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观念十篇
环保观念篇1
关键词:绿色环保理念;园林景观设计;绿色建筑
景观设计工作在城市建设中成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园林景观设计的绿色环保,也是这部分工作开展的现阶段所追求的重点目标。而绿色建筑的融入是最为核心的、能够体现出绿色环保理念的主要实践。在设计工作中,需结合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以及绿色建筑的功能特点等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落实开展景观设计工作,就能够促使绿色建筑环保理念在实践中与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实现有机地融合。
1园林景观设计融入绿色环保理念的基本原则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具有灵活性和丰富性的典型特征,绿色环保理念的融入不仅是为了提升园林设计的整体质量效果也是为了促使园林设计在实践应用功能上更加突出地体现地体现出有效性和灵活性。
1.1结合区域环境实际开展园林景观设计
不同的区域环境气候条件都会影响到景观设计的植被选择以及景观设计的整体结构。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绿色环保理念的融入和绿色建筑实体的融入也需要考虑区域环境对绿色环保理念融入的基本要求,结合不同地区的环境特征、气候特点以及建筑实体的功能特点与整体风格,合理融入绿色环保理念,应用有效的绿色环保技术开展针对性的设计工作,促使绿色环保理念下的景观设计,能够实现自然环境与景观设计环境相互融合的状态,达到优化自然环境,改变周围环境质量水平的作用[1]。从具体实践的角度上来说,设计工作人员需在前期加强对景观设计区域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观察分析,确保充分了解地区性环境条件的基本特征,以便找准设计工作的切入点,优化设计工作落实开展的整体质量。除此之外,一些细节上的植被选择植被联合种植的规划方案确定,也需要考虑前期的环境条件基础状态,避免环境条件影响到绿色建筑实体的融入以及景观设计的实际效果。
1.2注重园林景观设计的美观性效果
追求美观性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在绿色环保的建筑和相关设计理念融入后,意味着工作的落实开展在具体实践环节更加强调自然环境中元素的应用。而是要选择适当的植被注重植被的造型设计和植被的色彩搭配的合理性,就能够促使园林景观设计在整体质量上更加美观,更加具备吸引力。这也是景观设计突出观赏性的一个重要方面[2]。作为设计者,其自身应当不断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注重结合自然环境与景观设计协调统一的原则,关注设计效果是否具备创新性和美观性。并且通过先进技术先进理念的融合应用,促使整体的设计效果在美观程度上达到更高的层次。从受众群体的主观感受上来说,当其在区域性的园林景观设计中感受到环境的美感,其对于景观设计效果和质量的认同感也会更进一步的提升,园林景观设计给人们带来精神享受的高层次目标也就同步得到了实现。
1.3注重设计效果的功能性保持
功能性的保持主要是指,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后,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要达到装饰外部环境的主要效果,也需要从绿色环保、生态平衡保持以及区域环境中的改善和优化角度出发,发挥出相应的功能。设计工作中。功能发挥效果的保持需要设计者在基础的植被选择以及生态环境平衡过程中的系统结构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了解不同区域要维持生态平衡和稳定的生态系统状态所需要具备的基础条件,在具体设计中通过针对性地引入相关的元素是整体的设计效果在功能性上更进一步的得到充分的体现。而绿色环保也是整个景观设计在实践中所追求的重点目标[3]。应当结合景观的整体区域面积以及景观区域周围的环境条件采取针对性的设计措施,促使景观设计的绿色环保功能,特点和效果得到有效的体现。
2绿色环保理念支持下的园林景观设计基本要求分析
2.1景观设计需做好绿地面积应用的规划
无论是绿色环保理念的融入还是绿色建筑实体的融合,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绿地面积的合理规划和规划区域布局形式都是需要考虑的关键性问题。虽然绿地区域所种植的植被以及规划的区块特征可能出现一定的差异,或显示出典型特征。但公共绿地区域的合理规划是充分发挥出景观设计功能、避免景观设计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关键要求。在常规的城市风景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人们日常活动的公共区域,或公园带状公共绿地都是比较常见的绿地面积规划和呈现形式。要形成一个具有绿色环保特征和功能的风景园林设计区域,需保证整体的绿地规划面积达到总面积的30%以上,这也是体现出绿色环保里面的重要切入点。
2.2对铺装区域面积和雨水花园面积进行针对性的明
在整体的景观设计结构中,铺装环境以及雨水花园环境对于设计和施工的基本要求会产生非常显著的差异。为了确保景观设计的整体性和有效性,需要对上述区域的整体面积以及设计方式,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进行针对性的确认,确保绿地面积在整体占比和规划方式上符合国家相关的评审制度规范与要求。在保证绿色环保理念融入的基础上。确保具体的设计效果与规范性的景观区域设计要求相符合,避免过于追求景观设计的外部辅助效果,导致绿地面积的规划出现缺失和不足。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虽然需要融入一部分铺装面积的施工流程和施工区域,但透水的体现也强调自然环境中的水资源和水循环利用要求的匹配。通过透水性更强的铺装材料的应用,促使园林景观设计的效果与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变化、气象特征相互匹配,充分利用来源于自然环境中的资源条件。
2.3不同植被种植区域的土壤环境和种植基础条件要进行精准确认
不同类型的植被在生长环境需求和日常的维护保养需求上存在比较典型的差异。因此,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结合不同类型植被的融入要考虑植被本身的生活习性以及景观设计区域所能够提供的基本条件和基础资源,确保不同类型的植被在联合应用到景观设计的区域内时,能够通过生态平衡的维持,相互支持相互利用,形成具有动态活性的景观设计和呈现效果。
3园林景观设计融入绿色环保里面的有效策略分析
3.1积极选用绿色环保原材料融入景观设计
绿色环保原材料的融入主要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落实中应用生态性能更强的绿色环保原材料,一方面体现出绿色环保的理念,另一方面材料本身也可与自然环境实现更加紧密地结合。例如,在植被养护的过程中,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需求就可通过绿色环保有机生态材料的融入,达到增强效果的状态。另外,这类原材料的应用还能够减少资源利用过程中的消耗促使资源利用在充分性和针对性上更进一步的加强。关于来源于自然环境的生态环保材料的应用,主要是指,当景观设计的整体环境设计完成后,需要外加一些经过人工干预塑造造型的绿色建筑实体。这时,这部分材料就会成为景观设计凸显绿色环保理念的重要切入点[4]。只要注重景观设计造型的合理塑造,并且充分结合区域的土壤环境和植被生长状态融入具有促进作用的生态环保材料和绿色建筑实体,就能够促使整个景观设计区域的绿色环保效果和生态环境稳定性得到提升。
3.2注重植被的合理选择和有效养护
在城市环境中的景观园林设计需要结合城市的基本环境状态,用尽可能丰富且具有适宜性的植被品种融合,体现出景观园林设计的丰富性和创新性。另外,多种类型植被的选择也有利于构建一个完整的小型生态系统,为区域环境的改造和优化提供帮助。具体来说,在植被选择时,可按照耐寒性强、抗旱力度高、喜阴、喜阳、降解甲醛等多种功能融入不同类型的植被。除此之外,植被的配置和养护也应当匹配具体植被的类型同步进行。为了体现整体的植被综合利用的美观性,设计者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对植被进行造型的修剪,体现出园林景观的人文气息,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
4结语
结合本文的设计实践分析可知,绿色建筑环保理念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应用需要从基础的环境条件分析研究到细节的植被类型,选择与配置、再到设计工作中对造型以及自然环境状态的维护等多方面,全方位体现出绿色环保的价值和意义,并且利用先进的设计思路和手段取得预期的园林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惬寅.“生态的艺术”理念下风景区景观设计研究[J].美术观察,2020(2):154-155.
[2]穆昊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国外案例———美国一剧院外墙外保温改造项目[J].建设科技,2011,15:66-67.
[3]穆宏刚,卓昱伯,袁静.论BIM工具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评《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施工新方法研究》[J].材料保护,2020,53(8):171-172.
