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连锁与交换”探讨
王芳[1](2021)在《利用单碱基编辑系统构建早衰症非人灵长类模型》文中指出如何做到抵抗衰老,延年益寿是人类发展历史上经久不衰的话题。机体的衰老可分为正常衰老和病理性衰老。在病理性衰老中,属于单碱基突变的罕见遗传病的早衰症(HGPS,Hutchinson-Gilford progeria syndrome)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重点关注。早衰症的致病原因是位于人类一号染色体上负责编码细胞核核纤层蛋白的LMNA基因的编码区域的第1824位胞嘧啶突变为胸腺嘧啶。核纤层蛋白在维持细胞结构,有丝分裂,染色体凝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LMNA(c.1824C>T)的突变会导致lamin A/C的m RNA发生错误剪切,引起毒性蛋白progerin的积累,最终诱发早衰症。另外,LMNA(c.357-2A>G)的突变会引起LMNA基因2号外显子缺失诱发扩张型心肌病(DCM,Dilated cardiomyopathy)。因为非人灵长动物与人类在遗传背景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所以成功构建出非人灵长类动物疾病模型可以极大地推动人们对于遗传疾病致病机理与基因治疗的研究进程。作为CRISPR/Cas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as9)系统的衍生物,单碱基编辑器由单切Cas9酶(nick Cas9,n Cas9)和脱氨酶组成。目前单碱基编辑器可分为两个大类,诱导胞嘧啶突变为胸腺嘧啶的胞嘧啶单碱基编辑器和诱导腺嘌呤突变为鸟嘌呤的腺嘌呤单碱基编辑器。与传统的利用同源重组引入碱基突变相比,单碱基编辑器具有易操作,效率高的优势。本研究前期通过显微注射的手段分别将胞嘧啶单碱基编辑系统和腺嘌呤单碱基编辑系统注射到食蟹猴胚胎,获得LMNA(c.1824C>T)的HGPS食蟹猴胚胎模型和LMNA(c.357-2A>G)的DCM食蟹猴胚胎模型,成功建立了非人灵长类胚胎靶向基因位点的单碱基编辑方法学。后期,通过移植经过BE4max编辑的食蟹猴胚胎,本研究成功获得了5只存在LMNA(c.1824C>T)突变的新生小猴。通过蛋白检测相关实验,本研究证实HGPS模型猴全身多组织表达早衰progerin蛋白。临床表型观察证实HGPS模型猴在刚出生时和临床早衰患儿一样并无异常,但随着时间推移,早衰症小猴逐渐表现出脱发,骨骼发育异常,生长发育滞后等临床病症。组织病理学分析证实了HGPS模型猴出现皮肤老化,脂肪代谢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症状。转录组分析数据显示HGPS模型猴的上调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免疫应答及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相较于已有的HGPS动物模型,本研究构建的HGPS模型猴更全面且较高水平地模拟了临床早衰症患儿。综上所述,本论文研究证实了单碱基编辑器在构建非人灵长类动物疾病模型上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且,本研究构建出的HGPS模型猴将为后续早衰症的机制研究和治疗,以及正常衰老的机制研究提供强有力的平台。
阿苏瑞[2](2020)在《蒙古族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患者的临床研究和突变基因筛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2个中国蒙古族非近亲婚配的PSEK家系进行临床和遗传学研究,对比分析了其表型及遗传特点,同时筛查其候选致病基因,分析和比较不同民族间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的特点,从而为不同民族PSEK防治奠定基础,增进我们对PSEK的认识。方法我们收集了2个中国蒙古族非近亲婚配的PSEK家系的临床表型材料,采集该家系中8个样本(4名患者,4名对照)的外周血样,对11个PSEK候选基因的外显子及外显子与内含子交界区域进行Sanger测序及测序结果分析。用Pubmed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检索国内外报道的关于PSEK的,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运用全外显子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中国蒙古族2个PSEK家系患者进行详细临床资料调查并对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共检测到6个PSEK候选基因,分别是家系1的TYR基因错义突变c.247G>A(p.Val83Ile)、TYR基因插入突变c.929930ins C(p.Arg311Lysfs*7)、KRT6B基因错义突变c.1156C>T(p.Arg386Cys)、SERPINB8基因错义突变c.194A>G(p.Asp65Gly)和ERCC2基因错义突变c.1419C>A(p.Phe473Leu);家系2的SERPINB8基因错义突变c.194A>G(p.Asp65Gly)。证实TYR基因插入突变c.929930ins C(p.Arg311Lysfs*7)为PSEK的致病基因。结论本研究扩充了中国蒙古族PESK的遗传及临床数据库,也为进一步探索蒙古族、汉族人群PSEK发生的民族差异性提供理论依据,为患者的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及基因治疗等奠定了基础。
