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0日 第9期
【卷首语】
旧典新辉
《每日新闻》记者 张逸麟
“难忘30年前戏剧的用心编排,也难忘这一次《曹操与杨修》以3D 电影的形式展现。”尚长荣老先生不禁感叹,这样的创新让中华民族戏曲艺术和当代声影艺术结合,产生了非常美妙和难以想象的观赏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尚长荣老先生饰演的曹操是京剧的经典形象,他与言兴朋老先生当年合作的《曹操与杨修》堪称巅峰之作,而30 年后,当初的原班人马用电影的形式让这一幕幕搬上了大银幕,不仅是经典的重生,更让传统京剧艺术焕发艺术青春。
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舞台,3D 全景声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举行了世界首映。这是知名导演滕俊杰继《霸王别姬》、《萧何月下追韩信》之后的又一部戏曲新作,影片在技术环节精益求精,甚至通过特效创制了赤壁大战、四合院全景等宏大场面。在影片中,尚长荣与言兴朋两位老艺术家再续前缘,用全新的方式与观众见面,不仅燃起了京剧迷们无限的情怀,同时也让电影迷们充分感受了戏曲电影的魅力。
让两位老艺术家欣喜的不仅是30年前的经典重现,还有人们对京剧这门传统艺术的热情,言兴朋回忆起此次拍摄电影的过程中,剧组全体上下一心,尤其是摄制组里有一位18 岁的学生因此爱上了京剧艺术,让他非常感动。传统艺术需要传承,也需要在保留内核精华的同时有新的改变,在新技术支持下,以全新的形势展现,更有利于传统艺术的传播与传承。
戏曲电影已经成为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一大特色,《曹操与杨修》成为今年首映盛典单元中唯一的一部戏曲电影,未来上海国际电影节希望全国各地的更多优秀戏曲电影汇聚于此,通个上海国际电影节这个平台向全世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旧日的经典焕发出新的光辉。
《曹操与杨修》第一次以3D电影的形式展现给观众。
特别关注
中国新生代电影人畅谈“我的2035”
秉持初心,让中国电影的新征程更有活力
《每日新闻》记者 陈颖婕
中国电影不仅需要永存的经典,更需要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近年来,一批中国青年电影人开始迈出国门,在海外电影市场的曝光越来越多。有些在海外电影节中斩获奖项,有些得到了国际影坛的关注和认可。如何为中国新生代的电影人营造良好的机制,从创作、发行、宣传等各方面帮助他们开拓国际视野,让国际影坛更多地了解他们的作品,是本届电影节希望探讨的话题。昨日,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特别设置主题为“中国电影新力量:我的2035”金爵电影论坛,从导演、编剧、演员等多角度探讨中国电影新力量和新使命,让中国电影的下一个征程更有活力,更有意义。
年轻电影人的快速成长通道:作品切勿一味复制 盲目跟风
在论坛的开篇,与会嘉宾围绕“如何才能找到适合年轻电影人的快速成长通道”,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在他们看来,年轻一代的电影工作者对表演事业的自我规划与美好期待,正是中国电影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近期因《超时空同居》收获高票房的新生代导演苏伦,在论坛现场分享了这部收获8.8 亿票房的电影的背后故事。“其实,在拍摄这部影片的过程中,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感觉迷茫,甚至相当气馁。但我告诉自己,无论面对何种困难,都要凭借一股执念撑着走下去。”苏伦说,在这个过程中她渐渐发现,对于一个新人导演而言,要珍惜当今优越的拍摄条件,要让自己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中,通过智慧将这种优势条件扩大化,拍摄出更高品质的作品,这是当代年轻电影人需要思考的问题。“现在的电影市场相当好,因为有了这样的环境,给我们新人导演、新人编剧更多的机会。但在此之中,就要更好地做好自我判断,无论是创作、拍摄还是寻求投资,与自己的初心是否契合,这一点很重要。”苏伦同时表示,新人导演应该多给行业带来一些新鲜的作品,而并非一味地复制,切勿让作品盲目跟风。
1991年出生的新生代导演魏书钧因拍摄的短片《延边少年》,在上月刚捧回戛纳短片单元特别提名奖。如此高的起点,让魏书钧备受业内关注。在昨日的金爵电影论坛上,这位年轻的导演与在座的观众分享了自己对于中国电影新力量的解读。魏书钧表示,《延边少年》是自己的研究生毕业作品,也是个人拍摄的第二部作品。“其实,拍摄短片对于导演而言是很大的挑战,因为短片获得的投资少且回报慢,而长片有更多的投资,也有更多可获得的回报渠道。”魏书钧将两者形容为法棍与牛角,其实都是面包,“就看你有没有一颗认真对待作品的心,只要把他们都当做一部电影对待,无论是长片还是短片都有希望成为好作品。”
电影征程的活力关键:新生代编剧、演员 要秉持初心、不断创新
剧本的创作,素来是一部好剧成功的核心和关键。对于新生代编剧的职业性质,创作了《相亲相爱》的青年编剧游晓颖认为,秉持初心、保持新鲜感很重要,新的时代赋予电影人新的使命,作为一名年轻的电影人,应该更深层地挖掘意想不到的东西,在行业中不断创新,输入新鲜的血液,让中国电影的下一个征程更有活力。“回想我在创作过程中,无数次地想过要放弃,这可能是年轻编剧走上创作这条道路的必经过程。就好像‘取经’、‘打怪’一样,扛过去了,人生似乎就会变得不一样,更灿烂了。”游晓颖表示,创作的种子就是从内心发散的东西,每一场戏的用意是什么,这些内核在编剧心中应当十分清楚。“在遇到了导演、演员、制片人后,编剧应当坦率地将自己内心的创作源与他们交流,只有这样才能让别人真正领悟到剧本核心所在。”游晓颖同时表示,编剧就要能耐得住寂寞,把心中所想通过文字让它发光。
在《路过未来》《红海行动》中都有着出色表现的年轻演员尹昉,在论坛中表示,作为一名新人演员,认真对待每一个角色,要让自己努力成为贡献中国电影新生力量的一小部分。“中国电影的新力量,应当不断坚定自己踏入电影行业的初心,勇于面对成长过程中的错误与不足。”在整个电影产业链中,作为演员尤其是新人演员,相对比较被动,能够选择剧本和角色的余地并不多。但在这种“没得选”的条件下,演员是否有足够多的诚意去拍摄一部作品,这对于整部剧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畅想2035年:希望自己仍是一名不忘初心的电影人
