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山东齐鲁文化名人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8-14
手机版

  人文山东:齐鲁文化名人关键词:山东省情 人文山东 齐鲁文化名人[提要]山东号称齐鲁文化之邦,是中国古代文化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中心。自古至今数千年来,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众多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山东号称“齐鲁文化之邦”,是中国古代文化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中心。自古至今数千年来,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众多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他们当中有生于齐鲁成就于齐鲁者,有生于齐鲁然大部分人生在异地他乡做出贡献者,也有祖籍于齐鲁之外,则为齐鲁昌盛献出毕生精力者。他们为齐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创造出无尽的智慧,谱写出光辉的典籍篇章。

  (一)齐鲁历史文化名人1.先秦时期 姜太公(生卒年不详)姓姜,名尚,字子牙。中国商周之际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为西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卓着功勋;同时,他也是春秋战国时代最强大的封国之一——齐国的开国始祖。姜太公的政治思想和军事谋略,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和军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相传兵书《六韬》为其所作。

  齐国贤相管仲管仲(?—前645)名夷吾,字仲,被尊称为“仲父”。管仲是春秋初期齐国杰出的政治家,他辅佐齐桓公改革内政,振兴经济,富国强兵,使齐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他也是先秦“管仲学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其政治改革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汉书·艺文志》着录《管子》86篇。

  晏子(?—前500)名婴,字平仲。先秦时代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他历相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尽忠极谏,机敏善辩,政绩卓着,是继管仲之后,齐国历史上又一位有名的贤相。《晏子春秋》一书,记述了他的一生言行。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删修鲁史官所记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相传从学弟子三千人,其中着名的有七十多人。他大力宣传“仁”的学说,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反对主观臆断和墨守成规,提出“正名”的主张。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最集中地体现在《论语》这部语录体着作中。

  兵学大师孙子孙武(生卒年不详)字长卿。被尊称为孙子或孙武子,是春秋末期着名的军事理论家,被誉为“兵圣”、“兵学鼻祖”。着有《孙子兵法》13篇,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兵书,被誉为“兵学圣典”。

  左丘明(前556—前451)春秋末期史学家,可称“史坛巨匠”。工匠始祖鲁班着有史学巨着《春秋左氏传》,这是先秦时代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宏大的一部历史着作,也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着作。相传《国语》为其所着,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

  鲁班(前507—前444)又称公输子。中国古代一位最优秀的土木建筑师,被尊为中国土木工匠的“始祖”。曾创造了攻打城池用的云梯,发明了磨、碾等农用机械以及刨、钻等木工工具。鲁班的发明,涉及建筑、木工、工艺、机械、军事科学等行业,是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集大成者。

  墨学始祖墨子墨子(约前470—前382)姓墨,名翟。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学派创始人。他从小生产阶级的利益出发,提出“非命”和“兼爱”的学说,主张“非攻”、“尚贤”。墨子学说成为先秦时代唯一能与儒家学派相抗衡的“世之显学”。其思想集中保存在《墨子》一书中。

  子思(前483—前402)姓孔,名汲,孔子之孙。把“中庸”作为自己学说的核心,开创了先秦时代的思孟学派,是先秦儒家在孔子和孟子之间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代表人物,被后人尊为“述圣”。现存《礼记》中的《中庸》、《表记》、《坊记》,相传是他所作。

  吴起(约前440—前381)战国初军事家。他博览群书,注意吸收各家学派的思想,是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着有《吴子兵法》。

  扁鹊(约前407—前310)姓秦,名越人,号卢医。战国时医学家。精通各科医学,反对以巫术治病。着有《扁鹊内经》、《扁鹊外经》。司马迁着《史记·扁鹊传》为他立传,这是中国正史中现存最早的一篇为医学家所作的传记。

  淳于髡(约前385—前305)战国时期齐国着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以博学多才、善于辩论着称;兼重礼法而更倾向于法治,是稷下学宫中最具有影响的学者之一。着有《王度记》等。

  儒家亚圣孟子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由他的思想和孔子的思想结合而成的“孔孟之道”,构成了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着有《孟子》。他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主张“法先王”、“民贵君轻”,整个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是他着名的“性善论”。

  孙膑(生卒年不详)孙武的后人。战国时期齐国的军师,中国历史上卓越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围魏救赵”、“攻魏救赵”战例使其名扬天下。着有《孙膑兵法》传世。副标题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中后期着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先秦道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提倡意志自由和避世脱俗的人生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思辨性和相对主义色彩。着有《庄子》33篇。

  邹衍(约前305—前240)战国后期着名哲学家。阴阳五行学说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五德终始说”,把“五行”附会到社会历史变动和王朝兴替上,这种理论,后来成为汉代谶纬学说的基石。《汉书·艺文志》阴阳家类着录《邹子》49篇、《邹子终始》56篇。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先秦时代最后一位儒家大师。他反对“性善论”,首创“性恶论”,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坚持儒家正名之说。成为集先秦诸子之大成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着有《荀子》32篇。

  甘德(生卒年不详)又称甘公。战国末年的天文学家,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先驱之一。在恒星区划命名、行星观测以及历法制定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相传他所测定的恒星有118座510个,他与魏人石申创建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恒星表。着有《天文星占》等。

  2.秦汉时期 徐福(生卒年不详)字君房。秦时有名的方士。以求仙药为名东渡日本,在九洲岛等地向日本土着居民传播秦朝先进的农耕知识、手工业技术及文化,开创了中日友好交往的崭新篇章。传日本有徐福之墓。徐福东渡开创了世界航海史上的新篇章。

  伏生(约前260—前161)名胜,秦汉之际的经学大师,秦时为七十博士之一,专治《尚书》。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时,藏《尚书》于壁中,使这部重要的古代文化典籍得以保全而流传至今。

  叔孙通(生卒年不详)西汉名儒。秦博士。西汉初年,叔孙通与诸儒生杂采古礼及秦制,共立朝制礼仪,因时制宜地将儒家学术运用于社会政治现实,从而对儒学的复兴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汉家儒宗”。撰有《汉仪十二篇》、《汉礼器制度》等。

  公孙弘(前200—前120)字季。西汉大臣、政治家。他认为“仁、义、礼、术(道术)”为治国之本,倡导儒学,精通《公羊春秋》,是中国两汉历史上着名的经学家。他以简约垂一代风范,有“布衣儒相”誉称。

  东方朔(前154—前93)姓东方,名朔,字曼倩。西汉文学家。博学多识,滑稽善辩,诙谐足智,机敏过人。被称为神仙家,着有《答客难》、《海内十洲记》、《非有先生论》等。

  泛胜之(生卒年不详)西汉着名农学家。创造并推行“区田法”、“调温灌水法”、“溲种法”等。所着《泛胜之书》,反映了2000多年前关中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体现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集约经营的优良传统,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综合性农书。

  郑玄(127—200)字康成,东汉经学大师,杰出的文献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遍注儒家经典,统一了经学,创立了“郑学”,使经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他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保存整理做出了巨大贡献。有注本《十三经注疏》中《毛诗》、《三礼》等,撰《六艺论》等。

  何休(129—182)字邵公。东汉经学大师,《公羊》学集大成者。撰写了《春秋公羊传解诂》等一批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着作。

  刘洪(约129—210)字元卓。东汉末年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擅长天文历算,对于回归年长度、月亮运动、日月交食、五星会合以及数学歌诀和珠算的研究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所着《乾象历》是中国历法史上继往开来的重要着作,标志着中国古代历法的成熟。

  孔融(153—208)字文举,孔子第二十代孙,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能文善诗,所作散文锋利简洁,多讥嘲之辞,开创“以气为主”文风,是汉末一代文章宗师。后人辑有《孔北海集》。

  刘桢(?—217)字公斡。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其五言诗在当时负有盛名,彰显其关注现实之精神,与曹植齐名,并称“曹刘”。也有人把他与王粲合称“刘王”。明人张溥辑有《刘公斡集》。

  王粲(177—217)字仲宣。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以诗赋见长,其诗语言刚健,词气慷慨,不少作品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刘勰称为“七子之冠冕”,与曹植并称“曹王”。今人辑有《王侍中集》。副标题 3.魏晋南北朝时期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人称卧龙。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从其27岁出山到54岁病逝,明法、正身、和吴、治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超群的智慧、卓越的才能和近乎完美的人格成为智慧的化身。着有《诸葛亮集》。

  王肃(195—256)字子雍。三国魏经学家、儒家学者。一生研究传统经学,以图安邦治国之目的。曾对各种儒经进行注释,综合今文、古文经义,融为一体。和郑玄学派对立,维护儒家学说的纯洁性,称为“王学”。《隋书·经籍志》收录其经学着作20多种。