曾薇[3](2018)在《上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与美国MCAS毕业水平测试生物学科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教育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与全面推进教育的公平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①2014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打开了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新篇章。②2017年底,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将学业水平考试划分为等级性考试与合格性考试,并规定了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的性质及功能。③基于当前改革背景,本研究利用文献法、比较研究法、统计法,选取作为我国首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的上海市及美国马萨诸塞州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第一,两地课程设置;第二,上海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与美国马萨诸塞州综合评估系统考试方案;第三,两地的高中生物的课程体系和它们的评价标准;第四,两地考试生物学科试题。通过比较两地异同点,总结两地在上述内容的特点,并在课程设置、考试方案、课程体系、试卷编制等方面对我国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提出若干可供参考的意见及启示。
刘述磊[4](2017)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NME8基因多态性与迟发型阿尔茨海默病的关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及目的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不断的加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现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病和肿瘤之外,危害老年人生命健康的“第三大杀手”。目前,全球有5000万人患有该疾病,并到2050年时,AD患病人数将会增加3倍。迟发型阿尔茨海默病(Late-onset Alzheimer’s disease,LOAD)是最常见的AD类型,发病率占AD总数90%以上,由基因突变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其中基因因素对LOAD的发病具有重要的影响。LOAD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其遗传具有复杂性和异质性。到目前为止,Apoe基因是唯一公认的与LOAD发病风险有关的易感基因,在其发生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显示,LOAD遗传性非常高,可以达到58%-79%,然而,Apoeε4等位基因占LOAD基因易感性的比重却不足50%。研究表明,约50%的LOAD患者并没有携带Apoeε4等位基因,据此并不能完全解释LOAD的遗传性。由此可见,Apoeε4仍不能构成LOAD的充分必要条件。鉴于此,这也提示了我们,可能存在除Apoe基因外的候选基因决定了LOAD的遗传易感性。最近一项Meta分析在高加索人群中发现位于7号染色体上的编码NME/NM23家族成员8基因(NME8)(rs2718058)与LOAD的发病风险具有强烈的关联性。人类的NME8基因位于7p14.1区,NME8基因多态性在神经系统中扮演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参与细胞骨架的形成、轴突运输与抗氧化反应。由于遗传异质性,基因突变与基因的频率在不同的种族之间可能不尽相同,并且加之地域、饮食文化的不同,基因对LOAD发病风险影响也会存在差异。目前NME8基因多态性(rs2718058)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LOAD的关联性还未进行验证。因此,本研究旨在阐明NME8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迟发型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共收集LOAD病例组992例(其中剔除存在异常数据个体8名)和对照组1358例(其中剔除存在异常数据个体4名),两组根据年龄、性别相匹配,且均为中国北方汉族人群。应用高通量SNPscan技术,对NME8基因的功能性位点rs2718058进行基因分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测定反应(PCR-LDR)技术对基因Apoe进行分型后,分别应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rs2718058位点与LOAD之间的相关性。考虑到种族差异及样本量等影响因素,我们整理了目前国际发表的关于rs2718058的所有病例-对照研究,包括高加索人群、西班牙人群、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对其进行Meta分析(病例组共纳入29060名研究个体,对照组共纳入53653名研究个体)进一步阐释rs2718058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LOAD发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我们一共研究了2338名中国北方汉族人群,包括984名LOAD患者和1354名健康对照者。LOAD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年龄和性别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LOAD病例组的MMS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Apoeε4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在两组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01,OR=2.422,95%CI=1.9702.977).经计算后,LOAD病例组的G最小等位基因频率略高于对照组(22.9%versus 21.3%)。经多元线性Logistic回归分析去除混杂因素(年龄、性别、MMSE评分、载脂蛋白Eε4)影响后,未发现rs2718058位点与LOAD存在密切的相关性。