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语境论文大全11篇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8-09
手机版

  文化语境论文篇(1)

  一、文化语境概观

  语境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概念之一。胡壮麟(1994)将语境分为“上下文”、“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并指出任何一个语言使用者都属于某个特定的言语社团,每个言语社团都有长期形成的历史、文化、风俗、人情习语和价值标准,这些构成了语言的文化语境。一般而言,文化语境指在话语事件中参与者所共有的有关社会机构和思想意识方面的背景知识。本族语讲话者不仅用他们自己的声音讲话,而且还要将他们的社会和语言社团建立起来的共有知识、他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表达方式和他们用以表达他们的经历的范畴在语言交际中体现出来。所以本族语讲话者对他们之间的话语是可以预测和理解的。而这些知识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是难题,因为外语学习者没有本族语讲话者所记忆的东西和知识。由于外语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通常都不是本族语讲话者,所以他们经常意识不到他们话语中的文化内涵。这样,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该使学生学会本族语的话语模式,把它们用到他们的外语交流中去。

  二、课堂话语与文化构建

  在外语课堂上,文化的创造和激活是通过学生之间或者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来实现的。在对话中,参与者不仅重塑了已有的文化语境,而且还具有创造一个新文化的潜力,因为对话是在外语学习环境中进行的,讲话者和听话者在交际中都同时扮演两个角色:发话者同时也是受话者;受话者同时也是阐释者。在课堂话语产出过程中,发话者向受话者发话,同时认为他发出的话符合受话者的交际目的;在阐释过程中,受话者建立了发话者讲话目的的印象,并传送给发话者。

  在外语课堂中,各个参与者通过发话和交际条件的改变,以及课堂话语的接受和阐释条件的改变来创造自己的文化。教师与学生一方面在交际中固化传统的课堂文化,另一方面又要激发和塑造目标语的文化,按目标语文化规则行事。

  所以,教师自己在外语课堂中成为建立新文化语境的工具。他们需要不断地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意图和目的来确定不同语境,使这些不同的语境具有新的文化意义。

  三、文化教学基本内容

  以下内容因素可作为目标语文化教学的基本内容。把这些因素确定为教学内容是因为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项目来进行语言交际。换言之,如果学生掌握不好或不掌握这些因素,就不能适当地将所学的语言项目运用于社会交际。

  1、话语构成所涉及的文化背景

  构成话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包括目标语文化所涉及的经济、政治、习俗、习惯、社会活动等。学生需要了解这些因素,来把所涉及的社会活动进行准确的文化定位。

  2、话语所涉及的活动类型和领域

  学生需要了解话语所涉及的活动类型和领域,以便能够了解在目标语文化中哪些题材是可能出现的、哪些是经常出现的、哪些是很少出现的、哪些是禁忌的以及各个类型与领域之间是什么关系等。

  3、交际者之间的角色关系

  社会交际中交际者之间的角色关系种类多样,包括同事之间的关系,不同性别角色之间的关系,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等。学生需要了解目标语社会文化系统中不同的角色关系对交际造成的不同影响。

  四、文化教学内容与方法反思

  从文化语境的角度看,文化包罗万象,复杂异常。在外语教学和学习中,我们需要抓住文化的关键和核心部分而不能对文化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进行探讨。对此,有人提出了文化中心概念,它既包括日常习惯和行为规范,又包括文化主要的价值系统、惯常的思维模式、本族语者需要面对的对人类社会和人性本身的某些流行的假设等。然而,这种所谓中心概念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确定哪些是外国文化有的方面,对中心概念的教学和学习对外语教学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实际的文化语境不是也不可能仅仅通过几个知识点的教学和学习就可以掌握,只有在实际的日常生活和实际的交际活动中才能真正学到。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不仅仅是知识,更主要是基于意义潜势的行为能力,它存在于人最根本的生活能力和交际能力之中。而从外语教学的角度讲,文化语境存在于语言的实际运用过程之中,其学习离不开语言运用。

  另外,文化作为一个抽象概念,单纯地谈论文化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不是固定不变的,不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场合都具有一致表现的东西,而是表现在社会不同的次范畴中。文化课程对于了解外国文化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这些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对整个外国文化语境而言只是冰山一角,属于相对显性的文化知识。而大量的文化现象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它们直接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日常行为和日常交际之中,我们在任何时候所讲的任何语言和进行的任何交际都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在外语教学中直接教授文化知识讲解文化知识点是必要的,但文化不能只依赖文化课程的课堂教授,文化学习需要融入到整个外语教学过程中:在听、说、读、写、译等教学中都要时刻注意文化现象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义潜势,使文化既表现为知识,又表现为能力和行为。

  在大多数外语学习者没有条件直接融入目标语文化的客观现实条件下,从认知角度进行思维认同法教学和学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例如:西方人见面打招呼更关心的是对方的身体状况而非是否吃饭或要去哪里,于是我们见外国人时注意思维认同,关心其健康状况而不是吃饭与否,这种意识会指导外语学习者按照目标语者的思维习惯、说话习惯和行为习惯来行事。

  文化语境论文篇(2)

  二、针对学生文学活动体验薄弱的情况,采用“情景模拟”、“对话”式审美体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各种文学活动的兴趣

  文学理论来源于文学实践,反过来又去指导文学实践,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的就是文学实践,学生只有具备了大量的文学创作和文学阅读的实践活动,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学理论知识。“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经过大量的文学活动的体验,包括文学创作、文学阅读等体验活动,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学理论中涉及的各种文学现象、各种文学原理。采用“情景模拟”、“对话”审美体验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于各种文学活动的兴趣。“情景模拟”就是讲到一些枯燥、抽象的理论时,通过设计一些直观、形象的情景,使抽象的理论尽可能的具象化,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理论知识,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调动学生掌握的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学科的知识,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展示自己的空间。比如我在讲到文学风格这一章时,为了证明有无文学风格,我就设计了“情景模拟”,即“一个小伙子遇到了一个的漂亮姑娘,你模拟一下琼瑶、金庸、柯南道尔会怎么写。”我分别找了三个女生,三个男生,一个男生与一个女生自由组合成一组,让他们分别以琼瑶、金庸、柯南道尔的风格来模拟表演,学生调动了自己的想象力,生动演绎出了琼瑶、金庸、柯南道尔的风格,由此得出不同的作家创作风格是不同的,学生兴趣很高,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表演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枯燥的理论变得直观、形象、易懂。再比如讲到戏剧时,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戏剧作品,在此基础上学生自己评价,这样戏剧的特点、分类等理论知识学生就自己总结出来了。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多幕剧《抢坐》、独幕剧《电热棒的故事》等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话”式审美体验教学模式,即在课堂上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采用启发性互动式教学方式。具体应做到:一、在教学中多使用疑问句,反问句等形式以启发引导学生对文学理论问题的积极思考,多给学生总结发言的机会,帮助他们养成边学边思考、边运用的良好习惯;二是课堂对话和课下对话同时进行,课堂对话是在教授文学理论的课堂中,老师围绕本堂课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精心设计一些环节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或根据课堂学生反应情况,即兴提出一些引导性话题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用以来培养大学生进行理论思考的兴趣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对话”式审美体验教学模式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利用课外业余时间,课下进行,如采用电脑播放古今中外的经典电影,或播放当今一些学生喜欢的热点视频,组织学生观看,观看后安排学生讨论、对话交流,让学生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作品改编的影视剧有直观的心灵接触,然后再布置学生去阅读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原著,了解文学经典作品的内容,通过比较文学经典与根据文学经典改编成的影视剧,学生发现文学经典作品一旦改编成影视剧后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蕴。这样提高了学生比较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审美趣味。课下“对话”式审美体验教学模式就是下课后给学生提供适合对话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场所,比如宿舍、餐厅、草坪自由结合畅所欲言地讨论,下次上课时再提供机会让他们阐述讨论的结果。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文学理论教学过程要不断总结改进“情景模拟”、“对话”式审美体验教学模式,以适应不同阶段、不同基础的学生。全方位确立学生在文学理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文学理论的教学模式往往剥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存在只是单纯的灌输、单纯应试等多方面的弊端。“情景模拟”、“对话”式审美体验教学模式,把确立学生主体地位首先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能力,强调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景模拟”、“对话”式审美体验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重大改革,它不但把课堂上与课堂下完美结合为互动状态,而且把审美教育、专业教育、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文学理论的兴趣。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增强图像意识,大力推进文学理论课程改革