  王弼(226—249)字辅嗣。三国魏玄学家。与何晏、夏侯玄等同开玄学清谈风气,世称“正始之音”。始以新的玄学代替当时逐渐失势的汉儒经学,对于儒学经典的注疏,偏重哲理发挥。着有《周易注》、《老子注》等。有《王弼集》。

  左思(约250—305)字太冲。西晋文学家。所着《三都赋》等,因文采富丽、气势磅礴而闻名于世,许书家至圣王羲之多作品托古讽今,抨击门阀制度,为现实主义的杰作。有《左太冲集》。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大书法家。他博采秦汉以来篆、隶、楷、行、草等诸体之长,成功地把楷书和草书结合起来,把书法的实用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创新了刚劲中正,妍美流变的新书体,被后人尊称为书圣。《乐毅论》、《兰亭序》、《十七帖》等书迹刻本着称于世。有《王右军集》。

  王猛(325—375)字景略。十六国时前秦政治家、军事家。终其一生辅佐朝政,立法度,讲礼义,兴学校,课农桑,淳风俗,促团结,角逐群雄,统一北方,是历史上着名的贤臣良相。

  何承天(370—447)南朝宋着名思想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博通经史,尤精天文历算,最早提出要考虑月球运动的不均匀性,改平朔为定朔,还推算出圆周率为3.1428。运用当时的自然科学水平,批驳佛教“神不灭”说和因果报应说。着有《报应问》、《达性论》等。有《何衡阳集》。

  贾思勰(生卒年不详)北魏农学家。所着《齐民要术》一书,共10卷,92篇,11万多字,引用有关书籍156种,全面反映了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和技术措施,科学总结了南北朝及之前的农业生产经验和理论知识,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一部不朽的农学名着。

  刘勰(约465—约532)字彦和。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着有《文心雕龙》50篇,对有史以来各种体裁的文章及各类作家进行评论研讨,并提出文学批评的六个标准及必须具备的修养,见解精辟,体系完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学评论巨着。

  颜之推(531—约590)字介。南北朝后期到隋朝初年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经学家、文学家、文字音韵学家。着述颇丰。晚年着《颜氏家训》七卷二十篇,阐述立身治家之法,奠定了古代家庭教育的基础,构筑了一个体现中华民族特色的比较完整的家教理论体系,被后人誉为家教规范。

  4.隋唐五代宋元时期 房玄龄(579—648)名乔,字玄龄。唐大臣、政治家。协助李世民筹谋统一全国,取得帝位,是唐朝开国功臣,也是唐代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协助唐太宗成就了“贞观之治”,使唐朝出现了政治修明、经济繁荣的局面。有关言论在《贞观政要》中多有记载。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唐代着名书法家。其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郁勃,自成一格,世称“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传世刻碑有《多宝塔碑》、《李玄靖碑》等;行书有《争坐位贴》;书迹有《自书告身》及《祭侄文稿》等。有《颜鲁公文集》。

  刘晏(715—780)字士安,唐中期大臣,着名的经济改革家和理财家。掌管国家财政赋税20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疏浚运河,改革盐政,改善了唐“安史之乱”后混乱的财政状况,为唐后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管(仲)、萧(何)之亚”。

  晁补之(1053—1110)字无咎,晚年号归来子。北宋文学家。论诗主张师法自然,推重平淡风格,作品多雄健豪放。文章凌丽奇卓、温润典雅而富有文采。时与晏殊、苏轼、周邦彦、秦观并列宋词五大家。着有《鸡肋集》、《济北先生文粹》、《晁氏琴趣外篇》等。

  张择端(生卒年不详)字正道。北宋末画家。供职翰林国画院。工于界画,尤擅舟车、市肆、桥梁、街衢、城郭,自成一家。所作《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情景,是一幅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稀世珍品。

  李清照(1084—约1151)自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词人。词作为南宋婉约派宗主,语言清丽,善于白描。论词强调音律和典雅,反对以诗为词。着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后人辑有《漱玉集》,今有《李清照集》辑本。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南宋词人。着有《稼轩长短句》12卷,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丘处机(1148—1227)字通密,自号长春子,世称“长春真人”,创立集全真道教之大成的龙门派。一生志行苦修,济世救民,被誉为“中国道教史上第一人”。着有《大丹直指》、《摄生消息论》等。另有《邱祖全书》。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别号顺庵,晚号云庄。着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以散曲知名于世,其诗文创作亦很有成就。作品多为对自然山水的描绘及对仕途的厌恶,也有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着有散曲集《云庄休居》、文集《归田类稿》和词集《江湖长短句》等。

  王祯(1271—1368)字伯善。着名农学家、印刷技术革新家。所着农学巨着《农书》,13万6千余字、插图280余幅,集北魏以来农业生产之大成,是中国第一部适用范围最广、最为全面的农书,在中外农学史上占有显着地位。此外,他还成功地发明了木活字印刷术和可自由旋转的轮型字盘,对元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副标题 5.明清时期 罗贯中(生卒年不详)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着名文学家。一生着述丰富,创作了数部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小说。代表作《三国演义》,代表着中国历史演义小说的最高成就。

  李开先(1502—1568)字伯华,号中麓,别号中麓子、中麓山人、中麓放客等。明朝中叶着名的戏曲文学家,时为“嘉靖八才子”之一。喜藏书,善诗文,尤精于词曲,且能编能唱,着述很多。今存传奇有《宝剑记》;院本有《园林舞梦》;散曲有《词谑》、《画品》;诗文有《闲居集》等。另有《李开先集》。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人称“沧溟先生”。曾为“嘉靖七才子”之一,史称“后七子”,并为主将。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主张“文必西汉,诗必盛唐”。着有《沧溟集》、《韵学事类》、《白雪楼诗集》等。

  戚继光(1528—1588)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明代抗倭名将,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伟大的民族英雄。他在军事史上有重要地位,对练兵、治城、阵图等多有创建。着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等。

  王士禛(1634—1711)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晚号渔洋山人。清代文学家。尤以善诗着称,首创“神韵派”诗。诗论以清淡、闲远为诗歌最高境界。着有《带经堂集》、《渔洋诗文集》、《渔洋山人菁华录》等。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短篇小说大家。一生着述丰厚,诗、文、词、赋、戏曲、俚曲等均有佳作。创作的《聊斋志异》成为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高峰。另还有《聊斋诗集》、《聊斋文集》以及医学着作《药崇全书》等。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是孔子的第64代孙。好诗文、通音律,在文学、经学、音乐、文物考古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当成就。创作有昆曲名剧《桃花扇》。其着作还有《岸堂稿》、《湖海集》等。

  薛凤祚(1600—1680)字仪甫,号寄斋。明末清初着名天文学家、数学家。主张学以致用,西为中用,是中国历史上向西方学习的先驱者之一。一生着述甚多,汉译《天学会通》为其重要的天文着作。此外,还有《比例对数表》、《两河清汇考》以及《车马图考》等数学、物理、水利、医药、地理等方面着述。

  武训(1838—1896)清代平民教育家。作为行乞兴学的先驱,以“修个义学为贫寒”为理想。行乞三十八年,建起三处义学,是中国历史上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唯一一人,被誉为“千古奇丐”。

  王懿荣(1845—1900)字正孺,又字廉生、莲生,晚年自号养潜居士,谥号文敏。清末着名金石学家。最早发现甲骨文,开创了中国文字学和历史研究的新天地,被誉为“甲骨文之父”。编着有《汉石存目》、《南北朝石存目》、《攀古楼藏器释文》、《古钱精选》等。

  (二)山东籍当代文化名人1.着名学者、教育家 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聊城人。着名学者、历史学家。20世纪“五四”前后新文学的先驱,是当时傅斯年手迹《新青年》、《新潮》的主要撰稿人之一,人称“黄河流域第一才子”。主要着作有《东北史纲》(第一卷)、《性命古训辩证》、《古代中国与民族》(稿本)、《古代文学史》(稿本)、《傅孟真先生集》(六册)以及《傅斯年全集》等。

  王献唐(1896—1960)初名家驹,后改名琯,号凤生。日照人。着名的考古学家、图书馆学家、版本目录学家,着名学者。其精于文字、音韵、金石、目录、版本,又通典籍,兼长诗文、书画和印章。出版的《黄县器》一书,为研究山东古代历史开辟了新途径。主要着作有《炎黄氏族文化考》、《中国古代货币通考》、《山东古国考》等50余部。

