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陇南-习俗篇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8-10
手机版

  陇南位于甘肃省东南端,东接陕西省,南通四川省,扼陕甘川三省要冲,西北—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联结地,素有“秦陇锁钥,巴蜀咽喉”之称。下辖武都区、康县、文县、成县、徽县、两当县、西和县、礼县、宕昌县1区8县。 <br> 陇南市在甘肃省的地理位置 康县位于陇南市东南部,甘肃、四川、陕西三省交界地带。古称康州, 1929年置康县。康县下辖康县现辖18镇、3乡。总面积约3千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0万。 <br> 康县处西秦岭南侧陇南山中,境内海拔560-2483米之间,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域,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光照充足,森林覆盖率达66.7%。<br> 康县毗邻陕西、四川,自古是连接西南、西北的重要通道。康县境内的茶马古道是国内发现仅有的碑文佐证的茶马古道。<br>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形成了当地独有的习俗。小编上世纪70年代末离开家乡外出求学谋生前的17个年头都是在家乡生活的。此后每回家乡都会发现一些习俗已经逐步淡化甚至消失。伤感之中又觉欣慰。伤感的是那些古老的习俗曾经给过我童年时期无限的欢乐;欣慰的是社会发展了,家乡生活质量的提高必然导致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这也是历史的潮流。<br> 凭着童年时期模糊的记忆,下面整理出一些儿时家乡的习俗记录与此,以供铭记。 康县在陇南市的地理位置 春节<br> 春节是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热闹喜庆的气氛洋溢;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br> 在古代民间,人们从年末廿三或廿四的祭灶便开始“忙年”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结束。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节日交流问候传递着亲朋乡里之间的亲情伦理,它是人们增深感情的重要节日,是个欢乐祥和、亲朋好友欢聚的传统佳节。 <br>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民俗已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br> 小编外出求学谋生前的17个年头是在老家陇南度过的。模糊的记忆里老家的春节习俗有:<br>办年货<br> 办年货的过程从年底的前几个月就已经开始了。但集中办年货的时间一般在农历腊月。以居住地为中心,周边30-40公里范围内的自由市场(集市,去集市被称为赶集)都是办年货的地方。办年货主要以“交换”为主。首先要将自己家的一些农副产品(如粮食类、肉类、蔬菜、或一些自己加工的,但必须在当时国家所允许的交换范围以内)通过赶集卖出去,换回钱之后再购买自家需要的东西。<br> 年货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贴的(对联、门神)、送的(拜年)礼物等等,统名曰之“年货”,而把采购年货的过程称之为“办年货”。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br> 大部分的年货是通过自由市场的交换行为购入的。村庄周边30公里内的乡镇上都有集市。去集市被称为“赶集”。年货的准备从年底前的几个月就开始了。但集中办年货是在腊月的中下旬里。周边乡镇的集市日期是固定的,早期每10天逢一次集,后来改为每2-3天一次。