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活着读后感精选(九篇)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8-10
手机版

  第1篇:电影活着读后感范文

      自1895年电影诞生以后短短一百年左右时间里,如狂飙之风般改变着人类的阅读方式感知方式。随着新的科技手段的推波助澜,影视大有超越文学、艺术等门类成为霸主之势。为什么我们会喜欢看电影?为什么会对银幕上的一幕幕活剧激动不已?这个看似简单而可笑的问题也是很多电影人与理论家们争论不休的问题。从人的视觉原理上看,人的眼球对活动图像的感知较文字语言更具优势,因而从生理上人更倾向于活动的图像而不是静止的文字。作为“传媒符号”的影视也以其直观、生动、形象的画面带给人享受、放松和娱乐,这种感召力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文字阅读。相反,具体到外国文学领域,经典名着的命运就江河日下。影视的强烈冲击,加上我国由生产型向消费性、享受型社会的转化,大学生群体思想躁动,世俗化、功利化、实用化等随着滚滚商品大潮汹涌泛起。外国文学名着丰富的内在世界被沸腾躁动的世界和影视狂欢遮蔽,神圣的文学被除魅,通俗读物、休闲娱乐读物、图文本等文化快餐代替了经典文本,许多经典名着被冷落。一些学者通过这方面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更喜欢翻阅文化快餐、休闲类读物,在网上看娱乐视频。当前,大学生不读名着已经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名着的命运从侧面反映出高校人文精神的失落。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引发小环境和学生内环境的变化,给外国文学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境。

      2外国文学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名着影视和经典文本关系

      2.1大量可资利用的名着影视资源

      影视在叙事、人物形象、视听等方面存在重合因素,文学中的大量空白也为影视改编提供了可能。由外国文学经典文本或作家生平改编影视作品是一笔巨大的资源,如由卡夫卡和左拉生平改编的电影《卡夫卡》、《左拉传》,法国人自己拍摄的巴尔扎克的生平传奇《巴尔扎克》等;根据文学名着《伊里亚特》改编的电影《特洛伊》,根据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改编的电影《俄狄浦斯》,根据中世纪《亚瑟王传奇》改编的《亚瑟王》,由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改编的同名电影,由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的同名电影,由歌德诗体巨着《浮士德》改编的电影,由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改编的同名电影,由奥斯丁小说改编的电影《傲慢与偏见》,由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改编的同名电影,由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改编电影,由小仲马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茶花女》,由勃朗特姐妹的小说改编的《简?爱》、《呼啸山庄》,由司汤达小说改编的《红与黑》,由莫泊桑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项链》,由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改编的同名电影,普鲁斯特同名小说改编的《追忆逝水年华》,由海明威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由肖洛霍夫作品改编的电影《静静的顿河》,由卡夫卡作品改编的同名电影《乡村医生》、《变形记》,由乔伊斯的《死者》改编的电影,由海勒的黑色幽默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第二十二条军规》,贝克特作品改编的《等待戈多》等等,可以说,由外国文学名着改编的电影几乎覆盖了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任务中代表性作家作品,是一笔巨大的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和财富。名着影视融合了文学与电影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门类彼此的优长之势,既有“读”的优长,又有“看”的优长,可作用于欣赏者的视觉、听觉。

      2.2名着影视和经典文本的优势与局限探讨

      外国文学改编的名着影视和文学文本像双胞胎姐妹,虽然在相貌上有着极强的相似性,但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影视艺术的最大魅力在于能够以经典文本为依托,通过光影、色彩、音响、声音交汇的生动逼真的动感时空直观地诉诸人的视听,展现外国文学经典文本中所描绘的生动丰富的社会生活场景,给人极大的视听享受。外国文学教学中一些文化背景、特定时空等通过影视要比口头讲授更容易接受,“影视文化的心理亲和力和传统的强制性灌输相比,更能渗透进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之中”,①学生的接受路径是由影像到文本,②先接触名着影视,之后才回头看作品的,名着影视起到了普及文学名着的作用,这对我们的教学也不无启发。名着影视和经典文本相比也存在不同,改编毕竟是再创造,是另一种艺术创作,“原着加我”、“我”加原着、原着淡去,突出自主意识等改编观念,③使名着影视的情况和经典文本相比变得复杂,改编或围绕原着小范围作改动,或利用原着表达编导的新意图,或只从取原着的一个点生发成一个全新的故事;或参照原着但很多地方进行大删大改,如黑泽明的《白痴》是根据陀斯妥耶夫斯基同名小说改编,《乱》取材于莎土比亚的戏剧《李尔王》,但都与原作大相径庭。那些忠实于原着的改编,有些也会在基本情节上随着改编的需要作一定改动和调整。此外,因影片时长的限制,在情节、线索、语言、镜头上的信息量需要尽量简明,必须限制信息量的提供,因而文本中大量抒情、心理活动、超现实、抽象、议论性、缺少可视性的段落和文字甚至诸多细节描写,在改编过程中都被删去,因而显得单一扁平,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关于斯捷潘?阿尔卡季奇因私情被妻子斥责时的窘境中的神态的描绘,其中许多描写都不具备视觉造型性,只有最后一句“不由自主地突然浮出了他那素常的,善良的,因而痴愚的微笑”能够被表现在银幕上,其他都被舍弃。另外,观众在欣赏过程中只要带上耳朵和眼睛就行了,其主体意识和身心在欣赏电影时都被“感觉剥夺”,美国学者宾克莱曾使用过一个概念叫“委身”。名着影视在教学中有其优势所在,但名着影视只是了解原着的一种方法和途径,它和原着之间不能划等号,也不能代替经典文本的阅读。我们在以之作为教学片时,要慎重对待,首先要根据其改编风格进行筛选,尽量选取那些较忠实于原着、改编的比较好的影视资料运用于教学,对原着作全新改编的也可选取少量作为片例,因势利导,同样能收到预期效果。英伽登和伊瑟尔等理论家指出,文学作品存在大量空白,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去“填空”,在可能的范围内去再创造。经典文本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可以有多线索、复杂情节、细密的描述;文本通过间接方式生成艺术形象,即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经典文本展示给我们更大历史和生活空间,古今中外各式人生百态、社会风情、形形色色人物,使我们能透视复杂多变的人性,了解人隐在的内心世界和感受方式。阅读能滋养人的身心和灵魂,阅读可以让人成熟、成长,我们可在名着的海洋中一千次一万次地成长,获得丰厚的人生经验和积淀。不可否认,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社会那种悠闲的阅读方式遭遇到读图挑战,外国文学名着中那些大部头尤其是鸿篇巨作如《追忆逝水年华》、《战争与和平》、《尤利西斯》等被束之高阁,情节淡化没有情节的作品少人问津,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新小说、意识流小说等作品更是曲高寡合。

      2.3针对不同专业,教学中名着影视和经典文本各有侧重

      适应读图时代的趋势,因势利导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利用名着影视也不失为良策。外国文学教学中要面临“本土经验”和文化隔膜,教师在讲解作品的文化背景、宗教环境时如果运用电影片段作为辅助,有助于学生的接受和打破隔膜,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大致了解原着情节内容、风格、历史背景、人物等,还能使学生进入教学的规定情景,跟上老师讲解的节奏。但名着影视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和学生有所侧重,首先,对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我们要坚持以经典文本为主,以名着电影为辅助的原则。经典文本阅读是教学最基础的环节,没有文本阅读的支撑,学生根本无法获得对文本最直接的体悟,那么对文本思想内容、艺术特点更是摸不着头脑,听课味同嚼蜡,只能机械地死记硬背。因此,任课教师要提前给学生列出一份必读书目,鉴于学生学情不同于以往,书目中经典作品的数量可以在五十部上下,按照教学节奏让学生提前阅读。为有效督促学生阅读,每次课前抽出五到十分钟,由一到两位同学谈读书心得;或采用让同学们记读书笔记的方式,不定期检查;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经典文本精彩片段欣赏,让学生作声情并茂的朗读,直接感受经典文本的艺术魅力;另外在教学中可以引入名着电影作为辅助手段,因为课时的限制,有些改编的比较好的名着影视可以用两个小时给学生在课堂上放映,也可以展示其中一些片段,尤其是那些精彩的或有悬念的片段,一方面让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在课下主动找原着阅读,另一方面激活学生的经验世界,打通隔膜,使名着电影在教学中起到预期的作用,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对于其他专业如戏剧与影视文学专业和播音与主持专业,外国文学是非专业课程,开设一学期共51个学时;我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播音与主持专业招收的学生是艺术类二本生源,学生整体素质和汉本的学生存在差距,因而在教学中立足文学史、文化背景、作家作品时更多地运用一些名着影视作配合,更容易为学生接受,也容易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对一些名着影视和原着有较好的了解,对文学和影视各自的艺术特性及改编有一定掌握。在课堂上给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多看一些改编得比较好的,或基本忠实于原着的电影如《高老头》、《简?爱》、《呼啸山庄》、《红与黑》、《德伯家的苔丝》等电影或里面的一些精彩片段,比如《红与黑》中于连在法庭上对封建贵族一针见血的批判和控诉,极具感染力,电影中简?爱在花园中与罗切斯特精彩的对白等,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片段和老师的讲述能了解原着的大致内容、风格、人物等。对那些侧重表现编导主观意图、对原着改动较多的影片,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拿它和原着作进行异同比照,从中提出问题,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第2篇:电影活着读后感范文