  文化语境论文篇(3)

  文化是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与物资财富的总和。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包括法律道德、、知识、习俗等,还包括社会成员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与习惯。Hall认为,文化现象是人类在长期历史条件下不断应付身边各种情况而形成的社会心理、思想认识、行为习惯等。语言是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交往中形成的交际工具,是人类交流思想、沟通情感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语言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民族心理、民族意识、历史传统、社会习俗、地域风貌等内容;语言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并随着文化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同时,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人们无法从文化交流活动中将思想意识分离出来,使语言成为传递文化的基本工具。

  (二)文化语境与文学翻译

  文化语境指语言运用中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价值理念、社会心理等以及决定语言系统特征的所有文化形式。英国学者马林诺夫认为,文化语境是某一语言团体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语言特点、价值观念等,涉及哲学、政治、历史、科学、传统等方面的内容,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语境,同样的表达在不同文化语境中有着不同的意义。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人们总是依靠特定的语言情景理解作品中的词语或句子,而这种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有着密切联系,学者韩礼德就认为,文化语境是情景语境的抽象化社会系统,情景语境体现着文化语境。在文学创作中,创作者深受文化环境的影响,并使作品打上民族文化的烙印。因而,文学翻译涉及到很多文化因素,比非文学翻译更为复杂,需要译者有广博的文化背景。文学家茅盾说过,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将原文的文化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阅读原文时能和读原著那样受到启发与感动。在跨语境翻译中,翻译者要准确把握文化语境,深刻理解原文体现的文化现象。语言学家马克认为,跨文化翻译中会因文化差异而产生文化交流障碍,如果译者不能把握源文化传递的全部信息,就会使翻译失去文化交流功能。

  二、影响文学翻译的文化因素

  (一)思维方式

  东西方文化差异首先体现在思维方式上,东方人重感性、经验;西方人重理性、推理;东方人重整体、直观,西方人重个体、抽象。在语言表达上,西方人会将主客体严格区分开来,用抽象的事物名词作为句子主语,汉语则常将人称代词作为句子主语;英语会将句子重心放在前边,将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与主句分开,而汉语习惯于讲清事实再得到结论,常将句子中心放于后边,将修饰语放到中心词前边,这种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的差异直接影响着跨语境文学翻译。如《孔乙己》中“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就可以翻译为“KongYijiwasamanasthelong-gownedcustomerwnousedtodrinkinstanding”。

  (二)历史文化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相同事物可能有不同文化意蕴,如英文中的sea,sport,race,fire,castle等词语的含义就非常丰富,而汉语中“梅、兰、竹、菊、江”引发的联想、产生的文化意境远非西方人能理解。在长期发展中,不同民族形成了不同的历史文化,并涌现出许多有民族特色的人物与事件,使文化呈现出浓郁的民族色彩。如西方历史中伟大的军事家拿破仑被英国、普鲁士等国联军在滑铁卢击溃,几乎全军覆没,从而形成典故“遭遇滑铁卢”;在中国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蜀汉“五虎上将”之首关羽在荆州被东吴军队击溃,并形成了“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的典故。这里的“遭遇滑铁卢”与“败走麦城”虽然是不同民族和历史的事件,却有着相近的含义,均表达了人陷入绝境的含义。如美国大片Gonewiththewind包含着许多中国文化没有的内涵,可以意译为《乱世佳人》,“乱世”交代了美国南北战争这个特殊的战乱时期,佳人是指影片女主角,通过这种翻译形象展示了女主人公坎坷的人生经历。

  (三)自然环境

  在不同的地域条件下,人们会形成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如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中国,东方有着温暖的含义,但处于欧洲西北海岸的英国的东方非常寒冷,令人厌恶;汉语中的成语“四面楚歌”“南柯一梦”等都和特定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如果仅按照字面意思翻译,很容易被别人误解,因此,应被翻译为“四周都被包围”“美梦或虚幻的快乐”。再如“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中的“西北流”就与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势有着密切联系,但这使没有中国文化背景的读者很难理解诗句的含义。

  三、文化语境对文学翻译的影响与制约

  文化语境是社会结构的产物,是语言系统的生存环境,具体情景语境源于文化语境,原文语篇是源语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而译文语篇是在目的语文化背景下传播。奈达说过,对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比掌握语言技巧更重要。在特定文化语境中,词汇表达了人们的情感体验、感性认识,将善恶、美丑、吉凶等思想情感体验附加于词汇上,使词语有着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文化特色。

  (一)源语文化语境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文学作品是在源文化背景下产生并传播的,作品翻译深受源语文化语境及作者文化背景的影响。在文学翻译中,文化语境占据重要位置,如果不了解源语言文化语境,就很难恰到好处地将文学作品翻译出来。如鲁迅的《阿Q正传》中,“他对于‘男女之大防’却历来非常严”,中国传统社会中男女之间有着严格界限,儒家提倡“男女授受不亲”,但西方人并不具备这样的文化背景,因此,要用意译法将句子译为“herigorouslyobservedthegreatbarrierthatshouldbetwixttheheandtheshe”,准确再现了原文表达意图与思想内涵。中国名著《儒林外史》中的“三年前被蛇咬,如今梦到绳子也害怕”翻译为“Theburntchilddreadthefire”,但这种翻译会失去原文的意味,因为西方文化中蛇是令人恐惧的动物,如果将“蛇”“绳子”都直接翻译出来,就能很好地展现中国文化的内涵。再如《红楼梦》中的“你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翻译时会涉及到词语“吕洞宾”,吕洞宾是中国道教文化里的神仙,这些西方人并不了解,因此可以用意译加注释的方式翻译,“YouarelikethedogthatbitLuTungpin,ungratefulthing!———youbitethehandthatfeedsyou”,这样能保持原文风格,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又如经典名著《红楼梦》中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其中“天”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是神秘莫测的、人类无法反抗的未知力量,也指无可奈何的宿命论观点,翻译家Hawkes就译为“Manproposes,Goddisposes”,将原文的佛教文化背景转变成基督教文化背景,迎合了欧美读者的文化习惯。