环保观念篇2
面对公路勘察中存在的能源环境问题,笔者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优化措施:
a)提高勘察设计从业人员的节能环保意识,提高公路建设质量。“人”作为整项工程的关键因素,应充分重视人在公路勘察设计中的作用的。首先,对从业人员来说,应加强节能环保意识,从小事培养节能环保的习惯。其次,公路勘察设计单位应全程进行节能环保的宣传工作,使节能环保理念潜移默化在从业人员思想中,并把思想付诸实践。再次,勘察设计单位应及时地进行从业人员的节能环保培训工作,从形式上重视该工作,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真正重视。最后,注重专业素养与节能环保新理念的结合,加强综合性骨干人才的培养,在公开勘察设计行业中形成精英团队,带领行业人员不断提高、不断创新,把公路勘察设计工作推向更高的水平,做好人、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b)加强勘察设计单位在公路工程中防护措施,保护环境。勘察设计单位面对公路建设中产生的环境资源问题,应进行及时的预防和保护,尽量减少资源的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勘察设计单位应充分调查沿线的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水土流失现状等,在土地暴露面及坡面,应依据相关规定因时因地的栽种植物或其他覆盖物;不占用农田,不占用林地;对于要求清理表土的要取完土后再平整土坑,恢复植被,减少对原有自然环境的破坏,做好水土、资源等环境保护工作。同时,地表植被还能可以减少沿线的噪声污染、废弃排放污染、水土流失、夜间行车的灯光等带来的环境问题,更可以体现一个城市的城市特色和文化底蕴,是城市的一个标志。因此,公路设计应根据地形、道路功能与等级、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合理的勘察设计,充分发挥绿化的功能对交通的作用;
c)重塑设计标准,体现环保理念。在公路路线平面设计和纵线设计中满足安全性和功能性的前提下,灵活运用指标,并通过多方案的比较分析,建立新的取舍标准,主要是对人和自然的影响,对资源的利用和与环境的协调方面。路线总体设计注重路线的景观选线、环保选线、地质选线、安全选线,同时针对不同的地形就行灵活选线。根据不同路基,在考虑技术经济合理性和生态保护的要求下,可全线选用一个设计标准,也可分段选用不同的设计标准。对于一级公路、二级公路,要区别对待。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尽量使公路与地形、地物相吻合,避免大填大挖,合理掌握路线,不片面追求高指标,在旧路改造扩建工程,不追求裁弯取直,不大量废弃旧路;
d)合理设计,减少或避免公路建设对环境的破坏。公路勘察设计时应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地形进行详细彻底的勘察后,再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工作。首先,在选线时尽量减少对公路周围的地貌、地形、建筑物等破坏,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原貌。其次,还应巧妙地利用周围景物,使司机能够在驾驶的过程中减轻疲劳感。特别在一些线形平曲线地区,对司机的驾驶效果有很强的放松作用。再次,设计中要综合社会协调工作、土地资源利用等问题,在尽量减少对村庄居民的干扰下,要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坚决贯彻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少和节约用地,设计人与自然和谐的方案。最后,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城市的人文地理景观,设计科学的线形和断面,使交通运输更加安全、便捷,同时与沿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相融合,提高了排水效果和行车舒适性;
e)重视公路地质勘察工作,保持勘察信息与设计方案的统一。在勘察、调查工作中要彻底且具有深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对于地形的基础资料的收集要尽可能的详尽,确保勘察工作提供信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接下来的设计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保证勘察工作与设计工作的统一和协调,使整个公路项目具有科学的依据和较高的水准。在事实地质基础上的勘察,并进行合理的设计,一方面能够保证工程的经济效益,还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更给企业带来无形的资产,为企业品牌建设奠定基础。
公路勘察设计中节能环保理念的意义
公路勘察设计的节能环保理念,首先,对公路勘察设计行业来说,规范了公路勘察设计行业的秩序,使之正常有序地进行。从公路地质勘察到设计方案的呈现,从公路勘察设计的技术到勘察设计的人员,从勘察设计的实施到理念的灌输,节能环保理念对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防止了工程浪费现象。其次,对整个公路工程来说,切实保证了工程质量和工程水平,实现了工程的最终目的,即满足社会全方面的发展。新理念的应用,使得工程勘察更加彻底,设计更加科学,使整个工程水平更上一层楼,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使中国的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接近世界水平。最后,对现如今的社会来说,节能环保理念的贯彻,不仅在公路勘察设计行业中得到了彻底的应用,还将会影响各行各业,促进新理念的灌输。节能环保理念,符合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推动社会的文明建设,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对人们来说,坚持“节能环保”、“以人为本”,全力满足市民的需要,将市民的利益最大化,实现公路勘察设计的人性化思想。
结语
环保观念篇3
生态环境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杰作,而室内建筑则是人类自己开辟的一番独具匠心的天地。几千年前,人类并未意识到我们需要将二者进行一次完美的结合,但是当今的形势让这种结合成为必然。当今的社会到处充斥着压力、威胁,而我们居住的场所成了一种无形的归属,即使心灵的也是肉体的。因此,对于这一港湾的要求我们提出了一种物质与精神并存的追求,从绿色环保、低碳生活出发,勾勒一个室内环保设计的美卷。
二、环保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1.室内设计中的“绿色元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厂商都会设计出别出心裁的装饰品来烘托出自己心仪的生活环境。但越是这般别出心裁就越是造就了一批潜藏的危害,塑料、油漆、涂料等含有大量有毒化学物质的材料在这些“艺术品”中闪现身影。然而环保理念的运用,让这一系列危害得以解决,设计师们多采用绿色的陈设来取代原先室内中的普通化学设施,包括室内日常功能性摆设,不可或缺的家具、灯具等,还有一些进攻观赏而设的装饰。室内的物品一般在设计理念上具备两个作用,一是纯粹的美化生活环境,如墙壁上的挂件装饰,桌椅上的陈设装饰,地板上摆放的花草等;另一类则是倡导实用的物件,如室内的灯具,日常必备的家具,还有为了调节光线的窗帘等。但是这其中,我们可以发现有很多物件都非纯天然,即便是花草树木,现在也以人造为主,原因在于人造绿色植物价格较低,且易保存照料,省去了大量的时间。
然而作为绿色设计,我们需要充分地运用花木植物所具备的天然芬芳与视觉优美的特点。绿色植物中适合摆放在家作为陈设的通常可选吊兰、芦荟、四季海棠、清道夫等,这类植物或多或少有着可净化空气,或者易于培植照料的特点。另外,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会偏爱于在家中摆设花卉作为美化,此时可供选择的就有:金桔(逢年过节象征着金元宝)、,招财树,山茶等,这类大株植物对于吸取空气中的甲醛等有害气体有着很明显的效果。除了在此提到的这几类常见的植物之外,设计者们也在这方面做过细致的研究,他们发现很多植物还具备着以下作用:杀死原生菌,抑制葡萄球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等的生长,吸收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吸收空气中漂浮的微粒及烟尘,舒缓人的神经,有助睡眠。因此,这便逐渐扩大了设计者们的创作范围,他们可以在这类易于人类生活的植物当中尽情挑选合适的进行设计创作。
2.室内设计中的资源高效利用
十年前,你很难发现室内设计回去可以地区别出何为环保材料,何为低碳生活。然而,就在临近的短短十年生活里,人们开始朝着节能减排,回归原生态的生活进发。避开化学材料的选用,很多室内设计者开始注重室内建造过程中产生的废料的利用,将一些木制家具的原料定位为废料的二次利用,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建造过程中的物料的回收程度;另一方面,原生态的物料在回收之后仍旧保留着原生态的气息,且大多情况下在设计师的闯一下,这类废料不失魅力地在室内设计中充当了主角。不乏眼里的朋友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具在现代居室设计中,也完全算得上是上层之作。诸如此类的设计现有很多,在国内比较知名的家居设计中,崇尚原生态、简约风格的就有宜家作为代表。有去过宜家购物的朋友都会感受到宜家的简约之风,每一件搭配的家具其实都很简单,构造并不复杂,而且材料也以可循环使用的物料为主,但是整体给人的感觉还是不乏现代的精致之感。而且现在市场的趋势我们明显可以看到,原生态的装饰品的价格在一路飙升,这便证明着广大消费者对于健康、可循环的绿色装饰都有了全新的认识与热爱。
室内的设计与营造工作,在给美观与实用方面带来进展的同时,也会或多或少地造成一些不容忽略的负面影响。如空调等设备的废气排放,会无形中给人们的居住环境造成负担。为了创造一个更加生态的空间,我们应利用自然的特性去减弱这类威胁。类似的例子有很多,室内的装潢我们可以选择原生态的有机物,就比如草编的篮筐等。室内设计里我们经常会把墙面和天花板花大量时间装潢,但是换一个角度,我们只需要简单粉饰,然后配上绿色植物作为个性化的搭配,居住着不仅会有舒适放松的感受,另外也会因自然之气的笼罩人有另外一番清新。除了装饰品,就连日常的易耗工具,如刷碗所用的网状塑料,现在一些厂商就开始改良,选用原生态的丝瓜筋。这样消耗到一段时间即便是扔掉,它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分解。
环保观念篇4
【关键词】环保观念;大学生;大众传媒;影响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5-154-01
