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华编剧、徐克导演的《青蛇》的价值在哪里?
在下才疏学浅,"价值"一词可能显得浅薄,就想听听大家的感受和见解。 1.人性、剧本、立意、导演、象征、演员、表现、音乐、服装、妆容各种角度都可以分析,好的坏的都可以; 2.徐版《青蛇》、陈版《霸王别姬》中白素贞和程蝶衣都用死圆满了自身,男的则是一个滑稽的死在青儿手里,一个历经磨难到最后还是独活人世。而在李碧华原著结局中,白、程仍活着并有了新的开始。求解两种结局的构思、立意、美学价值。 感谢!
《青蛇》是部男人拍的女性主义电影佳作。 它包含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甚至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要求的人性解放”也可窥见一二。
关于女性主义
在中国电影批评史上,远婴的《女权主义与中国女性电影》较早将西方女性电影理论与中国女性电影实践结合起来并进行系统描述。
90年代以来,中国的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开始从“女性意识”的角度出发。就这一点,王春容和蒲若梅的《女性电影和女性电影批评》中提出了从“女性意识”出发的女性主义电影批评标准。她们认为女性主义电影批评至少有三个“要点”:
一、考察创作主题中“女性意识”是否自觉、直率;
二、考察银幕女性形象是否具有真正的、完整意义上的“女性特征”;
三、考察“女性观众”对影片主题意蕴的“接受度”以及对银幕女性形象的“认同度”。
也许因为是李碧华编剧,这个故事里青蛇和白蛇代表了两种对女性态度,白蛇的视角其实是传统的男性视角,而青蛇的世界才是无拘无束的女性的世界。这一点过于学术,不赘述。
为什么明明是改编白蛇与许仙的故事,但是片名却叫《青蛇》?
以前我一直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后来我想到了一个解释。
我认为,青蛇和白蛇是同一个女人的两个不同阶段。一个是“学会做人”之前,一个是学会做人之后。一个是充分感性,一个是充分理性。一个是坦诚真率,一个是隐忍克制。
青蛇,是徐克心中的真实。他厌恶所谓的“成长”同化,追求的是绝对的自由。
关于法海
法海是典型的“事业型”男人,他代表儒家观念下的成功男性。主观上清心寡欲努力修行,而事实上徐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生物, 除非不是人,它们才可以不遵循人的本性;若已经生而为人,则必然受人性的牵制。
要解读法海,有三个关键。
1,佛像;
佛像是法海心中旧的信仰,它代表传统的儒家思想。这尊佛,从法海遇到赤身裸体生孩子的妇人开始动摇,最后随着金山寺的淹没而崩塌。
佛像崩塌之后,法海称呼青蛇为“小青”。
2,蜘蛛;
蜘蛛是法海自负的牺牲品。法海与蜘蛛的渊源其实就是后来与青白蛇的故事的提前演绎。法海误以为老蜘蛛是妖魔,而事实却证明老蜘蛛果真是有灵台寺佛印且在菩萨脚下修行的生灵。
这是法海第一次对自己产生怀疑,他对自己感到沮丧和不甘。
第二次法海对自己产生怀疑是他发现白蛇在洪水滔天的金山寺下产下的孩子竟然是人而不是妖。他震惊了,他心中旧的信仰瞬间崩塌。
3,性。
关于性之于法海在《青蛇》中主要表现是三次。村妇。雨夜里村妇丰满的胸部和裸露的诱惑的双腿,甚至是呻吟都极大的扰乱了法海的心性。试想,一只苦苦求情的老蜘蛛他铁石心肠不肯放过,但是由于一个村妇却放过了两条蛇妖。难道说法海果然忽然大发慈悲了么。不是,他在伪装。他在掩饰自己内心对于“村妇(女人)”的欲望。女猴子(不知道那是什么。暂时这么叫好啦)。法海在佛像前独自修炼时,无法打败脑海中想象出来的女猴子。他很疑惑,“你们为什么不怕我?”答案是,因为法海口中的“你”即“法海自己”。人不可能将自己的情感与欲望彻底划分开来。所以在女色的诱惑之后,法海以为自己不为所动,但佛像脸部的漆层剥落以及蒲团自燃这些现象都出卖了法海。他的内心世界一览无余。青蛇。小青是直接对法海旧信仰发起挑战的符号。而且,小青赢了。
关于白蛇和许仙
白蛇是中国传统女人的代表。会“做人”,能隐忍。夫比天大。@方十一
说她觉得白蛇并不爱许仙。对此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白蛇是爱许仙的,非常爱。但是也许那并不是爱情,而是一种很畸形的爱的情绪。作为一直想要变成人类的蛇精,白素很崇拜许仙。崇拜,然后喜欢,接着引诱,最后守护。这种所谓的“爱情”现代依然是屡见不鲜。但这种感情的问题在意它从一开始就是白蛇(单方面)自己主观上要加之于自己与对方的,它底下蕴含的更真实的情感是“渴望被爱”,渴望安稳,渴望归宿。
白蛇对于爱情的理解是“忠诚”。(片中语:从一而终)但讽刺的是,她一直在用谎言维系所谓的“忠诚”。更加讽刺的是,她选择的“老实人”许仙是整个故事里最不忠诚的人。
许仙对于白素贞在影片中有三次“出轨”。
第一次:许仙发现白素贞是蛇妖想要杀了她。如真爱,她是妖又何妨呢。但是官人许仙跑去买了刀和雄黄酒。