  (二)译入语文化语境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由于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同样的意义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可能需要用不同的语言表达。译者与读者都生活于特定的文化语境中,他们会受特定文化语境的影响,对外国文学的接受深受所处历史文化环境的制约。目的语读者是文学翻译的接受者,他们接受外国文学作品是通过文化过滤而产生的,所谓文化过滤是指根据自身文化积淀与文化传统对外来文化进行选择、分析、借鉴、重组。如《红楼梦》中,“世人都晓神仙好”中的“神仙”是中国道教文化的“术语”,西方人很难理解“神仙”的真正含义,为此,可以将“神仙”翻译为“salvation”(基督教徒追求的最高境界)。再如“Well,it’stheoldstoryofthestitchinme”,如果将“thestitchintime”翻译为“趁早缝一针,省得来日补九针”,这样虽然能够表述清楚原文的意思,但并符合中国人的用语习惯,因此应译为“小洞小补,大洞吃苦”。

  (三)译者文化语境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翻译者都生活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之中,这使他们形成了特定的翻译风格。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决定了语言的差异性,在文学翻译中总会遇到各种文化障碍,好的文学翻译不仅取决于译者对原作的理解,还取决于他对原作承载的文化意蕴的把握。作为文学翻译活动的主体,翻译者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种翻译技巧,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这样才能翻译出既忠于原著及源文化,又能为读者接受和认可的文学作品。在文学翻译中,试图将源语文化价值体系强加给译语文化价值体系是不可取的,将源语文化排除于译语文化之外也是危险的。为此,译者能够采用文化归化、文化异化、文化诠释、文化融合、文化阻断等方式进行文化翻译。

  文化语境论文篇(4)

  首先满族文化遗产在数字化过程中容易被误读。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是文化产业的技术基础,但这一过程技术要求高、投资需求大。在满族文化数字化过程中缺少专门的技术和专业的人才,盲目地依靠网站去实现和管理满族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会慢慢地失去对满族文化的解释权,使遗产的基本含义发生变异。如此下去,满族文化遗产就会被重新解读,慢慢失去自己的民族性。其次,网上的信息污染使满族文化的健康受到侵蚀。在互联网上,信息铺天盖地,但这些信息却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对满族文化冲击最大的是网站上的信息污染所形成的不良文化。网络文化纷繁复杂,色情、暴力、反动内容以及狭隘的民族主义内容和倾向等,都是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主流声音完全不相融合的传播现象,成为满族文化健康发展的阻力。再次,新媒体运营缺乏足够的财力和智力支撑。部分满族文化新媒体平全由个人经营,没有政府和强大的社会团体做依托、做后盾。同时缺乏既懂得满语又善于新媒体运营的专业人才。一些栏目设置不够专业、原创力度小。一些板块设计大同小异,没有体现出各自的特色。在互联网世界,一旦失去创新,就会成为文化的复制器,对文化是一种灾难。此外还存在着宣传手段不当,资源运用不合理,甚至出现错误观点和论断,以讹传讹误导读者的现象。

  二、利用新兴媒体构建满族文化新媒体语境平台

  建立相关的民族文化网站,使大量民族信息资源进入网络,并使得网络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与开发。利用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统筹协调建立有价值、有规模的民族文化数据库,用来增强网络上民族文化信息的软实力。还可以建立电子图书馆及民族文化类网站,大力提倡出版网络民族文化的出版物,从不同层面宣传满族文化。因此满文网站的开发与建设十分重要,它不仅能传播包括萨满在内的满族独特文化,而且对挽救濒危灭绝的满族语言也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目前较为成功的满文教学网站有“满洲的天空”。此网站通过网络平台已经培养出了多名优秀的满族文化人才。此外,有能力的网站还应该开通双语平台,将英语、汉语与满语相结合,实现语言的多种转换,使网站能够对更多浏览者开放,将满族文化及语言推向世界。虽然中国满族人口已经超过千万人,但是会说满语的人只占其中很小一部分,可以说满语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可见,通过网络传播为满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平台,满族网站的健康和繁荣必将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发挥网络媒体视觉传达的优势,开发满族文化资源。网络有的视觉元素可以成为宣传满族文化、民俗风情、环境人文的最直接而有感召力的传播方式,多种要素的综合运用,可以充分展示满族文化的丰富性。

  文化语境论文篇(5)

  改革开放以来,国门大开,新形式下的中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大交融,与众多先进的发达国家建立起外交。英语的运用在生活中也变得广泛起来,跨文化交际成为了近几年来的热点问题,导入国外文化成了学习英语的先驱条件。文化的融合能够加深对话的深度,冲破文化障碍,充分理解学习中的语境和语义,从而发掘学习英语的正确方式。文章就当下跨文化语境大学英语教学遇到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有效的改善意见,阐释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快速高效的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一、跨文化语境下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现状以及问题

  当下国内大学英语的教学大多数呈现一种难以打破的规则,即很多英语教师不会区分英语语言教学和英语文化教学,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很有语感,答题思路明晰,但是真正置身于国外语境时完全无所适从。英语教学分为具体的语言则教学、系统的语言使用,其中就包括我们常见的语法、词汇、发音等基础性客观问题,这是学习英语操作技能的范畴;另一方面则是不常规的跨国文化知识,体现在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实际能力上[1]。现在大学英语教学就没有对这两方面内容进行明显区分,受到长期的固性思维,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以及应试教学的影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到英语技能培训上,忽视了文化的重要性,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每一年的传统四六级考试。我国英语教学长期存在着重视语言教学轻视文化因素的问题,因而许多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校考试成绩优异,出去却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单纯的学会一门语言容易,困难的是融合这门语言的发源史和它在所处文化中产生的巨大变迁,将这门语言当做母语一样烂熟于心,唯一的办法就是了解这门语言的文化背景,切身的将自己当做本国人,尽量缩小跨文化带来的交流问题。事实上,并非完全的掌握了英语语法和发音就意味着完全掌握了这门语言,不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顺利的沟通和交际,就是不够了解英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缺乏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决定着跨文化交流的成败。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老师应该尽可能多的强调跨文化语境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着重培养学生自主生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二、语言和文化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文字的创造还是语言的发展都不能脱离文化的作用独自支撑,脱离了文化的文字只是一个符号,甚至起不到传播作用;脱离了文化的语言同样没有说服力。语言是文化的一种常见形式,是文化存在的基础,更是文化存在的标志性内容,同样的,人们所拥有的语言形式,也受到了当代文化下所产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所拥有的思维方式也是所处文化背景下的产物,语言和文化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体,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2]。由此可见,语言的传递不仅仅是一种声调、一种规则的传递,更是一种文化象征的传达,除却字面上的意思,还有更深层次的意向表达。因而,在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一定要冲出陈旧的教学习惯,摒弃劣质的中国式英语教学,应当在教学中适当的加入国外的常识性文化知识,使学生不至于笼统的看待英语,能够精准的判断每一句话在什么语境、什么状态下应该处于什么样的情绪,将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有效结合,摆脱“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的现状。

  三、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具体改进措施

  1.通过课堂上教学主动导入文化

  教学一词,顾名思义教在前学在后。因而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尤为重要,学生从老师那里学到什么完全取决于老师教授什么内容,要想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一定要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对国外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导入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国外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同时在选择教材和教学资料时尽量选择一些带有显著本邦文化特色的教材,文章都是本族语者的作品,教材上对文章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创作背景,创作风格以及其中的价值观进行一定的注解。这样的课堂导入能够有效的拓展学生对跨文化语境的理解,在学习上发挥出主观能动性,提高自己对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养成自己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2.结合课外活动进行文化教学