村庄周边的集市,有的是一四七(每月的初一、初四、初七、十一、十四、十七、二十一、二十四、二十七日)开集,有的是二五八开集,有的是三六九开集,所以除了逢十没有集市外,其余日子都有集可赶。<br> 赶集是把自己家里能作为商品的东西(有些东西按规定是不可以买卖的)拿到集市上卖出去,再把自家需要的东西买回来。虽然那个时代大部分家里粮食极缺,肉食更缺,必要时也不得不卖出去一小部分以换回更需要的东西。当然也会有小部分有手艺的,靠自己的手艺做出来一些东西(如竹席、竹篮、竹框,小板凳,小箱、小柜铁制工具用具等)拿至集市上去卖的。 祭灶<br> 农历腊月廿三、廿四日是祭灶日。祭灶源于古人拜火的习俗。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其过程是在灶台上摆一些供品,焚香点蜡。<br> 祭灶 祭灶 祭灶 扫尘<br> “二十四,扫房子”。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因“尘”与“陈”谐音,年前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扫尘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以祈来年清吉。 <br> 扫尘 贴年红(春联、门神)<br> 年廿八、廿九或三十日家家户户就可以贴上春联和门神了。门神一般是赶集时买来的,春联可以买也可以让村里有文化的人书写。贴春联用的是烧熟的土豆或用小麦面做成的浆糊。 <br><div> 贴春联的同时也挂上红灯笼。</div> 贴春联 蒸馒头<br> 女主人会蒸很多馒头,能保证食用到正月十五左右。因为是用大锅分次蒸,差不多要用大半天时间。<br> 蒸馒头 做豆腐、凉粉<br> 陇南老家康县过年,农家一般都会自己制作豆腐、凉粉之类。做好的成品一般被浸在凉水里,经常更换凉水会让豆腐和凉粉保存更长的时间。<br> 做豆腐 做凉粉 做好的凉粉 烤烧酒<br> 如果当年已经准备了用来做白酒的洒醅,年前一般会自家酿制白酒。自酿白酒要用到最原始的蒸馏用具--陶缸。先在大锅里倒入一定量的水,为了改善白酒的口感,还会选一些特殊的草料放入,草料上铺上发酵好的酒醅。用带有一个眼的盖子盖住后用慢火将水烧热,就会有酒精蒸汽出来,将酒精蒸汽用导管接入一个中空陶缸(里面加凉水作冷却用)后酒精蒸汽冷却就成了白酒。<br> 小编童年时期经常配合父亲用蒸馏法做白酒。刚流出的白酒那种入口即化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br> 自家蒸馏白酒会把蒸馏出来的液体分时段保存。越是前面流出来的酒精度越高。主人会根据情况分段保存一定数量的高度白酒以备招待贵宾。后面出来的酒精度慢慢的就越来越低了。<br> 由于是古法酿制,一般每百斤粮食能做20-30斤平均度数在50度左右的白酒。<br> 酿制白酒 做手工挂面<br> 手工挂面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面食,是以小麦粉添加盐、碱、水经手工拉制悬挂干燥后切制成一定长度的干面条。<br>其做法是:1、和面:温水加适量食盐后充分溶解,用盐水和面。反复用力揉和。直至不粘手,不粘盆;2、醒面:将和好的面放置20分钟左右;3、盘条:取适量和好的面团用手来回反复捻搓成直径1-2厘米的圆条。再将其层层盘入盆中,放入食油以防粘连;4、绕条:固定好两根竹筷,将盘好的面交叉地缠绕在竹筷上。至竹筷绕满;5、二次醒面:将绕好的面放入发酵槽里发酵约半小时;6、拉条:将二次发酵后的面两根筷子间拉到约80厘米左右;7、三次醒面:再次放入发酵槽中发酵半小时左右;8、上杆晾晒:取出面筷,将一根挂起,另一根自然下垂(重量不足时可配重),二次拉长至近2米后自然晾晒;9、下杆裁切;10、包装。<br> 挂面的包装分两种。一种称为“腰面”。一种称“包面”。“腰面”是选干挂面里长短、粗细较均匀的直接捆扎三道而成一把。“包面”是将质量稍次的干面先用纸包住约三分之二长度后捆扎在包装纸上。捆扎用的一般是采集的一种叫马莲的植物。<br> 挂面是老家拜年最为常见的礼物。“腰面”一般用于贵客之间拜年。“包面”用于其他亲戚。挂面被用于拜年礼品,一是那个年代商品稀缺经济普遍拮据,二是它凝聚了主人辛勤的劳动,三是它便于长久保存。正月十五前,一把挂面可能会被送来送去,转了几家之后又转回主人家里。