第二次:许仙被小青引诱。真要是爱,一个小青算得了什么。
第三次:许仙剃度。这是许仙放弃了“爱情”的最后仪式。
许仙,是徐克最唾弃的一类男性人群。撕开人皮,尽是兽性。
影片中,白蛇和许仙之间有两种语言。一种是正常的普通话(或者粤语),另一种则是唱词。
不过,几乎所有唱词的部分,都是谎言。
白蛇死去。意味着《青蛇》与传统女性行事态度(隐忍、压抑)的彻底决裂。
许仙死去。意味着《青蛇》与传统男性行事态度(自私、懦弱)的彻底决裂。
关于青蛇
一伙儿人哄着说《青蛇》是个女同性恋的故事。未必。《青蛇》其实也许就是白素贞和许仙的故事,所谓的小青,不过是500年前的白素贞罢了。
影片中至少有四幕可以论证我的观点。
第一幕:许仙和白素贞第一次ML时,白蛇与青蛇的身体反应如出一辙。
第二幕:白素贞用嘴喂许仙吃葡萄之后,小青也用同样的方法去挑逗许仙。被白素贞发现,草地上,小青说:“早知道你全知道我就不跟他玩了。干什么,我学的不像啊。”白素贞回:“像,像十足十,不过你道行还没够,会乱性的。”
第三幕:白蛇产子,青蛇替她去找许仙。按说,青蛇对许仙是没有感情的,但是青蛇在茫茫和尚海中看到许仙的那一刹那背影的动容,极其深情。那本来应该是白蛇的神情呀。不要说为了她姐姐流泪,为人流泪和为自己流泪的感情轻易可以分辨。
第四幕:白蛇临死前,青蛇携许仙去找白蛇,发现白蛇已死。小青刺了许仙一剑,但是许仙的身体里穿过的是两把剑。
青蛇在本片中是“原始人性”保留最完整的。青蛇以裸体出场,丝毫不惧与人类“赤诚相见”,疯狂起舞。
在舞会上她的表现(略)完全原始。弗洛伊德认为“性冲动是人们一切行动的根源”。这一观点在小清身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体现。青蛇在舞会上与挑逗舞娘、青蛇在河水里挑逗法海,形式上是一样的,但是感情色彩已经发生了强烈的变化,小青对法海有了征服欲甚至情欲,她不那么自由了。
关于小青的率性徐克有一个特别可爱的铺垫。
即清明节,在船上,小青说到法海时,白素贞说“他法力高深难测,这种人躲都还来不及呢。”,白素贞说完,小青不自觉地翻了白眼。
——你怎么了,翻什么白眼?
——啊?是湖水反光吧。
哈哈哈,这里分明就是小青对白蛇的话心里感到不屑嘛。自然流露就会翻白眼咯。这话粗看来是戏语,谁知日后小青竟然真的乱了法海的心性。前后照应得天衣无缝。
事实上,整个《青蛇》的故事中,青蛇的角色是最被忽视的。她是白素贞与许仙爱情故事里的配角呀。但是徐克却还有意放大了青蛇的这种配角性。
故事里,白蛇对于许仙的偏袒明白说出来了的有两处。
第一处是西湖邂逅之后,青白蛇在宅子里等待许仙到来。小青活蹦乱跳,白素贞说小青“折腾”。小青反驳,“那老实人在船上这么折腾你也不说他呢。”
第二次是水淹金山,白蛇产子,她要小青去找许仙,小青对白蛇说:“好,我去救他。你老说人间有情,难道妖就无情吗。我们姐妹之间也是情。你想过我吗?”
这里的用意大概是影射观影者自身吧。我们这些人平时不也是这样吗。忽视掉最本真的自我,盲目追求“我们以为”的幸福。得不偿失。
关于蛇
在弗罗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梦的解析中,蛇的意象往往与性相关,蛇因其形状而代表着......(你懂的。)的象征,表达了罪恶感、嫌恶、恐惧以及性欲。而伊甸园中的蛇却让人想起了诱惑、邪恶和违抗的象征性。在圣经中,就是蛇诱夏娃吃禁果的。民间传说,蛇吃青蛙不是主动捕捉,一旦蛇发现青蛙,就用眼睛盯着它。而这时的青蛙就像被催眠了一样,会一步步自己跳进蛇的嘴里。在人们心目中,蛇正代表了这样一种催眠性的诱惑力量。白素贞和小青在《青蛇》这个故事里就是诱惑的象征,但是徐克坦诚地告诉我们,“人之初,‘性’本‘恶’”,大胆承认就是,何惧乎?
在中国的天干地支中,蛇是巳,即代表着无意识中的自我。它暗指着形成人类精神地质最底层的基本力量,存在于我们内在与外界的阴暗而最原始的能量中。它们的天敌是神话中的英雄,《青蛇》里,法海就是那个“英雄”。只不过输了。
而从蛇在自然界的生活习性及自然演化的角度来看,蛇的那种弯曲和盘绕的特性让人联想到了依附的、女性的象征意义,不啰嗦那么多。在我看来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蛇会蜕皮新生,它的意象也象征着复活、永生、生命的延续的联想。
倘若真如我解读的这样,那么《青蛇》正好也是一个无限循环的故事。五百年后再来,青蛇已为白蛇,还携着另一条小青蛇。
以上。
ps.昨晚读林语堂,先生有句话我尤其喜欢,放在《青蛇》这部电影里也尤其恰当。他说:
“艺术应该是一种讽刺文学,对我们麻木了的情感、死气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种警告。它教会我们在矫饰的世界里保持着朴实真挚。”
这几天读了一些书,发现题主要求的是一篇非常严格意义的电影批评的回答,而我并没能力回答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只是我对《青蛇》的个人解读。上升不到影评的高度。见谅!