  除了课堂上的正常英语教学以外,老师还可以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足够多的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平台去了解英语,提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机会。例如,学校在课外的时间里可以发起一些英语知识竞赛,国外文化知识辩论赛,开展英语讲座,邀请留学教师或者外籍教师定期的宣讲国外文化习俗的相关知识[3]。在圣诞节或者情人节这样的泊来节日里,开展主题晚会,按照国外的习俗布置会场,结合西方元素安排晚会内容,组织学生来参与其中,通过此类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拓展学生眼界,让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西方文化,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生活常态,更为真切的感受文化差异,欣赏不同国家的民俗风情,将英语学习贯穿整个文化活动。此外学生可以自主的寻找一些优秀的带有明显本族语特色的影视剧或者音乐剧来观看,揣摩其中语法的用处和语境的创设,这样不仅能丰富课外活动还能达到课堂上达不到的轻松效果。

  四、结语

  学习英语并不像学习其他的学科一样一板一眼,作为一门语种的学习,老师和学生要对跨文化语境产生共识,从多个方面去导入跨文化传播,学习跨文化交际,使大学生在跨文化语境下将大学英语轻松有效的学好。

  参考文献:

  文化语境论文篇(6)

  当下国内大学英语的教学大多数呈现一种难以打破的规则,即很多英语教师不会区分英语语言教学和英语文化教学,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很有语感,答题思路明晰,但是真正置身于国外语境时完全无所适从。英语教学分为具体的语言?则教学、系统的语言使用,其中就包括我们常见的语法、词汇、发音等基础性客观问题,这是学习英语操作技能的范畴;另一方面则是不常规的跨国文化知识,体现在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实际能力上[1]。现在大学英语教学就没有对这两方面内容进行明显区分,受到长期的固性思维,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以及应试教学的影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到英语技能培训上,忽视了文化的重要性,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每一年的传统四六级考试。我国英语教学长期存在着重视语言教学轻视文化因素的问题,因而许多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校考试成绩优异,出去却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单纯的学会一门语言容易,困难的是融合这门语言的发源史和它在所处文化中产生的巨大变迁,将这门语言当做母语一样烂熟于心,唯一的办法就是了解这门语言的文化背景,切身的将自己当做本国人,尽量缩小跨文化带来的交流问题。事实上,并非完全的掌握了英语语法和发音就意味着完全掌握了这门语言,不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顺利的沟通和交际,就是不够了解英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缺乏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决定着跨文化交流的成败。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老师应该尽可能多的强调跨文化语境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着重培养学生自主生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二、语言和文化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文字的创造还是语言的发展都不能脱离文化的作用独自支撑,脱离了文化的文字只是一个符号,甚至起不到传播作用;脱离了文化的语言同样没有说服力。语言是文化的一种常见形式,是文化存在的基础,更是文化存在的标志性内容,同样的,人们所拥有的语言形式,也受到了当代文化下所产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所拥有的思维方式也是所处文化背景下的产物,语言和文化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体,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2]。由此可见,语言的传递不仅仅是一种声调、一种规则的传递,更是一种文化象征的传达,除却字面上的意思,还有更深层次的意向表达。因而,在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一定要冲出陈旧的教学习惯,摒弃劣质的中国式英语教学,应当在教学中适当的加入国外的常识性文化知识,使学生不至于笼统的看待英语,能够精准的判断每一句话在什么语境、什么状态下应该处于什么样的情绪,将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有效结合,摆脱“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的现状。

  三、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具体改进措施

  1.通过课堂上教学主动导入文化

  教学一词,顾名思义教在前学在后。因而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尤为重要,学生从老师那里学到什么完全取决于老师教授什么内容,要想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一定要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对国外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导入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国外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同时在选择教材和教学资料时尽量选择一些带有显著本邦文化特色的教材,文章都是本族语者的作品,教材上对文章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创作背景,创作风格以及其中的价值观进行一定的注解。这样的课堂导入能够有效的拓展学生对跨文化语境的理解,在学习上发挥出主观能动性,提高自己对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养成自己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2.结合课外活动进行文化教学

  文化语境论文篇(7)

  【关键词】现代性第五代电影改编文化语境

  “第五代”是一个难以下定义的概念。有人把“第五代”理解成为一个类似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潮流,也有人认为“第五代”是一个中国电影历史上一个卓越的群体。一般而言,约定成俗的概念是这样的:他们是新时期出现和成长起来的一批年轻的电影人,具体是指之后的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后北京电影学院招人的第一批学生,即1982届毕业生。他们是第五代的主体。[1]第五代的这批作品都有着相通的历史价值立场与精神追求,有着对电影语言的大胆探索。以此为表征。其背后还内涵着与中国社会现代化高度合拍的中国电影现代性的承续、转换的历程。因而,也就意味着中国“第五代”电影的现代性是在现代社会历史价值意义的构建和现代电影语言审美形式的双重纬度上展开的。

  一、现代性的承续:“第五代”电影的文化之根

  中国电影的现代性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具有同步性。中国电影的现代化也是在遵从电影自身特点、规律的基础上,以反映“社会的现代化”、“人的现代性”为其出发点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本质上说是一场思想启蒙的运动,反映了国人对社会进步、人的发展的渴求。随着20年代中国电影自身的发展,虽然没有脱去“鸳蝴派”、“文明戏”的色彩,但其反过来促进了大批电影观众群的形成与发展,应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历史存在。1930年,“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直接推动了“左翼电影”运动的兴起。与现代社会的进程紧密联系,自“左翼电影”以来,经过“国防电影”、“革命电影”、“进步电影”的口号,以“进步”、“民众”思想为核心的电影思潮构成了中国现代电影的主流。30—40年代,中国现代电影主流内部关于“社会派”与“人文派”的分野为现代电影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第四代导演,无疑更为执着地反思着社会进程的变迁,呼唤着人性的回归,迈出了走向“审美现代性”的坚实步伐。在《小花》(1979)为主要开始标志的情感表现影像中,第四代电影人展开了新时期的诗化的、还旧的情感艺术表现天地。一系列的散文化作品如《城南旧事》(1982)、《乡音》(1983)、《人生》(1984)等,翻出中国现代电影动人的局面。

  承续前人对社会历史意义的探寻,第五代导演的作品基本上是表现大人文背景下的文化反思和文化启蒙意识,并在这个过程中表达对人本身的关注。如张艺谋的影片《秋菊打官司》,在一个极为简洁的故事中表达了多层次的内涵。故事的外表是一个社会性层面的问题:一个民告官的故事:其次是人物的命运和性格:一个受到伤害的弱者对自身尊严的维护:之后,它折射出的则是中国农村人的蒙昧与觉醒相互交织的主题:秋菊坚定的告状既有农民的执着。也有对法律的逐渐认识,但最后的结局所体现出的法律的严肃性显然是她无法意识到的,也是无法用朴素的农民的道德力量所能解决的。从这样的视角来分析,《猎场扎撒》、《盗马贼》、《菊豆》、《边走边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讲述是在中国传统的、历史背景中展开的,《一个和八个》、《黄土地》、《喋血黑谷》、《晚钟》、《红高梁》等影片是选择了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孩子王》、《霸王别姬》等影片则有的痕迹,《黑炮事件》、《大阅兵》、《秋菊打官司》、《四十不惑》等影片展示的是改革开放宏大叙事,但它们都无一例外的指向了人,人的压迫、反抗、觉醒、困惑等等。

