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作品范文
毕淑敏作品篇1
关键词: 生命关怀 精神生命 社会群体
毕淑敏是个典型,她的人格和文品是统一的。毕淑敏每一部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毫无例外地都以生命和死亡为主题。现在许多人都在研究毕淑敏的作品, 但绝大多数都是从死亡意象、女性价值方面去探讨。而从生命美学方面去研究,目前只有少部分学者曾经提及过,但并没有做出更深层次的探讨。从美学理论讲,生命包含肉体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的统一体。而“生命美学”一词是人类的生命追求或在精神时空里,或以精神方式得以实现。从精神生命的深度抒写方面分析毕淑敏的作品,有利于揭示作者的一些现实性,亲历性的内容呼唤大家珍惜生命。
毕淑敏,著有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昆仑殇》、《预约死亡》,散文集《素面朝天》、《性别按钮》、《提醒幸福》等等。
?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
精神生命是指人类的生物生命的变式和补充,包括人物、精神时空及满足生命愿望的生命活动。我们不能说人的精神生命需要的满足比生物生命的满足更“高级”,但它确实体现了人与动物的某种根本区别。不过我们切不可忘记,人的精神生命的需要往往和人的生物生命密切相联。它是生物生命的变式和补充。
1、爱情。正如毕淑敏所说,她一直觉得爱情这件事情是有生物基础的,这可能跟她是医生有关。男女相恋会散发出发达的荷尔蒙,那是相当有力量的。
毕淑敏的首部爱情小说《鲜花手术》是一部有着鲜血般艳丽和不锈钢器械样冷凝的作品,将生命与爱交织成斑斓的丝毯,柔暖而炫目。讲述的是一段“纯情浪漫悲歌。在当今社会,95%的女性都要求男方有独立住房。在人们的爱情观似乎越来越现实的今天,作者不知道读者看了这个爱情小说,是否会有隔膜。但是我想说,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的曾有过一些坚定、勇敢,为了情感不惜代价的人。在他们精神生命的爱情观中体现了更深层次。当然,读出爱的同时也发觉了人性中那些感人至深的闪光点。
故事以一位军医出身,只身一人到异国考察的中年妇女柳子函为叙述者,以柳子函对Y国的接待员游蓝达娓娓道来的故事为线索,将一个30多年前发生在柳子函身边的动人凄美的爱情故事缓缓地铺展开来。
柳子函和黄莺儿一起入伍,建立深厚友谊。两人成为女士实习军医时,被安排共同照顾卧床不起的英雄连长宁智桐。在黄莺儿的悉心照料下,连长奇迹般的恢复了,且与黄莺儿坠入爱河,后来又有了爱情的结晶。但在军队里,纪律像钢铁般坚硬而无情。黄莺儿与宁智桐的爱情违反了军纪,一旦被发现,其后果严重程度可想而知。黄莺儿为了彼此的进步与功绩,被迫从医院里接来手术器械,让没有丝毫医疗知识及经验的宁智桐为自己做人工流产。不料,黄莺儿大量出血,濒临死亡边缘,宁智桐无奈之下求救柳子函,在她的强烈建议之下将黄莺儿送入医院。黄莺儿勉强保住了性命,却又偷偷离开医院,从此下落不明。而宁智桐因处分而被派到了劳教所。30年后,柳子函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么多天来一直倾听自己故事的游蓝达竟是当年黄莺儿的女儿。原来,宁智桐当初不小心将一条大血管剪破,才导致女友大量出血,而孩子也因此侥幸保留了下来。不是无奈之辞所能涵盖得了的。是悲哀!是时代造就的寒彻心骨的悲哀!这样一段故事就在柳子函出Y国访问旅途中对陪同游蓝达的讲述里渐渐浮现并清晰。小说于痛楚的历史中追忆凄凉的美,与平淡的现实中感怀温柔的痛。叙述线索交织缠绕,叙事视角切换自然。
爱原来可以这样纯洁明净,这样伟大。爱的力量,让一个女子为男人的名誉和前途而毅然放弃了自己和他的爱情结晶。我相信她肯定曾经犹豫过,曾经失落过,甚至绝望过。但她还是勇敢地克服了一切恐惧,抛开了心里时常驻扎的可怖而挥之不去阴影,抛开在脑海中那些了鲜血和痛苦交织的画面,抛开了一个怀孕的女人对孕育在自己身体里的孩子的期待和怜爱。 这是她的精神生命中的爱情在支撑着她前进。
真正纯洁的爱,都与俗世里人们倾尽所有追求的物质的东西脱离关系。它来自人们对真实,自然的爱的执著。在现实的大背景下,人们总是力图尽快地得到急需的东西,满足内心不断膨胀的占有欲。为了这些东西,不惜换上一幅麻木,虚伪,狰狞的嘴脸。少了真实的情感,多了精心的伪装。少了为爱付出,多了为欲索取。在交往过程中,也极少需要心与心之间真正的交流,而过多地看重他人所拥有的,和自己所缺少的。因此,当我想象着黄莺儿面容惨淡地躺在血泊之中,那些素白的床单像盛开的红色鲜花,透出咄咄逼人的杀气。当我想象她在手术之前镇定自若地告诉爱人手术的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并坚定地告诉他,她相信他。我想人的精神生命对人的外在生命行为有相当大的支配。人的精神生命在诞生的时候起,就具有依附性和独立性前者指的是它对人的物质生命活动的依附。我不能不为之感慨,为之震撼。因为爱的精神,所以毫无条件的相信,彻彻底底的信赖。又因为相信而变得泰然自若,无所畏惧。
2、人格尊严的关怀。毕淑敏对生命有独特的感受 ,其作品许多人物都为生命尊严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其实 ,尊严是一种对自己的珍惜和对他人的尊重 ,是人生自我完美之后心灵和精神获得的高层愉悦以及社会对个人价值的确认。尊严是人的人格确证。毕淑敏的作品从生命的高度关注人的尊严。“昆仑系列”小说展示了在生命的“亡区”。
人的肉体生命的脆弱 ,从精神生命的角度对人的尊严给予高度重视。毕淑敏十六岁离开北京,参军到西藏昆仑高原。昆仑高原海拔五千多米 ,常年冰天雪地,气温零下四十度,无树木、花草,更无青菜水果。严寒使人神经麻木,失去知觉,作品《昆仑殇》写道“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大脑,浮游于冰血之中”。昆仑高原不仅寒冷,而且缺氧。人稍不慎,就会被缺氧倒地冻死。恶劣的自然已远远超过生命的忍耐性,导致人自然生命本能的物质需求无法满足,死亡便成了生命的必然,生命的存在倒是奇迹。严寒、缺氧像恶魔一样时刻威胁着人的生命,稍有疏忽,死亡之神便会不期而至。
《昆仑殇》中毕淑敏曾说“死亡像一把把利刃悬挂在半空,时不时抚摸一下我们年轻的头颅”“没有身临其境的人,是无法想象在那样严酷的自然条件下,人自身的生命力是何等软弱”! 在生命的“亡区”,人的肉体生命是脆弱的,死亡成了生命的必然,但死亡与生存的对立却又标志着精神生命存在。而精神生命的存在正体现出生命尊严的伟大和崇高。精神生命是人的尊严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保障,因而生命是最宝贵的。确实,生命固然重要,但尊严更不可忽视,没有尊严的生命好比一个百无聊奈的躯壳,会遭遇世人的摆布和社会的践踏。
尊严是一种追求自我的完美和对他人的尊重,否则,生命的尊严就会丧失其根本意义。尊严不仅是健康活着的人应有的,生命垂危的人也应有尊严。《预约死亡》中,生活在里面的都是行将就木的病人,作品揭开了病人们在临终前对生命尊严的诉求,赞颂了在临终关怀医院给病人以关照的医生护士和女大学生志愿者,是他们用爱心让那些邋遢无能自理的病人实现其尊严的,体现出他们“施爱于万物”的博大胸怀。病人在临终时能得到他人的关爱 ,在不能自理时能得到他人的呵护和帮助 ,在临终后有无私的使者把你的灵魂放到一个安宁的地方 ,这是精神生命得到尊严的见证 ,这种无私的爱和精神是人类超道德的生命境界。尊严是一种追求自我的完美和对他人的尊重。否则,精神生命的尊严就会丧失其根本意义。
3、心理。生理是心理的镜子。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的朋友和杀手。许多人的疾病其实是自身心理攻击生理造成的。 在当今社会,人们都面对各种不同的压力。如:工作、学习、生活等等,所以心理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精神生命的范畴。
《拯救乳房》是国内首部心理治疗小说。据统计,乳腺癌已经位居全球女性癌症的首位,大多数患者不单单要承受死亡本身的挑战,还由于女性象征的丧失,更承受着比普通癌症患者更大的心理压力。毕淑敏认为自己应该借小说来探讨癌症病人的心路历程。《拯救乳房》讲述了心理学博士程远青刊出广告,面向社会招募乳腺癌病人 ,组成心理治疗小组的故事。
我认为这篇小说在题材和内容上讲述的是心理师和病人之间的医疗故事,同时其所描写和运用的也是正宗的心理学方法,从心理师的布局、到心理咨询的客体、心理咨询的过程、心理师的培训、就职、日常工作,以及碰到疑难问题的同跻督导、自身碰到心理问题的更高层的心理督导,全部囊括在内,可以说〈女心理师〉是对心理咨询工作的全方位展示。为了使故事有典型型,作者还有意选取了七、八个有代表性的心理案例,包括夫妻感情危机、单亲幼儿心理、同性恋心理、高官心理障碍、临终隐秘等多项心理客题,基本上男女老少、生老病死、婚姻事业、人生万象无所不包,各种心理治疗措施也有详细描述。
其次,该书的价值还在于对心理治疗过程的深入探索。一段比较写实,是贺顿接受督导后境界提升解开了大芳与丈夫的心结,以令人惊讶的方式揭示了最终谜底:人所说的不一定是所想的,人所想的不一定是想要的,人的心理是如此之复杂,以至于要看穿真相实在是太难太难。第二段是着墨最深、篇幅最长的贺顿接受心理督导过程。包括对催眠的描写和心理创伤成因的揭示。我不知道毕淑敏是否真正见过催眠和心理分析治疗。但她那杆充满想象力的造化之笔还是用以无比丰富的写实与比喻,向我们展示了催眠治疗的全过程,以及治疗前后宏大、深刻、复杂、复杂又细致生动的心理变化。也让人们更加重视心理上的治疗。
现代人剪裁精良的西装里面,常常包裹着一颗疲惫焦虑的心。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个人陀螺一样周旋于周末加班、情感危机、银行贷款到期和办公室里各种流言蜚语之中,焦头烂额,身心疲惫。身体的劳累还可借咖啡缓和,心灵的困惑却无方破解。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功能上的完满,而不仅仅是肉体上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毕淑敏作品中体现的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不光只是个体的生命体现,而是存在于社会的。所以社会生命的存在让我们也感受到社会生命的重要性。
人的精神生命是人的现实生命的翻版,或投影,人在现实中追求什么,他的精神生命也在追求什么。人的精神生命对人的外在生命行为有相当大的支配力,精神生命还可以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活动进行详细的反思,人如果没有精神生命就还是凭着本能应对自然的低等动物精神生命是肉体生命的升华。文章引用自:
毕淑敏曾说过:“真正的小说家应该也必须是思想家。”黑格尔说:“艺术家所依靠的是生活的富裕”,而毕淑敏所依靠的生活的富裕是她对生活的贴近体察和切身的体验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学使命感。就是这些丰富了她作品的内涵。毕淑敏的作品不是单纯地解释了死亡意向,它融合了人类思考的各种产物,是人类社会的大方向。毕淑敏的作品不只能从死亡的方向来谈生命,而还能够从肉体生命、精神生命及社会生命去探讨和分析三重生命里面所包含的作品的内涵,结果和意义是不一样的,也是深入和广泛的。而她以人的生存都以生物生命(肉体生命)为前提,精神生命为支配,社会生命为方向的。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这里不仅仅是要探讨这些,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呼吁人们都能够更深入的了解生命,理解生命珍惜生命,把自己真正的生命充分而又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让人们更新对生命的意识和对生命的关怀,从而更加珍惜生命。