  论文关键词:影像化,诗性,改编,共读

   

  在影像文化迅速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日渐丰富的今天,白纸黑字的传统形式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唤起人们的种种热情,人们更热衷于影像世界所提供的丰富、形象和生动的视听效果。我们正面临着一个视觉文化时代,异彩纷呈的图像簇拥着我们,我们已逐渐步入到后影像阅读的“读图时代”。与文字相比,图像更能引起视觉的直观性、阅读的综合性和即时性视听冲击力的诱惑,把小说中所承载的沉重的文化思考置于镜头之后,让观众自己去审视或玩味。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化语境也让中国的当代文学与电影出现了另一种层面上的互动:将小说改编为电影共读,电影的成功则又带来了原作或其衍生读物的热销。

  但在小说的电影改编上有一个引起很多争论的问题,就是原著改编对小说文学性的影响。应该承认,我们一直对电影丧失原作内蕴的论述只是站在文学的立场上。对电影来说,不论从市场的角度还是艺术的角度,它都没有理由依附于原作而无所作为论文开题报告范例。而从跨媒介传播的层面来说,因为意义依托于媒介,如果看电影如同看小说一样,那就等于取消了电影。从学理上来说,电影具有打通多种艺术门类隔膜的综合性优势,它可以全方位调动人的接受系统,弥补文字文本抽象性的不足,“诗中有画”、“栩栩如生”正是文字文本一直追求的理想境界,而电影文本的优势恰恰在于能够实现这种理想。但是,问题的关键是电影在实现了文学理想的同时,往往把文学的本质存在“诗性”放弃了。随着电视覆盖能力的提高和有线电视、电视录像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影观众的数量呈现下降的趋势。中国电影业面对着―个无法逃避的“生或者死”的选择共读,电影要想有长足的进步,必须向文学精神靠拢,加深对人生意义的体验,以超前的意识思考。那么,电影能不能既实现文学理想又保留其诗性的存在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震撼人心的电影的确存在,其价值得以确认的根源就在于其有着与文学一样的对人类诗意栖居和心灵诉求的满足。但是,学理上的可能,不能自动改变实现过程中的种种制约。目前影像化接受的理想境界的缺失,除了无法超越的社会思潮、市场对艺术的冲击等社会学的因素之外,还有电影与文学接受本身的诸多限制,只有克服了这些限制实现以下三方面的跨越,影像化接受理想境界的缺失才有可能得以改善。

  其一,电影不仅本身是多种艺术的综合,而且需要众多人员的集体合作才能完成。不仅众人的艺术素养、审美标准难以整齐划一,而且即便每个人的艺术水平都很高,但多工种、多程序、多种艺术门类的人综合在一起的整体水平以及风格的和谐统一程度也很难一致提高。因此,电影创作主体本身的综合和创作手段与多种艺术的综合比文学在这方面要难得多共读,而要克服由此而带来的对电影理想境界实现的制约也难得多。其二,人们对文学、绘画等艺术的鉴赏有着几千年传统积淀的深厚背景,而电影鉴赏的实践和理论还处于幼儿期,对受众电影鉴赏水平的提升需要一个形成和演化过程。在人们鉴赏水平提高和对高雅电影的呼唤中,高雅作品市场扩大了,电影成本与市场的矛盾克服后,电影会和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一样,雅俗共存,受众便可以自主选择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其三,文学的文字文本与电影文本在体式上的差异,造成了接受心理上的不同。文字文本有静态、沉思、想象时空上的优势,可以在疑难处放慢速度、感动时细细咀嚼,受众的主动性大;而影像化接受存在着动态、快速、连续的特点,受众没有停下来思考的时间和习惯,所以电影接受要求直观、直白、一看就懂,对接受水平较低的普通大众更需如此。这种拒绝深刻的特点是影像化接受要达到理想境界而必须跨越的障碍。

  总体来看,以上三方面的限制和障碍短时期内都很难克服和跨越共读,电影对文学诗意追求的努力或影像化接受对文学诗意的必然遗失都将长期并存。而对小说来说,电影诗性的缺失会对小说创作带来消极的反影响。因此,当前更加需要小说为电影提供文学养分,这样电影与小说的联姻才会使得电影和小说双方获得生命力。从接受美学的层面上说,小说被改编成电影也是小说在面对影像化接受时所获得的一个新的生长点。接受美学的著名学者汉斯-罗伯特姚斯在《作为小说科学挑战的小说史》中勾勒了接受的诸种目的,其核心概念“期待视野”就是指一部特定作品的接受者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有有关文化、伦理和艺术性等的诸种期待,由此可以形成艺术生产及其接受的心理基础。[1]因此,小说作品中被虚构的人物形象要变成可见可视的活生生的银幕人物,观众会有形象期待。德国接受美学学者伊塞尔认为,只有通过读者与文本的会合,小说作品才能成为现实。文本只有当它被具体化时才获得了生命,而且具体化绝对地不游离于读者的个人性情。[2]由于小说用语言来塑造形象,人们只能通过字面去捕捉小说中的形象。而有些人通过字面所得到的刺激和感受,比之直接感知所得到的刺激和感受要贫弱和模糊得多。小说形象的间接性所造成的想象的模糊性使读者感到不满足,于是要求感受戏剧、电影和电视直接诉诸人的感官的可见可闻的形象论文开题报告范例。俗语说,百闻不如一见,千言万语描绘出的一个人物的肖像共读,远不及银幕上人物的一个特写镜头来得鲜明。因此人们常常不满足于读小说作品,还要去看根据作品改编的电影。改编是一种全新的再创造劳动,是一种充满个性的劳动。优秀的小说作品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除形象期待外,作品中抒情意象的奇特,小说结构的精巧,遣词造句的精美,如何在电影中展现,如何用蒙太奇结构影片,如何按照一定的目的和程序剪接镜头均是观众对电影的文体期待。而小说作品较为深层的审美意味、情感境界、人生态度、思想倾向等会构成观众对电影的意蕴期待。改编确实存在着一个创造性转化,这就会构成强烈的心理期待。电影就是这样不时唤起观众期待视野中的预定积累,同时又不断设法打破观众的期待惯性。观众在消费电影时既会因旧有经验的重温而快适,又会因期待视野得以丰富和补充或受挫而高兴或新奇。再者,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氛围,不同的改编者由于不同的文化积淀和文化素养会有不同的改编,这样观众对每一部改编影片都会有不一样的心理期待。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小说作品即使有不同版本的电影作品,但仍拥有大量观众的原因共读,不知改编的反对者仔细思考这种种情况后会不会还得出电影与文学联姻会失去电影与小说双方的创造性和新鲜感的结论。

  应该说,电影与小说的联姻或者说是“共读”,本来就是人类追求尽善尽美的一种良好愿望,电影时代只不过为愿望成为现实提供了一种契机罢了。电影艺术的产生,不仅改变了小说的创作方式、存在方式,也为小说提供了一种新的接受方式――“共读”。所谓“共读”,从现象层面看,即小说接受与电影接受同步进行,也就是接受者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在进行小说的阅读。进而言之,“共读”说明文字阅读和视听感知两种行为之间相互依赖、激励、阐释、补充的对话关系,反映了电影时代人类审美方式的历史性变革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共读”融“阅读”与“视听”为一体。“阅读”引发读者想象和联想,而“视听”则给观众提供了直观形象,小说形象的间接性和电影形象的直观性在“共读”中达到“互补”。一方面小说形象的多义性、可塑性和不可穷尽性,调动了读者的创造性思维。而另一方面电影形象的直观性、明确性和固定性则为读者的思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照系”,读者或观众在小说形象和电影形象的对比和对照中检验着自己的思维成果,而比较对于接受者的思维来说共读,无疑是一种强化。无论如何,“共读”对于人类接受观念的更新有着重要意义。长期以来,由于惯性的作用,人们把文字阅读和视听感知看作两种独立的行为。小说是阅读的艺术,就意味着文字阅读是把握小说性的唯一方式,电影是视听艺术,也就是说电影艺术的魅力只能通过视听感知才能领略。前文的论述已充分说明了电影和小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在很多方面甚至都存在着“互斥”的现象,这是我们无法否认的,而本文所探讨的“共读”指的是在电影和小说不得不发生必然联系时我们所应该采取的态度。在小说与电影互渗的时代,小说接受意味着文字阅读与视听感知的双向选择,任何一种厚此薄彼的单向选择都是落后的表现。小说与电影的本质性差异,说明二者分别是两种具有独立品性的艺术存在,这正是两种艺术双向互动平等对话的基础。同时,文学与电影在许多方面又存在共同的艺术追求,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是形象、具体、生动的审美形式,都反映客观物质世界和人类的社会生活共读,都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正如王一川所说:“其实,包括电影和文学在内的各门艺术,无论自身具有怎样的媒介特点和文化形态,都无法绕开同样一个问题:如何运用合适的媒介方式和文化形态去表现人的活生生的生存体验?具体媒介方式和文化形态的选择与运用可能有其审美合理性与市场合理性,但是,他们只有服务于表现生活的生存体验时才真正有力量。”[3]而“共读”恰恰可以实现小说与电影都无法独立实现的独特的审美功能:在文字阅读与视听感知的和合中共同完成人的生存体验。