进一步将样本按载脂蛋白(apoprotein E,Apoe)ε4分层后,在Apoeε4携带者与非携带者人群中,仍然未发现rs2718058位点与LOAD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最后,我们在对82513人群的总样本(包括高加索人群、中国北方和南方汉族人群)meta分析中,发现rs2718058与迟发型阿尔茨海默病存在关联(OR=1.08,95%CI=1.051.11)。然而,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亚组的meta分析中,我们发现rs2718058与迟发型阿尔茨海默病不存在明显的关联(OR=1.05,95%CI=0.931.17)。结论我们发现,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NME8基因多态性与迟发型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风险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鲁敏[5](2017)在《奔月》文中研究指明也真是不大讲究。小六三月出事,到九月,贺西南与张灯,已从素未谋面的情敌变成无话不谈的兄弟。贺西南带着张灯来到金陵购物中心的顶层,隔窗往外俯看。干燥的树叶在枝头摇晃,做好了枯萎与腐烂的准备。浅褐色的阳光透过这样的树叶投射下去,使人们瞧上去有些衰老。水果店摆出了石榴和柿子。冰激凌的门面有点萧条。还可见到一所中学,刚刚开学的少年们三三两两,勾腰背着书包,参加葬礼似的走进寂静了一个夏天的校园。
周琳[6](2017)在《EST-SNP分子标记技术在茶和咖啡中的开发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开发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EST-SNP分子标记,具有数量丰富、多态性高、适合于高通量分析等优点,不仅可用于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构建遗传图谱、品种选育、进化和种群多样性等研究,且EST-SNP直接与功能基因相关,可为遗传性状功能解析和功能基因克隆提供了便利。茶[Caimellia snensis(L.)O Kuntze]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饮料植物咖啡(CoffeaL.)在热带和亚热带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大量种植,咖啡目前也是全球最广泛消费的无酒精饮料之一,代表着全球数十亿美元的产业。本论文主要利用EST-SNP分子标记技术,以两大饮料植物茶和咖啡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应物种SNP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取得的成果如下:1.利用NCBI中茶树EST和核苷酸序列数据,开发了 1786个候选SNP位点,筛选出96个SNP标记;并用中国40个茶树品种对其进行验证。基于验证结果,筛选出具有多态性的60个SNP标记。最后基于基因分型结果,主坐标分析将40个茶树品种分为三个集群,但使用贝叶斯聚类分析是则分为两个集群,福建省的品种在贝叶斯聚类分析中被分配到华东地区。这些SNP标记与高通量基因分型系统的结合,可有效地构建茶树种质资源的DNA指纹图谱。这些标记可精确的进行基因型鉴定,将是茶树种质资源管理和遗传育种的有效工具。2.基于SNP标记的DNA认证对于优质品牌名誉的保护以及产品的保值具有重要作用。实验使用了包括绿茶、红茶和青茶的14个商品茶作为检测材料,应用60个已开发的SNP标记,通过多位点匹配的统计检测分析鉴定了每个商品茶样的遗传身份。主坐标分析结果表明商品茶使用的茶树品种间具有较大的多样性,并且阿萨姆茶和产于中国茶之间存在着显着差异,而且证明了日本茶树是由中国茶树品种的种子培育而成。通过该方法可以追溯茶产品对应的原始材料,并且该方法结果稳定、成本低,展现出较好的实际应用潜力。3.福建白茶产于中国福建省,是由当地品种制成的特色茶类。由于茶叶市场上普遍存在福建白茶掺假的现象,开发一种鉴定福建白茶植物来源的方法具有现实意义。从国内外市场上共收集125个单片茶样,分别代表从国内外市场上购买的10种商品白茶产品,35种来自福建的白茶适制种和商品白茶,以及30种来自于华南和其他亚洲国家的茶树品种,用192个SNP标记进行鉴定和分析。基于商品茶单个茶芽或叶片的SNP结果,可以明确地区分出10个商品白茶中有6个为非地理标记保护产品。结果表明,本试验方法建立了特定白茶产品单个芽叶与福建白茶适制茶树品种之间的联系。该方法也可应用于其他商品茶中,尤其是用于保护地理标记保护产品、原产地域标志产品。4.利用NCBI中咖啡EST开发了 753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NP),并使用来自波多黎各的25个阿拉比卡种(C.arabica)和罗巴斯塔(C.canephora)材料对其中180个SNP标记进行验证。基于验证结果,筛选出在2个种中具有多态性的55个SNP标记。C.canephora种中检测到79.2%的多态性SNP标记,且所有品种能被完全区分。12个C.arabica种中虽然仅检测到21.8%的多态性SNP标记,然而这些标记足以将12个C.arabica材料明确分为10个独特的基因型,及2个突变群体。一些波多黎各当地品种(包括’Limani’、’Fronton’和’TARS 18087’)与其他常见的C.arabica品种(例如’Catuai’、’Borbon’和’Mundo Nuevo’)表现出显着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本研究开发出的55个稳定的具有种内和种间多态性的SNP标记可作为基因分型工具,用以协助咖啡种质资源的管理,种植材料的传播以及咖啡品种的鉴定。
蔡绍京[7](2016)在《关于《遗传学名词》(第二版)若干问题的讨论》文中指出对《遗传学名词》(第二版)中部分"经典遗传学"名词进行了讨论,指出了这些名词的定义或注释在内容、语法结构及语言表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修改意见。期望能引起作者及出版者的重视,使《遗传学名词》(第三版)的质量能有显着提高。
