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十四课!学术C刊主编带你换个角度看学术规范与学术伦理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8-09
手机版

  

  《学术规范和学术伦理》

  ——学术十四课!

  学术C刊主编带你换个角度看学术规范与学术伦理

  学术写作和学术发表是呈现研究思考的重要渠道。2019年12月23日晚,近200余名同学聚首闵行一教214教室,共同倾听上海社会科学院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综合核心学术期刊《社会科学》社长兼主编胡键研究员的精彩课程,他的讲题是《主编眼中的学术规范与学术伦理》。该课程为研究生院课程建设项目(高水平通识课)。

  

  课程开始,主持人萧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胡键研究员。他说,今天胡老师是带着三重身份回校授课的:一是他是华东师大校友,他对这块曾经培养教育他的土地怀有虔诚的敬意和感恩之情;二是胡老师是上海社会科学院这一上海市唯一的社会科学综合研究机构的研究员,是该机构“软实力研究中心”的创办人兼主任,自身就带有相当深厚的研究功力;三是他还长期担任《社会科学》这本综合性的核心学术期刊的社长兼主编,有着宽广的学术视野和丰富的编辑经验。这样三重身份,使得他可以在一个单纯学人所往往忽略的角度,去透视和发现学术研究、学术规范与学术伦理中存在的问题,这也是今天课程的特别之处。期望同学们跟上胡老师的思路,认真领悟和聆听。同学们对胡主编胡校友的到来报以热烈的掌声!

     

  

  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社会科学》(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综合学术月刊,核心期刊(CSSCI)。

  不愧是研究员,胡老师一开口就拿“研究”(study)说事儿。他独具匠心地将“研究”(study)拆分为S-sight (看见、发现)、T-technique (技巧、方法)、U-understand (理解、领会)、D-discipline (规范、规训)和Y-yoke (驾驭、联结,延伸为创新)五个部分,并站在“作者”和“编者”的双重立场上开始了自己的课程。

    一、如何理解sight (看见、发现)? 

  胡键老师首先从“看见什么,发现什么?”的问题角度出发,阐述了“发现”问题对研究选题的重要性,选好题是成功的一半,在选题的时候,我们需要具有问题意识。

  一是指研究的目标取向,成功的选题应该是揭示研究的目标取向,也就是要使研究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另外,我们还需要关注研究是否有价值。因为我们需要做的是前人已涉猎的但尚保留余地的研究。并非所有的问题都有价值,不属于学术范围内的问题,如社会实践问题和政策问题不需要进行逻辑论证,则不具有学术意义。从选题来看,我们可以知道该问题的研究状况和可能发展的趋势。在学术创作中,想要发现问题,我们需要在实践中要思考,在读书时,要把书本的内容与问题联系起来,以此联想问题和联系话题。

  二是指研究的具体范围,选题应该是范围具体的,而不是大而全的。选题过大便无法深入问题,只是如蜻蜓点水。例如,我收到一位著名历史学教授的文章《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题目大到可以做一套丛书,至少可以写一本书,而作者用琐碎的材料且并无新材料来阐释如此宏大课题,这就相当于用竹竿来建造大厦。因此,文章是不可能刊发的,尽管作者是知名教授。选题也不能太小,太小会使研究过度沉迷于琐碎的细节,从而使研究失去了价值和品味。学术也同样要强调品位。特别是有的细节并不具有代表性,也不能真正反映事物发展的趋势,没法发现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有一年一位知名的社会生活史教授来了一篇文章叫《汤饼考》,洋洋洒洒1.5万字,但问题是选题究竟能揭示社会生活方面的什么问题呢?因为这种食品没有任何代表性,因而没有学术品位,只能作为个人的学术兴趣来写是可以的。

  

  三是要对一个学术问题产生质疑,要有反思性、思辨性以及争鸣性。学术研究是无止境的,真理更是无止境的。很多学术观点当时是对的,或者说是真理。然而,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其真理性也会发生变化。因此,选题一定要敢于质疑。但是质疑也需要有理有据,而不是随便怀疑。在有理有据的基础上的怀疑,这样的选题一定是有价值的。

  至于如何“发现”问题,胡老师提出了两点建议:

  首先是阅读文献,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在权威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和权威论著以及权威学者或者是活跃在学术界的作者的论文、论著来阅读。结合自己要研究的视角特别是具体的问题来梳理文献,这样范围就大大缩小,也有利于把握文献。并非在引言中进行文献梳理,在引言中对问题的来龙去脉进行适当阐述,在正文撰写的过程中,可以对具体的观点进行文献追述。阅读过后,要充分肯定前人所做的学术贡献,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学术伦理。后人的研究一定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这是作为知识分子最起码应该有的态度。而后发现前人研究中的问题,从而为自己的研究找到突破口。对此,胡老师还特别提醒我们要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尽可能得传承导师的学术思想,做到真正的尊师重道。

  其次便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之所以至关重要,是因为实践的丰富性,特别是在中国实践发展迅速的今天,脱离实践的学术研究是可怕的,不落在实处的理论是无法阐释实践的,也是不可靠的,经不起推敲的。因此只有深入社会调查才能真正的“发现问题”,实践才是创新的动力源泉。

  

  胡键主编在英国剑桥大学。

    二、如何理解technique(技巧、方法)  

   接下来,胡老师为我们解读“STUDY”的“T”。

  “T”是“technique”,指的是技巧、方法。由此,胡老师引申出学术研究方法。首先,他强调,研究方法没有最好的,只有合适的。

  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者,不必过分追求量化模型,否则,容易陷入“精致的平庸”。胡老师举了十分生动的例子。譬如,某位从事家庭社会学的教授使用了40年的数据,用精美的模型得出“女主内,男主外”的常识性结论。又如,某位OEDC医学者用相当数量的数据模型证明了“学历高的男性在换医院后更容易被录用”的结论。对此,胡老师精辟地总结道,这些过分追求量化模型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却如同在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永不相交的定理一样,人尽皆知。其次,质性研究、量化研究、模型研究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解释问题。能用文字表达的,为什么要用符号表达呢?《易经》高度凝练却字字珠玑,《战国策》寥寥数语却记载了恢宏的古代战争,精炼的语言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可见,思想比方法更重要,没有思想的研究,即便使用了好的方法也是摆设。

  谈到论证的技巧,胡老师用了一连串连续的排比和对比。

  ●.层次感,而不是平面感;

  ● 缜密性,而不是一盘散沙;

  ● 科学性,而不是宣传性;

  ● 学理性,而不是口语化;

  ● 严谨性,而不是随意性;

  ● 围绕核心问题展开论证,而不是学术散文天马行空。

  首先,胡老师用唐伯虎的“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生的儿子都是贼,偷来蟠桃献至亲。”形象地呈现论文的层次感和论争的悬念。在谈到缜密性的时候,胡老师强调初学者论文写作必须有严密的逻辑性,至于学术散文,只有德高望重、富有远见的学术大佬才能驾驭。说到科学性,胡老师严肃地指出,社会科学论文的写作,需要通过理论、论据、方法证明论点的科学性,而不是一味地用宣传论证宣传。同时,学术论文应当有学理性,避免口语化。一篇学术论文“如果社会上任何人都读得懂,那学术就白做了,学术共同体读懂即可”。最后,胡老师幽默地说道,初学者投稿前,先检查自己的作品是否严谨。如果自己都不愿意读第二遍的文章,你怎么能忍心让编辑部至少读六遍(三读三校)呢?如果是这样,你不是用低劣的论文来伤害编辑吗?胡老师抱怨道,“世界上被污染最严重的就是编辑的眼睛!

  三、U-understand 

  如何才算理解、领会呢? 