参考文献:
[1]盛英.毕淑敏小说与生命文化[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9)
[2]施津菊.毕淑敏文本中死亡意境的美学追求与文化建构[M].中国文学研究,2003,第2 期总第69 期
[3]吴立艳.毕淑敏:女性宝贵的是对人生的尊重 文化?人物[J].中国图书商报, 2004,(09)第A08版
[4]于呐洋.毕淑敏和她的心理咨询中心[J].周末专刊?阅读,法制日报,2002,(12)第T00 版
[5]蔡安延,赵华.毕淑敏小说中死亡意象的精神蕴涵[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第五卷第3期2003,(09)
[6]焦会生.对“正视死亡”的深切呼唤――评毕淑敏中篇小说〈预约死亡〉[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23卷第1期
[7]姜波.生命真谛的求索与超越――毕淑敏、余华小说死亡命题比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1)
毕淑敏作品篇2
关键词:毕淑敏 小说 叙事方式
引言
在网络小说大量袭来的今天,大多数人正经历着不经大脑的快速阅读感受,诸多作家仅依靠出位的文笔吸引大众目光,鲜少涉足对人生的含义提出疑问。女作家毕淑敏悲天悯人,心怀慈悲善良,没有采用令人反感的谆谆教导,而是利用文字,从生命意义的角度出发,为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提供了一条最适合的理论之道。从创作初期,毕淑敏没有人云亦云和随波逐流的变化写作技巧,而是就坚持从自身经历出发,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在她的人生经历中找到缩影,在缓缓流淌的字里行间,讲述着生命的真义。在八十年代末刊发《昆仑殇》后,毕淑敏凭借着女性小说《红处方》走进大众视野。她的小说文风温婉,这种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对人类生命的赞美、对平凡生活之美的细致入微刻画,让小说多次再版。在一系列作品中,毕淑敏书写了对生命与生活的深邃感受,小说出版后得到了诸多读者的广泛认可。这种对生活的关注,对生命的关怀,使毕淑敏的作品被人们广泛称道。凭借女性作家特有的创作灵感、观察角度以及叙事模式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为更深入解读毕淑敏小说中的意蕴,以下从叙事主题、叙事模式、叙事语言的角度,从整体来掌握她的作品的写作思路,
一、叙事主题:生态伦理叙事
曾经有学者问过毕淑敏,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毕淑敏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喜欢亲近大自然,尤其是当创作思绪不畅、身心疲惫时,到大自然里走一走,置身于那山那水之中,仿佛有一种能量、一种智慧传输体内。”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执着,毕淑敏对自然一直有一种敬畏之情,这也成为她小说创作的主要支撑点。人类身为大自然的子孙,她深谙人与自然之间相互牵动,犹如蝴蝶效应的关系,所以更加热爱自然和善待万物。大自然除了可以为我们供给物质基础,更能在精神和心灵层面输送养料,所以自然环境对人类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极其重要。作家毕淑敏通过用文字的手段,号召人类关注环境和爱护自然,提高整体意识,在偌大的宇宙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不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协调社会发展与自然共生的关系,力争达到人与自然和睦共处的最佳状态。
毕淑敏的很多著作均在积极对读者展现人类当下的生存境况,无论是社会境况或是人物角色命运,都在她的小说中有所展现。与世界作家劳伦斯一样,毕淑敏也极为看重人类赖以生存的支撑点――生态环境。在小说《昆仑殇》中的人物形象、内容情节围绕着生态主题被拆解为若干个时间点,从人物登场与情节的变幻呈现于字里行间。此时,经过无人之境洗礼而来的庄重与超脱的气质凝聚于文字里,令毕淑敏的著作带着美学的力量以及精神的深度。毕淑敏在小说《旷野与城市》中写道这样一句话:“城市与旷野相互对立的实质就是现代文明与大自然的对峙。”我们为了不断地发展,将旷野变为城市,而城市的急速扩张侵吞了旷野的领地,打破了生态的平衡。在旷野的宁静和谐之下,城市显得如此纷繁喧闹,我们似乎并未意识到这种过度开发的错误,任性妄为,而自然总是默默忍受。平铺直叙写作方式极易令阅读者失去读下去的趣味,而毕淑敏的《旷野与城市》运用倒叙的方式,凭借预叙成效,杂糅插叙、补叙等方式,多方位对其作品叙事增加连贯性和可读性。起初,自然的忍受和包容没有打动人类,却让我们自以为是自然毫无还击之力,肆意侵害自然。高度的文明和高科技的发展让我们自信爆棚,“但在城市以外的广袤大地,自然规律旷野无声地统治着苍穹,傲视人寰。”毕淑敏心怀天下,查阅大量历史古籍,从远古的玛雅文明、庞贝文明等既定历史事实出发,向世人一步步的揭露生态的现状及对发出现代文明的理性批判的呼声。“人类永远不可能以城市战胜旷野,一花一草才是大自然的肌肤。”她的一字一句里无不提点着我们,要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佳方式,打造现代文明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佳状态,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通过以上毕淑敏代表作的分析,我们发现她并不仅用生态伦理的视角对社会予以关注,她也很关注“当下人类的生存状态”,这种宏观叙事视角的设置,是作者精心设定的。[2]
二、叙事模式:第三人称零聚焦
由于毕淑敏一生独特阅历,这直接反映在她的小说叙事情节之中,有宏观的生态视角,也有微观的寻常百姓人家,但万变不离其宗的都离不开对人类生命意义追寻,在毕淑敏的大部分作品中都是通过第三人称的零聚焦叙事模式表现生命的深刻内涵。尽管使用第三人称,但也能依据故事进展的需求,站在各个人物的视角来进行陈述,并且在关键时刻进行评论或是发表感悟,这种叙事方式有着锦上添花的作用。文学理论中对“聚焦”做出界定为:“描写叙事情节与事情的视角,表现这类事情与情境的情感与观点看法。”聚焦可以划分成以下三个类型,首先最常见的是零聚焦。这种也可以称作是无聚焦,也就是对于故事等内容并无特定角度陈述,而是运用全知角度来进行讲述,这时陈述者讲的事情要比作品里面所有人物都要了解得更多;其次是外聚焦。即陈述者讲述内容较少,也比小说里面其他主人公要了解得少;再次是内聚焦。这是从某个角色的视角来陈述故事。毕淑敏大部分小说作品中都运用了第三人称的零聚焦或隐含作者的叙事方式。
尽管使用第三人称的视角,但是她并非只是关注客观事件的产生、发展和结束,而是更加关注探索、窥视主人公角色的心理世界,力图展示外在事物改变时,人物的心理变化历程。在作品《孝心无价》中描写了主人公“离家游子”对父亲的一段描述,“一位瘦小的老人蹒跚而行,路过集市时候,来不及躲闪又被路人挤到一边,他看上去如此弱小,好似一叶将被海浪吞掉的叶子,消失在茫茫人海。”通过这段主人公的客观陈述,把父亲的年老与瘦小、主人公希望能够时刻帮助他的紧迫心境、无奈的表情和语言均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令毕淑敏能够尽情地随意更换陈述口气,用当事人这一方最为真切的心境去推动故事与情节的发展。在作者诸多其他小说中均采用同样的方式,运用第三人称的角度,不但可以把当事人此时此刻感受到的内心境况与表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还可以在旁观者的视角下将自身感受到的予以充分表达。
由此可见,零聚焦的书写方式可直接映射到作品里面所有人物的心中,讲出小说中人物内心无法直接诉说的“秘密”,人物内心的疑惑和冲突可以让读者看得更加透彻,作家在写作时产生的繁杂心思也可以透过角色来予以表现。这正是零聚焦叙事方式的优势,可以让我们能够对作品当中的角色的内心动态与个性等均有所掌握,对故事线索与情节展开以及叙事发展方向等均有宏观的了解。除此之外,零聚焦的模式也给毕淑敏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评述作品以及抒写情感的舞台,让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主旨。
这样一种零聚焦表达方式可以让小说里的人物变得十分生动,情节流畅自然,叙事者知晓所有人物心中的真实想法。这种描绘可以让读者进入小说生动的情境之中,感知人物的内心。毕淑敏用隐含作者的角度对作品抒写其感想,对事件展开评述,不但表达了作品中人物的内心动态,还将其对生命之薄脆、命运之无常的理念做了表达。隐含作者还可以将人物及时引至其心理活动当中,通过心里上的激烈冲突展现和最终选择来推进小说的故事进程,让小说的内部具有推动力。人物只要有内心挣扎及抉择,都将使用零聚焦的叙述方式。[3]由此可见,第三人称的聚焦叙事视角是毕淑敏小说中最为显著的特点。
三、叙事语言:人物直接陈述
毕淑敏小说采用了人物直接陈述的叙事语言。法国作家兹韦坦?托多洛夫将叙事角度划分成: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人物直接“陈述语言”属于内视角,陈述者对作品故事内容发展的方向以及情节推进能予以掌控、评述以及发表感悟,表现出对作品内容或是交谈话语予以局部呈现。毕淑敏的部分作品均是运用陈述的模式来进行叙事的。[4]叙事角度是叙事语言中针对作品内容予以审视与陈述的特定视角,作者选取的叙事角度把内容、情节、角色与和其相关的所有告知读者。例如小说《血玲珑》中书写了作家对生命的关怀,通过人物卜绣文的直接陈述,将各个人物内心中的活动、个性等方面展现得淋漓尽致。毕淑敏创作的作品大多运用这类叙事视角,自客观视角,以旁人的位置来看整个事件的产生及其中的过程。从多元化的视角来看待同一事物,这样就可以展现出各不相同的事物面貌,在各类人群中也持有不同的见解。在这样一种陈述方式下,叙述者就好像是一位全知全能的人,这令创作者得到了更广阔的书写空间。
结语
作家王蒙曾评价毕淑敏为:“文学的白衣天使”。 [5]可见毕淑敏的写作是带有极强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她用文学载体对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发展进行博弈的书写,通过聚焦的叙事手法和人物陈述的叙事手法表现了社会的多元化,令她的作品在读者的脑海里创建了多面而立体的线索,就像穿梭于各种变幻的时空之中,与作家一起思考与感悟。毕淑敏的文风安静而淳朴,读者在不经意间就被她“大象无形”的自然气质所陶染,在经受内心洗礼与人文净化的一刻,可以在阅读中被其作品展现出的才气与魅力所倾倒。语
参考文献
[1]毕淑敏.毕淑敏文集?翻浆[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
[2]李文芳.探析毕淑敏散文中比喻的独特[J].语文建设,2013(05).