  何思源(1896—1982)字仙槎。菏泽人。爱国民主人士、着名学者。精通英、德、法、俄4国语言。20世纪60年代初,出版的译着已达16部,其中有《哥白尼与太阳中心宇宙系统》、《凯绥·克勒惠支》、《卡尔·马克思》、《保思·郎之万》、《近代中国外交史》等。

  于道泉(1901—1992)字伯源,临淄人。着名藏学家。主要从事藏学研究和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在少数民族教育事业中作了重要贡献。晚年工作重点逐渐转向“号码代字”和“号码代音字”的研究。主要着述有《第六代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乾隆御译衍教经》、《藏汉对照拉萨口语词典》;世界语译文《空山灵雨》、《妒花歌》;法语译文《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

  屈 万里(1907—1979)字翼鹏。鱼台人。历史学家。以“对先秦史料之考订、中国古代经典及甲骨文之研究均有成就,尤精于中国目录、校勘之学”,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主要着述有《诗经释义》、《尚书释义》、《古籍导读》、《尚书今注今译》、《〈殷墟文字甲编〉考释》、《汉石经尚书残字集证》;有关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经学、史学、文字训诂的专着20余种;有关诗、书、易及古文史考订论文编成《书佣论学集》等。

  牟宗三(1909—1995)字离中,栖霞人。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之为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毕生致力弘扬民族文化,许多着作被译成英、德、韩等文字。主要着作有《逻辑典范》、《理性的理想主义》、《道德的理想主义》、《佛性与般若》、《才性与玄理》、《圆善论》、《中国哲学的特质》、《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等28部;另有《康德的道哲学》等3部译作。

  季羡林(1911—)清平(今临清)县人。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主要出版论着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罗摩衍那初探》、《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季羡林文集》(25卷);主要译着有《论印度》(卡尔·马克思着)、《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沙恭达罗》、《五卷书》、《优哩婆湿》、《罗摩衍那》(1-7)、《大唐西域记今译》、《家庭中的泰戈尔》、《梵文基础读本》等。

  何兹全(1911—)菏泽人。历史学家。主要从事汉唐经济史、兵制史、寺院经济和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是国内最早倡导魏晋封建说的学者之一。主要论着有《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学的突破、创新与普及》、《三国史》、《中国通史》(第五卷)、《三国西晋南北朝时期》(上)、《中国文化六讲》、《中国中世社会》等。

  马学良(1913—1999)荣成人。民族语言学家。毕生致力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发展民族语言、文学培养了大批人才,并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调查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着作有《彝族文化史》、《汉藏语概论》(上、下)、《藏族文学史》、《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上、下卷,合作)、《彝族原始宗教调查报告》(合着);着译有《撒尼彝语研究》、《苗族史诗》(与今旦合译)、《云南彝族礼俗研究》等。副标题 任继愈(1916—)平原人。着名学者、哲学家。是中国哲学研究领域最优秀的学者之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奠基人。长期探究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传统哲学,在佛教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主要着述有《中国哲学史》(4卷)、《中国近代思想史》(合着)、《老子今译》、《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中国佛教史》(8卷)、《中国哲学发展史》(7卷)、《宗教大词典》、《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106卷)、《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100卷)、《中国道教史》、《道藏提要》、《佛教大辞典》等。

  孔德成(1920—)字达生,孔子第七十七代孙。曲阜人。历史学家。主要学术方向为三礼、金文、商周青铜彝器,尤工诗词。主要学术着述有《孔子的政治主张与伦理学说》、《中华文化的根本与生活规范的实践》、《礼记概说》、《图书以外的我国古史资料之——金文》、《儒学中之师道》、《金文讲义》等。

  逄先知(1929—)胶州人。中共党史专家。长期从事毛泽东生平、思想和着作的研究以及编辑工作。主编或参编着作有《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毛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着作选读》(新编本)、《毛泽东选集》(第二版)、《毛泽东文集》、《毛泽东年谱》、《毛泽东传(1949-1976)》、《邓小平文选》等。主要着作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等。

  2.着名科学家 郭永怀(1909—1968)荣成人。着名空气动力学家,应用数学家。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中国原子弹、氢弹研制过程中杰出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之一。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发现了上临界马赫数,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中的变形坐标法。在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工作中领导和组织爆轰力学、高压物态方程、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结构力学和武器环境实验科学等研究工作,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问题。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出版有《郭永怀文集》。

  侯仁之(1911—)恩县(今武城)人。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历史地理学研究。主要着述有《侯仁之文集》、《中国古代地理学简史》、《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历史地图集》(1、2集)、《黄河文明》、《步芳集》、《古都北京》、《晚晴集》等。

  卢鹤绂(1914—1997)莱州人。被誉为“中国核能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毕生从事核能研究。1937年发现热离子发射的同位素效应,发明了时间积分法,并在世界上首次精确测定了锂7、锂6的丰度比为12.29,被国际采用近半个世纪。提出的流体动力学弛豫压缩基本方程,被命名为“卢鹤绂不可逆性方程”。1995年检验了马赫理论的正确性,被认为是向爱因斯坦挑战的新方法。主编有《受控热核反应》等专着。

  任继周(1924—)平原人。现代草业科学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数十年在中国大西北从事草原生态研究,在草业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的主要贡献有:创立了草原的气候-土地-植被综合顺序分类法;提出了草地农业(草业)生态系统的新理论与技术。主要着作有《草地农业生态系统通论》等10余部;主编有《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草原牧草部分)等。

  刘光鼎(1929—)蓬莱人。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于1958年开创了中国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事业。1982年完成“中国海地质构造及含油气研究”,在中国近海大陆架地区发现六大新生代沉积盆地及一系列含油气构造。完成国家多项重大课题。发表出版有“中国海大地构造和地球动力学特征”、“中国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动力学特征”等论文68篇、译着14部及研究报告、科普书籍10册。

  刘振兴(1929—)昌乐人。空间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主要从事大气物理学研究,其主要科学与技术成就有:创建了涡旋诱发磁场重联理论,为磁场重联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提出一个新的木星磁盘模型,被称为“刘氏模型”;提出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并任首席科学家。合作着书6部,发表论文160余篇。

  宋健(1931—)荣成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控制论研究重要奠基人和推动者。主要着作有《工程控制论》、《人口控制论》、《中国人口控制:理论应用》(英文)等,主编有《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等。1985年发起了“星火计划”,1988年主持制定了“火炬计划”。曾领导和主持了中国反弹道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在工程控制论和人口控制论方面有杰出贡献。先后发表科学论文160余篇,科技着作10余种。

  丁肇中(1936—)日照人。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高能实验物理、基本粒子物理、量子电动力学、γ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其最杰出的贡献是在1974年,与里希特各自独立地发现了J/ψ粒子。J/ψ粒子的发现大大推动了粒子物理学的发展。为此,他们因而同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美国政府的劳伦斯奖。此外,1979年发现了三喷注现象,为胶子的存在和量子色动力学提供了实验依据。

  3.着名文学家 杨振声(1890—1956)字金甫,亦作今甫。蓬莱人。着名学者、教育家、作家。长期从事高等教育,主要创作有散文与小说。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渔家》、《一个兵的家》、《贞女》、《磨面的老王》、《小妹妹的纳闷》;散文《圆明园之黄昏》、《与志摩的最后一刻》等。1925年发表的代表作中篇小说《玉君》,被鲁迅誉之为“极要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家。

  陶钝(1901—1996)原名徐宝梯,号步云。诸城人。革命文艺家。长期从事文学艺术指导工作,而一直文字行世,笔耕不辍。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上升》、《黄犍》、《麦黄杏》、《女民兵》、《掩护》;长篇小说《为了革命的后代》;长篇唱本《杨桂香鼓词》;中篇纪实小说《小鬼的故事》、《沂蒙探亲记》以及《陶钝文集》(6卷)等。

  臧克家(1905—2004)字士光,号孝荃,曾用名藏承志、臧瑗望,笔名孙荃、何嘉。诸城人。着名诗人、作家。在长达70余年的创作中,创造出世纪的辉煌。主张以“表现大的思考”为新诗的艺术使命,其作品形成了强烈的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朴素、真实、含蓄、抒情的风格。20世纪30至40年代末有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运河》、《从军行》、《泥土的歌》、《向祖国》、《生命的秋天》,政治讽刺诗《宝贝儿》、《生命的零度》等。新中国成立后有《凯旋》、《落照红》、《杂花集》、《诗与生活》、《臧克家文集》(6卷)等。另有长诗《古树的花朵》、《感情的野马》、《李大钊》等。

