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奥密克戎的流行特征与临床预后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8-10
手机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实时数据,2019年12月—2022年12月的3年间,全球已有超6.5亿例次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新冠)。2021年11月11日在博茨瓦纳发现第1例奥密克戎(Omicron,B.1.1.529)病例后,病毒逐步传播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几个国家并随后在全球上百个国家传播,传播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种变异株[-]。当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随着刺突蛋白不断突变,奥密克戎变异株除前期的BA.1、BA.2、BA.3外,BA.4、BA.5、BF.7、BQ.1和XBB已经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毒株,且逃逸中和抗体的能力逐渐增加,给疫苗加强剂的广谱保护作用带来挑战[-]。2022年2月以来BA.2在香港、上海等地造成上百万人感染[]。

  随着“新十条”的颁布,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从最初强调的“检测—密接者追踪—隔离”(test-contact tracing-isolation)模式逐步过渡到“常态化疫情防控”的一个崭新阶段,疫情防控的政策也随着病毒的流行特征随时进行调整。因此,回顾3年疫情发展过程,充分了解各个阶段病毒感染的患者临床特征并分析与之对应的防控管理效果,将对未来各医疗机构在不同阶段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留下宝贵经验。

  在广安“5.09”疫情中,广安市人民医院单中心承担了医院隔离病区、方舱医院的新冠患者救治;同时设置“红黄码医院”收治邻水县等风险区转诊的危急重症患者;承担疫情期间广安市所有急危重症患者以及医院正常诊疗工作。本研究主要是就广安本土疫情的临床特点和影响转归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就疫情防控管理经验进行了总结,为地市级医院精准疫情防控提供临床数据和经验。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 2022 年 5 月 9 日—6 月 26 日在广安市人民医院隔离病区、广安市方舱医院接受治疗和观察的新冠感染确诊患者,收集所有相关的流行病学、临床指标。

  新冠感染诊断、分型和治疗方案均参照《中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新冠确诊患者纳入该研究进行分析,确诊的标准为:均行鼻咽拭子样本的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核酸检测,每个初步阳性结果的样本均经2名专业技术人员用2种试剂进行核查和对比,检测过程和靶基因Ct值结果阳性判读完全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与标准进行。在患者入院时重点收集了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高危因素和基础疾病、疫苗接种情况等。目前已发表的Meta分析和临床指南[-]均提示年龄>60岁、心脑血管疾病(含高血压)、肺部慢性疾病、糖尿病、慢性肝病、肾脏疾病、肿瘤和免疫功能缺陷等与新冠感染严重程度和死亡率增加有关。因此,为了进一步分析广安新冠感染合并以上因素患者的临床结局,本研究纳入以上指标作为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确诊患者按指南标准分为轻症、中症、重症。患者的主要转归指标是转阴时间和是否复阳。转阴时间(即病毒清除时间)定义为从确诊至连续2 次(间隔>24 h)鼻咽拭子新冠核酸检测 N 基因和 ORF 基因 Ct值均达到阴性的时间。所有患者随访至新冠核酸检测阴性后4周,期间出现鼻咽拭子新冠核酸检测Ct值且复核后仍符合阳性判读,即可诊断为新冠复阳。

  根据患者是否合并1项及以上高危因素,将患者分为高危组和非高危组。为了分析重症的高危因素,按是否发生重症将所有患者分为重症组与非重症组。为了分析影响转阴的因素,按转阴时间是否>中位转阴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转阴组和晚期转阴组。为了分析影响复阳的因素,按是否发生复阳将患者分为复阳组和非复阳组。

  采用SPSS 2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连续性变量若满足正态性、方差齐性采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若不满足则采用中位数和上下四分位数[M(P25,P75)]描述,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分类变量采用例数和百分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延长转阴时间的危险因素,结果用OR值及95%CI表示,各指标间进行共线性诊断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根据《赫尔辛基宣言》进行,并已获得广安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伦理批准号:2022(016)号。

  共纳入1 278 例患者,其中男508例、女770例,平均年龄(41.3±22.6)岁,范围1个月18 d~90岁。其中确诊病例224例(17.53%)、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 054例(82.47%);360例(28.17%)患者合并高危因素,各高危因素分布见。