赵维学[8](2014)在《生物高考考题设计与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高考建制以来,虽然长期受到质疑与争议,但仍旧因其公平、高效的特点沿用至今,是选拔人才进入高校继续深造的重要手段。另外,高考也对高中的教育教学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对于高考的研究,无论是对人才的选拔还是对高中的教学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自上海开始单独命题,上海就成为了高考改革的前沿阵地。2009年开始,二期课改全面推行,在一期课改和二期课改并行时实行的“一卷分义”的政策取消,自此,上海高考生命科学卷也由此在之后的五年中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本文从知识分布和考查方式两个层面通过以数理统计为主的研究方法对近五年上海高考生命科学卷进行了分析,旨在发挥高考的导向作用,通过对高考变化趋势的研究和总结,为一线教学工作提出相关建议,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通过研究,对高考变化趋势的结论为:在保证双基的前提下,通过考查方式的变化来努力摆脱师生对往年高考考题的过度研究、过度操练而形成的特定解题技巧与思维惯性,从而更准确的考察学生对生物学的理解和整体把握,以达到准确区分的目的。据此,对于一线的教学工作的启发如下:1.牢固的知识基础仍是重中之重;2.需要帮助学生构建一统的知识体系;3.学生需要更为灵活的能力;4.需要为生命科学课堂注入前沿与生活的元素。另外在每一条启发之下也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具体建议与策略。
王康[9](2012)在《基因权的私法规范》文中研究指明基因医学技术触及了人之尊严、自由等根本价值,引发了诸多伦理和社会问题,也要求对现行法律秩序进行反思。我国已经在此领域发生了多起事件。不过,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有关基因医学技术的基本立法或专门立法,在民事立法中也没有对基因医学技术以及基因权利予以可能的关注。本文以作为人格权的基因权的私法规范为命题,对基因医学技术的法律问题进行事实(第一章)、理念(第二章)和规范(第三至五章)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基因权的社会基础。基因医学技术的特殊性在于它关涉人的最高私密、对疾病风险的预测性、不确定性与风险性以及社会关切性。基因医学技术存在着一些内在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患者、家族成员、基因族群)和外在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医师、研究或资助机构、保险人和雇主以及政府)。基因医学技术引发的一系列伦理问题正是法律规范的中心内容。在基因伦理的具体分析情境中,可以发现来自位格伦理的尊严、来自风险伦理的责任以及来自多元化境遇伦理的商谈等法律分析的伦理基础,进而凝练出人类基因上的道德人格权诉求。人类基因上的道德人格权把尊严作为全部的出发点和归宿,把自主和人格完整作为权利的内核,并把合理性作为各种丰富的利益关系的调整标尺,为走向作为私法人格权的基因权提供了桥梁。第二章论述基因权的私法证成。在正面“主体客体化”的现实和人格内在的财产性的基础上,人类基因被界定为一种拟似的人格财产。人格财产的界定只不过表明:人类基因作为人格,内在着财产的意义。人类基因本质上是一种人格利益,通过法解释的路径能够在私法上生成基因权概念。基因权的私法内涵在于它是指自然人基于自己的特定基因而享有的人格权利。在权利内容上,基因权至少包括基因平等权、基因自主权、基因隐私权和基因公开权等。基因公开权具有财产性,公开只是基因人格利益的物化之利用。在私法逻辑上,基因权成为一种具体的人格权有着深刻的法理基础和现实成因,其正当性主要在于自然权利的实质法源。基因权的法律价值体现为人性尊严之表彰、人格利益之维护和技术理性之历练等。第三章论述基因权的规范建构。在风险社会、多维利益结构、医疗权力与权利等各种社会交往关系背景中,在风险预防、权利相对、多元正义、宽容等原则的指导下,基因权的私法规范体系和内容得以具体化。我国恰当的规范选择是法律与伦理的互动模式,建构重点和主线是以权利保护为中心的基因权私法规范。在权利内容上,基因平等权是指自然人所享有的在基因上被平等对待的人格权利,基因自主权是指自然人所享有的在基因上自己决定的人格权利,基因隐私权是指自然人所享有的保持、维护自身基因信息私密性的人格权利,基因公开权是指自然人所享有的对自身特定基因的公开利用和利益分享的人格权利。可以在期待中的民法典人格权编(或独立的《人格权法》)中对基因权作出原则性和规则性的规范确认,特别是就基因权的诸项子权利及其限制进行具体规定。以权利保护为中心的基因权私法规范可以和以基因医学技术管制为中心的公法机制并行不悖。基因权私法规范的关注点之一是技术进步与风险预防、权利保护之协调,面向着人的尊严和自由之目标。第四章论述基因权的现实困境。基因医学是“一个充满了相互冲突的价值和对于价值的相互冲突的理解的地方”。和其他的权利冲突一样,基因权的冲突也根源于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和价值)的冲突。在基因权的冲突表象的背后,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之间的距离是基因权冲突的文化背景,基因医学技术的外部性是基因权冲突的经济动力,公共政策的选择倾向是基因权冲突的政治条件。利益衡量是解决基因权之权利冲突过程中的基本策略。在对基因权的冲突进行利益衡量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商谈、比例、互惠和伦理原则。只有在个案中,这些原则才能得到具体而直观的应用。第五章论述基因权的损害救济。损害救济应该是基因权的私法规范的最后一环。在基因权损害的情况下,需要区分“实际的损害”和“抽象的损害”。“损害风险”的引入意味着对预防性责任(义务)——“风险责任”的法律需求,这使得私法规范成为一种行为控制导向的工具,并将“权益”更加抽象化和前置化。在以风险责任理念为中心的基因权损害救济机制中,对损害以及损害危险的预防更为重要。基因权损害的归责基础在一般情况下只能是过错,但同时必须对医师(研究者)设置一种高度的注意义务。在基因治疗人体试验中并无过错而发生损害时,并不存在真正的侵权行为,存在的只是试验过程中的不可预料的损害。为有效保护受试者的权利,并不对技术进步产生抑制的负面影响,在风险责任理念下的基因侵权损害责任,必须配合责任保险、救助基金、国家补偿等社会化救济手段。