正文:
电影《青蛇》和小说《青蛇》一并放到这个回答里来说,电影和小说用了一个故事骨架,但是我认为二者的里子却是不同的。电影看了若干遍,还在2014年1月给出2两星的差评,评语是“前言不搭后语,到底在讲什么。”---当时还是没有看懂。小说一口气看了两遍,看完小说又再去刷电影,才觉得惊为天人,以致于观影的整个过程中人都是非常非常激动的。
电影《青蛇》突出的是修行二字,白蛇青蛇努力修行为人,法海努力修行对抗情欲,许仙作为凡人红尘修行渡世间情爱之劫,这四人的言行所为并没有善恶对错之分,我也不认为对谁(尤其是大家认为的许仙)有任何褒贬之意,后面详表;而小说《青蛇》的主旨没有这么高,通过更精心的塑造了四角关系(小青-许仙,白素贞-许仙,小青-法海),写尽了人世间的男女关系,以及这男女关系中的男女形态,那段著名的话便是整本小说的灵魂: 每个男人,都希望他生命中有两个女人,白蛇和青蛇。同期的,相间的,点缀他荒芜的命运。——只是,当他得到白蛇,她渐渐成了朱门旁惨白的余灰;那青蛇,却是树顶青翠欲滴爽脆刮辣的嫩叶子。到他得了青蛇,她反是百子柜中闷绿的山草药;而白蛇,抬尽了头方见天际皑皑飘飞柔情万缕新雪花。 每个女人,也希望她生命中有两个男人,许仙和法海。是的,法海是用尽千方百计博他偶一欢心的金漆神像,生世位候他稍假词色,仰之弥高;许仙是依依挽手,细细画眉的美少年,给你讲最好听的话语来熨帖心灵。——但只因到手了,他没一句话说得准,没一个动作硬朗。万一法海肯臣眼呢,又嫌他刚强怠慢,不解温柔,枉费心机。
同样的,小说里没有歌颂或是贬低谁的姿态、谁的爱情,而是赤裸裸的展示了人性面对情欲和爱欲时的选择与矛盾。李碧华笔触清冷,讲得是人性。徐克手法老练,说得是修行---对抗人性、修炼人性。说小说主旨不高并不是说原著就不如电影,而是二者强调的主题不同,十分有趣的是,我在没读小说以前认为《青蛇》故弄玄虚不知在讲些什么,而读了小说之后,对电影的理解反而豁然开朗。
电影《青蛇》的解读
1. 许仙
许仙的修行大概是世间所有男性的修行----只可惜这世间大部分男人还不如许仙,连修都不愿意修一下,尽情的放纵自己。
作为教书先生的许仙是倡导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从一开始他对自己的学生秦松的态度可知,秦松和小姑娘暧昧,许仙都是严厉制止,还抢了小姑娘的花灯,简直是封建家长的典型作派。他是尊圣贤之道,潜心向学的,也是封建知识分子---读书人的典型代表。伪君子?虚伪吗?我觉得不虚伪,当时有一句这样的画外音,是另一个老书生说的,他说,咦,许仙不是说读书不是为了考取功名,是为了学圣贤之道吗?我觉得这句画外音很重要,至少许仙是这样努力要求自己的,这份修行之诚,不虚伪。
只可惜这份诚心遇到美艳女子便土崩瓦解。他第一眼看到白蛇,以及第一眼看到青蛇,都有痴迷不可自持之状,说明那颗向圣贤的心实在太不坚定了,修行失败了,失败的彻底。这场修行的失败如同摧枯拉朽,许仙经历过一番内心斗争,他第一次看到小青的尾巴而有所察觉的时候去市集上买了刀和雄黄酒,但是始终没有实施;也声明要去考取功名,其实也是为了脱离青白的泥潭。而最终败在了青白二人的情色之下,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追求。甚至知道二人是蛇也不管不顾,完全沉浸在温柔乡里了。也正如他在遇到法海以后,急匆匆的跑回去让二人逃跑,以及被硬拉到金山寺后他的声明,沉迷于女色我愿意!我就是要这样的生活,你们凭什么管我?!
他倒是对自己也挺明白的。
许仙的失败,甚至也许还不如学生秦松,秦松对小姑娘的痴迷或许还是对爱情的坚守,而许仙在电影中的表现则完全是败给了情色,因为是情欲,不是某人,因此也放弃的轻易。
许仙不过是一个俗世中普普通通的男人,不需要贬义他,谁敢说面对青蛇这样的美色、还发现这美色和家里的正室处的非常好而无动于衷呢?
2. 白蛇
前面有回答说到白蛇不爱许仙,我有另一种解读:怀孕之前,白蛇是在”学做人“,并不是真的爱许仙,而是拿他练手;而怀孕之后,也就是白蛇流泪那场景之时,她懂得了人类感情的一部分,是真正的爱了许仙。但是,我说白蛇只修行成功一半,只而青蛇却明白了整个人类的情感,从这个角度来说,青蛇真正的修行为人了。
怀孕之前,白蛇作雨、修假宅、隐瞒身份,以及选“老实人”相处,都是为了有“人的体验”。在小青用葡萄诱惑许仙之际,白蛇并不是愤怒生气,而是表达了两个意思,1.你不像我道行这么高别乱来;2.人是要讲究从一而终的,你找个别人练习学做人吧。然后俩人哈哈笑作一团。一副传授做人心得经验的样子。如果真对许仙有爱,应该是嫉妒生恨,对眼前这个小贱蹄子打骂杀伐才是。而这种心理,是小青第二次和许仙亲热时才有,并且当时落泪了,为什么,因为当时她才真正明白了人的心理,明白生而为人看到自己爱人背叛自己的痛苦,但又隐忍不发,以成全自己成为一个好女人的煎熬。所以她说,“做人有好多规矩,还是做蛇的好。”
(白蛇还未修行成人之时)
(白蛇成人之时,发现小青与许仙亲热,眼神完全不同)
所以我说,白蛇的修行成功了一半,白蛇的转变是从哪一刻开始,我觉得是在取灵芝草,她放弃小青去救许仙的那一刻,白蛇取了灵芝草,留下小青一个人斗法海,为了许仙,不要了小青的性命。为了这个男人放弃了亲情友情,怀了他的孩子,毫无保留,全身奉献了。她明白了人类的一些感情,也学会了世俗的条条框框。
(这是白蛇取回灵芝草后,身后有一道奇异的金光)
(白蛇劝小青离开他们,笑着哭,终于体验到了做人的滋味,但发现这滋味并不好受,内心有了人的煎熬)
(这一幕是白蛇又一次拟蛇,大概是缅怀为蛇的幸福)
后面的水漫金山、产子、以及最后时刻要法海救孩子而不是自己,便是一个传统的贤妻良母的典型代表了。
3. 青蛇
青蛇的修行也是为了做人,而且她的成人比白蛇更彻底。白蛇对做人有一种误解,即,有了男欢女爱,和男人相处,便是做成了人,因此,白蛇“勾引”许仙的前期都是非常狐媚的,身体接触、湿了头发搭在胸前,都是以色相来吸引许仙的,也一度误导了青蛇,学着姐姐用情欲勾引男人。
其实人类有很多种情感,而青蛇在白蛇产子的一瞬间回想起她与白蛇的过往,说出,难道我们姐妹两个五百年的情谊,就不是情了吗?