  前文的论述说明,电影艺术对小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电影对小说生存空间的挤压而得出的“终结论”,另一方面,电影又为小说拓展了生存空间,为小说繁荣、发展提供了契机,可称之为“发展论”论文开题报告范例。那么,在电影时代,小说到底是“生存还是死亡”这个“哈姆雷特式”的难题,既是对小说现状的总结,又可看作是对小说未来的描绘。表面看来,“终结论”和“发展论”是截然对立的,其实又是一致的。两者都说明:电影艺术的崛起共读,极大地冲击着小说既有的形态和规范,改变其生存方式、创作方式、接受方式及审美形态,促使其不断走向大众。如果从传统的眼光看,小说所发生的种种变化,意味着小说已经不再是原来意义的小说,小说在走向“死亡”。如果换一种角度,承认电影化生存是小说的一种存在方式,承认工业化生产是小说的一种创作方式,承认“共读”是小说的一种接受方式,那么小说无论在现在还是在将来,不仅不会死亡而且还会活得更好。时代在发展,艺术也在变化。如果小说创作能顺应时代潮流,就一定会产生出一大批既不失小说品格又符合电影审美取向的优秀作品,促成小说的繁荣。如果小说研究能转变观念,立足小说的变革实践,就会看到小说发展的内在潜质与光明前景。

  参考文献:

  [1]参见童庆炳.小说理论要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239-240.

  [2]参见童庆炳.小说理论要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236.

  [3]王一川.文学理论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5.

  第3篇:电影活着读后感范文

  20世纪电影和电视作为第八艺术和第九艺术进入人类生活,以其强劲的生命力成为当今社会人类精神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有学者指出,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影像狂欢的时代”。读图时代的来临使图像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文字阅读。 普通高等学校外国文学教学也很难抵制影视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的渗透侵蚀,不可避免地要调整教学模式,因势利导地处理好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之间的关系。 1影视狂欢时代的到来与经典文本的失落自1895年电影诞生以后短短一百年左右时间里,如狂飙之风般改变着人类的阅读方式感知方式。随着新的科技手段的推波助澜,影视大有超越文学、艺术等门类成为霸主之势。 为什么我们会喜欢看电影?为什么会对银幕上的一幕幕活剧激动不已?这个看似简单而可笑的问题也是很多电影人与理论家们争论不休的问题。从人的视觉原理上看,人的眼球对活动图像的感知较文字语言更具优势,因而从生理上人更倾向于活动的图像而不是静止的文字。作为“传媒符号”的影视也以其直观、生动、形象的画面带给人享受、放松和娱乐,这种感召力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文字阅读。相反,具体到外国文学领域,经典名著的命运就江河日下。影视的强烈冲击,加上我国由生产型向消费性、享受型社会的转化,大学生群体思想躁动,世俗化、功利化、实用化等随着滚滚商品大潮汹涌泛起。 外国文学名著丰富的内在世界被沸腾躁动的世界和影视狂欢遮蔽,神圣的文学被除魅,通俗读物、休闲娱乐读物、图文本等文化快餐代替了经典文本,许多经典名著被冷落。一些学者通过这方面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更喜欢翻阅文化快餐、休闲类读物,在网上看娱乐视频。当前,大学生不读名著已经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名著的命运从侧面反映出高校人文精神的失落。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引发小环境和学生内环境的变化,给外国文学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境。 2外国文学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关系 2.1大量可资利用的名著影视资源 影视在叙事、人物形象、视听等方面存在重合因素,文学中的大量空白也为影视改编提供了可能。由外国文学经典文本或作家生平改编影视作品是一笔巨大的资源,如由卡夫卡和左拉生平改编的电影《卡夫卡》、《左拉传》,法国人自己拍摄的巴尔扎克的生平传奇《巴尔扎克》等;根据文学名著《伊里亚特》改编的电影《特洛伊》,根据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改编的电影《俄狄浦斯》,根据中世纪《亚瑟王传奇》改编的《亚瑟王》,由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改编的同名电影,由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的同名电影,由歌德诗体巨著《浮士德》改编的电影,由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改编的同名电影,由奥斯丁小说改编的电影《傲慢与偏见》,由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改编的同名电影,由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改编电影,由小仲马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茶花女》,由勃朗特姐妹的小说改编的《简•爱》、《呼啸山庄》,由司汤达小说改编的《红与黑》,由莫泊桑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项链》,由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改编的同名电影,普鲁斯特同名小说改编的《追忆逝水年华》,由海明威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由肖洛霍夫作品改编的电影《静静的顿河》,由卡夫卡作品改编的同名电影《乡村医生》、《变形记》,由乔伊斯的《死者》改编的电影,由海勒的黑色幽默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第二十二条军规》,贝克特作品改编的《等待戈多》等等,可以说,由外国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几乎覆盖了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任务中代表性作家作品,是一笔巨大的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和财富。名著影视融合了文学与电影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门类彼此的优长之势,既有“读”的优长,又有“看”的优长,可作用于欣赏者的视觉、听觉。 2.2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的优势与局限探讨 外国文学改编的名著影视和文学文本像双胞胎姐妹,虽然在相貌上有着极强的相似性,但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影视艺术的最大魅力在于能够以经典文本为依托,通过光影、色彩、音响、声音交汇的生动逼真的动感时空直观地诉诸人的视听,展现外国文学经典文本中所描绘的生动丰富的社会生活场景,给人极大的视听享受。外国文学教学中一些文化背景、特定时空等通过影视要比口头讲授更容易接受,“影视文化的心理亲和力和传统的强制性灌输相比,更能渗透进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之中”,①学生的接受路径是由影像到文本,②先接触名著影视,之后才回头看作品的,名著影视起到了普及文学名著的作用,这对我们的教学也不无启发。 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相比也存在不同,改编毕竟是再创造,是另一种艺术创作,“原著加我”、“我”加原著、原著淡去,突出自主意识等改编观念,③使名著影视的情况和经典文本相比变得复杂,改编或围绕原著小范围作改动,或利用原著表达编导的新意图,或只从取原著的一个点生发成一个全新的故事;或参照原著但很多地方进行大删大改,如黑泽明的《》是根据陀斯妥耶夫斯基同名小说改编,《乱》取材于莎土比亚的戏剧《李尔王》,但都与原作大相径庭。那些忠实于原著的改编,有些也会在基本情节上随着改编的需要作一定改动和调整。此外,因影片时长的限制,在情节、线索、语言、镜头上的信息量需要尽量简明,必须限制信息量的提供,因而文本中大量抒情、心理活动、超现实、抽象、议论性、缺少可视性的段落和文字甚至诸多细节描写,在改编过程中都被删去,因而显得单一扁平,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关于斯捷潘•阿尔卡季奇因私情被妻子斥责时的窘境中的神态的描绘,其中许多描写都不具备视觉造型性,只有最后一句“不由自主地突然浮出了他那素常的,善良的,因而痴愚的微笑”能够被表现在银幕上,其他都被舍弃。另外,观众在欣赏过程中只要带上耳朵和眼睛就行了,其主体意识和身心在欣赏电影时都被“感觉剥夺”,美国学者宾克莱曾使用过一个概念叫“委身”。#p#分页标题#e# 名著影视在教学中有其优势所在,但名著影视只是了解原著的一种方法和途径,它和原著之间不能划等号,也不能代替经典文本的阅读。我们在以之作为教学片时,要慎重对待,首先要根据其改编风格进行筛选,尽量选取那些较忠实于原著、改编的比较好的影视资料运用于教学,对原著作全新改编的也可选取少量作为片例,因势利导,同样能收到预期效果。 英伽登和伊瑟尔等理论家指出,文学作品存在大量空白,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去“填空”,在可能的范围内去再创造。经典文本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可以有多线索、复杂情节、细密的描述;文本通过间接方式生成艺术形象,即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经典文本展示给我们更大历史和生活空间,古今中外各式人生百态、社会风情、形形人物,使我们能透视复杂多变的人性,了解人隐在的内心世界和感受方式。阅读能滋养人的身心和灵魂,阅读可以让人成熟、成长,我们可在名著的海洋中一千次一万次地成长,获得丰厚的人生经验和积淀。不可否认,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社会那种悠闲的阅读方式遭遇到读图挑战,外国文学名著中那些大部头尤其是鸿篇巨作如《追忆逝水年华》、《战争与和平》、《尤利西斯》等被束之高阁,情节淡化没有情节的作品少人问津,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新小说、意识流小说等作品更是曲高寡合。 2.3针对不同专业,教学中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各有侧重 适应读图时代的趋势,因势利导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利用名著影视也不失为良策。外国文学教学中要面临“本土经验”和文化隔膜,教师在讲解作品的文化背景、宗教环境时如果运用电影片段作为辅助,有助于学生的接受和打破隔膜,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大致了解原著情节内容、风格、历史背景、人物等,还能使学生进入教学的规定情景,跟上老师讲解的节奏。但名著影视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和学生有所侧重,首先,对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我们要坚持以经典文本为主,以名著电影为辅助的原则。经典文本阅读是教学最基础的环节,没有文本阅读的支撑,学生根本无法获得对文本最直接的体悟,那么对文本思想内容、艺术特点更是摸不着头脑,听课味同嚼蜡,只能机械地死记硬背。因此,任课教师要提前给学生列出一份必读书目,鉴于学生学情不同于以往,书目中经典作品的数量可以在五十部上下,按照教学节奏让学生提前阅读。为有效督促学生阅读,每次课前抽出五到十分钟,由一到两位同学谈读书心得;或采用让同学们记读书笔记的方式,不定期检查;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经典文本精彩片段欣赏,让学生作声情并茂的朗读,直接感受经典文本的艺术魅力;另外在教学中可以引入名著电影作为辅助手段,因为课时的限制,有些改编的比较好的名著影视可以用两个小时给学生在课堂上放映,也可以展示其中一些片段,尤其是那些精彩的或有悬念的片段,一方面让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在课下主动找原著阅读,另一方面激活学生的经验世界,打通隔膜,使名著电影在教学中起到预期的作用,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 对于其他专业如戏剧与影视文学专业和播音与主持专业,外国文学是非专业课程,开设一学期共51个学时;我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播音与主持专业招收的学生是艺术类二本生源,学生整体素质和汉本的学生存在差距,因而在教学中立足文学史、文化背景、作家作品时更多地运用一些名著影视作配合,更容易为学生接受,也容易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对一些名著影视和原著有较好的了解,对文学和影视各自的艺术特性及改编有一定掌握。在课堂上给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多看一些改编得比较好的,或基本忠实于原著的电影如《高老头》、《简•爱》、《呼啸山庄》、《红与黑》、《德伯家的苔丝》等电影或里面的一些精彩片段,比如《红与黑》中于连在法庭上对封建贵族一针见血的批判和控诉,极具感染力,电影中简•爱在花园中与罗切斯特精彩的对白等,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片段和老师的讲述能了解原著的大致内容、风格、人物等。 对那些侧重表现编导主观意图、对原著改动较多的影片,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拿它和原著作进行异同比照,从中提出问题,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2.4名著影视对照原著,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回归文本 教师要立足于经典文本,在教学中运用一些精彩的电影或片例,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用对比的方法提出一些灵活有趣的或悬念性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促使学生对经典文本的回归。如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上下两卷洋洋洒洒数百万字,但前苏联1957年版电影《堂•吉诃德》对原著作了较多删改,如电影一开始有堂•吉诃德拜见心爱姑娘的细节、堂•吉诃德和侍从出村时遇到的一条沟被摔倒等,在原著中却没有;堂•吉诃德出道后干的第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与大风车搏斗,但电影中与大风车搏斗是堂•吉诃德游侠生涯的最后一次战斗;桑丘在作海岛总督期间曾审判过一个案件,顾客拿布让裁缝做帽子,裁缝按要求做了五顶小得只能戴在手指头上的帽子。在学生观看几个电影片段后提出一些问题:如原著中与大风车的搏斗是堂•吉诃德骑士生涯的首次还是最后一次战斗?堂•吉诃德见过自己的心上人么等。在课堂上我请同学们当法官来裁定帽子一案,同学们踊跃发言,有的说把帽子卖了赔顾客钱,有的说顾客和裁缝都有一定道理案子没法判等。我趁机告诉雪深桑丘的判决很有意思,究竟如何宣判请他们自己从原著中找答案。有的同学在课下找答案过程中喜欢上了它,还写了读书笔记并和同学讨论。 教学中可选取同学们感兴趣的作家作品设计讨论课,鉴于课时限制,这种讨论也可以在课外专门组织,就某一两部电影和原著在主题精神、人物形象、艺术表现手法上的异同、得失进行分组讨论或自由发言,通过不同思想的撞击能更好地加深同学们对文本的理解。如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的诸多版本中只有费雯•丽和苏菲版更好些,但仍然都没有传达出原著精神主旨,原因何在?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开篇对伏盖公寓周围的环境长篇累牍的描绘,读者无法在脑海中把这幅图绘制出来,但电影却生动、直观地展示出伏盖公寓阴森、肮脏的环境,原因何在?对于这些问题,提示学生先阅读原著和电影对照,然后组织课堂发言、讨论分析、随堂小作业等形式,这种方法在教学中通过实践证明很受学生欢迎,他们思想活跃,讨论热烈。对于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让他们从文学和影视的艺术特性方面分析,使他们在影视改编、影视鉴赏等专业知识方面得以实践。#p#分页标题#e# 课时有限,我们可以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活动上下功夫,如院系或学校可以在学生中组织影视文化社团,由专业老师作指导,每周五周六晚上用一些较大的多媒体教室免费放送一些优秀的电影并形成定制。名著影视要占一定的比例,尽量和教学大体同步,这样课余文化就和课堂教学能够互动,有效节约课时,还有利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和加强安全。一些高校在这方面已经有成功的实践。 2.5以影视和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提升人文素质 高尔基指出,文学即人学。外国文学涉及到东西方大量经典名著,折射出强烈的人文精神和丰厚的思想内涵,“一部西方文学史就是西方社会中人的精神发展史,也是西方文学人文传统的演变史。”④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更重要的是把名著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传递出来,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在这方面我院晁召行老师有着多年成功的教学实践,他开设的“外国文学名著名片欣赏”选修课极受学生欢迎,他对名著影视和文本的解析都紧贴社会人生,如结合社会实际,请学生通过俄狄浦斯的人生经历谈自己对命运的认识,结合欧•亨利的《最后一片藤叶》请学生谈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等等,授课过程和期末试题始终围绕社会人生,贯穿着教育为人的思想,使学生受益匪浅。 总之,外国文学课堂不是封闭的单纯知识性学习,“应该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发掘”⑤认知方式、独立思考观察能力、人文素质的培养都很重要。因而,教学不能完全和社会脱节。在教学中可通过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的探讨,结合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提出深层次的问题,激发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存在价值和意义进行思索,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身和社会,成为有道德感、责任感的人;学会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从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第4篇:电影活着读后感范文