[3]毕淑敏.女人之约[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
[4]陈迪泳.游走于传统之上的睿智提醒――毕淑敏短篇作品艺术风格探微[J].语文建设,2009(12).
毕淑敏作品篇3
关键词:医者形象;医术;医德;医心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南齐褚事遗书》中说:“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在疾病叙事中,毕淑敏选取医护人员作为文本故事的主角,这些医者都具有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以及仁爱的医心,她通过这样的设置批判社会不良现象,展现医护人员的大爱情怀,呼唤普渡众生的高尚的医魂,完成自身对社会与生命的思索和对爱与美的追求。
一、医术
《回春录序》中说:“医者,生人之术也,医而无术,则不足生人。”在医生对病人疾病的治疗中,如果发生差错,往往造成严重的后果。在毕淑敏的小说中,作为主角的医生与护士人员都一直坚守在与病魔斗争的第一战线,刻苦钻研,精通业务,以精湛的医术完成对病人身体的医治与灵魂的拯救。《生生不已》中的袁大夫,只是无意间耳闻一位母亲闲话自己女儿的表现,就能凭借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判定女孩得了重病,在病人家属的悲痛与歇斯底里中,他冷静的将疾病病情和治疗方法以病人能听懂的语言通俗的告知病人。在孩子死亡、女人重病后,他想出治疗女人心理伤痛的方法,并帮助她完成再生一个孩子的心愿。《最后一支西地兰》中的“牛鬼蛇神”焦如海仅凭脸色就可以推断出岳北之来自全军区最高的哨卡,因为他的脸色就是高原病的招牌。凭借多年的行医经验练就的精湛医术,他从一口痰就可以察觉出郁臣患有某种严重的疾病,也最终证实他的推断是正确的。连放射科的医生也禁不住的夸赞:“现在手术,一切还来得及!谁给你诊断出来的?他有一双X光的眼睛!”①为自己开出“红处方”的戒毒医生简方宁,她审视的目光像B超一样,从戒毒病人全身扫过,就知道他们有没有复吸。她仅仅看了几眼,就戳穿了吸毒者张大膀子的谎言,因为凭借这精湛的医学技术,她看出张大膀子的腹部伤口,不像是正规医生的手法,而那腐蚀性伤疤的形状也不像是火碱烧灼而成的。
医生护士们除了器质性疾病的有效治疗外,对于心理情感方面的疾病也给与了准确的治疗与拯救。在“拯救乳房”的心理治疗小组中,来自不同生活背景、年龄、性别的人,伟大导师程远青针对不同人不同的心理症结,开出不同的心灵药方,最终拯救的不仅是乳房,还是患者们的心灵。《女心理师》中贺顿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考试,用婚姻换取了自己的心理诊所,在每日不同案例的诊断中,她帮助人们一步步走出阴影。为了一个无法判断和诊治的案例,她勇敢的揭开自己的伤口,进行彻底的清创和疗治,最终完成自救与救人的和谐统一。
二、医德
孙思邈在《论大医精诚》中说:“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虐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载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盲也。”这句话指出了医生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医生在与病人接触的过程中,必须诚恳耐心,认真谨慎,拥有高尚的医德。因为在医生观察病人时,病人也在观察医生,甚至比医生观察得更为仔细。医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每个细小的表情和用语,对病人都有特殊的含义,直接影响着病人的情绪,进而影响到病人病情的变化。《拯救乳房》中,程远青在治疗中特意安排癌症患者们面对自己熟悉的陌生人――医生。仅仅面对用白大衣堆成的医生模型,病人们就充满了害怕和痛恨,因为这群癌症病人面对的医生们没有将他们要承受地病痛悉数告知,没有将病人当作人来关爱。他们将病人当作试验品,陈列病人的伤口任人触摸;他们清高冷漠,使病人对医生、医院、医疗丧失信心,变成讳疾忌医的鸵鸟。与之相反,毕淑敏设置了一系列具有高尚医德的医者们,他们能“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以诚恳的态度告诉病人病情,增强病人的信心,开除正确的药方,最终解除病人的痛苦。程远青在为癌症病人进行心理疗救时从小组活动的选址、房间桌椅的摆设到衣服妆容的设计,小组的各种活动她都十分仔细慎重;她对组员直呼其名,因为她心里没有阶级意识,不攀高,不贬低,当知道鹿路是妓女时,她没有鄙视与远离,有的是无限的关爱与鼓励;无论程远青多么劳累,她倾听病人的哭声没有丝毫倦怠。《红处方》中的戒毒医生简方宁,更是倾注了作者满腔的热爱。她气质典雅,人格崇高,有高贵的奉献精神。病人身上发出恶臭以及恐怖的伤口让旁人倒吸凉气连连退后,简方宁却能镇定自若,毫不嫌弃的为其近前诊断。②她与戒毒病人做朋友,鼓励他们重生,为他们保守秘密,却不取分毫。面对病人表现出的种种病态丑态,她从容自信,指挥若定,连最顽劣的瘾君子也被她的为人和风度所折服。她还有着精卫填海般为医学献身的精神,为了戒毒病人,她忽略了家庭,把全部身心都献给了自己钟爱的医学事业。
三、医心
毕淑敏在《医生提笔》一文中写到:“因为淤积的苦痛太多,医生便冷漠。因为对死亡无能为力,医生便凄凉。因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医生便悲壮。因为经年累月地用处方……那雪白的笺纸上写着:‘爱人’。”③医生因为对生命有透彻的体验,胸怀着对生命的挚爱,存在着敬畏生命、拯救生命的自觉意识,这便构成了医者最核心的品质,构成了医者仁心。
毕淑敏的中篇小说《最后一支西地兰》让读者看到了医者焦如海的仁心仁术。在医者焦如海眼中,一条名叫阿随的狗和人的生命一样的宝贵神圣,他说:“阿随是一条生命,而生命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宝贵的东西。”④面对奄奄一息的阿随,焦如海意识到“医生的职责就是修补生命,延续生命。生命是平等的,神圣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都是大自然的恩赐。②”怀着对生命深深的敬畏与挚爱,焦如海毫不犹豫地献出了维系自己生命的最后一支西地兰,阿随得救了,而医者焦如海却逝去了。《教授的戒指》中陶若怯教授是一位在世界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医生,他用毕生精力研究出一枚神奇的戒指,实际上是一个极为精巧的人体生物电流传感器,以这枚戒指为病人把脉,医生就会在诊断的一瞬间幻化为病人,设身处地感受到病人的痛苦进而分析症状,教授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体验了无数切筋入骨的病痛,筋疲力尽,最终英年早逝。教授对这个结局心知肚明,却依旧无怨无悔,他说,“医学是一桩需要献身精神的事业,我只能如此……经历的苦痛愈多,愈坚定我济世救人之心。”⑤
毕淑敏小说中的医生护士都是善良优秀的,《最后一支西地兰》中的焦如海,《教授的戒指》中的陶教授,《红处方》中的简方宁、《生生不己》中的袁大夫,《血玲珑》中的钟先生和魏晓日、《拯救乳房》中的程远青等这一系列以悬壶济世为使命的医生形象因仁心而美丽,因善良而优秀,毕淑敏对医者形象的完美书写,虽有“高大全”的嫌疑,但她对真、善、美的坚定呼喊是值得肯定与称赞的。
参考文献:
[1] 毕淑敏.生命[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6.8
[2] 毕淑敏.红处方[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2.1
[3] 毕淑敏.倾诉[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6年,
[4] 毕淑敏.生命[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6.
注解
① 毕淑敏.生命[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6.8第188页
② 毕淑敏.红处方[M].北京:群众出版社.第166页.
③ 毕淑敏.倾诉,北京:群众出版社,1996年,第113、114页.
④ 毕淑敏.最后一支西地兰,素面朝天一毕淑敏最新小说集,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9月,第318页.