  巴赫金认为,艺术形式并不是外在的装饰已经找到的内容,而是第一次发现内容。所谓现代艺术,从根本上看就是为一种新的思想找到其适合的新的形式。而一个时代文化价值意义的确立,都是以建立具有鲜明的语言体系为特征的。法国电影理论家马赛尔·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一书的序言中的话:“电影是一项企业,又是一门艺术:是一门艺术,又是一种语言。”

  从中国电影诞生以来,中国电影语言就一直走着一条逐步摆脱戏剧语言的束缚找到自身特性的道路。对中国电影语言的探讨,也是与对电影本性的发掘与认识密切的联系在一起的。1905年,电影在中国第一次放映就被冠着“影戏”的名称,从戏弄一些洋玩意逐步走到弄点中国自己的戏曲电影。它作为一种记录语言的工具的功能初步得到认可。1909到1922年间,电影在第一代电影人(如张石川、郑正秋)的多方面的尝试下,电影的影戏传统基本形成,并吸收了传统艺术与舞台戏剧的特点加以了合理化的改造。1920年代后期,新知识分子加入到中国电影工业中,西方的文艺理论和电影经验逐渐传播,为中国电影艺术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很重要的新动力。这批新知识分子和后来的左翼电影运动结合起来,诞生了中国第二代电影人,在1932年至1942年中创作了中国电影史中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抗战期间的电影创作中,在电影语言探索中最具意味的是延安记录电影学派的诞生和费穆在孤岛中拍摄的戏曲集锦片《古中国之歌》。在1976—1978年的短暂“恢复时期”后,第三代导演开始将受压制的对电影的革新热情喷发出来,1950年代中后期的观看国外电影的经验和思考转入了他们对自己语言体系的改进,而在第三代电影人背后的第四代电影对电影的创新欲望更加在没有“传统”包袱下出现井喷现象,这种现象带来了对西方电影最外化技巧的大量堆砌式使用,在电影语言上表现为一种未经归置的野性。这种爆发在整个电影观念是一种促进中国电影语言“现代化”的决心的产物。他们的影片有效的回避,抑或超越了中国电影“戏剧的拐杖”,走上了一条“电影语言现代化”的宽广的道路。

  第五代导演无疑受到了这一美学风格的极大影响,其延续的痕迹也是相当明显的。第四代导演中的“一些写意性的段落,如《青春祭》中的‘出殡’,‘泥石流’等”,到“《黄土地》中的‘腰鼓’、‘祈雨’,到《红高梁》中的‘颠轿’、‘喝酒’等,都有着一以贯之的清晰的艺术轨迹。”[2]但是,总体而言,第五代导演的电影语言在此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革新。他们在叙事上放弃了如何将电影和戏剧分拆开来的胶着。以一种“造型感”和“隐喻性”的镜头语言体系对整个中国电影格局发起了挑战,这种挑战使得电影的视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二、现代性的转换:“第五代”电影的文化之变

  客观的社会环境,没有允许第五代导演在人性的价值启蒙与独特的造型语言的道路上持续太多的历程,很快被泛化并被后起的“第六代”所追赶,经历了转型与调整的痛苦。从本质上讲,文化艺术形态的转型是以社会经济的整体转型为背景的。

  进入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兴起,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整体加速转型的时期。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从农业文明的社会形态到现代文明的社会形态,从传统的政治伦理型文化到经济商品型文化,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出现了深刻的调整。在新与旧的转型中,各种思想文化观念的混杂、传统价值观的颠覆、传统审美构架的崩塌,商品经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潮流的冲击下的各种各样的焦虑和困惑等等都充盈在当代社会的方方面面。[3]这种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特征体现在中国电影创作中,就是一种艺术形态的当代转换,一种电影社会文化价值与电影文化语言在当代社会环境中的“双轮旋转”。[4]

  不同于前五代电影人对电影社会历史价值的内在认同,电影的“后五代”群体从电影本体出发,对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商品属性的价值认同观念不断凸现,并日益体现在他们的电影创作中。随着90年代整个社会经济环境的根本变迁,以市场为导向的电影生产制作已经成为了中国电影必须进行的最根本的战略抉择。观影人数的急剧减少、国产电影市场的大幅度萎缩把曾经还处于遮蔽状态下的中国电影孱弱的工业体系和营销能力彻底暴露在了世人的眼前。关于中国电影产业研究的一些关键概念,如受众、票房、发行营销、目标市场、投资体制等都开始成为电影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向度。

  从创作的实践来看,九90年代开始中国电影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线索是如何把握电影作为大众文化消费品的特质上,在这个进程中对好莱坞电影的叙事系统的学习成为十分关键的问题。张艺谋1993年之后的作品及第五代导演群体特征的解体。都与此有关。叶大鹰的《红色恋人》和冯小宁的《红河谷》等影片的标志性作用也十分明显。然而在其中最为成功的代表人冯小刚的贺岁系列中,则更为发人深省的表现了中国大陆的现有强势文化消费习惯的重要作用。

  中国电影进入90年代以后,新生代电影的出现促使真正讨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人的状况”,以及将50年代以后世界艺术电影创作领域全面的“现代化语言”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结合起来。新生代导演中关于个人成长的讨论重心,给中国电影的创作获得了一次将电影创作和个人生命体的表达高度结合的契机,但是这些作品尴尬的境地仍然不可避免。他们生不逢时。在这个社会历史阶段,电影作为大众文化消费品的性质重新回到对其存在的主要诉求上,再加上主流文化倾向和个人表达的呈现水平等多种原因,使得“第六代”或者“新生代”电影人中的个人言说和对电影语言的关心被放置在一个边缘化的地带,他们的生存比他们的前辈中国电影人更为艰难。但是,事实上,第六代导演所带来的艺术理想及表达方式,已经为中国电影输入了新的理念与语言。[5]可以说,其独特的语言体系是对第五代群体性语言的一种反驳,构成了对第五代群体的一种深刻的解构。分析其主要的语言构成,主要在于自我的叙述视角和纪实的语言风格。

  在电影叙事中,叙述视角是一个重要的语意生成要素。出于对自我价值的认同与尊重,第六代导演采用了自我的叙述视角,其作品带有一定程度的集体自传性。《阳光灿烂的日子》以成年的我——马小军回忆的方式展开自己曾经经历的往事。为了让观众确信我的叙述者身份,导演甚至不惜冒着故事流畅性被打破的危险,多次用话外音的方式怀疑叙述的可靠性。“我现在怀疑和米兰的第一次相识是伪造的,其实我根本就没有在马路上遇见她。”在影片摄影中。也多次采用了仰角近景,使得“我”的形象渐显高大,反映了叙述人对自我的怀恋。其他如《苏州河》、《长大成人》、《月蚀》等一批作品都展现了自我的依恋和怀疑中的双重矛盾,成就了第六代导演自我的成长寓言和青春呓语。