  李广田(1906—1968)原名王锡爵,号洗岑,笔名黎地、曦晨、望之等。邹平人。着名散文家、诗人、文学理论家、教育家。作品以“永远嗅着人间土的气息”为特征,打造了乡土作品新风格。主要作品有诗集《汉园集》(合集)、《春城集》;散文集《画廊集》、《银狐集》、《雀蓑记》、《西行记》、《春城集》;短篇小说集《欢喜团》、《金坛子》和长篇小说《引力》等。

  杨朔(1913~1968)原名杨毓瑨,字莹叔。蓬莱人。着名作家。其创作中尤以散文着称。他的散文写作模式被称为“杨朔体”,散文以“美”享誉文坛。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帕米尔高原的流脉》、《红石山》、《望南山》、《北黑线》、《北线》、《锦绣山河》、《晚凉天》、《红花草》、《三千里江山》;散文集《亚洲日出》、《海市》、《东风第一枝》、《铁骑兵》、《生命泉》等。其中,散文《香山红叶》、《荔枝密》、《茶花赋》、《雪浪花》等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副标题 峻青(1922—)原名孙儒杰,字俊卿。海阳人。小说家、散文家、书画家。其作品风格亲切自然、质直雄劲,充满着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作品有短篇小说《马石山上》、《黎明的河边》、《老水牛爷爷》、《水落石出》、《党员登记表》、《老交通》;短篇小说集《最后的报告》、《海燕》、《怒涛》;长篇小说《海啸》;散文集《秋色赋》、《三峡赋》、《雄关赋》以及《峻青文集》(六卷)等。

  曲波(1923—2003)黄县人。作家。其作品有着“传奇性”美学主义。有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山呼海啸》、《戎萼碑》、《桥隆飙》等。还发表有《热处理》、《争吵》等工业题材的短篇小说和散文。代表作《林海雪原》曾多次再版,被改编成话剧、京剧、曲艺和电影,并被译成英、俄、日、阿拉伯等多种文字出版。

  贺敬之(1924—)曾用笔名艾漠、贺进。峄县(今枣庄)人。着名诗人。歌词《南泥湾》、《翻身道情》和歌剧《白毛女》传世至今。有长诗《回延安》、《放声歌唱》、《桂林山水歌》、《雷锋之歌》、《西去列车的窗口》等。诗歌《中国的十月》《八一之歌》影响深远。其作品或在赞美与歌颂中表现出冲天豪气,或把雄伟与优雅融为一体,使古典美与时代情尽在诗中展现,被誉为“人民的诗人”。

  邓友梅(1931—)笔名右枚、方文等。平原人。作家,文化寻根派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主要写城市民俗,自成“京味风情小说”一家。主要作品有《在悬崖上》、《凉山月》、《“猎户星座”行动》、《京城内外》、《话说陶然亭》、《那五》、《烟壶》、《我们的军长》、《追赶队伍的女兵》和散文集《樱花·孔雀·葡萄》等。

  李存葆(1946—)五莲人。作家、诗人、散文家。有小说、诗歌、报告文学和电影剧本等大量文学作品,是一位直面军营的作家。代表作有《高山下的花环》、《山中,那十九座坟茔》;散文集《大河遗梦》;长篇报告文学《大王魂》、《沂蒙九章》(合着);舞剧《火中凤凰》(合着)以及报告文学《将门虎子》等。

  莫言(1955—)原名管谟业。高密人。作家。其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1985年以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轰动文坛。代表作有《金发婴儿》、《红高梁》等。有中短篇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爆炸》、《欢乐十三章》、《白棉花》、《怀抱鲜花的女人》、《苍蝇·门牙》、《初恋·神嫖》、《老炝·宝刀》、《长安大街上的骑驴美人》;长篇小说《红高梁家族》、《丰乳肥臀》、《天堂蒜薹之歌》、《食草家族》、《十三步》、《酒国》、《红树林》、《檀香刑》、《四十一炮》以及《莫言文集》(5卷)等。

  张宏森(1964—)淄博人。作家。创作诗歌、小说等大量作品,尤以电视剧创作影响广泛。有小说《阳光与蛇》、《狂鸟》;电视剧《无雪的冬天》、《大交叉》、《苦夏》、《车站》、《中国窑》、《管仲》、《战争笔记》、《西部警察》、《车间主任》、《济南夜话》、《大法官》等。

  4.着名艺术家 崔嵬(1912—1979)原名崔景文。诸城人。着名电影艺术家、剧作家。集编、导、演于一身,是中国电影、戏剧史上的一员巨匠。主要代表作有主演电影《宋景诗》、《海魂》、《老兵新传》、《红旗谱》等影片;导演了《青春之歌》、《小兵张嘎》、《北大荒人》、《天山上的红花》、《红雨》、《山花》等故事片和《杨门女将》、《野猪林》等戏剧片。1962年当选为“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导演文论、创作手记等被收入多部着作中。

  赵丹(1915—1980)原名赵凤翱,肥城人。着名电影、话剧表演艺术家。在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塑造了一系列光辉的艺术形象,为中国的戏剧和电影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主要代表作有: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主演了《十字街头》、《马路天使》、《衣锦荣归》、《关不住的春天》、《丽人行》等进步影片;新中国成立后,主演了《乌鸦与麻雀》、《武训传》、《为了和平》、《李时珍》、《林则徐》、《聂耳》、《海魂》、《烈火中永生》等多部影片。1962年当选为“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出版有《银幕形象创造》、《地狱之门》、《赵丹书画选》等。

  丁里(1916—1994)原名贾克威,笔名卓尔等。济南人。着名戏剧家。毕生从事部队文艺创作,在戏剧、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导演的主要剧目有:大型话剧《冀东暴动》、《子弟兵和老百姓》、《大清河》、《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战线南移》、《三八线上》、《凯歌行进》、《英雄儿女》以及大型歌剧《李各庄》等。1964年担任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总导演。出版有《丁里剧作选》等文着。

  马少波(1918—)莱州人。剧作家、文艺理论家。从事文化艺术组织领导、理论研究工作和艺术创作,60余年来创作了大量散文、小说、戏剧、诗词作品及文艺理论着述。主要剧作有《木兰从军》、《闯王进京》、《正气歌》、《宝烛记》等30余部。出版有《戏曲改革论集》、《戏曲改革散集》、《马少波新剧作》、《马少波研究文集》、《戏曲艺术论集》、《中国京剧史(三卷四册)》(主编)等。

  王大化(1919—1946)潍坊人。中国革命文艺史上着名的青年艺术家。主要创作有:剧本《八百壮士》;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刻印插图;木刻作品《列宁像》、《鲁迅像》、《二万五千里长征》;秧歌剧《兄妹开荒》、《赵富贵自新》、《张丕模锄奸》、《二流子变英雄》;话剧《前线》。集体创作了大型民族歌剧《白毛女》,并担任了首次演出的执行导演。王大化牺牲后,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并经毛泽东主席批准,授予王大化“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胡可(1921—)又名胡腾驹,益都(今青州)人,满族。剧作家。创作有大量的戏剧作品,是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话剧《戎冠秀》、《枪》、《喜相逢》、《战斗里成长》、《英雄的阵地》、《战线南移》、《槐树庄》等。出版有剧本集《战斗集》、《胡可剧作选》;论文集《习剧笔记》、《胡可论剧》、《胡可戏剧杂文》和散文集《敌后纪事》、《走过硝烟》等。

  马金凤(1922—)原姓崔,小名金。女。曹县人。豫剧表演艺术家,豫剧五大名旦之一。马金凤被公认为是20世纪舞台生涯生命最长的豫剧表演艺术家,被称为当代的“洛阳牡丹”。其代表剧目《穆桂英挂帅》、《花打朝》、《花枪缘》都已拍成戏曲艺术片,风靡海内外。特别是新版《穆桂英挂帅》被誉为中国戏剧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郭淑珍(1927—)女。长清人。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20世纪50年代,在莫斯科成功地扮演了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塔姬雅娜和《艺术家的生涯》中的咪咪,被评为“名副其实的普希金和柴可夫斯基的女主人公”。代表作歌曲有《玛依拉》、《阳关三叠》、《黄河怨》、《夏日最后的玫瑰》、《鸽子》、《摇篮曲》、《鲁莎尔的咏叹调·让我毁灭吧》、《鲁莎尔的咏叹调·月亮颂》等。

