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董 姓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8-11
手机版

  

   

  (二十一)董  姓  

  董姓始祖———董父  

  中华汉民族的董姓人把董父奉为元祖,其渊源可追溯到轩辕黄帝之裔高阳氏颛顼帝。据说颛顼有子名称,称氏族居今河南东南部的汝河地区。称之子老童,老童之二子黎、吴回,在高辛氏时代先后任祝融氏(即火官)、吴回氏,始居陕西龙县,夏朝时东达山西平陆之吴山。吴回之子陆终有六子,后分别发展成为六个大部落。陆终的第二子惠连,亦名参胡,惠连氏族是一支擅长制草绳的部落,董当时便是能制绳索的蘱草,惠连氏族即以董为圖腾,活动范围在今太行山南侧。惠连之子飂(刘)叔安,当时是个部落首领。飂叔安有个儿子叫父,学过驯服龙的本领(据后来考证龙即鳄鱼之古名),熟悉龙的习性,为舜帝驯养龙有功,被舜帝赐姓董,称董父(这与先前惠连氏族崇拜的圖腾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以豢龙氏,封之于鬷川(今山东定陶县西北)。据《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嗜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擅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舜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从此华夏大地上诞生了第一个董姓人家。关于董父的封邑,还有一种说法是在今河南临颍县境内,即《太平寰宇记·许州》所说:旧许州临颍县有豢龙城,相传即董父封邑。由此看来董姓最早发源应该在山西省闻喜县东北,是夏商时代的小诸侯国,临近祖居地山西平陆的吴山,该地后来为晋国所并,当时董姓人口不断壮大,已成为晋国旧贵族11个姓之一。据此段历史考证,董姓得姓时间至少有4000多年。  

  渊    源  

  董姓起源与演变  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姓氏急就篇注》和《中国姓氏》等典籍所载,董姓起源主要有三支:董姓、姒姓和外族的改姓。   第一支出于董姓。源头可以追溯到黄帝之裔高阳氏颛顼帝。据说颛顼有子名称,称氏族居今河南东南的汝河地区。称之子老童,老童之二子黎、吴回在高辛氏时代先后任祝融氏。吴回氏始居陕西陇县,夏朝时东迁山西平陆之吴山。吴回之子陆终,陆终有六子,后分别发展为六个大部落。陆终的第二子惠连,亦名参胡,董姓。惠连氏族是一支擅长制草绳的部落,董便是能制绳索的蘱草,惠连氏族以董为图腾,活动于今太行山南侧。惠连之子飂叔安,飂叔安之子为帝舜豢养龙,龙即鳄鱼之古名。帝舜封飂叔安之子于董,称董父,氏称豢龙氏。董的古址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是夏商时代的侯国,临近其父祖居地山西平陆的吴山,后来为晋国所并。董姓的历史至少有4000多年。   第二支出自姒姓。大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姒姓。禹后为夏王启,夏王启封其庶子于莘,今陕西合阳东南。辛、莘古代通用,其后有辛氏。进入西周,其后裔世代为周朝史官,辛甲是周武王的太史,至东周襄王(公元前651—前619年在位)时期有周大夫辛有,辛有之子到晋国任史官,自此以后,晋国有史官之职,其封地在原董国故地,后裔遂以董为氏,成为晋国旧贵族11姓之一。姒姓董氏的历史有2600多年。   第三支来自外族的改姓。自汉至唐,云贵地区的董姓已成为大姓,云贵地区的土著董姓后来逐渐同化为西南地区的汉族。据说早在先秦时期,董姓已经向西和向南移民,进入了甘川滇黔广大地区,与当地土著混居,董姓融入进当地的土著之中,成为土著诸姓之一。因此,我国的董姓同其他姓氏一样,不断与其他民族交流,互有基因的流动。加入董姓群体中的西南、南方和北方外族主要有:西汉初期的匈奴族、三国时吴国的山越族、晋朝时的氐族、南北朝北魏时的羌族、唐朝吐蕃人的董部落、五代后梁时羌人、宋朝时的高句丽人等,清朝时满洲八旗姓董鄂氏、栋鄂氏、佟佳氏、珠赫勒氏等全体族人的改汉姓董,致使东北地区多董姓。这些少数民族与汉人长期混居,逐步同化而成为当地的董姓汉族。  

  董姓郡望  

  董姓郡望  据有关资料的记载,全国董姓有陇西郡、济阳郡(在今山东省定陶县)、弘农郡(在今河南省灵宝市)、河东郡(在今山西省夏县西北禹王城)、范阳郡(在今河北省涿州市)等郡。

  陇西郡  战国时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设置,因在陇山之西得名。相当于今甘肃省东乡以东及陇西一带。  

