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理想国十篇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8-10
手机版

  柏拉图理想国篇1

  柏拉图的写作老师经常讲一些故事给他听,有时让他模仿着写一些小故事出来。渐渐地,柏拉图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柏拉图不仅热爱写作,在美术、音乐老师的培养下,他对美的东西的辨别能力也越来越强,后来他在美学上的见解,和他童年的启蒙有着很大的联系。

  当时在雅典最有学问的人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经常在一些公开场合讲课。柏拉图20岁时,有一天他去听苏格拉底的演说,演说听完以后,他便立即下了决心,要拜苏格拉底为师。

  他来到苏格拉底的住处,敲开了苏格拉底的门。

  “尊敬的苏格拉底先生,我是柏拉图,我想成为你的学生。”

  苏格拉底接见了他,坐下以后,苏格拉底问道:

  “年经人,你的名字我早就听说过了,你已经是一个学识很渊博的人了,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您有一句我记得很清楚,那就是‘认识自己’,如今我就是没有认识自己。”

  “你既然知道我这一句话,那么你也应该知道我对自己的评价了――‘我知道我一无所知’。”

  “神都认为您最聪明,可是您却这样评价自己,这正是我学习的地方。一个人不知道自己的无知,才是双倍的无知呢!这也是我为什么来拜你为师的理由。”

  经过这一次谈话以后,苏格拉底答应将柏拉图收为自己的学生。苏格拉底没有看错,柏拉图成了他最好的学生。柏拉图从公元前407年开始,在苏格拉底的身边学习了整整8年。

  公元前399年初夏的一天,一个由五百人组成的审判团,在审判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当时柏拉图也忐忑不安地坐在法庭里。当柏拉图听到法庭宣布他尊敬的老师死刑的时候,他痛心疾首,他没有想到法庭竟然敢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那么一位伟大的人。

  苏格拉底的死,使柏拉图对雅典政府非常不满,于是他决定去寻找一个理想的社会制度,然后建立一个更理想的国家。为了建立这个理想国,他旅行了许多国家,每到一个国家他都要向那国的著名学者学习,然后与他们探讨理想的社会制度,研究深奥的哲学思想。经过长达12年的学习、访问,后来他写成了《理想国》一书,在书中他把他的理想国设计得非常的美好。

  西西里岛上有一个国家名叫叙拉古,这个国家的统治者狄奥尼一世的妻弟狄昂,是一个很好学的年轻人,他非常喜欢学识渊博的柏拉图。于是他向姐夫建议请柏拉图到叙拉古,帮助姐夫建立国家。狄奥尼这个暴君竟然爽快地答应了,就这样柏拉图接到了狄奥尼的邀请来到了叙拉古。

  来到叙拉古的柏拉图非常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建立自己的“理想国”,狄奥尼会见了柏拉图,并询问了柏拉图帮他建立国家的一些主张。

  “我想听一听,你是想以怎样的方式来治理这个国家。”

  “是善,善就像太阳,是创造和推动一切的力量。”

  “那你这个理想国谁是最高的统治者呢?”

  “是哲学王,也就是最优秀的哲学家。”

  “这么说来,也就是你这样的人喽?”

  狄奥尼气得差点跳了起来,准备杀死他,在狄昂的劝说下柏拉图才免了死罪,但是他却被国王卖到了非洲去做奴隶,后来狄昂给他交了一笔巨款才使他获得了自由。

  柏拉图理想国篇2

  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教育思想

  柏拉图是古希腊一位影响深远的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撰写了大量有关办学、教书、育人、伦理、法律、宗教等方面的著作。其中最有影响的该属《理想国》了,就教育而言,柏拉图提出了他自认为理想的完整教育体制构想。他关于幼儿教育、终身教育、音乐文艺教育、体育军事教育等思想对古希腊及后世的教育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学前教育观

  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是第一个提出学前教育思想。他认为人的初始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对儿童的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尤其对那些性格尚未定型的孩子而言,对好的总是会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柏拉图认为,一个人从小受教育的方向,往往能影响他以后发展的方向,甚至也能决定他将来的目标方向。他们的头脑在早期所接受的一切东西都将是很难遗忘或更改的。所以柏拉图认为对孩子们早期的教育应该是从美好的道德熏陶开始。

  二、教育伦理思想

  天赋品德论是柏拉图的整个教育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因为在人的灵魂中先有善,于是,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是如何引导人们去认识这个善,而教育的内容就是该用什么在最大程度上去实现这个善。如果我们把柏拉图的整个教育伦理思想看作是一座大厦的话,天赋品德论就是构筑这座大厦的基石。

  教育是实现善的理念行之有效的手段,但是,教育实现善的理念不是无中生有,即不是把理念从外向内灌输而是基于天赋品德论的基础上,教育是对人本身所具有的实现善的理解能力的发掘。

  三、终身教育观

  柏拉图从重视胎教开始,对各阶段教育进行了明确的划分,而且为了造就至善至美的优秀治国人才,他还最早提出人工作后还需要有继续受教育的思想。柏拉图认为,教育是终身的,应贯穿于人的一生。不但如此,他还认为那些年满50岁,在实际工作和学习的一切方面都以优异成绩通过了考试的人必须接受最后的考验,即要用善的理念武装自己,改造自己的灵魂,从而在晚年更好地管理好国家、公民个人和他们自己。所以,他要求人们在剩下的人生岁月里,还要用大部分的时间来研究哲学,这样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直到培养出像他们那样的继承人,才可以辞去职务,进入乐土为止。

  终身教育的理念适合于任何的时代,尤其是当代知识爆炸和信息渠道多元化的今天,知识的老化现象日益严重,要求我们的知识储备及时更新,这样才能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

  四、乐育与体育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特别重视对人的音乐文艺教育和体育教育。他认为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教育要先教音乐后教体操,将故事包括在音乐里。

  在他看来,教育大抵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用体操来锻炼他们的体格;另一方面是用音乐来陶冶他们的灵魂。先从音乐教育入手,然后再以体操训练为后续。这里音乐是包括文学或故事,教育好比给小孩讲故事开始。音乐本身是没有什么害处的,但当它被作为一种工具时,就会成为一种精神性的东西一点点地渗透到人们的心灵里去,以此改变人们的性格和习惯,再渐渐地扩散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再由人与人的关系肆无忌惮地流向法律和国家的政治制度。

  五、国家教育观

  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着眼于国家,立足于国家,始终把教育与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国家而培养人才的观点。他认为一个国家要成为有序和谐、人民幸福正义的国家,关键在于统治者必须是真正关心国家利益,具有护卫国家的智慧和能力的哲学家。

  综上所述,柏拉图在构筑自己理想国的蓝图中提出并实践的一系列教育理念、方法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例如终身教育的提出,教育要按教学实际情况设计它的教育课程,并注重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提出终身教育的理念等;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例如剥夺第三等级的民众受教育权,不主张变革,轻视技术和职业教育等等。对此,我们应当用辩证的观点加以分析和批判。在研究现实情况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的教育理念和实际方案,把我国教育事业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张子菁,译.西苑出版社,2003.

  柏拉图理想国篇3

     《理想国》在讨论到城邦的建设的时候,首先说的就是人的正义问题,在柏拉图的理解中,他认为我们如何去理解正义首先需要理解的是一个城邦的正义,如果我们,在我们一个直白的理解中,我们认为一个人的正义是最重要的。

     就是说,有个人才有国家的一切,在一个认同个人主义的时代中,在自由主义的思想的指导下,这样的想法是没有什么不对的,但是我想强调的是,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我们要知道柏拉图写作的背景和写作的意图,所以从一个城邦的建设意图出发,城邦的正义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要服从城邦的正义的,在城邦的需要的时候,个人正义往往应该让位给城邦的正义的,所以,我们在理解柏拉图所说的“先写大字,再写小字”的言论是从城邦的理念出发的,因为他认为城邦才是最重要的,那个时代也只有在城邦的完善的情况下,个人的一切才是有保障的,因此我们要把城邦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充分理解,如果我们仅仅是从个人正义的角度来理解柏拉图的正义的话,那样的话,我们的理解是偏激、狭窄的,那样的话就很容易误解柏拉图的意思,在当今社会,理解城邦正义和个人正义是我们正确理解柏拉图的一个重要因素。

     理解两者正义之间的关系后,我们现在来理解柏拉图的正义观念了,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明显的提出正义的概念是“个人做自己分内的事情”。或许是我们这样的理解,在柏拉图的意思中或许认为,人本来就是有区别的,等级的划分并不意味着一定是级别的划分,或许是秩序的要求,因此柏拉图要建立自己城邦的时候,他不能不考虑到一个城邦对于秩序的要求。此外柏拉图关于人应该各做各的事情是基于人本身的内在素质,或许换个说法是每个人在他生来就有自己属于自己的禀赋,而他的禀赋决定了他所应该从事的事业,那是正义的。

     这就是柏拉图所说的正义,当然这些是柏拉图从他的城邦的正义推导出个人的正义,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样的理解或许适合于当时的城邦的正义,而对于如今,关于正义的描述是困难的事情。

     此外,柏拉图提出了理念论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学说,用三个着名的比喻解释了他的思想。他认为每一类事物都有其共同的特性,如美的事物的共同特性是“美”,红的事物的共同特性是“红”等。这些共同的特性是事物的“共相”或“理念”,理念是完美的,是感性事物的本质和存在根据。

     美的事物之所以是美的,是因为其有了美的理念,善的事物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其有了善的理念。理念是在感性世界之上独立存在的。理念世界和感性世界是分离的。柏拉图强调感觉和理性的区别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感觉只能认识外部世界及其影子,只有靠理性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认识理念。他对人类的认识作了如下区分:对外部事物的影子的认识是“猜测”;对外部事物的认识是“信仰”,在理智阶段,人们所认识的是较低的理念的认识,如对“圆”和“三角形”的理念等的认识。

    理想国读书心得

     《理想国》是一本哲学思想与政治理想交织的煌煌巨著。无怪乎一次辩论课上,我提到这本书一个学期的时光也读不完的时候,沈友军老师补充说这是一辈子也读不透的大书。它通篇充斥着哲学的智慧,饱含着政治思想的精华,这体现了柏拉图毕生所追求的理想:“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王”。