  接下来,胡老师告诉我们理解就是指所研究的对象、理解文献、理解所涉问题的发展脉络。

  理解有以下几种标志:

  首先,是能够提出问题,即梁漱溟先生所说的发现没有或不能解释的事情;其次,要能够提出质疑,对他人的观点、理解、方法、视角提出质疑。不能轻易相信权威,学术不能树立一个天然的与生俱来的权威。如果有这样的权威,我们就永远不能够超越。虽然雅斯贝斯讲的在“轴心时代”人类哲学有了第一次突破,但是人类到今天为止,也没有第二次突破。这样看来,我们确实没有办法超越那个时代的哲学家,但是在具体的问题中,我们不能先塑造一个权威。预设权威会成为永远没办法逾越的“高山”,只会使人知难而退。另外,仅仅是“疑”还是不够的,还要能够形成自己的看法、观点,即形成主见,这样才有创新的可能。最后,还要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能够对研究对象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最重要的是不要受制于学科的边界束缚,能突破束缚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家,学贯中西古今,站在高山之巅。

  胡键研究员的著作。

    四、什么是discipline(规范、规训)? 

  胡键老师指出,规范性问题是涉及道德与伦理的问题。这里的规范,首先是学术研究活动的规范,如文献的合理使用规则,引证标注规则,立论阐述的逻辑等。通过结合自然科学、医学出现的数据一改形成一篇文章、著名学者引用马列经典著作原文却未真正读懂等事例,他提出了六种不规范行为:一是抄袭剽窃,强行在他人成果上署名,篡改文献和数据、故意断章取义,注释有误或做“伪注”;二是转引二手文献并且未核对原文献导致以讹传讹;三是阅读中文文献却引用外文表达文献,结果弄巧成拙;四是源于外文书刊却译成中文,结果牛头不对马嘴;五是转引外文注释却不注明原出处,让人难以查找原文献,难以辨认其真伪;六是一稿多投,有的甚至是略作一点“乔装”后就投给不同的多家刊物。

  

  其次,规范是学术制度的规范,如学术管理制度、学术评价制度等。研究生日常学术管理由研究生院负责,它要求硕士或者博士在研究生期间必须在期刊上发表要求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学生用钱买版面、为了毕业而不择手段的事情时有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术界不正常现象的滋生。胡键老师给同学们提了三个建议:一是不能追求论文的数量。盲目追求发文章的数量,极易导致论文质量下降,从而能够成为经典的文章相应减少;二是不能“以刊论文”。发表期刊的影响力作为论文的参考标准是不够准确的,由于编辑的疏忽,刊登的论文不一定都是有水平的文章;三是不能用行政评价代替学术共同体的评价。行政与学术的评价体系存在不一致,因此,同一篇论文会得到不一致的评价,甚至是相悖的评价。

  最后,规范是学风规范,即学术研究的道德规范。胡键老师强调,一是力戒假话、空话、套话,空话的论文不应该发表;二是不把学术批评等同于对人的批评。他遗憾学术界几乎没有学术争鸣,在他看来,学术会议应该是有讨论、争论,学者们需要对不同的观点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的学术会议才是有意义的;三是宽容地对待不同学术观点,不扣帽子、不抓辫子、不打棍子,正常的学术讨论应该是正确观点的争论。

   

   五、Y-yoke 

  学术研究的最佳境界就是驾驭、联结新与旧 

  首先胡老师强调yoke作“驾驭”解时带有奴役之意,这里用其本意即“驾驭”。驾驭就要以简驭繁,书越读越薄,思想才越来越厚重、越来越深刻,而不是手持大量图书引经据典;要运用自如,做真学问,避假学问,要解释和解决现实的问题;另外,对学问要有敬畏感,越是无知的人越自信,对不属于自己研究领域的问题不要轻易去表态,倾听更有利于提升,如果是自己研究的领域,就要大胆地表达自己;精辟通透——研究通了才可以写出来、发表出来,用美丽的文字、结构、逻辑表达出来,加之美丽的思想。

  

  联结就是要把自己的思想和别人的思想联结起来才能创新,也就是基于别人的研究成果才能实现自己的创新。有一个观点说,学术研究有三个阶段即“听别人说”、“照着别人说”、“自己说”。前三两阶段主要是学习,通过学习别人的研究成果而得到自己的理解,再此基础上进行自己的思想创新。学术研究的目的就是创新,而不是为了发表,胡老师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没有哪一家是为了嫁女儿而生女儿的”,就像不应该有哪个学者是为了发表而去写文章的。有很多思想性的东西不一定在当下就发表出来,因为前沿思想是难以为俗流所理解的。但我们需要铭记,没有创新的学术作品就是“垃圾”。我们不要做制造“垃圾”的人,而是要做清理“垃圾”的人。期刊的目的就是鼓励创新,其功能就是储备思想、鼓励创新、呈现佳作。作者是书写历史的人,编辑则是在记录历史的人。胡老师呼吁道,作者对写出的每一篇文章都应当有像看着自己的孩子出生一样的心境。只有痛苦过的写作,才有幸福的发表。