<br> 手工挂面 手工挂面 马莲 晒干的马莲用于捆扎挂面 宰猪杀鸡<br> 如果家里已经有喂养的用于过年的家猪、家鸡、(极少数家里可能有羊或家兔),则必须赶在年前宰杀完毕。而且必须于立春这个节日之前。因为祖传的经验告诉他们,立春之前宰杀的可以挂起来保存更长的时间。<br> 宰猪那天,女主人准备好几大锅用于烫猪的开水之后,会选择默默的离开一段时间。待猪确已被杀死,才返回家里做其他工作。猪血是当天就要做成成品的。老家通常的做法是将猪血做成“血馍馍”。其做法是:将荞面揽进新鲜猪血里成糊状后卷进发酵后的面里蒸熟。成品就像长条状的花卷。猪脖子会被先取下来,与猪的部分内脏(心、肝、肺及猪肚)一起煮熟备用。<br> 主人家宰猪当晚(特殊情况或推迟一至三天)将煮熟的内脏、猪脖子肉与血馍馍一起炒上一大锅,备好烧酒再请来邻居家的主人围坐在锅边品尝。如果邻居家里有行动不便的年长者,会端上一碗送去。<br> 年前宰生猪 杀鸡 炸面疙瘩<br> 陇南老家康县有过年炸面疙瘩的习俗。炸面疙瘩是用小麦面粉放入适量的酵母(一般是上一次蒸馒头时留下拳头般大小放在面缸里保存的)后加水揽拌至糊状(可以用筷子挑起来那种),经过短时间发酵后在热油锅里炸熟。<br> 炸面疙瘩的发酵面糊 炸好的面疙瘩 请先祖<br> 请先祖要提前准备好包纸和蜡烛。<div> 蜡烛一般是自制的。首先要准备石榴枝条(做成后蜡烛的灯芯)。选2-3毫米直径的石榴树枝条截成15厘米左右长度。把棉花撕成薄片紧紧地卷在枝条上(留出约5厘米左右不卷),把卷好棉花的枝条没卷的那一头插在大萝卜片上,一片萝卜可以插5-10根使其成为一组。锅里倒入水,放进从集市上买回的固体蜡,文火加热。待固体蜡块熔化漂浮在水面后,拿起一组石榴枝条浸入熔化了蜡的水里再将其取出,每根石榴枝条卷了棉花的一段就有液体蜡附着(这个过程称为蘸蜡)在上面。取出让其自然冷却。期间可以接着对下一组枝条蘸蜡。如此反复,石榴枝条上附着的蜡越来越厚,直到将蜡烛做成想要的粗细或将锅内熔化的蜡蘸完。<br> 自制的蜡烛成倒圆锥状,上粗下细。做成的蜡烛保存起来供整个过年期间祭祀用。一般一个家庭需要自制100支左右的蜡烛。<br> 包纸是将一张大纸折叠成书本大小,由村里的阴阳先生写上封面。封面文字是竖排的,从右到左分列书写:内容大致有:为何包这包纸、奉送给哪位先祖、哪位孝子所奉送以及什么时间焚化这包纸等内容。<br><br> 大年三十下午或傍晚,家人(女主人一般不去)要去自家祖坟请先祖(称上坟)。上坟时一般会带上鞭炮、焚香、蜡烛、烧纸、香烟、白酒等。包好的纸要端去坟前。待放鞭炮、焚香、点蜡、烧纸、呈放供品、叩头等一系列程序结束后再将包纸端回来供于客厅上席。这个过程的寓义是把已经逝去的亲人们请回来一起过年。包纸要供到年后初五二次上坟时才将其焚烧于坟前。二次上坟的含义是送走逝去的先祖们。<br> 无论包纸还是零散烧纸都要先经过“印钱”程序。所谓“印钱”是把流通的纸币“虚”印在烧纸上。取出一摞纸,一般为几十张左右,分别用不同面值的纸币放于其上按压,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纸币的正反面都正确的“印”在烧纸上。就如现在复印一页正反而都有内容的文件或图案一样,要保证印件与原件一致。春节清明用量小,家人自己就可以印纸,丧事上因烧纸量大会有专人负责印纸。<br><br>敬神<br> 请先祖结束后接着去庙里敬神。村庄边上就有座庙宇。说是庙宇,但外观看上去就是一座普通的房子。大小相当于三间瓦房。正前有几座“神像”。内墙壁画满了各种神态的画像。<br> 敬神过程和请先祖相似。放鞭炮、跪拜、烧纸、焚香、点蜡、叩头后就离开了。也有个别人家会带一只大红公鸡去庙宇前当场杀了,将带着鸡血的纸烧掉。<br> 记忆中,村旁的这座庙宇毁于70年代后期的“文化革命”。若干年之后,村里集资在另一处修建了一座新的。因为较远,每次回家也没有进去过。<br></div> 自制蜡烛(给石榴枝条上卷棉花) 自制蜡烛(大多数是奶油色的,红色的较少) 包纸 年夜饭<br> 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岁末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年夜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那个时期老家的年夜饭也很简单。