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珊 | 微信公众号里的个人公共生活【“新公共空间:时代精神与个人表达——以微信
◆ ◆ ◆ ◆
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以学术为底色 以思想为旗帜
◆ ◆ ◆ ◆
圆桌会议 · 编者按
新公共空间:时代精神与个人表达
——以微信公众号为例
微信和微信公众号作为一种新的媒介现象和信息方式,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的传播生态,极大地拓展了公共领域,并深刻地影响着整个社会文化的走向。在微信时代,个人的意见表达、相关群体的互动、社会各种话语体系的整合、大众情绪的展露等也都呈现出不同以往的形态和风貌。微信公众号不仅仅承担了资讯和知识传播的功能,为知识生产和信息传播提供了更便捷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情感需求和情感表达,人们试图在这个公共空间,构建一种极具个人化的社交网络关系和情感共同体。微信公众号所依托的网络虚拟空间,其最大的潜力是对个人的解放和对世界的改造。但一些微信公众号与资本结盟、与效益挂钩、主动媚俗、迎合受众,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当下时代精神和文化伦理的腐蚀。因此,如何看待微信公众号和时代精神状况之间的关联,如何审视微信公众号时代的社会精神文化特质,剖析新媒介语境的成分以及揭示文化表征背后的内涵,成为当前社会公共生活中亟需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近日,本刊编辑部与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联合召开了“微信公众号与时代精神状况”研讨会。本期刊发论坛上学者的部分发言,以飨读者,殷切期待学界进一步探讨。
微信公众号里的个人公共生活
柳珊 |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本文原载《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7期
网络时代个人公共生活的变化
美国学者理查德·桑内特曾把西方对公共生活的理解归纳为一个精神的等边三角形。其中一条是哈贝马斯的边,“公共”的构成要素就是人们试图超越他们自身的物质利益的斗争;第二条是阿伦特的边,“公共”由一些特殊的市民组成,这些市民彼此之间进行非人格的、平等的对话;第三条则是他自己代表的边,即“公共”是形象而具体的,它主要研究人们和陌生人说话的方式,厘清陌生人之间交往行为的含义以及他们的表达性。在第三条边里,公共生活被转换成了一个巨大的心理系统。桑内特发现,西方社会的公共生活从19世纪开始逐渐走向衰落,主要原因是人格因素进入了公共领域,形成了一个具有破坏性的亲密社会。个人受该社会集体人格的压制,无法在公共生活中将自我情感向他人表述(Presentation),而只能将自我情感向他人真实呈现(Representation),成了“失去演技的演员”。因此,在公共生活中,人们要么害怕恐惧,甘当沉默的大多数;要么表现欲极强,尽情展示自己颇具魅力的卡里斯玛人格。多数情况下,前者沦为被后者操纵的木偶,他们之间没有真实的交流与了解。在这一过程中,大众媒介的辅助作用不容小觑。桑内特这样描述电子媒介带来的陌生人之间的隔绝与孤独状态:“人们聚在一起,说些共同的话题,但他们彼此并不相连,没有真正的意义沟通与交流,彼此仍是陌生的,同时,又将私人领域侵蚀,个人不再分离开来独自思考共同的问题。”
当下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似乎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焦虑。2006年,米勒·林恩等三位学者在权威的《美国社会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美国社会的孤独》一文,他们的调查数据表明,与以往相比,美国人的知己越来越少,且越来越少与人讨论重要问题。沿着这一主题,另一学者雪莉·特克尔在其《群体性孤独》一书中加入了技术恐慌要素,声称“人们可能在虚拟的世界里迷路”:当人们沉浸在赛博空间时,他们会忘记真实世界,创造出独立的自我。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人与机器的连接似乎取代了人们的互动。这不禁让人联想起今年国内“六一儿童节”的一个热点话题,其内容是号召妈妈们从手机屏幕前抬起头来,与自己眼前的孩子好好聊聊。