白蛇为了许仙,几次要青蛇离开,还有一次舍她而去,而青蛇一次都没有离开白蛇,她对白蛇有情。在与法海修欢喜佛(见http://bbs.tianya.cn/post-funinfo-3183766-1.shtml
)以及勾引许仙的过程中,她明白了情欲并不是爱情,而是人无法控制又极易被左右的东西,道行高也没用的,凡人如许仙轻易就败了,高人如法海不过也输了。而真正的感情是赶不走、逃不掉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经历、通过相处构建的,正如她对白蛇,这是小青比白素贞看通透的地方。
所以,我解读小青的这一滴泪,是因为她在替白蛇找到许仙的一刹那有了白蛇的心境,她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就明白了白蛇对许仙的感情,感受到了这份感情的舍身忘己。
在最后,她会对许仙说,你出卖了我们。为什么,因为她知道许仙与自己的暧昧,也把他和白蛇的相处看在眼里,她知道许仙是如何脚踩两只船,他看中的是色相,而不是感情,所以他说,自己不应该沉溺女色-----看到了吗?他觉得他不应该沉溺女色,而不是说,我不该爱上你和你姐姐两个。这比爱上两个更令人齿冷,你令两个人红尘深陷,饱受感情之苦,甚至搭上性命,自己却只是认为自己沉溺女色。和我们姐妹俩相处,你只用了你的兽性,而触动了我们的人性?
我们在前方为了你水漫金山,搭上性命,而你不费须臾之刻便妥协低头,这是什么狗屁人类感情?
真是可笑,你们人类自己都不知道情为何物。
她明白了人类的感情,又鄙视这感情中的不坚持。
4. 法海活了快30个年头的我才知道《青蛇》里面那一段张曼玉原来不是玩自己的尾巴
这个解读非常明白,我不多写了。
法海和许仙一样,深陷情欲魔障,但许仙是沉沦,但法海试图对抗,结果都一样,都输了。到此为止,两个人类形象(法海还是神的化身)对抗人性的修行失败了,两个兽类修炼人性成功了。
为什么导演要讲一个这样吊诡的故事?接下来先说原著,再回过头来看看电影与小说的不同。
小说《青蛇》的解读
列举电影和小说的几个非常大的不同之处:
1. 许仙的形象。许仙在小说中是一个更加精明、贪恋美色的形象,而且他与小青直接发生了sex,甚至还跟小青提出了私奔的要求。在和小青缠绵之际,说出“你是她拣的,我是你拣的。”这样的话,功力可见一斑。许仙的行为直接点出了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的男人龌龊心理,当然说得更好听一点就是张爱玲的红白玫瑰的比喻了。
-----但以上的行为更让小青看清了他的嘴脸,转而更加爱慕法海这样的正义、正直、不受诱惑、有担当的光辉形象。(当然小青也是被误导了的,后面详表。)
同时许仙在故事结尾做出了出卖青白二蛇,给法海做了引路人,在白蛇分娩之后,又懦弱的选择了抛弃妻子保全性命,从而直接导致了白蛇被收。
许仙的形象在小说里可谓面目可憎、狡黠多变。然而这样的人却给了白蛇温暖的爱情,细腻的呵护,给了小青遐想和温存。
2. 青蛇与白蛇关系的动态变化。青感恩白:初期,因为白蛇搭救,小青是感恩,青依赖白:相处时间长了是依赖,是陪伴青嫉妒许仙:白蛇和许仙开始缠绵后,她开始嫉妒许仙取代了她在白蛇中的地位青嫉妒白:看到白蛇与许仙神仙伴侣般日日美好甜蜜的夫妻生活,开始嫉妒这样的感情,开始嫉妒白蛇,为什么大家一起辛苦学做人,你做得挺开心的样子?我却什么都不是?为什么你赢得了这个翩翩美少年?我不行?于是,开始背着白蛇勾引许仙。青暗算白:端午节时陷害白蛇,令她现出了蛇形,吓死了许仙,二人同去盗灵芝草时,又是白蛇与敌人拼斗,让小青先回来救许仙,小青回来救活许仙后,不管白蛇死活,立刻趁她不在与许仙发生了sex.青白相斗:小青想要暗杀白蛇,被白蛇察觉,两蛇相斗。
---------到这儿为止,小青的形象真可谓是典型的小女人狭隘心态,且手段阴毒、毫无人性蛇性,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突然变成了不择手段的坏女人,----这是作者功力所在,因为如果细细读小说,揣摩青蛇为蛇为人以及对许仙情感的转变,对她的转变也是非常理解的,不得不感叹作者构思故事的能力和文字功底。
这也是人性悲哀之处,被欲望所裹挟。小青被与白蛇一争高下的欲望所裹挟,被夺人所爱的欲望所裹挟,被渴求被人爱的欲望所裹挟。青白和好:青得知白怀孕后,态度大变,开始明白白蛇对许仙的深情,于是又重归于好,并开始充当白的守护神形象。许仙被法海掳走后,两人合力去抢人,最后白蛇被镇压,青因为看清许仙的丑恶嘴脸,一剑杀了他。
原著中,小青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明白人,故事也是以青蛇的视角和口吻展开的,而白蛇则是有点傻白甜的味道。
3.青蛇与法海的关系。
青蛇来到人世间与三个男人有过关系,第一个是一名捕快,青蛇利用色相,摆平了捕快对她们的调查,青蛇第一次感受到女人色相的威力,也开始小觑男人,觉得男人不过如此;第二个是许仙,她依然利用色相,破坏了许仙和白蛇看起来固若金汤的感情,她心里也得意,觉得男人的感情也不过如此,有了一种赢家心态,但事后对许仙的嘴脸却表示了愤怒和鄙夷;第三个是法海,她故技重施时,却发现法海无动于衷,丝毫不为所动,她初期愤怒,一种女性示好被拒绝的愤怒,接着由怒生爱,因为前两次的实验让她以为男人都是这副德性,现在来了个异类,反而吊足了她的胃口。都是这法海,我不该,也遇上法海。 我恨他! 作为一个女人,我小气记恨,他可以打我杀我,决不可以如此地鄙视我拒绝我弃我如敝展。 我恨他!——我动用了与爱一般等量的气力去憎恨一个叫我无从下手的一筹莫展的男人。 暮色暗暗四合,晚烟冉冉上腾。 他永远都不知道,这永远的秘密。我同他说的最后一句话,竟然是“……请高抬贵手”,真窝囊!我惨败了。