  胡老师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是有世界情怀的,我们不仅需要强大的硬实力,还要有强大的软实力,而学术思想是软实力的核心。我们要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这是极具必要性和重要性的。

  最后胡老师用三句话总结了本次讲座:

  1.研究有法:研究是讲究章法的,不是随意而为的。

  2.研无定法:研究方法是根据研究对象和自己的能力来确定的具体的研究方法。

  3.贵在得法: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合适的方法。

   

    师 生 互 动  

  胡老师的讲课结束后,萧老师分享了他对于今天课程的感想,并对胡老师提出了两个问题:

  问:现在学生为了发表文章而请导师挂名的现象很普遍,胡老师如何处理这种现象?

  答:我一直反对导师为学生挂名这件事。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是独立的,只有自己的思想才能够体现出你的创新,两个人的思想不能搭一块儿。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改革,要求所有的文章必须是独立作者,不管是研究生还是博士生导师,都要求文章必须只有一个作者,结果有些作者并不满意。很多博士生导师要求发自己的文章时必须带上自己的学生。我说你的学生有好文章,让他直接投稿,为什么需要你带呢?我至今没有和我的学生合作过任何一篇文章。因此,我希望大家有好文章独自发,这样才能体现你的能力和水平,而不要为了拿学位发文章请老师挂名。功利性地对待研究,往往是没有任何创新的,不过是为了学位、工作量和职称晋升罢了。

  问:如果真的出现极其优秀的硕士研究生,是否会破例刊登他的文章?

  答:研究生单独发文章可不可以?当然可以。我们杂志不仅发过研究生的文章,甚至还发过本科生的文章。当然在现在的学术体制下,我们不鼓励天才,因为天才一定是有别的原因的。以前有过一个同学,从高中时候就开始了研究,读本科和研究生时都在我们这边发了一篇文章,但这是比较早的事情了。但是为什么我们不主张研究生发文,是因为研究生的文章没有办法在众多的文章之中脱颖而出。有文献显示,陈寅恪先生在清华大学国学院的时候,就绝对不允许学生在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况且,我们一个月可能会收到一千多篇投稿,要在众多的来文当中发现你的文章确实比较困难。当然,一旦发现了,我们还是非常鼓励学生的创新和成长。例如,历史系曾经有一个学生,读博士时在我这里发了一篇长文,过了两三年,博三时又发了一篇文章,两篇文章都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了,毕业后他被破格评为教授,最后被江浙一所高校从西北一学校引进成为学科带头人,承担了国家课题。我们的责任编辑至今没有和他见过面。他给我们寄来了他的国家课题的成果,我影响最深的是他在后记说:特别感谢《社会科学》杂志和历史编辑,无论是否发表,编辑部和历史编辑都给予了非常认真的回复,杂志成就了他这样一个学者。他还说:“从此以后我要将最好的论文投给《社会科学》。”如果有这样的学者,我们当然要积极支持。如果你真的潜心研究,对学术有情怀,我们发现后,一定能帮助你成为一名知名的学者,期刊是真正能培养学者成长的平台。

  

  问:我感觉现在的学术论文写作更像一种生产,而不是纯粹的写作,变得非常流水线化了,胡老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或者胡老师如何处理自己的论文创作?