为了了解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环保观念的影响,渭南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项目的调查小组对此做了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在校大学生随即发放5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86份,文章对调查结果进行浅析。
一、我国环境现状
我国的环境法已颁布有20年之久,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恶劣的环境不仅会对我国农业,工业造成威胁,人们的正常生活也无法得到保障。
解决环境问题刻不容缓。而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特别是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作为社会一份子的大学生是带领社会潮流与意识的先锋者,在不久的将来会参与社会各项生产与实践中,更应该担当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二、大众传媒的影响
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是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包括电视、报纸、杂志、网络、广播等等。当今时代,大众传媒已深入到各家各户,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对社会生活产生着影响,同时,对不同的年龄层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制约与影响。特别是大学生,传媒是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而通过传媒传递环保方面的思想,定能使大学生具备环保意识。
(一)不同媒体环保宣传力度
不同的媒体形式,对受众者影响的力度是不同的。调查结果显示,网络与电视是大学生接受环保宣传作用最大的媒介,即使电视机与电脑并没有落实到各个寝室,而获取信息最便捷的网络与电视依然成为大学生们的主流。另一方面,人手一台的收音机却成为了大学生获取信息最少,宣传力度最小的方式。
如今的互联网正在以它不可取代的优势占据着大学生的生活,网络的影响已经今非昔比,海量的信息,便捷的交流。对大学生的影响有着绝对话语权的网络也在逐渐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以及生活方式。利用好对大学生们影响大的媒介,加强环保宣传的力度,会使得环保观念深入人心。
(二)大众媒体对大学生环保观念的具体影响及作用
大众媒体与家庭、学校同时对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产生作用,它为这个过程提供了一个文化环境,它所传播的观念对大学生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而在此次调查过程中对于“您认为大众传媒在环保宣传上的宣传成效如何”,有29.84% 的大学生表示“ 宣传到位,且起到较好的效力,一些公益广告令人印象深刻”,57.82%的大学生认为“宣传效果一般,作用不明显”,9.05%的大学生选择了“媒体的宣传没有什么作用”。此外,在“大众传媒对您的环保观念是否有影响”一题中,有35.8% 的大学生选择了“有很大影响,有益于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有56.39% 的大学生认为“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 ”,有5.35%的大学生认为“ 没什么影响”。
从这两道题中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被调查者认为大众传媒宣传环保意识的作用与效果都一般。由此可见,在通过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环保思想产生影响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一般而言,人们更易于接受宣传正面的公益广告和典型人物典型事件,而且具有的公众影响力更能广泛的被大学生接受,从而最大程度的达到宣传效果。然而也不能完全忽略负面的报道,适当的负面报道能够激起热血大学生的正义精神。所以,大众传媒应该利用它的多样性充分宣传环保意识的作用。
(三)目前媒体宣传环保意识的评价
媒体以其广泛性对大学生普遍的发生作用,然而在其宣传环保方面,也是有待改进的,在被问及“您所看过的大众传媒中环保公益广告,您认为怎么样”这一问题中,45.88%的大学生认为“设计一般,中规中矩”,有37.86%的被调查者认为“设计很有创意,有新意,内容有深度,令人耳目一新”, 仍然有13.37%的调查对象认为环保广告“乏味枯燥,太死板,一味说教”。
调查中了解到,一些很有创意的宣传方式仍然让人们记忆犹新。例如“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是人类的眼泪”、“来时给你一阵芳香,走时还我一身洁净”、“依依青草,踏之何忍”。还有公益广告“女孩帮助跑步的男生把没有投进的易拉罐放进垃圾箱”等等。由此可见,创新的点子总能在人们脑海留下印象,从而影响人们的环保观念。我们还需加强在媒体宣传的创新意识。
三、结论
综上所述,大众传媒在对大学生的环保观念的影响卓有成效,但仍需提升影响力的广度和深度。在今后的宣传中,大众传媒可依据我国当前最严重的问题加以强调,以此引起大学生的重视。此外,传媒的公信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环保观念传播的效果,只有确保树立了具有公信力的媒介形象,才能得到大学生的信任与接受。
大众传媒的形式多种多样,充分发挥多种形式的环保宣传,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大学生的环保观念,从而对我国环保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燕.对高校学生传媒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J].新华文摘,2005(10).
环保观念篇5
景观的结构、功能和过程总是与一定的空间范围相联系的,而流域作为由分水线所包围的、具有相对比较明确边界条件的区域逐渐受到了关注。在流域这样的空间尺度上,由于水流在重力作用下的汇集作用使得不同景观要素之间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联系更为紧密,因而也使得流域下垫面因素比如流域的地形、土壤和植被等均会对流域的水文特征和水质状况产生显著的影响。正是基于这样的关联关系,使得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景观格局变化对水文水质的影响成为极具研究价值的科学问题。
水体受到污染的主要原因不外乎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这两种方式。点源污染主要来自固定位置的废污水排放,非点源污染主要来自于降雨径流污染。在非点源污染形成和迁移过程中,地表径流携带污染物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堆积在地表面的污染物量和地表径流的冲刷力(流速、动能等)[1]。在非点源污染形成过程中,流域中一些景观类型起到了源”的作用,一些景观类型起到了汇”的作用,同时一些景观起到了传输的作用[2],这样将不同景观类型根据非点源污染形成和削减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区分为源”汇”两种景观。由于源”景观对污染物输出的贡献较大,而‘汇”景观削减非点源污染的能力比较强,不同景观的源”汇”特征、组合方式以及空间分布等均会对非点源污染产生影响。
由于景观格局的改变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十分显著[3~5],因此从景观格局入手来进行非点源污染的防治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措施。实际上,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与生态对话、管理和恢复等实际问题密切联系,其原理和规律为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优化景观格局,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提供了理论框架68]。结合不同景观在非点源污染输出和削减过程中的源”‘汇”特征,通过景观结构的优化配置和组合设计,不仅可以对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调节,而且可以有效阻止污染物的空间扩散。因此通过景观规划的生态学途径[9,10],探讨有利于水环境保护的景观格局优化方案,对于解决降雨径流污染和改善降雨径流水质是非常合适的切入角度。
2流域景观格局优化理念
流域尺度上的景观格局优化研究,必须要关注到流域范围内因为水体的存在使得不同类型景观斑块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紧密,景观格局的变化会显著影响流域内水体的质量。着眼于流域尺度上水环境保护的需要,必须合理考虑景观斑块的类型、格局和空间分异等特征,尽可能的减少非点源污染输出量,从而降低水体遭受污染的威胁程度。流域景观格局优化的框架以水环境保护为首要目标的流域景观格局优化,需要在区域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确定优化目标、制定优化依据、实施优化研究三个主要步骤来进行,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数量结构优化和空间结构优化两部分。在面向水环境保护的流域景观格局优化研究中,最核心的问题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确定进行景观格局优化的依据,一个是明确运行优化模型所需的约束和限制条件,第三个方面就是确定进行空间格局优化的先后次序。
2.1优化依据
优化依据是进行景观格局优化的前提条件,是落实水环境保护要求所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根据景观格局优化的内容,优化依据需要在数量和空间两个方面确定一定的优化原则。其中,斑块类型与水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是进行景观格局数量优化的重要依据。在空间特征方面,由于景观组合特征以及景观空间分异特征均会显著影响水体质量,从这个角度对源”‘汇”景观的分布格局对非点源污染形成和削减方面的影响程度予以考虑,将构成景观格局空间优化的重要依据。
2.2有效约束