李楠[10](2010)在《特发性癫痫综合征FCTE和BFIS致病基因的定位、候选克隆与GEFS+基因突变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族性皮质性震颤伴癫痫(familial cortical tremor with epilepsy, FCTE)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特发性癫痫综合征,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于成人期起病。由日本Okuma等于1997年首先命名提出。临床表现为与特发性震颤相像的以肢体远端为主的皮质性震颤;频率稀发的癫痫;神经电生理检查显示为皮质反射性肌阵挛的特点;震颤和癫痫对抗癫痫药物反应良好;非进展性病程、预后良好。同时表现有震颤、癫痫和肌阵挛等极其类似症状的,还见于另外四种分类命名有争议的特发性癫痫综合征:家族性特发性肌阵挛与癫痫(FEME)、良性成人家族性肌阵挛性癫痫(BAFME)、家族性成人肌阵挛癫痫(FAME)、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皮质性肌阵挛与癫痫(ADCME),其中BAFME、FAME和ADCME的致病基因分别被定位于8q23.3-q24.1、2p11.1-q12.2。而FCTE的致病基因尚未定位。我们在中国湖南省收集到一个中国人FCTE大家系,所有患者均具有FCTE典型临床表现。为定位和克隆该FCTE家系的致病基因,我们应用微卫星遗传标记连锁分析的方法首先对其进行位点8q23.3-q24.1、2p11.1-q12.2排除分析,结果排除该FCTE家系与2p11.1-q12.2的连锁关系,而提示与8号染色体连锁。基于此我们进一步精细定位,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下,重组率θ为0时于D8S 199处获得最大两点LOD值7.21,经单体型分析,将此FCTE家系致病基因定位于D8S555与D8S1753之间约30.5 cM的区间8q23.3-24.23。结合目前已知特发性癫痫致病基因以离子通道基因为主的特点,我们选择此区间内和紧毗邻区的钾离子通道基因KCNQ3、KCNV1、KCNS2,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直接测序法进行突变检测,结果未发现任何的序列变异,排除三个候选基因为该FCTE家系致病基因可能,为进一步候选克隆奠定了重要基础。这是在中国首次发现报道FCTE家系,并首次在世界范围内定位了FCTE致病基因位点。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benign familial infantile seizures, BFIS)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发性癫痫综合征。临床表现为3月-10月龄尤其4月-7月龄出现、1岁-3岁内可自然消退的无热性惊厥,精神运动发育无异常,体查、发作间期脑电图及神经影像学检查正常。目前已定位3个致病基因位点19q12-13.1、16p12-q12和2q24。随后发现部分家系与上述位点并无连锁,提示BFIS还存在其它致病基因位点。我们在中国湖南省收集到两个BFIS大家系,前期工作中,在排除已报道的BFIS致病位点19q12-q13.1、16p12-q12、2q24和排除KCNQ2、KCNQ3、SCN2A基因突变后,其中一个家系(家系1)的致病基因提示位于其它新的位点;另一个家系(家系2)运用微卫星遗传标记的全基因组扫描和精细定位将其致病基因定位于新位点1p36.12-p35.1,并对区间内的33个候选基因进行了相关突变检测,但未发现致病性改变。本研究中,我们采用最新一代SNP遗传标记连锁分析微珠芯片进一步对BFIS家系1进行定位,结果得到三个候选区域5q22.1-5q32、9p21.3-9p21.2和22q11.21-22q12.1。经微卫星遗传标记分析确证与5号染色体连锁,单体型分析将此BFIS家系致病基因定位至极可能位点D5S2057与D5S500之间约5.47 cM、相当于5q31.1-31.2的区域。对紧邻的GABRG2基因,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直接测序法进行突变检测,未发现序列变异。而对定位于1p36.12-p35.1的另一BFIS家系,继续筛选区间内和紧毗邻区的另外14个新候选基因(SYTL1、FUCA1、EPHA8、SH3BGRL3、AK2、SDC3、MAN1C1、ID3、LAPTM5、PAQR7、RCC1、RUNX3、KCNQ4、GABRD)进行突变检测,结果共发现13个SNP改变,其中2个为新发现的SNP。排除这14个基因为BFIS新致病基因的可能,为进一步候选克隆和最终揭示BFIS的发病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全面性(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neralized/genetic epilepsy with febrile seizures plus, GEFS+)是一种家族遗传性的特发性癫痫综合征,具有高度的表型和遗传异质性。目前已克隆6个致病基因:SCN1A、SCN1B、SCN2A、SCN9A、GABRD、GABRG2.我们对三个中国GEFS+家系临床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发现其临床表型谱包括有热性惊厥(FS)、热性惊厥附加症(FS+)、失神癫痫(AS)和无热性癫痫(AFS),提示存在表型异质性。对突变比例相对较大的基因SCNIA、SCNIB、GABRG2,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直接测序法进行突变检测,结果发现其中一个GEFS+家系在SCN1A基因产生突变c.5383G>A(氨基酸E1795K),为一新的突变点。其余两个GEFS+家系无SCNIA改变及SCNIB、GABRG2基因的改变,提示致病性改变位于其它基因,或可能不是外显子区的常规点突变,尚需进一步探索。对新发现的突变c.5383G>A,我们后续工作中将进行相关功能研究,以探明其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1)利用单碱基编辑系统构建早衰症非人灵长类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Abstract英文缩略词第一章 绪论 1.基于CRISPR/Cas系统的靶向基因编辑 1.1 CRISPR/Cas9系统 1.1.1 CRISPR/Cas9系统的发现 1.1.2 CRISPR/Cas9系统的作用原理 1.1.3 CRISPR/Cas9系统的发展 1.2 CRISPR/Cas13系统 1.3 单碱基编辑系统 1.3.1 单碱基编辑系统的发展 1.3.2 单碱基编辑系统的应用 1.3.3 单碱基编辑系统的脱靶效应 2.