     《理想国》一书,讨论的热点是正义哲学的问题。苏格拉底与克法洛斯、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等智者展开了激烈的交锋。他们先后讨论了“欠债还债就是正义”,“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等观点。苏格拉底一一进行了驳斥,并最终得出了正义的真正概念。然而文章没有仅仅落在关于个人正义的讨论上,柏拉图其实着眼于城邦的正义。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正义是理想城邦的原则,并将这条正义原则归结为:“每个人务必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或“每个人都作为一个人干他自我份内的事而不干涉别人份内的事”,也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职。当然,柏拉图的城邦是不是所谓的众生平等,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压迫的人人平等的国度。他所谓的城邦是分等级的,也就是城邦分为统治者、军人、劳动者。所谓“各守本分,各司其职”乃是统治者、军人、劳动者各守其责,互不僭越的意思,同时,也有和谐分工,互助合作的思想。城邦正义是柏拉图理想国的准则,城邦没有正义,理想国也就成为所谓的空中楼阁了。或许这种“各守本分,各司其职”,与此刻所提倡的人人皆平等自由是格格不入的,或许还有种专制专职的色彩。但是术业有专攻,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知识,所以只能对自我感兴趣的,重点研究的领域有所成就。比如让爱因斯坦去画油画,贝多芬去做发明,这就滑天下之大稽了。

     柏拉图是如何确立“政治家就应为哲学王”的思想的呢?根据史料,柏拉图就应是经历恩师之死后,感受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败,才得以萌发政治家就应是“哲学王”想理。在他为实现理想政体而游历的12年中,在游历塔仑它木时结识的当地民主政体的领袖、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主要代表阿启泰(Archytus),则为他的“哲学王”理想,带给了现实的雏形。阿启泰本人,既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受到当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又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是许多知识部门的先驱,个性在数学和力学方面做出了相当的贡献。在阿启泰的领导下,塔仑它木推行着温和的民主政体,政治上比较稳定,经济上比较发达,文化上比较进步。塔仑它木的政体和阿启泰的为人、学识,都给柏拉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够说,柏拉图与阿启泰的交往和友谊,进一步强化了他的“哲学王”的信念,坚定了柏拉图对理想政体执着追求的信心。政治家只有是哲学家,他才能真正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正义,如何让国家治理的更加协调有序,如何让人民更好的安居乐业。由哲学王统领的国家,是贤人治国,是德性治国,是知识专政。哲学王所肩负的职责也得到了初步确定,即建立城邦、制定法律和督导教育。一次辩论课上,杨士进谈到政治家为哲学王不可取,我认为是可取,但是在现实的实际上却根本上做不到。政治家为哲学家即“哲学王”,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只是一种唯美的理想。一个国度能有几个真正好处上的纯粹的哲学家,即使真的有这样的人存在,那又有几个又有真正的政治才能足以匡世救国。话又说回来,哲学家又是比较心性高傲,不能容世之浊物的,在政治的环境中能不能先生存下来,然后再加以改造又是一个问题。再者,即使真的有这样的人存在,真的就能够选举产生得了吗?此刻的民主状况尚且不能让我们满意,何况又是推举出一个哲学王出来,老百姓会买帐吗?他们能够理解吗?理想总是美妙的,但是一到实际上就有可能大打折扣。但是一个人一个国家又不可能没有真正追求的理想,否则小至一个人大至一个国家会失去奋进的方向。因此,一个国家只有怀揣这种梦想上路,才有可能不停滞不前,失去奋斗的航向了!

     柏拉图的《理想国》问世虽已有千载,却仍然是人们讨论的焦点。它引领了一股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如何更加有效治理国家的思想潮流,可谓功莫大焉!

     理想国读书心得

     记得在上西方哲学史的课时,讲到柏拉图时老师的幻灯片上有怀特海的这么一句话:全部西方哲学史不过是对柏拉图的注解。由这句话可见柏拉图在西哲学乃到整个人类的精明文明中的崇高地位。而柏拉图最著名的著作,或者说他的代表作,则是人尽皆知的《理想国》。所以当我捧起这本代代人推崇备至的伟大著作时,不期望能一下子读懂它,只希望能够从这本凝结着柏拉图和希腊智慧的结晶的书中,得到那么一点点的启示和认识罢了。

     《理想国》一书乃柏拉图壮年时期的力作,也可以说是其巅峰之作。柏拉图的著作多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的对话体的形式以示读者,此书也不例外。自知仅读一遍是无法体会其精髓,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有不解之处便匆匆带过,只期能稍知其意而已。译者在引言中的介绍已经能令我大体了解到本书的博大精深,谈到书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由于我的无知和欲速则不达,实在无法领略到本书的真意,因此仅在此回忆下本书的主体内容和所带给我的一点帮助和启发。

     译者在介绍中谈到本书讨论到优生学问题,节育问题,婚姻自由问题,专政问题,独裁问题,共产问题,民主问题,宗教问题,道德问题,文艺问题,教育问题等一系列的问题。不过这是学者在多次研究此书所总结归纳出来的结论,而对于我这种没有一点学术功底和走马观花似的阅读方式,实在无法得出如此繁多和细致的结论。只能就此简易回忆下本书的大概内容了。

     第一卷在苏格拉底和几个书中的人物开始对话之后,很快便引入本书所探讨的一大主线——关于正义的定义。色拉叙马霍斯首先表达了他的观点,他要苏格拉底不要光提问题,而是要直接对正义下定义。而他对正义的定义则是:正义是强者的利益,是当时政府的利益。而苏格拉底则对此定义予驳斥。

     第二卷到第四卷开始以从城邦来看正义比从一个人来看更加容易,由此探讨一个城邦的正义。接着在第三讲到城邦需要培养什么样的护卫者以及如何来培养的问题。接着谈到全体公民应当按天赋各就各业,城邦的正义在于智慧、勇敢和节制,城邦的三种人各自做自己的事就是正义的。再由城邦的正义引到人的灵魂里有三种品质:理智、激情、欲望。

     第五卷苏格拉底又谈到关于婚姻的问题,提出一个观点:最好的男人必须与最好的女人结合,而最坏的要尽少结合,以使品种保持最高的质量。

     接着一系列的论述谈到什么样的人才是最优秀的哲学家,并且提出哲学家是最完善的护卫者,也就是哲学家是最好的国王这个著名的论点。

     第七卷接着谈到囚犯看阴影的比喻,讲到了灵魂要观看所有实在中最明亮者,即我们所说的善者。

     在第八卷中总结了一个理想的国家应该具备的条件。并且谈到了四种不好的政制:斯巴达和克里特政制;寡头政制,民主政制,僭主政制。

     五种政制所对应的五种人。

     理想的政制——善者,正义者。

     斯巴达政制——好胜争强,领略荣名。

     寡头政制——爱财,寸利必得,省俭。

     民主政制——快乐间的平等,生活没有秩序,没有节制,平等主义,集合最多习性于一身的多样的人。

     僭主政制——被恶所充满,醒着时能够干出睡梦中的那种事的人。

     第九卷谈到人的基本类型:哲学家或爱智者、爱胜者、爱利者。

     三种人的快乐对比:哲学家能体验另两种快乐和学习事物本质的快乐。灵魂中用以学习的部分的快乐是最真实的快乐。

     快乐和痛苦之间的中间状态,痛苦时想要平静为快乐,快乐时停止为痛苦。这是快乐和痛苦的影像,是一种欺骗。通过身体传到心灵的那些所谓最大的快乐,其实是某种意义上的脱离痛苦。

     第十卷谈到理念的模仿。画家,造床匠和神谁是真正的模仿者。事物都有三种技术,使用者的技术,制造者的技术,模仿者的技术。

     以上就是在看书时所记的一些主要的观点,自己看都有点对不起柏拉图这伟大的著作。本书的主线主要是围绕正义这一主线展开,对理想的国度的一系列规划,以及对应的人所应当具有的正义。在看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启发,不过现在想总结却不知从何说起了。柏拉图对正义的一系列阐述使我认识到在人生中应当使严格的要求自己,控制自己不该有的欲望,让理性来引导自己,远离一切的恶,进入那真正的善。并且要一生追求真理,追求知识,追求智慧,不断的充实自我,成为真正有智慧的人。

     而柏拉图关于哲学王的论述,在通过阅读了本书之后,才明白以前所认为的哲学家为王的观念是很片面的。柏拉图对于哲学家的定义是非常之严格的,并不是随便一个哲学家都能够成为一个理想国的国王,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才能够成为理想国的国王。

     书中关于婚姻及生育的问题在我看我是不合乎人类的伦理的,如子女公有等提法根本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而关于优生优育的问题也是如此,将那些素质不好的后代弃之更是有悖于众生皆平等的法则。

     书中对政制的描述也让我对以前民主政制的一昧推崇的看法得到改变,发现民主政制并不是想象中的完美,而是确实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过份的自由和宽容,民主制的多面性和复杂性确实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柏拉图对快乐的论述也给我很大的启发。原来我们原本所认为理所当然的快乐与痛苦其实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和单纯,而常常是快乐与痛苦的假象。有时候快乐只是痛苦的停止,而有时痛苦也恰恰是快乐的停止。这让我们在生活中,在人生的旅途中,能够以更宽广的心态,更高瞻远瞩的眼光去看待我们所面对的一切。

     而柏当图的理念论也带给我很多看见。让我更懂得去寻找事物的本质,而不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当然柏当图的理念论是非常博大精深的,仅一点点的接触是不足以完全的认识它,但也已经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终于很勉强的将这本书看完,虽然过程挺辛苦挺纠结,但是收获颇丰。有人说,二十岁读柏拉图和四十岁柏拉图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相信以后的岁月时,还需要不但的从柏拉图的书里来寻求智慧,因为柏拉图的智慧实是几千年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葩,是哲学这个皇冠上的明珠。