这也是后来她说出“每个女人,也希望她生命中有两个男人,许仙和法海。是的,法海是用尽千方百计博他偶一欢心的金漆神像,生世位候他稍假词色,仰之弥高;许仙是依依挽手,细细画眉的美少年,给你讲最好听的话语来熨帖心灵。”这样一番话的原因。原著中两人并没有发生sex,法海一直高高在上,然而在最后小青杀死许仙后,法海装作没看见一样放走了小青,可见他对小青不是没有情。
小说原著不在描述兽类如何获得了人类的感情,而是在一开始就交代了两蛇误食吕洞宾的七情六欲丸,一开始就拥有了人类的感情。故事是从拥有和人类一样心理而不一样的生理这样特殊的角度去描写男欢女爱、男女爱情的,从特殊的视角出发,因而看得更加清楚明白。
白蛇在选择男人时这样说:“任何男人跟我斗智,末了一定输,因为我比他们老一千岁,根本不是对手。”素贞的眼睛在黑夜里晶晶闪烁,“我只要一个平凡的男人。”“平凡的爱,与关心。嘘寒问暖,眉目传情。一种最原始的感动。”
瞧,一开始,白蛇是多么踌躇满志、势在必得,什么人是一条修行千年的蛇妖的对手?
这个女人所求并不多,她委身下嫁、委屈求全,所有的生活围着许仙团团转,不求功名利禄,不对许仙有任何要求,要的就是她所说的“平凡的爱与关心”。怀孕之后白蛇更是输得一塌糊涂,完全跪舔。
弥留之际,她对小青说:小青,我白来世上一趟,一事无成。半生误我是痴情,你永远不要重蹈覆辙。切记!”
白蛇最后的结局下面再接着说。
话说有这样一位貌若天仙的活菩萨,一呼百应的,许仙有什么不满足的?可是许仙就是不满足,时时刻刻去勾搭小青,并提出要私奔的建议:他说到“我们也可带一点银子”,谁的银子?素贞的银子!这个男人,我马上明白了。是各种事件令他成熟、进步。他学习深谋远虑,为自己安排后路,为自己而活。他开始复杂。——也许他高明得连素贞也无法察觉。 难道他私下存过银子。 他可以这样对待他的发妻,异口一样可以这样对待我。 嘿,男人…真是难以相信的动物。 我跟他距离那么近,一瞬间,竟在人海中失散了。我再也找不到那令我倾心献身的许仙。
他是真的要与小青私奔吗?不是的,是因为他发现小青开始对他不理睬、不回应后,他又做出了进攻,是有一次强有力的勾引,试图再搅动小青的波澜。他享受这种各色女人被他玩弄鼓掌之中的感受。
这就是普天下男人都有的人性丑态,妻不如妾、妾不如妓、妓不如偷。
回到白蛇,白蛇并不是不精明,而且拥有千年道行,如小青所说,很多事不是她知道,而是她就是那样经历过来的,她怎么可能不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这样精明的人败给了感情,白蛇代表的是一类感情,白蛇代表的是一类人。是一类在感情中迷失自我、毫无判断力、也隐忍求全的人。偏偏越是这样的人,越得不到善终,因为对方吃准了她们是感情动物,吃准了赢定了她们。她们一踏入禁地,就是输的。然而你告诉她们别玩火,火危险,是不管用的,可笑的是,就算她们被火烧了,好像还是不管用的。正如小说结尾,白蛇从雷锋塔下放出来以后,好像好了伤疤忘了疼,摇身一变,又去找男人了。也可以用有的人的一些话,她们也并不是爱谁,而是享受在感情中奋不顾身、死去活来的快感。听起来有点像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那么法海呢?事业心重,一心奔前程、奔事迹的人,一副道德感强、正义化身的样子。这样的人博得不了好感,但也不会有太多差评。然而天竺再美,也依然想偷瞄一眼旅途中的风景。圣僧再厉害,也难免被女儿所蛊惑。
所以我说,李碧华写尽了世间情爱关系,刻画了痴男怨女在情爱中的微妙心理。这是小说高明之处,也是电影没有体现之处。
如果说电影只是为了以奇特的手法展示修行成功或者失败的故事,我个人觉得立意都不够高,反而原著只披露人性更让人心有戚戚,当然电影也没有必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演成功地传达了一种见解和想法就ok了。作为观众,我觉得我们可以想想,如果人性的欲望如此不可控,那我们如何自处,如何协调,而这样的思考的第一步是首先要认清“敌人”,而导演成功的让我们认清了这个“敌人”,并把美撕裂了(白蛇被收、许仙被杀、水漫金山)告诉我们这个敌人的力量之强大。
正如李碧华所说:人的心最复杂,复杂到它的主人也不了解。至少,演变成一种幽怨,无奈的倔强。到头来都是空虚。
(全文完)
贴评论区的一个精彩评论:@小葵
:电影所讲修行,说是修行为人,更是《修炼爱情》。
爱是检验人与妖的唯一标准,同理也是成人和非成人的界限,这种意识的觉醒,在人界叫做长大,在妖界就叫修行。毕竟,人间一切皆有价格,甚至生命和自由也总有一个价格可以选择放弃,唯有爱与不爱,超我般的存在着。爱是无法选择发生,又无法选择放弃。缘起缘灭,皆不由己。
关于《青蛇》这部电影,在知乎上看到这么几个问题
本片为什么叫《青蛇》而不叫《白蛇》?同为李碧华小说,如何将《青蛇》和原著小说内容做比较?如何评价电影《青蛇》?