流域作为一类典型的复合系统,其中的每一个要素均处于不同要素所交织而成的系统网络中,网络中任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关联到其他要素的变化。如果忽略了网络系统的输入输出条件和反馈限制,就很难得出满足不同需求的优化方案。从这个意义来讲,没有限制的优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优化,当然不会实现切实的优化目标。在约束条件中,可以将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结合起来用于确定数量约束、空间约束、技术约束和成本约束等条件。从景观格局优化角度来看,数量约束条件来自于不同斑块类型的现状数量以及未来可能发展的数量限制,空间约束则主要是指城镇发展规划比如生态控制线、水源保护区等规划要素的限制,技术约束和成本约束分别考虑了对景观格局进行优化时技术操作的可行性以及支付成本的费效比。当然除了这些约束条件以外,还应该考虑国家有关政策、产业发展导向等相关软环境的限制作用。
2.3优先次序
优先次序则是将景观格局优化方案落实到空间上的重要环节。若不能确定需要进行优化的关键地段,就无法将优化方案的数量结构以空间配置的方式落实下来;若没有不同斑块类型之间转换偏好特征的分析,就无法对关键地段多个斑块转换的情况进行合理选择。不论是关键地段的识别,还是转换偏好的分析,都说明了在景观格局优化时必须关注优先次序问题,只有依据有效和有序的规则才能实现景观格局优化目标的最终实现。
在面向水环境保护的景观格局优化框架中,特别强调了景观格局与水体质量之间密切联系的关键地位,同时也突出了通过优化模型确定的数量优化格局和以关键地段识别为基本要求的空间优化格局之间的紧密关联程度。在这样的框架下,必然可以寻找到满足相关限制条件的、同时可以有效保护水环境的景观格局优化方案。
3流域景观格局优化依据
许多研究表明,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与水体的数量和质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作用关系,而且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覆被类型的变化可以显著地影响水体的水质和水量[11~14]。其中,景观斑块类型、景观斑块组合方式以及景观空间分异特征等与水体质量变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关系,这些特征的变化均会对水体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从斑块类型、景观组合特征以及景观空间分异特征3个方面入手来探讨合理的景观格局优化方案是切实保护水环境的重要依据。
3.1斑块类型
景观斑块类型在物质输出和流失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不同的景观类型可以通过地表径流、入渗、蒸发和溶解物质流等方式对降雨进行分配。如果地表径流经过可能会产生较大污染输出的斑块类型,比如城镇建设用地或农用地等区域,那么地表径流水体中必然会携带较多的污染物质,从而影响水体的质量。在面向水环境保护的景观格局优化中,必须特别关注如何对可能给水体造成严重污染的源”景观进行优化,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汇”景观截流和削减污染物的作用。
虽然源”‘汇”景观的作用可能会随着它们在区域中相对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比如园地和城镇用地相比较而言,其污染输出程度相对较低,如果园地位于城镇用地的下游,那么在某些条件下园地可以起到截流污染物的作用。但是从污染物的输出大小和截流污染物的能力来看,园地产生有机污染物的程度要远远大于林地和草地,而其截流污染物的能力却小于林地和草地。因此,和林地、草地相比,园地依然是一种源”景观。从污染物削减的角度出发,应尽量增加林地和草地这类汇”景观的数量,同时减少城镇用地、工业用地、耕地和园地等源”景观的数量。
3.2景观组合特征
景观的不同组合特征对水质的影响较为复杂。从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在景观总面积和源”‘汇”景观面积也就是源”‘汇”景观的优势程度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如果‘汇”景观在整个流域尺度上分布的越分散,其截留和削减污染物的几率明显增加,从而可以降低源”景观对水体质量的威胁程度,起到水环境保护的作用。基于这样的特征,如果不考虑源”‘汇”景观在流域上下游空间位置差异对其功能的影响作用,仅仅从景观空间格局的优化来看,在整个流域尺度上,需要提高汇”景观的优势程度和分散程度,尽可能充分发挥‘汇”景观削减非点源污染负荷的作用。
当然在‘汇”景观集中或分散布置的研究中,还应该结合‘汇”景观相对于具有方向性的水流过程的空间位置以及‘汇”景观在水流方向上相对于源”景观的空间位置进行综合考虑。‘汇”景观在流域上下游分布的差异,使‘汇”景观所起的作用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如果‘汇”景观位于流域的上游,因这一区域内坡度相对较大,那么‘汇”景观主要发挥的是水源涵养和降低水土流失的作用;如果‘汇”景观位于流域的中下游,它则主要被用来削减非点源污染负荷。一般由于流域的地形约束,流域内相对高度较小、距离水体相对较近的区域均被开发成建设用地,也就是被源”景观所占据;而流域内相对高度较大、坡度也较大的区域多保留了林地等汇”景观,这种分布特征使得汇”景观不能很好的发挥非点源污染削减的作用。从非点源污染防治的角度出发,需要在流域的中下游位置,多布置一些林地等‘汇”景观,用于降低源”景观对水体质量的威胁程度。
至于‘汇”景观在流域中下游的分布以集中为好、还是以分散为好,可以根据Forman提出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最优景观格局原理[15],对源”‘汇”景观予以合理配置,当然同时还必须结合景观关键地段的识别进行协调。
3.3景观空间分异特征
在景观空间分异特征对水体质量影响的研究中主要通过不同高度、不同坡度以及不同距离这三类空间要素进行分析。一般认为,源”景观所在的位置相对高度越小、与地表水体的距离越近,而同时坡度越大的话,那么对地表水体质量造成威胁的程度越大。与此相反,源”景观分布的区域相对高度越大、距离地表水体越远,而坡度越小的情况下,源”景观输出的污染物对水体质量的影响程度越低。这样从水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源”‘汇”景观在高度、坡度和距离三个空间要素方面具有一定的利用适宜性,高度要素反映了不同景观类型的高度分布对水体的影响作用。一般情况下,源”景观相对高度越大,对水体污染的威胁程度就越小。但是由于相对高度较大的区域,其土地开发的成本越高。因而在源”汇”景观的转换方面,‘汇”景观能否向相对高度较小的区域发展受到源”‘汇”景观转换成本的约束限制。
坡度要素反映了可以减小径流过程中土壤流失及其携带的污染物输出的适宜条件。其中,城镇用地和工业用地等源”景观均应该布置在较为平坦的地区,而林地等‘汇”景观则没有坡度的限制。由于林地的植被较好,能够将快速径流转变为慢速流,从而减小土壤侵蚀的危险,所以适宜在较陡的坡度上优先发展林地;同时由于林地具有较强的截流和削减污染物的作用,所以源”景观下游坡度较为平缓的地区也适宜发展一定林地来削减污染物输出量。
距离要素反映了不同斑块类型与地表水体的距离,实际上反映的是对水体的直接威胁程度。如果源”景观距离地表水体越近,那么源”景观所输出的污染物进入水体的路径越短,这显然会增加水体遭受污染的程度。从水源保护的角度出发,划定合理的水源保护范围就是在距离要素上尽可能降低源”景观的贡献。
4流域景观格局优化关键地段
在优化格局时,一定要注意识别一定的战略点。所谓钺略点"(Strategicpoints)是指那些对维持景观的生态连续性具有战略意义或瓶颈作用的景观地段[17]。在面向水环境保护的景观格局优化中,必须关注源”‘汇”景观的一些关键地段,这些地段的源”景观可以对污染物输出产生较大的贡献;与之相反,这些地段上的‘汇”景观则可以更好的发挥削减污染物的作用。对这些地段的判断和分析是进行景观空间要素优化配置的基础工作之一。
5流域景观格局优化转换方案
由于景观格局的优化必然伴随景观斑块类型和空间位置等特征的变化。从景观斑块变化特征来看,一种斑块类型向其它斑块类型进行转换时具有不同程度的趋利特征,这样就需要确定位于关键地段内不同类型源”‘汇”景观进行格局优化时的优先次序,从而使得优化方案可以更好的实现。
5.1类型转换
在斑块类型转换方面,不能拘泥于用地现状的限制,应该从提高斑块利用效益和降低非点源污染输出量的角度予以协调。比如,在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方面,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可建设用地数量的日益减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后备用地主要为适宜城市建设、同时对生态环境不产生影响的用地。虽然对于已建设城区,将城市建设用地转换为其他类型用地是不大现实的。但是如果考虑截流以及削减非点源污染的需要,可以在道路两侧以及居住区和工业区靠近水体的一侧布置一定数量的林地,也就是说为了生态保护的需要可以将一些低密度的城市建设用地转换为林地。从水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在斑块转换过程中,不同类型的斑块转换成林地的优先度最高。对于农用地而言,虽然由于基本农田保护的要求需要保留一些农用地,但是对于布局不合理的耕地也可以考虑易地开发、低产田改造等方式进行优化。
5.2坡度转换
对于坡度因素来讲,一些斑块类型需要从较陡的坡度上转换到较平缓的坡度上,而另外一些斑块类型则需要从较平缓的坡度上转换到较陡的坡度上。比如,当林地需要转换成其他用地斑块的时候,则优先将较为平缓坡度上的林地进行转换,这样可以降低水土流失。同样的道理,当园地转为林地的时候,则优先将较陡坡度上的园地转为林地;当未利用地转换成城镇用地以及工业用地的时候,应该优先转换的也是那些坡度较小的地区。
6结论与讨论
本文从水环境保护的需求出发,构建了流域景观格局优化框架。一方面,研究中以源”‘汇”景观在镶嵌组合特征和空间分异特征方面利用的适宜性作为优化依据,以源”‘汇”景观空间分布的关键地段作为研究战略点,同时考虑源”汇”景观在数量、空间和转换成本等方面的客观约束条件,最终确定了流域尺度上以调控非点源污染、保护水体质量为目标的景观格局优化框架。这不仅为解决流域尺度上非点源污染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而且为降低景观类型及其格局对水体质量的威胁程度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案。
另一方面,研究中将景观数量结构优化和景观空间格局优化结合起来进行流域景观格局优化研究。研究中根据源”‘汇”景观格局变化对水体质量影响的特征,确定了景观格局优化的依据以及需要识别的关键地段,将景观格局数量多目标优化的结果分别落实在不同的关键地段,从而保证了景观数量结构优化和空间结构优化的有机结合。这样不仅将流域的经济发展目标和水质保护目标统一到景观格局的优化数量上,而且该数量在空间上的配置也有利于流域经济发展和水质保护目标的更好实现。
环保观念篇6
关键词:景观设计;生态主义;设计科学;环保理念
在景观设计实践中,生态主义是一种重要的指导思想,探索景观设计中的生态主义理念,是现代景观设计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寻求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生态主义概念简述