  一、媒介形态变化与文学审美的迁移

  媒介作为文学载体是文学的物质存在形式,文学的诞生、发展与媒介相辅相成。“媒介作为载体,它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各个阶段的状况和特点对文学的影响更具有根本性意义,它决定了文学存在的基本物化形态、文本形式及与此关联的文学观念和文学活动特点等。”[1]从传播发展历史来看,人类传播活动先后经历了口语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等几个传播阶段。考察媒介与文学的互动关系,我们会发觉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会对文学发展态势产生深远影响。从远古时期的口头文学诞生开始,文学的发展就与媒介始终相伴,上演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关系。文学的审美走向与其赖以传播的媒介更是密不可分。在口语传播时期,文学的创作与传播依靠的是声音、表情及各种肢体语言。因此,最初的文学语言在美学追求上表现为口语化,亲切、生动、形象、朗朗上口,讲究押韵,非常适合传唱。散落于民间的以历史传说、神话故事、各地民歌等为代表的远古时期的文学无不如此。印刷媒介的繁荣在古代文学历史及现代文学历史过程中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意义。“‘自报章兴,吾国之文体,为之一变’……不过,这里所谈论的‘文体’,必须扩大范围,涵盖及于整个中国文学。不仅仅是狭义的文章(散文),现代中国的诗歌、小说、戏剧等,无不受‘报章兴’这一历史变革的深刻影响。”[2]五四时期报刊的兴起及其文学的发生就是最好的例证。那个时期具有广泛影响的《小说月报》、《申报》对中国现代小说和现代散文的诞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小说月报》、《申报》为代表的文学期刊直接影响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形势、文体特征、主题表达、文学流派、语言形式等等,不仅造就一大批蜚声文坛的大文学家,而且深刻地影响到了作家的文学理想、写作使命、审美追求、表达方式等等。印刷媒介的诞生给文学发展带来的变化主要两个方面。一是开启了文学传播的大众化时代。印刷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印刷品的大量出现。普通大众也有了接触文学作品的机会。封建社会形成的文化垄断被打破,印刷媒介极大地推动了文学的普及与繁荣。文学欣赏的主体发生质变。二是印刷媒介使文学作品可以脱离作者而独立存在。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文学作品的接受者则能对文学作品进行反复阅读、揣摩、思考,获得深层次的阅读体验。文学创作者可以借助文字进行冷静的思考、表达。这一阶段的文学创作使人类理性得以凸显和提升,文学创作的审美主题更加深刻与丰富,也正是这个原因,诞生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