情况果真如此吗?前文那个连岳微信公众号的读者难道不是在与真实的人交流互动吗?其他读者难道不是因着自己真实的经历在自我反省吗?那些如我一般的看客,难道不也曾为她真实地感伤或喜悦吗?难道我们之间什么都没有发生?然而,绝非如此。我们已经在连岳公众号里相遇,虽然彼此陌生,但作为每天都会观看甚至留言这个公众号的读者,我们多少也有些熟悉。因着这个公众号,因着彼此的同情与欣赏,我们已经连接在一起了,影响我们个人人生的一些观念和行动已然诞生。这种新的社会交往方式叫作“网络化的个人主义”,它引领我们走出了沉默孤独的状态。
网络化的个人主义——一种新的交往方式
“网络化的个人主义”(Networked Individualism)是李·雷尼与巴里·威尔曼在《超越孤独:移动互联时代的生存之道》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概念。他们认为在互联网络、社交网络以及移动网络三重革命的背景下,个人的社会交往行动逐步地以个人主义的方式呈现出来,其结果是由个人导向的一个个互联的社会网络的形成,其重要标志则是人们越来越像相互联系的个人而非嵌入群体中的成员。微信公众号以及其中聚集的个人鲜明地体现出了这些特征。
首先,微信公众号这一媒介平台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公众号”顾名思义,它天然具有“公共”“公开”的含义。作为以定期推送为主要传播模式的微信公众号,其实质是一本兼具视听效果的活动杂志,运营公众号的个人或者机构及其团队就是一群传统意义上的杂志编辑。虽然公众号也可以插入超链接,但文字内容只能链接到往期内容,而且除非“互推”,并得到后台许可支持,读者无法轻易获取其他公众号中的相关内容。同时,在涉及商业合作时,基本只能使用“阅读原文”这一入口,无法实现多个商品的多个入口。因此,微信公众号比PC端的自媒体平台更加封闭也更加严谨。这就保证了公众号的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逻辑性与连续性。换句话说,与微博或微信乃至BBS论坛里的帖子不一样的是,微信公众号里的内容需要在公共性话题方面多费些心思与头脑,以保证吸引一定数量和固定的阅听人。譬如多数公众号每期内容都会有一个标题乃至主题,有针对性地回答或者解决一些问题。而且这些主题和问题一般都会集中在某个特殊公共领域,以便形成自身在此领域中的权威性与特色功能,同时有助于阅听人相互推荐与扩散。像新闻类的公众号有“澎湃”“腾讯”等,读书人喜欢的公众号有“东方历史评论”“叙拉古之惑”之类,而连岳则号称是都市白领们的生活高级顾问,里面经常探讨的是买房、离婚、上学、工作之类日常生活话题。此外,公众号的“拉黑”与“上墙”功能某种程度上也有力保证了公众号里阅听人留言的质量与话题的相对集中性。公众号的留言板块字数容量大,为了能“上墙”,许多帖子的内容都比较结实,有一定的阅读价值。更重要的是,集中在某个公众号里的人群,往往都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乃至三观。那些三观不一致的阅听人在这个封闭的圈子里往往是被教育批评的对象,而且很可能被“拉黑”,再也无法置身其中。
其次,虽然公众号里的个人组成了一个趣味相投、观念接近的小群体,但这种群体连接方式仍是个人的,人与人之间有着跨界的多重联系,相互之间松散结合,具备公共交往的理性基础,具体表征为每一个阅听人可能订阅乃至拥有多个公众号。个人一方面对自己选择的公众号都有一定的黏连度。譬如连岳公众号里的读者大多是每期必读的,且都是一些常客;另一方面他们又是开放而独立的,可以自由地出入其他公众号空间。这就使得这些个人不会局限在某个群体中,受群体情感与价值的控制乃至禁锢。即使他们可能被某个群体排斥,但由此并不会给他们带来恐惧感孤立感。相反,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排斥,他们才会穿梭于不同的人群与观念之中,在不断地寻找与比较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我,更大程度地接受差异,也更愿意忠诚于自己所属的公众号。在这里,个人不仅与公众号运营者互动,而且还与其他阅听人互动。其话语形式更像圆桌会议式的平等讨论,而不是等级森严的线性传达,彼此之间的关系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在频繁互动分享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一种亲密感,仿佛结识多年的朋友,可以无话不谈,包括隐藏在个人内心深处的种种秘密与真实想法,他们的表达方式真诚自然,都是出于个人意愿的自由表达。因为没人强迫他们发言,发言的后果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最坏的结果无非是被“拉黑”,驱逐出这个公众号而已。当然,更多的情形是,个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想法时,就已经大致明了了周围人的观点与看法。交流的目的某种程度上只是为了寻找一种确认与慰藉。