作为一种新兴的发展理念,生态主义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态学原理,创新生态发展技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主义并不排斥传统工业与经济发展,而是通过生态技术的革新与理念融入,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协同发展,重点在于创新技术形式与方法。作为一种环保理念指引下的社会思潮,生态主义与人本主义相对应,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人类都只关注人类自身,所有工作都是从自身角度出发,不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生态保护。在人本主义指引下,人类社会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换取了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注重自然观念,生态主义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思潮,对各个行业起到了科学的指引作用。
二、生态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一)设计思想
生态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在设计思想上,生态主义要求景观设计强化生态保护,在对相关因素与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的时候,不能单纯考虑经济效益和设计效果,更多的要注重环保工作,要通过景观设计实现生态的发展,推动自然和谐发展。在生态补偿方面,生态主义要求景观设计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与此同时还要利用景观设计契机,实现对自然的修复与补偿,提升环保总体水平。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充分融入生态主义理念,要充分考虑风向、水文等多样化特征,提升自然的自我恢复能力,尽最大可能减小人类景观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构建健康的自然生态循环。
(二)表现形式
景观设计在生态主义的外在表现形式方面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自然设计上,生态主义要求景观设计根据植物的分布与群落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自然设计,力求将原始生态自然引入城市设计中。此外,还可以通过乡土化设计,根据不同的土壤和自然条件,尽可能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植被,突出环境的乡土性和自然性特征。此外,根据生态主义指引,进行尽管设计还要体现保护性设计原则,在进行景观设计和匹配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然特点,构建景观的内部循环,提升景观设计的生态特性,营造良好的区域自然环境。此外,在景观设计中践行生态主义,要注重对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对于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破坏了的自然环境,可以通过高质量的景观设计进行恢复。
三、生态主义景观设计的有效策略
(一)尊重自然环境
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践行生态主义理念,最为重要的就是尊重自然环境。从生态体系来看,人类只是自然环境中的一个链条,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尊重自然环境的本真地位,要充分考虑景观设计的环境基础,因地制宜,根据当地气候和水文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提升景观设计的层次和自然属性,优化资源利用模式,实现科学设计与规划的目标。
(二)突出景观设计的创造性
尊重自然环境与景观设计当中存在一些基本矛盾,作为景观设计人员,要充分发挥自身创造能力,利用有限的资源提升景观的丰富性和层次性,要实现景观设计艺术属性与自然属性的平衡。在利用现代资源与条件的过程中,景观设计人员要注重突出艺术特性,展现自然的艺术美感,同时也要注重公共服务设施功能,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切都要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充分践行生态主义,实现生态保护与景观设计的双重目标。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景观用途及特点,选择合适的设计方式与理念,通过局部补偿等方式,减小景观设计对于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自然资源与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注重保留和恢复场景
在生态主义指引下开展景观设计工作,要充分保留和利用自然场景。在传统的景观设计工作中,更加强调场景的创新,经常出现全面改造的情况。在生态主义模式下,设计师要充分尊重和保留场景,对于原有的自然基础,要充分尊重,并保留相关的要素。在设计过程中,要根据现有的设计规则,选取合适的设计策略,实现原有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产生新的资源投入,尽可能减小对于资源的影响和破坏,在这样的设计原则下,也能将设计效果最大化,既保留原有的自然和历史基础,同时也实现了节约资源的目标,同时也提高了景观设计的艺术性和层次性,打造一种多赢的局面。
(四)注重材料的集约化利用
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践行生态主义,就要对装饰材料进行集约化利用。在M行景观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的材料,根据生态主义原则,要进行循环利用,或者选取环保材料,经过加工处理后进行再利用。为了减小景观设计的能源消耗,在材料选取上,还要注重就地取材,对生态资源进行有效的保留和改造开发。在生态资源的循环利用过程中,包括动植物资源和水文资源,充分尊重这些自然元素,是生态主义原则的重要体现。此外,随着现代新材料技术的发展,环保材料在现代建筑与装饰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要进行材料选取,要尽可能选择环保材料,提升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
(五)注重协调人文性景观
在生态主义指引下开展景观设计工作,要充分注重协调人文性景观。生态主义不仅仅要求景观设计集约化利用自然资源,同时对于人文景观设计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景观设计实践来看,不同城市和地域的人文特征相差较大,所以不会有统一的设计模板,但是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还是要充分考虑并尊重人文要素,将民俗风情渗透到景观设计的全过程中,充分释放本土文化活力,实现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匹配。在宏观资源调控上,景观设计师要开阔自己的眼界,纳入多种设计元素与设计符号,将当地人文和自然环境有机统一起来,尽可能减小景观建设投入,用最小的自然资源消耗,实现景观设计效果的最大化,进而满足现代景观设计需求。
环保观念篇7
关键词:公路设计;景观设计;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 X734 文献标识码: A
一、公路景观设计概述
在公路设计中,景观设计主要包括自然景观设计和人文景观设计两个方面,其设计目的在于处理好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自然景观一般是指森林、山川、海洋、河流等天然形成的景观,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景观一般是指房屋、公路、铁路、桥梁等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创造的景观,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产物。公路景观设计要求设计人员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协调,既要保证公路沿线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又要保证公路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二、公路设计中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域呈现出不同的景观特点。为此,公路景观设计在满足公路交通需求的前提下,还应当遵循以下设计原则:其一,功能性原则。公路景观设计要结合不同公路的特点,具备诱导视线、保护环境、警示通告、反映当地文化等多样功能。其二,美学指导原则。公路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社会审美要求,以美学理论为指导,将公路景观设计成兼具使用与欣赏双重功能的景点。其三,可持续发展原则。公路景观设计要重点保护和合理利用公路沿线的生态资源,保证公路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其四,经济性原则。公路景观设计要以经济实用为前提,不能在观赏景观的塑造上耗费过多资源,而是要合理利用和开发原有景观,节约景观建设成本。
三、公路设计中的景观设计理念
(一)安全理念
公路景观设计的安全理念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景观设计手段,结合公路防护措施,以保证行车安全为目标,消除公路安全隐患的设计理念。当人处于长时间高速驾驶的状态下,单调乏味的道路景观会造成驾驶人员的视觉疲劳,同时驾驶人员的视力会下降,视野范围缩小,易形成错觉,进而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所以,在公路景观设计中必须坚持安全理念,从方方面面考虑行车的安全性,具体包括:其一,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驾驶人员的视觉特点和公路长距离的带状结构特性。其二,景观设计要弥补公路线形设计缺陷对驾驶人员视力、视野、敏感度造成的负面影响,使公路景观能够保证良好的视距。如,在曲线路面上设计小型景观设施,或种植矮小树木,并设置危险地段标识牌。其三,景观设计要考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可利用设置缓冲带、合理选择植物造景等设计手段减少危害。其四,景观设计要与公路照明、护栏、警示牌等安全防护设施的设计相协调。如,在公路隧道洞口进行植物造景,不仅能够美化环境,同时还能够缓解光线明暗变化对驾驶员的视觉冲击。