     理想国读书心得

     知道柏拉图的人几乎都知道《理想国》这本书,这本书不仅详细记载了古希腊的经济、政治、文化,更以对话体完整的表达了柏拉图的哲学见解和政治理想,在世界哲学史上、政治史上都是一份瑰宝。这个学期,我用心的读完了电子杂志版的《理想国》,感觉既有启发又有异议。

     看这本书,会被苏格拉底睿智、深邃的思考所折服,他的诡辩不仅教对手难以招架,也让读书的人难以跟上他飞快、机智的思维。柏拉图借苏格拉底的辩论一步步将自己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完整表达出来,同时通过对城邦的哲学、道德、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争论,设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定,并在辩论中不断完善,一步步建立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国”的蓝图,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理想国》传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柏拉图心目中的理想国实质应该是封建贵族专制的奴隶制国家。这个国家一定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和正义的。在这个理想的城邦中,人被分为三等:掌握哲学思想的贵族统治者、掌握武力的武士阶层,还有奴隶身份的广大平民。柏拉图认为国家权力应掌握在哲学家的手中,哲学家必须是有护卫国家的智慧和能力的人,同时也是一些真正关心国家利益的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城邦的正义。而代表勇敢的武士应努力维护城邦的安全,并维护统治者的任何决定。同时,他认为掌权者和被统治者间应保持和谐、团结的关系,被统治者要服从统治者的所有政策,这样,才做到了节制和正义。柏拉图描绘的这一理想蓝图,满怀着憧憬,被后来的空想主义者所向往。

     而读到这部分,我却觉得很多说法都似曾相识,早在中国的夏商周时期,就有用系统的礼制来约束臣民的做法,分封制要求奴隶服从统治,诸侯享有封地上一切努力的劳动所有,但有义务向君主定期朝贡、纳税,君王号召时要集合军队保护君主。而在中国传承了千年的儒家文化,也与柏拉图的许多主张有着相似之处。君主对全国的思想专制、用道德和礼仪约束人民行为、武力全部收归中央掌权者所有……通过一系列的比较和思考,我明白了: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的专制统治的需要,这一系列的教育灌输、道德约束、假借神意,最终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维护封建统治,愚弄人民。

    理想国读书心得

     《理想国》是一本哲学思想与政治理想交织的煌煌巨著。无怪乎一次辩论课上,我提到这本书一个学期的时间也读不完的时候,沈友军老师补充说这是一辈子也读不透的大书。它通篇充斥着哲学的智慧,饱含着政治思想的精华,这体现了柏拉图毕生所追求的理想:“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王”。

     《理想国》一书,讨论的热点是正义哲学的问题。苏格拉底与克法洛斯、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等智者展开了激烈的交锋[]。他们先后讨论了“欠债还债就是正义”,“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等观点。苏格拉底一一进行了驳斥,并最终得出了正义的真正概念。然而文章没有仅仅落在关于个人正义的讨论上,柏拉图其实着眼于城邦的正义。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正义是理想城邦的原则,并将这条正义原则归结为:“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或“每个人都作为一个人干他自己份内的事而不干涉别人份内的事”,也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职。当然,柏拉图的城邦是不是所谓的众生平等,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压迫的人人平等的国度。他所谓的城邦是分等级的,也就是城邦分为王权、军人、劳动者。

  柏拉图理想国篇4

  关键词:柏拉图 《理想国》 教育

  柏拉图是哲学史上不可逾越的大山,他的哲学思想影响力一代又一代哲学家。就柏拉图的哲学思想而言,可将其分成三个时期――早期、中期和晚期。早期柏拉图探求超出可感个体事物之上的永恒理念,关注事物的共性和普遍性,希冀通过分析、归纳和演绎,认识事物能从现象上升到本质,追求本质的认识。到了中期,柏拉图广泛研究哲学问题,在古希腊哲人毕达哥拉斯和苏格拉底的影响之下,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认识论、本体论、辩证法体系和国家学说。晚期,柏拉图则是对于自己前期的哲学思想作批判、修正和补充。

  一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他所有作品中最为系统的一部,通过对话体的形式记录了其师苏格拉底和苏格拉底弟子关于政治、教育、文艺、伦理等多方面的讨论,实则更是展现了柏拉图的理念世界。柏拉图对于真、善、美统一政体的追求,对于“哲学王”执政者的期待,虽似“乌托邦”般的完美存在,却真实地表达古希腊哲人的思考与智慧。

  苏格拉底一生不著一字,且好辩论,柏拉图却继承苏格拉底的学说,一共写了二十五篇对话,其中关于政治法律的有:《理想国》,即《国家篇》、《政治家篇》、《法律篇》,除《法律篇》外,其余皆以苏格拉底为主要对话者。伯里克利去世后,雅典民主政治衰落,寡头政治崛起,基于这样的背景,柏拉图痛心疾首之余亦欲力挽狂澜。“当我看到这些,以及其它种种,我衷心厌恶,决计与这个可耻的政权完全脱离关系。三十人委员会大失人心,被逐下台。过了一个时期,我故态复萌,跃跃欲试地,虽然静悄悄地,又想参加政治活动了。”然而即便有着改善政局的热情,仍然难以撼动衰颓的时局。尤其是在苏格拉底被诬告之后,陪审团同意对其实行极刑,更是让柏拉图心灰意冷。“后来我年事渐长,深知在政治上要有所作为,首先必须有朋友,有组织,这种人在政客中非常难找,因为他们做事没有原则,没有传统的制度和风纪。”对于“哲学王”的期待便油然而生,“我反复思之,唯有大声疾呼,推崇真正的哲学,使哲学家获得政权,成为政治家,或者政治家奇迹般地成为哲学家,否则人类灾祸总是无法避免的。”

  那么,理想的国度除了执政者为“哲学王”,还应形成一套井然的秩序,这便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所讨论的。思想领导与劳动生产分离,形成“各司其职”的局面。领导者进行治理、捍卫国家,工人、商人、农民负责生产和推销。彼此服务于彼此,稳态前行。然而,理想国持续的发展必需通过教育进行,所以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也多次提及教育,讲述如何认识真理。例如,柏拉图在第二卷、第四卷、第五卷中都有对教育进行论述,教育是“一种使灵魂尽可能容易尽可能有效地转向的技巧”,主要对象为领导层,即哲学王和护卫者,为了使他们更好地治理城邦。

  二

  传统雅典的教育多由家庭和私人学校进行,教授文学、音乐、哲学、体育、科学等,在此过程中国家、社会并没有承担责任。柏拉图对此并不满意,所以我们也可发现《理想国》中的教育实则是“公民教育”,并非如同我们现在的一部分人针对另一部分人的教育模式,而是将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这也基于柏拉图的假设,国家与个体存在巨大的类似,人的理智、激情、欲望对应的是国家的哲学、军事和经济结构。所以,教育可以帮助抑制欲望,帮助稳定秩序,实现个人的正义和国家的正义,达到每个阶层满足于自身特定的工作,自私将无影无踪,团结将遍及国家。柏拉图清晰地表明,教育的过程就是心里发展的过程,并用比喻的方式来形象生动地解释其,亦即著名的日喻、线喻和洞喻。

  柏拉图以太阳来表示可见世界,一如阳光普照万物,促进万物生长。人对于世界的认识存在由低向高的发展过程,并且心里世界和事物的现实世界理应是分开的,不会完全重合。如同将直线分割为若干段,每一段有其对应的心理世界和事物现实世界。洞穴之内则是可见世界,相应地,洞穴之外则为可知世界。人对世界认识的发展一如对洞穴内人偶的认识一般,起先是看到洞壁上的影子,进而知道,这只是影子,是木偶的影子;然后明白太阳的照射带来影子;进一步获知太阳为何。最后,走出洞穴的囚徒回到洞穴中,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告诉仍困在洞穴里的伙伴。这边是柏拉图相信的教育过程,最先走出洞穴的人亦是最早获得真理的人,成为“哲学王”,他负有带领公民的职责。

  教育同样具有阶段之差,对于成年人和统治者实行高等教育,对于青年人和军人实行初等教育。就教育的内容而言,柏拉图对于音乐又是青睐有加。人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是为它的精神和情感所感染。在柏拉图看来,复杂的音乐产生放纵,质朴的音乐也能带来节制,所以简单朴素的音乐教育非常重要。诗乐感于人心的艺术,所以在我们强调美的同时,不仅仅是外有的精神盛宴,还要推崇内涵的道德修养。这同样也是柏拉图的教育观念中的一部分。

  三

  《理想国》强调“正义”,对于“正义”的讨论各卷多多少少都有涉及,从个人正义到国家正义,不可忽视的是,这也是柏拉图教育观中的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同时,对于受教育程度最深、对于真理追求最高的哲学王而言,他的诞生便随着正义。“一个按照自然建立起来的国家,其所以整个被说成是有智慧的,乃是由于它的人数最少的那个部分和这个部分中的最小一部分,这些领导着和统治着它的人们所具有的知识”, “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我们目前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合二为一”。完美的国家需要具备智慧、勇敢、节制、正义。

  勇敢多为对护国者的要求,“昂扬的精神意气,是何等不可抗拒不可战胜吗?只要有了它,就可以无所畏惧,所向无敌”,通过教育和训练是护卫者获得“勇敢”,方可面对千军万马,无所畏惧。智慧则更多是对哲学王的要求,而正义、节制则不同,是对所有人的要求。“节制是一种好秩序或对某些快乐和欲望的控制”,对于统治者来说,是抑制欲望,对于生产者、农民、商人来说是自我克制服从统治者。

  哲学王是正义的个体,善良、勇敢、智慧。他能够在自身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保持内心的平衡,不为一己私欲所挫败,平和、谦逊地荣与耀、败与落、成与得。这仅就哲学王个人而言,对于国家的统治,更是需要正义。此时,哲学王便成了重要领导者和评判者,他因其受过的教育、对真理的认识,对具体治理城邦的事项进行思辨的分析与实践,看到事物背后的“真相”,而非如同洞穴中的囚徒,沉溺在假象中,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难以分辨。他承担着判断的角色,也承担着教育的角色。哲学王对于不同的人施行不同的教育,并为他们分配任务,继而维续全体公民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秩序。