在此统一表达一下观点:
第一, 判断一个角色是否为主角,需要满足三个条件:1.是否推进故事主线2.能否深化影片主题3.角色内在有没有变化和成长,所以很显然满足这些条件的女主角是青蛇而不是白蛇。第二,故事逻辑上讲,电影中青蛇和白蛇是两条蛇,但从人物情感逻辑上讲,整部电影其实只有青蛇一条蛇,白素贞自始至终演的都是人,也就是说,影片讲的是一个蛇精和三个人类的故事,通过人和蛇精的对比从而反衬出人性,是这样的一个创作思路,而白素贞在三个人类(许仙,白素贞,法海)三人之中并无特异之处。第三,就原著小说的问题,在此抛一下观点,本片作为独立的电影作品,它有自己独立的表现形式和表达内容,且作为改编作品,主题一改,等于就借了原著小说的壳子,内核却是电影本身的,可以说差距很大,所以答主仅奉上电影解析,但没有原著小说的解析(因为没看过),当然对电影的解析并不是非对即错,仅有角度之差,欢迎探讨。第四,评价一部电影,可以从美术,摄影,剧作等很多角度去分析,在此答主既然主要站在故事主题的角度来看,也就是抛开形式,只谈内容,这也是我一直比较关注的落脚点,在这个部分做探讨的话,角色本身内心变化的线索要比对故事线索的梳理更加重要。好,下面进入正题。
====================================================================
《青蛇》这部电影取材自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蛇传>,早期的话本其实颇有深意,白素贞为报恩嫁给许仙,这个背景设定来看两人原本就不是什么郎情妾意的眷侣,本来报恩嘛,谈何感情(仅从故事设定层面),且她在杭州城治病救人百姓敬爱都称为活菩萨下凡,许仙这个窝囊废心里面就有些不爽了,在封建社会假如女性太过优秀完美,本身就是对男权的挑衅,是世俗伦理所不容的,再后来许仙发现白素贞是蛇精,注意是许仙发现的,他就主动跑找法海告状,于是法海出面将她收了,故事最后呢,许仙这个白眼狼负心汉就被小青给杀了,小青又去推倒雷峰塔,救除了白素贞,皆大欢喜。所以你们看,原始版本当中,法海其实并不是boss…许仙才是boss,而小青这个角色可以说是力挽狂澜,强行升华主题顺利过审,逆袭成为了故事中当之无愧的灵魂人物,所以这原本是个讲女权的故事,多么可歌可泣,可见我们古人的戏剧文化还是非常有深度的。
当然在后来不断地编排和演义下,渐渐就演化成了目前这个当代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爱情版本,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大家都很熟悉了,故事框架和立意主题已经完全变化了,失去了原有的意趣,成一个相亲相爱一家人为爱联手打boss的这么一个故事,而且民间还演绎出了<法海你不懂爱>这类歌颂爱情的歌曲。那么我们再来看,在当前这个版本的故事框架下,四个主要角色重要性依次排序为:白素贞>许仙>法海>小青,也就是说,女主,男主,反派都有了…却多出来一个打酱油的小青,小青这个角色对剧情起到了什么推动作用呢?本身又不切合主旨,总之貌似是没有什么用的一个角色。
然而在徐克导演这部经典电影<青蛇>当中,正是因为小青原本的这个酱油身份,却让她再度逆袭重新当了一回女主,说她是女主的理由上面已经阐述过,满足作为主角的种种条件。然而此时该故事的主题却再次变了,既不说女权,也非谈爱情,故事两方也不再是善恶是非这样单纯绝对的对立,而是变成了讨论人性的这样一种主题,而深化主题的办法则是“人”和“妖”两方的对比,用“妖性”来反衬“人性”。片中四个主要角色:故事逻辑层面来看,可分为三大种族,许仙-人,白素贞,小青-妖,法海-僧。而从角色情感逻辑上来说,其实就是两个阵营,人(许仙,白素贞,法海),妖(青蛇)。那这部主题是什么,讲的是什么,如何一步步浮现和深化的,我们下面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影片开场,法海站在高台上漠然看世间百态,他在看什么呢:人,妖。而他此时的身份是-僧,也可以说他是“神人”,因为法海便是作为一种高高在上的特殊存在,类似于“观察者”这样的一个设定,思索着何谓人,何谓妖(这也是代入观众去思考的一个问题),
但此时在作为“观察者”的法海眼中人和妖都是贪嗔痴中打滚的业障凡夫,其“本来面目”都是盲聋喑哑、白赖癫狂、丑陋顽愚、五欲炽盛,仅仅只是“等级有别”,人不能走妖道,妖不能走人道。这是法海的逻辑。
打蜘蛛精段落,影片给出一个二元世界观:人-妖=善-恶(为了严谨做个补充,仅代表故事的世界观,不代表影片和角色的世界观)
然后蜘蛛精和林中产子两场戏之后的法海领悟到,原来人和妖并非善与恶,妖中也有善类。当然穿插着法海内心欲望的唤醒,作为法海内心转化的一个铺垫。
影片打破非善即恶的世界观,得出结论:妖中有善有恶,很复杂。(但影片当中如道士和众僧等人依然将二蛇视作怪物,此设定贯穿全片)
之后两位女主在雷雨中的屋顶登场。楼下是纸醉金迷的青楼,不远处即是书声琅琅的私塾。且妓院当中的侍女和私塾的书生还有私情。
影片深化这个世界观:人类当中亦是形形色色,不仅同时存在善恶正邪,还有郎情妾意,更加复杂。
那么,做人好还是做妖好呢?