  董姓堂号  

  三策堂  据《辞海》记载:西汉董仲舒,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专治《春秋公羊传》。答武帝(刘彻)策问“贤良文学之士”的三个对策,即“天人三策”,从“天人感应”说出发,论证了“王者承天意以从事”的一套办法,最后归结到“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仅为武帝所采纳,并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局面。因之董姓人以“三策”为堂号,以志纪念。  

  苍南董姓迁徙  

  望里六板桥董姓  始迁祖董会泉,系福建泉州兴公二十世孙,子富公第四子。原籍福建泉州府沙堤。约于清时入迁平阳县腾蛟明山前,配蔡氏,生子六:长子荣和原居故里;次子明玉徙居江南塘西,后迁居望里六板桥;三子明如居平阳县麻步西村,为西村、赤溪园林岭后之始祖;四子明世徙居渔寮荷包田;五子君伯分居福鼎溪底与七斗岗;六子赞卿分居福鼎岐腰及瑞安高楼及半垟小岭头、山仔头。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赤溪小岭头董姓  始迁祖董日华、董日贵兄弟,原籍福建泉州府安溪县二十七都入迁浙江平阳县亲仁乡二十五都望里金家庄山仔头,今望里镇金家庄山仔头。二公约于清乾隆年间转迁五十二都小岭头(今属苍南县赤溪镇小岭头村)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本县灵溪街路、望里六板桥(近年入迁)、钱库、江山寿山垟心蔡、中墩、赤溪街路、尖礁和上海、福建石狮等地。

  望里乌石岭董姓  始迁祖董敦荣,系西汉董仲舒六十一世孙,福建汀州董七郎第四世孙,董青峯次子。约于明嘉靖元年(1522)壬午避倭寇之乱率经丰、经坡二子由福建泉州府南安县入迁大渔大岙心,不数载移居荪湖云岭下(今望里镇乌石岭村)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本县藻溪繁枝、宜山黄头图、金乡城内、灵溪街、芦浦林家院、龙港街路、新安西社、括山河西、石砰内湖、珠梅岭、安峰、龙沙、金乡底店和金华东乡东藕塘、温州市区、平阳昆阳、杭州泗安粗糠岗、甫山、瑞安飞云、上海南京路、厦门禾山吴村、浦城观音岭、青田白沙、宁波、临海长街丹屿背、象山马岙秦家墩、福鼎四斗、扁潭、盐塘、古岭小岙、玉环县城、坎门、东岙底等地和香港、澳门、台湾以及法国等。

  繁枝董姓  始迁祖董明宇、董明高兄弟,系董敦荣之孙、董经丰之子。董经丰随父与弟(董经坡)入迁大渔大岙心,其二子由大岙心转徙繁枝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括山南垟董姓  始迁祖董质所,与兄董振所、董应所,系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二十七都大尖埔尖石董胜回裔孙。公于明末因战乱入迁平阳县十八都后蟠龙,后由后蟠龙移居二十三都将军南垟(今括山乡南垟村)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魁里小姑董姓  始迁祖董学洙,原籍浙江台州黄岩县城北妙儿桥,明嘉靖年间从军,时倭冠扰乱,奉命随军戍守蒲门五十五都。退役后,挈家卜居魁里小姑。繁衍成族,传至七世孙董国绅于清康熙年间由小姑徙居玉环县九都蝤蛑岙。

  金乡郊外河头董生  始迁祖董敬之,字启隶,号恭益。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戊寅由永嘉县瞿溪入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龙港、炎亭、钱库、舥艚、矾山以及平阳万全、鳌江、深圳、广州、上海等地。

  观美双溪董姓  始迁祖董德瑞,系董仕伍六世孙,坤房董志尖五世孙。董仕伍,字耀岩,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戊寅,由泰顺县罗阳镇上周洋来平阳县三十一都华阳(今属苍南县)歛租病故田庄。妣杨氏,生子二:长志美、次志尖(分乾坤两房),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丁巳,入迁华阳定居。乾房传至第四世董赞卿,于清初转迁北港四十六都溪头;坤房传至第五世董德瑞,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壬子,由华阳入迁双溪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灵溪街、观美街和平阳县鳌江、钱仓、温州市永强、金华兰溪、长兴县泗安、安吉县,以及福鼎市山前等地。

  沪山杨家井、凤岙董姓  始迁祖董其祥,字神哲,系平阳县麻步新垟屿山董英雅之孙,董廷趾之长子。于清康熙年间由平阳县麻步新垟屿山入迁二十八都盛陶溪口,不久后移居沪山杨家井。配王氏,生子六:长暨达为大房,居沪山凤岙;次暨选为次房,居凤岙;三暨逜为三房,居凤岙;四暨暹为四房,居沪山杨家井;五暨述为五房,居杨家井;六暨道为六房,居杨家井。繁衍成族,后裔分居沪山杨家井、凤岙、县城灵溪和温州市区、平阳鳌江、上海市区、重庆等地。