  二、电子媒介背景下文学审美的主要变化

  电子媒介出现之后,又将文学带到了多元化发展时代。特别是网络的出现改变了文学书写、存在及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文学理念、价值体系、审美标准。文学的传播介质和载体发生了变化,文学的题材、形式、内容也会相应发生变化。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审美不同于印刷媒介时期。电子媒介比印刷媒介的传播手段更加丰富,有绚丽多彩的图像,有悦耳动听的声音,文学在形式上更加丰富和生动。此时的文学审美出现了新的美学特征。

  (一)文学创作主体审美追求的变化

  这里所说的文学创作主体,即文学创作者。从文学整个生产过程来看,媒介是连接作家和读者的纽带,也是连接着出版机构和市场的桥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文学的思维方式、传播方式、文本形式、风格特点,构成文学领域重要的话语体系。从早期的广播剧、评书到影视剧的繁荣,再到网络文学的异军突起,无不彰显着电子媒介对于文学创作及传播的深刻影响。媒介对作家的影响主要在于审美追求的变化,表现在两个维度:一是对于作家的文学创作产生引导作用。二是文学风格的形成。作家写什么以及如何写都与媒介关系密切。因为读者的喜好对于作家的文学创作带有倾向性的引导。面对读者的需求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文学创作。我们反对一般意义上的迎合和献媚,也排斥完全商业化的急近功利。但文学创作需要作家根据读者和现实生活的需求不断调整创作方向、价值取向及审美追求。读者对某一类作品和某种叙事风格的追捧会激发作家更多的创作热情,从而形成比较固定的文学表达模式,发展成有鲜明美学特征的文学作品。关于电子媒介对创作主体的审美影响,我们可以广播剧及影视文学为例略作分析。广播评书的出现基本上可以说是文学创作主体主动靠近广播媒介,适应形势,满足普通读者文学需求的直接结果。广播在传播上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广播主要是利用声音符号诉诸于人的听觉系统进行信息传播,在传情达意方面有天然的优势,既声情并茂又真实感人。广播还可以使用音乐和音响增加传播内容的空间感、现场感和亲切感,感染力极强。在文学创作方面,文学创作者主动接近读者,最大限度地利用媒介特点,但又不失文学自身的审美追求,创造出“广播评书”这样的文学样式,风靡全国,涌现出《三国演义》、《岳飞传》、《夜幕下的哈尔滨》、《白眉大侠》、《三侠五义》、《武松打虎》、《隋唐演义》等一大批通俗易懂的文学读本。这类文学作品注重故事情节,语言表达口语化,情感色彩浓厚。深受普通百姓欢迎。再来看看电视。电视是视听合一型媒体。有非常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传播手段。视听兼用可以让受众获得更丰富的信息,也更具有吸引力。电视无与伦比的画画效果在故事演绎和视觉传达方面独具优势。更多的作家将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走进千家万户,获得了持久而广泛的影响力,文学的启蒙作用和审美意义在电视时代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当今文学界活跃着一大批横跨影视界的畅销作家。

  (二)文学接受主体审美体验的变化

  电子媒介时期,文学接受主体的审美体验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我们可以网络文学为例来分析。首先是阅读体验和书写体验融为一体。网络媒介的开放性特点模糊了读者和作者的界限,降低了文学进入的门槛,普通读者既可以是读者,也可以是作家、评论家。在印刷媒介阶段,因为文学编辑部门和出版机构的种种限制,文学基本上是属于文化精英的领地,普通读者很难跨进文学的大门。但是网络开放与包容的个性打破了文学创作和作品的限制,为普通的文学爱好者提供了极大的书写空间。瞬间,文学脱下神圣而崇高的外衣,走进了读者的日常生活,文学主体的审美体验与审美表达融为一体。读者在阅读作品的同时,可以通过跟贴、即时聊天软件等信息传播平台,对任何一部作品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评价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并对作者的创作产生影响。这种阅读体验和书写体验是印刷媒介时期难以实现的。其次是文学阅读注重感性享受。和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相比,网络可以说是博采众家之长,集声音、图像、色彩等符号元素于一体,表现手段更加丰富有声音、画面、语言、文字等,基于此,网络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文学的存储方式和读者的审美感受。电子媒介的飞速发展不断地冲击着传统的文学观念和审美标准。“人们阅读时的独处、沉静,享受着淳厚的美感愉悦,被声色震撼、感官冲击所取代。”[1]伴随印刷时代高度发达的人类理性在电子媒介面前受到了挑战。转瞬即逝的画面和声音让人们应接不暇,在信息接收过程中来不及回味和记忆。通俗的文字和浅显的叙事再也不需要反复的咀嚼与思考,五颜六色的画面和悦耳动听的声音消解了文本存在的意义。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目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学的审美需求在电子媒介时代被阅读的替代。那种以提高文学素养,享受文学滋养的阅读极少存在,更多是打发时间,休闲娱乐。崇高的主题和宏大的叙事在当下显得苍白无力。轻松、愉悦、诙谐等娱乐化内容和娱乐化体验受到追捧。

  (三)文学欣赏从文字阅读转向图像视听

  如果细分的话,印刷媒介又可以分为:书籍和报刊。在印刷媒介时期文学使用的语言体系先是文言文,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在现代报刊的推动下,文学语言逐渐摆脱了文言文的束缚,适合普通百姓表达思想、情感、心理的白话文逐渐推广开来。文字是作为一种文学存在和话语方式,塑造出许许多多鲜活、生动、形象、深刻的人物形象,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文学流派。但是到了电子媒介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文学表达除了文字之外,还有图像、声音、色彩等等,印刷媒介的浓浓的墨香味被冰冷的电子屏幕取代。诚然,广播剧(评书、小说连播、电影录音剪辑等)语言的抑扬顿挫和声情并茂;电影文学语言的丰富色彩及画面质感等都为文学的语言表达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电子媒介对文学语言的发展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是“文学阅读和文字表达越来越多地受机器语言的影响,文字的逻辑性和解读的严谨性受到破坏……”逐渐强调华丽、俏皮、娱乐。文学阅读被“看”和“听”代替。“以广播、电影、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通过制造生动形象,恢复了人类最初具像的认知方式,使信息的获得轻松、便捷,可是又浮光掠影,渐成了一次性快餐,摒弃了深度模式,淡化了意义追寻和终极关怀。”[1]相比于图像和声音,文字符号是简单的,不附着任何东西。读者阅读文字作品必须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思考去想象。所以对于同一部作品,同一个人物形象,每个的审美体验是不同的。但是图像就完全不同。图像给读者提供了既定的形象,信息的呈现是平面的,直白的,显而易见的。不需要深度的思考和品位,就能捕获作品信息内容。所以,读图时代的文学阅读审美完全不同于印刷媒介时期。

  (四)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表达

  什么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打破艺术与生活的原有界限,以艺术的精神来改造和美化生活———无论主体周遭的生活空间,抑或个人外在的服饰装扮或行为举止、生活趣味等,都努力追求风格化效果,张扬艺术旨趣,进而实现日常生活的审美化。”[4]“日常生活审美化”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媒介的发达,特别是电子媒介的发展造成了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与文学性的交叉、融合。“现代科技的发展引起了当代社会主导传媒形式的变化。这就是从纸媒质的印刷媒介向电子、数字媒质的电视、网络媒介文化的巨大转变。媒介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影响、改变、形构着我们日常工作、交往、休憩、娱乐以至内在心理世界的活动方式。也改变了文学与艺术的存在方式。”[5]为什么电子媒介的兴起能引发“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其根源在于电子媒介带来的视觉文化盛宴。在电子媒介时期,影像表达几乎无所不在,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广泛。“由于影像在消费社会中所承担的功能愈益重要,因而随着其生产的逐步增多、密度不断加大,以至于影像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甚至构成生活现实本身。而影像的虚拟性与仿真性又极易抹平其与现实的差别,导致现实的非现实化和幻觉化。不仅如此,由于艺术对影像生产过程的主动参与,使得影像所具有的艺术美感常常令现实被审美光晕所笼罩。”[4]所以,视觉影像模糊了日常生活和审美的界限,视觉文化逐渐占据日常生活的核心,而日常生活也渐渐成为审美内容。作为反映现实的文学创作自然也就成为书写日常生活美学法则的重要手段。

  三、关于电子媒介时代文学审美转向的认识

  第5篇:电影活着读后感范文

  关键字:电子阅读;情感倾向;认知差异

  G252.17;G645.5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7月24日公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5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68亿,较2013年同期增加77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8.8%,较2013年同期提升4.7%。[1],互联网的普及促使了电子阅读产业迅速发展,同时也推动着大学生进入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并存的时代。大学生对电子阅读的满意度如何?阅读的目的倾向有哪些?以及他们对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有何情感差异?本研究以重庆市部分高校为研究样本,针对大学生阅读状况展开调查与访谈,以期能较为充分地了解这一特殊群体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阅读状况。

  二、数据处理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1830份。经分析剔除20份回答方式不正确或数据不完整问卷后,实得有效问卷1810份,有效率为90.5%。从样本分布情况来看,在校大学生中男生占48.06%,女生占51.94%;其中文史类、理工类、农医类、音体美类所选样本所占比例依次为29.83%、54.69%、16.02%、4.97%。对回收后的有效问卷利用IBMSPSS19.0进行录入、处理和分析,开放性试题只做描述性统计分析。