白蛇:人是万物之灵,做人好。小青:做人真烦,简单复杂化(点题)还是做妖好。
此刻,影片摆出两种立场。
先说许仙
白蛇被教书先生许仙吸引,称对方为”老实人”,”老实人”是寻常意义上品性中正纯良的好人,理应是也是简单淳朴的一类人。
然而在“老实人”这个标签之下的许仙,却难以谈得上“老实”,作为第一个出场的活生生的“人”这一角色出场,可以说毫无角色魅力所在,只因为他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凡人,既不高尚也谈不上不猥琐,长相又不属于出类拔萃,仅仅是就平凡,处处透着平庸。而他却代表了和你我一样的绝大多数普通人,人本就是如此,人性就是这个样子的,许仙在剧中的一系列行为很矛盾,可见角色的内心世界,也是代指了”人”的内心世界的复杂和矛盾:道貌岸然又沉迷女色,疑惑又不敢问询,恐惧却害怕声张,表现勇敢其实又懦弱,既爱着白蛇,同时又垂涎小青,三心二意左右为难,处处体现着作为“人”所特有的谨小慎微和自我否定,也就是说凡人的内心之中存在着的种种矛盾,挣扎,纠结和拧巴,在他身上都有。
包括许仙的同事教书老头,对白素贞和许仙的态度也是前后两张脸,先说白素贞住在深宅大院,骚得不得了,之后又称她为“活菩萨",背后说许仙酒囊饭袋,可怜可怜,当面却又说他,可喜可贺。
结论:不仅人间复杂,人也复杂,做人=矛盾。(小青胜一回合;做人不好,太累,内心开始逐渐领悟和觉醒,角色内心成长)
再说白素贞
她选“老实人”的初心类似于一些性工作者打算“找个老实人嫁了…”,这种心态本身就是很矛盾的,原因在于“害怕失去”,且在她明明知道许仙对小青有意的时候,又选择隐忍,她深知人性本就是如此,她心里的这种难以割舍,这种“放不下”,这又另是一种矛盾了,更具象一些,这是情感层面的矛盾,这种情绪在你我这等凡人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拿不起,放不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千年蛇精没有什么不同,遇到情事只同凡人一般进退维谷,此时白素贞这一角色跌落成为“人”。
白素贞初识许仙的一段戏曲段落,就代表掩饰和谎言,后来她又教小青撒谎,称此为做人的修行,撒谎即是内心冲突的一种行为的外化,说谎这一行为本身,代表着“人”所特有,不忠于自己眼中所看到的真实,这就是一种对自我的背叛,白素贞当然懂,可她只认为做人就是如此,并未想过改变,因为她要做“人”。白蛇和青蛇一战之后决裂,心中却再次极度不舍,二次强化这种矛盾的情感,“人”才会流泪,流泪是因为痛苦,也正因为是这种困顿挣扎才带来痛苦。在小青的内心世界中心意取直,爱就爱不爱便放下,所以她是青蛇不是人,自然感受不到痛苦。(人因何而苦,只因心意不直,心生困顿,作茧自缚。
结论:白蛇=妖(其实已经是人)=矛盾=痛苦。(小青再胜一回合,做人不仅累,还很痛苦啊,再度领悟和觉醒)
最后是法海
白素贞说法海没有凡人的感情,那他理应不存在凡人的这种内心挣扎,也理应没有痛苦,于是小青决定一试,可是她却想错了。法海在面对小青的诱惑时无力抗拒,同时又必须坚守戒律,呈现出更加强烈的一种自我矛盾,可以说矛盾升了一级,戒律和欲望的矛盾,就是贪图欲望又回避欲望的矛盾,这也正是本我与超我,理智与情感之间的碰撞,人人皆以为此,法海也未能免俗,所以法海终究还只是凡人。而此时法海由高高在上的观察者人设已然崩坏,同白素贞一样退居二线成为凡人。小青成为观察者,开始凸显作为主角和灵魂角色存在的意义。
小青水中玩黑蛇那个画面是很强烈的xing隐喻,反正意思大家都懂,反正就是很污就对了。。。总之最后法海没有忍住就she了…当他破戒之后怒而对小青暴起发难,正是这种矛盾的外化,“贪”与“嗔”看似冲突,却只在一念之间变化,更体现出了作为“人”的内在痛苦。这时候观众醒悟:一直以来担任‘观察者’这一身份的,其实不是法海,而是小青。
结论:法海=僧(其实也只是人)=矛盾=痛苦。(小青内心又一次觉醒和领悟,理解什么是“人”)
法海愤怒,要求许仙离开两只蛇精,许仙不肯,然而在此之前他已经被吓死过一次了。