“2035”作为昨日论坛的一大主题,其主要寓意在我国初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节点时,让新生代电影人畅想中国电影市场的期许和展望。
苏伦对此表示,希望自己在2035 年依然是一名不忘初心的电影人,也希望在此期间可以尝试更多不同风格的作品,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带给观众。魏书钧则表示,希望中国的电影教育可以更好地与产业和市场接轨,让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影片通过更多元的方式与观众见面。“我觉得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可能需要通过一代人、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魏书钧说,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也希望新生代的电影人可以永不懈怠,对电影永葆情感。
作为新生代的创作代表,游晓颖在展望2035年的电影市场时表示,希望可以“众人拾柴火焰高”。“因为青春不是年轻人的特权,而是所有人都可以享受青春的当下。对于电影行业,个人的力量虽然渺小,但行业的养成和良性发展正是通过每个人的努力来实现的。”
尹昉则感慨地说,到2035 年时科技的发达程度一定会令人瞠目,他希望那时的电影没有完全被科技、虚幻所吞噬,而是保留那些真正属于电影最核心的人性、生活、情感部分,他也希望有更多的演员依然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表达作品,展现创作者和作品的“灵魂”。
年轻演员尹昉表示,年轻演员要勇于面对成长过程中的错误与不足。(CFP 图)
与会嘉宾围绕“如何才能找到适合年轻电影人的快速成长通道”,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CFP 图)
特别关注
业内专家热议动画电影如何跨文化创作
“匠心动画”才是跨文化电影合作突破口
《每日新闻》记者 陈诗松 实习生 郑晓伟
近年来,文化藩篱和市场差异一直是跨文化电影制作要面对的焦点问题。动画作为一种具有丰富想象空间的艺术载体,对故事的和情感的表达具有独特的优势。随着技术的发展,动画形象可以通过口型改造,实现语言本土化,使故事和情感更易被当地的观众接受。为此,动画:跨文化电影合作的突破口论坛6 月19 日下午举行,金海岸影业总裁刘晓光联合第21 届金爵奖动画片评委会主席、法国动画片导演雅克-雷米·杰瑞德,第21 届金爵奖动画片评委、日本动画片导演片渊须直,美国特效导演安东尼·拉默里纳拉,乌克兰电影联合集团发行总监、制作人伊戈尔·斯托查克以及金爵奖入围作品——定格动画《女他》导演周圣崴展开关于动画电影的对话。
动画市场多元融合
由于常年受到资金等资源的限制,法国动画电影无法在国际上形成巨大的影响力。对此现象,雅克-雷米·杰瑞德认为观众可能会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绘画风格和故事情节更加钟情,对于原创性的动画片的接受度可能没有那么高。针对目前的动画电影市场,他表示:“3D电影流行的原因是因为它的受众大多是小朋友,他们的眼中已经形成了3D 动画电影的美学。他们没有像我们之前一样有接触过2D 手绘动画,这可能也是这些具有法国特质的电影不能被小朋友接受的主要原因。”
相反,来自乌克兰的伊戈尔·斯托查克则践行了“走出去”的原则,积极开拓专属于乌克兰的电影市场。有关电影产业,乌克兰属于一个缺乏资金的小国家,在国内发行的电影常常不能回本。因此,乌克兰电影制作者通常要将动画电影作品销往全球。最多一次,伊戈尔·斯托查克发行的电影最销往了全球七十多个国家。他认为,动画电影重在质量,质量好的电影越能受到观众的欢迎,这也是他们电影能够成功推介出去的秘诀。
日本导演片渊须直制作的动画电影见长于捕捉成人的内心反应,拥有大量老年观众粉丝的他则认为,如果够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关注日本的新动画,那么日本的动画电影便能在全球更好地传播。
动画制作需抱匠心
3D 技术的发展使得动画电影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助推了动画市场的快速更新。与此同时,新技术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定格动画、2D 手绘电影等动画电影类型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但是像雅克-雷米·杰瑞德坚守2D 手绘电影、花费六年制作一部定格动画的周圣崴一样的匠人给动画电影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青年导演周圣崴表达了他对定格动画的看法,“我对于定格动画的新浪潮持保守态度,因为它背离了定格动画最初的初衷。定格动画的魅力恰恰来自于它的材质和媒介,它的未来需要回归到手工,回归到材质本身的魅力。同时,甚至可以回归到如何发掘它停格和卡顿的魅力,这是一种2D 动画和3D 动画无法描摹的魅力。”从创作本身来说,他认为,导演的创作欲望甚至要超过故事本身。如果只是复制好的技术而不是表达情感,就无法感动别人,因为首先没有感动自己。
对于动画电影的未来,雅克-雷米·杰瑞德则希望:“其实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在我们动画电影业能够出现2D 动画、定格动画、3D 动画百花齐放的情况,因为如果将来2D 被3D 取代会是一件很悲伤的事情。”
动画促进电影跨文化沟通
安东尼·拉默里纳拉认为,动画电影的制作应该精雕细琢。动画影片的制作人应该真正地调整好心态,真正地关注动画的发展问题,使动画电影真正成为跨文化电影合作的突破口。
周圣崴则从青年人的视角表达了他对动画电影跨文化沟通的看法:“只要能创造出好的作品,这个作品具有情感内核,它能够感染人,我觉得这就是具备了传播性,它就是能够具备了一定的跨文化性。”
关于将来,雅克-雷米·杰瑞德希望能够创造一个融合各个不同文化的新职业,这种职业能在将来让我们更好地创作出能够被更多的不同国家的观众接受的动画电影,以更好地保护2D 电影不被3D 电影取代,保护小众电影不被主流电影吞噬。