  乔羽(1927—)原名庆宝。济宁人。词作家,有“词坛泰斗”之称。创作的大量歌词曲目成为人们传唱的经典之作。主要创作有着有电影文学剧本《刘三姐》《红孩子》;歌词《我的祖国》、《牡丹之歌》、《人说山西好风光》、《让我们荡起双桨》、《心中的玫瑰》、《难忘今宵》、《思念》、《说聊斋》、《巫山神女》、《夕阳红》、《爱我中华》、《祖国颂》等。出版有《乔羽文集》(2卷)。

  吕远(1929—)海阳人。作曲家。50多年的专业创作生涯中,创作了1000多首歌曲,约100部歌剧、舞台剧和影视片音乐。主要代表作有歌曲《克拉玛依之歌》、《西沙,我可爱的家乡》、《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愿做蝴蝶比翼飞》、《泉水叮咚响》、《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牡丹之歌》、《我们的事业比蜜甜》、《长征》、《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歌剧《壮丽的婚礼》《歌仙——小野小町》等。出版有《吕远歌曲集》。

  谷建芬(1935—)女。威海人。作曲家。主要代表作品有《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那就是我》、《绿叶对根的情意》、《思念》、《烛光里的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歌声与微笑》、《世界需要热心肠》、《青春世界》、《二十年后再相会》;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歌与插曲等。

  朱逢博(1937—)女。济南人。女高音歌唱家。中国20世纪60年代歌坛上一位富有才华的歌唱家。主要创作演出了《红珊瑚》、《刘三姐》、《社长的女儿》等多部歌剧。演唱的代表歌曲有《赶牲灵》、《滑雪歌》、《夜来香》、《尼罗河畔的歌声》、《蓝花花》、《阿里山的姑娘》、《卖花》、《回忆童年》、《红河谷》等,其中,《北风吹》、《请茶歌》、《美丽的心灵》、《那就是我》等歌曲被文化部选为获奖优秀作品,为芭蕾舞剧《白毛女》中喜儿的伴唱,被文化部评为中国十大经典艺术作品之一。

  李双江(1939—)德州人。军队着名男高音歌唱家。至今已唱过上千首古今中外歌曲。代表作《阿拉尔汗》、《达坂城的姑娘》、《都达尔和玛利亚》、《草原之夜》、《怀念战友》、《战士歌唱毛主席》、《美丽的姑娘》、《丁香啊丁香》、《想起周总理纺线线》、《啊延安》、《船工号子》、《北京颂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党的阳光照耀祖国》、《拉着骆驼送军粮》、《红星照我去战斗》、《再见吧,妈妈》等。副标题 吴雁泽(1940—)淄博人。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家、男高音歌唱家。长期从事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和研究工作,被文化部授予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家。演唱的中国曲目代表作有《一湾湾流水》、《乌苏里船歌》、《杨白劳》、《草原之夜》、《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清江放排》、《手捧红枣想念周总理》等;外国曲目主要有《啊,我的太阳》、《星星索》、《三套车》、《拉网小调》、《小夜曲》等。

  成龙(1954—)原名房仕龙、陈港生,艺名陈元楼,又名陈元龙。本姓房,据考为唐朝宰相房玄龄之后。临淄人。香港着名演员、导演及歌手。有“东方功夫巨龙”之称。主演的影片主要有《A计划》、《龙的心》、《警察故事》、《龙兄虎弟》、《都市猎人》、《重案组》、《红番区》、《霹雳火》、《我是谁》、《玻璃樽》、《尖峰时刻》以及2000年后的《特务迷城》、《环游地球八十天》、《新警察故事》、《神话》等。

  巩俐(1965—)女。济南人。电影演员。被誉为“全球最美的东方女人”。其创作的一系列影片享誉国际影坛。演出的主要影视作品有《红高梁》、《古今大战秦俑情》、《代号美洲豹》、《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画魂》、《霸王别姬》、《天龙八部》、《活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西楚霸王》、《风月》、《中国匣子》、《漂亮妈妈》、《周渔的火车》、《艺伎回忆录》、《迈阿密风云》等。

  5.着名书画家 于非闇(1888—1959)原名于照,字非闇,别署非厂,号闲人。蓬莱人。书画家。早年师从齐白石,多作写意山水及花鸟,是当代工笔花鸟画的重要代表性作家。画风设色主张浓丽鲜华,同时强调笔墨气韵和整体精神。主要绘画作品有《玉兰黄鹂》、《丹柿图》、《牡丹》、《和平鸽》等。着有《非闇漫笔》、《中国画颜色的研究》、《于非闇工笔花鸟画选集》。国家文化部将其列入“作品原则上不准出境者”。

  俞剑华(1895—1979)名琨,字剑华。济南人。艺术史家、画家。在中国美术史和中国画论遗产的整理上成就卓着。擅长山水画,兼擅花卉,并工书法。出版的着作主要有《中国绘画史》、《国画研究》、《中国壁画》、《中国山水画的南北宗论》以及《中国美术家人名大辞典》等。

  李苦禅(1899—1983)原名英杰,号励公,亦署英。高唐人。书画家、美术教育家。在70年的艺术生涯中,以其高风亮节和卓绝的艺术才华,成为伟大的爱国者和艺术大师。绘有《盛夏图》、《劲节图》、《红梅怒放图》、《晴雪图》、《松鹰图》等巨制;拍摄有《中国花鸟画》、《苦禅画鹰》、《苦禅写意》等科教片;主要出版有《李苦禅画法》、《李苦禅画选》、《李苦禅画集》等文论与画集。

  武中奇(1907—2006)长清人。书法家。尤擅榜书,被书法艺术界和新闻界誉为“金陵第一家”,其书法作品饮誉海内外。代表作有《抗日烈士塔》、《抗日烈士碑》、《抗日烈士纪念塔碑文》和《莱芜烈士碑》等。先后出版有《武中奇书法篆刻艺术》、《武中奇书法选粹》(1-2)《徂来山抗日武装起义》、《孙子兵法》等书法集。

  郭味蕖(1908—1971)原名忻,后改慰劬、味蘧、味蕖;曾用别号汾阳王孙、浮翁,晚号散翁;堂号知鱼堂、二湘堂、疏园等。潍城人。着名画家。毕生从事山水花鸟画教学及创作,对金石、考古、鉴赏、书法和文学皆深有研究。代表作有《晨光》、《鹦鹦图》、《被泽之陂》、《大好春光》、《惊香》、《银汉欲曙》、《河山似锦》、《东风朱霞》等。着作有《中国版画史略》、《知鱼堂鉴古录》、《知鱼堂书画录》、《明清四画人评传》、《郭味蕖画集》等。

  王式廓(1911—1973)字子容。掖县(今莱州)人。现实主义画家、人民美术教育家。一生在油画、素描领域有着精深造诣,在木刻、速写、水墨、书法等方面也创作有大量作品。主要创作有木刻《开荒》;油画《自卫军宣誓》《平型关战斗》;漫画《希特勒的战车》以及几十幅形神兼备的农民和农妇肖像画。新中国成立后的代表作有油画《参军》、《毛主席和斯大林》、《井冈山会师》、《秋收场上》、《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以及大型素描《血衣》等。国家文化部将其列为“作品不流出境”的十名画家之一。

  崔子范(1915—)名尚治,字子范。莱阳人。画家。长期担任领导工作,自70年代始主要从事绘画创作,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1977年创作的《枯木逢春》以及《松柏常青》在中国美术界引起巨大反响。主要作品有《松柏长青》、《枯木逢春》、《万年青》、《出海》、《玉兰八哥》等。出版有《崔子范画集》、《崔子范艺术研究》等。

  许麟庐(1916—)又名德麟。蓬莱人。书画家、书画鉴赏家。是当代中国画坛硕学多才、久负盛名的书画家。主要作品有《松鹰图》、《荷塘鳜鱼》,《墨荷图》以及悬挂于人民大会堂的《梅》等。出版有《许鳞庐画册》等。

  孙大石(1919—)亦名孙瑛,高唐人。山水画家。擅长山水画,被誉为“水墨画的鬼才”,是20世纪后半叶推进中国画改革的重要艺术家。撰写出版有《中国绘画的现代观》、《论水墨画创新》、《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绘画》、《中国绘画的精华及其发展》、《孙大石绘画悟语录》、《孙大石画集》等文论与画集。

  王学仲(1925—)笔名夜泊,号黾翁,滕县人。诗人、书画家。在文人画和写意性的中国画色彩等方面都做有新的探索,当年曾被徐悲鸿赞许为“字、画、诗都有些怪,合称‘三怪’如何?”创作有《听松》、《云横秦岭关踞山》、《刘公岛》、《垂杨饮马》、《怀思图》、《枕下涛声枕上山》等大量书画作品。其中代表作有日本东京车站《四季繁荣图》大型壁画等。出版有《王学仲诗词选集》、《王学仲画集》(日文版)、《王学仲诗文书画集》(日文版)、《王学仲书法论集》、《王学仲美术论集》、《王学仲文艺论集》等。