一般也就是煮些蔬菜,里面泡上油炸的面疙瘩。这样的年夜饭也比平时“奢侈”些多了。<br><br>守岁<br> 除夕守岁是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所有房子都点燃岁火,合家欢聚,并守“岁火”不让熄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迎接新岁到来。老家的守岁内容主要是熬年夜,除夕之夜,家人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传说中守岁的寓意是来年不会成为瞌睡虫,其实在小编看来,守岁更重要的作用是确保除夕夜点燃在蜡烛不熄灭。 <br><br>压岁钱<br> 年俗之一。年夜饭后分发。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压岁钱分两种:一是长辈给晚辈。二是晚辈给长辈。长辈给晚辈是压“祟”。代表着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寓意是压住邪祟,让晚辈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晚辈给长辈时这个压岁钱的“岁”指的是年岁,意在期盼老人健康长寿。<br> 除夕夜鞭炮 年夜饭 夺岁钱 除夕守岁 初一<br> 清晨必先燃放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炮仗”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烧炮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炮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爆竹”、“炮仗”、“鞭炮”。炮竹的原始目的是迎神与驱逐鬼怪。后来以其强烈的喜庆色彩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烧炮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br> 大清早燃放爆竹完毕,女主人就开始做“罐罐茶”了。这期间将是第一轮的敬烟酒。家里小孩带上香烟和烧酒(同时带上酒杯)依次去邻家(可以先去最亲的人家或家里有更高辈份的人家)给每位大人发一支香烟,敬一两杯白酒,主人会给小孩发几颗糖果、或几个核桃、或几个柿饼、或一两个苹果、或几个自家做的油炸果子、或2-3角线。这样第一轮就结束了。第二轮是把自家做的“罐罐茶”给邻家送去两碗。去了之后把面茶倒进他家的碗里,空碗带回来接着给下一人家再送。直到把觉得应该去的人家都送遍;当第二轮基本结束的时候,如果家里有年纪很大的老人,也许他还趟在被窝里,但他的枕头边就会有很多根香烟。第三轮是把自家做的主食给邻近的住家送去两碗,程序和第二轮一样。对别人家里送来的面茶,喜好的就喝了,剩下的就存起来慢慢喝。主食也是一样。这样,大年初一自家人基本不吃不喝自家做的。有时邻居送来的主食要吃两三天。小编的记忆里这种习俗一直持续到70年代中后期。<br><br>拜年<br> 三轮互敬结束,接下来就开始拜年了。全国各地有初一不出门的习俗。我的老家却很例外。初一中午就开始拜年了。拜年会根据距离远近及亲疏程度从初一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左右。给外公外婆、伯父、叔叔、舅舅、姨姨等拜年一般不会超过正月初五(距离太远的例外)。其他亲戚一般也在正月十五日前结束。拜年的礼品大多为白酒、挂面之类(也有茶叶或其他物品)。如果当年家里宰了猪,去岳父岳母家拜年(对小孩来说就是外公外婆家了)一般要送猪腿(二、三十斤的那种)。伯父、叔叔,舅舅,姨姨则送一大块条形大肉。接受拜年的主人家则会给去拜年的小孩一些年钱。十七年在老家的日子里,从有记忆开始,这类年钱也从几角长到了近十元。<br> 新年爆竹 康县“罐罐茶” 康县“罐罐茶” 拜年 社火<br> 大年过后的初七八左右,村里可能会有人组织临时的社火队。社火队清一色“纯爷们”,女性不能参与其中。社火一般分游神和表演两种形式。游神是社火队成员扮演成各类神仙(或做成一些神仙的花灯),由一名年长者或懂阴阳之术的人(称阴阳先生)带领所有成员在村里各家各户或田间地头游走。