  所以,实则在“理想国”中法律并非至高无上的,“哲学王”则是一定程度地替代了法律的角色。他在《政治家篇》中就提及,法律当权则不如明君统治强。哲学王制定城邦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他能够专心于真实的存在,探求事物之间的本质与理性,建立秩序,并将其运用至城邦和公民身上。显然,这是乌托邦世界的理想产物。乌托邦强调生活其中的品德高尚,能够抵抗住诱惑,同时他们又能自食其力,自给自足,所以,道德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要求。这样一幅美丽图景,哲学王能通过自己受的高等教育认识真理,再将治理运用至制定制度和法律,指导公民和治理国家,即便并非是我们所以为的法律至上的世界,却也是另一种最为理想的国度。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著:《理想国》,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2.[英]罗素著,何兆武译:《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柏拉图理想国篇5

  关键词:正义;哲学王;制度;纯粹善良;《理想国》

  作者简介:尚杰,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近现代西方哲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B502.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7)03-0023-013

  柏拉图的《理想国》首先是一部教育哲学的经典著作。与孔子充满了人情味的《论语》不同,柏拉图这本书是奠基在逻辑哲学基础上的,它不讲人情只讲真理。真理属于“我应当”而不是人可以由着性子来的“我能”。 孔子的“仁”是“接地气”的,他直接举例讨论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柏拉图的《理想国》却是从人世g进入理想的“天国”,他首先要确立的是“正义”的概念。确立的过程是以对话方式展现的争辩,这个过程使用了排除法或逻辑上的归谬法,它是符合逻辑的,或者说它是讲理的、哲学的。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后来独立出来的学科(逻辑学、教育学、政治学、法律、伦理学等)还包含在哲学这门最古老的学问之中。在我看来,关键的问题与其说在于柏拉图说了些什么,不如说在于他那些没有明说出来的却在他的言论中隐藏着的动机。这些言论与动机共同形成了一套思想制度,它对后来的西方文明影响极大。

  《理想国》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的“制度性设计”的尝试,它想的非常周到,不仅讨论正义、民主、共产之类的大问题,就连节育与生育、子女与幼儿园这类“小问题”也提出一系列“应当”的方案。说它们是“应当”是因为它们从来就没有在人世间完全实现过,但它区别于纯粹虚构类的文学艺术作品,因为文艺创作的动机一开始就源于虚构,人们知道故事情节是假的,而柏拉图设计的理想国却是思考与追求真理的结果:它是真的,或者叫真信念――人们相信哲学真理,是因为相信哲学是真理性的语言,它区别于虚构的文学语言(或“讲故事”)。

  于是,《理想国》在文明史上最大的消极作用,就在于人们相信它所使用的形而上学语言是真理的语言,相信《理想国》不是像小说那样在“讲故事”。难道不是吗?讲故事往往开头要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而《理想国》从来就不这样说。时间对于“理想国”似乎是不存在的,因为它所描述的“应当”是永恒的,适用于一切时代。

  《理想国》中当然有天才智慧的思想,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柏拉图所诉诸的“应当”开了这样一个先例:他想象出一个理想的王国,它是力排众议的真理,而剩下来的事情,后来的人们表述为“为真理而努力奋斗,不惜牺牲”――这可能导致设计出来的制度性悲剧,因为一旦理想国的前提出了问题(这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它是柏拉图想象出来的,他认为是排除了虚假的可能性之后唯一正确的可能性),整个大厦就会轰然倒塌。柏拉图的失误在于他的《理想国》只是活在僵硬的“可敬而不可爱”的概念之中,而忘记了国家是由活生生的个人组成的,人的可能性是悬而未决的、自由的,不可能用所谓真理性的“应当”加以束缚。人的天性是好奇的、犯错的,甚至是荒谬的,人更为当下状态所激动并且心满意足,并不是为了拥抱一个有现成标准的甚至在遥远的将来也不一定化为现实的概念。

  本文将以柏拉图的《理想国》作为思考的出发点,做一种跨时代、跨国别、跨学科的综合考察。

  《理想国》先从正名出发,“名不正 则言不顺”,这就是正“正义”之名。 书中开篇定义“正义”有点像“理想国”里的“宪法”。但这是误会,因为现代国际政治生活中通行的宪法之根本准则和《人权》是一致的,即保障公民的信仰、言论、人身自由权,这里的“自由”属于“元权利”,即与生俱来的、不可剥夺的、神圣的。它不同于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概念,因为柏氏的“正义”是建立在一个封闭的定义基础之上的。柏拉图给“什么是正义”制定了一个标准,问题的消极面不在于正义的标准是什么,而在于他认为正义一定要有一个标准,这就像一把尺子,是否符合正义,可以用这把尺子度量一下。换句话说,柏拉图把“正义”混同于“正确”,这就把一个哲学层面的“元问题”降格为世俗层面的正确与错误、好与坏、善与恶的问题了。事实上,在对话中,柏拉图就是通过排除法来排除错误、坏事、恶行,而筛选出正确的、好的、善的行为,作为符合正义的依据。

  于是《理想国》开了一个消极的历史先例,它将“正义的”混同于“正确的”。消极之处就在于,“正确的”已经隐含着排斥“错误的”,但我们的态度是:真正的正义宽容“错误”。正义不是正确而是宽容,即自由、民主、允许争论。(换句话说,民主制度不是正确的制度,它只是自由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不意味着人有权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意味着不可以强迫公民表达所谓“正确的态度”。)只要仔细阅读就可以发现《理想国》的思想主基调,就是用“正确的政治主张”批评和排斥“错误的政治主张”。它的对话是通过日常生活这样的实例说服人的:小偷、背信弃义之人、过河拆桥之人都是坏人,一个做好本职工作的人,例如把病人治好的医生、种好田地的农民,都是好人。然后,柏拉图就在类似“好人才是朋友,坏人才是敌人”[1](P13)的逻辑中推论,这个过程使用了“做假设”的巧辩手法,使对手陷入“帮助坏人,为害好人,岂不是正义了?”[1](P12)这样荒谬的尴尬境地,以便得出怎样的行为才算是正义的例子。《理想国》娴熟地使用了逻辑分类归纳和演绎推论,类似如果你承认A,就不得不承认B、C、D等。而ABCD各自的成分(例如好人、坏人、朋友、敌人)是纯粹的,不含杂质,否则秩序就会混乱,就会陷入自相矛盾,推论就无法进行下去了。这就使得对话从一开始就是设想在先,而不是从生活事实出发的。例如,每个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如下的事实是实际生活中的真实情形:一个忠于职守的好医生可能同时也是一个小偷,一个好父亲可能同时也是一个杀人犯,一个背信弃义的人面对乞丐伸出的颤抖而绝望的双手也会有怜悯善良之心。但是,《理想国》喜欢朴素与自然,不愿意面对和分析这些复杂的“人性事实”。

  “哲学王”本想给人类造福,结果却给人类制造了巨大灾难,原因在于哲学家越界了:哲学家可以是自己思想领域里的“国王”,这符合思想的本性,即思想本身是某个人的思想,其本性是独立自主的、自由的。我只要有想到的能力,谁也没有能力真正做到干涉我怎么想、朝哪个方向想。但是,如此一来,“哲学家”就不可以自诩“唯一”,人人都有潜力成为哲学家,这是一种真实的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想执掌政权的“哲学王”不再是纯粹的哲学家,因为“哲学王”意味着对思想的垄断,即它排斥一个国家有多个“哲学王”,也会处理掉不同意柏拉图政治理念的来自其他思考者对正义的看法和实施方案。当思想被如此垄断之后,即使最智慧的哲学家也会走到智慧的反面,因为“应当”的思想已经被哲学王预先规划好了,哲学王代替了或代表了每个人的思想。于是,我们说,万一这个哲学王的“应当”站不住脚,那么他下的赌注就会输个精光,就会出现柏拉图极力想避免的人类灾祸。

  作为西方哲学经典,《理想国》是两 千多年前的作品,它的影响极其巨 大。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从18世纪启蒙时代到20世纪人类思想与社会实验,社会哲学领域或多或少都有“理想国”的烙印。总结人类历史一个带血的经验教训,那就是不可以把设想或设计出来的某种“应当”强行贴上“正确”的标签,然后普遍推行,当人类如此将“应当”强加给日常生活时,将会与人的自然天性发生冲突。冲突的起因,在于强行将各具特色的个人自然心理“磨平”、统一,作为“应当”(借口是为了国家,其假设前提在于:人是国家的)的一个例子。如果例子不符合“应当”,该检讨与纠正的是例子而不是“应当”。在这里,人们是把“应当”与“正确”当成真理加以崇拜的,在它的旗帜下杀死的人是作为抽象符号的“敌人”,而似乎忘记了所谓“敌人”也同样是有七情六欲的血肉之躯。《理想国》确信,将人类成员划分为高低等级的政治制度是合理的。鉴于它的成书年代,人类还远远没有形成“人权”意识,它含有对相当于“奴隶”的人群的蔑视,甚至不将某些人当人,其根据在于,柏拉图认为“处理掉”某些特定的人(不符合“正确”或“应当”概念的人)是合情合理的。例如,“女人应该从二十岁到四十岁为国家抚养儿女(‘为国家’,因为《理想国》取消家庭,每个人都是国家的,是公共的人、公共财产,这个意义上的‘公民’,其含义完全不同于现代国际政治所说的‘公民’――引注),男人应当从过了跑步速度最快的年龄到五十五岁……如果超过了这个年龄或不到这个年龄的任何人也给国家生孩子,我们说,这是亵渎的不正义的……这种孩子是愚昧和的产物”[1](P197)。类似上述的不应当被生出来的孩子,柏拉图的态度是:“我们一定要警告他们,无论如何不得让所怀的胎儿得见天日,如果不能防止,就必须加以处理,因为这种后代是不应该抚养的。”[1](P198)也许称赞者会说柏拉图很了不起,在古代就懂了“优生学”的道理,但是其消极面显而易见,因为在这里他只从生理遗传(他给人类划分了类别,在这里是“身体强健”的类别)角度考虑人类生育,而全然不考虑人是社会的文化的人,不考虑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或个性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它甚至是最原始的、广义上的“种族主义”。从现代人权意识出发,柏拉图这两段话是暴力的、武断的,甚至是残忍的,它的思路(联想到上述《理想国》确立了人类等级社会的合理性)与纳粹对犹太人的态度之间有着极其隐秘的思想遗传密码。