定格动画《女他》导演周圣崴表达了他对动画电影跨文化沟通的看法。(《每日新闻》记者 常鑫 摄)
动画:跨文化电影合作的突破口论坛昨日举行。(《每日新闻》记者 常鑫 摄)
特别关注
3D全景声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昨天世界首映
戏曲电影已成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大特色
《每日新闻》记者 陈宏
1988 年,上海京剧院创排完成的新编历史题材京剧《曹操与杨修》首度亮相,该剧被誉为“新时期中国戏曲里程碑式的作品”;30 年后,原班人马用电影的形式让传统京剧艺术焕发艺术青春。昨天,3D 全景声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在第21 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行世界首映,剧目主创及团队齐齐亮相。《每日新闻》记者也从电影节组委会了解到,戏曲电影已成为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一大特色,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更多优秀戏曲电影汇聚上海,通个上海电影节这个平台向全世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唱念做打”融入3D视听 吸引票友影迷纷至沓来
电影《曹操与杨修》取材自同名新编京剧剧目,故事来源于《三国演义》。该剧通过曹操与杨修两者的性格冲突来体现作品的深层意蕴,描写了人性和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两样东西:权力和智慧。曹操与杨修,都是出类拔萃的风云人物,但他们既高大又卑微的双重品性,使他们无法携手,于是便有了一系列盘根错节、叫人怦然心动的戏剧纠葛。
30 年前的京剧《曹操与杨修》被戏迷和专家公认为经典,“曹操”尚长荣和“杨修”言兴朋的演绎也让观众记忆犹新。如今,两位京剧表演艺术家再度聚首,用全新的方式与观众见面,让人充满惊喜。3D 全景声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由国家一级导演滕俊杰执导,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言兴朋领衔主演,上海尚世影业有限公司、上海京剧院、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SMG 上海东方传媒技术有限公司摄制。
尚长荣先生感慨道:“难忘30年前戏剧的用心编排,也难忘这一次3D《曹操与杨修》以电影的形式,让中华民族戏曲艺术和当代声影艺术结合,产生了非常美妙和难以想象的观赏效果和艺术感染力。”而言兴朋则回忆起了30 年前的往事:全体创作人员在没有空调的酷夏环境里战高温,3个月编排出了京剧《曹操与杨修》。言兴朋表示,此次拍摄电影版剧组全体上下一心,尤其是摄制组里有一位18 岁的学生因此爱上了京剧艺术,让他十分动容:“这让我很感动,相信京剧的艺术魅力能够在这个时代中得到传承,唱念做打通过电影的形式,虚实结合,与电影艺术有机结合,不仅仅是票友,也希望有更多年轻的观众走进影院,欣赏国粹经典。”
多方联手打造戏曲精品 力推新作走向世界舞台
电影版《曹操与杨修》是知名导演滕俊杰继《霸王别姬》《萧何月下追韩信》之后的又一部3D 全景声京剧电影新作。影片使用了全套杜比全景声制作,聘请了曾获奥斯卡奖的英国音效制作大师罗杰萨维奇,同时与上海大学开展后期视效合作。后期特效团队突破了棚内拍摄空间限制,营造了多维度的真实环境,甚至通过特效创制了赤壁大战、四合院全景等宏大场面。
滕俊杰表示,为了能够让经典艺术焕发新生,影片筹备了3年的时间专心打磨,同时得到了各方的专业技术支持,“这次的电影是非常态、非套路的,我们希望让京剧电影得到关注,借用新的叙事方式和影像拍摄手段,再现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也希望这部电影能走向国际,成为京剧艺术、上海文化的一张名片。”首映现场,导演滕俊杰代表电影《曹操与杨修》向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赠送特别定制的3D 珍藏版海报。
首映单元集聚效应明显 全力打造电影上海主场
电影《曹操与杨修》是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映盛典单元中唯一的一部戏曲电影。首映过后,观众纷纷给出好评,有的戏迷甚至在现场提出了公映的预购需求。据悉,《曹操与杨修》计划将在今年下半年进入全国院线公映,让这部传统艺术经典通过大银幕展现给更多更广泛的观众。影片的首支官方宣传片和3 款艺术家品质推荐短片也在世界首映之前首度曝光,两位中外著名艺术家莎拉布莱曼、濮存昕以及影视明星胡歌惊喜出镜为影片进行了推介。
今年,第21 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设置了首映盛典单元。来自华语地区、欧洲、亚太、美非的32 部剧情片,15 部动画片、纪录片及短片选择了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举行世界首映,超过60 部电影进行亚洲首映,让上海观众能够第一时间观看来自全球的最新影片。通过首映盛典单元,吸引全球优秀电影作品借助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平台走向国际,将充分发挥文化大码头的集聚效应,打造首发、首映、首展、首演的“上海主场”,体现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办节责任和文化自信。
3D全景声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在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行世界首映。(《每日新闻》记者 常鑫 摄)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言兴朋出席活动并发言。(《每日新闻》记者 常鑫 摄)
特别关注
《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发布
改革开放40年为中国电影增添全新底色
《每日新闻》记者 陈宏 实习生 王子涵