(二)生态理念
公路景观设计的生态理念主要体现在保护当地自然生态环境,最大程度弥补因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破坏等方面。施工队伍在建设公路工程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公路的使用功能,有时会改变甚至破坏公路所经区域的原有景观特征,影响该区域的生态平衡,并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公路景观设计要树立生态保护理念,具体做法如下:其一,景观设计应合理利用当地自然景观和生物资源,减少人工构筑物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求保持原有山体、水体的自然状况,使公路交通与周边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其二,景观设计要将人工景观作为自然景观的有力补充。如,在自然景观条件好的路段,尽量保持原有的自然风景。在自然景观条件不好的路段,通过人工造景和建设绿化带,营造美观的公路环境。其三,景观设计要利用栽种植被的方式,恢复公路施工中已遭破坏的环境,使修复的环境景观能够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其四,景观设计要选用乡土植物作为造景植物,同时兼顾物种的多样性,合理配置植物。
(三)文化理念
公路景观设计的文化理念是指通过景观设计凸显地域文化特点,尊重当地的民俗民风,保护历史文脉。景观是蕴藏文化与历史的载体,尤其对于线路长的公路建设工程而言,通常会跨越不同的区域,这使得公路景观必须承担起展示不同区域历史文化的重任。为此,公路景观设计要融入文化理念,始终坚持保护地域文化的设计原则,具体做法如下:其一,公路景观设计要避免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特殊文化内涵的场所进行破坏,如少数民族古建筑、传统村落、名人故居等。其二,公路景观设计要充分挖掘区域文化特色,了解区域历史演变、传统风俗、居民心理等方面,使公路景观既能够传承历史文化,又能够体现时代特征。
(四)经济效益理念
公路景观设计的经济效益理念是指在满足公路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寻求降低建设资金投入的景观设计方法,并且确保景观设计能够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一方面,公路景观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减少人工造景所耗用的资金投入,营造纯朴、自然、优美的公路景观。另一方面,公路景观设计要与公路沿线的设施相结合,赋予景观特殊的功能。如,利用公路排水设施收集雨水,将雨水经过处理后用于沿途的农田灌溉。
结论:
总而言之,公路景观设计是公路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设计者综合运用美学、景观设计学、生态学、植物学、地理学等多种学科领域知识,有效解决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公路景观的功能价值,避免或减少因公路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公路景观设计要融入安全理念、生态理念、文化理念和经济效益理念,创建舒适、安全、优美的行车环境,实现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强.新理念在郑石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2).
环保观念篇8
1低碳理念概述
低碳是指较低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技术是为了降低排放、降低能耗、降低污染,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低碳环保作为生活的基本原则,是当今人类履行自然责任的方式。因此,在涉及到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艺术设计中,应用低碳理念是为人类履行自身的自然责任奠定的基础,不仅对现代人类的生活十分必要,对未来人类的生活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作为现代艺术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低碳理念的发展和应用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2将低碳理念融入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
2.1在植物景观设计中融入低碳理念
使用绿植是园林景观设计中必要的内容,绿植本身具有美化和绿化的功能,其自身就能够有效地实现“低碳”的设计目的,而植入绿植又是目前我国环保工作中最受推崇的一种方式。不同的绿色植物具有不同的环保作用,在景观设计中应用具有特殊功效的绿植,是实现低碳理念的一种有效途径。这些绿植包括枝叶密度较大的高大灌木、根系发达而植株短小的草。灌木和草的成本并不高,但是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却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前者能够做出各种创意造型,增加园林景观的设计感;后者能够营造“公园”型的景观氛围,在低碳功效方面,高密度灌木起到隔绝噪音的作用,减轻建筑设计中的隔音压力,变相节约了建筑材料;草则以发达的根系储存大量的水分,而且具有多年生的特点,养护容易,节约绿植的养护成本。
2.2在空间设计中融入低碳理念
园林景观设计重视利用空间的分割感和错落感进行“造景”,在此过程中展示园林本身具有的审美价值,一步一景,使园林呈现层次丰富的景观特征,是现代园林设计所追求的审美表达。然而,空间设计往往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工、使用大量建筑材料,无论是建筑过程还是后期保养看护和维修,都需要耗费资源。如果在设计过程中,能够使空间设计的造价降低,使建筑工序简化并使应用过程中的维修费用降低,也不失为践行低碳理念的一种有效方式。设计师在园林景观的空间设计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借景和一个空间、多重造景的方式,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例如,在进行园林道路设计过程中,将道路旁边的绿植作为立面背景,将道路作为平面,使绿植和道路形成立体的景观,这样就能够减少道路附近的独立小景布置,减少资源的应用,而后期养护和维修与绿植养护可以同时进行,节约人工;另外,园林中的风景墙也可以使用建筑废料进行设计,即满足低碳的要求,还能够引发园林的使用者关注环保问题,主动爱护园林设施。
2.3在景观功能设计中融入低碳理念
园林中的各种景观都具有其主要功能,以绿植为代表的风景景观不仅具有审美功能,还有绿化和环保的功能,而园林中的水渠、喷泉有着引导地面水的功能;景观小品中的路牌、凉亭、座椅等,具有提供帮助的功能。园林景观中的许多事物,都可以在原有的功能中加入其他新的功能,实现“一物多用”的目的,也能够体现出其低碳环保的价值。例如,在园林中的雕塑小品的设计中,使用环保型的材料并设计成既能实现美化目的,又能够提供休息功能的样式,减少景观中的座椅摆放数量,以此节约资源;又如,在园林中的地上水与地下水设计中,添加水净化和循环设备,使园林中的废水可以二次利用,供给地上水,形成自我供水循环,节约水资源;再有,将园林的垃圾桶和废物回收处设计成分类式,嵌入垃圾智能识别系统,并在旁边设立回收分类指标牌,敦促人们主动进行垃圾分类并投放,以此降低垃圾处理耗能,提高废物回收率。
3在低碳理念践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园林景观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园林建筑的成本,而很多环保节能设施的应用和材料的选择,都会提高园林建筑的成本,影响园林投资方和建设方的利益实现。因此,在设计中融入低碳理念,应该始终注意这样一个问题,即平衡环保与建筑成本之间的矛盾,尽量在符合成本应用原则的基础上践行低碳理念。
4结语
环保观念篇9
①生态理念导入城市园林工程的表现。在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生态理念的探索从未停止,将生态理念融入到城市园林工程中,极大地改变了园林设计内涵和设计策略。其主要表现在:园林建设过程要符合绿色植被生长特性,维护植物生长环境;园林景观设计要充分保护水资源,使得绿色植物与水质的相互融合;保护绿色植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复杂性,促进生态和谐稳定。②生态理念导入城市园林工程的作用。在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以后,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环境建设逐渐展开。将生态理念应用到城市园林工程建设中,不仅能维护城市环境生态平衡,也能够运用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构建起复杂的群落关系,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园林建设选择移栽、栽种和养护多种植物,丰富植物群落,也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例如:一些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分泌物,能够促进其它植被的生长,就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生长分布起到有益作用。生态理念应用到城市园林工程建设是必然发展趋势。
2生态理念在城市园林工程的应用
2.1维护生态和谐,保护生态系统传统思维理念下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需要具备美观、整洁等特点,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以及城市生活质量的逐渐降低,人们开始关注生态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与实践。保护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是现阶段城市园林工程应重视的目标。基于生态理念下的城市园林工程建设,应该重视城市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总的来说,城市园林建设既需要重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也需要重视生态平衡理念。认真分析城市环境现状,结合城市人文特色、土地条件、现有规划等,运用生态理念,综合分析生态目标和环境质量目标、人们生活质量目标,进行综合分析与设计。选用当地绿色植物,依据周围环境的土壤、水质、地形,构建和谐的生态园林景观,也可以选择移栽等方式,选择最适合城市的园林植物,降低成本,加大栽培与养护,提升城市园林景观建设质量。