  《理想国》以这样的思维模式影响了之后的西方世界乃至全人类的政治文明:一定要设计出某种理想状态,这状态具有高度抽象的普遍性和永恒性,它不是已经实现了的,而是要以奋斗流血牺牲作为代价,经过多少代人才能够实现的远大目标。它承诺道德上的至善可以先于这个目标,于是强制实施一种不可能的事情,让乌托邦的设想真正实现于现实生活,以这句为例:“我们就是要不爱权力的人掌权,否则就会出现对手之间的争斗。”[1](P281)这是柏拉图式的理想“幸福”国的设计(很像中国远古美丽的尧帝的传说,可惜现实社会不是这样的),其制度设计上存在天然缺陷(即假设决定一个好国家的主要条件是组成政府的人都是好人)。在任何时代只要是人,就是各式各样的,好国家取决于制度好(自由、民主、允许争论、制约权力,排斥“哲学王”),而不能指望根本靠不住的所谓“好人”。 “由不爱权力的人掌权”,这不过是美好的愿望而已。柏拉图对人做了成为神的希求,但由于国王本人有立法权(智慧或者说真理的权力),事实上无法约束权力(强权)给“哲学王”个人带来巨大的物质利益等特权享受(实际上,无法保证“哲学王”身上的好人因素是极端纯粹的、永恒的),此“美好”制度下有了权力就有了一切(其核心是真理权,即以权力宣布的是非为唯一的是非),必将排斥异己(排斥谬误),结果就走到美好愿望的反面(异化):掌权者的唯一追求就是权力本身(权力会自动带来个人利益)。一切社会斗争的核心是大大小小的权力斗争(为了权力而权力):异化――由于初衷与效果不一致,效果反过来形成新的真正动机,这新动机是柏拉图没想到或不愿看到的。于是国家的精神形成一种十分奇怪的制度性虚假现象:“美好”的“初衷”在形式上见于一切公开的言论中,但人们真实的动机是另外一套(在这种制度性虚假的没落阶段,公开的言论连伪装都懒得要了,对利益本身的追求不但被说成唯一正确的,而且是理直气壮的“正义”),这种精神分裂现象使人们活得极不真实。但“真实的动机”并不单纯,并非由纯粹的恶组成,它不仅还在用形式上美丽的字眼装饰自己,而且相信这些字眼也是真实的。换句话说,社会到处都是丧失了精神创造力的“愚蠢的聪明人”――由于权力压制了思想自由。所有这些,就是由于制度设计中的天然缺陷,导致柏拉图式的理想“幸福”国的设计真正实行起来的恶果。

  上述“奇怪的制度性虚假现象”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客套或者礼貌,后者例如熟人见面时说“有空我请你吃饭”,尽管表达的可能不是字面上的意思,但属于礼节用语,在效果上并不恶劣。前者则不然,它暗含到处弥漫着的恐惧气氛,即被强迫的虚假,其公式是“如果你这样说,不仅平安无事,而且还会得到好处”或“如果你那样说,就会有人身危险”。由于这种被迫性的虚假完全可能是一辈子或几辈子的常态,那就会有“虱子多了不咬”的麻木,即不用“过脑子”就知道应当怎么在公开场合讲话,甚至会不自觉地、潜移默化地带进私人话语之中。这种平庸使人倾向于成为机器人:机器人的最明显标志就是程序趋同,执行命令趋同,没有快乐与苦恼,缺乏精神个性。“愚昧的”机器人却在表面上显得“智力”很强,但这“智力”表现为计算或算计性的,而不是自由想象的狂野,因此机器人是被制造出来的、以执行命令为使命的流水线产品,它们型号不同,新旧不同,但这只是数量上的差别,在性质上它们全都一个样。按照不同的功能(类似的,在社会分工简单的古代,柏拉图说,是知识贵族、武士、体力劳动者),它们被相安无事地安插到社会不同领域,各尽其责。真正的人,其行为动机来自真挚的纯粹爱某样东西本身,其行为来自自发的、积极主动的兴趣,而机器人的行为举止则是来自外部世界的强制性命令,是靠外力推动的。1

  虽然机器人数量多,却并不会形成力量大的效果。由于上述的“趋同”现象,他们等于只有一个人。由于机器人说话是“不过脑子的”或“自诱确的”(因为前提的“正确性”是毋庸置疑的,机器人的任务只是执行命令,由于没有权利质疑而丧失了怀疑批判的能力),因此无法战胜故意不说“正确话”(只是为了好玩或打发无聊)的正常人――不过脑子的人战胜不了善于胡思乱想的人。

  在“奇怪的制度性虚假现象”中,人们的生活与命运就会这样。而在卢梭崇尚的自然状态下,原本是这样的:“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各有各的特性。两个人不可能一模一样,两丛蔷薇也不可能一模一样。如果强行消除生命的独立性和各自的特点,生命就会消失。”[2](P3)这里,指的是生命意义的消失,尽管肉体仍旧存在,也就是我说的人的机械化,人将不人:在这种状态下“生活”的、机械化了的人面临怎样的命运呢?一切坏事都来自一个异化了的类似“哲学王”(获得这个称谓,不在于这个“王”真有智慧,而在于强权=宣布真理的权力,即因其首先具有王位而自动拥有“最高智慧”的权,这是制度设计的结果,它是柏拉图美好初衷自然而然的变异。柏拉图想让最有智慧的人拥有最高的政治权力,即智慧本身就意味着权力,结果却变异为权力本身就意味着智慧。他的初衷具有创造性,但是其变异形态却意味着奴役)的制度有宣布和实施“正确的”(“应当的”)权力。“二十世纪上半叶将以普遍残杀各阶层犹太人的时代进入人类历史,而这一残杀运动还有种族和社会理论的根据。”[2](P204)人们容易接受“害人的理论要不得”,然而很难去深入思考预设“应当”或“正确”的方向的理论态度本身所具有的巨大危害:只要目的正确,可以用任何手段,即使残忍也是必要的。但是,万一这个作为赌注的“正确目的”是虚幻的,根本实现不了呢?或者它的真相不过是保有最高统治权(满足最大的虚荣心和物质利益)的一种借口呢?那就是除了统治者之外的一切人都会满盘皆输,因为“正确的目的”是彻头彻尾的谎言。无论“哲学王”自己是否真信这个“理论的态度”(他若相信,就是自欺;他若有意欺骗人民,就是“欺人”),在效果上都是一样的。我倾向于认为“哲学王”是自欺欺人,尽管他是人类中最疯狂的,但他仍旧是人而非魔鬼。

  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揭示出人类前所未有的大规模自愿或甘愿为奴的现象:“在这个时期暴露出来的人类天性最惊人的一个特点就是顺从。有时候,前往行刑的地方要排很长的队,等待被杀的人就自动排队……千百万人住在巨大的集中营里,这些集中营不仅是他们自己建造的,而且自己看守着。不是一万、两万人,甚至也不是几千万人,而是无数的芸芸众生成为旁观者,看着顺从的无辜者被杀害。他们不只是顺从的旁观者,等到要他们做表决的时候,他们会众口一声地表示赞成大规模的屠杀。这种大量的人的顺从,是新发现的一种意外。”[2](P204―205)就是说,它颠覆了人应该是怎样的旧印象:原来人还可能被变成这个样子,人对遭罪的忍受能力可以达到令人发指的程度,平静的生活与残暴的生活合二为一,以至于它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了,仍旧可以有笑声,甚至嘲笑个别抵抗者,称之为疯子。“精神正常”与“精神异常”在字典上有了新的用法。1

  从前,人们只看到希望产生顺从,殊不知失望也会产生顺从,不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而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顺从。换句话说,人们有意回避不说自己的劣根性。同样的顺从现象,其背后的原因竟然是截然相反的,人们经常说真正复杂的是内心动机,但是比动机更复杂的精神现象是动机不明,也就是难以理喻,似乎很像一种无动机行为――这个时刻的社会背景极其险恶,无尽的苦难与折磨注定到死才会终结,于是人们或者希望早点死去(被杀或自杀)或者以无道德行为“自己作死”。

  一定有某种被神化了的极其恐怖的力量,令人宁可顺从地接受死亡也不发出一声公开的叹息(言不由衷地顺从甚至可以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浸透在遗言和遗书之中,那言语极其洁净,以至于历史记载与历史本身从来就不同一)。这力量强大到足以转移人对自身死亡的注意力,以至于令其不再花费脑力思考“自己死了”意味着什么,也就是说它改变了人类恐惧死亡的天性。我以上谈到了机器人,这里只补充一句:机器人是不怕死的,感情是智力之外的因素。从事人工智能或制造机器人的人都知道,让机器人有感情要比令其有智力难得多,因为高级微妙的感情(例如恐惧与绝望)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特质。

  于是,强权由被恐惧的对象变异为被崇拜的对象,人们渴望得到它、顺从它,不惜为它而死。2 不要忘了纳粹蛊惑人心的口号公式所具有的迷惑力量:“为了祖国……”,如此等等。换句话说,不能简单而笼统地说冷漠是“非人社会”的特点,我宁可说非人社会有高度一致的热情,它替换乃至渐渐取消了纯粹的私人感情。“私人感情”的实质变异为相互利用,也就是说,只有对方对自己有用的瞬间,才对对方有“感情”。