毕淑敏作品篇4
关键词 创作定位 医学视景 医学叙事 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Doctor Narrative Exploration on Bi Shumin's Fiction Texts
LIANG Chunchan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1)
Abstract Contemporary writer Bi Shumin, their doctors, writers, psychology and other rich life experiences, making her the means of social and narrative concerns are permeated with a strong healer consciousness. She is a warrior, constantly assault at the forefront of the times, she was a doctor, healing nature of her profession, she is a psychologist, soul salvation is her noble mission. Eventually, medicine, literature and psychology has been a good combination in the literature Bi Shumin, so from a physical aspect to spiritual realiz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care of people.
Key words creative positioning; medical scene; medicine narrative; human care
毕淑敏从军11年,从医20年后,才开始她的写作生涯,著有大量的散文和小说。其中长篇小说包括《血玲珑》、《拯救乳房》、《红处方》、《女心理师》等。在毕淑敏转战文学后,从医学到文学的渗透,再到心理学与文学的结合,贯穿其文字始终是那慈善悲悯的医者意识。
1 医者意识的创作理念
毕淑敏曾经说过,正是因为有话说,才拿起笔。在一个花季少女天真烂漫的时刻,阿里山从军的卫生员经历,她一次又一次接触冰冷的死亡。让她对生命,对世界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我要把遥远的高原写出来并倾诉我对世界的看法”, 可谓是毕淑敏创作昆仑系列的初衷。在这一时期,虽然作者的医者意识还没有太明显的展露,但是阿里的经历为她写作不变的主题——珍惜生命,救赎生命的医者意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医生的职责是救治身体,而文学则是救赎灵魂的,貌似各尽其能,各司其责。但是在毕淑敏身上,医者与作家却得到了很好的契合。毕淑敏回北京从事医生的工作后,接触到了更多的病患,亲身经历了更多的生死离别。毕淑敏认为,医生研完的是人的肌体,作家探究的是社会的人,既有个体也有整体。医生的本职意识深深地扎根在她心上,所以某种程度上她的弃医从文只不过是,把她的手术台放到更加广阔的社会层面去医治更多精神层面的“患者”而已。因此,这一阶段她的医疗系列的小说作品《红处方》、《血玲珑》、《银牦牛尾》、《花冠病毒》等蓬勃而出。作为一个医生对生命的珍重与呵护,她的文字也无时无刻不传递着对个人的无限关怀和追寻生命浩荡的意义。
作为一个怀揣着人文理想的医生,她拯救的不仅仅是人的身体,而是在对人有更深刻的热爱和探索的基础上拯救人的心理和灵魂。所以,在后期她以自己临床心理医生的知识建构和经验推出了《拯救乳房》、《女心理师》、《心理咨询手记》等系列作品。
在一系列的作品中,毕淑敏一直在积极的探索如何在创作的过程中把自己对生理的人、心理的人、社会的人所了解的方方面面融入到了小说之中。可以说毕淑敏的医者意识得以萌发和刻下深深的烙印得益于她兼具作家、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三重身份:她是医生,治疗人的身体;她是作家,拯救人的精神;她是心理咨询师,研究人的心理。这就开创了一个属于毕淑敏的独特救赎世界,在这个世界毕淑敏无意识并极力地扮演着一个医者的形象,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文字,通过全新的视角带领着社会中迷茫的人们不断地拨开黑暗,走向健康与美好。
2 医学视景下的文学表达
毕淑敏从事医学工作20年余年,其作品深深镌刻上了来自她职业医生身份的医学痕迹。所以说她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个独特的存在,她的作品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创作景观——医学视景的文学表达——知识启蒙、医学叙事、人文关怀。因此,她的文本同时具有文学和医学的双重社会功能和价值。
毕淑敏作品中的医学知识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得以呈现:一是借助小说人物之口(特别是医生)对于病情的讲解,二是随着故事情节适时提供资料。例如在《血玲珑》中在讲述一个为了拯救女儿的生命的女人不惜精心制造出一个新的生命的故事。随着这个故事的发展,作者不断地通过医生魏晓日和钟百行教授向读书叙述渐进性贫血症的发病特征,进展和治疗方法,甚至通过卜秀文的自学情节的设计来向读者提供更多相关疾病的知识。其他作品中,比如安乐死知识贯穿于《预约死亡》,预防乳腺癌的知识时不时在《拯救乳房》以重要信息的形式出现,《女心理师》介绍了心理治疗的方法等。这种做法“比一般科幻小说增加了现实性,比一般单纯的现实题材小说又增加了科学知识,使小说更接近现代读物的功能”。从这一角度来看,毕淑敏在医学视景的文学表达是知识性和故事性兼容的,为读者了解医学知识提供了一个便捷的窗口。
另外,毕淑敏作品中的医学视景还体现在她的描写对象和叙述的故事上。她的作品无不以“疾病和死亡”为落点。读毕淑敏疾病题材的作品,会有很强烈的现场感,彷佛置身于疾病的痛苦、死亡的气息、消毒水的味道,内心的颤动上,使我们不得不关注生命的重量,生存的意义。除了身体疾病上的关注,毕淑敏还进入了一个更深的层面——精神层面给予患者以关心。这主要体现在作者极力打造的心理小说上。除了《拯救乳房》这部专门关注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障碍和康复治疗外,《女心理师》这部心理小说就是通过人物心理性格的刻画和生动的描述和对心理疾病患者治疗过程的呈现,来探索现代人心理困惑的救赎之路。总之,毕淑敏笔下所塑造的形象大多是她内心所想医治的对象。
无论是对于医学知识的引进还是关照对象的选取,都体现出了毕淑敏骨子里的人文关怀。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毕淑敏在攻读心理学硕士学位时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所以,不可忽略的是她始终在关注病人, 努力逼近生命更本质的东西,试图为他们开出生命的处方。作家王蒙这样评价毕淑敏: “她有一种把对于人的关怀和热情、悲悯化为冷静的处方的集道德、文学、科学于一体的思维方式、写作方式与行为方式。”因此,她清澈的医心赋予了文学作品独特的诗性智慧。这种独特的智慧主要体现在作者用冷静,客观,洁净的笔锋追寻生命的思考和死亡求索。毕淑敏很用心地去诠释自己的生命观,将自己对人的生命的崇敬传达给读者,引导大家更加珍爱生命,不断去思考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超越。《女心理师》的序言中写道:“生存就是向着死亡的进发。只要生命还存在,对死亡的关注就不会停歇。生命和死亡,是我们人生的两个翅膀,你只有都思索了,才能飞翔。”她认为生生死死都是人必须经历的过程,如何更从容更理性地面对死亡,这是毕淑敏小说集中的关注点。
在每一部作品中,毕淑敏都尽力用洁净的笔触去叙写身边的故事。作为一个作家,她努力去关注更广大的生命,帮助他们认识生与死。在她文本中的这种特有的“工具性”正是她一直追求的“对人类有用的事情。”那跃然而出的一颗悬壶济世的医者之心,这是毕淑敏作品的精髓所在。
参考文献
[1] 毕淑敏.女心理师.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2] 毕淑敏.我敬畏生命的过程:毕淑敏演讲与低语.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6.
[3] 毕淑敏.生生不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4] 陈潇.毕淑敏的三个人生角色[J].中国女性,2003.4.11.
[5] 任向红.个体生命体验与女性关怀的凝重书写[J].安徽文学,2008.4.
[6] 胡光璐.读《红处方》随想[J].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2):9-12.
毕淑敏作品篇5
关键词 昆仑殇 死亡观念 生命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Concept of Death and Life Consciousness in "Kunlun Shame"
ZHANG Huiying
(Guangdong AIB Polytechnic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07)
Abstract "Kunlun Shame" is the debut Bi Shumin, her real experiences, based on the narrative of the life and death forces plateau, in the description of frontier guards' dedication to youth, but also reflects the humanitarian care. In this paper, take "Kunlun Shame" for example, Bi Shumin on the concept of death and life early awareness creation.