  三、大学生对电子阅读的情感倾向调查结果

  1.大学生对电子阅读的吸引力与满意度倾向

  根据调查,共有54.65%的大学生认为电子阅读对他们比较有吸引力,其中认为非常有吸引力的学生占8.20%,另有45.35%的学生认为电子阅读不太有吸引力。通过对满意度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大部分(78.14%)大学生对电子书籍整体质量的满意度为一般,对其满意和不满意的各占11.48%和10.38%。另外对于许多杂志、小说的重点章节、专业论文等阅读内容需额外收费的看法。认为合理(44.3%)和不合理(44.4%)的平分秋色,只有小部分认为无所谓(15.3%)。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从列联表分析和卡方检验的结果中,我们发现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对电子书籍整体质量的满意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男生选不满意较多(17.5%),而女生选满意偏多(15.1%)。

  2.大学生电子阅读的目的倾向

  从大学生进行电子阅读的目的来看,消遣娱乐(77.6%)和了解时事(67.2%)所占比例较大,而查阅资料(53.3%)和掌握技能(16.4%)等目的则不成为主流。通过使用列联表分析和卡方检验,本研究发现年级和专业对大学生电子阅读的目的存在影响,尤其是对查阅资料这一目的影响显著。数据显示,大四学生查阅资料的比率明显高于其他年级,文史类大学生查阅资料的比率远高于其他专业。此外,消遣娱乐这一阅读目的在学生性别上也反映出差异,女生以消遣娱乐的目的的比率大于男生。

  3.大W生对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情感差异

  在电子阅读与传统阅读的比较上,多数大学生认为电子阅读较之纸质阅读搜索更加方便(81.42%);大多数人认为进行电子阅读可以节约成本(57.38%);此外还存在着内容、省时及其它方面的差异。

  四、结论与建议

  据此,我们对高校提出如下建议:首先,高校应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电子阅读加以必要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快捷便利地查找资料,并迅速筛选冗杂信息,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其次,要加强大学生电子阅读的学术性目的,尽早培养本科生对科研学习的兴趣,学校应开设核心文献资源库特别是外文文献资源库检索方法方面的讲座或课程,提高学生对文献资源的利用率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课外时间的自主学习。最后,电子阅读的内容本身也应该更加丰富化、多元化,增强其可读性,同时也要保证内容的准确性。使大学生在电子读物中既能各取所需,又能普遍获益。而从年级对大学生阅读内容的影响中我们又可以看出,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普遍比大一、大四年级的学生感到更大的学习压力,学习动机更加强烈。而这一现象对学校的课程设置提供了一定的参考,适当均衡各年级的学习安排,使得既不让学生有过大压力,又不至于过于闲散,让学生学有余力、学有所思。

  第6篇:电影活着读后感范文

  学校:长征街小学三六班

  这部电影讲述了查理。布朗是一个内心单纯而善良并且诚实的人。他放不起来风筝,但是他不气馁,并且到了冬天他还练习放风筝。所有同学们都嘲笑他,叫他傻瓜、笨蛋。他一心想结识新来的邻居红发小女孩,并想把他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她。才艺大会上,查理。布朗为了妹妹他没有表演自己早就准备好的魔术,却是帮助了妹妹。查理。布朗在学校的颁奖晚会上发现一百分的试卷不是自己的,他诚实的说出来。为了自己有能力,他一夜没睡,看了整整一夜的书,写了自己的读书报告,并且还为请假的红发小女孩写了整整一千多字的读书报告。

  史努比是查理。布朗忠实的伙伴,它一边帮着查理。布朗出主意,一边想象着自己英雄救美的故事。红色男爵抢走了活泼美丽的菲菲。史努比想尽一切办法救出了菲菲。

  整个电影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查理。布朗熬夜为红发小女孩写了一千多字的读书报告,虽然查理。布朗的读书报告被一辆玩具飞机刮坏了但是红发女孩还是被查理。布朗的诚实善良感动了,最终他们成了好朋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努力、坚持、有爱心。只要付出就有回报,只要努力就有收货,最终梦想一定会实现。

  《史努比:花生大电影》观后感

  金地小学三年级一班 李雪豪

  电影讲述了一个叫查理·布朗的小男孩和他的小狗史努比在他们生活的小镇上的快乐生活。电影中,查理·布朗喜欢上了班上新来的一个红发小女孩,为赢得这个小女孩的喜爱而做出了一系列幽默又使人佩服的事情。查理·布朗有着许多缺点,如胆小、害羞。他捡到了红发小女孩的笔,不敢还给小女孩,不敢主动和小女孩交朋友。但查理·布朗又有着更多的优点。他诚实待人,为别人着想,坚持不懈,永不放弃。他考了一百分,发现考试卷不是他的,他勇敢地承认了。他为了帮助红发小女孩,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读了《战争与和平》,帮助她写了读书报告。为了成为冬季舞会上跳舞最好的男生,他练习了两个月的时间,并勇敢地跳出了精彩的舞步。他的坚持和热情最终使红发小女孩接纳了他,并与他成为了好朋友。

  通过这个电影,我知道了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就要不断地付出努力,坚持不懈,勇不放弃。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只有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就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梦想与坚持

  金地小学三年级一班 李雪铭

  十一月十二日下午,我和爸爸参加了河青小记者在千子星影城组织的文艺素养观影活动,观看了《史努比·花生大电影》,看完电影后,我深有感触。

  第7篇:电影活着读后感范文

  [关键词]影视改编;《小时代》;语图关系;互文性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语—图’互文传统研究”(项目编号:11BZW005);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国古代戏曲插图本‘语—图’互文研究”(项目编号:10YJC751125);江苏省高校哲社项目“明刊戏曲插图本‘语—图’互文现象研究”(项目编号:2010SJB750009);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资助项目。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一般项目“文学作品影视改编中的语图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13YYB082)。

  在新文化消费时代下,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出现,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与文学的结合大大地提高了人们单纯阅读的审美享受。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已成为一种风潮,而人们对影视改编的津津乐道也证明了麦克卢汉曾经说过的:“只有一种媒介成为另外一种媒介的内容,它的效果才强大而持久。”[1]而2013年夏季热映的两部电影《小时代1》和《小时代2》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与热议,创造了低成本国产影片高票房的又一大奇迹。《小时代》的成功具典型性,它讲述了新文化消费语境下,青春、梦想和友谊的故事。《小时代》作为一部高人气畅销小说,不仅有电影版,还有漫画版以及电视剧版,这使得《小时代》系列产品成为“互文”一词的最好诠释者。本文以《小时代》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入手,分析其语图转化的互文规律以及产生的多重互文性。

  《小时代》小说与电影的语图互文

  (一)语图转化及语图对应

  “互文本性”最初由茱莉亚·克里斯蒂娃提出,她认为的“互文本性并不是指一个文本与另一个文本之间的表面关系,而是根本废除了文本的自足性,把它看做是一个开放的语义场,在所有的词语、句段、表述引发的各种互动和对话中,不断地进行着意义的生产。”[2]影视改编是将语言文本转化为有声音的图像文本,转化后语言文本和图像文本之间存在着互文性。《小时代》的语言文本中呈现了一个奢侈的消费世界,书中以顾里为代表的人物,陷入了LOGO崇拜,成为星巴克、卡地亚、LV和PRADA等品牌符号的追逐者,并通过对这些品牌符号的占有确认自己的身份和意义,确认自己从属于什么群体和区别于什么群体。虽然在转化为图像文本过程中去掉了很多语言文本中的品牌名称,但是原著中描绘的奢华世界还是在影片中得到更具美感的呈现。原著语言文本中对繁华都市上海的描绘,在电影中转化为一幕幕美丽的上海夜景画面和衬托人物的部分街景,影片中人物所到之处尽显奢靡:顾里家豪华的更衣室以及无处不在的奢侈品、丽思卡尔顿酒店天台、东方明珠下的游泳池、外滩悦蓉庄TOPS PUB、宫洺的住宅整栋的玻璃阳光房。这些高档场所、住宅,同时衬托着一大群衣着光鲜的俊男美女和一大堆高档昂贵的奢侈品,构成了一帧帧精美、时尚、梦幻的画面。

  海德格尔指出:“根本上世界成为图像,这样一回事情标志着现代之本质。”[3]所谓“世界成为图像”,是说人们通过图像化的方式来建构我们生活中的世界,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审美化”其实就是“图像化”。从审美这一意义上来说,《小时代》从语言文本到图像文本的转化是非常成功的,它通过具体可感的有声音的图像,构建了一个个如诗如画如梦的场景,语言文本中的虚拟人物也在图像中变成了现实的人物,作品因此被赋予了生命力和震撼效果。《小时代》的图像呈现,使观影者借助生理、感官直接获得的愉悦感来达到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并且使受众的审美从抽象转为直观。