衰老 2.1 衰老的概述 2.2 衰老的研究进展 3.基于LMNA突变引起的衰老相关疾病 3.1 衰老相关疾病 3.1.1 核纤层的概述 3.1.2 核纤层疾病的概况 3.2 Hutchinson-Gilford progeria syndrome 3.2.1 HGPS的分子机制 3.2.2 HGPS的机理研究现状 3.2.3 HGPS的病理表型 3.2.4 HGPS的临床治疗 3.3 扩张性心肌病 3.3.1 DCM的分子机制 3.3.2 DCM机理研究现状 3.3.3 DCM的病理表型 3.3.4 DCM的临床治疗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1.1 实验主要试剂 1.2 实验主要仪器 2.主要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管理 2.2 细胞水平实验 2.2.1 gRNA的设计 2.2.2 gRNA质粒构建 2.2.3 原代成纤维细胞的建系和培养 2.2.4 胚胎干细胞的获取 2.2.5 细胞克隆扩增检测 2.2.6 SA-β-Gal染色 2.2.7 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 2.3 胚胎水平实验 2.3.1 sgRNA的体外转录 2.3.2 单碱基编辑器的的体外转录 2.3.3 猴子受精卵的获取 2.3.4 受精卵的编辑、培养及移植 2.3.5 BstXI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实验 2.3.6 胚胎RNA的提取及测序 2.4 个体水平实验 2.4.1 基因组的提取及普通测序 2.4.2 全基因组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拷贝数变异,重复序列和单核苷酸变异 2.4.3 差异基因分析 2.4.4 行为学分析 2.4.5 血液检测 2.4.6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 2.4.7 qPCR 2.4.8 X射线检测 2.4.9 组织学染色第三章 非人灵长类胚胎靶向基因位点的单碱基编辑方法学的建立T的单碱基突变'>1.Cytidine base editor(CBE)介导DNA上C>T的单碱基突变T)突变'>1.1 CBE介导HEK293T LMNA(c.1824C>T)突变T)突变'>1.2 CBE介导的食蟹猴胚胎LMNA(c.1824C>T)突变T)突变'>1.2.1 CBE可诱导食蟹猴胚胎LMNA(c.1824C>T)突变T)突变导致胚胎细胞核结构异常'>1.2.2 LMNA(c.1824C>T)突变导致胚胎细胞核结构异常 1.2.3 BE3可导致胚胎发育异常G的单碱基突变'>2.Adenine base editor(ABE)介导DNA上A>G的单碱基突变G)突变'>2.1 ABE可诱导食蟹猴胚胎LMNA(c.357-2A>G)突变G)突变'>2.1.1 ABE可诱导食蟹猴胚胎LMNA(c.357-2A>G)突变G)突变可引起LMNA2 外显子的剪切'>2.1.2 LMNA(c.357-2A>G)突变可引起LMNA2 外显子的剪切 2.1.3 ABE7.10和ABEmax均不会导致胚胎发育异常C)突变'>2.2 ABE介导的食蟹猴胚胎EGFP(c.199T>C)突变C)突变'>2.2.1 ABE介导的核移植胚胎EGFP(c.199T>C)突变 2.2.2 ABE可同时编辑多个位点 3.脱靶分析 3.1 BE3可导致大量新生突变 3.2 ABE很少引起新生突变 4.讨论与小结第四章 单碱基编辑器构建非人灵长类早衰模型 1.构建早衰猴模型 1.1 HGPS模型猴的获取 1.2 HGPS模型猴全身多组织表达早衰蛋白 1.3 HGPS模型猴脱靶分析 1.3.1 HGPS模型猴的染色质稳定 1.3.2 HGPS模型猴SNV与野生猴无差异 1.4 HGPS模型猴模拟临床早衰症病症 1.4.1 细胞增殖能力减弱 1.4.2 HGPS模型猴生长受阻 1.4.3 HGPS模型猴的行动能力受限 1.4.4 HGPS模型猴的心血管异常 1.4.5 HGPS猴心脏功能受损 1.4.6 HGPS模型猴的皮肤异常 1.4.7 HGPS模型猴生理指标未见异常 2.HGPS早衰症机制初探 3.讨论与小结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致谢参考文献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附录B 实验动物伦理审批表 (2)蒙古族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患者的临床研究和突变基因筛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文献综述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临床与遗传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缩略语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个人简历致谢 (3)上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与美国MCAS毕业水平测试生物学科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Abstract中文文摘绪论第一章 上海与马萨诸塞州课程设置的比较 第一节 上海市中小学课程设置 第二节 马萨诸塞州课程设置 第三节 上海与马萨诸塞州课程设置的比较第二章 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与美国马萨诸塞州综合评估体系(MCAS)考试方案的比较 第一节 上海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 第二节 马萨诸塞州综合评估体系(MCAS)考试方案 第三节 上海与马萨诸塞州考试方案的比较第三章 上海与马萨诸塞州高中生物课程体系及评价标准的比较 第一节 上海普通高中生命科学课程体系及评价标准 第二节 马萨诸塞州高中生命科学课程体系及评价标准 第三节 上海与马萨诸塞州评价标准的比较第四章 上海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与马萨诸塞州毕业水平考试试卷的比较 第一节 上海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试卷 第二节 