  分析各个年龄组别的新冠感染患者的重症率、复阳率、中位转阴时间、疫苗接种情况及高危因素分布情况。显示,3岁以下幼儿确诊比例最高,达75.86%,但无1例重症感染者;20~29岁年龄组无症状感染者比例最高,达92.16%。80岁以上年龄组重症率最高,为11.76%。3岁以下幼儿中位核酸转阴时间为8.0(6.0,10.5)d,80岁以上老年人中位核酸转阴时间为16.5(11.0,19.3)d,长于其他年龄组。50~59岁年龄组复阳率最高,达9.92%,其次为60~69岁年龄组和40~49岁年龄组,分别为8.33%和8.00%。

  1 278例患者中有11例重症确诊患者,均合并高危因素,总体重症率为0.86%,高危组重症率为3.06%。患者从确诊转重症的中位时间为6.0(0,17.0)d。根据重症患者的分级原则,将所有阳性患者分为重症组和非重症组,两组间的结果比较见。重症组患者平均年龄显著大于非重症患者(76.27岁 vs. 41.09岁,P=0.001)。更多的重症组患者合并了1种及以上高危因素(P=0.001)。在疫苗接种情况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症组患者转阴的时间更长(P=0.001),复阳比例更高(P=0.013)。

  所有患者的中位转阴时间为10.0(7.0,13.0)d。早期转阴组和晚期转阴组中位转阴时间分别为7.0(5.0,9.0)d和13.0(12.0,16.0)d(P=0.001)。两组患者性别差异无统计意义;见。早期转阴组患者平均年龄显著小于晚期转阴组(37.07岁 vs. 46.52岁,P=0.001)。与早期转阴组相比,更多晚期转阴组患者(38.99%)合并1种及以上高危因素(P=0.001),主要为老年患者(P=0.001),有心脑血管疾病史(P=0.001)、肾脏疾病史(P=0.026)、肿瘤(P=0.044)和免疫功能缺陷病史患者(P=0.040)。更多的晚期转阴组患者接种过3剂疫苗。

  将性别、是否年龄>60岁、是否有心脑血管疾病史(含高血压)、是否接种第3剂疫苗等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的患者发生晚期转阴的可能性是年龄≤60岁患者的2.589倍[95%CI(1.921,3.489),P<0.001]。所有指标经共线性诊断,容差均>0.1且方差膨胀系数(VIF)<10,不存在共线性,logistic结果见。

  1 278例阳性患者中转阴后4周内复阳患者共计有94例,复阳率为7.36%。结果显示,复阳组患者平均年龄显著大于非复阳组患者(46.57岁 vs. 43.88岁,P=0.004)。复阳组的患者的平均转阴时间显著短于非复阳组患者(11.55 d vs. 12.55 d,P=0.001)。94例患者于出院后9.0(6.0,17.0)d再次检测到核酸阳性,复阳后中位转阴时间为7.0(4.0,10.0)d。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能预测复阳的指标。

  本轮疫情结合对病毒测序结果、临床表征和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综合推断,广安疫情与上海疫情同属于第5代变异株Omicron BA.2。根据以往地区发生疫情的经验来看,Omicron BA.2传染性较高,约为德尔塔变异株的2.8倍[];南非和英国的一些数据显示,80%的奥密克戎感染患者不需要住院治疗,在院患者中需要进入ICU治疗比例(18.5% vs. 29.9%)和死亡率(2.7% vs. 28.1%)均低于德尔塔病毒感染[-],1岁以下的婴幼儿感染率显著增加[],未接种疫苗和高龄更易出现重症[]。本轮广安疫情的临床特征也符合SARS-CoV-2感染的表现,主要是老年合并基础疾病或高危因素更易出现重症、转阴时间更长、更容易发生复阳。

  自2020年新冠流行以来,一些临床研究[]和Meta分析[]着重研究了影响新冠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危险因素,年龄(OR=2.76)、男性(OR=1.47)、罹患糖尿病(RR=2.11)等合并症与死亡有关,但一些研究者[]认为目前的结论仅表明新冠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更高,不能作为影响疾病预后的直接证据。本研究结果也提示重症患者、晚期转阴患者年龄、复阳患者组年龄均显著高于各对照组,且年龄>60岁与转阴时间延长有关(OR=2.589);更多的晚期转阴组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