  (二)语言还原和风格延续

  电影《小时代》在情感基调和语言风格上仍然保持了郭敬明一贯的风格,华丽的语言,煽情的烘托。以浪漫情愫打底,辅以大城市的喧嚣与浮华,能够引起很多观者的共鸣。在《小时代1》最后时装秀的秀场上,周崇光上台致辞,舞台灯光全灭,只留下崇光头顶的一束光,这样的画面与他接下来的致辞内容都散发了郭敬明式的忧郁和煽情:

  我们活在浩瀚的宇宙里,漫天漂浮的宇宙尘埃和星河光尘,我们是比这些还要渺小的存在……我们依然在大大的绝望里小小的努力着。这种不想放弃的心情,它们变成无边黑暗的小小星辰。我们都是小小的星辰。

  这一段是缓慢抒情的节奏,掌声过后,节奏又欢快起来,以南湘设计的服装压轴秀——动感的音乐、炫目的灯光、时尚的服装,将整部电影推向了高潮。四姐妹通过互相帮助,跨越坎坷,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帮助南湘顺利被ME签下。这一段让许多女性观众落泪,它让观影者将自身的某种情绪或者经历和故事中的人物重合起来,在画面的冲击和音乐的感染下释放。类似的台词和旁白在影片中比比皆是,延续了郭敬明一贯的风格。

  (三)从互文本性到跨文本性

  “情节不仅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而且要求在事件的发展中表现出人物的行为的矛盾冲突,由此而揭示人物命运的过程。”[4]影视改编必须要注意情节的合理性、生动性和连贯性。但是遗憾的是,由于电影的时间有限制,大量的小说情节只能被删减,往往会使观众觉得电影不如原著。

  《小时代》在语图转化中情节删减过多,很多观众表示《小时代》的剧情过于跳跃、没有连贯性,无法很好地理解剧情,并且表示“亟需‘补脑’原著小说”。这也是《小时代》遭到批评的重要原因之一。从互文性的角度来说,这种情况就使得语言文本比图像文本的表达说明更多一些,而图像文本对语言文本的感官呈现并不充分。热奈特在互文本性理论的基础上创造了“跨文本性”概念,这被学术界称为狭义互文性。“所谓狭义,是用互文性来指称一个具体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一些有本可依的引用、套用、影射、抄袭、重写等关系。”[5]从跨文本性这一角度来说,这种过度跳跃的剧情呈现使得图像文本的《小时代》独立性较差,因为语言文本到图像文本的视觉转换需要完成对二者的双重超越,才能完成较高水平的视觉转换,使得受众在观影的时候无需依赖原著进行欣赏。但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受众可能会在观影后再去阅读《小时代》的原著,以完成对故事剧情的连贯和对人物的深层了解,从而进行互文阅读。

  “读者”视角的多重互文性

  互文性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不同文本之间的互文解读需要读者的主动参与和能动创造。不论是巴赫金的对话思想还是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都十分重视读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互文性理论观照下,研究影视改编必须要重视受众在改编过程中的地位,同时还要考虑到改编后的作品要能够唤起受众的某些情绪和记忆。而郭敬明一直深谙此道,他的作品《小时代》系列就紧紧抓住了“读者”的视角——《小时代》的影视改编拥有自己的市场,郭敬明对这个市场中的客户有着足够的了解,郭敬明的粉丝正成为国内电影市场的主力消费群体。就像上文所说的,互文性并不是指一个文本与另一个文本之间的表面关系,而是根本废除了文本的自足性,把它看做是一个开放的语义场。所以我们可以把受众观影看做一种阅读活动,把观影后的各种评价看作是与原著、电影的多重互文。互文性的魅力在于每一个人的经历与文本所讲述的故事的重合度和相似度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对原著或者是改编作品的互文解读也是不同的,但这些互文现象都包含了主观性。

  《小时代》两部影片的陆续上映,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关注和讨论,对小时代的评论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甚至在网络上展开了激烈的骂战。而这正是不同读者产生的不同的互文解读。对于郭敬明的粉丝来说,《小时代》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精神愉悦。这是因为郭敬明的作品大多以描写学生群体为主,他们对社会和世界的认知是模糊的,而且在当今消费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他们更加追求物质和情感双重满足,在物质和情感兼求的心理下臆想出一个自己的世界并享受于自己的臆想,而郭敬明不仅将这种臆想纸化了而且还将它搬上了大银幕。这带给了当代青少年某种精神上的慰藉以及情感上的宣泄,填补了他们心灵的空白。在观影活动中,他们在不自觉地将自身的经历、情感记忆以及文化素养与影片中的故事和人物产生重合,由此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视觉、听觉效果的共同冲击下让情绪达到爆发点,观影中落泪的受众不在少数。同时他们在潜意识中还会不自觉地搜索自己对原著阅读的内容,无意识中就将原著和电影进行了对比和互文,并且整个过程受众都是主动参与进来。这些都进一步促进了他们对《小时代》的热捧。而另一些没有看过《小时代》原著的受众,也会因为喜欢影片《小时代》的整体风格和人物而产生愉悦感,这样的受众除了在观影时在潜意识中将自己的阅历、情感记忆与文化素养与电影进行互文外,可能还会在观影后再阅读原著,形成互文阅读,从而进一步从自身视角产生了多重互文。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影视改编即语图互文,已经将互文扩大化了,受众不仅可以在图像文本中找语言文本的互文,也可以在语言文本中找图像文本的互文,还可以在自己的人生经历、情感体验、文化结构以及艺术素养中寻找与图像文本或者语言文本的多重互文。所以说我们评价一部改编电影是否成功,不仅仅是要看它的票房、画面效果、背景音乐、演员表演,同时还要看这部电影能否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能否让受众在观影时与观影后与自身的相关因素产生更多的互文以及这部作品对受众能产生怎样的意义。从这一层面上看《小时代》是成功的。虽然很多人批评《小时代》是一个物欲横流的小时代,其炫富和堆砌达到一种病态的境界,但是笔者认为,在当今的消费文化语境下,青少年对物质的追求远远高于上一辈人,不仅如此,他们在情感层面还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郭敬明用奢侈品包裹着浪漫的感情,来迎合了当下年轻人的这种心理需求。

  虽然影片所展现出的物质生活奢华至极,但是也传递了很多正能量,影片讲述了四个女生从大学到工作的成长过程以及四人之间的互助互爱的深厚友谊。这也是对不同观者评价的一种互文。

  综上所述,在新文化消费语境下,《小时代》的影视改编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当代青少年消费群体的接受心理和审美感受,实现了语言文本向图像文本的华丽转换,并产生了语图互文、“读者”视角的多重互文,随着互文性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其对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影响也随之加深,这也有助于文学作品影视改编在自身的发展中及时进行艺术观照和理论反思。

  [参考文献]

  [1] 唐洁璠.论小说的影视改编[J].电影电视研究艺术,2013(03).

  [2] 孙柏.摆渡的场景:从文学到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2:12.

  [3] 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899.

  [4]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39.

  第8篇:电影活着读后感范文

  影视资讯服务要从全面覆盖到重点选择,突出指导性。广电报在做好预告视听节目、传递娱乐信息、透析影视热点时,必须清楚自己的服务对象是本地的读者;在宣传和推介广播电视节目时,要确定基点、找准重点、深化热点,要了解本地读者最关注什么节目,希望获得哪些信息。随着数字化电视的推广应用,对于几十套上百套的节目预告,用传统的方式编辑节目单已不能满足读者的收视需求。广电报必须在节目预告上改革创新,要对节目预告进行梳理归纳,要有正确的收视判断,要向读者推荐有看点、有意义、有说头的节目。具有区域属性的节目内容因其接近性更易引起本地读者的关注,因此及时准确地为读者提供以本地为重点的广电节目信息,通过对本地重点视听节目的介绍,扩大本地广播电视宣传的影响,提高本地广播电视节目的收听收视率显得十分重要。2009年《宜春广播电视报》充分挖掘与本地广播电视台相关联的各种资讯,对该台办得好的原创节目进行重点推介,在这些节目的补充、延伸和深化上大做文章,形成宣传合力,从而在深度和力度上弥补了广电节目稍纵即逝的不足和缺憾,也提升了报纸的关注度。

  增强报纸与本地社会生活的“接触点”,体现贴近性。广电报不仅服务于广播电视,同时也是面向千家万户的新闻媒体。读者除了想通过报纸了解与广电相关的内容外,还想从报纸上获得更多的新闻信息,尤其是发生在身边的新闻及与本地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地方广电报要紧紧把握所在区域城市的脉搏,积极介入本地的社会生活,对本地重大社会新闻事件进行追踪报道,发挥周报的特点,不求最全,但求最深,关注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策划一些反映本地现实生活、有社会影响的深度报道或系列报道,将这些报道组版、制作成美观大气的深度报道版面,为读者呈现精美的新闻大餐,形成区域上的热点覆盖。2009年,《宜春广播电视报》将《特别关注》版面由原来关注大范围的“国事家事天下事”文摘版,定位为“看宜春事,感宜春人,爱宜春家”这一主题,增加了“接触点”。记者深入一线,用轻松的笔调,采写本地读者关注的人和事,突显了区域特色,增强了贴近性,吸引了读者的目光。