Key words "Kunlun Shame"; concept of death; life consciousness
死亡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之一。在中国当代文坛上,毕淑敏是执著于表现死亡主题的代表性作家。《昆仑殇》是毕淑敏小说创造的处女作,于1987年发表,主要讲述了昆仑防区部队在极“左”年代进行的前无古人、后有来者的高海拔雪域高原永冻地带的拉练行动,在这项严格残酷的军事拉练中,有许多士兵被高原严寒的气候冻伤冻残,有的甚至失去了年轻宝贵的生命。而毕淑敏作为亲历者,在其笔下直接而真实地展现了生命在高原严寒缺氧的脆弱和生命意识在严苛环境中的坚韧。
1 生命对于雪域高原的渺小
“缺氧和严寒像一把张开的剪刀,悬在人们的头顶,不定在哪个瞬间,就永远刈去一条生命。”①位于藏北夹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和喀喇昆仑山之间的昆仑防区海拔高于5000米,在这里,感受到的是生命的苍凉:“防区内几乎没有老百姓,尤其是冬季”、“山压着山,峰叠着峰”、“在万古不化的寒冰上僵卧了一夜,内脏都几乎冻成冰坨了”、“血液会在停下脚步的一瞬间凝结成块”、“无人区内无水……没有水,自然就没有了一切生命。”、“二十年前……战友十分之九牺牲在这块荒野的山野”,②即使没有发生拉练一事,恶劣的生存环境也已经让驻守边防的军人们难以维系脆弱的生命。
“一号”是贯穿全书的人物,也是拉练的决策者,坚定而不近人情地在酷寒严风、荒漠山野、高原永冻无人区中执行拉练计划,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号”正是缔造了后续死亡的推动手,他给予了大自然吞噬生命更快的机会。小说里几个赋予了完整姓名的人物最终的结局基本都是死亡:高大英俊的作战参谋郑伟良、魁梧的大汉金喜蹦、矮小邋遢的号长李铁、美丽的卫生员肖玉莲,他们都将年轻的生命献给了高原,代表着许许多多同样年轻而普通的生命,一个个普通战士的死亡在白雪皑皑的昆仑山上将生命演绎得更加庄严、悲壮。最终的拉练在付出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后还是完成了,在此期间毕淑敏深刻意识到生命在极度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的渺小,但生命的顽强也在此淋漓尽致地呈现。生命在高原上是珍贵而罕见的,恶劣的生存条件对人的生命形成威压,残酷的自然环境吞噬着人类宝贵的生命,生命苍茫、渺小的哀怜体现得淋漓尽致。
2 坦然面对死亡
毕淑敏的创作是受到了其生活经历的很大影响。17岁便入伍当兵,原本想当通讯兵却被分配到西藏做了卫生员,“我在那只高原部队度过了十一年,把我一生最好的年华葬在世界的屋脊。”③28岁时转业到工厂卫生所做内科医师。无论是在部队的卫生员经历还是转业后的医生生涯,死亡对于毕淑敏来说已经不是一个特殊的认识了,所以在作品中她能以本真的态度直面死亡,以死观生,倾向从客观真实来表现死亡。
《昆仑殇》中美丽的卫生员肖玉莲在即将走出无人区时“像片枯叶,突然扑倒在地,再也爬不起来了……试探着松了手,她立刻倾在地上,又昏厥过去。再次醒来后,变得宁静了。”肖玉莲在最后时刻没能坚持下去,长眠在无人区,在死亡来临之时,她平静地接受了这个事实,没有做过多挣扎,“不留下遗言”;号长李铁在夜间急行军时“觉得自己轻松极了,就要从号嘴飘出去……用二十几年前父精母血所孕育……的一律真气”吹响了最后一声号音,号音回旋在冰峰中,他的生命静卧于砂砾上;金喜蹦在坠落山崖时“高速坠落,使他感到自己在笔直地飞腾。他轻渺得像一片羽毛,沉重的大铁锅,像黑色的羽翼,托举着他更快地飞翔。他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和欢欣。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存在,到处都是耀眼的银白色”……鲜艳的红色弥漫了整个世界……金喜蹦看到了自己的头颅,碰撞在谷底雪地上迸溅起的雪光”,普通战士的死亡来得突然又似乎顺理成章。毕淑敏将死亡图景做了隐晦化处理,笔下的死亡意象显得冷静而从容,没有分明的棱角,但画面感极强,她用其达观冷静并具有亲历性特征的叙述使其笔下人物直面死亡时深具平静感,情感立场便隐藏在背后向读者进行了一种委婉的叙说。
3 直面死亡是对生命的尊重
中国人向来是忌讳谈死的,不愿谈及甚至逃避死亡这一话题,然而死亡其实是人类生命的重要且最后的一部分,只有认真思考存在和死亡,人类才会更加积极地应对复杂的生活。毕淑敏以达观、冷静的笔触在小说里认真探讨了死亡问题,“痛苦和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抛弃它们就是抛弃生命本身。”(哈夫洛克?埃利斯)小说中“死亡”反复地出现,无论是人物思想中对于死亡的认知还是人物结局的死亡,“死亡”都包容并且贯穿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和背景的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她所有的创作中都毫不避讳的死亡意识为我们提供了解死亡和认知死亡的文本契机,对生命抱有悲悯情怀,立足于生命的尊严,以坦然赴死实现生命意义的超越和升华。
《昆仑殇》里由于自然环境的严酷,物质条件的局限,苛刻的拉练而导致生命的丧失深深撞击着她的心灵,对死亡的惊恐也意味着对求生的渴望和向往。虽然小说的背景是十年浩劫,拉练的行动是在思想极左下发生的,但是毕淑敏依然致力从人性和人道主义的角度去叙述边防战士的生命存在和牺牲精神。“在我们这块土地上,出产一种最宝贵的东西,它的名字叫做尊严!”④因美丽容貌遭到政治排挤的肖玉莲、因一句紧张下念错的话被告黑状的金喜蹦为了各自追求的尊严付出了单纯的生命,即使最后死亡也无法改变他们的结局。郑伟良仅因为一份新闻稿而逝去“眉宇间蕴含着生气,紧抿的嘴角流露出坚毅和果敢……像在沉思中睡着了。”这些长眠在雪山的青春生命和奉献精神深具悲壮而崇高的美学意蕴。
毕淑敏在访谈中曾说过“扎花圈的时候,花是一朵一朵做起来,刚开始做的时候,你会觉得它们可能跟树上的花,或者是野地里的花,或者是插在花瓶里的花没多少区别,可是当这一朵一朵的花最后组成花圈的时候,你知道它不一样了,它代表着一个生命的完结。”⑤正如同小说结尾烈士陵园两角安放的两个纯白色小花圈上那对小小的白蝴蝶,化成银灰色从烈火中比翼飞出,牺牲将士的子弟们将继续沿着兄长们的步伐在昆仑山上印上一行新鲜的脚印。
作为经历过十年浩劫时期的女作家,毕淑敏的创作风格、内容和笔触模糊了性别,就如同她的经历一样“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男人和女人的界限被涂抹得很模糊”,⑥她借死亡的瞬间性、不可抗拒性及其对人生的毁灭性来表现生命的尊严,肯定死亡的价值。“当你解答了生命的一切奥秘,你就渴望死亡,因为它不过是生命的另一个奥秘。生和死是勇敢的两种最高贵的表现。”(纪伯伦)死亡固然是一种不幸,是难以承受的人生痛苦,但它与生的对立却又标志着真实的生命存在。
毕淑敏前期的小说创作中主要叙述了自然和政治环境对生命的栓桔,虽然个人存在的价值没有更多地体现,在死亡本体意义上有着局限性,但她侧重从生命与人性的视角表现军人在严酷环境中的艰难生存与生命抗争。在挑战生存极限的条件下,边防战士用美好的青春和顽强的精神完成了一次次壮举,通过人物在特定生存境遇中表现出来的抗争精神与奉献情怀体现了生命的可贵和人生的价值,使生命的存在超越既有的局限,从而获得无限的生存张力。
毕淑敏从自然环境和政治环境与人的对立中彰显生命的宝贵,生命的崇高,能够引导中国这个具有复杂天命观念的民族去思考死亡,使人们平心静气地同审生一样去审死,思索现实中种种与生死相关的矛盾,可以视死亡为完整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坦然面对人生的弥留之际。在她看来,“这个终点必然矗立在远方,不管你眺望与否,它是踏踏实实地呆在那个地方。我们的生命是一个向着死亡的存在,我们确知我们将有一个终点。在未曾抵达终点之前,如何来使用一己的生命,是每个人非常重要的问题。并不因为你回避它,它就不存在。”⑦死亡虽然不可抗拒,但可以超越,一个人如果在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时,能够做到勇敢、坦然和安祥,那么,他就维护了生命的尊严。这使当下社会的人们认真了解生命的宝贵和崇高而审视反思自身,今昔对比从而受到灵魂的震撼,珍惜生命,珍惜当下。
注释
① 毕淑敏.毕淑敏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7:56.
② 毕淑敏.毕淑敏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7:28-68.
③ 毕淑敏.毕淑敏作品精选.写作是一种命运.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7:304.
④ 毕淑敏.毕淑敏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7:31.
⑤ 毕淑敏访谈.环球名人坊,2010.10.
⑥ 毕淑敏.毕淑敏作品精选.写作是一种命运.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7:303.
⑦ 毕淑敏访谈.环球名人坊,2010.10.
参考文献
[1]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2版)(增补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
[2] 杨婷.毕淑敏、余华小说死亡主题比较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9.5.
[3] 王海艳.论毕淑敏创作的生命情结与审美超越[D].山东师范大学,2009.6.
[4] 蔡安延,赵华.毕淑敏小说中死亡意象的精神蕴涵[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3.9.
[5] 贾丽萍.论毕淑敏小说的死亡观念与生命意识[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9.12.
[6] 贾丽萍.向死而生――毕淑敏小说的死亡主题透析[J].小说评论,2000.7.
