的教育系统,于国内首创跨媒体艺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等机构,培养了中国第一批艺科跨界创作高端人才,开拓了美术教育的格局。创立美丽中国研究院,形成了“山水城乡”四方融合、“文教商旅”四维联动的城乡振兴“国美方案”。先后荣获国家研究生教育成果奖、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浙江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等。
杭间,艺术史学者,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支持计划,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和文化名家。1987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史论系,1995年获文学博士学位,获首届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曾任《装饰》杂志主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副院长。2012年至中国美术学院,先后主持包豪斯研究院、民艺博物馆、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建设,参与创办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历任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副院长等。
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美术馆总馆长。担任教育部高校艺术学理论教指委副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等。主要著作有《设计沉思录》《中国工艺美学史》《手艺的思想》《设计的善意》《原乡·设计》《设计道——中国设计的基本问题》《新具象艺术:在现实和内心之间》《包豪斯道路:历史、遗泽、世界和中国》等。
吕品田, 中国美术学院民艺研究所所长、特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研究员。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计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兼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兼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美术、手工艺、民间艺术、非遗保护研究。出版《中国民间美术观念》《中国民间美术全集·玩具卷·社火卷》《新生代艺术》《传统手工艺》《动手有功——文化哲学视野中的手工劳动》《守望理想——中国当代艺术思想与实践批评》等。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科一等奖、“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一等奖等。
陈永怡,中国美术学院潘天寿纪念馆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涉及中国近现代艺术史、美术馆策划和管理、文化遗产保护。曾参与组织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农民画时代、时代画农民——全国农民绘画展”“来自画乡的报告——全国农民绘画文献展”,并参与主编《全国农民绘画展览文献集》,多次担任全国和浙江省农民画展览评委。参与组织浙江省文旅厅美育村(社区)培育工作,担任评审和指导专家。
连冕,教授、博士,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艺术、工艺与设计史及理论研究,侧重于思想史、制度史、哲学史,及礼经、礼制方向;兼顾古代艺术类罕传文献整理、当代艺术批评和国外设计理论引介等工作。
线上嘉宾(按姓氏笔画排序)
左靖,策展人、《碧山》杂志书主编,安徽大学副教授。曾任北京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艺术总监。2011年后,左靖以安徽、贵州、云南、浙江和河南等地农村为基地,工作重点转向在地的乡村(镇)建设。通过一系列的调研、出版和展览工作,以及实体空间的开设,逐步确立了乡村工作的基本原则:“服务社区、地域印记和联结城乡”,以及在“乡村的社会设计”中覆盖“关系生产、空间生产、文化生产和产品生产”四个领域。并因循“往乡村导入城市资源,向城市输出乡村价值”的路径,强调文化创造力和可持续性,并以培养社区的文化自觉、改善当地的文化环境等等作为目标方向。
卢震,天台黄水?龙溪书院、磐安榉溪?杏坛书院主理人。1999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曾在台州卫校和台州学院医学院任教。期间创办“小蚂蚁爱心基金会”,关注学生社团建设,并在自己所任教的班级积极推动关于《动物实验伦理学》的讨论。目前居住生活在天台寒山子隐居处附近的小山村,着力于天台黄水?龙溪书院和磐安榉溪?杏坛书院的恢复与重建,2022年1月1日在磐安榉溪?杏坛书院,和临海“五月文创”一起,举办主题为“一个,人的村庄”榉溪图文展。
陈岸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聘教授,艺术史论系主任,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传统工艺研究会教育传播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生活样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光明日报》非遗传播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美学,现当代艺术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8年荣获文化和旅游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20年获评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
梁克刚,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智库专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国家艺术基金培训项目导师。天津美术学院特聘教授,观念艺术家、资深艺术策展人、美术馆运营专家、文旅产业专家。中国·桐庐山水艺术季总策展人,中国·铜陵田原艺术季总策展人,中国·佛山紫南公共艺术季总策展人。
翟明磊,野望书房主人。2000年至2003年,《南方周末》记者,长于调查新闻。代表作品《千里追踪希望工程假信》《汤山投毒案的48小时》。2005年至2007年,公益组织绿根力量执行理事。纪录片《乡村教师》导演。2007年至2010年,香港大学访问学者。2011——2021年任汉声出版社编辑,上海负责人,参与《水八仙》《大闸蟹》《康乾盛世苏州版》《松阳传家》编著。并参与慈城四个博物馆建设。从事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纪录工作。《水八仙》获世界美食书银奖。业余从事公民教育。开设罗伯特议事规则培训等公民课,以公民教员为己任。座右铭:脚踏实地,做不可能之事。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美术馆、民艺博物馆、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潘天寿纪念馆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中国美术学院潘天寿纪念馆
来 源|中国国际设计博物CDM
编 辑|胡心云 贾毓秀
审 核|杭 间 陈永怡 丁红旗
出品: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PUBLICITY OFFICE OF THE CPC CAA COMMITTEE
中国美术学院新闻中心
CAA NEWS CENTER
CAA融媒体工作室
CAA MEDIA CONVERGENCE CENTER
上一篇:那些看“小黄片”带来的身体危害
下一篇:文化建设的背景汇总十篇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