马萨诸塞州综合评估体系(MCAS)毕业水平测试生物学科试卷 第三节 上海与马萨诸塞州试卷异同点的比较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启示参考文献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及主要成果致谢 (4)中国北方汉族人群NME8基因多态性与迟发型阿尔茨海默病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abstract引言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1.1.2 LOAD患者的入选和排除标准 1.1.3 正常对照组的入选和排除标准 1.2 仪器、材料与实验试剂 1.2.1 主要仪器 1.2.2 主要试剂 1.3 实验方法 1.3.1 标本收集 1.3.2 DNA提取方法 1.3.3 DNA的质量及浓度测定 1.3.4 NME8 rs2718058基因多态性分型 1.4 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 2.1 研究人群的一般特征 2.2 LOAD组与对照组rs2718058基因多态性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相关性的分析 2.3 rs2718058基因多态性与LOAD相关性多因素分析 2.4 NME8多态性位点rs2718058与LOAD遗传性研究的Meta分析讨论结论参考文献综述 综述的参考文献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附录致谢 (6)EST-SNP分子标记技术在茶和咖啡中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ABSTRACT英文缩略表/Abbreviations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茶树和咖啡种质资源 1.1.1 茶树种质资源 1.1.2 咖啡种质资源 1.2 分子标记技术主要技术及其优缺点 1.2.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1.2.2 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 1.2.3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 1.2.4 简单重复序列(SSR) 1.2.5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1.3 分子标记在茶树和咖啡上的应用 1.3.1 分子标记技术在茶树上的应用 1.3.2 分子标记技术在咖啡上的应用 1.4 分子标记技术发展趋势 1.4.1 SNP标记的开发 1.4.2 SNP主要检测方法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第二章 茶树EST-SNP标记开发以及茶树品种鉴定 2.1 材料和方法 2.1.0 利用EST和核苷酸序列挖掘SNP 2.1.1 候选SNP的验证 2.1.2 DNA提取 2.1.3 引物的合成及预扩增 2.1.4 Fluidigm高通量基因分型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茶树SNP标记的开发 2.2.2 不同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质量比较 2.2.3 茶树SNP标记描述性统计分析 2.2.4 茶树品种间遗传关系 2.3 讨论第三章 SNP标记在商品茶鉴定中的应用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DNA提取 3.1.3 引物的合成及预扩增 3.1.4 Fluidigm高通量基因分型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商品茶DNA提取 3.2.2 SNP标记概要信息及在测试样品SNP指纹的匹配度 3.2.3 测试茶样品间的遗传关系 3.3 讨论第四章 利用SNP标记鉴定地理标志茶产品—以福建白茶为例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引物合成及预扩增 4.1.3 Fluidigm高通量基因分型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福建白茶的适制品种及品质特征 4.2.2 具有多态性的SNP标记的筛选 4.2.3 种质资源和加工白茶样品基因型一致性分析 4.2.4 SNP多态性和描述性统计 4.2.5 测试样品之间的遗传关系 4.2.6 群体结构 4.2.7 分配测试结果 4.3 讨论第五章 咖啡EST-SNP分子标记开发及应用 5.1 材料和方法 5.1.1 利用EST和核苷酸序列挖掘SNP 5.1.2 候选SNP的验证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咖啡SNP标记的开发 5.2.2 具有多态性的SNP标记的筛选 5.2.3 咖啡种质资源鉴定 5.2.4 试验品种/种质之间的遗传关系 5.2.5 SNP标记对咖啡豆的鉴定 5.3 讨论 5.3.1 从ESTs开发咖啡SNP分子标记的可行性 5.3.2 咖啡品种鉴定 5.3.3 咖啡豆鉴定全文结论创新点参考文献附表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关于《遗传学名词》(第二版)若干问题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 “孟德尔遗传定律”相关词条2 “基因”相关词条3 “连锁”与“重组”相关词条4 “突变”相关词条5 “嵌合体”相关词条6 “遗传方式”相关词条7其他8结语 (8)生物高考考题设计与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依据第三章 2009-2013 年上海高考(生命科学卷)统计与分析 3.1 知识点分布统计与分析 3.2 考查方式统计第四章 2009-2013 年上海生命科学高考轨迹分析 4.1“双基”仍旧是高考的主旋律 4.2 考查方式的变化围绕着对学生生物学理解的测量展开 4.3 逐步去除不必要的干扰以达到准确区分的目的第五章 对高中生物教师教学的启发与建议 5.1 牢固的知识基础仍是重中之重 5.2 需要帮助学生建构一统的知识体系 5.3 学生需要更为灵活的能力 5.4 