昨天,金爵电影论坛“改革开放与中国电影”在沪举行,论坛上发布了中国电影家协会主持并持续编撰十二年、记录和研究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历程的《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协会还首次与美国电影协会联合向海外推出《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国际版。中国电影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张宏、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赵宁宇、资深导演郑大圣及著名监制、导演黄建新出席本次论坛,一同分享改革开放四十年间陪伴中国电影成长的历程,共话四十年峥嵘岁月为中国电影增添的全新的底色。
改革开放救活了中国电影
自1978 年改革开放政策颁布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经历了日新月异的四十年,而开放的春风也焕新了中国的电影产业。回顾这段历程,从关注个体意识到扎根社会现实,从制作技术水平不断升级换代,到电影产业体制改革带来的市场爆发,升级为国际电影大国,中国电影得益于改革开放。
赵丁宁回忆道:“改革开放后政府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电影投资行业,虽然打开投资渠道在当时还算是摸着石头过河,但的确激活了中国电影产业。”从九十年代初全中国只有八个电影制片厂到现今市场规模近600 亿元,观影人次达16.2 亿,中国电影发展迅猛并逐步向全球开放。
对于电影产业的全面开放,张宏也有同样的感受:“现在全面放开了,我们可以单片投资,常规的公司差不多两千个,能够持续投资电影的有500 多个,一年出品多少电影,没有限制,这是特别好的现象。”赵丁宁感叹道:“现在中国人看电影,不是在看中国电影,而是看全世界电影,是改革开放把中国电影救活了。”
中国电影类型多样化
除了规模的迅速扩张,中国电影的类型也走向多样化、精品化、分众化,满足了不同群体的观影需求。
凭2017 年文艺电影《村戏》获得第31 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提名的青年导演郑大圣表示,像《村戏》这样的电影能够被拍出来即说明中国电影越来越多元化。这部讲述20 世纪80 年代农村包产到户前夕,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村民们为了久盼的“分地”而排演老戏的剧情片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院线电影”,却在国内收获了极佳的口碑。
郑大圣在《村戏》的成功里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包容性,各种可能性,各种样态,各种模式和各种类型的电影都能根植于这片沃土,自由成长,而这都归功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精心灌溉。
互联网革命让中国电影与世界同步发展
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也伴随着科技进步掀起的互联网革命,这场彻头彻尾的革命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中国乘此东风,扶摇而上,让中国电影产业真正实现了与世界同步发展。一些新兴互联网公司正在利用大数据分析让电影数据化,通过分析数据让电影制作公司更了解观影人群的喜好、口味和需求,并重塑了观众的观影习惯。
《捉妖记2》提前一个月预售,预收第一天卖了300 多万票房,第二天突破五百万,第三天突破一千万,映前一天的时候,首日的预收票达到了2.94 亿,这个是历史上没有的,也助推了首日票房达到5.4 亿的记录。对此,黄建新感慨道:“这个例子说明中国电影人正在用所有的行业,调动了自身最大的潜能和智慧,拼命的缩短了与世界电影发展的差距。这一次,我们真正与世界同步了。”
青年导演要有一颗勇敢探索的心
中国电影市场正在向“年轻化”过渡,看电影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而几位时代电影人也纷纷表示中国电影未来的也属于青年创作者。黄建新强调:“电影界一定要对青年导演用最大的热情去支持,即是他们犯错也要支持他们,因为他们是未来。”
而谈及对青年导演未来发展道路上有哪些建议,几位电影人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张宏认为青年导演一定要始终留有一颗勇敢的探索的心,市场只是艺术能力表现的一种方式,而艺术是对思想价值的表现方式。青年导演不应该只关注票房,而是应该沉下心来,把故事讲好,尤其是把故事背后自己要表达的思想和价值表达出来,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郑大圣认为,对于导演,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表达。“不管能够掌握多少的技术知识,不管暂时只能得到多少资金的支持,不管它的经验是否成熟,这些都不是决定性的。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表达,先表达出来。因为我们总是希望在更新鲜的电影上看到最锐利的力量,最无顾忌的想象力,最生猛的,哪怕是过度生猛的演说,这是能量,而且是最宝贵的、最新鲜的。”
著名监制、导演黄建新发言。(CFP 图)
金爵电影论坛“改革开放与中国电影”在沪举行。(CFP 图)
头脑风暴
中印电影文化交流圆桌会议昨日召开
进入一个市场最好的利器是讲好故事
《每日新闻》记者 陈宏 实习生 赖鼎睿
《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这样的印度电影,为何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票房风暴?《功夫瑜伽》这样的合拍片,又到底给了中印电影合作一些怎样的经验教训?昨日上午,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印电影文化交流圆桌会议在上影集团举办,六位中印两国电影制作人到场谈论中印两国电影发展以及未来合作的可能。
好故事永远是电影走红的神秘配方
Q:《神秘巨星》、《摔跤吧!爸爸》在中国走红的神秘配方是什么?