  所以,“法西斯和人类不能共存。法西斯要是胜利了,人类将不再存在,只剩下一些实质已经改变的人形皮囊的动物。等到富于理性和良知的人类胜利了,法西斯就会灭亡,被压迫者又会重新成为人”[2](P81)。换句话说,如果法西斯胜利了,就意味着人性发生了根本改变,人完全“空心化”成为任人随意操纵的玩偶,并非一定得以收买的方式控制这些玩偶,“使劲揍它们”就可以了!一开始人们渴望自由,然后是失去了自由的能力,最后则是盼着被奴役,就像后宫的女人们盼着沐浴皇恩那样。“空心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是从丧失“纯粹的私人兴趣与纯粹感情的能力”起步的。但口号不是这样,口号类似高扬的“齐步走式的”公共感情。这不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感情,而是被鼓动起来的,平庸的人们分不清自己天然的趣味意旨和被灌输后培养起来的“第二天性”之间的本质差别。如此的“公共感情”不可能细腻,因为它的本质其实是冷漠却不自知。细腻的感情来自真正私人的感情或纯粹兴趣,就像是由于天生随缘而滋生的某种强烈偏好,而“公共感情”却将这一切差异都抹平了,就像一座山的四坡本来被万紫千红的鲜花簇拥着,现在变成荒芜的秃山。

  纳粹的教育是钢铁般的统一的仇恨教育,它的目的是教人不择手段地消灭敌人。善良而相信纳粹的德国人以为“为了德国”(为祖国)的美好目的而对敌人的残忍是必要的,但真理的推论要反过来:手段的残忍揭示了目的的狰狞,这狰狞暗藏在“爱祖国”的面具之下。《理想国》开了用概念(例如好人与坏人)思考人生的“恶劣”先例,其巨大的消极影响直到二十世纪:“朋友和同志身上的一切都是可亲的,容易理解的。敌人的每一种思想、每一种观点都是格格不入,毫无道理的。”1就是说,判断一个人究竟可亲还是可恶,不是根据其行为举止言谈本身,而是根据预先已经有了的偏见:属于哪个社会等级?什么身份地位?什么种族?是否曾经欺负过我?乃至学历如何?甚至穿戴相貌如何?没有人关心内在的精神,只看外表或外在的逻辑分类。但是,人类真正的美好不是这样的,预先的成见使人有仇恨,有无尽的烦恼,预先的熟悉感(习惯印象)也使人在交往中感到索然无味。美好在于不受习惯界限的约束,从“熟悉的偏见”中解脱出来,发现了新奇的陌生。我在和与我不同的人、与我所缺失的东西的接触或感触中,去感受美好。生命的意义在于去发现与创造,而不在于守旧。并不是什么伟大的发现与创造,“伟大”不是初衷而是效果,只是被后人追认的。就像帕斯卡尔说的,柏拉图写《理想国》可能只是为了精神消遣。所以,读者切不可太认真,权当故事好玩与否。“人是不是为星期六活着?答案就在这里面的什么地方。想着靴子,想着被扔掉的小狗,想着偏僻小村子里的房子……这些思想多么渺小啊。可是,人生的实质就在这里面。”[2](P220)这里说的“渺小”相当于细节,人是为了感触生命过程的细节而活着的。这细节有各种各样的表现,例如极其珍惜时间,还有就是别和别人一样:“为人们争取权利,做各自不同的人、各有特性的人,各人有各人独立的感情,都能独立地思考,独立地生活在世界上。”[2](P220)独立,或者享受孤独,也是一个细节,甚至是人生幸福最重要的细节和秘密。总之,思想感情的细节就是深有感触却说不出来的感受(不是不敢说而是没有能力说),例如害羞、尴尬、厌恶、绝望、生活中的荒诞感。这些感情的细节并非一定是由于在政治上被奴役的结果,而是任何时代人类都会有的普遍感情。《理想国》用概念思维,概念是一个抹平细微感情的“酷吏”。

  总之,享受孤独是人生幸福最重要的细节和秘密,它具有双重意义。首先它是个人对自己摆脱不了的压力的最有效的反抗手段。这压力来自社会或外部世界,尤其来自《理想国》那样的世界。另外,无论周围环境如何险恶,但是在多数情形下,除了批评社会生活的不合理之外,人更主要的任务是“与自己战斗”,战胜和超越自己。柏拉图没有令我们满意地回答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难题,他忽视了人的一生无论表面看上去多么“高朋满座”般的热闹,人生的主题始终是孤独――平庸的人逃避孤独,智慧的人享受孤独。

  积攒仇恨的世界观很像是一个只从相互排斥的立场看待物质原子构造的物理学家。“排斥”制造了瞧不起、仇恨和相互算计,不会有最终的胜利者,因为一切所谓“胜利”都转瞬即逝,因为生命总会有衰老死亡的那一天。但是,一个善于生活的人,一个真正热爱生活的人,只从万事万物中享受万有引力。“引力”就是爱,就是兴致、兴趣、嗜好。去努力拥抱自己的天然本性和天赋倾向,人不可能不是幸福的,真正的心满意足不过如此。

  “排斥”导致恨和纠纷,引力导致爱(相互吸引),这就是问题的关键。选择排斥还是引力呢?方向南辕北辙。仇恨掀起的热情也能有排山倒海般的力量,但那更像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咒骂(讽刺挖苦上不了艺术的台面)。相反,爱的缠绵与激烈却是诞生道德智慧的温床,从这里能产生真正的哲学与艺术。这就是为什么卢梭对二十世纪人类文明的影响超越了伏尔泰。平安夜只是温馨的,不是也不要雄赳赳气昂昂的。但是,不存在绝对与世隔绝的孤独,在重要的意义上喜欢独处的卢梭也是“人权之父”。如果“人权”与“朕即国家”之间势必爆发冲突乃至战争,那么我们从《马赛曲》的“排斥”中首先吸收的是“爱的引力”――为了活得像一个真正的人,必须为摆脱奴役而拼死一搏。实在说来,就是想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共和制度,这个制度能确保人民最大限度地自由发挥自身的天性,捍卫自己的隐私,独守自己的孤独。

  有些寓言的效果极坏,它用功利性的算计,嘲笑纯粹的善良,例如《农夫和蛇》的故事。纯粹的善良,“这种没有意义的善良正是人的人性,它就是人和其他一切的区别,它就是人的精神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它说明,生存并不就是恶”[2](P414)。即使被怀里的毒蛇咬死也要救它,因为它就快要在大雪天冻死了。纯粹的善良超越了算计,那么这样天真的胸怀不是幼稚的而是伟大的,它不可战胜,任何悲^绝望都无法靠近它!

  “这种善良是没有言语、没有用心的。它是本能的。是盲目的。一旦耶稣教把它变为教堂神甫的教义,它就变得暗淡了,种子就变成了空壳。当善良没有言语、没有心思、没有用意的时候,当善良隐藏在人心里的时候,当善良没有成为传教士的武器和商品,当矿金没有炼成神的金币的时候,善良是有生命力的。它就像生活一样实实在在。”[2](P414)纯粹的善良,就像晨露一般美好!从这里,我们理解了神圣。我这里不是也使用了“概念”吗?是的,但此“概念”是深有感触的自然凝聚,而不是一个预先有了政治目标的立场。

  小猫安静地躺在床头,热切地望着我,眼睛瞪得圆圆的,要我去抱抱它。与人抗争的力量,小猫是一点儿也没有,但它与我之间那种神圣而纯粹的感情本身,难道不是比人世间一切可计算性的道德力量还要强大吗?它是与世无争本身所具有的自然而然的力量,它超越了一切刻意的力量――这一点,将抓拍的照片效果与摆拍的照片效果加以对比,就会明白了。最神圣的生活就在最平凡的生活之中。这就是卢梭《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所传达出的力量:来自外部世界的强权与压力,对“衰老的”卢梭那细腻的、微不足道的小小而美丽的心思,只能是干瞪眼,奈何不得。此刻我仿佛听见了卢梭爽朗的笑声,他自己制造供自己呼吸的精神氧气,他有极其丰富的内心世界供自己玩味,太令人嫉妒了,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不是人在同恶的斗争中软弱无力,是强大的恶在同人的斗争中软弱无力。毫无意义的善良1永远不灭的秘密,就在于它的无力。这种善良是不可战胜的。这种善良越傻,无力,没有意义,就越是巨大。恶对它无可奈何。圣人、传教士、宗教改革家、首领、领袖,在它面前无可奈何。它是一种不看什么、不说什么的爱,是人的本义。”[2](P415)这些纯粹善良的瞬间令人震惊(阿基米德对前来杀害他的罗马士兵说道:“走开,不要打扰我的‘圆形’”;整天睡在木桶里的第欧根尼对前来看望他的凯撒说:“走开,你挡住了我的阳光”),其中埋藏着巨大无比的道德力量!这些纯粹善良的道德的共性,在于直接不假思索地沉浸于正在发生着的事情本身之中,抛弃一切利害算计。在效果上第欧根尼和阿基米德似乎不怕死并且蔑视与讽刺了权贵,但这效果并非他们的本意,他们只是觉得自己纯洁的热情在瞬间被玷污了,他们只是一种下意识的反抗,就像面对眼前的异物下意识地眨眼一样。

  纯粹善良来自纯洁的心灵之力量,而柏拉图只看重奠基在逻辑理性基础之上的理性力量。后者的有用性在于有导致多少个世纪之后的“社会科学”之可能性,但中途会有无数的凶险,其中最大的险恶就是用自称的“政治正确”取代政治的科学。科学和正确之间有着微妙而本质的差异,两者不是可以互换的同一性关系。

  毫无意义的善良现象似乎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往往出现在生活或者生命中的危急时刻,甚至是频临死亡的时刻。在这些时刻,一切具有功利性质的算计心理全都失效了、没用了(但包括帝王在内的多数人类,在临死前仍旧保留着算计的习惯,历史上从活人殉葬到数量巨大的殉葬品,都是有力证明)。换句话,不具备“毫无意义的善良天性”的人是极其不幸的可怜人,即使他“贵”为“天子”,却不配做神圣的选民。没有用的善良,为了善良而善良,随处随时都会降临的善良,它们在我所意想不到的极其细微的地方。不仅是我自己的善良,更是别人对我的善良,后者往往让我大吃一惊:真想不到善良来自A而邪恶来自B,这就是生活的真实。我知道有很多朝向我的默默的善良目光,这些善良的目光是纯粹的,毫无企图,淡而热烈,想到这些我所不知道的善良目光,我相信神是存在的,这一切鼓舞着我。