为生命科学课堂注入前沿与生活的元素致谢参考文献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9)基因权的私法规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Abstract前言 一、问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构想第一章 基因权的社会基础——事实背景与伦理分析 第一节 基因医学技术的“美丽新世界” 一、人类基因的生物学解释 二、基因医学技术的发展及其类型 三、基因医学技术的特殊性 四、基因医学背景下的概念反思与利益相关者 第二节 基因医学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 一、技术中立的背离:谁之正义 二、利益冲突的困境:何种合理性 三、自主决定的难题:如何掌控自己的身体 四、社会压力的隐忧:行善原则怎样表达 第三节 基因伦理具体分析情境中的人格权诉求 一、位格伦理:人类基因的伦理解释 二、风险伦理:对共同责任的呼唤 三、多元化的境遇伦理:道德异乡人之间的商谈 四、基因医学伦理情境中的人格权诉求第二章 基因权的私法证成——人格权的描述与分析 第一节 人类基因的法律地位和属性 一、“主体客体化”的现实与“主客体二分法”的困境 二、几种法律分析路径的理论纠结 三、另一种思路:人格内在的财产性 四、人类基因:一种拟似的人格财产 五、人类基因:物质的还是信息的 第二节 基因权的私法解释:意涵怎样描述 一、基因权的概念生成 二、基因权的私法内涵 三、基因权的权利属性 第三节 基因权的私法逻辑:权利何以可能 一、基因权的法理基础 二、基因权的现实成因 三、基因权的理论局限 第四节 基因权的价值分析:规范意欲何为 一、人性尊严之表彰 二、人格利益之维护 三、技术理性之历练第三章 基因权的规范建构——原则、体系与内容 第一节 基因权的私法规范原则 一、基因权的社会交往关系背景 二、基因权的私法规范原则 第二节 基因权的私法规范体系 一、基因权的规范路径分析 二、法律规范模式的比较法考察 三、以权利保护为中心的我国基因权私法规范体系 第三节 基因权的私法规范内容 一、基因平等权:基因歧视之法律应对 二、基因自主权:以告知后同意为中心 三、基因隐私权:基因信息之控制 四、基因公开权:对人类基因的商业利用与利益分享第四章 基因权的现实困境——权利冲突及其个案衡平 第一节 基因权之权利冲突的表象与法理 一、权利冲突的法律界定 二、基因权的冲突之表象 三、基因权的冲突之原因 四、基因权的冲突之衡平 第二节 胚胎植入前基因诊断的风险决策与权利冲突 一、PGD的技术背景与风险情境 二、PGD决策中的权利冲突与衡平 三、PGD的规范模式与法政策第五章 基因权的损害救济——风险责任理念及其展开 第一节 基因权损害的事实分析:以基因治疗为例 一、基因权损害的形态与特征 二、基因治疗人体试验损害之具体分析 第二节 风险责任理念下的基因权损害的归责与救济 一、损害风险与风险责任理念 二、风险责任理念下基因权损害的归责 三、基因权损害的社会化救济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10)特发性癫痫综合征FCTE和BFIS致病基因的定位、候选克隆与GEFS+基因突变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ABSTRACT英文缩略词前言第一章 家族性皮质性震颤伴癫痫致病基因的定位与候选克隆 第一节 家族性皮质性震颤伴癫痫致病基因的定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第二节 家族性皮质性震颤伴癫痫致病基因的候选克隆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第三节 讨论第二章 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致病基因的定位与候选克隆 第一节 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致病基因的定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致病基因的候选克隆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第三章 全面性(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基因突变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结论参考文献综述附录1附录2致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1]利用单碱基编辑系统构建早衰症非人灵长类模型[D]. 王芳.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2]蒙古族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患者的临床研究和突变基因筛查[D]. 阿苏瑞.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3]上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与美国MCAS毕业水平测试生物学科的比较研究[D]. 曾薇.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4]中国北方汉族人群NME8基因多态性与迟发型阿尔茨海默病的关联性研究[D]. 刘述磊. 青岛大学, 2017(02) [5]奔月[J]. 鲁敏. 作家, 2017(04) [6]EST-SNP分子标记技术在茶和咖啡中的开发与应用[D]. 周琳.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7]关于《遗传学名词》(第二版)若干问题的讨论[J]. 蔡绍京. 生物学杂志, 2016(01) [8]生物高考考题设计与分析研究[D]. 赵维学.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1) [9]基因权的私法规范[D]. 王康. 复旦大学, 2012(03) [10]特发性癫痫综合征FCTE和BFIS致病基因的定位、候选克隆与GEFS+基因突变检测[D]. 李楠. 中南大学, 2010(11)
单基因遗传病论文 snp论文 人类遗传病论文 突变理论论文 冲突管理论文
上一篇:袁姗姗最新一组杂志大片是什么绝世冷艳美女造型……
下一篇:神奇宝贝简笔画 小火龙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