彭达杰(《功夫瑜伽》监制、鼎趣影业首席执行官):我对发行方说,我看电影的时候,我身边的观众都哭了。我觉得是因为这个故事有全球的感染力,能够和中国的观众产生共鸣。中国的女性一直在社会地位方面挣扎,中国女性会带着男朋友或丈夫、孩子去看这部电影。当提到诸如此类的特定类别,中印两国在故事上非常有共同性。
陈大明(《我知女人心》导演):我参加了《神秘巨星》的首映,我看的时候也哭了。这部电影不是为了中国市场而拍,而仅仅是想拍出一部好电影。好莱坞硬塞中国元素,但是都输了,因为它是生硬的。印度和西班牙都在中国市场上取得了成功,成功原因是好电影。中国拍不出《神秘巨星》,因为这是印度的故事。《摔跤吧!爸爸》也是如此,说的是草根阶层生的都是女儿。中国观众能理解这种感情,理解这种家庭矛盾。究竟是打中国市场还是美国市场,我们会有这方面的顾虑。但印度电影不考虑这些,只是拍好故事。我小时候看过印度电影,至今还能唱主题歌。
阿德瓦·香登(《神秘巨星》导演)右三:印度电影是慢慢积累起来的,包括阿米尔汗的成功。我们不能忽略前期铺垫的时间。而且,很多中国观众已经通过在线渠道看过一些印度电影,对印度电影有一些认识。
Q:在制作电影的时候,会考虑中印两国文化的哪些共同点和差异点?
萨基特·乔杜里(《起跑线》导演):这个其实超越我的知识面了。我们在制作电影时,并不知道会在中国发行和上映。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们也在问中国观众,为何会喜欢我们的作品?我们不在一开始做猜测,我们应该去理解这份喜欢。
Q:中国电影如何在印度叫好又叫座?
伊山·萨克森(《三个故事》制片人、B4U首席执行官):我认为印度观众需要了解中国电影的多样性。中国电影在印度本来上映得就少,除非是已经很出名的电影。从最叫座、叫好的电影开始,慢慢普及开来。电影的成功是由于坚守了自己的故事。我觉得中国电影的制作,可以用根植于中国的故事,但需要跟全世界有共鸣,更加有普世价值,更具备感染力。
中印合拍片未来可期
Q:合拍片重要的元素是什么?是明星吗?
萨基特·乔杜里:在国内电影业,明星很重要,阿米尔·汗在中国很受欢迎,但电影人要谨慎,不能想着通过明星拉动票房。好莱坞和宝莱坞都不是通过明星成功的,观众也不喜欢这样子的票房操纵。
雷尼·哈林(《绝地逃亡》导演、鼎趣影业首席内容官):坦率地说,角色的设定还有打动人心的故事都非常重要,电影的发行也很重要。中印两国都想制作合拍片,现在是介入的好时机。考虑到电影拍摄和制片的历史,宝莱坞商业电影已经有120 多年的历史了,而编剧历史在印度已经超过100 年。中国商业电影的产生时间不长,可以向印度学习。在故事讲述方面中印可以相互学习。我相信中国除了武侠电影,还可以有其它能够成功的类型。
Q:什么样的素材最适合合拍片?
彭达杰:非常难找到合适的素材。我们去年拍了很多剧本,99.99%不合适拍合拍片。我在中国已经做了4 年,《功夫瑜伽》是第一部。今年年底会发行一部新的影片,针对中国市场。针对合拍片,我们手上已经有几个本子,去寻找符合我们要求的合作伙伴。我们有黄金原则,那就是找到好的故事就能成功,此外还要考虑如何架构。
Q:合拍片与制作普通电影有什么不同?
陈大明:我们对待合拍片很谨慎,合拍片不能拍实验性电影,会丢失观众,还是得先做主流电影。
彭达杰:说到合拍片,太难了。去年我做了个合拍片,名叫《功夫瑜伽》。我现在有些经验可以分享。合拍片早期要有充分的磨合,关于翻译,关于市场。了解市场的过程必须投入巨大的心力。制片人的目的是赚钱,每天都在想预算控制和票房。但也不要忘了自己的初心,拍电影始终要拍优秀的故事,考量财政时不要忘记故事的本质内容。《功夫瑜伽》这部电影找到了成龙和印度功夫明星。拍摄时间太紧了,投资回报有限。当时我们没有优先考量印度市场,只是针对中国市场,使用了成龙,放弃了印度功夫巨星。在中国获得了2.5 亿票房,印度就要差一点。不是所有的合拍片都会成功,要符合天时地利。
进入异国市场仍存在许多误区
Q:合拍片进入各类市场需要注意些什么?