2.2使用生态物料,应用园林工程生态理念下,基于可持续发展要求和理念,在城市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可以将具有生态性质的物料与资源有效应用到工程建设过程中,有助于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对资源的节约,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契合。从3个方面入手。第一、增加土壤中有用物质。绿色植物的栽培和养护需要土壤中含有大量适合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由此,园林建设时需要选择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在土壤中增加有益营养成分,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成长。第二、可再生资源和材料的运用。在城市园林工程建设中,需要运用到大量的建设材料,基于生态理念下,选用可循环利用、对环境友好的生态材料和资源,有效运用可再生资源进行景观的布设、规划,提升园林景观工程质量的同时,也有效节约使用的物料和资源,降低能源消耗,提升生态理念的意味。
2.3构建生态化植被设计方案在设计园林工程的过程中,需要选用多类别植被,进行不同建设方案。通过不同的方案设计不同的布景,提升生态园林的景观艺术性,以维持生态园林的艺术性、生态性和人文性,强化园林景观带给人们的美好感受。充分结合不同植物生长特性的不同,进行植物合理搭配设计。例如:水生植物需要围绕园林水质环境周围来布设景观,而喜干植物则需要远离水质。同时选择不同植物物种时,需要考虑生态效益、环境质量、艺术表现等因素。所以需要重视植物自身的生长特性,充分利用园林空间与周边环境的实际情况,实现对生态园林的有效规划与设计。
3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园林工程未来发展
环保观念篇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大力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也进一步指出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是一个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系统工程,要求我们对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进行重大变革,并在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上更加趋于生态与合理。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法律的保障,法律的实施离不开公众的自觉遵守,公众的自觉守法离不开强有力的内心强制。因此,建设生态社会,除了要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大力提高科技水平、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外,进行全民生态教育,从思想上树立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法治观念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生态法治观念的内涵
生态法治观念反映了生态文明的要求,是人们对生态法律的本质、作用的理解,对现行生态法律的解释和评价,以及对生态法律的感觉、态度和信仰。笔者认为,其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法治观念。法治是运用法律治理国家的方式,其不仅是指法律、依法办事和法律制度,而且是指渗透到其中的价值判断以及从观念上树立法律至上的法治思想。当然,“法律权威的树立应当是立法和执法、法律制度和法治精神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其基本要求是法治思想必须内化为我们观念、价值、精神和良知的一个组成部分。”[1]法治要求任何人都不应当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任何人都不能凭借他自己的权威逃避法律的制裁,这是法治社会的底线与基石。
守法观念。“法不只是靠国家来加以维持的,没有使法成为作为法主体的个人的法的秩序维持活动,这是不可能的。大凡市民社会的法秩序没有作为法主体的个人守法精神是不能维持的”。[2](p19)公众的守法意识是实现生态法治的关键,它要求公众不仅要知法、懂法,还要把法律意识转化为自觉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法律行为,以及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今天,我们缺少的不是生态环境法律制度,而是对它的信仰与敬畏,敬畏心是产生崇敬感的前提,是产生法律信仰的基础,也是法律得到自觉遵守的原动力。
权利观念。权利意识是公众形成生态法治观念的内在动因,生态环境法律中的权利类型复杂多样,“包括以个人基本环境权为核心的各种环境权利,以土地为核心的各种自然资源权利,以政府环境管理权为核心的管理权以及以动物权为核心的各种自然体的权利。[3](p322)这些权利的设定,突破了传统法律理论的框架,为保护人类乃至其它主体的环境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当然,强化权利观念,不等于没有义务观念,例如环境权中权利与义务就不可分割,人有享用适宜环境的权利,但环境和自然也有受人尊重保护的权利,以维持其满足人需要的功能与价值。这就要求人在享受环境、利用资源的同时必须履行保护的义务,形成尊重自然、尊重其它生命的生态理念。正如亚历山大·基斯所言:“环境权不应被解释为很难抽象定义的对理想环境的权利,而应解释为使现有环境受到保护、使之不被破坏以及在某些情况下使环境得到改善的权利。总之,环境权实际意味着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的权利。”[4](p20)
生态观念。在中文含义上,“生态”一词中的“生”可解释为“生物”或“生活”,“态” 可解释为“状态”或“形象”,可以代表环境中的万事万物。[5](p7)换言之,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观念,是指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它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人类的生态观念从原始农耕时代的畏惧自然、山河崇拜,发展到工业革命时期的无视自然、人定胜天,再到今天的重视自然、和谐相处,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人类环境宣言》指出:“人类既是他的环境的创造者,又是他的环境的塑造者,环境给予人以维持生计的东西,并给他提供了在智力、道德、社会和精神等方面获得发展的机会。”[6](p1)人类是自然的产物,人类只有把自身的活动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才能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
二、生态法治观念的伦理基础
生态法治观念具有深厚的伦理基础,其区别于传统法治观念的突出特点就是环境伦理对它的主导与内化。“随着近代意义上的法治的生成,伦理开始改变其单一的看客、外在评判者的形象,不时也介入到法律规则之中,充当一定的角色。随着人类文明意识的提升和视野的开拓,尤其在生态法治的观念模式中,伦理主导其价值取向。”[7]环境伦理是人类对待自然所持有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评价,它关注的是人对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相关的地球上各种生命和整个自然抱什么态度的问题。环境伦理把人类的道德关怀扩展到整个生态环境领域,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新的价值导向和理论基础,并不断地被现代科学与实践证明了其合理性。
(一)中国古代生态伦理观
古老的中华文化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智慧,这在儒家、道家的思想中都有体现:儒家的环境道德根基在于孔孟的“天人合一”。其主要含义包括:人与万物一体,同属自然的一部分,天道与人道的要求应该一致,人虽有别于万物,但与万物是平等的伙伴和朋友。人与天本是和谐的,天满足人的要求,赐与人们生活的资料,人也应该顺应天的变化,顺时而化。道家的环境意识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老庄的“道法自然”、“返朴归真”、“融于自然”的自然主义和谐论就主张不做违反自然的活动、不固执地去违反事物的本性,从而真正实现人的自然本性与大自然的和睦相处以及与他人和社会的协同一致。中国古代思想家这种善待自然、欣赏自然、万物平等之情,是中国古代实行可持续农业耕作的思想基础,使得中国能够在过去的2500年间得以繁 衍发展。
(二)西方近代环境伦理观
与中国相比,西方的环境伦理发展较晚,一直徘徊在科学万能论与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直到20世纪初,西方伦理学家才开始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伦理理念对环境立法与公民环境法制观念的形成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其代表主要有“敬畏生命的伦理观”与“土地伦理观”。 敬畏生命的伦理观为法国的阿尔贝特·史怀泽博士于20世纪初提出,他认为,“如果把爱扩大到一切动物,就会承认伦理的范围是无限的。所以为爱一切动物的伦理学制定细则,这是当代的艰巨任务。”[8](p77)土地伦理观的倡导者是美国学者A·利奥波德,他认为,“个人是一个由各种相互影响的部分所组成的共同体的成员,土地伦理将这个共同体的界限扩大到土壤、水、植物和动物,将人类变成共同体的一员,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9](p199)
强化公众的生态法治意识,仅仅依靠法律条文的灌输是不够的,环境伦理的学习与环境道德水平的提升十分关键。通过学习,能够促使公众对错误的生态观进行深刻反省和自我矫正,从而内化为一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信念,进而自觉信仰与遵守生态环境法律。
三、我国公众生态法治观念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环境立法上也完成了从无到有并日趋完善的过程,然而对环境法律的执行与遵守始终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有些地方甚至还存在着有法不依的现象,这就导致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极端不平衡。近年来,生态危机频发,由此导致了群体性社会冲突不断爆发,危及了社会稳定与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究其原因,就是我国公众生态法治观念的现状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治观念淡薄