揭示了人内心矛盾的根源,即“欲望”和”恐惧”的矛盾,因为欲望想要,因为恐惧而不敢要,所以拿不起,所以放不下,所以追求的时候顾虑担忧得不到,得到之后恐慌不安怕失去,追求的时候如履薄冰,得不到又心心念念地不舍,人之烦恼大多如此。人生如此,浮生如此。这就是凡人,是许仙,是白蛇,也是法海,当这种恐惧到极致带来的就是回避,许仙剃度也就象征着一种回避,对欲望和情感的回避。(故事的当中的理由是为了救两蛇精,但在小青看来则是背叛)白蛇青蛇去金山寺救许仙,是该片的情感高潮,许仙作为“人”,此时陷入了既爱且怕的两难当中,片中对他的内心痛苦展示相对比较平面(主要还因为角色不讨喜,观众并不会太去关注这个角色),其实他的内心时刻处于挣扎和困境当中,看似被抓进去做了和尚,实则也是他自己意愿的一种外化,而青蛇在最后看到他剃度为僧那一刻对他的背叛感到愤怒,又对许仙痛心和不忍,既爱又恨在她的情感里同时出现。此时此刻,她终于品尝到作为“人”的痛苦,小青流下眼泪,表明小青内心世界被颠覆,她真正领悟和觉醒,明白什么是“人”,体会到了作为“人”的挣扎和困境,与此同时,小青自己也成为了一个“人”。原来做人这件事情,并不需要努力,只要做到“痛苦”就可以了。
水漫金山,寺院死了很多和尚,这个画面怎么理解都可以了,法海一意孤行酿成恶果,又揭示众生皆苦二者兼有之。最后青蛇杀许仙,其实和原始版<白蛇传>反而契合了,但理由其实不是因为愤怒和憎恨,因为在青蛇的世界观里,爱就应该努力在一起,只有爱和不爱,既不存在又爱又恨,也不存在又爱又怕,没有三心二意左右两难,你只能选择一条路才是救赎。杀许仙这一行为,表明小青的内心世界再度颠覆:她懂了什么是人,也理解生而为人的痛苦,但她依然不愿做“人”,不屑于做“人”,这是她的选择,只有强者才有资格做出选择,此时她可以选择做人,却不愿做也不屑做,完成内心世界的最后一次升华。杀许仙,便是成全许仙,是为了让他解脱,也让白素贞解脱,从小青的立场上看,这种初心的杀人行为,心意取直,正是道。而法海杀人却违逆初心,则是障道,所以说法海罪业深重,而小青却不是。
白素贞产子时法海云:白蛇产子,她已经变成人了。此时告诉观众,白素贞不是妖,是人。小青云:问世间情为何物,你们人自己都不知道,此时告诉观众,法海也是人。整部电影里只有青蛇是一条蛇,而且她不愿意做人。作为全片中唯一一个没有“人性”的角色,小青可以恣意洒脱,来去无碍。最后小青说:我到人世来,被世人所误,你们说人间有情,但情为何物,连你们人自己都不知道,等你们弄清楚,也许我会再回来。潜台词:人性就是非常矛盾,纠结,反复的,世人永远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而作为人,终究只能作茧自缚,时刻都在追求却否定自己,在挣扎和冲突,拿不起又放不下,正所谓,众生皆苦。
也就是点明主题:“人性"之痛苦,正是来自于人之矛盾。
我们来聊聊这部只有99分钟,却道尽“爱情”模样的《青蛇》吧。
小时候看电影《青蛇》很是震惊。那时《新白娘子传奇》很流行,在大小电视台轮番播出,主题曲响遍大街小巷。而电视剧留下的印象在《青蛇》中被打破,电影中的白素贞和小青妖媚动人,美艳不可方物。
机缘巧合下我又看了一遍《青蛇》,或许是因为有过了一些感情经验,这次看起来有了一番新的滋味。白素贞:看清了人的虚弱,我却仍旧选择爱
先说说白素贞。她带小青来人间感受生活,觉得人间有爱,想找一个人好好爱一场。白素贞美丽聪慧,懂得摄人心魄。在西湖边,她见许仙独自等船,便泼水成雨,迎来一场烟雨蒙蒙的美丽邂逅。
世上有那么多男人,为何选择许仙?小青问道。
白素贞说,他是个老实人,容易相处。在白素贞眼中,浮世的享乐短暂易逝,读书人要比普通人安分踏实,所以找老实人更容易实现自己心中对感情的期望:一生一世,厮守到老。白素贞慢慢开始了和许仙的好日子,还开了医馆,济世救人。
白素贞对人世看得通透,老实人毕竟也是人,人都可能喜新厌旧,可能见异思迁,可能陷入重重诱惑。她告诉小青,人都不老实。白素贞也会对小青说,要练习说谎,这是做人的修行之一。白素贞觉得,爱情不单是激情乍现,长久的关系不能靠情维持,而是需要苦心经营。
但很快白素贞发现,道理归道理,自己仍有失去许仙的恐惧。当小青和许仙走得更近时,她虽努力抑制,心底仍旧慌乱。人一旦选择从感情中获得欢乐,也选择了随时降临的悲伤和痛苦。世上几乎不存在只有笑声而没有眼泪的爱情,因为人的感情实在复杂,很多时候快乐和悲伤交缠难解。
有人觉得,白素贞爱上许仙不值得。其实白素贞一开始就清楚可能面临的糟糕结局,只不过她仍旧选择去爱一个人,努力实现从一而终的理想之爱。她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