雷尼·哈林:好莱坞有经验的制片人曾给我们提议,如果要来中国做事情,真的需要沉下来,而不是昂首阔步说“我是好莱坞,我就可以成功”。这样是会吃败仗的。
彭达杰:很多人跑来中国,想着花一个星期,签一堆合同,然后就等着片子上映、赚钱。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在中国,要学会建立人际关系,要真正地重视市场。不可能每次来中国几天就想成功。
陈大明:我觉得,来中国拍电影的人需要多了解中国的规则,例如什么样的电影能够过审。同时合拍片还需要注意版权问题。
阿德瓦·香登:我觉得要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的背景,要根植于这部电影的市场。不管电影制作人在自己的母市场多么有经验,作为外来者,要先沉下心来学习和了解这个市场。
六位中印两国电影制作人谈论中印两国电影发展以及未来合作。(CFP 图)
参赛影片
《给自己的情书》:走向心灵指引的地方
《每日新闻》记者 陈颖婕 实习生 蒋诗瑶
昨日,入围本届金爵奖主竞赛单元的剧情片《给自己的情书》在上海放映,编剧里卡尔多·罗科和女演员伊莎贝拉·布里坎蒂一同亮相剧组见面会。影片以精炼细腻的对白、鲜明温暖的色调和充满张力的配乐营造了意大利式高贵真挚、随性浪漫的氛围,剧情如散文诗篇般缓缓铺开,触及到每个人心灵中那片情感的空地。
爱情与孤独:一封迟到的情书
年近五十的弗朗西斯卡是年迈的建筑大师曼菲迪的独女,她很有建筑天赋,但或许是想走出父亲的光芒,她离开家乡搬到巴黎,嫁给了一个富有的老头。倒卧病榻的父亲让女儿回到都灵帮他处理建筑项目,和负责人马西莫合作为一对夫妇建造一所湖滨别墅。
导演保罗·弗兰奇因身体原因未能来到上海,托伊莎贝拉带来一封长信,讲述了拍摄初衷。“我意识到演员必须是五十余岁的,因为人只有过半百,才会总结自己的前半生,审视做过的抉择。”女主演埃马纽埃尔·德沃很有切科夫小说中女性的感觉,很好地诠释了女性的忧郁和感伤。桑德拉是马西莫的约会对象,她的饰演者伊莎贝拉谈到,“桑德拉其实爱的是马西莫的孤独。”
“你曾为爱做过疯狂的事吗?”有一天弗兰西斯卡在咖啡厅突然向马西莫提问,此时快节奏的背景音乐响起,两人相视而笑,仿佛两条平行线突然改变了永不相交的轨迹。虽然最终弗朗西斯卡回到了丈夫身边,但她送给了马西莫一封迟到的情书,“余生的每一天,我都不会不想起你。”
房子与心灵:一片情感的空地
建筑是影片中的一个重要元素。编剧里卡尔多·罗科提到房子在影片中有双关的意味,“第一层是建筑师为别人建造房子,自己却从不住在其中;第二层是隐喻了两位主人公的孤独,他们就好像没有壳的蜗牛,‘心灵的房子’被拆掉了。
”本片的剧本创作历时两年,希望浓缩的人物对白可以直击人心。除了父女那段激烈的争吵,其他对白几乎都是欲言又止的,“这就好像潮水一样,到了最高的地方便又退回去,我们要营造的就是这样一种感觉。”编剧里卡尔多解释道。
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片名直译过来是“从未住过的地方”,而国内将其翻译为“给自己的情书”,其实是对应了片中曼菲迪在很久以前写给妻子的一封情书,弗朗西斯卡在父亲逝世后才看到它,改变了自己对于父亲傲慢自私的看法。
一句话,影片不是单单关于爱情,更多的是讲述孤独,讲述生命和时光不可避免的流逝,讲述时间给予我们的和没有给予我们的,那就是我们从未住过的地方——一片情感的空地。
《给自己的情书》主创人员与观众见面。(CFP 图)
参赛影片
“聚焦加拿大”电影展映发布会举行
18部加拿大影片来到上海多方期待中加影视增强合作交流
《每日新闻》记者 陆安怡
加拿大电影工业素有“北方好莱坞”的美誉。昨日下午,“聚焦加拿大”电影展映发布会在上海银星皇冠假日酒店举行。加拿大影片《背景调查》《塔杜萨克女孩》《翻译家》《我的敌人,我的兄弟》《春色撩人》和《一夜情》的主创团队纷纷在发布会上亮相。同时,加拿大各位驻华官方人士,也在活动现场表达了有关中加电影增强合作交流的美好愿景。
加拿大驻上海总领事馆艾伟敦在致辞中表示,很高兴今年共有18 部加拿大影片来到上海国际电影节,其中还有3 部作品参与竞赛角逐。
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放映的加拿大电影内容多元,不仅反映了加拿大电影的国民化、包容性等特点,也体现了加拿大电影产业的现状。
艾伟敦说,希望各位影视的伙伴能够把握加拿大和中国之间的合作机会,共同交流进步。
魁北克政府驻中国办事处主任、加拿大驻北京大使馆参赞雷平江认为,提升魁北克和中国之间的文化关系非常重要。
他说,本次“聚焦加拿大”电影展开幕影片《背景调查》的导演马克-安德烈·拉沃伊就来自魁北克。当地电影产业发展蓬勃,拥有精良的制作团队和技术支持。“我非常高兴能够来到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与大家交流探讨。”
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驻沪代表黄文楚则介绍了加拿大政府支持电影产业发展的情况。他说,“加拿大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而中文是该国多元文化交流中重要的一环,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找我们咨询相关政策。”
“第21 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组织得非常专业。”马克-安德烈·拉沃伊对于能够参展感到非常荣幸。同样,影片《背景调查》的制片人Adrien Bodson 也对能够参与展映感到高兴。他说:“我在上海遇到很多电影人,他们都对这部片子感兴趣,希望大家能够看到最后,并相互交流看法。”首次来到上海参加电影节的他表示,希望能够和大家常来常往,建立合作。
《塔杜萨克女孩》克洛伊的扮演者Camille Mongeau。(CFP 图)
头脑风暴
网络时代电影知识产权亟待加强保护
《每日新闻》记者 郦亮 实习生 周承琪
第21 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昨天,国家版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上海共同举办“电影的经济及文化价值与版权保护高端论坛”。此次论坛聚焦版权保护和电影产业发展,交流国家和国家层面通过完善版权制度、加强版权保护等促进电影产业实现其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成功经验,推动各国尽快批准或加入《视听表演北京条约》。
电影经济不断增长