“人治意识”浓厚和权利意识淡薄是公众生态法治意识形成的严重障碍,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给公众打上了强烈的“人治”心理烙印。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主张“治人”高于“治法”,孔子主张“为政在人”,“其人存则政举,其人亡则政息”;荀子提出“有治人无治法”。法家虽主张法治,但只是把法作为“人治”的工具,并不包含现代法治的价值取向。同时,封建社会的严刑苛法又导致了公众厌法厌诉、存在期待“明君清官”的心理,公众不相信法律,反而将命运寄托在“明君清官”身上,安分守己,听从统治者的安排。统治者享有天经地义的特权,公众只是权力的客体,根本无法形成健全的权利意识,这种狭隘的法文化传统思想与不平等的意识影响至今,在相当一部分公众心中仍有很强的心理定势,严重阻碍了公众自主意识与民主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大降低了法律的权威。
(二)环境守法意识淡漠
自1979年我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实施以来已有30余年,而这30余年也是环境法律最活跃与最多产的时期,从《宪法》中确立了我国环境保护的目的与任务,到环境基本法律的制定、修改,从一系列环境保护单行法的制定、完善,到环境保护程序法律的补充与衔接,直至近年来《循环经济基本法》等充分反映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法的颁布与实施,都说明我国目前已基本建立起较为全面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然而目前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环境法律仍被视为发达国家的奢侈品,在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是可有可无的,更何况由于“政策高于法律”、“出于发展经济的善意,环境违法行为可以谅解”的思维方式尚存,致使部分环境执法人员有法不依,弱化了环境执法的效能,并影响了公众对生态环境法律的尊重与遵守。
(三)环境伦理道德缺失
生态危机的解决,除了要依赖于不断发展的环境科学技术、完善的环境立法与执法外,还要有环境伦理的内在基础以及环境道德的内心强制,只有公众具有了一定的环境伦理意识,平等地看待人类与其它物种的关系,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才能为环境法治的开展和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中国古代思想家著有大量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论文章,西方环境伦理学家也提出了尊重自然、生物平等和生态整体主义伦理观,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和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也充分肯定了代际公平、代内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大,使得人们过多地关注经济利益,无暇顾及那些看起来与自己没有直接关系的生态论题与生命的存在,缺乏对传统的人与自然和谐伦理的传承与学习,忽略了良好环境道德的养成,这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其生态法治观念的形成与强化。
四、公众生态法治观念培育的途径
我国公众生态法治观念的现状无法适应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要求,必须尽早进行培育与强化,但这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等手段的支撑。笔者认为,目前,当务之急是开展全民生态教育、确立环境权和完善生态立法与执法。
(一)开展全民生态教育
由于生态法治观念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因此生态教育就成为提升公众生态法治观念的重要途径。生态教育包括三个方面:生态知识的教育、生态科技的教育以及生态环境法律的教育。近年来,我国公众的生态意识已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我国的生态教育主要集中于中小学时期,主要为渗透式教育,即将生态教育整合到基础教育中,没有单独开设生态教育课,以环保为特色命名的绿色学校也多数流于形式。面对升学的压力,不少学校和学生都不得不减少花在学习生态教育内容上的时间,有的甚至放弃了这部分内容。这就导致了公众生态意识淡薄、环保法律知识匮乏的后果。目前,生态教育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进行环境知识的灌输,在实现生态教育的目标上,效果并不理想;在价值观上,重视人与人的关系,忽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对待生态保护的态度上,虽然认为与每个人的利益相关,但又对个人的努力缺乏信心,寄希望于政府和他人,环保行为较为消极,且城乡环保意识差距较大。因此,应拓宽生态教育的途径,将反思、感动、认知、评价、情感这些主 观性行为融入生态教育中,使生态教育具有说服力、震撼力,使受教育者明确他们的责任与使命,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应完善生态教育的模式,补充生态教育的内容,通过各种正式的、非正式的教育形式和手段进行全过程生态教育,普及、传授生态环境法律和生态学知识,培养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念及生态法治信念。
(二)确立公民环境权
环境权的理念和运动主要发端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与地区,并于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形成了两次理论研究和立法高潮。环境权是指公民有在良好、适宜的环境中生活的权利,环境权是生态法治的重要内容,是环境立法、执法和诉讼,环境管理、公众参与和环境公益诉讼的基础,具有主体广泛性、内容丰富性和客体多元性的特点,其包括生命权、健康权、日照权、通风权、安宁权、清洁空气权、清洁水权、环境资源权、环境使用权、环境处理权等。目前,环境权在我国环境立法中尚未明确规定,只在某些法律法规中有所体现,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而这些规定又过多地强调公民保护环境的义务,忽视公民的环境权利;过多强调环境监督管理机关的权力,忽视其应尽的义务。对此,笔者认为,确立公众的环境权对增强其生态法治观念尤为重要,应将环境权写进《宪法》并确立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同时,“在实体法上规范公民环境权的内容,在程序法上建立公益诉讼制度,能够有效地保护受害者的利益,并进而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以及保护包括受害者在内的公众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环境权益,使人们对切身利益的保护与改善同环境保护联系起来,增进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关注和行动,进而将环境守法内化为一种自觉。”[10]
(三)完善生态立法与执法
虽然我国的环境法律体系已经建立,但在生态立法上仍然存在大量空白,因为一系列环境法律法规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制定的。近年来,为适应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虽然作了一些修订,但没有体现出生态立法理念。同时,我国现有的生态环境立法层级较低,缺少生态基本法。现在的环境法律条文原则笼统,缺乏系统性、科学性。更为严重的是,还存在法律规定之间自相矛盾的现象,致使人们在实践中无所适从,大大降低了生态环境法律的权威性。对此,笔者认为,要完善生态法律体系,提升立法品质,应由全国人大出台位阶更高的《生态基本法》,确立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原则,同时生态单行法的制定也应紧跟国际步伐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使其更加规范并具有价值的合理性。
在我国生态环境执法中,权责失衡的现象一直较为严重。长期以来,我国一些地方和部门忽视生态保护,片面追求GDP,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少数干部甚至以权代法、以言代法,使环境管理陷入失控状态。“中国固然制定了不少的法律,但人们实际上的价值观念与现行法律是有差距的。而且,情况往往是,制度是现代化的或近于现代化的,意识则是传统的或更近于传统的。”[11](p101)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实行政绩考核生态保护一票否决制,对因个人决策而导致的重大生态问题,实行终身追究制。环境执法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制观念,严格执法、依法执法。同时,应建立一套环境司法监督机制,加强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人民团体以及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执法的监督。
【参考文献】
[1]赵万一.法院的权威与法律的权威[N].人民法院报,2013-08-08(2).
[2](日)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3]蔡守秋.环境资源法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亚历山大·基斯.国际环境法[M].张若思编译.法律出版社,2000.
[5]郝道猛.生态科学概论[M].徐氏基金会出版,1977.
[6]万以诚,万岍.新文明的路标——人类绿色运动史上的经典文献[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7]刘明皓.从人本法治观到生态法治观[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3).
[8]A·史怀泽.敬畏生命[M].陈泽环译.上海科学院出版社,1992.
[9]A·利奥波德.沙乡的沉思[M].侯文蕙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