  答:我一般会把学术和学问区别开来,把两个词都视为偏正词组即“学问之术”和“学术之问”。所谓“学问之术”就是把学术看作是一种写作的技巧。作为一种生产,它确实是一种技巧性的东西。在进行学术生产的时候,我们强调的规范都是一种“学问之术”“写作之术”,是一种技巧问题。但是写作、创作是学问的问题即“学术之问”,学问一定先有“问”,有了“问”,才有思想和观点。好多论文只有“学问之术”没有“学术之问”,没有“问”的学术,哪来有创新?生产是不讲究“问”的,只讲成果,不讲过程。学问是一条漫长的路,虽然从生产角度仍然要做技术性处理,但学问需要对学术史、学术动态的把握,并从中提出问题,这就是“学之问”与“学之术”的区别。我们常说学术,其实说的是学问,是提出问题、回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好的东西发表出来是为了让更多人能看到它,而生产则只是为了应付考核部门,并不是真正的学问。就我自己而言,我一直基于自己的兴趣来进行自己的研究,有时发表文章,但有些文章写完之后我不会立刻发表,因为它还需要我自己去检验。目前,学术机构的考核对科研是巨大的伤害。我记得有学者讲过,只有在闲暇之中才能产生最有价值的学术,在紧箍咒之下你或许可以完成学术指标,但这一指标的品质不能保证,也就无法形成一种学术力。

  最后,课程主持人萧老师对本次课程做了小结。他代表同学们对胡键研究员、大主编百忙之中亲临母校授课表示真诚的感谢!同时他也期待更多的优秀校友、前辈能像胡键老师一样,以各种方式关怀和支持母校后来学人的成长和进步!萧老师认为,高级的学术期刊本身(那些“买版面”的期刊不包括在内),应当就是一只“学术规范与学术伦理”的火眼金睛,因为在一个严肃的学术生态中,其检测、监督、声誉和审美机制,将自动地优胜劣汰。这就是我们要求同学们要关注和引用一流学术期刊之文章的重要理由。

   个 人 感 悟 

  有幸通过这堂课领略到胡键老师关于学术规范与学术伦理的独到见解,虽然开课前很吸引我的一点在于胡老师独特的“主编视角”,不过完整听下来自己其实反而有些淡忘胡老师作为主编的特殊身份,更多是钦佩胡老师论述逻辑上的高度清晰和缜密。胡老师用“study”一词切入,从五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对问题意识也就是如何“发现”问题的强调。我们常说研究的选题要有问题意识,可这问题意识从何而来?就胡老师所谈来看,必不可少的一点在于研究的目标取向,也就是明晰使自己的研究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个人认为所有的学术研究相对而言其实做的都是“n+1”的工作,“n”包含着学术传承、在前人基础上展开而不是建造空中楼阁等意味,“+1”则代表着明确特定研究选题下的研究状况及可能发展趋势,反映了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创新,真理永无止境,我们在进行学术研究时固然有必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如果缺少了时空变换下有理有据的质疑则会使学术研究陷入停滞不前的境地。另外胡老师提及的一些实际案例也体现了优秀的学术研究必然谦虚谨慎且具有足够宽容的精神与气度,不仅在于“言之有物”、“言之有理”,也在于“言之有法”、“言之有道”。                   

                     --2019级政治学理论 束啸岳

  胡老师从编辑的角度为我们讲述如何做研究和做学问,首先要有敏感的问题意识,提出的问题要接地气,研究的问题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尽可能使自己的研究问题具有价值。在人文社科研究的领域中,如何发现问题?胡老师的建议一是多读文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的研究问题;二是多做社会调查,实践是知识的来源,任何一个理论离不开实践的检验和支持。在论文的写作中,要运用多种方法,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写出的文章要符合学术文章的规范。例如,写作要用书面语,要具有学理性。

  学术研究离不开前人的贡献,我们对待前人的研究首先要尊重,我们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前进,我们要同情之理解前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彩之处和局限。对待不同的学术观点要包容,文章乃是天下之公器,我们的学术文章以追求真理为标准,以启发人的心智为目的。每一代学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问题,学术文章要勇于创新,不能做成不痛不痒的文字游戏。

                    --2019级政治哲学与思想史 陈源

  下 节 预 告

  下一讲的主讲学者是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课程主持人萧延中教授,将为同学们带来的是《学术规范与伦理的案例分析》。一教214、12月30日晚6点,我们再次相约,不见不散哟!

  

  文案:十四组全体成员

  编辑:米一来

  海报:姚格

上一篇:《桃姐》之后《飞越老人院》 另类“青春励志片”感动亲情
下一篇:支持港澳台同胞共享国家发展机遇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