  欧阳中石(1928—)泰安人。学者、书法教育家。是当代中国最负盛名的书法家之一,是博纳众识的书法理论家。主编和参加编着的主要着作有:《中国逻辑史》、《中国逻辑思想史》、《书法与中国文化》、《中国书法史鉴》、《书学导论》、《楷书浅鉴》、《行书浅鉴》、《草书浅鉴》、《隶书浅鉴》、《篆书浅鉴》、《书法美的探索》等。代表性书法作品有《中石夜读词钞》、《中石钞读清照词》(行草)、《老子道德经书卷》(小楷、章草)、《朱子治家格言》(楷书)等。对京剧有很深的研究,系奚啸伯弟子。

  韩美林(1936—)济南人。画家、雕塑家、工艺美术家。绘画和作品多以动物和人物为主,融写实、抽象、夸张、写意、工笔等诸多艺术手法为一体,艺术个性鲜明、独特。应邀为人民大会堂澳门厅、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政协等有关场所绘制了巨型国画。创作了《虎群》、《巨龙》、《五龙钟塔》数十件巨型城市雕塑。1989年创办中国美术家协会韩美林工作室。担任过剪纸美术片《狐狸打猎人》、剪纸动画片《狐狸送葡萄》、《捉迷藏》美术设计。为中国邮票总公司设计了《猪票》、《熊猫票》等多种邮票。出版有《美林画集》、《韩美林作品集》、《韩美林工艺美术作品选》、《百鸡图》、《山花烂漫》、《尚在人间》等着作。副标题 (三)山东省当代文化名人 1.着名学者、教育家 冯沅君(1900—1974)原名淑兰。女。生于河南省南河县。文学史专家。20世纪20年代初,创作有《隔绝》、《隔绝之后》、《旅行》、《慈母》等小说。《古忧解》、《古剧说汇》是其卓越的古代社会学和戏曲史学研究成果。与陆侃如联袂合作的《中国诗史》,是一部具有开拓性的中国文学专史力作。

  高亨(1900—1986)又名晋生,初名仙翘。生于吉林省双阳县。先秦文史研究专家、文字训诂学家。一生执教长达60年。先后开设过国学概论、金石甲古文字、文字形义学、老庄哲学、周易研究、诗经研究、先秦散文、中国文学史等课程。着有《吕氏春秋新笺》、《荀子新笺》、《庄子新笺》、《墨子新笺》、《老子正诂》、《周易古经今注》、《墨经校诠》、《诗经选注》、《周易古经通说》、《文字形义学概论》、《周易杂论》等着作,其中《诸子新笺》这部书的研究成果被国内外有关学术着作广泛采用。

  陆侃如(1903—1978)幼名雪成。生于江苏省海门县。古典文学研究家。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先后出版发表有《屈原》、《宋玉评传》、《宋玉》等研究《楚辞》的论着。20世纪50年代中期,与冯沅君联诀修定的《中国文学史简编》,是新中国第一部中国文学通史。

  萧涤非(1907—1991)原名忠临。生于江西省临川县。着名古典文学专家、中国文学史家,杜甫研究权威。主要着作有《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杜甫研究》、《杜甫诗选注》、《乐府诗词论薮》、《中国文学史》等。

  李书厢(1909—2006)原名焦增惠,字锐锋。生于河北省束鹿县。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及党校理论教育和领导工作。着有《必须承认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发展同志式的批评》、《制度改革要在不断总结经验中前进》、《我们党不愧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等着作与研究成果。

  蒋维菘(1915—2006)字峻斋。生于江苏省常州市。着名语言文字学家、书法篆刻家。出版有《汉字浅说》、《汉字》、《学习字典》(参加编写)、《汉语大词典》(参加编写)等着作。

  关德栋(1920—2005)满族人。生于北京。国内较早研究敦煌文献的学者之一,国内为数不多的研究梵、巴文典籍的学者之一。出版有《新疆民歌民谭集》、《挂枝儿》、《聊斋俚曲选》、《聊斋志异说唱集》、《聊斋志异戏曲集》、《聊斋志异话本集》等。

  徐经泽(1920—)字彭泽,号拙山。生于安徽省巢县(今巢湖市)。社会学家。着有《现代化:乡村选择》、《东营村走向现代化道路》等;主编有《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社会学中国化》、《社会保障概论》等。

  刘祚昌(1921—)字西仁,生于辽宁省辽阳县。史学家。在世界近代史、美国史方面达到较高学术水平。着有《美国独立战争简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史》、《美国内战史》、《世界近代史》、《杰斐逊传》等。主编的教材《世界史·近代史》被公认为国内出版的有关近代史水平较高的大学教材。

  孙祚民(1923—1991)山东省黄县人。史学家。专着《中国农民战争问题探索》,是国内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中国农民战争史的第一部理论着作,在史学界引起注意。出版有《中国农民战争问题论丛》、《中国农民战争史·秦汉卷》(主编)、《齐鲁文化大辞典·历史卷》(主编)、《中国农民战争史·宋辽金元卷》(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问题研究》等着作。

  季星如(1924—)原名兴儒,江苏省丰县人。经济学家。长期从事经济理论教学、研究及领导工作。出版有《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生产力经济学概要》、《中国县级经济管理学》、《山东县级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等着作。

  张文杰(1925—)山东省荣成人。经济学家。编写(主编)有《政治经济学概论》、《乡镇企业通论》、《计划与市场》等近20部专着、教材、工具书,发表有近200篇学术论文,探讨与研究了经济工作实践与经济理论诸方面的问题。

  安作璋(1927—)山东省曹县人。历史学家。在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山东地方史,尤其是秦汉史与齐鲁文化的研究方面,均有很高造诣。着有《汉史初探》、《两汉与西域关系史》、《班固与汉书》、《桑弘羊》、《秦汉官制史稿》、《刘邦评传》、《后妃传》、《简明中国古代官制词典》、《中国将相词典》、《山东通史》(主编)、《齐鲁文化通史》(合作主编)等。

  牟世金(1928—1989) 生于四川省忠县。龙学家。与陆侃如合着《文心雕龙选译》、《刘勰论创作》等,成为研究“龙学”的起步。着有《雕龙集》、《文心雕龙精选》、《刘勰年谱汇考》、《文心雕龙研究》等,其中,《文心雕龙译注》是其“龙学”研究的扛鼎之作。

  周来祥(1929—)山东省高青人。美学理论家。1961年,首次提出“美是和谐”命题。出版有《论中国古典美学》、《中西美学比较研究大纲》、《古代的美近代的美现代的美》等10余部专着,发表了近160余篇论文。

  袁世硕(1929—)山东省兖州人。古典文学家。出版专着有《孔尚任年谱》、《聊斋诗词选》(合着)、《清诗别裁集》(点校)、《蒲松龄着述的新考》、《元曲百科辞典》(主编)等。

  高更生(1929—)原名高鸿义,笔名高苏、钟汉。山东省莱阳人。语言学家。在文字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提出了“异体词”、“包孕字”术语。着有《汉语语法问题试说》、《长句分析》、《句组分析》、《复杂单句》、《形似字辩析》(合着)、《现代汉语知识大辞典》(合着)等20余部着作、教材与辞典。

  朱德发(1934—)山东省蓬莱人。现代文学理论家。出版有《中国五四文学初探》、《茅盾前期文学史》、《中国五四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抗战文艺史》、《中国现代作家评传》、《中国现代纪游文学史》、《中国情爱文学史论》等20余部专着及数十篇文论。

  2.着名科学家 曾呈奎(1906—2005)生于福建省厦门市。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着名海洋生物学家,被誉为“中国海带之父”、“人民科学家”。20世纪30年代,他对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底栖海藻调查和分类区系研究,发现了上百个新种,2个新属,1个新科和1门藻类(原绿藻门)的新纪录,在海藻分类区系领域的研究奠定了中国海藻分类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出版有《海带养殖学》(合作)、《中国经济海藻志》、《中国海洋志》、《中国现代海洋学丛书》(部分)等着作。