  做强区域文化,追求可读性。广电报在积极探索挖掘深度新闻、社会新闻上夯实了报纸的内容,参与了社会,但很难确立其“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因为在新媒介时代,新闻资源是共享的。因此,在保持一定社会参与度的同时,地方广电报应该积极主动地融入当地社会文化的氛围中,担当起传承区域优秀文化的重任,用“区域文化”打开周报阅读的另一个空间。如不少地市广电报开辟的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专栏、专版,已成为当地的一张亮丽的名片,一个独特的品牌。如江西省《上饶广播电视报》的《三清山》《信江人家》、《吉安广播电视报》的《庐陵风情》、《抚州广播电视报》的《赣东经纬》等,都是当地颇有读者缘和影响力的专版专栏。这充分说明地域文化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矿,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和强盛的生命力。

  《宜春广播电视报》在研究了全国众多影视周报形态后也确立了一个字――“宜”,即“宜春特色”。宜春是一座有着独特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的城市,随着时代的变迁,又不断诞生出新的城市文化。在2004―2009年的六年时间里,该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陆续开辟了具有本地特色的专版专栏,如《话说宜春》《宜春人物》《历史名人在宜春》《宜春成语探源》《宜春风情》《春台文苑》等等,这些版面和栏目,呈现出宜春古往今来的人物、事件和风土人情,以及对今天的意义。罕见的史料、独特的视角、唯美的版式,吸引了大量的读者。这些版面的人和事一直被读者津津乐道,成为《宜春广播电视报》独特的一道风景。

  可以说,区域特色是地方广电报维系读者注意力的努力方向和办报的着力点。读者的注意力表明他们对特定报纸的价值和情感的认同,这种情感的忠诚度取决于报纸传播内容对读者的价值亲和力。地方广电报要提高读者情感忠诚度,必须以创造性内容赢得市场和读者的认同,不断给读者以新奇的阅读刺激,使读者对报纸形成强烈的亲近感、信任感和依赖感,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特色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

  第9篇:电影活着读后感范文

  关键词:电影、传播形式、童话接受

  一、童话文本与电影的不同

  达尔的童话作品《女巫》与电影《巫婆》,是否如莱布尼茨说过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呢?

  (一)两种艺术形式

  《巫婆》电影是根据达尔的儿童文学名著《女巫》改编而来,虽然承载着相同的童话故事,却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它们之间差异毋庸置疑。电影是以画面、音响为媒介,在银幕上创造出形象,再现和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然而,童话书是童话最直接的载体,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二)人物塑造

  童话《女巫》中关于姥姥的信息很少,直接的肖像描写更是没有。从文本中,我们只能得知姥姥生活中的一些琐碎。这往往给我们一种神秘感,也让我们多了一份期待。

  当我们欣赏《巫婆》这一部精彩的电影时,姥姥的形象以一组组镜头的形式传达给我们。她眼神流露出来的神情和生活风格都是童话中单纯的动作和对话描写所不能比拟的,可见,电影里的人物塑造似乎更为成功一些。当然,这些也是导演对童话作品的一种“自我”解读。

  (三)故事情节

  比较文本和电影,我将故事情节的取舍定位在电影对童话中故事情节的取舍。童话中,姥姥给小外孙讲女巫消灭孩子的时候,一共讲了五个奇异而有代表性的案例,也都极有趣。

  然而,纵观电影,导演只选取了小索尔维格失踪的案例,纵使也能获取同样的信息,但却始终不如童话书多案例、多角度。童话书似乎有着更深刻的强化、警醒意识,让读者感到岌岌可危。

  (四)细节表现

  故事发展到了‘高潮’,厨房里的“我”开始实施计划―把《女巫》配置的药放在她们的食物里,让她们都变成老鼠,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整个过程都精彩地突显了我的勇敢和智慧。

  相照应,电影版也表现得精彩无限、步步惊心。但是,如果将它和童话《女巫》对比赏析,则会发现,导演自己在拍片的过程中增加了情节,加入了一些商业化的元素,也利用了女服务员的无知。

  (五)结尾改编

  达尔是这样涉及童话《女巫》的结尾的:小男孩在姥姥的帮助下,战胜了前来开会的所有的女巫,把她们全部都变成了老鼠。可以发现,该童话行文到最后,小主人公仍然是一只老鼠。与达尔运思结尾的思维截然相反,导演让小主人公拯救孩子、消灭女巫的同时,一位好心的女巫助手逃脱了这场劫难。因为她心地善良,并不像女巫首领那样邪恶,也并不讨厌孩子。并在最后把主人公变回了人,给了他最好的祝福。

  电影版《女巫》的结局带给人一种喜悦的满足感。因为小男孩最终战胜了女巫,而且还重新变回了人型,这与达尔的原著有很大的区别。很明显,这与达尔童话的前半部分是相违背,似乎包含着肯定“好人就有好报”的思想意味儿。

  二、诱发原因

  (一)文学化与商业化

  90年代以来,电影出现商业化的倾向,表现在影片的制作和运作两个方面,即影片的题材选择、价值判断以及发行的商业化,在《巫婆》这部电影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导演在制作电影时,不自觉地加入了一些商业电影的元素,以期待影片更贴近大众,成为叫响又叫座的佳片。

  (二)余味式与大团圆

  大团圆的结尾在西方“王子与公主”为题材的童话中是屡见不鲜的,比如说优秀童话篇目《灰姑娘》、《白雪公主》等。依据这种大众心理,《巫婆》的导演也一改作者的初衷,勇敢、聪慧的小男孩最终在姥姥的帮助下打败了女巫,由老鼠变回了原型。这应该是众望所归,是大多数观众和读者的一个圆满的期盼。当然,这种结尾的背后似乎又包含着一种负面影响。赋有“余味”式的结尾更令人回味,给读者更多人生的启迪和思考空间。

  三、对童话接受的不同影响

  (一)对童话接受范围的影响

  很多人想当然地把童话的接受对象仅仅定位为儿童,所以王泉根教授提出对儿童文学的接受对象要重新认识。童话作为儿童文学下的一个分支,从本质上也是与生命、与自然、与人性的善和美联系在一起的。

  (二)对童话接受对象的影响

  1.感官或心灵的愉悦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年龄、智力的儿童对艺术的审美接受必然具有明显的差异,都以审美心理为基点,也就是与艺术亲近时的愉悦感。在情节的编排和人物的设置方面,电影与童话文本大体保持一致,但两者的叙述风格却存在着明显差异。电影的节奏更加紧凑,跌宕起伏。电影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鲜明的形象和明显的戏剧冲突进行艺术表现,使儿童观众获得听觉和视觉的强烈印象。这时,儿童的审美接受主要表现为感官的愉悦。

  相比,达尔的文本则更多地诉诸于心灵的感受,表现为文本内在的意蕴。通过对文字的咀嚼,凭借接受者的想象力被感知和体悟出来。尽管并非来自直观的形象对感官的直接刺激,却能如甘泉一样缓缓流淌在读者心里。随之,儿童的心灵对美的倾慕也更持久、纯净。

  2.被动接受和主动接受

  在电影和文字的接受过程中,审美主体所发挥的主体性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儿童对电影的欣赏,主要通过绚丽的声、色、光影获得感官的享受,难免具有一定的被动性。这样,呈现出来的文本意义就极可能是明晰而单一的。

  在文字阅读中,儿童拥有更多的审美主动权。他们可以借助自身的想象力、判断力建构形象、理解情节,这样才能使审美活动得以完成。此外,儿童读者更有机会在反复、细致的阅读过程中,自主领悟经典文本超越表象的深广蕴涵。

  (三)刺激性的强弱分析

  在电影里,女巫的形象被刻画得极其恐怖、丑陋。达尔在童话书中,尽描述之能,但语言有时毕竟是苍白无力的。作者在刻画这一关键反面人物的时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读者往往更多地从文本中,感觉到的是女巫大王无比的丑陋,以至让人恶心。这种刺激相对于电影而言,就要逊色得多。

  电影立体、直观的人物表现效果使得人物的塑造更为成功,无数倍恐怖效果的夸张,使邪恶的力量无比地恐怖,将女巫大王推向最邪恶的顶峰。越是把女巫刻画得恐怖、丑恶,就越能体现小主人公的机智和勇敢,越能培养接受对象爱憎分明的性格。因此,电影中的恐怖人物的刻画和紧张氛围的渲染一点也不过分,它是对美好童心的一种尊重。

  从对达尔经典童话《女巫》和电影《巫婆》的比较和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同名原著改编的儿童影片,的确能以一种更迅速、明晰、简单,且富于趣味性的传播方式使其在接触经典的过程中获得愉悦、受到教益。但是,如果希望儿童从对经典的体悟中逐渐形成自身纯正的审美趣味和自主思考能力,童话文字文本的重要性则是不容忽视的。(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本文指导老师:周晓波

  参考文献:

  [1] (英)罗尔德•达尔著,任溶溶译.女巫[M].济南:明天出版社,2004.

上一篇:金蕾特美容院
下一篇:如何使用网盘(怎么在百度云上找各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