毕淑敏作品篇6
[关键词]毕淑敏;亲历;真实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12)01-0093-05
毕淑敏创作思想的基础是真实,真实性是毕淑敏文学活动的支柱。她立足现实,钟情生命的气息,把握生活真谛,捕捉人性、心理,在耐人寻味的智慧和脉脉含情的行文中,饱含着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然而,结合以往的研究可知,对毕淑敏的创作研究一般仅限于作品解读层面上,即使从批评的角度也仅触及毕淑敏的成长经历、历史记忆和文化经验上,而对全面把握毕淑敏文艺思想的构成探讨不够。在没有对毕淑敏文艺观进行深入研究的前提下,我们是很难从整体上认知毕淑敏的创作的。本文从“真实观”的角度入手,全面梳理毕淑敏创作的追求、表象以及局限,希冀构成解析毕淑敏创作思想的一个新起点。
一、至真的追求
文学要追求和弘扬“真”。“真实”可以说是衡量一部作品有无价值和价值高低的重要标准,文学史上许多作家也无不把体现着“历史理性”的真实视为文学的生命。
毕淑敏选择了文学真实,而不是同时期的其他文学观念,这与她独特的人生经历有关。1952年10月毕淑敏出生于新疆伊宁,当时她的父亲在新疆做军官。不到1岁时,在襁褓中的毕淑敏又由于父亲调动而到北京生活,并在那里度过了自己愉快的童年。轻松的环境、母亲的关爱和父亲的榜样使毕淑敏形成了善良淳朴的性格,母亲的悉心教导使毕淑敏按照中国传统道德规范成长起来,形成了最初的真实观。随后毕淑敏进入北京外语学院附中学习并一直保持优异的学习成绩,正确的真实观使得毕淑敏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没有盲从于那个荒谬的年代,而是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的两三年中阅读了校图书馆里的大量世界名著,在书的海洋中培育了自己的品格。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教给了毕淑敏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真实观,也使她在违心地写对这些“毒草”的批判稿时感到了良心的不安。因此文化大革命中各种奇特的现象带给毕淑敏更多的是对真理的坚持。
1969年2月毕淑敏从学校应征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从16岁半到28岁,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等。空旷雄奇的冰山雪岭、远离城市高寒缺氧的艰苦军旅生涯给了毕淑敏特殊的人生经历,逼迫她在青年时期就进行了大量的人生思考,“世界上最安全的事情,就是真实。”[1]面对浩渺无际的雪原,毕淑敏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酷寒、缺氧对高原生活和演习拉练的危险艰苦,让毕淑敏一次次地体会到生命的脆弱无力,也不止一次地想到了自己的死亡,“在攀越壁立的冰坂时,我那么热切地渴望死亡。”“我想,我可以装作失足,痛快地滑向无底的深渊。没有一个人会发现我是有意的,因为在如此艰苦卓绝的军事活动中,死人的事的确经常发生。这样我就可以被追认为烈士,我的父母就不会因了我的死而受到牵累……”[2]14而亲历过死亡的思考则使毕淑敏有了比他人更为深刻透彻的思想和心理。毕淑敏曾形容自己当时虽然只有17岁,却和70岁的老人一样心境苍凉,每当眺望星空,想到自己必有一天会死亡,化作烟尘,便渐渐产生了一些念头,想把自己在高原11年所体验到的思想和感受传达给他人。“可以说,是昆仑那样的地方和环境造就了我创作的心理和精神结构,我对文学的基本认识、我的写作的核心的东西都是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奠定了的,到现在也没有改变。”[3]
其后毕淑敏转业回北京,在北京铜厂历任主治医师、卫生所所长,继续从事医学并开始关注城市中人的生活。在一个很平常的日子,毕淑敏在上夜班空闲时写起了小说,之后又学习了文学硕士、心理学硕士博士课程,并开设了自己的心理诊所。医生、心理咨询师的身份又迫使她直面生命的真实、心理的真实,长期使用真实的眼光面对世界。这种真实观被毕淑敏引入了文学创作,并始终贯彻。“文学是不可以假的,即使故事是假的,情感也一定要真。”[4]49
毕淑敏对真实的追求在其创作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真实的思想内容,二是真切的心理情感。
二、至真的表现之一:真实的思想内容
真实是毕淑敏作品的独特魅力,她喜欢“亲自写作。写出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真感受,对人生的真体验。”[2]42毕淑敏多从现实中提取素材,她的作品绝大多数是以真实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的,“我属于不怎么会虚构的作家,我的经历为我的创作涂上了浓厚的背景。”[2]47她将自己在阿里11年的军旅生活、20年的从医经历、两年的心理咨询师所得以及日常的生活经历、思想经历整理加工,形成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文字。“在我的许多小说里,有我自己、我家人和我朋友的影子。”[2]20具体来说,真实的思想内容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书写真实的生活与生命。毕淑敏的散文和小说常写日常生活,这些文章在平凡细微中抒写着生活本真的美,凝聚着作者对现实的关怀与思考,从而使极不起眼的生活小事和极普通的人也能够展现出奇异的光彩。
在毕淑敏的文章中,涉及最多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但毕淑敏却能点石成金,化平凡为神奇,通过对普通生活、细微小事的书写引起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一厘米》讲述一位母亲在故意画低的身高线前险些失去儿子的信任的故事。这位母亲虽然算不上高尚但至少不是坏人,虽然她身上存在很多缺点,但她愿意做儿子最完美的榜样。孩子身高的“一厘米”竟鬼使神差地捉弄了她,使儿子对母亲的信任险些崩盘。这篇小说的原始素材是作者的儿子身高接近购票线时那种得意心情,小说中把母亲设置为经济困难的下岗女工。毕淑敏没有就原材料写一篇赞美孩子成长的散文,而是把心灵的砝码拨向母亲一边。因为社会影响和生存需要,母亲有可能会撒谎,但是母亲总是希望孩子比自己好,比自己有修养,这是母爱的高层次表现,是人类的基本人格力量,基于此写出了这篇小说。小说同样也向人们提出了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城市公共资源的管理应该公正、严格,大人的一些小的疏忽或不良举动可能造成污染孩子纯净心灵的严重后果。
艰苦的军旅生活,给毕淑敏的创作带来了军旅素材。毕淑敏把笔触更多地放在了纯洁善良的战友身上和具有温馨色彩的生活趣事上。《昆仑之吃》、《昆仑之喝》、《昆仑之眠》、《葵花之最》、《穿上白生生的羊绒衣》等作品,无不以生动活泼的笔调为读者勾画出苦中有乐的昆仑生活美好的一面,吃脱水菜、吃男兵慷慨奉送的香蕉罐头、喝看不见蛋花的汤、洗被褥、做衣服、看电影……各种生活细节都被作者一一写下,并赋予了一层晶莹剔透的诗意的美。
九死一生的昆仑军旅经历、20多年的从医生涯中对生死的亲历见证,使毕淑敏对生命有了特殊感悟,在对生活进行真实书写的同时,也融进了对生命的思考。毕淑敏的处女作《昆仑殇》写了一群在军事演习中葬送生命的年轻士兵。为天职牺牲生命本应是光荣而伟大的,但命令的荒诞却让这些年轻生命的价值无法闪光。“1号”首长在强烈的立功欲望蒙蔽下,不顾现代战争的特定方式和部队的实际承受能力,组织了一场荒谬的军事演习,致使许多战士的生命被强大的自然力量吞噬。虽然战士们的表现非常英勇无畏,但壮烈的背后却有值得思考的地方:大家都明白这次行动的荒谬性,“军人不惧怕牺牲,但不能据此漠视军人的生命”[4],但是战士们却出于各种动机,在那个奇特的年代自觉地走向了死亡。毕淑敏用凝重冷峻的笔调呈现了美好生命被毁灭的过程,质疑了这项以许多年轻生命的丧失和无数躯体的严重受损为代价的拉练的正确性与必要性,引出了严肃、深刻而绵长的思索话题,引发人们对生命价值与尊严、荣誉、使命等关系的思考。
正视死亡是对生命的尊重,认识了死亡则能更为深刻地了解生命的意义。毕淑敏喜欢将人们领至死亡的现场,让人们通过了解死亡去理解生命的意蕴。“每个人都面临生与死,作为一个作家,应该去关注更广大的生命,帮助他们认识生与死。”[5]445通过多次采访、大量的笔记、躺在死过人的病床上的真实体验,毕淑敏写出了《预约死亡》。在这篇“新体验小说”中,毕淑敏客观地、冷静地讲述了临终关怀医院里一个个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带领我们深入到临终者的世界去接近死亡、认识死亡、体验死亡。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毕淑敏对死亡、生命、人生的积极思考―死亡是生命的过程之一,生命是值得我们珍爱的;即使在生命的尽头,我们仍应该关注生命的品质,不可忽视其价值与尊严。
关注过死亡后,毕淑敏又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对吸毒这一普通人不熟知的现象进行了书写。吸毒者无论缘何吸毒,其毒瘾都是由于对不劳而获的伪幸福感的无法割舍,而这种错误的追求幸福的生活方式则会给人带来无法计量的灾难。于是毕淑敏集合20多年的从医经历和在戒毒医院的亲身体验,用《红处方》艺术地呈现了大量的戒毒知识,科学阐释了吸毒这一堕落行为的不可取,真诚地呼唤人们选择正确的追求幸福之路。《红处方》把对人的热情关怀,对危害人类生命、泯灭人的良知的毒品的憎恨,同科学冷静客观的叙述结合起来,尤其是对戒毒医院院长简方宁以自杀来抗争毒品对自己的控制、表达自己对幸福的不懈追求的悲剧命运的展示,更表现出毕淑敏对人生、价值、意义的深度思考和对真善美的深情呼唤。
其二,表达真切深刻的思想认知。毕淑敏的散文于朴实平淡中包含奇妙的思想,经常能够给人以心灵的碰撞,使人受到深刻的启迪。“光有情感体验我以为是不够的,或者说这体验里不仅包括了感觉的真谛,更需涵盖思想的真谛。”[5]211毕淑敏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人生哲理常于不慌不忙中娓娓道来,给人一种亲切真实的美感。
《婚姻鞋》智慧地为我们诠释了“婚姻”这一人生中重大课题的实质。婚姻像鞋,鞋子再华丽、再高贵,如果不合脚,便失去了保护脚的意义――婚姻的幸福与否,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因此毕淑敏告诫人们:“切莫只贪图鞋子的华贵而委屈了自己的脚。别人看到的是鞋,而自己感受到的是脚,脚比鞋重要,这是一条真理。”[6]205
《提醒幸福》从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出发,针对许多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现状,提醒人们:幸福就在自己身边。文章语言生动、形象、优美,充满哲理:“我们太多注重了自己警觉苦难,我们太忽视提醒幸福。”[2]602她告诉人们,真水无香,真爱无痕。实际的幸福是平常的、温馨的,而不是强烈的、震撼的。“幸福并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它只是你心灵的感觉。”[2]604这道出了幸福的真谛。在阴霾密布的日子里,我们也要提醒自己即使不如意也还是幸福的,“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说:我很幸福。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连心都不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2]604这就是毕淑敏的幸福宣言,这也是毕淑敏超越传统的睿智提醒,它宛如清新剂,在匆忙的人生中散发着清香,提醒人们不要忘记享受幸福。
毕淑敏还常常借助生活中的某个平常现象去说明道理。“蚕是被自己的丝裹住的”,毕淑敏发现并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现象,向人们说明了人被金钱的丝所裹住的悲剧,“很多人在选择以钱为生命指标的时候,看到的是钱所带来的便利和荣耀的光环”,所以,有很多人终身困顿在他们自己的茧里。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当生命结束的时候,他们也许会恍然发觉,“世界只是一个茧,而自己未曾真正地生活过。”[6]174毕淑敏在看似朴实的文字中,清晰而透彻地体现出自己的思想,字里行间蕴含着学者的睿智与深刻和女性独有的真诚细腻,使人在迷惘的生活中获取一些心灵的启迪。