1998 年英国政府首先提出了“创意经济”的概念,20 年来创意经济的不断发展日益证明了其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福利的重要性。事实证明,创意经济是一种可行的发展选择。而电影经济显然是创意经济的一部分。
美国电影协会的报告显示,在全球范围内,电影和家庭消费达到884 亿美元,电影票房达到历史最高纪录406 亿美元,相比2016 年提高了11%。其中2017年亚太票房160 亿美元,比2016年提高了6%,亚太地区票房增长的最大的驱动力来自中国,中国观影人次同比增长18.2%。最近几年电影电视剧的发展持续地推动着经济活动和贸易,为国家的GDP 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美国电影协会亚太区总裁兼董事总经理艾理善昨天提到,2016 年中国电影电视行业为经济作出的贡献已经达到863 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5%,并支撑了410 万人次的就业,税收达到160亿美元,同时他强调了本土电影行业和其他国家的合作。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任仲伦立足于全球电影票房,认为电影的价值不可估量,而全球电影票房依然呈现增长态势,其中中国电影票房为79 亿美元,日本为20 亿美元,英国为16 亿美元,印度为16 亿美元,韩国为16 亿美元,全球电影市场中亚太地区是最大市场,其中中国电影的贡献量最大。他还指出中国电影市场依然在高速发展,“2018 年第一季度,中国电影票房已经达到了202.18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了39%,观众人次达到5.6 亿,同比增长36.5%。”
网络视频崛起 机遇和挑战并存
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于影视消费结构的转变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自2013 年以来全球数字业务支出猛增161%,在线观看视频量增加到1675 亿次,而物理性家庭娱乐支出则呈现出连年下降的趋势。《中国网络版权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7 年网络版权市场规模达到6365 亿元,用户付费为3184 亿元,其中网络视频用户市场规模为218 亿元,同比增长100%。
任仲伦认为,在网络时代,电影面对的必然是巨大的机遇。他说道:“电影具有工业文明的基因,具有新技术的欲望,具有创造新市场新财富的能力。”他以《哈利·波特》举例说,《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总票房为77 亿美元,所有单部电影均进入了世界电影史全球最高票房TOP50,其中最高的一部排名第五位。而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扩大了这一成功,1999 年12 岁粉丝创立网站助推,最强大的势力是原著的衍生创作;2011 年罗琳建立网站,用于独家销售电子书和有声书以及发布最新作品。“《哈利·波特》电影的成功和在互联网环境下更为大规模的传播,证明了网络时代对于电影的发展来说是全新的机遇,因为互联网时代增强了电影新的制作技术、新的传播领域和新的财富空间。”
网络时代,电影如虎添翼,传播效果成几何级放大,但是网络时代的电影也面临着许多挑战。比如网络时代,电影的被盗版情况也日益严重。网络在推动电影传播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盗版的成本。如何在保持网络优势的情况下,遏制网络侵权行为的发生,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
“电影的经济及文化价值与版权保护高端论坛”昨日举行。
加强电影知识产权保护
电影产业是重要的经济与文化产业,也是版权产业的一项核心内容。近十几年来,中国电影产业蓬勃发展,从2004 年到2017 年,票房实现了从15 亿元到559 亿元的飞跃。而版权是电影的基础和核心,在电影产业的各个环节和衍生商品的开发利用,均涉及版权保护,建立有效的版权保护、良好的版权环境,对尊重、激励电影创作,推动电影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艾理善说,“电影文化和经济贡献非常重要,体现在美国和中国,如果没有版权保护一切都无法实现,版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是生命线,保护艺术家寻求公平的报酬,鼓励他们辛苦的工作并促进创新。”他对现在网络环境中侵权现象感到忧心忡忡:“网络环境带给我们很多的困难。”
在当下网络环境中,如何才能够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艾理善强调了政府颁布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他认为全球知识产业的良好生态,要求建立起全球知识产权保护的框架,使得所有向公众的传播都得到保护。“技术给我们带来机会也带来威胁,创造者和艺术家希望能够创造出一个国际合作的环境,更好地保护影视知识产权,保护该行业方方面面的权利实现。”他号召全球各国加强合作,发明更多保护知识产权的方法,以推动艺术家持续不断创新、创造出更多优秀作品。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与创意产业部副总干事福尔班和国际表演者权集体管理协会副主席蒙特斯强调了当下网络环境下《视听表演北京条约》的重要意义。该条约旨在加强表演者在视听行业的地位,提高其社会地位,能够在不影响向视听表演者支付报酬的任何其他协议或制度的情况下,保证视听表演者保留对生产者转让专有权的权利,保障表演者应收获的公平报酬。该条约对于民间艺术形式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通过保护表演者,最终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电影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爵士调
欢迎光临奇幻城堡
——评电影《佛罗里达乐园》
佚名