  第六代电影导演“自我”成长寓言是以一种纪实性的语言风格呈现的。出于对宏大主题的抗拒、反叛,以及他们自身没有进入中心的边缘拍摄、生活状态,他们普遍采用实景拍摄、非职业演员、同期录音等方式,强化影片的纪实性。法国《电影手册》杂志评价为贾樟柯带来国际声誉的影片《小武》,其“创作手法摆脱了中国电影的常规,……表现了中国电影的复兴与活力”。排除意识形态的政治因素,这样的评价还是比较客观与公允的。在这里,“中国电影的常规”即是第五代导演为中国电影在国际上树立的乡土中国的影像。他们成为了第六代导演争相解构和划清界限的对象。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张元曾说:“寓言故事是第五代的主体,他们能把历史写成寓言很不简单。而且那么精彩地去叙述。然而对我来说,我只有客观,客观对我太重要了,我每天都在注意身边的事,稍远一点我就看不到了。”[6]曾因以成长的主题和成熟的形态命名了第六代的路学长,在拍摄电影《长大成人》中曾说:它“表现了一个孩子长成青年的过程”,“有我自己的故事和我朋友的故事”,成为了60年代人群的精神自传。

  三、现代性的视角:“第五代”电影改编的文化语境

  美国电影理论家乔治·普鲁斯东曾说过:“小说与电影是两条相交叉的直线,在某一点上重合,然后向不同的方向延伸”。诚如此言,自电影诞生以来,它和文学就处于这样交叉与分离的矛盾互动中。从美学形态上分析,文学(尤其是小说)和影视的叙事艺术有着惊人的相似性。恰是这种叙事的相似性,使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比如影视和文学的主要的叙事因素都包含着叙事主体、叙事客体和叙事手段三个关键元素,影视和文学都是借助于叙事的感性特质虚构或者再造了一个有别于现实真实世界的虚拟空间,而这个空间的存在是对于现实世界一种美学意义上的重现或者补偿。影视与文学都是通过感性的人物、冲突的事件和生动迷人的故事,围绕着一个预先为导演或者作家设定的主题展开想像的叙事,他们在接受层面上大多都设定了预期的读者或者观众期待视野。所以,作为同是叙事艺术的影视与文学,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是一个相当鲜明的文化事实。

  文化语境论文篇(8)

  1 引言

  语境作为语言科学的一个概念,最先由德国语言学家wegener于1985年提出。但当时并没有引起语言学界多大反响,在之后的30年中,语境理论也没有取得重大突破;直到1923年马林诺夫斯基重新讨论语境这个问题,提出了“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这个概念,并把它应用于不同语言的翻译和理解之中,并于1935年提出“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概念,语境研究才被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语境理论认为,交际过程中有种种不同的语境,而不同地区因为所处的语境不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差异。如果从语境理论角度出发对中美文化差异进行分析,这些文化差异也就变得很容易理解,同时通过这样的分析,人们也可以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2 语境理论

  霍尔(hall)在1976年出版的beyond culture书中提出并区分了高语境文化(high-context culture)和低语境文化(low-context culture)

  根据霍尔的表述,我们可以作以下的界定:在一种文化的言语交际过程中,如果话语意义的创造对语境的依赖程度比较高而对所使用的言语的依赖程度比较低,那么这种文化就是高语境文化;相反,如果意义的产生对所使用的言语依赖程度相对较高而对语境的依赖相对较低,那么这种文化属于低语境文化。

  文化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霍尔进一步提出高语境交际和低语境交际,“refers to the fact that when people communicate, they take for granted how much the listener knows about the subject under discussion. in low-context communication, the listener knows very little and must be told practically everything. in high-context communication the listener is already "contexted" and does not need to be given much background information."

  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及交际的特点差异较大:高语境交际中,符号所引发的意义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交际双方的共有的文化知识;依赖于人们思想预先设定的、先入为主的程序来传达信息。高语境交际过程中所使用的言语较少,对言语的依赖程度较低,更多地借助于非语言语境;低语境交际则相反。

  通过对比,霍尔得出结论: “有着伟大而复杂文化的中国就处在天平的高语境一方”,而“美国文化……只是偏向天平较低的一方。”即中国文化具有高语境特性而美国文化具有低语境特性。(samovar, 2000:98)

  3 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下的中美文化差异

  属于高语境文化的中国文化与属于低语境文化的美国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别,从语境理论来分析,可以看出的中美文化差异有很多:

  (1)直接与间接交际方式的差异

  高语境和低语境的不同决定了直接与间接的不同和交流方式。美国人愿意坦率直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中国人则喜欢以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在交际的过程中,中国人更多考虑的是对方的感觉和面子问题习惯于把自己的真实思想隐蔽起来婉转地表达出来。为了避免双方尴尬, 我们常试图利用表情, 身势来暗示对方, 其真正意图有时很难从字面上判断。美国人则截然相反,他们不愿意受别人施加的影响,所以在表达时多是坦率直言。事实上,西方人有时不了解中国人的习惯,不善于察言观色,往往会引起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

  (2)成功交际责任所属的差异

  在低语境中,大量信息都要靠编码清晰的信息来传递,所以美国认为对交际成功负责的是说话者或作者,他们应该通过言语将意思表述清楚。如果言语没有完整清晰地表述意思,听者和读者可以要求得到更多的信息。说话者将这理解成积极的行为,因为它表明了听话者理解了并希望更全面的理解。而在高语境中,绝大部分信息很少出现在编码清晰的信息里,所以中国人认为说话者不必在言语中完整精确地表达意思,听话者有责任通过注意言语表达的语境来阐释言语的意思,他们期望听话者在阐释信息意思中负更多的责任,发挥语用推理能力,进而推导出说话者的意图,听话者也习惯于并善于从身体语言、沉默等话外之音中去寻找意义。

  (3)用语方面的差异

  相比中国人,美国人不注意非言语传达的信息。当他们做出回应时,他们是回应人们所说的而不是回应人们是怎样表现的,而对情景,参与者的角色等语境因素不予注意。通常中国人在理解这些语境信息的意思是没有困难的,当中国人看见美国人不能或没有对语境信息做出回应时,他们会认为美国人对他人的感受不敏感。美国人确实也使用一些表达问候、谢意的礼节用语,但是这些固定短语和惯用语在低语境中的作用比在高语境中的小得多。由于作为低语境的交际者的美国人希望其他人说的话信息量大,所以他们常常误解礼貌用语的意思。低语境的交际者常常不满高语境的交际者在言谈中使用套话,他们希望所有的言词都有意义。

  4 结语

  由于语境不同,属于高语境文化的中国文化与属于低语境文化的美国文化之间有很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已经、正在而且还会给中美跨文化交际带来困难。从语境理论出发对中美文化差异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研究高低语境文化及由其决定的高低语境交际,对于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实践必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种指导意义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samovar, l.a, poter, r.e&stefani, l.a.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文化语境论文篇(9)

  1.引言

  文化语境是研究语言使用和功能的重要语言学范畴之一。多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化语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王金娟,2006:52)。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关于话境的思想可上溯至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1925)通过对土著民族语言的观察,二十世纪杰出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认为,一种语言基本上植根于该语言的民族的文化、社会生活和习俗。不参照这些广泛的语境就难以正确理解语言(胡壮麟,1989:17)。翻译活动恰恰需要正确地了解语境,以及确切地表达语义。

  由于语言是文化表达和传播的重要手段,每种语言就不可避免地体现出该民族文化的特征。而作为用一种语言来阐释另一种语言的翻译活动就不可能完全脱离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语境。此外,由于任何篇章都是一定文化语境的产物,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借助具体的文化语境来明确词的含义,从而作出正确的词义选择。本文将从语境相关理论来探讨文化语境线索对翻译选词的影响。