三、至真的表现之二:真切的心理情感
首先,把握深层真实的心理困惑。追求真实不局限于表象世界,毕淑敏更希望能够挖掘人的真实心理,希望能够深入人类的心理层面,更清醒、客观、系统地认识和把握人的复杂性。于是她涉足心理学,学习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硕士和博士课程,并成为了一名注册心理咨询师,拥有了自己的心理诊所,为许多心理方面有困惑的人进行了心理咨询。学习和实践使她对人的心理有了更加深刻而透彻的认识,因此写出了一系列关注人心理的散文《爱怕什么》、《养心的妙药》、《心灵游戏》、《心灵密码》等,以及长篇心理治疗小说《拯救乳房》、《女心理师》。
在《心灵游戏》、《心灵密码》等心理散文中,毕淑敏以一位作家的人文关怀、道德感和良知,以一名注册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心理分析,冷静而清醒地面对各种社会心理问题,从心理方面给人以规劝和指导,“像呵护水晶一样呵护人的心灵”[2]216。
小说《拯救乳房》则选取了乳腺癌患者这一弱势群体,关注这一比普通病患在心理上承受更多折磨的群体的心理状况。毕淑敏结合自己的心理学知识,让这些病人组成一个心理小组,通过相互之间的心灵沟通,使他们在小组中敞开了心扉,找回了健康的人生心态,从而能够勇敢地面对真实的自己和今后的生活。《拯救乳房》这部小说让人们感同身受地体验小说中乳腺癌患者的生理痛苦和心灵涅,同时将乳房这一女性象征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做了探讨,呼唤心理关怀的重要性,引领人们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谛和人之为人的意义。
2003―2005年,毕淑敏开办了自己的心理诊所。但是由于要求咨询的人实在太多,毕淑敏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为这么多人进行心理治疗。于是毕淑敏关闭了心理诊所,投入到文学创作中来,希望用文学的形式帮助更多的人探索自己内心的困惑。在《女心理师》中,毕淑敏依然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将大量的心理学知识融入故事和人物的对话中,同时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曲折成长道路和人生经历。揭示了应当引起人们重视的一系列社会心理问题,破裂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婚姻、感情上的背叛问题,特定时代残留下的对人性的压抑、损害问题,社会弱势群体的心理治疗问题,等等。作者用冷静、客观的叙事话语,展现了现代人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让人们在了解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同时,与小说中人物的心理和生活产生共鸣,从而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疗救。
其次,捕捉至真至善的情感瞬间。毕淑敏的真实不仅仅是体验和思想的真,同样也是情感的真。“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写作,通过人与人交流,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温暖凝固,长留人间。”[5]521毕淑敏的“昆仑系列”处处滚动着挚切、热烈、奔涌的感情洪流,边防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豪情,战士间真实、美好的战友之情。正是这些情感激荡着毕淑敏那颗善良而敏感的心,让她对昆仑山上的经历不吐不快,“假如我不告诉别人,我对不起冰雪下长卧不起的英魂。”[2]15
毕淑敏的散文喜用纤巧的笔墨勾勒凡人小事,在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地方发掘至真至善的人性美与人情美,以一腔真诚感动读者。《抱着你,我走过安西》写了作者父母的家庭生活和自己童年、少年的成长经历,饱含了自己对善良坚韧的母亲的赞美与感激之情:“我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她用自己的血脉锻造了我们,精神融化于我们的生命。为了使她快乐,她的子女愿意做任何事情。”[2]565展现了母女之间血肉相连的至深亲情。《教你生病》则体现了毕淑敏自己作为一个理智而成熟的母亲对儿子的真情。“比我高”的儿子生病了,做过医生的母亲为了让儿子“独自面对疾病”,在写明到医院看病的程序后,让儿子独自去看病。“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从他刚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2]507-509。为了锻炼儿子的独立生存能力,母亲内心独自承受着牵挂、自责、后悔、担忧、矛盾、痛苦等多重情感煎熬,这些细腻的心理描写,把深挚的母爱写得感人肺腑。
《灯下红》、《内部招标》、《今天我病啦》这些随笔,写的则是生活中夫妻之间的情感,平淡、朴实,但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情却流溢在字里行间,令人感动。《灯下红》中,出版社为她出了书,却要求她自己买下一千本,先生听了,只淡淡说声,买吧。默默地拿出买空调的钱为她交了书款,从出版社提了书,搬运回家,又帮助她在灯下写呀写,包呀包,捆呀捆,把它们寄给同道好友。等到书送得差不多了,先生有一天突然说,“将来有一天,你会发现这些书已全然派送完了,却忘了送给一个最重要的人”,原来灯下黑,眼前人最容易被忽略。“我立时肃然起来。抽出一本书,端端正正写了他的名字。双手递上书,说,现在,灯下红了。”[2]60-61文章到这里戛然而止,却余音不绝。
毕淑敏还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从而使散文中善良的普通人形象三言两语便鲜活地立于纸上。《看别人报纸》中那位专为我举着报纸的素不相识的老者,《带白蘑菇回家》中帮助我保存蘑菇的一个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背着药包上学堂》中好心的看门人,《女孩,请与我同行》中不为金钱所动的年轻出租车司机……毕淑敏以敏锐的感受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捕捉了在众多平凡的小人物身上所涵的朴素的人性美。朴素无华的语言中蕴含着真挚细腻的情感和美好崇善的心灵,使毕淑敏的文章有了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
四、至真的局限
毕淑敏的亲历性写作,使其小说创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局限也是客观存在的。
第一,题材的限制。对自身经历的依赖抑制了毕淑敏的艺术想象力,局限了其创作题材,致使她的作品可以明显地按其人生经历分成几个区域:以在阿里当兵为素材,她写下了《昆仑殇》、《补天石》、《君子于役》、《阿里》等一批被称为“昆仑系列”的小说;从部队转业回北京,在工厂做医生的经历使她接触并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生,对不同人的命运与遭遇做了细致的观察与思考,因此写出了《送你一条红地毯》、《看家护院》、《女人之约》、《西红柿王》、《女工》等一系列以都市经济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和《生生不已》、《预约死亡》、《教授的戒指》、《红处方》等医生系列作品;而在北师大学习心理学硕士、博士课程,成为心理咨询师,更是为她的《拯救乳房》、《女心理师》和各种心理散文提供了素材。“我只敢写我大致经历过的事情,我只敢描述那些我确有把握的情景。这真是我的悲剧,它们像一块坚硬的石头,缀在我想象的翅膀上,使它无法飞翔。”[2]20热衷于对现实的描写和再现,缺乏文学的想象空间,致使毕淑敏的文章读起来总不会有太大的意外。
第二,故事的空白缺失。毕淑敏总是讲述完整甚至是毫无空白的故事,全面、平面、细致、琐碎地将故事的全部信息呈现给读者以求传达自己的思想。例如《红处方》将作者所了解的有关吸毒、戒毒、贩毒的各种知识,以及毕淑敏亲自在戒毒医院的所见所闻全部堆砌进小说,使得故事与故事之间过于紧凑,叙述过程显得较为拥挤,知识的堆积也让人喘不过气来。而毕淑敏自己也认识到“我有时不大考虑怎么写的问题,只是想着把我感受最深的心灵颤动,告诉我的朋友。关键是‘告知’,至于怎样说得好一些,怎样就显得差了一些,情急之下,往往关照得不够。”[2]47
第三,思想的外露。毕淑敏的散文有时构思思路平直,语义直露,像一位母亲或老师,善意而且不厌其烦地规劝着人们:男人、女人、孩子,怎样生活,怎样对待压力,怎样战胜软弱,怎样对待婚姻,怎样对待亲人……《提醒幸福》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身在福中不知福,《爱怕什么》教人如何表达爱、守护爱,《我很重要》号召大家正视自己的价值、建立自信……在这些散文中,读者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作家的教化意向,而这种遵循传统伦理道德准则的叮咛,有时又有勉励人们接受的色彩。
毕淑敏作品篇7
[关键词]毕淑敏 《女心理师》创作心理 拯救情怀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4.039
“人的一切弱点,心理师都具有”――毕淑敏以作家的悲悯,曾经心理师的体验,追索着当代中国人的心理。《女心理师》是毕淑敏的最新力作。该作品以女心理师贺顿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在她和丈夫、情人和心理权威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关系中,穿插了若干来访者的心理患疾的故事,深入探索了当代人心理困惑及心理救赎突围之路。这部小说是继她在2003年出版的小说《拯救乳房》的另一部心理诊疗小说。
一、《女心理师》的创作心理探析
文学创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作家心理现象的特殊性。作家早年生活的经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思维倾向、行为意识和艺术创作特色。一些作家,他们对客观世界、对人生和心灵有着全方位多层次的体悟与拓展,对一切“此在”有着终极关怀与领略之后的情绪和理智的投入与提升,毕淑敏便是其中的一员。王蒙曾经这样评价:“她有一种把人的关怀、热情和悲悯化为冷静处方的集道德、文学、科学于一体的思维方式、写作方式与行为方式。”①
研究一个作家,或者研究他的作品,从其生平经历入手分析其创作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度。50年代出生在新疆的毕淑敏,1969年入伍,奔赴西藏阿里,隐没在青藏高原最险恶的山峦中,开始了高原从军生活,20多年后成为一名内科主治医生。80年代,有着工厂医生铁饭碗的毕淑敏为自己的写作梦踏上了艰难的求学路。又于1998年报名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林孟平心理辅导硕士班,并在2002年开设了一个名为“毕淑敏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诊所。军医、作家、心理师,毕淑敏顺着命运的大致方向完成了自己的心理历程。独特的人生经历使她有着比常人更丰富的生活积累,有着常人没有的幸运,但也有着一代人的不幸。并不是每个人的早年生活都会对他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在西藏阿里生活所面临的恶劣生存状况,出于本能,毕淑敏曾经热切地渴望死亡,但她将注意力渐渐地投射到自己的内心世界,让她更多地感悟、思索生命的本质。她认为,“生命和死亡,是我们人生的两个翅膀,你只有思索了,才能飞翔。”(《女心理师》自序)