第83 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开出获奖名单,曾于2015 年用iphone 拍出宽银幕电影《橘色》的导演肖恩·贝克凭借《佛罗里达乐园》荣获最佳导演,此外,本片也在去年年末颁奖季的多个电影奖项例如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哥谭独立电影奖上收获多项提名。
《欢迎光临奇幻城堡》是电影《The Florida Project》的台湾译名,其中“奇幻城堡”是位于奥兰多南部的世界上最大迪士尼乐园附近一所汽车旅馆的名字,也是影片故事的发生地。它作为庞大的迪士尼乐园产业的辐射地,以“佛罗里达项目”命名,投资建设时意图将其打造成世界游客的枢纽,但时过境迁的它只得沦为每晚35 美元的流动家庭集散地。
在这所被粉刷成梦幻紫色的汽车旅馆中,生活着单亲母亲海莉和她刚上小学的女儿莫尼,因为不想提供更多服务的海莉在被酒吧辞退后迎来了莫尼的暑期长假,也迎来了自己人生的漫长假期。她变卖ipad、带上女儿向陌生人推销香水甚至最后出卖身体来赚取房租,而在女儿的世界里,和小伙伴游逛、和妈妈共处是她最快乐的暑期。
显然该片没有明确的叙事线索和戏剧冲突,也仿佛没有一个固定的视角带我们去观察片中人物的变化过程,作为讲述底层人的影片,它好像太过欢乐,作为暑期时光的叙述,它又好像太过辛酸。这完全呈现了罗伯特·麦基对于故事的定义:故事并不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尽最大的努力挖掘出混乱人生的真谛。
本片是导演与编剧克里斯贝格继《橘色》后的再度合作,小人物对命运的抗争早已得心应手,但怎样以一种优雅的方式讲述是导演的创新之处。
同样是涉及到孩子的影片,达内兄弟的《单车少年》不免有惹人怜悯之嫌,但是在《佛罗里达乐园》中,莫尼过着一种更为惹观众怜悯的生活,而她天性的快乐、单纯和不自知将生活的无情掩藏,其制造出的情绪张力将观众置于一种愧疚之情中,从而产生有别于达内兄弟强制性社会反思的自发性反思行为。
同时,莫尼也作为底层教育的呈现者,对母亲和电视节目语气的模仿、对一起玩耍的小团体意见领袖的模样,都映射着她身边的大人们在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虽然导演在拍摄孩子们给出的参考影片是法国导演布鲁诺·杜蒙的《小孩子》,但是在本片中导演并无将孩子们调皮捣蛋列入充满人性恶意的行为之列,他更想通过孩子对于世界作出的反应传达母女、邻里或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无暇深入到人类意识的探讨中。
在故事的呈现方式上,导演不对剧情做过多的交代,在他安排后的剧情下他反而变成了一位纪录片导演,将没有呈现的剧情解释权利交给观众。
人与人之间逐渐建立起的情感、体谅以及对建立这感情的渴望将是导演逐渐将其放大的风格展现。
随着影片的关注点,我们也可以一窥近年来崛起的A24制片公司的口味,于2016 年获得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的《美国甜心》就由该公司制作发行,同样取材美国小人物对抗命运的生活样态,与《佛罗里达乐园》相比,还是过于聚焦在一位女性的成长史之上,但美国低成本独立电影已经开始有了新样式。
爵士调
风啸中感悟人生的坚韧
——评电影《呼啸山庄》
龚金平
相对于人物刻画和情节设置,影片《呼啸山庄》(2011)更大的成就来自于其空镜头的运用和对于自然环境斑驳气质的精妙捕捉。影片中,人物居住在高地荒原一个地广人稀的山庄。这里似乎远离尘嚣,也远离现代文明,人物也因此有了无限广阔的活动空间,并恣意挥洒原生态的人性样貌。影片经常用空镜头来介绍环境,展现天高地迥的辽阔。由于英国特殊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片中的空镜头经常是灰蒙蒙的,天地间笼罩着一层薄雾;或者,由于黑云低垂,天地变得阴郁而低沉,飘溢着无端的压抑与绝望。当然,在阳光充足的时候,这个农场和山谷也展现了饱和的绿色和层次分明的宁静祥和。尤其希斯克利夫重新回来时,影片难得地出现了几次高度饱和的光线和暖色调,营造了一个诗情画意的空间让观众恍惚间进入童话世界。
影片不乏稳定而宁静的大远景,但在人物活动时,尤其人物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或者有激烈动作时,影片又用了大量手提摄影,呈现一种动荡不安的画面风格,并在小景别的晃动镜头和不规则构图中,让人物内心的不安与焦灼以直观的方式流露出来。在这些两极镜头(动与静,稳定与动荡,大远景与中近景)中,观众跟随人物经历不同的情绪状态,并体验着时而奔放时而压抑的人生处境。
在那片几乎没有遮挡的旷野上,烈风毫无阻碍地撞击着窗户,肆无忌惮地抽打着野外的人。这些风夹带着风雪和暴雨,建构了一个极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但是,在这个环境里,植物凸显出蓬勃的生命力,以一种无所畏惧的姿态坦然地迎接季节的更迭,承受着严苛而冷酷的气候考验。尤其少年的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漫步野外时,他们经常来到一片低矮的野花丛中。这些花看起来以一种臣服的姿态匍匐在大地上,缺乏大树的挺拔与伟岸,却能以坚韧的方式完成自我的张扬。
读懂了《呼啸山庄》里这些空镜头和植物的隐喻意味,以及镜头运动、景别和构图上的变化,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影片意欲表达的人物与环境之间的互文关系:希斯克利夫承受着命运的摧折,身处恶劣的生存环境,但他身上体现出一种类似荒原般静默而坚韧的生命力。大自然的狂暴就像希斯克利夫的生存环境,也是他内心的波澜起伏。他为了逃避人世间的粗暴残忍,常常漫步于野外,这是一种疗伤,也是对自然的一种“自我认同”。
影片虽然在自然环境的表现上极富影像冲击力,但人物刻画实在过于单薄,对于人物行为逻辑的处理也着实潦草。也许,影片通过刻意隐瞒希斯克利夫的来历,忽略他离开的那几年的经历,从而使人物具有一种高度意念化和隐喻性的特征,让人物化身为一个具有野性力量和原始真实的符号,但这种人物塑造方式会导致人物维度不清晰,观众难以了解他的真实性格和内心层次,自然也难以理解他的深情与执着。甚至,观众许多时候并不喜欢希斯克利夫,如他在凯瑟琳婚后旁若无人地去找她,一次次与她约会,看起来是一种强悍的情感表达方式,但未尝不是一种自私和霸道。
也许,影片想表明,希斯克利夫从来就不是一个身受伦理羁绊的“社会人”,他身上是自然而真实的,从不隐瞒,也不矫饰,是一种“赤子状态”。可是,希斯克利夫取得农庄的手段又表明他城府极深,完全不像一个“自然之子”。
上一篇:绝命毒师电影
下一篇:答题赠票 丨《封神十二问》邀你回答!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