以接受民众的香火膜拜,寓意神明降落民间,巡视乡里,保佑合境平安。主旨是酬神、消灾、祈福等。游神沿途伴随有锣鼓、唢呐、神偶、舞狮、舞龙、飘色、标旗、游灯、八音、杂技及乐队演奏等丰富多彩的艺阵表演。是集拜神、祈祷、欢庆、宴客为一体的传统民俗活动。社火队刚组织起来的第一个晚上,一般会绕整个村子的外围走一圈(寓意是让各位神仙将其整个村子庇护起来)。村里较为富裕的人家会邀请社火队在自家院落游走或表演小型节目。没有成立社火队的村子,也会邀请其他村子的社火队在本村游走和表演。正月十五、十六、十七三天则是临近村子社火表演最集中的时段。这种表演往往和展示与比赛联系起来。村与村之间可以相互邀请。表演内容有小型故事的展示,也有大型剧目。如当时最红的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这三天时间是春节最为热闹的日子。大型剧目表演一般要搭戏台,戏台周边则自然形成临时集市。锣鼓声、唱戏声、叫卖声、喧闹声夹杂一起,把社火表演推至高潮。小孩子们也能在这个临时唱戏的地方吃到一些美食。如玉米糖之类。<br> 那时的条件不可能使社火队的每一位成员都买到表演服饰。社火队的成员所穿的有可能是借用某些村民家为家里的老人提前做好的“老衣”,令小编不解的是,老人很乐意将自己“百年”之后要穿的衣服借给社火表演的队员穿。<br> 无论是家庭邀请还是以村为单位邀请社火表演,都要付一定的费用。付费金额高低全由邀请方自主决定。社火队也不会与邀请方讨价还价。接受的现金一般会在社火队解散时分配给成员,也可以留作村里的活动经费。<br> 小编记忆犹新的是那些社火队游走时留下的足迹。如果是在田间地头游走,往往会留下一幅类似印章的足迹图案。远处观看能让你拍案叫绝。<br> 社火表演最迟持续到正月二十三日结束。<br><br>元宵<br> 老家没有元宵这一词汇。正月十五就叫过十五。也没有吃元宵的习俗。以至于小编成年之后到了外地求学谋生才知道正月十五叫“元宵”节。不过老家的正月十五是要炸麻花的。成品的麻花可作为走亲访友的礼物,也是十五后几天看社火时的干粮。<br><br>庙会<br> 逛庙会是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之一。老家的逛庙会其实就是正月十五及其后两天的社火表演活动。 <br> 社火 社火 社火 社火 社火 庙会 庙会上就能吃到玉米糖 庙会 麻花 二月二<br> 二月二被称为龙抬头。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br>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日作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br> 老家二月二的习俗大概有:<br> 剃龙头:指二月初二理发。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新的一年顺顺利利。<br>童年时代特别害怕理发。那时还没有“推子”,严格说应该算剃头。全是由年长者手拿一把刀把头发剃下来。虽然剃前会用烫水充分的泡湿头发,剃的过程也十分的痛苦。直到60年代后期有了“推子”剃头才不那么痛苦了。<br><div> 炒豆子:将黄豆炒熟,作为孩子们的零食。<br> 爆米花:用自家产的玉米在家里爆米花。由于锅的密封性差,几乎一半不能爆成米花,只是被炒熟了。<br> 撒灰:将家里灶台、土坑里的草木灰全部掏出来。从房前屋后用石头砌成的房基逢里撒进去。即撒灰围庄墙外。撒灰痕迹呈龙蛇状,以招福祥、避虫害。<br> 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撒灰了。撒完房前屋后,余下的灰可用来印人像。让小孩躺在平坦的院子里成一“大”字,用草木灰紧贴轮廓撒,这样小孩离开之后地上就有了小孩的人印。小孩之间可以互相合作,你给我印,我给你印。也可以用草木灰在院落里画出古钱币或其他可爱的动物。直到把草木灰用完或院子被撒满。<br> 撒灰是有实质性作用的。在农村,旧式的农家房屋为土木建筑,房舍墙体或由土墼垒砌,寒冬里,墙缝、炕缝自然成了蝎子、蚰蜒、“草鞋底”等毒虫蛰伏之处。惊蛰以后,这些毒虫伺机出动,危害人身。二月二当天,人们便在炕墙下面及房屋墙根底下撒上点草木灰,也有熏虫辟邪的作用。