《女心理师》展示了当代人们内心的创伤、痛苦、矛盾与挣扎,心理师用心理治疗的方式为焦虑、绝望、困惑的人们打开希望之门。读《女心理师》如同阅读侦探小说一样,一个接着一个的悬念吸引着读者迫不及待地追踪着一个又一个扑朔迷离的故事。《女心理师》是由两个故事组成的,一个是女主人公贺顿的成长之路和自我救赎之路;一个是来访者的遭遇和被救赎之路。小说最后呈现出大团圆结局――女主人公和来访者都获得了心理的救赎。另外,作者强调小说的创作主旨是励志,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女心理师》又是一部青春励志小说。作品重点讲述了贺顿的人生历程和心理历程,贺顿从一个无依无靠、受人歧视的乡野小女孩柴绛香,一步步成长为学识渊博、受人尊敬的,并欲与心理权威争高下的女心理师。我们从中看到的是一个弱女子在困境中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自我救赎和奋斗之路。不仅心理获得了救赎,身体也获得了救赎。在贺顿12岁那年被继父性侵犯后,开始了苦难和救赎之路。在经过与几个男性的性交往,最后心理权威以性侵犯作为治疗手段为其揭开下半身冰冷之谜,贺顿由此获得了身体的拯救,继而获得了灵魂的升华。在小说叙述中,我们看到了关于灵与肉的二元对立的书写,一方面是灵魂对形而上的追求,另一方面是对身体进行形而下的描写。灵魂看似俯视着身体并极力掩饰身体,但身体却顽强地展示着自身的存在。其间,无不透露着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困惑。我们发现潜藏在作品中毕淑敏另一深沉的创作心理。在灵与肉的叙述中,毕淑敏突出了女主人公灵魂的圣洁,并将此明显呈现在文本中,体现了她对精神的高扬和对社会道德的认可。作为一名女心理师,她可以相貌平凡,但她的心灵一定要充满圣洁的光芒,肩负起承担灵魂拯救的使命。她不可以有私心和杂念,保持情感的绝对中立和客观,以获得道德的纯洁和高尚,是善的代表。因此,在作品中,毕淑敏将女心理师塑造成一个丑女,并且下半身没有快感,这就消除了她的欲望,获得身体上和灵魂上的救赎。但在女主人公的精神获得救赎的同时,总是伴随着身体的出场。我们不得不承认一点,其中隐含着作者想借用身体的可阅读性和可想象性来吸引大众的阅读兴趣。当今是一个大众文化时代,作者的创作要迎合市场和消费的需求,身体便不可避免成为一种写作对象。“或者说,身体是获取成功的资本,如果为了一个高尚的目的,手段可以忽略不计。虽然作者一再扩大灵魂与身体的裂缝,一再地淡化女主人公的性欲,一再地进行着纯洁告白,但是身体的一次次出场,实质上却一次次地消解了精神。”②因此,作品暴露了具有传统观念的作者在面对大众消费时代的无奈和妥协。
二、毕淑敏的拯救情怀
拯救是知识分子的永恒主题。当代作家把潜藏在他们内心的拯救意向融入作品,毕淑敏用文字的力量拯救自我和拯救他人。《女心理师》的题材基本上来源于她的亲身经历,正如前所说:军医、作家、心理师,毕淑敏顺着命运的大致方向完成了自己的心理历程。在毕淑敏当心理师的时候,来访者让她“看到了人性中美好的东西,这就是人与人肝胆相照的信任”。“一个人活着,要使自己的幸福最大化,而且要让别人因为你的存在而幸福多一些。……我越是看到人性的幽暗之处,越相信它会有出口。在关系的寒冷中寻找和煦,在残酷中争取柔和。如果不超拔于琐碎之上,文学就丧失了照耀的力量。”(《女心理师》自序)
毕淑敏用心理学独有的洞察力关照人的内心世界,并为拯救人的心灵开出许多良方。她的这部作品来源于她对人的心理健康非常珍视。当今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物质文明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也逐渐加大,因此人们的心理问题也随之增加。现代人的情感世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敌对、焦虑、孤独、烦闷、焦躁等等心理困惑影响着我们的行动和决定。关注人的精神家园和心理健康成为作品中的重要主题,并在心理分析中解决人们生活中或者情感中所遭遇的困惑和难题。在自序中,她说:“我不可能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一己的微细觉察中,永远觉得自己和众人紧紧相连。”她并非“自己站在高高的圣坛上引导众生”,她奔走于百姓之中,她认为身处多元价值观的时代,剧烈的社会反差容易造成心理创伤。如今是一个张扬个性、关注自我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在很多时候,正因为太关注自身,导致了一些消极的问题出现:“所有人都焦躁、都烦闷、都忿忿然,都觉得也不知道谁亏待了自己。”因此,毕淑敏提示那些在困境中挣扎的人们抬起头来眺望远方最终的目标,并和他们讨论与具体问题有些距离的关于人生和哲学的问题。
作品在充满悬念的故事背后,毕淑敏进行了一系列独特而深刻的心理分析。在作者选取的来访者的故事中,我们发现大多涉及婚姻的危机,或者说是婚外情。来访者的故事和女主人公的故事都是围绕着情感问题出发的。第一个故事,大方主动将年轻女子带回家中,然后又在丈夫与这些女子有不道德行为的时候捉奸,并在捉奸,以及在大松和女子的忏悔和照顾中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这是一种扭曲的、变态的心理现象。第二个故事,打算大闹追悼会的李芝明,她的精神到了崩溃的边缘,造成她精神崩溃的不是丈夫的突然死亡,而是丈夫对自己的背叛,到死后,才真相大白。第三个故事,小男孩团团,因不满父亲的女秘书对他家庭的插足,于是时不时偷偷地在女秘书的杯里加蟑螂药下毒等等。我们知道,情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故事中可以看出,在转型的现代社会,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关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受到了各种因素的侵扰。尤其是婚外恋问题,表面上和谐、稳定的婚姻,有可能将会在某一天岌岌可危、分崩离析。这种现象或多或少也使作者产生焦虑,女心理师也不可避免地在丈夫、情人、心理权威之间周旋。虽然,作品最终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但这并不意味着幸福人生的到来,在其中潜藏着作者对人生隐忧。故事中的女主人公贺顿和来访者心理是否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解脱,也许这还是一个谜团。也正如她在自序中的最后一句话说:“我不知道它好不好,只知道我目前不可能做得更好了。因为,我已尽力。”毕竟这里暴露出了作者对当下人们情感生活状态的困惑,当然,我们应该更多地挖掘出作者对人文关怀的种种渴望以及在作品中呈现出的人道主义情怀。如对心理师的职业定位:“心理师所有的设备就是一对耳朵、两只眼睛,当然还有一颗心。”心理师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用耳朵去倾听人们内心深处的思想,去化解他们内心的孤独、焦虑的心结,让那些心理脆弱的人们勇敢去面对自己的灵魂,以及勇于抒发自己内心的恐惧;心理师还要用自己敏感的目光和一颗热情公正的心给予人心灵和精神的拯救。
在小说中,有这么一段话:“她知道自己是一个多么卑微的生命,……但努力和和分歧,让她的生命和更多的生命有了碰撞。她相信自己的工作已经对很多人的生命起了作用,那些潜移默化或是电光火石的碰撞,已经让某些人发生了裂变。在这个过程中,她在付出和虚弱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深刻和稳定。这是用一个生命在掂量另外一个生命,用一个生命在擦拭另外的生命。”③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一种拯救情怀,作品中充满人文关怀的同时,还有母性的表达、奉献的精神。
在毕淑敏开设心理诊所的时候,来访者应接不暇,她说:“根本不知道答应谁不答应谁?就像海边的救生员,你突然看见这片海域到处都在伸手,你不知道去帮助谁?”毕淑敏回忆起自己心理师的经历,仍然有没有褪尽的焦虑。作为一个心理师,“是荣幸也是悲哀”。毕淑敏的这部作品的首发式在她的建议下,选择在北京和上海的监狱和公墓举行,面对的分别是刑期15年以上的犯人和殡葬人员,目的是要促进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
她对生命意义答案的追寻,达到拯救人自身危机的目的。她的拯救方法很直接,针对一个个现实具体的问题,提示来访者应以怎样的心态去解决心理问题。就如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一样。毕淑敏相信透过她的文字,能帮助人们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找到内心的平和,重健理想和信念。人们可以在她的文字当中,接受来自一个邻家大姐的劝导。
结语
“人是以社会群体方式生存、发展的。任何个人的活动在社会关系中都必然带有社会交往的意义。文学接受活动也不例外。”④文学接受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作品是作者本质力量的外化,作者创作的目的是要诉诸读者,是要读者认可、接受他的文字。虽然作品是一个虚构了的文学世界,里面却包含着作者种种体验,在双向的交流中,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就如前说的毕淑敏选择在北京和上海的监狱和公墓举行首发式,用作品与犯人们和殡葬人员进行心灵交流,渴望她的作品能给他们带来了生存的希望和生活着的乐观精神,并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的启迪。正如自序中说到的:“微笑,哪怕在地狱里,也是盛开的莲花。”作者积极的态度使读者和作者之间保持一种和谐友好的状态,同时也给作者一个良好的回馈,一种内心的满足。
注释
①罗雪挥.毕淑敏的中国式救赎[J].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12期.
②周雪.《女心理师》叙述上的裂缝和盲区[J].文艺争鸣,2007年12月.
③毕淑敏.女心理师[J].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444.
④朱立元著.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246.
参考文献
[1] 王蒙.作家―医生毕淑敏[C]--毕淑敏自选精品集(散文卷)[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2] 毕淑敏.女心理师[J].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3] 朱立元著.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毕淑敏作品篇8
《女心理师》只是一本小说
目前,中国患心理疾病的人数量庞大,但整个社会缺少对这种现象的认识,通常把心理问题看成是带有贬义性质的词。那么,感冒是不是一个贬义词呢?我们的心灵也会感冒,心理疾病就是一个人的心灵感冒了。从这个意义上讲,90%以上的人,在自己一生中的某个阶段,都可能罹患心理上的病症,这不但是正常现象,而且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必然产物。反过来说,对心灵状态的关注程度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化程度的标尺。这或许是毕淑敏从事文学创作的主要意旨,她希望她的作品能够慰藉人的心灵,尤其当一个人遇到障碍的时候,怀疑自己生命的时候。至少她自己觉得文学是能够给人以力量的。
毕淑敏对生命的认识得益于她曾经的艰难岁月。17岁时,她离开北京到西藏阿里当兵,酷寒、缺氧和边防军的艰苦,让她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力,在那样的条件下,人随时都有可能死亡。她形容自己当时虽然只有17岁,却和70岁的老人一样心境苍凉。在半年和山下不通任何音讯的日子里,嚼着干枯的脱水菜呆呆地看着万古不化的寒冰出神,有时甚至怀疑自己到底是一个人还是冈底斯山的一块石头。反而是夜晚有些变化,每当眺望星空,想到自己必有一天会死亡,化作烟尘,便渐渐产生了一些念头,想把自己在高原11年所体验到的对生命的感受传达给他人,把悲怆壮丽的过程描绘出来,以探讨人生的意义和死亡的必然。这一想法后来促使毕淑敏在创作中形成了一以贯之的主题――善待生命。
当然,毕淑敏的小说并非只靠概念支撑,大量的生活细节来源于多年的生活积累。她是人到中年才进入写作的,可以说,她的写作完全是生命能量的某种爆发。那是一个很平常的日子
上一篇:原创2023跨年晚会槽点多,假唱冲上热搜,强行上多台晚会,价值遭吐槽
下一篇:为何一些几乎必死的晚期癌症患者会选择花费巨款治疗以勉强延续生命?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