  2.文化语境线索

  2.1语境理论

  语境在译者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思。如果将一个词从其所在的语境中取出单独翻译,就会造成歧义,因为语言总是在特点的语言环境中表达特定意义的。因此,译者在将源语言翻译成目的语的过程中必须考虑语境的因素。

  根据不同流派不同学者的理论,语境有多种不同的分类。在《意义的意义》(The Meaning of Meaning)一书的补充材料(supplement)中,马林诺夫斯基首次提到“context of situation”一词。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没有语言语境的词语只是臆造的东西,其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因而在口语使用中,话语没有任何意义,除非在有上下文的情况下。他主张将语境分为两种,即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其中,文化语境就是本文所着重探讨的内容。

  2.2文化语境

  文化语境是研究语言使用和功能的重要语言学范畴之一。多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化语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文化语境”这一概念最早是由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文化语境指语言运用的社会文化背景、历史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情知及社会心理等(王金娟,2006:52)。本文中的文化语境就是指那些在语言之外,或者说除了语言本身所具有的因素之外对词语所要表达的意思发挥制约性作用的因素。

  2.3文化语境线索

  语言学家在语言体系和语言使用两个方面的研究中都利用线索(cues)作为推理的依据。在语言使用研究方面,社会语言学家首先提出了语境线索(contextualization cues)的概念(任绍曾,2003:253)。文化语境线索就是从文化语境中所发掘出的这些制约词语意义的非语言语境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地域风貌、物质存在、场合、对象等,即语言使用的物质文化因素;时代、阶级、民族、政治、经济体制等,即宏观的制度文化背景;以及民族心理意识、历史习俗、宗教文化、态度、价值、情感、性格、意图等,即语言使用者的观念文化因素。笔者分别从上述三个方面分析文化语境线索对翻译选词产生的影响。

  3.文化语境线索与翻译选词

  根据《辞海》的解释,“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E.A.Nida)认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biculture)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bilingualism)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Nida,1993:110)。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根据语境中的线索来表达这些具有该语言文化色彩的事物。先来看一个例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汉语中经常使用的句子,在《红楼梦》中也出现过。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将其译为:“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而英国汉学家霍克斯(David Hawkes)则将其译为“Man proposes,God disposes.”。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文化语境线索在翻译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在佛教盛行的中国,佛教文化观念中“天”具有主宰万物的力量,因此杨宪益、戴乃迭夫妇选择“Heaven”一词表达“天”的概念。而在西方盛行的是基督教,在基督教的文化中,“上帝”则被视为自然界的主宰,因此霍克斯将“天”译为“God”,这充分考虑到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所处的文化环境。此处原文的文化语境线索就是“天”。

  上文提到的文化语境线索存在于使用该语言的某个特定的民族,以及该民族,在历史发展中说形成的历史、文化、风俗、事物、习俗、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中。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文化环境不同,各民族的人们对外部世界反映产生的印象和概念也会产生差异,所以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使人们对事物会产生不同的认知概念。因此,词语意义的确定依赖于文化语境,而文化语境又对词语意义起着限制作用。下面就分别从三个方面分析文化语境线索在将源语言转换成目的语过程中对词义的选择所产生的作用。

  3.1物质文化语境线索

  物质文化语境线索就是指文化语境中那些与社会物质存在相关的因素,包括一切我们可以看到、嗅到、尝到或接触到的东西。

  (1)Talk Show是近些年来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即兴发挥的电视谈话节目,在中国被译为“脱口秀”。这里的文化语境线索就是这种即兴的谈话节目。“脱口”表现出了“即兴”这一概念;“秀”是“show”的音译,同时也兼具“表演”的意思。这种翻译既兼顾了中西文化语境,又同原文神形兼备,可谓译得精辟。

  (2)还有一个英国笑话:“Bright red costumes,with hat,shoes and stockings to match,are to be all the crazy in spring.Smart women will have to be careful not to yawn in the street in case some shortsighted person is on his way to post a letter.”

  这里的物质语境线索是英国的邮筒。如果不了解英国的邮筒是漆成红色的,那么就很难理解该则笑话的妙趣所在。这个笑话讲的是穿着红色衣服的女士决不可以在大街上打呵欠,否则有可能被眼神不好的人当作邮筒而将信塞入口中。

  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有关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科学、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新事物层出不穷。一名优秀的译者应当多做了解,只有对原文涉及的内容进行广泛的了解,知识愈丰富,才能更好地使用语言环境中的新词。

  3.2制度文化语境线索

  制度文化语境线索指的是阶级、民族、政治、经济体制、军事、外交等因素。如:

  (1)“Were it left to me to decide whether we should have a government without newspapers or newspapers without a government,I should not hesitate a moment to prefer the latter.”该段文本有两个译本,如下所述:

  “我们是要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呢,还是要没有政府的报纸呢,如果让我决定,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我们是要一个没有言论自由的政府呢,还是无需政府管理的言论自由,如果让我决定,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如果按照字面翻译,就是第一个译本。一般常识来说,报纸都是为政府服务的,但是为什么美国的政府和报纸却恰恰相反呢?这就有必要了解一下当时的政治现状。这段话出自美国杰出的领导人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的演讲,该演讲反映了他反对封建及民主思想。这里的制度文化语境线索指的就是上述内容,由此可以判定在此政治环境下第二种翻译更为合适。

  (2)Chairman Mao Zedong是严格按照中文翻译的,但在英语国家中并没有一位国家领导人的称谓是“Chairman”。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及对外交流的加深,“国家主席”一词现已翻译为“President”,如President Hu Jintao。这是因为国家主席所执行的治理国家的权利和英语国家的总统大致相同,这也是该选词的制度文化语境线索。

  (3)Bourgeoisie一词源于法语词汇,指的是通过工作、接受教育并具有一定财富而得到其社会地位及权力的社会上层阶级或者商人阶级。该词在汉语中被以为资产阶级,但与资本或资产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由于“资产阶级”一词曾在欧洲和中国被政治妖魔化,所以现在多用“布尔乔亚”取而代之。

  3.3观念文化语境线索

  观念文化语境线索包括该语言使用者的民族心理意识、历史习俗、宗教文化、态度、价值、情感、性格、意图等。如:

  (1)英国诗人济慈在“Ode to the West Wind”中写道:

  “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这里有两个版本的翻译:

  “严冬如来时,哦,西风哟,阳春宁尚迢遥?”

  “要是冬天已经来了,西风呵,春日怎能遥远?”

  第一个版本是上个世纪20年代由郭沫若第一次翻译介绍到中国的版本,后一个版本是50年代查良铮的译文。比较二者对最后两行的翻译,可以看出不同时代文化规范,即观念文化语境线索,对译文的影响。

  (2)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

  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

  在汉语文化观念里,狗往往与一些不好的形象一起出现,如“狼心狗肺”、“狐朋狗友”等。因此,狗在汉语观念中就成了负面形象的代表,但是这与英语文化中的狗的形象截然相反。在英语观念文化中,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是家庭成员,因而往往作为正面的形象出现,这正如上面所举的两个例子所述。

  (3)英国哲学家罗素(Bertrand Russell)在“How to Grow Old”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A great grandmother of mine who was a friend of Gibbon,lived to the age of ninety-two,and to her last day remained a terror to all her descendants.”