这也难怪,像连岳公众号里的一些阅听人会留下了自己的真实姓名、居住地点以及联系方式,在交友、生意合作以及学习方面寻求有志者同行,有的甚至还公然贴出征婚启示,希望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另一半。吊诡的是,公众号里这群彼此信任与依赖的阅听人之间又是陌生的,除非一些特殊原因,在实际的生活空间里他们并没有交集,而且往往距离遥远,彼此之间处于分隔状态。这就保证了个人在公共交往过程中的非人格因素,即语言和规则成为交往的主要手段。无论是公众号运营者还是阅听人,大家在微信公众号这个公共空间里形成了一种极具个人化的社交网络关系,他们互为传者与受者,在长期不断地互动交流过程中,他们学会了怎样看待陌生人,如何取信于陌生人,语言的表述代替了现实交往空间里的服饰外貌,而且需要说话者掌握一定的技巧乃至艺术性,以往大众传媒饱受诟病的煽情与催眠作用在此得以有效控制。个人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语言的魅力以及语言中所包含的智慧、思想、情感与能力。
最后,公众号里的个人交往方式是一种联网之在,在亦不在,不在亦在。这种超越时空的交往特性有助于公共话题的延续与深入,同时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更加密切。所谓在亦不在,描述的是公众号主人或者阅听人发言时,他假设的是面前就有这样一群个人在与他对话交流,而这样的对话交流当时并没有实际发生,或者是延迟了好几个小时乃至好几天才有回应,但就阅听的效果而言,却给人以不在亦在的感觉。因为移动手机让我们保持了时刻同在的状态,让我们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差异,它的即时性既能让我们迅速做出判断与回应,也能让我们时时回到过去,因为我们可以不断链接到发言的那个区域,哪怕我们没有面对面,哪怕我们独自一人,但我们从不曾与外面的世界和他者分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超越自身的孤独状态,不管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与那些熟悉的陌生人互联在一起了。
个人公共生活在未来的多重向度
微信公众号里的个人公共生活无疑是丰富生动的,它更新了人们的思想,带给人们观念上的变化,以及由观念变化而带来的实际行动的选择。譬如连岳公众号里的诸多读者大多居住于大城市,即使为大城市里的众多不便所困扰,如交通拥堵、租房买房困难等,但他们聚在一起互相鼓励取暖,互相出谋划策,用自己成功奋斗的历史或者失败的经验教训互相开导,让迷惑者清醒,让迟疑者坚定,让同行者充满信心与力量,这也是它能吸引固定读者的主要原因。
一些阻碍个人进入公共空间的障碍在这里得到了清除。首先,它消除了人们在公共场合对情感的不自觉流露的担心,因为没人能看见你,网络给了你一副天然的面具,即使有人出言讽刺嘲笑,但效果微弱,远没有面对面来得尴尬难堪。其次,私人想象出来的对公共情况的不适当叠加也容易消除,因为会有人及时出来纠正你,为你提供准确的信息,打消你对种种不确定性状况的担忧。再次,个人为了在公共场合保护自己而产生的压抑自己情感的欲望,在公众号这个空间里也显得没有必要;相反,一些公众号还成了某些人的情感发泄之地。当然,个人也得学会一定程度的克制与礼貌,以免惹动众怒而遭驱逐出境。最后,是个人习惯将内在于沉默的被动性当成一种公共秩序原则的消解。微信公众号所依托的网络虚拟空间,其最大的潜力是对个人的解放,现实生活中沉默的大多数进入这个空间后,仿佛满血复活后的游戏主角,摇身一变成了积极的发言者与行动者,其言说能力与行动能力得以迅速改变和提升。
总之,在微信公众号里,人与人的交往关系线上线下虚虚实实,一个个单独的个体在技术的指引下穿越重重障碍,互联成无数个社会交往圈,“彻底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基本向度”,一种新的文化——以“流动空间与无时间之时间”为基础的“真实的虚拟文化”悄然诞生。悲观的人将此文化喻为转瞬即逝的“废墟”,短暂的繁华喧嚣之后迎来的只是一片空虚,而乐观的人则视此为文化的“重建”,一个光明灿烂的人类文化景观正在不远的将来向我们招手。无论哪种结论,都让我们看到个人的公共生活不再是沉默状态。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世界必然发生变化。微信公众号的魅力与活力,或许正在于此。
《探索与争鸣》人间体
联络员小探
xiaotanxiaosuo
转载 | 合作 | 咨询 | 建议
长按扫码加好友
END
人文社科学者的平台
《探索与争鸣》
唯一官方微信平台
联系电话:021-53060418
投稿邮箱:tansuoyuzhengming@126.com
版权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
上一篇:同性恋的合理性
下一篇:《大祠堂》新疆热播 林心如遭遇禁忌叔嫂情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