  邓从豪(1920—)生于江西省临川县。理论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量子化学基础理论和微观反应动力学理论两个方面的研究。他的“配位场理论”、“多体体系量子理论”和“量子散射理论”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余松烈(1921—)生于浙江省慈溪县。小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首创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和技术,改变了“大肥大水大播量”常规栽培方法,为中国黄淮和北部冬麦区小麦高产开创了新途径;主持黄淮海中低产地区夏秋粮均衡增产栽培技术研究,提出对中低产田迅速培肥地力及小麦、玉米增产综合技术与理论,使粮食产量显着增长。副标题 文圣常(1921—)生于河南省光山县。物理海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海浪理论及应用研究。20世纪50年代,发表了《利用海洋动力的一个建议》论文,成为中国学者最早进行海浪能量利用试验的理论成果。着有《海浪原理》、《海浪学》、《液体波动原理》、《图解与近似计算》、《海洋近岸工程》等着作与教材,其中,《海浪理论与计算原理》成为中国物理海洋学走向世界的又一里程碑。

  艾兴(1927—)生于江西省东乡县。着名切削加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致力于切削加工和刀具材料,超硬材料加工,复杂曲面数控加工等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是中国切削加工领域的开拓者之一。首创融合切削学和陶瓷材料学于一体的,基于切削可靠性的陶瓷刀具研究和设计的理论新体系;先后开发成功6种陶瓷刀具,其中3种属国际首创;创建了超声和断续磨——间隙脉冲放电复合加工理论和技术;首创复杂曲面分解重构理论。

  张福绥(1927—)山东省昌邑人。海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海洋生物学和贝类增养殖学研究,丰富并完善了贝类繁殖生物学理论,发展了中国海软体动物地理学和生态学理论,系统提出并建立了贝类人工育苗和养殖工程化技术,是中国贝类增养殖学研究的学术带头人和贝类增养殖产业化的主要奠基人,被尊称为“扇贝之父”。

  沈忠厚(1928—)生于四川省大竹县。石油钻井和水射流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将射流技术与石油工程相结合,建立了钻井工程水力设计的新方法;发明新型加水喷嘴牙轮钻头;对淹没非自由射流动力学规律、自振空化射流理论和机械及水力联合破岩理论有重要突破和发展;首创了自振空化旋转射流处理油井近井地层及解堵新技术。

  束怀瑞(1929—)山东省淄博人。果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在果树碳氮营养、根系生物学和丰优技术原理方面具有创造性、国内领先(部分国际领先)的系统理论成果,发明了“地膜覆盖穴贮肥水技术”,创造了巨额经济效益,为现代农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郑守仪(1931—)女。生于菲律宾,广东省中山市人。海洋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开创并全面发展了我国现代有孔虫分类与生态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与郑执中教授合作,完成了中国海浮游有孔虫分类与生态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70年代以后,重点进行了底栖有孔虫研究,使中国现代有孔虫研究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几十年来,已祥尽鉴定并描述记载了有孔虫1500余种,约占世界已知现生物的1/4。建立1个新科、1个新亚科、24个新属和290个新种。

  杨仁中(1933—)山东省济宁人。耳鼻喉专家。中国人工喉创造者,中国着名的语言康复医学开拓者之一。1956年,创造制作出“中国人口喉”雏形。几十年来,对因喉切除和全喉破坏而失去发音讲话能力的“哑人”重新说话方面不断有所发明与创造,使国内外3000余例患者重新获得发音讲话能力,填补医学领域内六项空白。

  秦蕴珊(1933—)山东省莱州人。海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最早从事海洋地质工作的科学家之一,也是中国海洋沉积学的开拓者之一。率先研究细粒物质在陆架海的搬运和扩散;编绘了我国第一幅完整的海底沉积物分布图,构建了中国陆架的海底沉积模式;开展海底灾害地质学的研究,系统探讨了中国大陆架自末次盛冰期以来的演化过程,并提出“四段论”发展模式。

  潘承洞(1934—1997)江苏省苏州市人。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世纪80年代长期从事解析数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20世纪50年代第一个得到关于算术数列中最小素数的上界定量估计;在从事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首先研究确定命题。{1,C}中C的具体数值,证明了命题{1,5}和{1,4}成立,为后来的命题{1,3}和{1,2}的证明打下了基础,在简化陈氏定理{1,2}时提出并证明了一条新的均值定理,是对Bombieri定理的重要推广与发展。其研究成果2次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胡敦欣(1936—)山东省即墨人。海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太平洋发现“棉兰老潜流”,改变了有关太平洋西边界流动力学结构的传统认识,是20世纪50年代初发现赤道潜流以来,热带西太平洋环流两项重大发现之一,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一个由中国人发现、命名,并在国际上获得广泛承认的洋流;在中国陆架发现中尺度涡“东海冷涡”等一系列研究,推进了中国陆架环流、物理海洋与海洋沉积之间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

  管华诗(1939—)山东省夏津人。海洋药物专家。中国工程院士。长期从事海洋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及海洋药物与食品工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中国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成功研制出“藻酸双酯钠(PSS)”、“甘糖酯”等海洋药物海洋生物工程制品,被认为“对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医药产业从仿制品转移到创新药物研制的战略需求做出了奠基性贡献”。

  3.着名文学家 王统照(1897—1957)山东省诸城人。文学家。是山东人中参加“五四”政治运动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运动的第一人。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的12名发起人之一。主持了青岛第一家新文学期刊《青潮》的创刊。长篇小说《山雨》,成为20世纪30年代描绘北方农村画卷、北京农民心态的史诗性巨着,与茅盾的《子夜》一起,分别从都市和乡村两个主要侧面,共同支撑起反映中国最切近现实的小说天地。主要有《王统照短篇小说选集》、《王统照诗选》、《王统照文集》等。

  成仿吾 (1897—1984)湖南省新化县人。文学家、教育家、革命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在上海与郭沫若、郁达夫发起创立创造社,创办了《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刊物。此时发表了数十篇(部)短篇小说、诗歌、话剧、文学评论及科学着作。出版有《长征回忆录》、《成仿吾教育文集》、《成仿吾文集》等。

  田仲济 (1907—2004)山东省潍县人。现代文学作家、理论家。创办了《野光》、《处女地》文学周刊和《青年文化》月刊;20世纪40年代,完成中国第一部现代文学断代史《中国抗战文艺史》着述,出版有《新型文艺教程》、《小说的创作与鉴赏》、《作文修辞与讲话》等理论着作和《情虚集》、《发微集》、《夜间相》等杂文集。着有《微痕集》、《五四新文学精神》、《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小说史》、《田仲济杂文集》、《田仲济序跋集》等。

  严薇青(1911—1997)山东省济南人。古典文学家。着有《老残游记新注》、《济南掌故》、《聊斋志异选注》、《济南地名漫话》、《严薇青文稿》、《济南琐话》、《老残游记校点普及本》、《老残游记校点插图本》和《新注老残游记》等。

  刘知侠(1918—1991)河南省汲县人。文学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小说问世至今50年间,总印数已超过300万册,并且先后被译成英、俄、朝、日等近10种文字,在世界领域内被广泛传播。《铁道游击队》先后被该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和广播剧。

  王希坚(1918—1995)又名王熹坚。山东省诸城人。1947年出版首部长篇小说《地覆翻天记》。新中国成立后,出版有《变工组》、《前沿阵地》、《陈老石入社》、《迎春曲》、《李有才之死》、《牛棚诗人》、《牛棚棋手》、《忧天》和《远方集》等短、中、长篇小说和诗集。

  赛时礼(1919—2001)山东省文登人。革命家、文学家。1964年创作代表作《三进山城》小说,后被改编成电影,共发行280个拷贝,曾一时风靡海内外。后陆续创作小说《陆军海战队》、《智闯威海卫》、《追踪》、《黄金计》、《宁海沉浮》;电视剧本《智闯威海卫》、《激战前夜》、《沉日》、《血醒》、《敌腹掏心》等作品。被誉为“中国的保尔”。

  包干夫(1920—)山东省蓬莱人。又名包如谦。文学家、剧作家。执笔改编创作吕剧《桃花扇》;指导创作京剧《奇袭白虎团》;参与编辑创作京剧《前沿人家》。出版有诗歌集《田野之歌》、《歌唱红旗》,小说集《团圆》,纪实小说《老徐和小曲》和中篇小说《春霄谜》等。

  王安友(1923—1991)山东省日照人。文学家。着有长篇小说《战斗的沂蒙山区》、《海上渔家》、《擒鲨记》;中篇小说《李二嫂改嫁》、《不饶人的姑娘》;短篇小说集《追肥》、《十棵苹果树》、《渔船上的伙伴》等。小说《李二嫂改嫁》先后被改编成吕剧和电影,影响久远。