  许多译者将其译为:“我的曾祖母是吉本的朋友,活了92岁,直到去世那一天她都令后辈们感到恐惧。”甚至还有这样的译文:“我的曾祖母是吉本的朋友,活了92岁,直到去世那一天对子孙后辈来说她都是一种恐怖。”再来看一看这个译文:

  “我的一位曾祖母是吉本的朋友,她活到92岁高龄,她一直到死都是让子孙们感到敬畏的人。”(陶洁,2002:15)

  此处造成翻译选词错误的观念语境线索是“terror”一词,在汉语中的对应翻译就是“恐惧”之类的词,而在英文原文语境中讲的是这位祖母是一位事业成功的女强人,许多译者没有认识到这样一点。因此在选择词语来表达作者意思的时候不够贴合原文,读起来也不够自然、顺畅。

  4.结语

  从上述有关文化语境线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文化语境线索语境在翻译的两个步骤理解和表达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译者与原文作者的有效沟通依赖于文化语境线索,另一方面,译者与读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也依赖于文化语境线索。文化语境是语言运用的外部环境,推动源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交流,推动原文作者、译者与译文读者三者之间的互动,起着协调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作用。而译者在此过程中担任着中介的角色。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文化语境对语言形式和意义产生的影响,必须利用已掌握的文化语境线索分析原文中的词句意思,以获得其隐含在字面背后的语义,作出正确的翻译选词。

  参考文献:

  [1]Chapman,Raymond.Linguistics and Literature[M].Shenyang:Chunfeng Wenyi Press,1988.

  [2]Nida,E.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3]Ogden,C.K.,Richards,I.A.The Meaning of Meaning[M].New York:HBJ,1946.

  [4]Pinkham,Joan.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5]Saeed,J.I.Seman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6]陈喜荣.从功能语法语境理论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8,(1):95-99.

  [7]关孜慧.文化语境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46-48.

  [8]胡壮麟等.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9]刘明东.语境与英汉翻译中词义的确定[J].外语教学,2001,(4):54-56.

  文化语境论文篇(10)

  1.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以“看”为主的“视像”时代,传播形态也悄然从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传播向以视觉为中心的感性传播过渡,“视觉文化”已经逐渐成为当代的主流文化,在视觉文化转向中,“观看”及其方式的问题被异乎寻常地凸显出来,在这个充满视觉诉求的时代中,视觉文化已悄然渗透到人们所能看到的一切之中。武术套路———这一民族文化的精华也身在其中。然而,当今的武术套路却因传统韵味丧失、视觉疲劳、审美距离消融等而被排除在观者的视觉场域之外,观看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生理反应,更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武术套路观看同样是观者的一种有意识的文化行为,以往武术套路研究多集中于武术表征的探讨而忽略对观看主体即观者的思考,在武术套路陷入视觉文化的今天,我们不禁追问:武术套路观者观看的动机是什么?武术套路表征有哪些东西被观者所看见?效果如何?观者、观看行为与表征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而这些归根到底就是观看中意义与的实现问题。

  2.视觉文化语境下武术套路观看影响因素分析

  2.1社会文化语境下的视觉转向

  视觉文化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话语模式。随着接受语境、接受主体和接受客体的变化,视觉文化语境下的观看动机从审美逐渐走向消费,视觉成为接受活动最为直接的追求,观看过程由一种情感活动变为一种解码活动。在此过程中,传统武术接受活动中的形象思维慢慢隐去,视觉拟像则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武术文化接受活动从理性思维主导下的审美走向一种感官直觉。

  2.2视觉文化对武术套路观看的影响

  武术,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从技击实战的军事武艺转向以表演和个人修炼为主的套路演练后就不自觉地融入了视觉文化的范畴。在国内,竞技武术赛事活动几乎没有市场,又是为什么呢?现在的许多武打片都有着一种俊、冷、漂的气质,带给观众的却是真实的错觉。因为影像具有真实的迷惑性,观众总是趋向于将影像经验等同于直接经验。也就是说武术动作影像的某些特技看做是自己的直接经验,它们可以调动多种身体器官去直接体验,或从视觉满足中获取一种感官的审美和审美享受。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忽略了东方文化是内视的:中国的禅观则是建立了一种人类的内视文化,通过禅观可以发现人体内的另一个小宇宙,它与外在宇宙是有某种契合关系的,它创造了佛教教义和哲学及中国的养生文化;武术是体现道的载体,在修炼过程中讲究内劲、内气、内功等,所以常常需要反求诸己的体悟。而当今竞技武术太看重外在的动作、技巧等,缺少内涵的东西,所以,它给观众带来的是传统韵味丧失,审美距离消融和视觉的疲劳。

  3.武术套路观看的文化分析

  3.1视框:着眼于武术套路在现实观看情景中的存在方式

  线条作为最古老的世界语,是人类独有的一种生存感悟,是对自然物象的一种心灵感应和审美需求。就线条的状态而言,它有着自身的形状变化和特定空间中的视觉感应和心理变化,具有强烈的长度、线形和运动等视觉特征。武术套路在现实观看情境中也可以说是以线条的方式而存在,轮廓线为武术的演练选择场地而分界线则为武术的演练选择造型。

  从心理视框来看,观者的观看其实是一种“进入”的状态,意味着观者的视线从对“现实的观看”状态中调整为“视像的观看”方式,将目光聚焦于视像来获取意义和,是一种“投入”和“抽身”的“进出游走”的观看状态。在追求高难美新现代体育精神的今天,竞技武术赛场的冷落,正是因为在动作线条设计好后,运动员用单调的线条描绘统一的形象,直观的人物形象难以让人从心底接受。观者只看到直观而表面的拳脚动作,无法想象现实环境下出现的效果,更重要的原因是竞技武术形式(线条)设计与意义关怀的失衡。过度追求技术难度等视觉形式设计必然会影响到视觉本身的传达效果,消解视觉的意义关怀所在,同时也造成了观众的视觉疲劳,竞技武术理应在借助视觉传播技术先进性同时加强武术真善美意义关怀的传递,在武术视觉场通过借鉴背景、服饰、情境等为武术的再现提供合理的或者说当时的感觉,通过心境的迁移和各种浓厚的轮廓线和分界线使观众身临其境。

  文化语境论文篇(11)

  根据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城市意象包含三个要素:个性、结构、意蕴,其中,最重要的是个性。一个可加工的意象首先必备的是事物的个性,且具有独立存在的唯一意义。一座城市要与其它城市区别开来,就要保持自己的个性。事实上,一座城市的物质存在,应该是这个城镇历史、文化、精神和情感的体现,也因此它才能保持自己的个性。当前,遵义的城镇化化建设如火如荼。该如何吸取其他地区城镇化建设的经验,把遵义建设为有特色的“三宜”城市,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失败的个例已经警示:遵义的城镇化建设不能一味照搬照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使自己在发展中失去特色和个性,而应该结合自身历史和文化特点,在充分发掘传统的、有“红色文化”价值建筑的作用的基础上推进城镇化进程。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娄山关激战……,红色文化是遵义这座城市最鲜明的特征。因为它们见证了了那个战火纷飞的艰难岁月,见证了那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红色文化是遵义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特殊文化,也是遵义的城市标签。在全球化背景下,要建设有个性的遵义,就要抓住这段特殊的历史,充分发挥遵义红色文化的优势,塑造遵义地区“城市精神”。红色文化是遵义文化的核心,抓住这个核心,才能打造有特色的遵义。

上一篇:哲学专业的院校排名 哲学研究生学校排名
下一篇:百合网广告遭万人抵制 被指用旧道德观绑架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