  用最放松的心情度过最险恶的时刻,很像此刻时钟放慢了脚步,通常人会期盼危急早点过去,但放松的心却像是在享受这样的时刻,这很像是心情的无所事事原理、百无聊赖原理、什么都没发生的原理、诡异原理,一句话,它是孤独原理。难道不是吗?人最强烈的和最终的恐惧是对自身就要死去的恐惧,它是绝望的、没有一点儿希望。就要投身于永远的孤独,为什么不怕呢?这个提问方式本身就意味着害怕,但事实上不害怕的人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不怕,只是不怕而已,我的目光和心爱的小猫的眼睛对视,莫名而永恒的温暖,它来自毫无意义的善良。

  最险恶的时刻和最美好的时刻也许是同一时刻,卢梭遭遇车祸后看着自己流的血感到一股纯洁的惬意1;它也发生在任意平凡时刻异变为时间“奇点”2 的时刻,例如一口香喷喷的咖啡使笔下文思泉涌――所有这些,都可以被称为“毫无意义的纯粹善良现象”。在这个时刻善与美发生了奇妙的融合,用本雅明的话说,它们抓住了“瞬间的美好”!这不同于古典的道德与美学观念。

  孤独的道德与美学价值,就学理上 而论,就在于孤独诞生于时间的“奇 点”。它发生在这样的时刻:没有交流,没有行为举止,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此刻发生的心思是无用的,此刻发生的道德是毫无意义的,它实际上只对孤独者自己起作用。孤独之中的“交流”“行为举止”“言语”都要打上引号,引号意味着它们发生在时间的“奇点”,也就是说:异常、奇怪、奇特、不可思议,它们的脆弱与珍贵是一回事,即转瞬即逝,但是却由于精神处在彻底放松状态而自由自在,并且因此而像黑夜里的闪电那般强大。这很奇怪,它把黑夜视为光明,并从此出发反抗死亡威胁。换句话说,在反抗死亡威胁的漫漫长征中,最有效的抵抗方式就是拥有享受孤独的能力,即上述意义上的纯粹善良之能力。

  它们是智慧、纯粹道德、纯粹情趣的化身,它们是一些无法复制、不可能被模仿的“奇点”:“一个生命的灵魂保持其独特性,便是自由。宇宙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是人的力量的基础,但是,只有当一个人作为一个在时间的长河中永远无人可以摹仿的世界而存在时,人生才是幸福,才是自由,才是最高的目的。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感到自由和善良的幸福,才能在别人身上找到在自己身上找到的东西。”[2](P565)因此,纯粹的善良,也是创造纯粹差异的心事之能力。与人共鸣的幸福瞬间,流淌出两道时而交叉时而分离的痕迹,虽然彼此有一样的心情,却有着两样的秘密。

  纯粹善良的人不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无论他人多么了不起,无论他人对自己有多好;纯粹善良的人既不聪明也不,不会谋划算计别人,令其倒霉,因此在批评讽刺他人时,其实并没有恶意;纯粹善良的人根本就不懂得“有奶就是娘”或“跟着强权走”(潜台词是:如果跟着它走,放弃纯粹的善良,就能享尽物质上的好处)的道理,从世俗眼光看,是经常吃亏的人;纯粹善良在表现形式上是“软弱”的。没有人总能维持自己的纯粹善良状态,从理论上说每个人都有卑鄙和可耻的时候(在人漫长的一生中,总会遇到类似那个残忍的故事中的情景:都要淹死了,先救媳妇还是先救妈,你不能不选择),摆脱卑鄙返回纯粹善良的良方,就是独处、享受孤独:“不管心灵多么热切地想要说出自己的秘密,它也无法做到。一个人会把自己一生的感触带走,至死无法与任何人分享:一个与众不同的独立的人,在意识和下意识中汇集了一切好的和坏的,从小到老,一切可笑、可爱、可耻、可怜、羞涩、温柔、胆怯、惊愕的――这一切在个体对自己的生命的隐秘而沉默的孤独感中奇迹般地融为一体。”[2](P553)

  纯粹善良还有这样丰富多彩的内容:喜欢散步吗?喝酒呢?游泳?交响乐?电影?喜欢哪个作家的作品?非常健谈?微笑的模样很好看?风趣幽默吗?总之,是热情、才气、能力。至于拥有这些的是哪国人、家庭出身和社会地位如何、一年挣多少钱,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对这一点要特别清醒:极其邪恶的人在做恶的过程中,在很多时候看上去也是热情的、勇敢的,帮助同伴,甚至是“富于牺牲精神”的。他与纯粹善良的人的区别在于他自觉地主动地伤害别人,并解释说这是为了达到美好目标的必要手段。

  纯粹善良与享受孤独是相互交融互补的关系,前者是如何与世界相处,后者是如何与自己相处1,两者在超越所谓人的社会性问题上,有共鸣。首先,它对柏拉图《理想国》开创的“政治正确”的普遍的“正义原则”在政治效果上的弊端,是一种自觉回避的抵抗。其次,这种抵抗并不是与之为敌的结果,而是一种为人处世态度的副产品,在这个意义上它所逃避的,也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性”话题,其含义不是不与人交往,而是以纯粹善良与享受孤独的姿态与人交往,这种态度泛爱人类、自然界、动物、周围世界,以德报怨,心中无怨气更无仇恨,从而是最为健康幸福的人生。这种态度绝不是乌托邦,因为只要改变世俗的“算计论”和“阴谋论”等心态,就会实现对人对事的纯粹善良,就有能力享受孤独中的自由。这种态度仍旧接触现实世界,但由于它拥有纯粹善良的精神,能直接插入人与世界的内部而非表层。所谓“内部”就是自己的行为举止有一种纯粹善良的精神,由于在这些时刻精神搁置了人们通常所持的算计心理,因此显得像是“一场真实发生了的梦”,即享受到原本不可能获得的幸福,也就是享有算计者难以理解的感受,例如丘吉尔说他领导英国人民战胜纳粹,是为了捍卫英国人民享有罢免他的政治权利,这显然超越了“哲学王”柏拉图的“正义论”,此刻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事情。

  因此,纯粹善良与享受孤独的能力远离了世俗的平庸,因为它创造了不可理解的东西,有能力持续关注这些东西,使非凡从平凡中脱颖而出。这里的“创造”表现在说出令人不能理解的东西的能力。不理解,是由于不曾那样想,但是人有爱好新奇的天性,人家说出了你不曾想的东西,很吸引你,你就有爱上人家的可能性。能唤起你去爱的人,在这个瞬间就是一个道德的人――这里与“正确”无关,人们从来就不是去爱空洞乏味的“正确”,而是爱才华。

  纯粹善良与享受孤独的情形,在心理上发生了某些奇怪的幻觉,这些幻觉把真实接触到的人与事,变成了真实的“幻觉”,心情和思想的改变永远比物质世界的变化重要。当一个老年人回首一生,既觉得几十年过得飞快,儿时的嬉戏似乎就在昨天,又觉得生活就像一场又一场梦,但事实上他几十年中的每一天都不在“梦境”,他得实实在在地在生活中摔打,他所谓“梦境”之说不过感叹而已。可是这感叹尚处于平庸阶段,若不平庸,一个人就得真心实意地以“梦”的心态过每天的日子,尤其把琐碎无价值的小事施加“魔法”,即无论多么无聊乏味的事情,我们感触到的都只是它们的意义,毫无意义的虚无也是一种意义,就像世界上没有真理本身就是别一种真理一样。这里的“魔法”是使心思复杂细腻起来的能力。卢梭写道:“一个人只要自己善于追求幸福,别人是无法使他落到真正悲惨的境地的。”[3](P11―12)它是这样一种别人无法剥夺的幸福:“我的幸福是我自己创造的。……我心里想怎么快活,我就能做到怎么快活。我从来不到遥远的地方去寻求幸福,我就在我身边寻找,而且真找到了。”[3](P12脚注)

  有两种意思截然相反的幸福或者梦,一种是建立在奴役他人基础上的,也就是获得强权,别人奈何你不得,但这样的“幸福”者知道别人是恨自己的,自己是被人瞧不起的,强权是幸福的物质保障,而维持强权的条件是:(1)自欺欺人;(2)暴力。这些在《理想国》的哲学王那里以极其隐蔽的方式潜藏着。也就是说,要以别人的不幸作为自己“幸福”的条件。另一种幸福的梦随时随地可以实现,而且决不伤害别人,这就是卢梭式的。卢梭不是没有反抗,他最有效的反抗方式就是绝对不参与也不接受来自享有特权的贵族的“赏赐”,他不只一次拒绝了来自王公权贵的年金,因为如果那样他就得以自己的自由相交换,就得参加很多违心的“不得不”的活动。卢梭从来不像伏尔泰和狄德罗那样激进,卢梭抵抗王权的方式就是“逃跑”,在隐居时靠一支笔写出民间一个“日内瓦公民”的遐想。卢梭只做自己有能力做的事,至于他作品中思想的强大力量使他成为事实上的公众人物,这绝对不是他的本意,不过是享受孤独过程中的一个副产品而已。对他说真话加以迫害的强权制度,终于在他死后得到了彻底改变,这叫“该到来的,迟早要来”。

  卢梭不想当公众人物,他只想沉浸于自己的心思和琐碎的私人兴趣。不做被强迫的事情,不说被强迫说的话,反抗任何被强加给自己身上的东西。他由衷地相信一切偶遇的、自然而然降临的心思(或有情趣想做的事情)都是美好的。美好就在于它脆弱、转瞬即逝、绝不再来、绝不重复。人生某种场合的瞬间只发生一次,要以自己最真实的面貌出场,虚伪就意味着浪费生命。