<br> 吃火烧:用发好的面擀成薄饼,埋在热灰里烘熟。家里有小孩的,可每个孩子分一两个。<br></div> 二月二龙抬头 童年时代二月二剃头的刀子 童年时代二月二剃头的推子 爆米花 炒豆子 二月二撒灰 二月二撒灰 二月二撒灰 二月二撒灰 二月二撒灰 二月二能吃到的”火烧“(真正埋在高温草木灰里烘出来的) 端午<br> 老家过端午节没有吃粽子的习俗。但端午节与一种老家特有的野生的水果密切相关。这种野生水果即为“瓢子”。<br>瓢子在陇南被认为是野生草莓。一般生长在陇南康县、文县、武都县、成县、两当县、徽县、西河县、礼县等山区的林间草甸上,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匍匐茎、复叶、椭圆形,叶子有长柄,初夏开花,花白色或略带红色,成熟后为纯白色或红色,果实呈圆形或心脏形。<br> 农历四月中下旬至五月上中旬成熟,是大自然赋予的纯天然圣果,果实酸甜、多汁,可制成果酒、果酱。有清热止咳、滋养补血等功效,对心脑疾病及动脉硬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br>吃瓢子是有一定讲究的:刚摘回来的瓢子先用清水浸泡两遍,滤干水分后撒上白糖,然后放置在阴凉的地方,一小时后食用味道清甜鲜美,放置一天后则甜味更足。烈日炎炎的仲夏,若能吃上隔了夜拌了糖的瓢子会提神祛暑,神清气爽。<br> 瓢子给了小编美好而难忘的童年回忆。17岁外出求学,离家之前的10年左右时间,瓢子曾给予了小编无限的快乐。每年瓢子成熟期间,逢星期天(那时星期六是要正常到校上课的)总会去山里采摘一些回来。特别当端午的那一天,几乎家家都有人去山里采摘瓢子。天蒙蒙亮就出发了,因为下午三、四点钟才能摘满一篮子回来,所以必须带上“干粮”。<br> “干粮”是清一色的“圈圈馍”,可以一个人带一个小的,也可以几个人(一般是一家人)带一个大的。喝的水是不用带的,可以吃瓢子补充水分,山里更有许多泉水。渴了可以直接喝。<br> 在外求学谋生、离开家乡已40年有余。无论何时何地见到草莓,都会自然地与老家的端午节和“圈圈馍”联系起来。<br> 圈圈馍是陇南康北一带端午节进山摘瓢子时清一色所带的“干粮”。它的做法与其它锅盔做法类似。将发酵后的面团擀面园形薄饼状,用大小合适的碗口将中间部分掏去。再放进锅里两面各烙一小会(不超过半分钟)后取出。接下来就是“扎花”。即用家里最常见的梳子、勺子、做针线用的顶针、煮清茶的小陶罐口等在上面压扎。图案完全自由发挥。主妇们做出来的圈圈馍花形各样。所以圈圈馍也可以检验家庭主妇们心灵手巧的程度。<br> 看萤火虫:童年的回忆里,萤火虫曾经带给我无限的快乐。从端午前开始,大部分时间晚上都会有成群的萤火虫飞舞,那时小孩子们最开心的时间就是捉萤火虫。若不是哪家大人出来叫自家孩子回家,开心的样子可能会玩一整夜。<div> 现在已经见不到它的踪影了。<br></div> 陇南康县瓢子 陇南康县瓢子 端午节上山摘瓢子时带的干粮--“圈圈馍” 萤火虫 萤火虫 萤火虫 清明节<br> 童年的记忆里,清明节习俗就是一项活动--上坟。老家的清明节上坟一般是在清明节前的1至2天里进行。上坟一般会带上剪好的纸活、蜡烛、香、烧纸等。到坟前先是焚香点蜡,然后烧纸,摆上供品后将纸活悬挂于坟前整个过程就算结束。<br> 清明节挂在坟前的”纸活“ 中秋节<br> 老家的中秋节没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从在外求学谋生开始,才知道农历八月十五也是个很重要的节日。但童年的记忆里感觉这个节日与老家无关,与我更无关。因为那时小编根本不知道月饼是什么东西。水果也是家里树上有什么才能吃到什么。没人会为中秋那天特意准备水果的。<br> 以上所列,基本是对小编70年代末离开家乡之前的模糊回忆。范围也仅限于我的老家甘肃陇南康县。这些习俗有的是与全国某些地区所共有的,有的是家乡特有的。随着家乡生活质量的提高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有的习俗正在逐渐淡化甚至消失。<div> 只所以整理这些,缘因对家乡的眷恋与情感。</div>

上一篇:原创《哥斯拉大战金刚》再发预告,“机械哥斯拉”将会登场?
下一篇:品如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