  望里垟心董姓  始迁祖董有灿,系董新泉之长孙,董明所之长子。公于清康熙六年(1667)丁未由平阳县北港腾蛟明山前入迁荪湖垟心(今苍南县望里镇新民村)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望里垟心、县城灵溪和温州瓯北四脚田。   灵溪河口董姓  始迁祖董尊,行荣,配富氏,生子一:名董敬。据灵溪河口《董氏宗谱·源流序》记载,四十二世董德显,任温州太守,其三子董京,居温州新河巷,至四十六世董宣与兄移居平阳县四十八都董家岙麻园径口(今平阳县水头镇),传至七十三世董尊由平阳县麻园径口移入灵溪河口(今在灵溪镇新建村)为始迁祖。繁衍成族,后裔分居本县灵溪山前、凤池谢田垟、大玉苍石岩贡和平阳塘村章岙底、坡南、西门外、塘外,福鼎秦屿渠口、桐山、三丘田、山后溪,霞浦五都丘底、泉州晋江罗山等地。   观美凤鹤董姓  始迁祖董肇基,约于明万历年间由福建泉州府安溪县入迁平阳县观美伏鹰(今属苍南县观美镇凤鹤村)定居。配叶氏,生子一:名弼楚。繁衍成族,后裔分居本县观美街、县城灵溪和温州市区、杭州市区、福鼎桐山等地。

  赤溪白湾顶董董姓  始迁祖董其春,董其然(居下城后)、其弟董其思(居下顶董)、董其韬(居下董下进)、其乾(乌岩大山)、其荣(下董前进)等兄弟均系董廷助之子。约于清初平阳县北港腾蛟田贡入迁五十三都赤溪白湾定居。其春配吴氏,生子五、二女:长永祥、次永欢、三永南、四永夺、五永员。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凤阳岭边、南堡顶村、后垵鹿坵和赤溪、灵溪、后墓前、中墩以及福鼎嵛山、平阳同春、金华兰溪、杭州余杭等地。   江山东庄董姓  始迁祖董国福,于明嘉靖三年(1524)甲申由瑞安县梅头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苍南董姓人口     苍南董姓人口发展史  苍南原属平阳县,于1981年从平阳析出建县。   1990年7月1日零时,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全县董姓在籍血缘人口为11674人,占全县总人口1.11%,分布全县70个乡镇,列表于下:

   

  苍南县分乡镇董姓(1990年)人口统计表

   

  苍南县(2005年)董姓人口  

  2005年,据县公安局人口资料统计,全县董姓在籍血缘人口为13336人,占全县总人口1.08%,名列全县第21位,分布全县36个乡镇,其中3千人以上的有望里镇,千人以上的有灵溪、观美、龙港、马站4镇。今按乡镇人口多少序数列表于下:  

  苍南县董姓(2005年)人口统计表

   

  苍南董姓人物  

  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明、清以来董姓人物入民国《平阳县志·选举志》等书共有4人。   董许,字怀信,钱库人。明永乐十二年(1414)甲午科进士,官福建古田、德化、罗源训导,升任德化教谕。   董 ,钱库人。明成化贡生,官齐东训导。   董恒,阳桥(今钱库镇垟头村)人。明成化贡生。官鹿邑训导。   董大炎,字士涵,号静斋,东庄(今龙港镇东庄村)人。清乾隆十八年(1753)癸酉科武进士,官千总。  

  附    录

   