  应该把卢梭下面的话与自私或自恋加以区别,这纯粹的心思是忘我的,它既不是来自想获得个人好处的动机,也不是人们常说的爱自己:“我时时都比别人更有兴趣和更细致地研究我的天性和我人生的目的。我发现,有许多人比我更善于条分缕析地进行哲学思辨,但是,他们的那一套哲学可以说与他们自己毫无关系。他们每个人都想显示自己比别人高明,因此,他们像观察某种稀奇的机器似地去研究,想了解宇宙是怎样安排的。他们也研究人的天性,其目的,是为了将其作为夸夸其谈的谈资,而不是为了对人的天性获得真知;他们高谈阔论,为的是教训别人,而不是为了吐露他们的心声。”[3](P23―24)也就是说,为人在世,无论做什么,动机都不应当瞄准事物的外部而要进入事物的本质,都要极其真诚地将自己的感情投入进去,说出一句话是由于发自内心地爱它,它值得“爱”不是由于它正确而是由于它美丽、吸引人。这样,说出的话就有灵魂,就有纯粹的感情,就显得动人心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质言之,不是为了讲道理而讲道理,而是为了表达心声而表达心声,真善美都凝缩在这些心声之中了。这样的心胸不善于争辩,它在意的不是正确与否,而是宽恕与否、慈悲与否。“他们的哲学是对别人宣扬的,而我需要的是为我自己的哲学。”[3](P29)

  现实生活死命培养起我们“不相信”的心理习惯,拼命暗示我们什么都不行,卢梭决不这样想,即使他受到教会的百般迫害,他仍旧相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他乐观,相信生活和世界都是美好的。他把想心事当成他的基本生活方式。他只做能表达心声的工作,他津津有味地写作,乐此不彼,他就适合做这个。在临终时,他可以问心无愧地对自己说,我做完了我该做的事,成为了我想成为的人。人生在世,难道还有比这更幸福的吗?卢梭“在人类的智慧理解得如此之少的事物方面做出自己的判断”[3](P31)。

  用概念思考的先天不足在于它非常容易陷入空洞乏味的思辨,h离心声的语言既不亲切,也背离了人的天性。我们读到类似“正义”“存在”“理性”“合理”等等,但这些大字眼下面的意思是极其抽象的,它们所指的含义往往完全不一样,并因此连接起众多让人陷入无休止的相互争吵的判断。真正的哲学思想发自心灵,心灵哲学也使用概念,但这些概念有血有肉,它们其实不过就是活灵活现的细节心思的描述。

  幸福的秘密就在于人有能力选择不去想那些自己不愿意想的事情。反过来,人可以在自己愿意去想的事情上任意驰骋1,对于这两点,没有任何强权可以强加给你的内心世界。当然,如果没有这样的能力,只能怨自己无能,一味去抱怨别人是无济于事的。

  参 考 文 献

  [1]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 瓦西里 ? 格罗斯曼:《生活与命运》,力冈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 R梭:《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柏拉图理想国篇6

  关键词:理想国 正义 和谐 秩序

  一、柏拉图和他的《理想国》

  (一)《理想国》简述

  柏拉图作为古希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其著述颇丰,在他浩瀚的著作中关于政治和法律的对话极其经典,对后世的法律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最能体现柏拉图法律思想的是他的两篇对话集:《理想国》、《法律篇》。而这两篇著作着重体现了他的法律思想发展的历程。《理想国》可以说是最早的一部探讨哲学的著作,是柏拉图智慧的结晶,也是他最负声名的作品。

  (二)《理想国》中不同的正义观

  《理想国》是从探讨“什么是正义”开始的,书中与苏格拉底讨论正义问题的几个人提出了各自对正义的看法。克法洛斯认为正义就是欠债还钱;玻勒马霍斯认为正义就是以善待友,以恶对敌;特拉叙马霍斯认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

  柏拉图否认了那些通常的正义的定义,并阐述了自己的正义观。他将正义看作是组成城邦的各个部分(即统治者、护卫者、农民及工匠)“按照其本性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强调每个人在城邦都只能承担一项工作而不得相互僭越,只有这样,城邦才能稳定。他从国家整体目标的视角出发,提出正义不仅是个人的德性,而且是国家和个人的共同德性不但是对个人的要求,更是对国家的要求。由此开始了他对城邦正义和个人正义的追求。

  (三)城邦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

  《理想国》的副标题为论正义,可以从某种角度上说,《理想国》全文都是柏拉图对正义思想的讨论,《理想国》就是一部“正义论”。 从什么不是正义到论述什么是正义,从正义本身是什么到论述正义的结果及正义将带来的利益,从城邦正义到个人正义,柏拉图对正义进行了细致的探讨。

  柏拉图引用腓尼基神话,提出了人有金、银、铜、铁之分的观点。由于先天的差异,公民存在着金、银、铜、铁之区分,一个人在城邦中应居于什么样的等级,只取决于他身上的金、银、铜、铁的比例,也就是他的天性和努力。人们追求各种美德如智慧、勇气、节制,一个正义的城邦也应该具有这些美德。在一个理想的国家里,智慧、勇敢和节制要有序、合理的加以安排。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国家就是智慧、勇敢、节制三者和谐有序的结合,而正义就是社会各个阶层周守本分、各尽其责,一个正义的城邦——理想国,就是一个各人按照天性,做自己应做的本分工作的共同体。

  二、对宪法秩序构建的启示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明确指出不正义的法律不是好法律,并且认为城邦正义与个人正义是相辅相成的,个人如果违法,城邦正义便不存在。在他看来,人性中三部分和谐便是正义、美德,也即是合法的;当不正当欲望占主导地位,打破三者和谐时,便是不正义,一个人便会违法。在柏拉图看来正义就是有秩序和一种和谐的状态,不正义则相反,也就是他所说的这样一种状态,对于城邦而言就是指各阶层之间互相不配合,争斗,对于个人而言就是灵魂内部的不和谐状态,相互之间有争斗。

  宪法秩序是通过宪法规范确认和保护的社会秩序,是宪法规范指导、约束人们行为之后形成的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状态,是“现实宪法、观念宪法、和成文宪法的协调与和谐”。 它包括宪法规范和制度本身的科学合理与人们的宪法行为及宪法关系的和谐一致。宪法秩序在内容上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成文宪法所确认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能够有效地运行,即各种宪法主体在以政治、经济、文化为内容的社会交往中,按照宪法实体性与程序性的规定,各尽其责,各得其所;二是公民基本权利得到宪法的切实确认,并得到尊重与保障和为公民所实际享有。宪法秩序是在宪法的指导下形成的一种和谐、有序的秩序,而柏拉图的理想国也是一种由各阶层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形成的一种和谐、有序的国家。因此,柏拉图的正义观对今天宪法秩序的构建有重大的启示。主要包括一下方面:实现宪法秩序要努力做到实现社会成员之间的和谐、在国家权力之间实现和谐和实现社会成员和国家权力机关的和谐。

  (一)保障公民的宪法权利,实现市民社会成员之间的和谐。

  柏拉图看来,在一个理想的社会里,各个阶级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才是一个正义的国家,而要实现这一城邦的正义,必须重视个人的正义,在他看来城邦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是相互对照,相辅相成的。个人如果违法,城邦正义便不存在。所以要实现城邦的正义就必须先实现个人的正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必须首先对公民权利予以保障,对公民的利益给予确认,使公民享有充分的自由,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其次,宪法还要通过对国家权力机关的规范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近代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列宁曾经指出,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二)在国家权力之间实现和谐

  理想国中关于城邦正义的定义他将正义看作是组成城邦的各个部分(即统治者、护卫者、农民及工匠)“按照其本性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强调每个人在城邦都只能承担一项工作而不得相互僭越,只有这样,城邦才能稳定。同样,宪法秩序的构建也要求合理的来配置国家机关的公共权力,实现国家权力的优化配置。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宪法对各类国家机关的设置及各自职权作出详细规定,一方面使国家机关的存在具有宪法依据,同时,使各个国家机关各司其职、分工负责互不僭越。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法制定法律,逐步建立起完备的法律体系,使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 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使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处理国家各种事务。 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所以,使国家权力机关依照宪法的规定,各司其职,各安其位,每一国家权力机关承担自己本职的工作,互不僭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构建良好的宪法秩序。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7页.

  [2]陈金全、陈鹏飞《对柏拉图法律思想的重新解读》载《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第6期.

  柏拉图理想国篇7

  [关键词]柏拉图 立象 东方 异化劳动

  谈起古希腊美学,我们 自然 会联想起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他们的思想至今还影响着许多美学家,同时他们的思想也在不断的被挖掘。研究西方美学史的过程中,柏拉图是我所研究的第一人,他的作品《理想国》(又称国家篇)是我研究他的思想中所选的第一部作品。作品中采用“对话体”来表达其思想,总是假托交谈自由地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不直接给以武断的结论,而是循循善诱,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在丰富多彩、环环相扣的对话中,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被认为是历史上大大小小“乌托邦”的开山鼻祖。该书是柏拉图中期的作品,是柏拉图成熟时期的作品,其语言华丽,逻辑缜密,想象丰富,阐述精彩,在历史上颇具影响力。初读《理想国》被其所大胆构建的城邦所吸引所感动,脑海中展现出“理想国”的画面。但反复品味思考之后受益非浅。

  一、取其精华

  1.理念的培养

  柏拉图的《理想国》带给我们的只能是一种理念的培养(包括思考问题的方法等等),如果一定要回答在实际中的作用,我却没有答案,我不会回答。这让我想起了《周易》,《周易》是

  2.阶级划分的天赋论的谎言

  柏拉图把分工看作国家的构成原则,如何确定人的分工和阶级呢?他在《理想国》中编织了一个美丽的谎言,用于欺骗城邦中的所有人,那就是神创造三种人的说法:最佳的一种人是黄金做成的,适合做统治者,即护卫者;次一种人是银子做的,适合做士兵;其余的人是铁或铜做的,只适合做农民或匠人。孩子们通常都属于他们父母的那一级别,有天赋的才能。虽然他也认为有时孩子不属于父母的级别可升降级别,但这显然是一种伪装矫饰过的唯心主义的天赋论。这种宿命的思

上一篇:原创《热血街舞团》鹿晗王嘉尔获胜,网友:真正最大的赢家是她!
下一篇:知名歌手演唱会,2人被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