  一般情况下,机体在感染后1周内产生IgM抗体,半个月后产生IgG抗体用于保护机体免于二次感染,若患者由于体内抗体水平不足,患者可发生复阳,类似的病例报道并不少见。本轮广安新冠疫情所有出院的阴性患者将在集中隔离点进行观察随访,出现复阳后患者将再次被送往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但当时在集中隔离点并未出现因为患者复阳带来的隔离点大规模传播。一项285例韩国复阳患者的研究[]提示,所有患者均未检测出活病毒的证据。因此,复阳患者的病毒传播能力很有限,且仅靠核酸检测很难判断病毒活性。考虑再次感染的同时也应考虑是否存在出院时RT-PCR检测结果的假阴性或检测过程中污染等原因造成结果的假阳性等错误因素的可能。Zou等[]的研究结果提示,与连续2次核酸检测阴性相比,连续3次以上核酸检测阴性可将患者复阳率从20.6%降至5.4%。本轮广安疫情阳性患者出院判断均为连续2次(间隔>24 h)核酸结果阴性,因此,考虑到病毒的间断性脱落,或可增加阴性判别频次来防止出院后复阳的发生。此外,鼻咽拭子能够保障样本采集质量,减少假阴性的发生[]。

  全球各个中心的研究结果发现,注射疫苗加强针可显著降低SARS-CoV-2的感染和重症的发生,特别是针对青少年儿童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本轮广安疫情新冠阳性患者整体疫苗接种率为95.46%。3~19岁年龄阶段第1剂和第2剂接种率均为98.41%,但第3剂接种率仅为13.65%。因此,针对青少年加强第3剂疫苗的接种宣传和组织实施或是避免感染的有效途径。总的来说,本轮广安新冠感染者60岁以上的老年人疫苗接种率为96.06%,完成3剂以上接种率也达83.51%,疫苗接种率比上海(60岁以上老人疫苗接种率为62%,截至2022年5月4日)、香港(60岁以上老人3剂疫苗接种率为72%,截至2022年9月)报道的疫苗接种率高出许多[,],或还可从地域经济水平、生活条件、生活环境情况、居民营养健康状况等与影响个体免疫机能的指标来综合分析影响感染的因素。在病情转归上,与上海市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N3舱收治的患者数据来看,广安患者中位转阴时间(10.0 d)较上海感染患者中位转阴时间(8.0 d)更长[]。

  由于广安市人民医院作为广安的新冠感染患者的定点救治医院,该研究收集了当时全部感染患者的临床信息,样本量和结果可一定程度反映当地奥密克戎感染的临床特征。但该研究同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轮广安疫情主要以“筛查—隔离—追阳”的管理模式为主,且大多数患者为无症状感染者,在诊治过程中更重视重症患者的病情变化,对无症状感染和轻症者以临床观察、全员照护为主,在隔离过程中未完成所有患者的胸部CT检测和血清学检测。因此,本研究缺乏肺部影像学指标和血清学反映机体免疫水平和炎症水平的数据用于感染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预判。

  本次广安疫情在方舱患者管理上采用医疗远程管理,医疗系统采用与院内同样的HIS系统,医务人员可快速进入正常救治工作状态。在医疗救治方面,对患者进行分级分区管理,各区域合理对口配置医护人员。舱内所有的物资调动及后勤保障管理人员均采用医院本部同质化的体系管理模式,物资信息直接接入医院的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本轮广安疫情在多方努力下得到有效控制,为地市级医院新冠疫情救治提供了宝贵经验。

  利益冲突:无。

  作者贡献:魏瑷琳负责选题和临床设计、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李依川、顾永林负责选题与设计、临床数据采集与复核;彭素云、严敏负责文献筛选和数据整理分析;张雪梅负责撰写论文和修改;马清负责文献筛选和数据整理分析、文章审校。

上一篇:把Bootloader玩出花,不走寻常路的BL
下一篇:上戏实验剧院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