  孔孚(1925—1997)原名孔令桓,字笑白。山东省曲阜人。着名诗人。先后出版有诗集《山水清音》、《山水灵音》、《孔孚山水》、《孔孚诗:透视本》;诗论集《远龙之扪》、《孔孚山水诗研究论集》;诗文集《孔孚集》等。晚年专攻山水,独辟蹊径,成为“现代东方神秘主义诗歌”的开拓者。

  李心田(1929—)江苏省绥宁县人。作家。作品涉猎小说、话剧、电影、散文、报告文学等诸多领域。着有小说《船队按时到达》、《我的两个孩子》、《十幅自画像》、《崎岖的山路》、《人的质量》、《沙场秋点兵》、《杏花春雨》;多幕话剧《再战孟良崮》、《风卷残云》、《大将风度》、《随身携带的鉴定》等。其中《闪闪的红星》、《两个小八路》、《跳动的火焰》都改编拍成电影。《闪闪的红星》被译成英、法、德、日、罗、西、越、朝等11种文字。

  苗得雨(1932—)原名苗德生。山东省沂南人。着名诗人。发表诗歌近4000首,散文、报告文学、小说、诗论、文论等近300万字,出版各种结集近40部。主要诗集有:《旱苗得雨》、《庄稼歌》、《解放区少年的歌》、《怀揣祖国地图》、《山川情》、《维也纳雨丝》、《苗得雨文谈诗话新编》、《探艺集》等,另有散文集《沂水情》、《苗得雨散文集》以及《赏诗谈艺》、《探艺集》等诗学着作。

  冯德英(1935—)山东省乳山人。作家。着有长篇小说《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染血的土地》、《晴朗的天空》、《冯德英中短篇作品选》以及话剧和电影文学剧本《女飞行员》等。作品“三花”被译成俄、日、英、越、朝、蒙等多种文字,《苦菜花》、《迎春花》先后被改编拍成电影和电视剧。

  马瑞芳(1942—)女。山东省青州人。回族。作家、着名《聊斋志异》研究专家。20世纪80年代初发表散文名篇《煎饼花儿》、《祖父》。着有长篇小说《蓝眼睛,黑眼睛》、《天眼》、《感受四季》;散文集《学海见闻录》、《假如我很有钱》;随笔集《野狐禅》、《女人和妒嫉》以及学术专着《蒲松龄评传》、《聊斋志异创作论》和《从聊斋到红楼》等。

  张炜(1956—)山东省栖霞人。作家。出版小说、散文、诗歌、随笔和理论着作120余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柏慧》、《家族》、《外省书》;中短篇小说集《芦青河告诉我》、《秋天的思索》、《秋天的愤怒》、《童眸》、《美妙雨夜》、《远行之嘱》;散文集《纯美的注视》、《激情的延续》、《羞涩和温柔》;理论随笔集《忧愤的归途》、《精神的丝绺》、《心仪》、《齐鲁安泰》、《周末对话》;诗集《扳依之路》以及《张炜作品精选》、《张炜自选集》、《张炜文集》、《张炜散文诗集》、《张炜文库》等。许多作品被译为英、德、法、日等文字,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版单行本30部。

  吴义勤(1966—)江苏省海安市人。文学评论家。着有《漂泊的都市之魂》、《中国当代新潮小说论》、《文学现场》、《目击与守望》、《告别虚伪的形式》、《对话的年代》等学术专着。主编《老舍经典解读》、《中国当代文学50年》等着作10余部。出版、发表的学术成果约计300余万字。

  4.着名艺术家、书画家 于希宁(1913—2007)山东省潍坊人。着名国画家,以画梅着称于世。20世纪5,60年代,为人民大会堂绘制了《铁骨立风雪幽香透国魂》、《锦上添花》等巨幅国画。代表作有《藤萝》、《春满乾坤》、《榴实图》等。出版有《于希宁诗草》、《论画梅》、《于希宁画集》、《于希宁画辑》、《于希宁花卉技法》等文论集和画集。副标题 张君秋(1920—1997)原名滕家鸣,字玉隐,江苏省丹徒县人。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小名旦之一,旦角张派创始人。代表剧目和作品有《怜香伴》、《望江亭》、《西厢记》、《状元媒》、《诗文会》、《珍妃》、《秦香莲》、《赵氏孤儿》、《祭塔》、《苏武牧羊》、《龙凤呈祥》、《红鬃烈马》、《春秋配》、《四郎探母》、《玉堂春》、《秋瑾传》等。

  魏启后(1920—)山东省济南人。着名书法家。书学二王、初唐及北宋诸家。真书多隶意,草书多章草法,行书近米元章。近作书画以灵动飘逸、清新潇洒见长。作品在国内外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均有收藏。出版作品有《魏启后书法选》、《魏启后书画集》等。

  方荣翔(1925—1989)生于北京。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被誉为“裘派弟子之魁”。在《铡美案》、《赤桑镇》、《姚期》、《将相和》、《盗御马》等传统剧目中,扮演包拯、姚期、廉颇、窦尔敦等角色;出演现代戏、新编历史剧有《进长安》、《红灯照》、《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

  张春秋(1926—)女。上海人。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入室弟子。参与创排并出演京剧《红嫂》,并由此红遍大江南北。特别擅长演出《贵妃醉酒》、《宇宙锋》、《凤还巢》、《霸王别姬》、《生死恨》、《木兰从军》等梅派戏,以及《四郎探母》、《龙凤呈祥》、《红鬃烈马》、《打渔杀家》、《三娘教子》、《苏武牧羊》、《状元媒》、《金山寺·断桥·雷锋塔》、《刘兰芝》、《望江亭》、《西厢记》、《秦香莲》、《赵氏孤儿》、《楚宫恨》、《珍妃》等。

  单应桂(1933—)女。山东省高密人。着名画家。代表作有《春风》、《湖上婚礼》、《乡情》、《山村妇女组画》、《逃亡—童年的回忆》等。发表有《画乡行》、《关于民间年画在继承和创新中的几个问题》、《年画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突出一个“版”字》等论文,并参与创作了铜蚀壁画《孔子六艺图》。

  王玉梅(1934—)女。山东省济南人。着名话剧、电视、电影演员。主演的话剧有《刘胡兰》、《丰收之后》、《迎春花》、《野火春风斗古城》等30多部。参加演出的故事影片有《丰收之后》、《平鹰坟》、《喜盈门》、《山菊花》、《高山下的花环》、《谭嗣同》、《内当家》、《心香》、《世界屋脊的太阳》等。参加演出的电视剧有《高山下的花环》、《康梁变法》、《布衣孔子》、《未来的公民》、《罪恶》、《帅孟奇》等。

  仇志海(1936—1996)山东省青岛人。雕塑家。雕塑名作有“鞠躬尽瘁”。雕塑作品《春》、《海螺女》、《邓世昌》、《东方》等已成为一些城市的名胜景观和标志。代表性作品有《陶魂》、《牛虎案》、《渔歌》、《气势》等。

  郎咸芬(1936—)女。山东省潍坊人。着名吕剧表演艺术家。代表作有《蔡文姬》、《穆桂英》、《丰收之后》、《沂河两岸》、《梨花狱》、《山高水长》、《苦菜花》、《李二嫂改嫁》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吕剧事业贡献最卓着的艺术家之一。

  薛中锐(1937—)河北省景县人。中国着名话剧、影视、朗诵表演艺术家。演出的代表作有大型话剧《年青的一代》、《千万不要忘记》、《北大荒人》、《悭吝人》;广播剧《烈火金刚》、《平原枪声》、《欧阳海之歌》、《林海雪原》、《渔岛怒潮》、《大刀记》;电视连续剧《狄公案》、《威继光》、《满洲间谍》、《康熙王朝》等。曾创作(拍摄)电视文学剧本《七彩人生》、《默默的芳香》、《大河情》,合作多幕话剧《向阳岑》、《向秀丽》、《红雨巨浪》及独幕话剧《阴差阳错》、《双喜临门》等。

  杨松山(1938—)山东省潍坊人。着名民族声乐艺术家,被全国声乐界誉为“山东民歌王子”。演唱的山东民歌有《五莲山小唱》、《过时的皇历怎能用》、《山东跃进歌舞》、《计划生育要记心》、《歌唱大生产》、《俺村新事实在多》、《我运煤炭快快跑》等近百首,此外,还参演过《白毛女》等歌剧。

  孙镇业(1944—)山东省安丘人。快书艺术家。擅长“俏口”、“贯口”,自成一家,被誉为“杨派”。代表作有山东快书《武松传》、《鲁智深》等。《武松传》是山东快书最经典的代表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72岁老人自学数学 为收养13年的孙女补课
下一篇:海星的变态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