  一、董姓在历史上的分布和迁移     先秦时期,董姓活动主要地区在山西、陕西、甘肃南部、河南地区。到了秦、汉,董姓已往北扩大到河北,向东挺进达山东,向南渡长江越南岭进入了广东,东南直抵江浙,西部移民四川。到两晋南北朝时,甘肃和四川的董姓已繁衍成为大姓,同时向西南的贵州和云南迁移。进入唐朝,董姓的人口重心开始在滇黔地区形成。宋朝时,董姓向东南地区大批移民,同时西南的董姓进一步得到发展。清朝是东北董姓的发育和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康熙时期董姓首次移民台湾。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董姓大约近4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9%,排在第三十四位。董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董姓总人口的22%,占江西总人口的1.2%。董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河北、山东、河南,这四省的董姓大约占全国董姓总人口的64%;其次分布于湖南、甘肃、安徽,这三省的董姓大约又集中了22%,形成赣皖湘、陇西、冀鲁豫三块董姓主要聚居地。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董姓大约有42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5%,为明朝第五十五位大姓。宋、元、明600年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董姓人口增长为负值,净减少了4万。明朝以前,董姓的主力一直在中原,宋、元、明时期北方连续不断的战争,使董姓人群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人口锐减。明朝的浙江为董姓第一大省,约占董姓总人口的2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山东(19%),这两省董姓大约占董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山西(8.7%)、江苏(8.1%)、河北(6.8%)、江西(6.3%)、安徽(6.2%),这五省的董姓又集中了36%。宋、元、明600余年,董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迁移。在东南地区发展稳定,重新形成了江浙赣、鲁晋冀南北两块董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董姓的人口736万,排在全国第二十九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61%。从明朝至今600年中董姓人口由42万激增到730余万,增长了约17倍之多。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董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在从宋朝到现代的1000年中董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Ⅴ”形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北、河南、山西三省,大约占董姓总人口的31%;其次在云南、山东、辽宁、浙江、四川、湖北,这六省的董姓又占了38%。河北居住了董姓总人口的11%,为董姓第一大省,占河北省总人口的1.2%。全国形成了华北、云南两块董姓高密度聚居区。在600年间,董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是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强劲回迁,向西的迁移也表现得很明显。   根据新华社北京2006年1月10日电,国家自然基金委支持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的“百家姓”顺序已经新鲜出炉,董姓从第二十九位改为三十九位。    

  二、当代董姓分布与密度  

  董姓是中国五十大姓之一,在华北、东北和西南比较有影响。董姓人群大约占了当代人口的0.61%,即每10000个中国人中姓董的人至少有61个,总人口大约在730余万。   董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华北、云南和东北,每平方公里的董姓人口达到1.6人以上,滇西南、晋冀交会的中部、辽东半岛、鲁东端、黑龙江中南,每平方公里的董姓人口达到2.4人以上。董姓分布密度示意图表明:密度最高的(1.6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仅仅占国土面积的14.8%,董姓人口大约297.4万;0.4—1.6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42.4%,董姓人口大约395.4万;不足0.4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42.8%,董姓人口大约43.2万。   董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董姓在云南、山西大部、河北西部是常见的姓氏之一。董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云南、山西大部、河北西部、黑龙江齐齐哈尔地区,董姓一般占当地人口比例在1.2%以上,其中中心地区的频率在2.4%以上,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4.1%;在青海湖以东、长江以北的其他地区,江西东北和浙江等地区,董姓频率在0.4%—1.2%,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44.7%;其他地区的董姓分布频率不足0.4%,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51.2%,其中分布频率在0.1%以下的地区占了28%。    

  三、董姓历史名人  

  西汉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胶西王相,汉武帝采纳他的建议,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人董贤,因貌美,为哀帝所庞幸,22岁官至大司马,操纵朝政,其父、弟、岳父等均官至公卿,拥有财物价值43万万钱,贵倾朝廷。东汉初有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圉镇)人董宣,任洛阳令,因光武帝姊湖阳公主的苍头白日杀人而被他格杀,公主告到光武帝那里,光武帝强使他叩头谢公主,他两手据地,终不低头,帝呼为“强项令”。三国时有南郡枝江(今属湖北)人董和,与诸葛亮协力辅佐蜀后主,居官20余年,死之日,家无儋石之财,其子董允,蜀后主时任黄门侍郎,颇得诸葛亮信任,常谏诤后主过失,抵制专权的宦官黄皓;有侯官(今福建福州市)人董奉,善医道,为人治病不取钱,治愈者使栽杏树,数年达万株,后人用“杏林”颂赞医者,即出于此。北魏时有出使西域的外交家董琬。唐代有德宗时宰相董晋,还有琴家董庭兰。五代南唐有名画家董源,辽末有农民起义首领董庞儿,金国有戏曲作家董解元。明代有屡败倭寇的监察使佥事董邦政,秦淮名妓董小宛,户部侍郎董应举,南京礼部尚书董其昌,工书画,著有《容台文集》、《四禅室随笔》等,贵州道御史董匡,重庆知府董朴,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董伦,礼部尚书董伤,宣府总兵董兴,吏部左侍郎董玘,游击将军董旸,南河布政使董杰,四川参议董旻,山东副使董相,南京大理寺卿董基,南京工部尚书董越,汉阳知府董縠。清代有文学家董说,画家董邦达,蓟州总兵董一元,江西总督董讷,贵州总督董芳,上饶知县董沛,海坛镇总兵董果,户部尚书董恂,邢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董诰,湖广总督董卫国,四川提督董天弼,工部尚书董邦达,湖北荆门知州董建中,闽浙总督董教增,开封知府董基诚等。  

   

上一篇:合肥巢湖市专业口才培训班
下一篇:《缉魂》:一部最后一个镜头还在反转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