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醒,地理蹭热点,别忘有伦理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8-14
手机版

  

  

  

  地理蹭热点,别忘有伦理

  地理教师命题有两个突出特点。第一:好自以为是

  感觉事情应该是这样的,就按照主观意志去搜集信息,证明这一结论正确,并命制试题。而实际上,事情本身不见得如所预想的答案那样,许多教材上的普遍性规律和现象,并不能放之“试卷”而皆准。第二:喜结合时事命题

  不管发生的热点事情与地理规律之间是否密切相关,都要硬“拉郎配”的蹭热点。比如某某人访问某某国,该日太阳直射点正向哪个方向移动。这不,疫情闹得紧,有些地理教师又开始出题了。

  比如意大利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是疫情期间死亡率高的原因之一,许多高岭老人去世,又成了命题的热点。

  如果用来解释死亡率高,这也算是个正常的命题思路。

  但命制该题的时候,却有说这样客观减轻了社会负担,反衬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问题。

  首先,没有确切数据表明这种状况会减轻社会负担,许多老年人依然在各行各业发挥着作用,甚至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量老年人去世也不会导致年轻劳动力增加,只在比例上会体现出来的数据,不会影响年轻劳动力的绝对数量。况且死亡人数与人口存量相比微乎其微。

  而如果设置题目并提供答案为: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减轻社会养老负担。这样的设问和答案就值得商榷了。依照此观点,战争、瘟疫、自然灾害等等自然都有其有利的一面(客观上确实),但这是地理吗?我们应该记得地理之上有伦理,不可基于自己学科妄加命题,因为这样的习题对未成年人具有极强的道德误导危险。

  前几年有些辩论,如大学生和文盲老人掉井里,应该先救谁?

  还有记者蹲守在一个水坑边拍摄调入水坑的骑自行车的人,还说没人来救助。

  有人抨击单位自来水龙头没有人主动去关闭。

  更有人说某某霸凌现场,竟然无一人伸出援手。

  这些人都把自己置于道德审判员的位置,把别人置于道德两难的境地,然后加以评判。这种人是最无耻的,因为他作为目击人,同样啥也没做,却在指责别人无所作为。

  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传统的美德,这些至真至善的道德名言,从来不会把别人分成等级然后再决定施加什么等级的善良。

  《饥饿的苏丹》拍摄者后来自杀了,他无法面对自己拍照之后,没有继续救助这位儿童所留下的巨大良心谴责。

  饥饿的苏丹

  伦理,具有巨大的心灵影响力,是我们应该传授给孩子们最为重要的信息。

  切记,地理之上有伦理,与同行共诫。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逛小熊书店。

  

上一篇:护士个人护理心得体会
下一篇:评“普世价值”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